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四)理综-答案

合集下载

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物理试卷答案

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物理试卷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第14页(共27页)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物理参考答案选择题:共10小题,共4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5分,全部选对的给5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BCDBCCDACAC1.【“山城学术圈”解析】电场的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所以若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为0,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0,故A 正确。

由sin F BIL θ=可知,即使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为0,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也不一定为0,故B 错误。

电源电动势表征的是电源非静电力做功本领的物理量,电压表示的是电场力做功本领,电动势与电压的本质是不同的,故C 错误。

电动机的本质是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安培力对导线做功使导线转动起来,而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故D 错误。

2.【“山城学术圈”解析】以O 点为研究对象,受到空调外机的压力2G、OB 支架的作用力F OB 和OA 支架的作用力F OA ,受力如图所示,由受力图结合几何关系可得22250N 200N sin tan OBOA G GF F θθ====,,故A 错误,B 正确。

若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点O 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则此时θ变大,sin θ变大、tan θ变大,可知,横梁对O 点的作用力将变小,斜梁对O 点的作用力将变小,故C、D 错误。

3.【“山城学术圈”解析】设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的半径为R ,卫星的质量为m ,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语文参考答案·第15页(共27页)2224π()()Mm G m R h R h T =++,可得T =,当0h =时,T 不为0,故A 错误。

由2()GMm ma R h =+,可得2()GMa R h =+,h 增大,a 减小,图像可能是正确的,故B正确。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模拟理科综合物理试卷word版含参考答案(已审阅)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模拟理科综合物理试卷word版含参考答案(已审阅)

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模拟理科综合物理一、单选题:共4题1.电场和重力场存在很多类似的地方,我们可以用定义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方法来定义重力场强度和重力势:某一点的重力场强度为放在该点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比值,我们把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的比值叫做重力势,根据你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点的重力场强度与物体所受的重力G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B.重力场强度的方向应与物体所受重力方向相反C.某一点的重力势与重力场强度均为确定值D.重力势具有相对性2.一倾角为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仅受重力及斜面作用力的情况下,沿斜面做匀变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则物体一定处于失重状态B.若,则无论物体沿斜面向哪个方向运动都一定处于失重状态C.若,则无论物体沿斜面向哪个方向运动都一定处于超重状态D.在物体失重的情况下,物体对斜面的压力3.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电源路端电压U随滑动变阻器阻值R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4Ω时,电源总功率为16 W,内阻热功率为2 WB.电源电动势E=6 V,内阻r=1 ΩC.该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为4.5 WD.滑动变阻器阻值从0.5到10 Ω逐渐变大的过程中,电源的总功率减小,输出功率增大4.细线OA、OB的O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栓接在一起,A、B两端固定于墙面上同一竖直线上的两点,其中细线AO与竖直方向成45°角,如图所示,现在对小球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45°角,细线BO与竖直方向成60°角,如图所示,现在对小球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拉力F,小球保持静止,细线OA、OB均处于伸直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保证细线OA、OB都伸直的情况下,若F增大,则细线OA中拉力减小,细线OB中拉力变大B.当时,细线OB中拉力为零C.为保证两根细线均伸直,拉力F不能超过D.若缓慢增大F且使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细线OA会松弛,细线OB将于F共线二、多选题:共6题5.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了光电效应,现用图示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开关S不闭合,即便入射光的频率足够大,电流表示数也为零B.某种单色光入射时,回路中光电流为零,此时可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左滑动,通过增大电压来实现增大电流的目的C.光电管在某单色光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保持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不变,可通过增大入射光强度来实现增大电流的目的D.光电管在某单色光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若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从图示位置向左滑动,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不发生变化6.一个质量m=1 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对物块施加水平拉力F,使其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先对物块做正功,后对物体做负功B.拉力F功率的最大值为12 WC.整个过程中拉力F的平均功率为6 WD.整个过程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64 J7.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可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喷气发动机工作)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AB 之间的直径距离为L,在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经过B点时再次点火实施变轨,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远地点B在同步轨道上),如图所示,两次点火过程都使卫星沿切线方向加速,并且点火时间很短,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为B.卫星从A点沿椭圆轨道运动到B点需要的时间为C.卫星同步轨道的高度为D.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经过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同步轨道上运行时经过B点的加速度8.平行导轨放置在绝缘水平面上,间距l=0.2 m,导轨左端接有电阻R,阻值为1 Ω,导体棒ab静止地放置在导轨上,如图甲所示,导体棒及导轨的电阻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5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向下,现外力F作用在导体棒上,使之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棒中的电流从b端流向a端B.导体棒的加速度为C.在未知导体棒与导轨间是否存在摩擦力的情况下,无法求解导体棒运动的加速度D.若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导体棒的质量为9.(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加,分子间的引力增大而斥力减小B.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增大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D.相同温度下,相同质量的氧气和氢气在不计分子势能的情况下,氢气的内能较大E.温度较低的物体所具有的内能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1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巴蜀中学 2019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理科综合试题(含解析)

巴蜀中学 2019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理科综合试题(含解析)

巴蜀中学2019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理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解析】1.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A错误。

五碳糖中脱氧核糖少了一个氧原子,所以H∶O大于2∶1,B错误。

出汗过多排出大量无机盐,也会造成酸碱平衡失调,C错误。

农业生产中轮作有利于对土壤中无机盐的充分利用,D正确。

2.葡萄糖和果糖反应生成蔗糖是吸能反应,由ATP水解供应能量。

A正确。

酵母菌细胞中ATP的合成需要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

B错误。

过氧化氢酶使过氧化氢在温和条件下快速分解,体现了酶具有催化作用。

C错误。

黑色素细胞衰老,酪氨酸酶能够合成,但是酶活性降低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

D错误。

3.根尖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也可以实现全能性,生长发育为完整的绿色植株,A错误。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B正确。

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错误。

染色体解螺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D错误。

4.细胞是物质代谢能量交换的主要场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错误。

人体组织液可不断生成与回流,以保持含量动态平衡,B正确。

在组织液和淋巴中没有血浆蛋白存在,C错误。

淋巴与组织液的组成成分更接近,D错误。

5.若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细胞耗氧量、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该物质不能表示K+外流,因为K+外流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

该细胞也不可能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成熟红细胞的主动运输依靠无氧呼吸供能,B错误。

中心体移向两极发生在分裂前期,而间期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染色质也复制完成,C正确,D错误。

6.在“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是对照组,生物材料组为实验组,A 正确。

2017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7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高2017级高三(下)第四次月考物理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可以用来做手术刀B. 射线是由于原子核的跃迁而产生的C.8g 氡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余的物质为 2g2341D. 1 H 1 H 2 He 0 n 是天然放射现象2. 如图是静电喷涂原理的示意图,工作时静电喷涂的喷枪喷嘴部分接负极并接地,工件接正极并接地,喷枪喷嘴与被涂工件之间有强电场,喷嘴喷出的带电涂料微粒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会向工件高速运动,最后被吸附到工件表面.则可知A.微粒一定带正电B.微粒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C.微粒运动过程中,电势能越来越小第 2 题图D.微粒运动过程中,电势能越来越大3. 阻值不计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线圈两端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将甲图的交变电压接入乙图左侧的原线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 / V20t / s0 0.01 0.0220第 3 题甲图第 3 题乙图A.若把电压表连接在发电矩形线圈两端,其示数为 20VB.在 0.01s 时,发电矩形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C.只将 S1 从 2 拨向 1 时,电流表示数变小D. 只将变阻器R3 的滑动触头下移,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第 1 页共 12 页4.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当外界拉力作用于力传感器的挂钩上时,数字电压表上的读数 U 与所加外力F 成正比,即 U =KF ,式中 K 为比例系数.用绝缘悬丝把底部长为 L 、电 阻为 R 、质量为 m 的方形线框固定在力传感器的挂钩上,并用软细铜丝连接线框与电源,细铜丝的电阻忽略不计.当线框接入电压为 E 1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U 1;当线框接入电压为 E 2 时,电压表示 ,K (E 2-E 1)L K (E 2+E 1)L K (E 2-E 1)L K (E 2+E 1)L5.在固定于 O 点的绳子的下端,系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绳长为 L ,在 O 点正下方为 h 的地方钉一枚钉子 C. 第一次把绳拉直至水平,此时小球位于 B ,释放小球,小球数为 U 则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R (U-U) R (U -U)A.B =| |B.B =| |R (U+U)C.B =| |D.B =| |3LB.h的取值范围为 ≤h< L3glC.第二次释放小球,绳子绷直后的瞬间,小球速度变为第5 题图(8- 3)L D.第二次释放小球,最低点绳子拉力F=mg [1+ ]B. 第 6(1)题乙图第 6(1)题甲图经最低点后以C 为圆心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第二次把小球置于OB 中点释放,小球运动中,绳子未断.已知绳绷直时小球速度沿绳方向的分量瞬间减为零,垂直于绳的分量大小不变,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释放小球,小球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524( L h)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68 分)6.(19 分)(1)如图甲所示,实验桌面上O 点的左侧光滑,从O 点到实验桌的右边缘平铺一块薄硬砂纸并固定.为测定木块与砂纸纸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按照该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 A 运动到O 点时,沙桶 B 刚好接触地面.将 A 拉到 M 点,待 B 静止后释放,A 最终滑到 N 点.测出 MO 和 ON 的长度分别为h 和L.改变木块释放点 M 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①实验开始时,发现 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A.②问题解决后,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h-L 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的斜率为k1 ,实验中已经测得 A、B 的质量之比为k2 ,则动摩擦因数 (用k1 、k2 表示)(2)某同学利用 DIS,定值电阻R0 、电阻箱R1 等实验器材测量电池a 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外电路的总电阻阻值R,用电压传感器测得端电压 U,并在计算机上显示第 2 页共 12 页出如图乙所示的1 U1 R关系图线a,重复上述实验方法测量电池b 的电动势和内阻,得到乙图中的图线b.①由图线a 可知电池a 的电动势Ea=______V,内阻ra =____.②若用同一个电阻R先后与电池a及电池b连接,则两电池的输出功率pa于”),两电池的效率 a_____ b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_____pb(填“大于”、“等于”或“小第 6(2) 题甲第 6(2) 题乙7.(15 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叠放着质量为2m A=2.0kg 的薄木板 A 和质量为m B=3.0kg 的金属块 B.A的长度 L=2.0m . B 上有轻线绕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 C=1.0 kg 的物块 C 相连.B 与 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忽略滑轮质量及与轴间的摩擦.起始时令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绳被拉直,B 位于 A 的左端(如图),然后放手。

巴蜀中学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巴蜀中学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巴蜀中学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中含有N、Fe等大量元素B. N元素是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索C.ATP的元素组成与脱氧核糖的元素组成相同D.组成生物大分子的每一个单体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迷,错误的是()A.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可能含有同一种酶 B.细胞核是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库C.所有生物多肽链的合成都在核糖体上进行 D.染色体和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不同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水分子进出细胞平衡时,内外溶液浓度一定相等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步骤是:水解—冲洗—染色—制片—观察C.“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大小是自变量,扩散速度是因变量D.新制的斐林试剂是含有铜离子的碱性溶液,可被麦芽糖还原生成砖红色沉淀4.图1表示某大棚种植的水稻幼苗体内两种物质的相对浓度的变化,I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II阶段表示改变了某种环境条件后短时间内两种物质的变化趋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物质乙转变成物质甲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图中I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可能是降低了CO2浓度C.由I阶段反应最终达到平衡时叶绿体中甲相对依度比乙高D. I、II阶段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YP的合成速率不同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不可能只由两个神经细胞组成B.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迅速合成神经递质C.神经细胞特有的基因决定了它释放神经递质的类型D.人的呼吸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都位于下丘脑中6.将某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用32P充分标记,再将细胞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

巴蜀高三月考4答案

巴蜀高三月考4答案

巴蜀高三月考4答案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英语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注意,听力部分答题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night?A. He watched TV.B. He played tennis.C. He worked overtime.2. What does the girl want?A. A sweater.B. A dress.C. Shoes.3. Where is the man hurrying to go?A. To his office.B. To a meeting room.C. To the front desk.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is likely to visit the castle.B. She is impressed with the visit.C. She is disappointed at the castle.5. Which subject does the girl dislike?A. Art.B. Geography.C. Histor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物理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物理试卷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地图中,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势的高低,如图1所示.在物理学中,通常采用等势线来表示电势的高低,若图中等高线为等势线,所标数字为电势,单位为V,元电荷为e.则()A.B、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B.将一电子由D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对该电子所做的正功为30eVC.同一正检验电荷在A点处的电势能小于其在D点处的电势能D.A、D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等于30V2.成人体液总量占体重的60%左右,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电解质,因此容易导电,而体内脂肪则不容易导电.我们可以用某型号脂肪测量仪(如图2甲所示)来测量脂肪率.脂肪测量仪根据人体电阻的大小来判断、,则()脂肪所占比例,模拟电路如图乙所示.测量时,闭合开关S,测试者两手分别握住两手柄M NA.体型相近的两人相比,脂肪含量高者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较小,电压表示数较小B.体型相近的两人相比,脂肪含量高者对应的电源输出功率小C.体型相近的两人相比,脂肪含量高者对应的电源效率高D.当M 、N 间电阻逐渐增大时,以电压表示数为横坐标,电流表示数为纵坐标,绘制的I U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3.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和电梯橙子辅导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的概念.急动度用j 表示,用来描述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s t =时质点的急动度是31.5m /s B.3s t =时质点的急动度和5s t =时质点的急动度等大反向C.4s 时质点的速度方向改变D.6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3m /s4.一档电视节目通过洪水自救模拟实验为大众普及洪水生存指南,实验发现:大家平行于洪水流向紧挨着站成一纵列,可以有效抵抗水对身体的冲击力(如图4甲)橙子辅导建立如图乙所示的物理模型:某时刻用力F 推物块1,五个质量相等的物块恰好未推动,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2、3、4、5受到前一物块的弹力大小相等B.物块2对物块3的弹力大小为25F C.物块2与3、3与4间的弹力之比为2:3D.若仅增大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则物块间的弹力可能为05.2022年5月10日01时56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随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发射过程简化示意图如图5所示,先把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到近地圆轨道Ⅰ,继而调整角度和高度,经过多次变轨不断逼近空间站轨道,当两者轨道很接近的时候,再从空间站下方、后方缓慢变轨接近.Ⅱ、Ⅲ是飞船绕地球运行的椭圆轨道,Ⅳ是飞船绕地球运行很接近空间站轨道的圆形轨道.P 、Q 分别为椭圆轨道Ⅲ的远地点和近地点,P 、Q 之间的距离为2L ,地球半径为R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Ⅰ、Ⅳ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角速度比在轨道Ⅳ上的角速度小B.天用四号货运飞船在轨道Ⅲ上经过P 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Ⅱ上经过Q 点的速度大C.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轨道Ⅲ上经过P 处与Q 处时加速度大小的比值为()222R L R -D.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轨道Ⅰ和轨道Ⅳ6.往复式活塞压缩机是通过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来压缩和输送气体的压缩机.简图如图6所示,圆盘与活塞通过铰链A 、B 连接在轻杆两端,左侧活塞被轨道固定,只能在AO 方向运动.圆盘绕圆心O (定点)做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OB 距离为r .AB 杆长2L r >,则( )A.当OB 距离不变时,杆长L 越大,活塞运动的范围越大B.活塞运动范围与杆长L 无关C.当OB 垂直于AO 时,若AB 与AO 夹角为θ,则活塞速度为cos r ωθD.当OB 垂直于AB 时,活塞速度为rω7.橙子辅导的正、负粒子对撞机是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是中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其结构如图7所示,正、负粒子由静止都经过电压为U 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后,沿圆环切线方向同时注入对撞机的高真空环状空腔内,空腔内存在着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正、负粒子在环状空腔内只受洛伦兹力作用而沿相反方向做半径相等的匀速圆周运动,然后在碰撞区迎面相撞.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负粒子的比荷可以不相同B.磁感应强度B 一定时,比荷相同的粒子,电荷量大的粒子进入磁场时动能大C.加速电压U 一定时,粒子的比荷越大,磁感应强度B 越大D.对于给定的正、负粒子,粒子从静止到碰撞运动的时间变短,可能是由于U 不变、B 变大引起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如图8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带电量为Q 的均匀带电圆环,圆心为O .其中央轴线上距离O 点为d 的位置处有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若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为F (k 为静电力常量),则( )A.2QqF k d >B.2QqF k d <C.静电力常量k 的单位可表示为342kg m s A --⋅⋅⋅D.静电力常量k 的单位可表示为22N m C -⋅⋅9.如图9所示电路,由定值电阻0R ,可变电阻1R 、2R ,理想二极管,水平金属板M 、N ,电源及开关组成.闭合开关,电路稳定后,质量为m 的带正电荷的微粒从P 点以水平速度0v 射入金属板间,沿曲线打在N 板上的O 点.若经下列调整后,微粒仍从P 点以水平速度0v 射入,则关于微粒打在N 板上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开关S 闭合,增大1R ,粒子打在O 点左侧B.保持开关S 闭合,减小2R ,粒子打在O 点C.断开开关S ,M 极板稍微上移,粒子打在O 点右侧D.断开开关S ,N 极板稍微下移,粒子打在O 点右侧10.如图10甲所示是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真空室内的两个半圆形的金属扁盒(“D”型盒),若“D”型盒的半径为R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现在两“D”型盒间接入峰值为0U 的交变电压,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粒子源S 位于“D”型盒的圆心处,产生的带电粒子初速度可以忽略.现用回旋加速器分别加速氦核和质子,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氦核和质子所能达到的最大动能之比为1:1B.氦核和质子在下方“D”型盒中第nC.氦核和质子在达到最大动能的过程中通狭缝的次数之比为1:2D.若0U 变为原来的2倍,粒子在“D”型盒中的运动时间变为原来的14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7分.11.(6分)橙子辅导用传感器做“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采用的实验电路如图11甲所示,其中定值电阻1120ΩR .实验过程如下:(1)将开关先与“1”端闭合,电容器进行____________(填“充电”或“放电”),稍后再将开关掷向“2”端.(2)在下列四个图像中,表示实验过程中通过传感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___________,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____________.A. B. C. D.(3)若图乙中的实线a 为1120ΩR =时充电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用280ΩR =的电阻替换1R 后重新充电,充电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该是图乙中的虚线_____________(填“b ”“c ”或“d ”).12.(9分)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日益成熟,无人机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橙子辅导家中就有一台无人机,他打算测量该无人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橙子辅导选择合适的仪器按照图12甲实验时发现,大范围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都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在思考后将08R =Ω的定值电阻串入电路中,如图中的____________(填“乙”或“丙”),解决了这一问题.(2)橙子辅导用改进后的电路重新做了多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12345/VU 3.60 2.88 2.16 1.440.72/A I 0.100.180.260.340.42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13所示的坐标纸上描点连线,画出电源的U I -图像.(3)根据图像求出该电池电动势E =____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4)橙子辅导继续利用(2)中电路研究电路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他发现当电流表示数为0.15A 和I '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相等,那么I '=_____________A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3.(10分)某一电压表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4所示.单位长度阻值为0R 的均匀细金属棒MN 通过两个绝缘挂钩与两根相同的竖直悬挂的弹簧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 ,在矩形区域abcd 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与MN 的右端N 连接的一绝缘轻指针可指示标尺上的读数,MN 的长度大于ab .当MN 两端无电压且处于平衡状态时,MN 与矩形区域的cd 边重合,此时指针指示0;当MN 两端接待测电压时,指针示数可表示电压大小,求:(1)电压表正常工作时,导体棒的两端M 、N 中哪端电势更高?请说明理由;(2)若10N/m k =,20cm ab =,30cm MN =,1cm cb =,0.2T B =,00.1Ω/cm R =,电压表的量程是多少?14.(14分)一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质量均为m 的A 、B 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接后,置于斜面上(A 到斜面顶端足够远),轻绳与斜面平行,物块A 通过另一轻绳绕过光滑小滑轮与质量为3m 的物块C 相连.开始时托住C ,系统静止,轻绳均被拉直,如图15所示.某一时刻静止释放C ,C 经历了时间t 落地,与地面碰后静止在地面,而A 和B 在上升过程中没有碰撞.已知物块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B 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 ,sin370.6︒=,cos370.8︒=,不考虑B 上升减速到零之后的过程,不计空气阻力.求:(1)物块C 落地前瞬间小物块A 的动量大小;(2)物块B 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中,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15.(18分)如图16甲所示,半径10cm r =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的边界处有一粒子放射源,能以30110m /s v =⨯的速度向区域内各个方向均匀发射比荷为6110C /kg q m=⨯的带正电粒子;粒子经过磁场后全部向右水平飞出,接着刚好全部进入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 、B 间,两板间距为20cm d =,板长4cm L =,板间加如图乙所示的方形波电压.不考虑电容器的边缘效应,也不考虑击中极板的粒子对板间电压的影响,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求:(1)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2)能射出电场的粒子中,射出电场时距离B 板至少多高?(3)若在极板右侧加一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可在2211.010T 010T B --⨯≤⨯≤范围内缓慢调节的匀强磁场,并在空间某处竖直放置一块收集板,为使所有射出电场的粒子都能被收集板吸收,求收集板的最小长度1L 与磁感应强度1B 的函数关系.。

巴蜀中学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理综-答案

巴蜀中学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理综-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A
D
B
C
BD
ABC
AC
【解析】 1.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种类繁多,例如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等,并非均为蛋白质,A 错
误。原核细胞无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B 错误。电镜下的细胞膜呈现暗—亮 —暗三层结构,但它们并非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C 正确。某些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胞 吐的方式排出细胞,如乙酰胆碱等,D 错误。 2.健那绿染液将线粒体染为蓝绿色,A 错误。碘液无法检测出蔗糖是否被水解,B 错误。不 同琼脂块中 NaOH 的扩散深度、扩散速度均相同,扩散效率不同,C 错误。洋葱鳞片叶的 内表皮细胞为无色,不利于观察质壁分离的结果,故在外界溶液中加入伊红染液后,可根 据外界溶液的位置来判断原生质层的大小和位置,D 正确。 3.根据表格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可分析出甲过程代表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乙代表受精作用、 丙代表有丝分裂、丁代表细胞分化的过程。减数分裂结束产生的精细胞中,细胞核 DNA 为 23 个,但细胞中还有线粒体 DNA,A 错误。受精作用过程可体现出精卵细胞间的信息 交流,B 正确。细胞分裂和分化均是个体发育的基础,C 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在 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正确。 4.冰水可刺激冷觉感受器而产生兴奋,A 错误。寒冷刺激引起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属于非条 件反射,B 错误。冰水刺激产生的“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反射弧结构不完 整,不属于反射,C 错误。寒冷刺激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增强代谢产热,D 正确。
(2)饱和食盐水(1 分) 浓硫酸(1 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空 气(1 分)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Ⅵ而使 SnCl4 水解(1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22.4kg 。
27.(每空 2 分,共 14 分)
(1)①BD(只要有错不得分,不全者得 1 分)
②+8.0kJ/mol
③<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甲、乙相比,甲的正向进行程度大,吸收的热量多,
温度低,则 K甲 K乙
(2)①反应Ⅱ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答案合理即可)
②CD
③ 25 L2/mol2 243
7.C 项应为利用高纯度的硅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其余选项都正确。
8.B 项,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杂质,应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通过分液即得乙
酸乙酯。C 项,植物油含碳、氢、氧元素。D 项,乙烯制 1,2−二溴乙烷发生了加成反应。
9.A 项,久置的氯水中无 HClO,不能使指示剂褪色。B 项, NO3 +H+可氧化 Fe2+到 Fe3+,不 能说明 Fe(NO3)2 晶体样品已被氧化变质。C 项,无明显现象是因为未加热。
积之比。
4.通过两种物质的量的浓度大小可分析,C3 的浓度应该大于 C5 的浓度,所以乙为 C3,甲为 C5,故 A 正确。Ⅱ阶段 C3 减少,C5 增加,所以Ⅱ阶段可能是降低了 CO2 浓度,故 B 正确。 Ⅱ阶段反应最终达到平衡后,C3 的浓度依然应该大于 C5 的浓度,即乙应该比甲浓度高, 故 C 错误。Ⅰ阶段与Ⅱ阶段光合作用的条件有变化,所以光合速率不同,因此合成 ATP
【解析】(1)①由催化剂的特点得出正确选项为 BD。②由盖斯定律得 ΔH=ΔH1−ΔH2。 (2)①反应Ⅱ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②容器内 CO2 的体积分数随着反应进行不变,故 A 不能说明反应Ⅰ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CO2 和 H2 的配比等于 1∶1,CO2 和 H2 转化率的比值随着反应进行始终为 1∶3,故 B 不 能说明反应Ⅰ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里 CH3OH 分子断裂 5NA 个共价键,有 1mol CH3OH 参加反应,同时断裂 3NA 个 H—H,有 3mol H2 参加反应,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 速率,故 C 能说明反应Ⅰ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混合气体的质量守恒,物质的量随
1 2
mc
vc
2
1 2
(ma
mb )v左2,得来自mc 12kg,故
B
正确。热量
Q
1 2
ma va2
1 2
(ma
mb )v右2 ,得 Q 8J ,故
C
错误。 (ma
mb )v右
mcvc (ma mb )vab ,
(ma mb mc )v共 (ma mb )vab mcvc

EP
相当于是 pH=4 的强酸与 pH=10 的弱碱溶液混合,溶液显碱性。
15. R3 减小,U2 减小, I 增大,U1 增大,故 A 正确。UC 减小,带电粒子向下运动,电场力做
负功,电势能增加,故
B 错误。U2
U1
Ur ,故
C
正确。 U2 I
r R1 ,故 D 正确。
16.乙图中,滑动变阻器阻值为 4 时,其功率最大,知电源内阻 r 2 ,此时 I P 2A , R1
(3)步骤②中水浸,除去不溶性杂质 Fe2O3;调节 pH 为 7~8,目的是将杂质 SiO32 和 AlO2 转为 H2SiO3 和 Al(OH)3 沉淀除掉。 (4)根据图表可知,最佳的酸化条件为 pH=1.0;硫酸。
(5)据侯氏制碱法原理,溶解度:Na2Cr2O7 大于 K2Cr2O7。由粗品 K2Cr2O7 制备纯品 K2Cr2O7, 可采用重结晶的方法。
1 4
mv2
,故
C
正确。由于 P 点电势为 0,又动能增加量等于电势能减少量,故 D 错误。s
20.由于不知道两颗卫星质量,所以不能比较万有引力的大小,故
B
错误。
GMm r2
m0 2 r

GM gR2 , vA 0r ,得 vA 3 gR20 ,又 vB
gR ,故
C
错误。
GMm R2
mR
4π T2
(1) mg(h R)
1 2
(T
mg ) R
(2)系统(1 分)
(3) 2mg R
(4)半径 R 的值偏大
【解析】 mg(h+R)
1 2
(T
mg
)R
,化简后得
mg
h R
1
1 2
(T
mg) ,半径
R
的值偏大,
Ep Ek 。
24.(12 分)
解:(1)易知 v0 100m/s

x
v0 t
v0 2
(6)根据 Cr 元素守恒,计算过程如下:
设可制得 K2Cr2O7 x kg 。
Fe(CrO2)2~K2Cr2O7
56 (52 16 2) 2 3103 kg 80% (1 10.4%)
294 x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 6 页(共 14 页)
∴x
294
3103 kg 80% (1 10.4%) 56 (52 16 2) 2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
B
C
D
CD
AC
AD
ABD
【解析】 1.铁不是大量元素,故 A 错误。磷脂中有 N 元素,故 B 错误。脱氧核糖只含有 C、H、O,
ATP 含有 C、H、O、N、P,故 C 错误。 2.如分化形成的不同细胞中都可以找到呼吸酶,故 A 正确。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故 B 错误。
12.B 项,乙池中随着反应的进行, C2O24 的浓度不变。C 项,每生成 1mol 的草酸铝,外电 路转移 6mol 电子。D 项,甲池中 Fe 电极发生的反应为 Fe−2e−=Fe2+。
13.A 项,由图可得 HA 为强酸,BOH 为弱碱。B 项,若升高温度 10℃,强酸溶液的 pH 值
不变。C 项,水的电离程度由图可得 X>Y=Z。D 项,将 Y 点溶液与 Z 点溶液等体积混合,
2

GM gR2 , TB 2π
R g
, TA
2π 0
,又 t
TA TB TA TB
,得 t
2 ,故 D 正确。
g R
0
21. mava (ma mb )v右 , 得 va 4m/s , 故 A 正确 。 (ma mb )v右 mcvc (ma mb )v左 ,
1 2
(ma
mb )v右2

(3)对 b 球从 B 到 D 过程分析
E0
q 2
R
mg
2R
1 2
mv
2 D
1 2
mv 2

vD 2gR
从 D 点开始平抛
R
1 2
gt 2

x vDt 2R

此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 tan gt 1 ,即 45 vD
此时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 tan mg 1 , 45 ,
3 3 mg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 4 页(共 14 页)
所以 a 球与 b 球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

a、b 碰撞过程有 mv0 mva mvb

1 2
mv02
1 2
mva2
1 2
mvb2

可得 va 0,vb v0 gR

(2)对
b
球碰撞后可知 qb
q 2

对 b 球从 N 到 B 过程分析满足
10.由题意推出 X,Y,Z,W,V,N 分别为 Li,C,N,Al,Cl,Fe。A 项,应为 W>V>Y。
C 项,Li 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Li2O。D 项,在足量的沸水中滴入含有 16.25g FeCl3 的溶液得到 Fe(OH)3 胶粒小于 0.1mol。 11.A 项未配平。B 项漏写 HCO3 与 OH−的反应。C 项少量 CO2 应生成 CO32 。
mv2A
1 2
mvB2
mgR
,得 vA
gR ,

B
错误。此后
B
不动,A
的最高点为
R 2
,故
C
正确。在最高点,A
速度为
0,与圆心
连线方向合力为 0,得压力为 mg sin 30 ,故 D 正确。
19.距离负场源电荷越近,电势越低,故
A
正确。根据
E
kQ r2
,得
P
点场强大小为
N
点的
4
倍,故
B
错误。前半段电势能的减小量小于后半段,所以动能的增加量小于
所有生物多肽链的合成都在核糖体上进行,故 C 正确。染色体的成分为 DNA 和蛋白质,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为 rRNA 和蛋白质,故 D 正确。 3.水分子进出平衡时,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不是浓度相等。故 A 错误。B 项应该先制片。 C 项实验的因变量不是 NaOH 的扩散速度,而是 NaOH 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整个细胞体
巴蜀中学 2020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D C A C C A D B D A C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 6 分,选对但不全的给 3 分,有选错的给 0 分。
的速率不同,故 D 正确。
5.因为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故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除了含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