甾醇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植物甾醇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行业研究 植物甾醇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植物甾醇作为一种新资源食品,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植物甾醇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不皂化物中,随着现代提取技术的发展,植物甾醇提取方法也更加多样化,本文概述了植物甾醇提取分离方法。
植物甾醇来源植物甾醇(phytosterol)是植物中的一种有益的活性营养成分。
甾醇按照其来源可分为:植物甾醇、动物甾醇和菌类甾醇。
其中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和菜油甾醇(campesterol)等属于植物甾醇[1]。
其中植物甾醇结构因侧链上的结构不同使其具有的生理功能不同。
植物甾醇的提取分离方法溶剂结晶法 溶剂结晶法分为单溶剂和多溶剂的重结晶法。
结晶是指蒸汽或溶液中的某些或某种成分以晶体状析出的现象。
在工厂和实验室等机构分离提纯该物质常用该法。
冯文欢[2]等对98%混合植物甾醇进行纯化,经2次重结晶,最终豆甾醇的纯度可达99.36%。
层析法 层析法包括柱层析、半制备液相色谱法等。
极性较小的物质一般用柱层析的方法分离,甾醇的极性较低,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通过石油醚或甲醇等低极性溶剂将甾醇从混合物中分离,制备型液相色谱可大量地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许帅[3]通过对莲心的丙酮提取物使用柱层析进行分离,甾醇酯的纯度为95.56±1.32%,回收率为95.70±3.05%。
皂化法 皂化法是用熟石灰或生石灰在60℃~90℃将溶剂提取物皂化,将游离脂肪酸酯化成溶于水的盐,经萃取除去游离脂肪酸,得到不皂化物。
项发晖[4]等通过对鲍鱼性腺无水乙醇提取物皂化得到鲍鱼性腺甾醇纯度达14.08%,相较于鲍鱼性腺粗甾醇纯度8.62%显著提高。
蒸馏法 蒸馏法包括分子蒸馏和常规蒸馏。
分子蒸馏是一种液-液分离技术,原理为在0.1~10Pa(帕斯卡)的高真空条件下,不同物质分子运动的平均自由程差异来进行分离;常规蒸馏则是一种气-液分离技术,在常压条件下进行分离[5]。
海黍子中甾醇类化合物的初步研究

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进展

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进展何文森;王慧慧;马海乐;贾承胜;冯骉【摘要】植物甾醇是-类具有降血脂功能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具有不溶于水、油溶性低等特点,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通过对植物甾醇进行改性,可以有效改善其溶解性,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主要分3个部分,即改善其油溶性、水溶性及其他改性.对国内外近十年来关于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以及改善植物甾醇水溶性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5(040)011【总页数】6页(P85-90)【关键词】植物甾醇;改性;油溶性;水溶性【作者】何文森;王慧慧;马海乐;贾承胜;冯骉【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9;TS202.3综合利用植物甾醇是植物中天然存在的一种以环戊烷多氢菲为主体骨架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菜籽甾醇4种。
植物甾醇主要存在于豆类、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及其副产品中。
目前,植物油精炼过程产生的脱臭馏出物是植物甾醇的主要来源;另外,造纸业副产物妥尔油也含大量的植物甾醇,是植物甾醇的另一重要来源[1-2]。
研究表明,植物甾醇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降胆固醇、消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癌、退热、防治前列腺疾病、美容等,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3-5]。
植物甾醇被科学家誉为“生命的钥匙”,同时也被国际营养学会和生命科学学会推荐为未来十大功能性营养成分之一。
目前,植物甾醇在各个国家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了积极认可。
200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已经将植物甾醇及甾醇酯列入一般公认安全的名单,批准添加植物甾醇或甾醇酯的产品可以使用“有益健康”标签[1];2002年欧洲食品科学委员会通过了植物甾醇酯的安全性评估;2010年我国卫生部批准植物甾醇酯可作为新资源食品使用[6]。
植物甾醇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基 金 项 目 :中 国烟 草 总 公 司 科 技 重 大专 项 项 目 10 0 0 1 0 ; 南 中 烟 工业 公 司科 技 开 发 计 划 2 LJ O 。 121001云 OO C 4 作 者 简 介 : 伟 , ,9 0年 出 生 , 士 , 赵 男 18 博 主要 从 事 烟 草 化 学 研 究 Ema :ho ihoo g 16 tm - i z awe arn @ 2 .o l z 通 讯 作者 : 志华 , ,9 0年 出生 , 研 究 员 研 究 方 向为 烟 草 化 学 研 究 。 Emal z @ cas o 刘 男 t8 副 - i h :l y t.em
f u u ers ac . orf t r e e r h
Ke r y wo d:p y o tr l n l ss a d d t c i n o a c h t s e o ;a ay i n e e t ;t b c o o
引 言
植 物 甾醇 , 称 植 物 固醇 , 般 为 白色粉 末 , 又 一 结 构 以环 戊烃 全氢 菲 ( 核 ) 骨架 的 三萜 类 化合 物 , 甾 为 多 数 甾醇双 键在 C 5 一 位上, 而在 C 3 一 位存在羟基, 且羟
问题 。气 相 色谱具 有 分析 时间短 , 干扰 峰 少 , 辨 率 分 高 以及热稳 定 性好 的优 点_ 。植 物 甾醇 的 GC分 l 。 析大 都采 用 的是非 极 性 固定 相 ( 0 聚 硅 氧 烷 ) 10 的 毛细 管色谱 柱 。但 是 研 究 发 现弱 极 性 的 固定 相 ( 如 5 联 苯 一9 %二 甲基 聚硅 氧烷 ) 以使柱 子 的热稳 5 可
基 是 其 主要 的 活性 基 团 [ , 基 本 骨 架 见 图 1 1其 ] 。植 物 甾醇 中
甾醇分析报告

甾醇分析报告简介甾醇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激素合成和细胞膜的稳定性维持。
因此,分析甾醇的含量和组成对于研究生物体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介绍甾醇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样品制备甾醇的分析首先需要进行样品制备。
样品可以来源于植物组织、动物组织或微生物培养物等。
以下是一般样品制备的步骤:1.收集样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样品,如动物的血液或尿液、植物的叶片或根茎等。
2.样品处理:根据不同样品的特性,进行适当的处理步骤,如冻干、研磨、离心等。
确保样品处理过程中不会引入任何干扰物质。
甾醇提取甾醇的提取是甾醇分析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以下几种:1.超声波提取法:将样品与适当的有机溶剂混合后,使用超声波将甾醇从样品中萃取出来。
2.液液萃取法:将样品与有机溶剂进行混合,通过分液漏斗等装置进行分离,得到富含甾醇的有机相。
3.固相萃取法:使用固定在固相萃取柱上的吸附剂吸附甾醇,然后用适当的溶剂洗脱甾醇。
甾醇分析甾醇的分析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常见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将提取得到的甾醇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然后将分离的物质通过质谱仪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2.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将提取得到的甾醇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使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3.核磁共振波谱(NMR):将提取得到的甾醇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核磁共振仪进行谱图分析和结构鉴定。
数据分析获得甾醇分析结果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以下是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1.峰面积计算:对于色谱分析结果,可以通过计算峰的面积来定量分析甾醇的含量。
2.谱图解析:对于核磁共振波谱结果,可以通过谱峰的化学位移和峰的积分面积来解析甾醇的结构。
结论甾醇的分析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研究工作。
通过样品制备、提取、分析和数据分析等步骤,我们可以获得甾醇含量和组成的相关信息。
植物甾醇治疗前列腺疾病应用进展

植物甾醇治疗前列腺疾病应用进展植物甾醇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植物甾醇对前列腺疾病的治疗作用。
本文就植物甾醇治疗前列腺疾病应用进展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主要的来源包括豆类、坚果、植物油等。
植物甾醇具有类似于人体胆固醇的结构,但在化学结构上有所不同。
它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的吸收,保持心血管健康,并有助于控制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发生。
目前研究表明,植物甾醇对于前列腺疾病的治疗作用非常显著。
植物甾醇通过抑制雄激素合成和活性,从而降低前列腺组织的增生速度,抑制前列腺癌的发生。
植物甾醇还可以抑制前列腺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排尿困难等症状。
植物甾醇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口服、注射和外用等。
其中,口服植物甾醇是一种更为便捷的治疗方式。
植物甾醇可选择性地抑制胆固醇吸收,保持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平衡,与此同时,它也可以通过口腔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治疗作用。
此外,注射植物甾醇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注射植物甾醇可以直接将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发挥治疗作用。
注射植物甾醇比口服植物甾醇更快更有效地提供治疗作用,尤其适用于急性期前列腺炎症状明显的患者。
植物甾醇外用是一种较为经济实惠的治疗方式。
患者可以将植物甾醇的药膏或乳液涂于皮肤上,透过皮肤吸收发挥治疗作用。
植物甾醇外用刺激性小,适用于经常需要接受治疗的患者。
尽管植物甾醇在治疗前列腺疾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但仍需要患者用药前咨询专业医生。
患有糖尿病、血脂异常或红细胞病等疾病的患者需要注意植物甾醇的副作用,包括腹泻、腹胀等。
总之,植物甾醇作为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植物甾醇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包括口服、注射和外用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甾醇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应用前景非常光明。
油料作物中植物甾醇及其加工中的变化研究进展

油料作物中植物甾醇及其加工中的变化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4)二、植物甾醇的基本性质与功能 (5)2.1 植物甾醇的化学结构与分类 (6)2.2 植物甾醇的营养价值与生理功能 (7)2.3 植物甾醇在油料作物中的分布与含量 (8)三、油料作物中植物甾醇的提取方法 (10)3.1 提取方法的选择依据 (11)3.2 常用提取技术介绍 (12)四、植物甾醇在油料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13)4.1 加工条件对植物甾醇稳定性的影响 (15)4.2 植物甾醇的氧化与稳定性研究 (16)4.3 植物甾醇与油脂的相互作用及变化 (17)五、植物甾醇在油料产品中的应用 (18)5.1 植物甾醇在食用油中的应用 (19)5.2 植物甾醇在功能性油脂中的应用 (20)5.3 植物甾醇在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21)六、植物甾醇加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 (22)6.1 提高提取效率与纯度的策略 (23)6.2 改善植物甾醇稳定性的方法 (25)6.3 功能化植物甾醇产品的开发 (26)七、结论与展望 (27)7.1 研究成果总结 (28)7.2 存在问题与挑战分析 (30)7.3 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展望 (31)一、内容简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植物甾醇作为一种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逐渐成为油料作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植物甾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
因此。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油料作物中植物甾醇及其加工中的变化展开讨论,包括植物甾醇的来源、提取方法、含量测定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还探讨了植物甾醇在植物油中的应用,如用于生产高甾醇植物油脂、高甾醇食用油等,以及在保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会议还关注了植物甾醇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保藏技术研究,以确保产品的有效成分和稳定性。
植物甾醇综述

胆固醇是机体内重要的固醇类物质,它既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又可在体内转化形成类固醇激素,并且是合成维生素巧的原料及胆汁酸的前体。胆固醇是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浆中胆固醇保持适当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当血胆固醇含量过高时,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引起动脉硬化,引发冠心病 。
3.1.1 抑制肠道胆固醇的吸收
植物甾醇作为植物细胞的重要组分,在根、茎、叶、果实、中均有存在。已发现甾醇在植物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游离甾醇、甾醇酯。植物油脂中以小麦胚芽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等含量最高 。植物甾醇与胆固醇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然而人类对于胆固醇的吸收远远多于植物甾醇 。
甾醇通常为片状或粉末状白色固体,经溶剂结晶处理的甾醇为白色鳞片状或针状晶体,其中在乙醇溶剂中结晶形成针状或菱片状,在二氯乙烷溶剂中形成针刺状或长棱晶。甾醇分子中,碳原子数一般为27至31,分子量约为386至456。甾醇熔点较高,都在100℃以上最高达215℃。甾醇的相对密度略大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3.1.3 影响胆固醇合成和分泌
胆固醇的合成、分解以及转化代谢主要在肝脏中由众多酶参与完成,植物甾醇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与代谢酶关系密切。胆固醇合成中涉及的限速酶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还原酶,以及相关酶乙酰基-CoA羧化酶和苹果酸酶等。植物甾醇能增强HMG-CoA还原酶的活性 。
3.2抗氧化作用
植物甾醇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疏水性,但是因为其结构上带有羟基基团,因而又具有亲水性。在同一个物质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意味着该物质具有乳化性。植物甾醇的乳化性可以通过对羟基基团进行化学改性而得到改善。植物甾醇具有两性的特征使得它具有调节和控制反相膜流动性的能力 。
2植物甾醇的提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来源分为
植物甾醇:谷甾醇、豆甾醇和菜籽油甾醇。
动物甾醇:胆甾醇(胆固醇)为主。
菌类甾醇:麦角甾醇,主要存在于霉菌和蘑菇中 甾醇类化合物在常见食物中的分布见表1
表1常见食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和组成
甾醇化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
1 cholesterol 2β-sitosterol 3 campesterol 4 β-sitostanol
5 campestanol
甾醇通常为片状活粉末状白色固体, 经溶剂处理的甾醇为白色鳞片状或长棱晶。 甾醇的碳原子数目一般为27-31,分子量为 386-456,甾醇的熔点较高,一般在100℃ 以上,最高215 ℃,相对密度大于水,不 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植物甾醇的提取
溶剂结晶法 络和法 分子蒸馏 干式皂化法 酶法
甾醇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甾醇类化合物的来源、分布 甾醇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其性质 甾醇类化合物的提取 甾醇类化合物的的应用及研究前景
甾醇(sterol):因其呈固态又称为固醇。以环 戊烷全氢菲为骨架的一种醇类化合物,与胆固醇结 构类似,仅侧链不同。 多数甾醇C-5位为双键,C-3位羟基是重要的活 性基团,甾醇通过它形成各种衍生物,甾醇的双 键被饱和后称为甾烷醇,酯化后称为甾醇酯。 C-4位所连的甲基数目不同及C-11位上侧链长 短,双键数目的多少和位置等的差异使植物甾醇 的种类很多,现已鉴别出160余种。
食品工业 食品添加剂 功能性食品 饲料添加剂
化妆品
•甾醇对皮肤有很好的渗透性,可以保持 皮肤表面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抑制皮肤炎症,可防日晒红斑及皮肤老 化,还有生发养发等功效。
感谢观看!
结晶法
脱臭馏出物
皂化
乙醚萃取物
乙醚抽提物
无水硫酸钠干燥 并过滤
丙酮萃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干燥
甾醇粗提物
乙醇重结晶
甾醇精制品
植物甾醇的应用
医药业
• Weststrate和Meijer(1998)指出日服3g的甾醇或饱和 性甾醇可使心脏病发生率降低15%—40%。Law在 2000年报道日服2g的甾醇酯或饱和性甾醇酯,可使心 脏病的发生率下降25%,这个效果要比通过减少摄入饱 和油脂以降低胆因醇的效果更为有效。 • 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促进伤口愈合,使肌肉增生,增 强毛细血管循环,对各种伤有很好的愈合及消除作用。 • 对治疗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明显疗效。 • 是重要的甾体药物和维生素D3的生产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