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产品结构调整及对策建议_李新创
钢材结构创优措施

钢材结构创优措施
介绍
本文档旨在探讨钢材结构创优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其性能和
效益。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
1. 使用高性能钢材
选择高强度和高耐蚀性的钢材,如耐候钢和高强度钢,可以提
高结构的抗压能力和耐久性。
这些钢材在恶劣环境条件下表现出色,并减少了维护成本和周期。
2. 优化结构设计
通过结构优化,可以减少钢材使用量并提高结构性能。
采用合
理的设计和分析方法,例如有限元法,可以确保结构在正常和极端
工况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完善施工工艺
合理的施工工艺有助于确保钢材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施工人
员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配备专业的工具和设备来提高
施工效率和准确性。
4. 定期检测和维护
定期检测和维护钢结构是确保其长期性能的关键。
定期进行检查,及时修复和更换受损部件,延长结构寿命并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5. 采用新技术和材料
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材料,如3D打印技术和复合材料,可以改善钢材结构的性能和可持续性。
这些创新技术和材料可以提供更高的耐用性、轻量化和成本效益。
请注意,以上措施只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具体的优化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项目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钢铁行业的问题及整改设想

钢铁行业的问题及整改设想一、引言钢铁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材料,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钢铁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设想。
二、困扰钢铁行业的问题1. 产能过剩:近年来,我国钢铁产能不断增加,致使供大于求的局面出现。
这导致了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
2. 环境污染:传统的高污染生产工艺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大量二氧化碳和废水排放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了污染。
3. 低效益运营:运营成本高企、生产效益低下已成为困扰这一行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解决方案及整改设想1. 调整产能结构:政府应该积极推动企业间合并与重组,并通过淘汰落后无效产能来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
此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减少冗余产能对市场造成的压力。
2. 推进技术创新:通过大力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鼓励钢铁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生产工艺改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运营效益。
3. 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钢铁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监测和查处力度,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与标准,并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4. 完善绿色金融机制:建立与钢铁行业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为创新节能减排技术提供贷款支持,并鼓励投资者优先选择低碳、环保型企业来投资。
四、整改设想实施步骤1.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在稳定市场预期、清理淘汰落后产能、保障职工安置等方面要出台明确政策文件,将整改任务分解到具体层面。
2. 改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观念,聚焦质量效益,从传统的数量扩张型发展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
引导企业转变传统生产模式,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3.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钢铁行业整改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低利率贷款和风险补偿政策,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
4. 广泛宣传:加强宣传力度,普及环境法规政策和先进的环保技术,培养公众环保意识。
倡导社会各界关心钢铁行业整改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社会的环保责任感。
钢铁行业中的挑战和改进意见

钢铁行业中的挑战和改进意见一、引言钢铁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为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提供了坚固可靠的材料支持。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前钢铁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二、全球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全球钢铁市场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重要问题。
中国作为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市场供给过剩,造成了全球价格下跌和贸易紧张局势。
观点1:未来加强国内调整与结构升级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中国需要加强国内调整与结构升级。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保治理,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在降低环境污染同时提高自身竞争力。
观点2:加强国际合作与贸易平衡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贸易平衡。
通过促进全球钢铁行业的协调发展和市场规则建设,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国际间可以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保护压力与应对措施钢铁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高耗能和高污染性使得钢铁行业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
观点1:提升技术创新力度改善环境表现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力度,研发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例如采用绿色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等。
同时,加大投入研究和开发环保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观点2:加强监管与治理针对违规行为要坚决实施监管并给予相应处罚。
同时完善监测系统建立全链条追溯体系,并进行多层级督查机制构建生态文明导向下的钢铁行业治理模式。
四、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钢铁行业面临着传统产能瓶颈,生产效率低下以及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数字化转型。
观点1:推动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加快钢铁企业的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水平。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观点2:促进协同发展和信息共享钢铁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冶金工业规划院常务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新创:循环经济助钢铁业绿色振兴

既有助于解
,
准 确性与 全 面 性
康发 展
,
增强 企业 实力
既要 调整又 要
决 当前 钢铁 生 产 面 临 的 诸 多 困 难
更重
叭
州
…
叭
。
唧
: …
,
如 果 钢 铁 行 业 能 够 实 现 循环 经 济
,
将 会 以最 少 的 资 源 消 耗
、
最小 的环 境 代 价 实 现 钢铁 工 业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
镇
义
识
、
落实 重 点 和 难 点有 更 深 层 次 的认
本 刊从 淘 汰 落 后 产 能 和 节能 环 保 的
,
”
还是
。
治 本药
“
”
的疑 虑
,
李新创
,
的 态度 鲜 明
从 《 划 》制 订 之 初 到 规
一
角度
规 采 访 r 全 程 参与 并撰 写 《 划 》
规 《 划 》出 台
,
直 遵循 着五 个 原 则 :
,
向
加 速 了 钢 铁 全行 业 的 升级
”
提高
专 家表 示
时较 短
,
虽 然 《 划 》的研 究 制 订 历 规
,
了 我 国 钢 铁 业 的全 球 竞 争 力
“
。
李新 创
但 因 有着广 泛 的 参 与 度
、
得到
规 《 划 》是
一
项 标本兼治的 比
,
表示
“ ,
《 划 》作 为 国 务院正 式 颁 布 规
,
年1 4
—
月份
,
改进轧制工艺 调整产品结构

改进轧制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我国的冷轧带钢生产,从总量比例上,低碳钢为主。
在设备配置上,主要以浸入式连续酸洗、四辊轧机、钟罩式退火为主。
本文主要就低碳冷轧窄带、中宽带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达到调整产品结构、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提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减少酸洗时间,提高酸洗速度热轧坯料在冷轧前必须去除氧化铁皮,以达到带钢表面光洁,能顺利地实现冷轧及其后的表面处理。
目前冷轧生产中应用最广的去除氧化铁皮的方法便是以酸洗为主的化学处理。
在我们行业中,应用最广的是单槽浸入式连续盐酸酸洗。
带钢表面的氧化皮通常有三层组成:紧靠钢基体的一层厚度最厚,为FeO层;其上为Fe3O4层,厚度不大;最外面的一层则为Fe2O3,厚度最小。
盐酸酸洗能同时较快地溶蚀各种不同类型的氧化铁皮。
酸洗反应可以从外层往里进行,其化学反应式为:Fe2O3+4HCl —→2Fe2Cl2+2H2O+1/2O2↑Fe3O4+6HCl —→3FeCl2+3H2O+1/2O2↑FeO+2HCl —→FeCl2+H2O对浸入式酸洗而言,坯料在酸洗过程中,需经历坯料吸热及各层氧化皮的化学反应,在单槽酸洗中,酸洗液温度及HCl成分基本一致,不能很好地适应带坯在不同的阶段对温度及HCl成分的要求,因此,多槽酸洗较单槽有利。
提高酸洗速度,一是提高酸洗液温度,二是提高酸洗液浓度。
但二者中,提高温度更有效。
但高温酸洗液酸雾量大,提高处理成本。
合理的配置是:采用双槽酸洗,第一槽充以弱酸沸水(接近100℃),设热水槽的目的在于使带钢在进入后面酸槽之前,尽量吸收较多的热量。
实验及实践均证明,这种预热可使酸洗时间大为缩短,对低碳普碳钢而言,最快酸洗时间为45秒。
二、充分认识平整工序对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冷轧窄带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主要用于焊管生产。
就是现在,管坯及冷弯型钢仍是窄带及中宽带的重要用户。
但是,随着我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结构的调整,用于冲压成形的冷轧窄带及中宽带的需求日益增大。
钢材发展思路及措施

钢材发展思路及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钢材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在钢铁行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钢材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一、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钢铁企业需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发展。
应该优化生产结构,减少炭煤及其他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发展。
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
三、加强市场监管,遏制不正当竞争。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加强行业自律,遵守行业规范,加强行业协作,共同维护钢铁行业的长足发展。
四、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应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出口比重,增加外汇收入,促进钢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钢材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市场监管,拓展海外市场等措施,以推动钢材行业的健康发展。
- 1 -。
工信部:钢铁振兴规划重金支持技改和产业结构调整

对 于 加 大技 术 改 造 力 度 , 国 务 院 有 望 提 供 10亿 元 贴 息 贷 5
排 2 0 生 产 计 划 时 产 量均 有 09年
所增长 , 同时 也 是基 于 在 国家 刺
钢 280万 t钢材 为 270万 t 0 , 0 。 相关 数 据与 20 0 8年持平 。
能“ 过剩” 时代。 0 8 20 年年底 中国 钢铁产能达到 6 亿 t而产量约 . 6 , 5 t出现 1 亿 t 亿 , . 6 “ 过剩” 09 。20 年 ,中国钢铁业能维持 5 t 亿 产 量就 已经不 容易 了。
宝 钢公 司 预计 :09年 生 铁 20
产 量 为 24 0万 ~ 0 0 25 0万 t ,粗
马钢有关负责人表示 : 整顿
铁 矿 石 进 口市 场 秩 序 对 铁 矿 石 价 格 谈 判 和 钢 厂 控 制 成 本 均 会 产生积 极效 果 。
钢 铁 企 业 经 营 形 势 座 谈 会 上 明
确表示 , 希望在联合重组 中克服 地 方 保 护 主义 , 底 淘 汰落 后 产 彻 能, 不能让这些落后产能在市场 转好 之 时死灰 复燃 。 此 次 钢 铁 规 划 中 首 次 提 出
悉 , 铁产 业 振 兴 规划 主要 包 括 钢
产 业 调 整 和振 兴 , 须 以控 制 总 必 量 、 汰 落后 、 合 重组 、 术 改 淘 联 技 造 、 化 布局 为 重 点 , 动 钢 铁 优 推 产 业 由大变 强 。这 与产 业政 策是
一
脉 相承 的 。鞍钢 集 团负责 人在
问责制 。
月 1日 开始执行 , 以此来刺激钢 材 出 口量 。但 由于 国外 需求 大 幅 下降 , 供需基 本面不 变 , 钢铁 出 口短 时问 内很 难 有大 幅度 提高 。
对武钢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的分析与探讨

、
武钢产 品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
1 武钢具有较强的产品结构优化调整能力 .
从 19 93年开始, 武钢进行 了大规模 、 高起点的技术
改造 , 自筹资金 20 9 余亿元 , 兴建了目前国内现代化程度 最高的第三炼钢厂 、 高速线材轧机 、 号烧结机等 , 4 对硅
1 科学地确定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和 目 . 标 () 1方向。“ 十五” 期间武钢钢铁产品的发展 , 将立足
全方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 坚持“ 品种 、 、 、 质量 环境 效益”
并举的方针, 突出产品的不断创新和结构的不断优化 , 重
实现中厚板的的全 自动化轧钢 ,且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 和轧机安全系数 ,使得武钢中厚板轧制技术处于国内领 先地位, 但宽度 、 厚度受到限制 , 如强度≥7 k 的钢板无 0g 法生产。另外 , 武钢的优势主要在于专用钢产品上 , 各类
一
“ 九五” 以来 , 武钢以“ 贯标” 为契机 , 不断强化质量管
35 —
维普资讯
20 0பைடு நூலகம்2年 第 3期
钢一热轧 10 m 0 m轧机无法生产 。 7
() 2 中厚板产品。武钢轧板厂 2 0 80轧机经过在线改 造, 轧机控制系统 、 液压 A C系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 , G 可
2 加速工艺装备改造扩建的组织实施
() 3冷轧产品。 武钢一冷轧厂装备落后于宝钢和国际 先进水平 , 冷轧薄板存在板型不好 、 厚度公差大、 头尾超 差和表面质量问题 ; 镀锌线工艺落后 , 设备老化, 锌层不
维普资讯
冶金 经 济 与 管理
文 章 编 号 :0 2—1 7 (0 20 0 3 10 7 9 2 0 )3— 0 5—0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钢材产品结构调整取得的成就1.生产能力快速增长,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截至2012年,我国热轧材生产能力10.2亿吨,各类品种基本能够满足下游需求。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建筑、机械、汽车等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拉动我国钢材需求快速增加,各钢材品种产能大幅增长。
2.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现代化轧钢基本实现连续化、大型化和自动化。
绝大部分品种的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生产能力占比达到70%以上。
3.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一是长材比和板带比基本稳定。
2004—2012年,以长材为主的产品结构基本没有变化。
长材比保持在50%以上,板带比在30.7%~36.4%范围内波动,管材比保持在10%以下。
4.进口明显下降,出口保持高位钢材进口量大幅下降,进口品种以板带材为主。
2012年,进口钢材1366万吨,比2003年3717万吨的最高值下降了63.3%。
我国钢材进口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
出口量大幅提升,出口目的地更加多元化。
2012年,我国出口钢材5573万吨,同比增长14%,是2001年(379万吨)的14.7倍。
此外,钢材进出口价差大,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
5.多数钢材品种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钢筋。
高强钢筋、抗震钢筋生产比例大幅提高;精轧钢筋系列化,最高强度可达1080MPa。
在抗震需求和相关政策引导下,目前我国Ⅲ级钢筋大部分为抗震钢筋。
精轧钢筋PSB500、PSB785、PSB830、PSB930、PSB1080已可批量生产,并应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工业和民用建筑以及公路、铁路大中跨度桥梁等工程。
1230MPa 级高强度精轧钢筋已进入研发阶段。
(2)冷轧汽车板。
冷轧及镀锌板产品满足国内轿车用钢需求,高强冷轧汽车板研发与生产取得显著突破,先进技术研发加快,新一代汽车用钢取得进展。
表12012年钢协会员企业冷轧及镀锌汽车板产量单位/万吨(3)造船板。
2012年,我国造船板产量1095万吨。
其中,高强度造船板产量488万吨,约占44.6%。
LNG、LEG、LPG 船用镍系低温钢实现国产化。
造船板强度等级不断提高。
EH36以下级别平台用钢已基本实现国产钢材产品结构调整及对策建议□李新创文章编号:1002-1779(2013)05-0004-05摘要:阐述了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在钢材产品结构调整中取得的成就,指出目前我国钢材产品结构存在“盲目建设问题突出,钢材品种产能几乎全面过剩;产品集中度低,恶性竞争严重;产品开发能力弱,部分高端钢材产品自给不足;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的主要问题,对钢材产品结构调整提出了淘汰落后产品、提升量大面广产品、发展高端产品3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钢材;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中图分类号:F426.31文献标识码:A企业名称宝钢武钢本钢首钢冷轧鞍钢马钢首钢京唐合计冷轧汽车板283.62176.92154.3872.969760.3030.90876.08镀锌汽车板200.3533.5227.6618.0863.005.41-348.02合计483.97210.44182.0491.0416065.7130.901224.14--化;宝钢、鞍钢、新钢、济钢、湘钢、首钢、重钢、舞钢等已可对FH40级别以下的钢板实现控轧控冷交货;海洋平台齿条用170mm 以上调质高强钢A517系列产品实现国产化(宝钢、沙钢)。
造船板规格更加配套。
国产船板宽度达到4500mm 以上(宝钢、鞍钢、湘钢、沙钢、营口中板);海工用钢最厚规格可达178mm (宝钢)。
船板加工配送服务更加完善。
(4)家电板。
近年来,国内一批冷轧企业已经能够批量稳定生产家电外板,对钢材要求最严格的家电产品部位如冰箱面板、冰箱侧板、冰柜外板和洗衣机外板等已全部采用国产钢板,钢材性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完全替代进口。
(5)高层建筑用板。
我国Q390~Q460级高层建筑用板已可批量生产;舞钢已成熟生产Q460E-Z3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优特钢棒材。
我国优特钢棒材的开发和生产取得显著进步,轴承钢、齿轮钢的实物质量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7)管线钢。
2000年以来,我国的管线钢研发及应用实现了从无到有,在长距离输送管道建设中应用的钢级从X42发展到X80,应用领域从偏远的沙漠、戈壁等陆地发展到海洋;当前,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使用的高等级X80管线钢质量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8)重轨。
百米钢轨实现国产化,高速铁路用钢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载铁路用轨性能大幅提高。
(9)帘线钢、取向硅钢等品种产量大幅增长。
2001年起,我国钢帘线产能迅速扩张,帘线钢需求量快速增加。
2005年,我国取向硅钢产量仅为13.2万吨,自给率仅为33.8%;2012年,产量达68.6万吨,自给率提高到77.5%。
(10)不锈钢。
不锈钢产量大幅增长。
2005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316万吨。
2012年达到1609万吨,年均增长率26.2%。
铁素体不锈钢产量增加,应用领域扩大。
双相不锈钢品种、规格范围不断增加。
高氮不锈钢实现工业化生产。
特殊领域用不锈钢实现突破。
地铁车厢用不锈钢实现国产化。
新型铁路货车车体用不锈钢成功应用。
太钢成功开发T4003不锈钢,已用于大秦铁路2.3万余辆C80B 不锈钢运煤车的制造,并实现出口。
核电用不锈钢成功开发。
太钢成功开发了AP1000核岛主设备堆内构件用Z2CN19-10NS 钢板,实物质量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成功替代进口。
(11)油井管。
我国已成为世界钢管生产大国和石油钢管生产供应基地。
我国油井管自给率已经超过了97%;API 油井管实现了品种规格全覆盖,生产难度大、技术含量高;代表油井管发展方向的非API 油井管基本实现系列化。
二、钢材产品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盲目建设问题突出,钢材品种产能几乎全面过剩我国钢材品种产能利用率大部分在80%以下,钢材品种产能几乎全面过剩,见表2。
热轧能力中,产能利用率80%以上的仅有普通棒材轧机、优质棒材轧机和线材轧机。
中厚板轧机产能利用率最低,仅为61.4%。
冷连轧产能利用率仅为73.8%。
2003—2008年,板带材市场需求快速增加,产品利润空间大,钢企对其发展前景普遍看好,一大批热连轧、冷连轧项目集中建设,在未进行具体的细分市场和竞争对手研究的情况下,盲目新建项目,造成板带材产能超常增长、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2008年,由于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带动了建筑、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长材市场形势看好,带动了一大批长材生产线集中建设,造成长材产能大幅增长,产品严重供过于求。
表22012年全国钢材品种产能利用率情况2.产品集中度低,恶性竞争严重(1)低端产品无序化竞争严重。
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下游需求低迷,各企业低端产品处于同一水平,在品种、规格、质量上无明显差距,为了抢占市场,钢铁企业相互压价,利润微薄,无序竞争。
我国出口钢材主要为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平均出口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价格,2012年的进出口平均吨价相差380美元之多。
此外,我国钢材出口还存在出口流向相对集中等问题,加剧了国家间的贸易摩擦。
(2)高水平生产线定位未实现差异化。
钢企近年来纷纷上马高端产品生产线,装备水平非常接近,但是很多企业的产品结构雷同,缺乏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造成了高附加值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
以管线钢为例,我钢材品种钢轨型材线材钢筋棒材中厚板热轧宽带钢冷轧宽带钢镀锌板热轧无缝钢管2012全国产能/万吨66067851778720100798010080246001099055003592产能利用率/%72.263.476.687.385.261.469.973.881.878.55--国武钢、宝钢、鞍钢、太钢、首钢、马钢、本钢等大型钢铁企业新建热轧宽带钢轧机产品定位均有管线钢,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明显,供大于求矛盾突出;直接导致管线钢价格大幅下降,最终使所有企业管线钢的盈利空间都大幅收缩。
(3)钢材品种集中度较低,钢企市场控制力弱。
我国钢铁企业众多,产品品种集中度偏低,如前10名线材和无缝钢管企业产量集中度分别仅为34.3%和37.5%,对市场的控制力较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严重的市场恶性竞争。
3.产品开发能力弱,部分高端钢材产品自给不足(1)高端产品自给不足。
目前,我国部分高性能的钢材品种、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无论是大飞机、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工程,还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面临着一系列关键钢材品种质量技术突破问题。
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如高标准模具钢、特种耐腐蚀油井管、船用耐蚀钢等关键钢材产品仍然满足不了要求,需要进口。
出现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研发投入不足(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普遍低于1%,而韩国为1.75%,日本为1.25%~2%),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弱。
(2)国内钢铁企业相对缺乏应有的原创成果做支撑。
基础研究准备不足,导致一些产品研发成果与现场应用之间技术脱节,产品开发成功率低。
缺乏钢铁行业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能力;与前沿技术的发展应用存在较大差距;在重大战略储备项目方面,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中长远重大战略储备项目较少。
4.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国内产品批次间质量波动大,尤其是优质钢产品,主要表现为冶金洁净度低、化学成分控制精确度低、组织均匀性差。
主要原因是国内钢铁企业的生产工艺控制水平不够高、基础管理不严、生产管理控制指标宽松。
三、钢材产品结构调整及对策建议1.淘汰落后产品对策建议一是利用生产和应用标准升级淘汰落后产品。
现有钢材生产标准升级。
在节能、节材、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性能方面严格制定标准,将现有的下游行业应用标准升级,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推广绿色钢材。
如对应用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进行修订,淘汰二级钢筋和升级光圆钢筋等。
二是利用产业政策淘汰落后炼轧设备。
如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等。
2.提升量大面广产品的对策建议(1)量大面广产品分析①钢筋。
钢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强钢筋推广进展较慢,功能性钢筋开发、应用相对滞后。
2012年,400MPa 级钢筋产量达到8805万吨,500MPa 级以上钢筋产量达到1642万吨,高强度钢筋占比达到55%。
工信部和住建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2015年底,高强钢筋的产量要占螺纹钢筋总产量的80%。
未来,高强钢筋推广和功能性钢筋的开发、应用应作为提升我国钢筋水平的主要方面。
②线材。
2012年,我国生产线材1.36亿吨。
线材品种中,除工程及建筑结构用线材外,PC 制品用线材和冷镦用线材产量大,产量分别达到1050万吨和47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