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住宅小区配套供电工程技术规程

住宅小区配套供电工程技术规程
住宅小区配套供电工程技术规程是指为住宅小区提供电力供应所需的工程技术规范和要求。
该规程包括以下内容:
1. 设计标准:规定了住宅小区供电工程的设计依据,包括电气负荷计算、电源接入形式、配电线路布置等。
2. 设备选型:规定了住宅小区供电工程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和材料的选择标准,包括变压器、开关柜、电缆等。
3. 供电方式:规定了住宅小区供电工程的供电方式,包括城市配电网供电、独立供电、联合供电等。
4. 配电线路布置:规定了住宅小区供电工程的配电线路布置要求,包括主干线路、支路线路、线缆敷设等。
5. 配电变压器:规定了住宅小区供电工程中配电变压器的选型和安装要求,包括容量计算、接地处理、设备安装等。
6. 照明设计:规定了住宅小区供电工程中公共照明的设计要求,包括照明亮度、灯具布置、照明节能等。
7. 安全防护:规定了住宅小区供电工程中的安全防护要求,包括接地保护、漏电保护、过电压保护等。
8. 施工及验收:规定了住宅小区供电工程的施工和验收要求,包括施工图审查、设备安装、线路接地等。
住宅小区配套供电工程技术规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住宅小区供电工程符合安全、可靠、经济、节能等要求,为居民提供稳定、便捷的电力供应。
住宅小区配电标准及技术原则

住宅小区配电标准及技术原则1:一:前言住宅小区配电标准及技术原则是为了保障住宅小区供电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指导文档。
本文档旨在规范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工作,确保住宅小区居民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
二:设计要求1. 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国家和地方标准,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
2. 配电系统应采用可靠的设备和材料,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设计应考虑住宅小区的用电负荷特点,合理分配负荷,确保用电平衡。
4. 设计应考虑住宅小区未来的用电增长,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
三:施工要求1. 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设备安装正确、可靠。
2. 施工现场应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爆措施。
3. 施工过程中应贯彻绿色施工原则,保护环境。
四:运行和维护要求1. 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运行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巡视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3. 运行和维护工作应记录详细的日志,以备查阅和追溯。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1. 住宅小区配电系统设计图纸2. 住宅小区配电设备清单3. 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维护记录表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住宅配电:指将电力从变电站输送到住宅小区内的供电系统。
2. 供电质量:指供电系统的电压、频率、波形等指标是否稳定和合格。
2: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住宅小区配电的标准及技术原则,以确保住宅小区的电力供应质量和用电安全。
同时,本文档还提供了配电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详细要求,旨在相关人员正确进行配电工作。
二:配电系统设计标准1. 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考虑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
2. 设计应充分考虑住宅小区的用电需求和预测未来的用电负荷,合理配置配电设备。
3. 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节能和环保,选择高效、可靠的设备和材料。
三: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电气工程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的证书。
住宅小区配电标准及技术原则

住宅小区配电标准及技术原则住宅小区配电标准及技术原则1. 引言住宅小区配电系统是保障小区住宅用电安全、稳定和高效的关键设施之一。
本旨在制定住宅小区配电标准及技术原则,以确保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符合安全、可靠和节能的要求。
2. 设计原则2.1 配电系统总体设计原则2.1.1 小区配电系统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和布局,确保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2.1.2 配电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低电压、低功率因数和高功率负载的因素,以适应住宅小区的用电需求。
2.1.3 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2.2 配电路线设计原则2.2.1 配电路线的敷设应满足安全、可靠和节能的要求,避免过度跨地震烈度区域,减少电能损耗和路线容量过载的风险。
2.2.2 配电路线的敷设应符合国家电器安装规范和电力设计规范,采用合适的电线电缆和敷设方式。
2.2.3 配电路线应设置合适的保护措施,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等。
3. 施工规范3.1 配电设备安装3.1.1 配电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电气设备安装规范,确保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1.2 配电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合理,便于维修和检修,同时避免对其它设备和建造物的影响。
3.1.3 配电设备的接地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地电阻小于规定值。
3.2 配电路线敷设3.2.1 配电路线的敷设应按电气设计图纸规定的路径进行,避免与其它设备和管道发生干扰。
3.2.2 配电路线的敷设应注意保护。
在需要穿越墙体、地面和水域时,应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如套管、护套等。
3.2.3 配电路线的接头应采用专用接头盒,并按要求进行连接并密封。
4. 运行和维护4.1 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4.1.1 配电系统应设有定期巡检、检修和维护制度,并记录运行情况和维护记录。
4.1.2 配电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应定期监测,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和维修,并记录维修情况。
4.1.3 配电系统应采用远程监测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智能化运行和管理。
住宅小区配套供电工程技术规程

住宅小区配套供电工程技术规程住宅小区配套供电工程技术规程是指在建设住宅小区时,为了满足住户的用电需求,所需进行的电力供应设备和线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的规范。
下面将从规划设计、供电设备和线路、配电系统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住宅小区配套供电工程技术规程的内容。
一、规划设计1.住宅小区供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应根据住宅小区的规模、用电负荷以及供电可靠性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和容量确定。
2.供电设备应合理选址,避免与其他建筑物、绿化带、车辆通行道等存在冲突,同时还需考虑供电设备的运维和维修便利性。
3.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应根据住宅小区的用电负荷,设计合理的备用电源系统。
二、供电设备和线路1.住宅小区的供电设备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具有合法的生产厂家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2.供电设备的数量和容量应根据住宅小区的用电需求进行合理配置,确保供电设备的负荷能够满足住户的用电需求。
3.供电线路的敷设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采用阻燃、耐高温、绝缘性能良好的电缆。
4.住宅小区的供电线路应进行合理划分,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还需考虑线路的容量和负荷均衡。
三、配电系统1.住宅小区的配电系统应采用合理的接线方法,确保供电线路的安全可靠性。
2.配电箱应设置在易于维修和管理的地方,同时还需具备防尘、防潮、防火等功能。
3.住宅小区的配电箱应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以确保住户的用电安全。
四、安全管理1.住宅小区的供电设备和线路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2.住宅小区的用电设备应符合国家的相关安全标准,住户应定期检查用电设备的安全性能。
3.住宅小区的供电设备和线路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住户注意用电安全。
住宅小区配套供电工程技术规程涉及到规划设计、供电设备和线路、配电系统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设计、安装和管理,才能确保住宅小区的用电安全和供电可靠性。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使用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以及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巡检工作,确保住宅小区的供电设备和线路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1. 设计依据根据《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及《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136-2001)等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2. 设计原则1.确保供电可靠性: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提高供电可靠性。
2.优化配置: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满足住宅小区不同负荷的需求。
3.节约能源: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供电损耗。
4.安全环保:确保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5.便于管理:简化系统结构,便于运行、维护和管理。
3. 供电方式本项目采用高压双电源进线,低压双母线分列运行的供电方式。
高压侧采用两路10kV进线,分别来自不同变电站,低压侧分为A、B两段母线,A段母线带负荷Ⅰ、Ⅱ类负荷,B段母线带负荷Ⅲ类负荷。
4. 配电系统4.1 配电室设置本项目设一个配电室,位于小区中心位置,便于供电和维护。
配电室面积应满足设备安装、运行和维护需求。
4.2 变压器选择根据住宅小区负荷特性,选择干式变压器。
变压器容量应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及功率因数选取,满足小区高峰时段用电需求。
4.3 低压配电设备低压配电设备主要包括低压配电柜、配电箱、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等。
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载、缺相等保护功能。
4.4 电缆选择根据负荷性质、供电距离、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电缆类型、截面和敷设方式。
5. 供电质量5.1 电压质量本项目电压质量应满足《供用电合同》及相关标准要求,确保电压波动、闪变、谐波等指标在规定范围内。
5.2 供电可靠性双电源供电方式可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正常情况下,两路电源互不干扰,共同承担负荷。
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应能独立承担全部负荷。
6. 安全防护措施6.1 继电保护设置过电流保护、零序保护、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等继电保护装置,确保供电系统安全运行。
6.2 防雷接地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进行防雷接地设计,降低雷击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执行标准的要求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执行标准的要求第一份范本:一、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文档的目的是规范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确保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执行标准的依据包括国家电力行业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及本地区的电气工程建设规定。
二、技术要求2.1 供配电设计2.1.1 小区供配电主干线路应满足全小区耐压需求,设计应考虑负载均衡、短路和过电压保护等因素。
2.1.2 供配电变压器应根据小区用电负荷计算确定容量,并满足相关安全标准要求。
2.1.3 在小区内设置配电箱,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和过载保护装置,并确保可靠和易于维护。
2.2 设备选型和安装2.2.1 所使用的变压器、配电箱、开关、电缆等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规范。
2.2.2 设备的安装应按照供应商的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2.3 线路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电缆的绝缘性能和电气性能,防止破损和短路风险。
2.3 运行与维护2.3.1 供配电设施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3.2 故障发生时,应及时有效地进行排除和修复,并做好故障记录和分析。
2.3.3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供配电的正常运行。
三、验收和监督3.1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工程验收,提供验收报告和相关资料。
3.2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符合要求并安全可靠。
附件:1. 施工图纸2. 合同及协议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 供配电:指电力系统中的电能供给和分配。
- 主干线路:指供配电系统中连接变压器和配电箱之间的电缆或导线。
- 耐压需求:指供配电设施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 短路保护:指在供配电设施发生短路时采取的保护措施,以避免损坏和人身伤害。
- 过电压保护:指在供配电设施发生过电压时采取的保护措施,以避免损坏和人身伤害。
- 漏电保护装置:指用于检测和防止漏电的电气装置。
- 过载保护装置:指用于检测和防止供配电设施过载的电气装置。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要了解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你得先搞清楚电力系统的基础。
简单来说,就是咱们的家里、楼里、整个小区用电的“心脏”都得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安装和维护。
那这些规则到底是什么呢?好,咱们来一步步聊聊,保证你听了明白,笑了开心!1. 供电设施的重要性1.1 电力系统的“主角”住宅小区的供配电设施就像是电力系统的“主角”,它的作用可是举足轻重的。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它们,你的家里电器就会像“瘫痪”了一样,啥也干不了。
供电设施不仅要保证电力的稳定,还要确保电力分配的合理,这样你家里就不会出现“一个锅里煮五十个蛋”的情况了。
1.2 如何设计才合理?设计住宅小区的供电系统时,首先要搞清楚小区的用电需求。
你家那小冰箱要多少电?空调又需要多少?这些都是需要精确计算的。
想象一下,如果设计不合理,电量供应可能会出现“南辕北辙”的局面,结果就是“人有三急”也没电用,那真是悲剧了。
2. 设施建设的技术标准2.1 标准配置一览根据技术标准,供配电设施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来配置。
首先得有一个合格的电力变压器,像是“电力的守护者”,它负责将高压电变成我们可以用的低压电。
接着,还需要配电柜和开关设备,它们的作用就像是电力的“交通指挥员”,确保电流流向正确的地方。
2.2 设备选型与安装设备的选型非常关键。
就像买衣服一样,得合身才行。
选择了不合适的设备,不仅会影响电力供应,还可能让整个系统变得“鸡飞蛋打”。
安装时,得按照规定的步骤来,确保每一个连接都牢固可靠,不然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就会有“乌龙事件”了。
3. 安全与维护3.1 安全第一安全是最重要的。
电力系统的维护就像是给汽车做保养,定期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电线电缆如果出现老化或损坏,就像是汽车的轮胎爆了,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大家一定要定期对供电设施进行检修,确保它们处于“最佳状态”。
3.2 常见问题与解决在日常使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电力中断或者电流不稳。
住宅小区配电标准以及技术原则

住宅小区配电标准及技术原则 目 录一、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二、引用标准三、总则四、负荷分级及配电方式五、用电负荷计算及电表配置六、住宅户外配电工程七、住宅户内配电工程八、评审九、附图十、附录住宅小区配电标准及技术原则一、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1、目的对住宅小区10KV供电系统结线原则、小区变电所(站)的结线方式、0.4KV(380V/220V)系统结线原则、电力线路进户方式、电表计量配置、户内结线方式以及相关电气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要求等方面给予原则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集团公司在杭建设的多层、高层、别墅等住宅小区户内外配电。
外地建设项目可参照本规定,并结合当地供电部门的供电规范执行。
二、引用标准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180-19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能源电-(1993)228号《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99-1996《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JGJ/T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HD/J011-1998《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原则》(杭州市电力局企标)HBD/T001-1999《住宅工程户内外配电设计技术规定》(杭州市标准)三、总则1、本规定中的中压电网是指额定电压为10KV的电网。
低压电网指额定电压0.4KV(380V/220V)的电网。
低压用户的电压合格标准:动力电压为380V±7%,照明电压为220V(+5%、-10%),电压测量点为计量表计的进线端。
2、住宅小区户外配变电工程由10KV进线电源点、10KV开闭所、10KV/0.4KV的小区公用变电所(站)以及10KV/0.4KV用户专用变电所(站)、10KV电缆线路、0.4KV电缆线路、电力电缆管(沟)、电缆分支箱、计量表计箱、计量电能表、路灯线路等组成。
3、住宅小区户内配电工程由进户绝缘线路(含封闭母线)、用户户内配电箱、户内绝缘线路、灯具、插座、开关等组成。
4、住宅小区的住户及小区内的配套公建,采用高供低计,装表到户,小区内设若干10KV/0.4KV小区公用变电所(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设计技术规定
(试行)
温州电力局生产处
2009年2月
目次
前言
1总则∙∙∙∙∙∙∙∙∙∙∙∙∙∙∙∙∙∙∙∙∙∙∙∙∙∙∙∙∙∙∙∙∙∙∙∙∙∙∙∙∙∙∙∙∙∙∙∙∙∙∙∙∙∙∙∙∙∙∙∙∙∙∙∙∙∙∙∙∙∙∙∙∙∙∙∙∙∙∙∙∙∙∙∙∙∙∙∙∙∙∙∙∙∙∙∙∙∙∙∙∙∙∙∙∙1
2引用标准∙∙∙∙∙∙∙∙∙∙∙∙∙∙∙∙∙∙∙∙∙∙∙∙∙∙∙∙∙∙∙∙∙∙∙∙∙∙∙∙∙∙∙∙∙∙∙∙∙∙∙∙∙∙∙∙∙∙∙∙∙∙∙∙∙∙∙∙∙∙∙∙∙∙∙∙∙∙∙∙∙∙∙∙∙∙∙∙∙∙∙∙∙∙∙∙∙1
3术语和定义∙∙∙∙∙∙∙∙∙∙∙∙∙∙∙∙∙∙∙∙∙∙∙∙∙∙∙∙∙∙∙∙∙∙∙∙∙∙∙∙∙∙∙∙∙∙∙∙∙∙∙∙∙∙
∙∙∙∙∙∙∙∙∙∙∙∙∙∙∙∙∙∙∙∙∙∙∙∙∙∙∙∙∙∙∙∙∙∙∙∙∙∙∙3
4供配电方式及负荷容量∙∙∙∙∙∙∙∙∙∙∙∙∙∙∙∙∙∙∙∙∙∙∙∙∙∙∙∙∙∙∙∙∙∙∙∙∙∙∙∙∙∙∙∙∙∙∙∙∙∙∙∙∙∙∙∙∙∙∙∙∙∙∙∙∙∙∙∙∙∙∙∙∙6
5线路管沟及所址要求∙∙∙∙∙∙∙∙∙∙∙∙∙∙∙∙∙∙∙∙∙∙∙∙∙∙∙∙∙∙∙∙∙∙∙∙∙∙∙∙∙∙∙∙∙∙∙∙∙∙∙∙∙∙∙∙∙∙∙∙∙∙∙∙∙∙∙∙∙∙∙∙∙∙∙∙∙7
6配电装置要求∙∙∙∙∙∙∙∙∙∙∙∙∙∙∙∙∙∙∙∙∙∙∙∙∙∙∙∙∙∙∙∙∙∙∙∙∙∙∙∙∙∙∙∙∙∙∙∙∙∙∙∙∙∙∙∙∙∙∙∙∙∙∙∙∙∙∙∙∙∙∙∙∙∙∙∙∙∙∙∙∙∙∙∙∙∙∙∙∙8
附录A∙∙∙∙∙∙∙∙∙∙∙∙∙∙∙∙∙∙∙∙∙∙∙∙∙∙∙∙∙∙∙∙∙∙∙∙∙∙∙∙∙∙∙∙∙∙∙∙∙∙∙∙∙∙∙∙∙∙∙∙∙∙∙∙∙∙∙∙∙∙∙∙∙∙∙∙∙∙∙∙∙
∙∙∙∙∙∙∙∙∙∙∙∙∙∙∙∙∙∙∙∙∙∙∙14
前言
为了适应温州市区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管理工作的需要,使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明确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并对其土建、电气等设计内容做了规定。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温州电力局生产处
本标准的解释单位:温州电力局生产处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王化林洲游郑朴马劲东谢鹏林姬旭东高秀珍金佳李万军周棣王强宏叶方彬
本标准的主要审核人:丁文俊赵深
本标准的审定人:刘伟军
本标准的批准人:周华
1总则
1.1为规范温州市区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设计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确保设计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温州市区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的新建和扩建配电设计,各县局可参照执行。
1.3 温州市区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1.4 配电设备的选型应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采用运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维护方便(免维护或少维护)、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型的设备。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
1.5 住宅小区内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从美化环境、提高供电可靠性出发,建设以电缆线路为主的配电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