物理教学中的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教学PPT课件(3篇)

《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教学PPT课件(3篇)


压力:60N 受力面积:0.01m2
3、如何判断乙、丙两种情况哪个压力作用效果明显? 你是如何判断的?
120N 0.3m2
= 400N/m2
60N 0.1m2 = 600N/m2
3.压强
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公式:
p F S
p 表示压强、 F 表示压力、 S 表示受力面积
越明显。
与手掌接触的那部分 气球的形变较小,而 手指顶着的那部分形 变明显;用力越大,
形变越明显。
三、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 压力大小 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_受力面积大_小__有关;
…………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 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用海绵来进行实验,通过观察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强弱
1、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是否有关,
应保持 不变,改变
,观察比较压
力的作用效果;
2、 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是否
有关,应保持 不变,改变 ,观察比
较压力作用效果。
四、压强(p)
(3)怎样显示、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受力物体的形变程度
转换法
控制变 量法
实验器材
实验探究 根据以上设计思路,完成实验。
展示实验,得出结论
实验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大小 有关。受力 面积一定时,压___力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验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 有关。压力一定 时,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S 50cm2 50 104 m2 5 103 m2 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教学课件PPT第14章第2节热机的效率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教学课件PPT第14章第2节热机的效率

知1-讲
1. 理解:(1)热值反映了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 化为内能本领的大小。
(2)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与燃料的质量、体能转化为内能。
知1-讲
常见燃料的热值
燃料
干木柴 烟煤 无烟煤 焦炭 木炭
热值
燃料
q/(J·kg-1)
物理
物理 九年级 上册
14.2热机的效率
授课人:文小语
时间:2021年9月29日
课堂导练
1.热值的定义:某种燃料____完__全__燃__烧__放出的热量与其 质量_____之__比___,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在数 值上等于1 kg某种燃料____完__全__燃__烧_放出的热量。
【点拨】热值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
知2-讲
【例3】为了提高热机的效率,你认为下列方法目前不可 能的是( D )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 C.尽量减少因克服摩擦而额外消耗的能量 D.回收大气中的废气,利用废气的能量发电
【解析】 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能够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但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
总结
知2-讲
热机的效率只跟燃料完全燃烧程度、物体之间摩 擦大小、机械散热多少、废气带走能量的多少等因素 有关。
解:
这个人受到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 克服重力做功:W=Gh=600N×3m×10=18000J; 因为Q放=W,Q放=mq,所以需要燃烧汽油的质量: m=Q放/q=18000J/4.6×107J/kg≈0.39×10-3kg= 0.39g.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50g,0.39g相当于一张 纸的质量. 答:他做了18000J的功,需要0.39g的汽油。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教学课件PPT第13章第3节比热容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教学课件PPT第13章第3节比热容
②一定质量的水降低一定温度能放出的热量比较多。 ③夏天,太阳照到海面上,海水在升温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
所以不觉得热;冬天,海水由于外界温度太低而要放出大 量的热,使气温不至于降得太低,所以不觉得冷。 ④沿海水多,内陆砂石、泥土多,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 的大,白天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温升高较小,砂石、 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大;而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砂石、泥 土又会降得较多。
0.46×103 0.39×103 0.14×103 0.13×103
知2-练
1 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的物 理意义是_1_k__g_的__煤__油__在__温__度__升__高__或__降__低__1_℃__时__ __所__吸__收__或__放__出__的__热__量__是__2_.1_×__1_0_3__J_,将一杯 煤油倒掉一半后,它的密度__不__变____,它的质 量_变__小_____,它的比热容__不__变____。 (后三空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知1-导
问题
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你能根 据它的物理意义计算出0.4 kg的水,温度从20 ℃ 升高到70 ℃,需要吸收的热量吗?
吸收的热量 =4.2×103 J/(kg·℃)×0.4 kg×(70 ℃-20 ℃) =8.4×104 J
归纳
知1-导
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Q吸= cm(t1-t0) 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Q放= cm(t0-t1)
CHU ZHONG WU LI JIAO XUE KE JIAN PPT
CONTENTS
1 课堂讲解 •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大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2024版大学物理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2024版大学物理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大学物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

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03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物理假说和理论,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观察和实验理想模型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忽略了次要因素,突出了主要因素,使物理问题得到简化。

建立理想模型数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工具,通过数学方法可以精确地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推导物理公式和定理。

数学方法大学物理的研究方法学习大学物理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和适用范围。

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大学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注重实验和实践学习大学物理要注重培养物理思维,即运用物理学的方法和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物理思维大学物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因此要拓宽知识面,掌握不同领域的知识。

拓宽知识面大学物理的学习方法和要求01位置矢量与位移02位置矢量的定义和性质03位移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010203速度的定义、种类和计算加速度的定义、种类和计算速度与加速度质点运动的描述01运动学方程与运动图像02运动学方程的建立和求解03运动图像的绘制和分析圆周运动的描述圆周运动的定义和分类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描述1 2 3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性质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01变速圆周运动02变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性质03变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01 02 03参考系与坐标系参考系的选择和建立坐标系的种类和应用相对速度与牵连速度相对速度的定义和计算牵连速度的定义和计算01加速度合成定理与科里奥利力02加速度合成定理的内容和应用03科里奥利力的定义、性质和应用0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教学PPT课件(5篇)

《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教学PPT课件(5篇)
话了,这表明了(C
)
A.只有气体能够传声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固体能够传声
D.纸杯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图5-K-1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0.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创新提升
15.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高,空气比较稀疏,则声
音传播的速度就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一
定由声源向外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温度迅速升
高,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传播得
较上层快,于是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
人们仍然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D.把正在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看到溅起小水花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三、实验探究题
14.探究声音的传播。
问题: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猜想:可能需要。
实验器材:耐高温的广口玻璃瓶、密封盖、小铃铛、铁丝。
实验观察:

(1)紧密封严瓶盖,摇动铃铛,_______(选填“能”或“不
介质
水(液体)能够传声
声波能把远处的鱼引诱到渔网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我
国古代医生用“悬丝诊脉”的方法为病人诊病,说明
细线(固体)能够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球上没有空气,两个登上月球的宇
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要借助无线电进行交谈,这说明了
真空不能传声

《运动和力——怎样描述运动》物理教学PPT课件(5篇)

《运动和力——怎样描述运动》物理教学PPT课件(5篇)

7.1 怎样描述运动
一 机械运动

知 梳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的改变
理 械运动,简称运动 。
叫做机

二 参照物
知 梳
1.定义: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 参照 ,这
理 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就可以 说这个物体是 运动 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 有改变,就可以说它是 静止 的。
变式训练
1.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B ) A.春天桃树上开出艳丽的花朵 B.秋天熟透了的苹果落向地面 C.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块熔化了 D.冬天手接触门把手常有电击的感觉
方法技巧: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物体的位 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物体位置的改变” 包括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距离和方向的改变.
3.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就说这个物体是 运动 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
可以说它是 静止 的. 4.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参照 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相同.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 动的 相对性 .
机械运动
过考点 经典范例
【例1】下列成语不是描述机械运动的是( D ) A.人流涌动 B.旭日东升 C.顺水推舟 D.精忠报国
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D )
A.路边树木
B.远处高山
C.公路路面
D.乘坐的公交车
过基础
1.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
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C )
A.这列火车的车厢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力——力》物理教学PPT课件(6篇)

《力——力》物理教学PPT课件(6篇)

二、力的作用效果3.图甲、乙、丙、丁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甲和乙 B.丙和丁C.甲和丙 D.乙和丁
答案
解析
4
4.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某运动员在滑下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它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例题】小女孩用80 N的力将水桶提起(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小女孩提桶的力的示意图。
点拨 根据题意,确定力的三要素。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女孩提水桶的力的作用点在水桶的提手上,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大小是80 N。画该力的示意图时,以该力的作用点为起点,竖直向上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箭头旁边标上力的符号及力的大小。
第七章 力
第2课时 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相互作用
3.如图所示,小华用绳拉着小车行走,请画出绳对小车的拉力F的示意图。
11.将一个大的塑料饮料瓶顶部做成子弹头形,瓶中装入约的水,瓶口用带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做成一个“水火箭”。为了使水火箭飞行稳定,还可以装上侧翼,如图。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当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将水向下喷射出去,火箭就会向上腾空而起。水火箭腾飞的施力物体是 水 ;水火箭的工作原理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9.千古神话“嫦娥奔月”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在太空多次通过喷射燃气实现变轨( 改变运行高度和运行方向 ),这实际上运用了物理学中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的原理。
11.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 )A.同学们投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是弧线B.龙虾煮熟后变得更弯曲C.壁虎可以稳稳地趴在天花板上不掉下来D.撑竿跳高时运动员把杆压弯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教学目标
1 培养科学思维
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考和实验探究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
2 激发兴趣
通过趣味和互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应用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解决,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1
力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物体的运动规律、力、功和能量等基本概念。
2
热学
3 课外阅读
推荐相关的物理书籍和期刊,拓宽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兴趣。
结论
希望通过本课程能够帮助您全面了解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性,为您的教学生涯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 持。
理解热量传递、热力学定律以及物质的热性质。
3
电磁学
研究静电、电流、电磁场以及电磁波等电磁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 观察和探索物理现象,培 养科学精神。
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思考。
多媒体展示
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动 的图像、视频和模拟实验, 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欢迎来到《物理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的演示。本课程将深入探讨物理课 程的设计与教学方法,帮助您成为一名出色的物理教师。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介绍物理课程的重要性,并明 确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学习对象
适用于所有对物理学感兴趣的 学生,无论他们的先前知识水 平如何。
参考教材
推荐使用标准的物理教材和其 他辅助学习资源。
教学评估
笔试和测验
定期进行笔试和测验,评估学 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口头报告
鼓励学生进行主题演讲或小组 讨论来表达他们对物理概念的 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0
5
• 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 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 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 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 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物理教学中的 实验教学技能
2020/12/10
1
从《课程标准》看生活与物理
• 前言: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 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 课程价值: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课程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 实施建议: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过分强调学 科的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
6.实验前适当介绍是关键
(如:sq的热学实验、发声齿轮、音叉乒乓球、tq的小孔成像)
2020/12/10
14
演示中:
1.随时注意提醒学生观察 2.随时注意调整角度 3.注意数据或现象记录 4.操作规范姿态优美(如:吹酒精灯、手拿砝
码)
5.边做、边讲、边提示
2020/12/10
15
演示后
1.及时收好实验器材,或置于安全位置(如:
酒精灯、开关等)
2.及时组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020/12/10Biblioteka 16演示实验五忌:
1.忌过早展示实验器材,分散学生注意力 2.忌操作不规范,手忙脚乱,失去学生的信任感 3.忌演示动作、语言节奏过快,缺乏关注重点 4.忌弄虚作假,误导学生不尊重科学事实 5.忌武断否定学生的观点,强迫学生机械接受
2020/12/10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 律的初步意识。
2020/12/10
6
2020/12/10
“科学探究”的要素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
多样的,其要素有:提
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 流与合作。在学生的科 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 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 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 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和 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21
• 课程理念:
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
2020/12/10
4
课程目标
• 知识与技能 (5)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 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6)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 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 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 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 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 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做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 理能力。
7
一、关于教师的演示技能
(一)演示实验的作用
在课堂导入中
1.创设物理情境——展现生活中的物理,体
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如:生活中的摩擦力、压
强)
2.激发学习欲望——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
心灵桥梁(如:fwl空气的力量、sq小发电机)
2020/12/10
8
在新课教学过程中
1.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如:力、压强的概念建
2020/12/10
2
从《课程标准》看科学探究
科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科 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更应重视 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020/12/10
3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 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四)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立)
2.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如:流速与压强、物态
变化)
3.突破难点,建构知识(如:光的反射规律)
4.示范操作,培养技能(如:电路连接)
2020/12/10
9
(二)设计演示实验的原则
• 尊重科学的原则
忌违背科学,糊弄学生(如:液压与深度的关
系)
• 简单可靠的原则
忌华而不实,离题甚远(如:yq光的折射、
(二)组织实验的几点要求
• 分组安排环节不可忽视(如:人数、各自任务、
交流讨论)
• 对实验中的关键问题要着重强调(如:安全、
记录、操作关键点)
• 组织好学生展示 • 及时发现创造性的实验方法或问题,及时
组织交流讨论
2020/12/10
19
(三)关于自制实验器材
2020/12/10
20
PPT教学课件
17
二、如何组织好学生实验
(一)把握好科学探究的要素 1.问题设置难度适中 2.猜想与假设不要走形式(不是任何时候都要猜
想)
3.设计与制定方案非常关键(全班交流讨论) 4.进行实验时指导、观察很重要(如:白云七) 5.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要尊重事 实,教师切忌不要替代
2020/12/10
18
重力的引入)
2020/12/10
10
• 直观明显的原则
忌过程复杂,故弄玄虚(如:光的折射规
律Lh)
• 趣味性原则
忌平淡无味,轻描淡写(如:光的反射
wlq 、阴阳壶、夹玻璃球)
2020/12/10
11
• 启发性原则
忌毫无价值,缺乏内涵(如:yj的覆杯实验)
• 安全性原则
忌只顾效果,不顾安全(如:马德堡半球、
短路试验)
2020/12/10
12
(三)怎样做好演示实验
• 演示前 1.准备充分,器材布局合理
临时调整 手忙脚乱 丑态百出
2.器材放置讲“三度 ”
高度 亮度 角度
3.器材布局应美观,便于操作
2020/12/10
13
4.有安全防护意识(如:热学实验、zl的短路试
验)
5.要有必要的备用器材(如:小灯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