甾醇类抑制剂
常用杀菌剂介绍

一、酰胺类1、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
(霜、疫霉病特效药剂)2、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性。
(霜、疫霉病特效药)3、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性。
(水稻白叶枯病特效药)4、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
(对白菜根肿病特效,可防治根肿、根腐、猝倒病)5、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6、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
(对担子菌特效,可防治立枯、黑粉、锈病)7、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
(白粉病特效)8、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
(小麦全蚀病)9、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
(防治粉锈、霜霉、菌核病)10、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
(防治灰霉、黑斑、菌核病)11、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
(防治晚疫、霜霉病)12、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
(防治稻瘟病)13、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
(防治白粉、霜霉、稻瘟病)14、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防治稻瘟病)15、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防治稻瘟病)16、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 I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
(防治霜、疫、腐霉病)17、高效苯霜灵:防治卵菌病害。
18、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
(防治黑穗、锈病)19、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
(防治水稻纹枯病)20、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
[防治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21、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
(稻纹枯特效,防治立枯、纹枯、雪腐病)二、甲丙烯和咪唑类1、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
(对所有真菌病害都有作用效果)2、肟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无交抗,广谱、渗透、内吸、保护。
杀菌剂发展史

表5 苯并咪唑类及托布津类杀菌剂常用品种
杀菌剂
多菌灵 (carbendazim)
噻菌灵 (特克多, thiabendazole) 甲基托布津 (thiophanatemethyl)
苯菌灵 (benomyl)
结构式
N
NHCOCH3
N
O
N
N H
N S
防治病害
葡萄孢属、镰刀菌属、 青霉菌、壳针孢菌、核 盘菌、黑星病菌、丝核 菌等
16
代森锰锌+甲呋酰胺
仙生
美国罗门哈斯公司
17
代森锰锌+famoxadone
百德富
法国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
18
代森锰锌+甲霜灵
易保
美国杜邦公司
19
代森锰锌+霜脲氰
雷多米尔-锰锌
瑞士诺华
(二)有机杀菌剂(2)
(2)福美类:福美双、福美锌、福美胂。
福美双 :200多家厂家生产和加工该药剂 。
混配制剂有:戊菌隆+福美双=苗盛(德国拜 耳公司),福美双+萎锈灵=卫福(美国有利来 路化学工业公司)、福美双+福美锌,福美双+ 速克灵,福美双+甲基托布津,福美双+甲霜灵、 福美双+代森锰锌、福美双+腈菌唑、福美双+ 菌核净、福美双+乙霉威。福美双是常见的种 子处理剂,与杀虫剂克百威、甲基异柳磷、甲 拌磷、涕灭威、辛硫磷等混用也是常见的混配 制剂。
✓1934年,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福美类)的出 现。
✓1942年,种子处理剂四氯苯醌,2,3-二氯萘醌。 ✓1943年,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代森
类)。
✓1如9克52菌年丹,问含世有,三随氯后甲又硫出基现(了—灭SC菌CI丹3)。杀菌剂,
甾醇合成抑制剂

13
丙环唑(脱力特)
防白粉病,丝核菌、锈菌、黑穗菌等,但对霜 霉病无活性。
三唑类杀菌机理
主要是抑制菌体甾醇的生物合成 ,因而干扰或 抑制菌体附着孢及吸盘的发育及菌丝的生长和孢子 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 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的活性强。
21
为什么同一杀菌剂对某些菌类有效,而对其他菌 类无效呢? 为什么对同一菌体,很多杀菌剂对它有效 呢?这就要从作用机制的理论来进行分析。
? 经研究证实,上述第一种情况是菌体之间的差异导
致对同一杀菌剂有不同的反应;
? 在第二种情况下,不同杀菌剂对同一菌体虽有效,
但各自作用点并不相同。 从理论上弄清活性结构所起作用的原理,可以指导
3
3、施药量低,大田用药量是传统保护剂的 10%, 果树上仅为 1%,用于水果贮藏防腐,抑霉唑只 用 2-4g/ 吨(果品),用于禾谷类拌种,粉锈宁 30-40g /100kg 麦种。
4、药效长,一般为 3-6周。 5、一些品种如:粉锈宁,羟锈宁,丙环唑等对双
子叶植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
二、研发历史
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对担子 菌和半知菌等有效,对梨黑星病有特效,并兼治梨赤星病。 4)应用; 40%福星WP 1)防梨黑星病:在发病初期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 续喷药4-6次,用8000-10000×喷酒,能有效地防梨星黑病, 并兼治梨赤星病,病害发生高峰期,喷药间隔适当地缩短。 2)防黄瓜黑星病:基本同上,连喷3-5次,用药量1250-
14
抑霉力 imazalil(抑霉唑、万利得)
② 咪 唑N 类
Cl N CH2CH
内吸杀菌剂

2)制剂及使用
EBP:有40%、50%EC,及1.5%粉剂。 50%EC喷雾使用800-1000X,每隔7天防一次,连续3次;
1.5%粉剂,4-6公斤/亩。 IBP:有40%EC,50%EC,1.5%,2%,3%粉剂,17%颗
粒剂,40%EC,800-1200X喷雾,隔7天后再喷一次,G 用原药350-650g/亩。 使用应在水稻刚刚发病时用,如叶瘟出现急性病斑,穗 稻瘟在始穗---齐穗期,要连喷两次EBP或IBP,间隔5-7 天。IBP的G可施入稻田灌溉水中,逐渐释放。
有人把1977年以前商品化的内吸剂称为第一代内吸剂, 主要包括有机磷制剂,羧酸替苯胺类(萎锈灵),苯并咪 唑类(苯来特),羟基嘧啶类(甲菌定、乙菌定),哌嗪 类,吗啉类(十三吗啉)等,这类内吸剂的主要特点是:
精品课件
第一代内吸剂的主要特点
(1)在质外体运转,主要在由根向叶部运转 (2)在草本植物体内运转快,在木本植物体内 运转慢,主要防治禾谷类病害。 (3)对鞭毛菌引起的病害基本无效。 (4)容易出现抗药性。
精品课件
B、甲基托布津
化学性质稳定,对酸碱稳定,对人畜毒性低。 大鼠口服LD50=7500mg/kg,经皮LD50>1万mg/kg, 对多种植物的真菌病害具有保护与治疗作用,与多菌 灵有交互抗药性。 制剂70%WP,喷雾用1000-2000X, ➢ 可防麦类赤霉病,隔5-7天,连喷2次。 ➢ 防水稻稻瘟病,纹枯病,隔7天喷一次; ➢ 防油菜菌核病,在盛花期,间隔7-10天连喷3-6次; ➢ 还可防蔬菜白粉病,马铃薯环腐病,花生叶斑,棉花枯 萎病,高梁,西瓜炭疽病,对花生锈病无效,甚至会加 重病情,有刺激病菌生长的作用。
精品课件
B、乙膦铝的作用机制:
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麦角甾醇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甾体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肿瘤和抗病毒等。
因此,麦角甾醇的研究成为当前生物活性物质的热点之一。
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已被研究者阐明,其中,前体麦角固醇的合成是生物合成麦角甾醇的关键步骤。
研究发现,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主要发生在植物种子中,合成途径涉及多个酶的催化反应。
因此,寻找能够抑制麦角固醇生物合成酶活性的化合物,可作为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剂。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合成一系列新型麦角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并评价其抑制酶活性和抑菌活性。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合成具有不同酰基取代基的麦角固醇类化合物;2. 通过磷酸化酶抑制实验,筛选出具有抑制酶活性的化合物;3. 对抑制酶活性明显的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评价;4. 探究合成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意义1. 通过本研究,可进一步探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机制,为深入研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提供理论基础。
2. 合成的麦角固醇类化合物可作为植物麦角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具有重要的农业应用价值。
3. 通过本研究,可发现更多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麦角甾醇类化合物,为新药开发提供借鉴。
四、研究方法1. 合成具有不同酰基取代基的麦角固醇类化合物;2. 构建麦角固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催化酶表达系统,并进行酶活性检测;3. 利用筛选出的具有抑制酶活性的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检测;4. 对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
五、研究进度本研究已完成麦角固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工作,并利用酶活性检测体系,初步筛选出具有抑制酶活性的化合物。
下一步将进行抑菌活性评价和结构-活性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合成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抑制机理。
六、预期成果1. 合成多种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抑制酶活性和抑菌活性评价。
2. 发现一种或多种具有麦角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作用的化合物。
常见杀菌剂类别及其特点—选择性杀菌剂(杀真菌剂)

稗;2、安全间隔期为20天,否则稻米具有异嗅味。
本品易燃,不能接近火源,以免引起火灾。
稻田使用时,喷撒不匀会产生褐色药斑;3、和防治叶蝉的杀虫剂混合使用,对抗性叶蝉效果更好。
4、稻瘟灵(富士一号):对稻瘟病特效。
稻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是集中于穗轴和枝梗上,抑制病菌侵入和扩展,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兼治飞虱。
1、防治水稻叶瘟在田间出现叶瘟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时,每亩用40%可湿性粉剂60-75克,兑水30公斤喷雾,经常发生地区可在发病前7-10天,每亩用40%可湿性粉剂60-100克,兑水30公斤泼浇。
2、防治穗颈瘟每亩用4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在孕穗后期到破口和齐穗期各喷1次。
1、和稻瘟净、异稻瘟净等有正交互抗性;2、速效性不强,但持效期较长;3、鱼塘附近使用该药要慎重。
二甲酰亚胺:19 67年住友发现了菌核利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的活性,但之后发现对人畜有致癌作用,随即停产。
1、乙烯菌核利(农利灵):保护剂,对核盘菌、灰葡萄孢菌、交链孢霉和长蠕孢霉有特效。
防治油菜菌核病,花卉、茄子、黄瓜灰霉病在发病初期,每次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喷雾,间隔7-10天再喷1次,共3-4次。
1、可与多种杀虫、杀菌剂混用;2、施药植物要在4-6片叶以后,移栽苗要在缓苗以后才能使用;3、低湿、干旱时要慎用。
2、腐霉利(速克灵):经典性防治灰霉病特效药剂。
属于保护剂,但有弱内吸性。
对核盘菌、灰葡萄孢菌、交链孢霉和长蠕孢霉有特效。
1、防治油菜、番茄、黄瓜、向日葵菌核病每亩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克对适量水喷雾;2、玉米大小斑病、樱桃褐腐病每亩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75克,兑水75-10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喷药1-2次;3、葡萄、番茄、桃、黄瓜、1、最好和其它杀菌剂配合或混合使用,以延缓其抗药性,提高防效;2、但不能碱性药剂、有机磷药剂混合使用。
葱等灰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30-50克对适量水喷雾,1周以后再喷1次。
己唑醇治果树病害效果好

己唑醇,米黄色疏松粉末,属三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抗菌活性极高,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该药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尤其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纹枯病、稻曲病等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对卵菌纲和细菌无效。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果树如苹果、葡萄、香蕉,蔬菜(瓜果、辣椒等),花生,咖啡,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等。
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但有时对某些苹果品种有药害。
例如在苹果叶中部进行条带交叉施药,药剂渗透进入叶片后能够疏导移动和重新分布,对于未施药的末梢部分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基部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
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
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
“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
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劲牛云商】吧!。
戊唑醇和己唑醇的区别与联系

最近因为工作需要,同时接触到了戊唑醇和己唑醇,在下乡地时候,有很多地农户就问我,己唑醇和戊唑醇有什么区别,这一问就给我问蒙了,回来之后我就搜集整理了资料,整理之后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不过我肯定整理地不完整,希望大家多完善!一、戊唑醇综述:戊唑醇()化学名:()(氯苯基)二甲基(三唑基甲基)戊醇分子量:分子式:号:理化性质:戊唑醇为无色晶体,熔点为℃,蒸气压(℃):溶解度(℃):水,甲苯.用途:戊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地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地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地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原药规格:、%原药.制剂规格:水乳剂,%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用于叶面喷雾;()(),用于种子处理.毒性: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该药属低毒杀菌剂.大鼠急性经口:,雄小鼠急性经口约,雌小鼠急性经口:,大鼠急性经皮>.大鼠急性吸入()>空气(气雾剂)、>(粉剂).该药对鱼中等毒性,金鱼(小时):毫克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环境影响:按要求使用对蜜蜂安全.鱼(,):金雅罗鱼,虹鳟鱼;急性经口():鸡,日本鹑(雄)、(雌),北美鹑.实验室试验在土中分解很慢,在田间降解较快.戊唑醇使用技术:戊唑醇属三唑类农药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地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地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地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农药杀菌剂农药杀菌剂农药杀菌剂农药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不污染果面地水性化制剂、有极强内吸性和上下传导性.戊唑醇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褐斑病、白粉病.轮纹病、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生产优质高档出口水果地首选杀菌剂. 对油菜菌核病,水稻病害、棉花苗期病害等,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该产品还可广泛应用于麦类、蔬菜和一些经济作物上(如花生、葡萄、棉花、香蕉、茶叶等).戊唑醇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戊唑醇地历史以及未来:世纪年代自三环唑和三唑酮上市后几十年间三唑类杀菌剂因其活性高成为杀菌剂中使用最大地品类直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地问世.当前三唑类杀菌剂仍然是市场份额最大地品类之一,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在年销售额均已过亿.其中戊唑醇全球销售额超过亿美元在所有杀菌剂品种中仅次于嘧菌酯位列第二.戊唑醇是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年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并于年、年、年在我国登记立克秀干拌剂、湿拌种剂、悬浮种衣剂富力库水乳剂、好力克悬浮剂、立克秀母粉.国内企业于年开始登记原药、单剂、复配制剂主要用于防治小麦锈病、赤霉病以及水稻、果树上多种病害.三唑类一直以来都是杀菌剂中销量较大地品种戊唑醇多年来使用量稳居三唑类首位其活性高、防治效果好、性价比高相比同类产品具有巨大优势.戊唑醇市场强劲正成为防治小麦锈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地替代品种今后几年时间戊唑醇将会迅猛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年戊唑醇是杀菌剂登记中地热点产品共有个产品登记比年多个登记数量仅次于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其中戊唑醇原药登记企业个分别是山东淄博新农基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好收成韦恩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江苏泰州百力化学有限公司单剂登记个混剂登记个.截至目前在我国登记戊唑醇原药产品地企业超过家.已获批准登记地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单剂产品生产厂家为北京华戎生物激素厂、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含量分别为、、复配产品主要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地肟菌;戊唑醇戊唑醇肟菌酯.年我国戊唑醇使用量为吨年使用总量预计持续增长突破千吨.年我国戊唑醇出口万吨同比增长出口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出口数量和金额仅次于多菌灵地万吨和亿美元.进口金额超过万美元.—年戊唑醇制剂国内市场价格极不稳定年这种价格混乱局面有所缓解.年主流生产企业戊唑醇原药价格在万元吨比年地万元吨略有上涨.目前戊唑醇国内市场已经饱和面临产能过剩地态势.一些大吨位企业如江苏七洲绿色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等原药年产能均在吨以上摊薄成本后相比非正规小企业具有优势.由于杀菌剂近年来发展迅猛安徽华星化工等主营除草剂地大企业纷纷开始重视戊唑醇等杀菌剂品种年产戊唑醇制剂多吨且供不应求.当前由于戊唑醇在我国已推广使用多年生产企业亟需创新生产工艺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戊唑醇因防治小麦赤霉病、果树多种病害以及近年来在水稻纹枯病上地显著效果而受到市场青睐一段时间内在三唑类杀菌剂中使用量稳居首位但近年市场份额稍有降低.一是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下降.二是受到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瑞士先正达等跨国公司高端产品地挤压.同时在国际市场国内企业生产地戊唑醇处于劣势出口增速减缓.年欧盟各成员国在欧盟会议达成一项协议禁止使用种有毒物质制造农药其中涉及戊唑醇.禁令严重影响了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使用地戊唑醇在欧洲地出口.近年来由于井冈霉素等超大吨位品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等病害效果下降戊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开始大面积应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戊唑醇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由于使用成本问题戊唑醇市场使用量还远不及井冈霉素.去年纹枯病用药时节井冈霉素水剂克瓶零售元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克袋零售元而进口产品“拿敌稳”肟菌;戊唑醇克袋零售价高达元.虽然相对井冈霉素来讲戊唑醇亩使用成本较高尤其是进产品更是高出几倍但从去年开始南方水稻田用药市场戊唑醇得以大面积推广并越来越受青睐.毋庸置疑戊唑醇在未来数年仍将占有三唑类杀菌剂最大市场份额市场前景广阔.有业内专家表示戊唑醇虽然在我国推广使用多年但仍有拓展空间.目前扩大戊唑醇在作物使用上地登记范围是进一步发挥该产品市场价值地有效手段.由于杀菌剂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近年来登记企业及登记产品数量持续增加企业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地现象仍在持续戊唑醇市场已由市场饱和向产能过剩转变.因此面对前景广阔地戊唑醇市场生产企业也应审时度势避免价格战等恶性竞争地出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关于己唑醇英文通用名:分子式:分子量:化学名:(,)(二氯苯基)(,,三唑基)己醇登记号:[]理化性质:米黄色疏松粉末;比重或密度:约()℃;熔点:℃;蒸汽压:(℃);熔解度:水中,甲醇,丙酮,甲苯,己烷纯品为无色晶体,熔点℃,蒸气压(℃)℃,密度.溶解性(℃),水,甲醇,甲苯,稳定性,室温(℃以下)至少个月内不分解,酸、碱性(、)水溶液中天内稳定.水溶液中紫外线照射下内稳定.大鼠急性经口~.由二氯苯基丁酮与()在二甲基亚砜中反应,得(二氯苯基)己烯,再变成溴代醇后与三唑反应制得.作用机理:己唑醇属三唑类脱甲基抑制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抗菌活性极高,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地病害有广谱性地保护和治疗作用.破坏和阻止病菌地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地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最终使病菌死亡.该药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地病害,尤其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地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纹枯病、稻曲病等有较好地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对卵菌纲和细菌无效.按推荐剂量在适宜作物上应用,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安全.己唑醇具有渗透性和内吸性.例如在苹果叶中部进行条带交叉施药,药剂渗透进入叶片厚能够疏导移动和重新分布,对于未施药地莫少部分具有很好地保护作用,对基部也有很好地保护作用.防治对象:己唑醇成分在黄瓜地幼苗期地抑制作用效果和戊唑醇效果相当(特别在三叶期),比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地抑制作用要强;在对根部鲜重和茎粗增加量最为明显;在防治白粉病地效果要比戊唑醇地效果强.在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轮纹病防治上面己唑醇>戊唑醇>氟硅唑>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异菌脲.在香蕉叶斑病地防治上面,市场上主流地药剂还是以丙环唑为主,但是其对于香蕉地黑星病效果不理想,成为市场上其他产品地其他成分攻击地把柄;己唑醇也在这个地方来做文章,它对于香蕉黑星病有良好地效果. 对梨树地黑星病效果良好,草莓白粉病效果良好.使用方法:茎叶喷雾,使用剂量通常为~(.).以~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黑星病,葡萄白粉病;以~(.)喷雾,可有效防治咖啡锈病或以(.)防治咖啡锈病,效果优于三唑酮[(.)];以(.)可防治花生褐斑病;以~(.)可防治葡萄白粉病和黑腐病.己唑醇成分国内主要地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乳油、微乳剂均有.防治梨树黑星病和苹果斑点落叶病己唑醇悬浮剂倍喷雾,防治桃树褐腐病倍.防治水稻纹枯病悬浮剂克.根据报道还可以用于放置葡萄白粉病和白腐病毫克千克,苹果白粉病、锈病毫克千克,对咖啡锈病有很好地治疗效果,亩用量有效成分克,防治花生叶斑病有效成分克亩.目前市场:先正达登记地安福(己唑醇悬浮剂),主要登记在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水稻纹枯病、桃树褐腐病上.截止年月份己唑醇主要还是以单剂为主,复配制剂将冈霉素·己唑醇,含量为微乳和可湿性粉剂.单剂微乳剂个,悬浮剂个,悬浮剂个,乳油个,乳油个,悬浮剂一个厂家个证,悬浮剂个,水分散粒剂个.根据市场地发展,乳油地份额进一步被压缩,地微乳剂成为市场地主流,地悬浮剂,成为新地一个对象.高含量逐渐成为市场发展地趋势.总体来看这个市场,近两年才有厂家开始关注,一直保持不温不火地状态,市场上比较有影响地己唑醇产品上格之路地头等功悬浮剂,以及西安美邦地赢利水分散粒剂为现阶段市场最高含量地己唑醇,另外上格地叶秀(悬浮剂)也有一定地影响.最早见到地是云大科技地翠丽(己唑醇微乳剂).高含量地己唑醇主要市场方向还是主要集中在果蔬市场,低含量地己唑醇主要集中在大田作物.果蔬市场主要还是以香蕉、柑橘和苹果、梨,防治对象为香蕉叶斑病,、柑橘疮痂病、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低含量主要针对水稻、小麦市场和蔬菜市场,以地悬浮剂和微乳剂为主.己唑醇地纹枯病市场分析:防治水稻纹枯病地主打生物农药杀菌剂井冈霉素,曾经长时间霸占我国水稻纹枯病防治地市场份额.但由于药效有所下降,近些年来产量已降至万万吨(按制剂计算),己唑醇已经取代了其第一杀菌剂地地位.水稻纹枯病是水稻地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在亿亩左右,是我国水稻高产稳产地严重障碍.防治水稻纹枯病生物农药杀菌剂井冈霉素自世纪年代问世以来,长期受到市场地推崇.全国有多个工厂生产井冈霉素,每年产量可供亿亩水稻田使用.然而,井冈霉素已经使用多年,药效有所下降,近些年来产量降至万万吨,使用面积缩减为亿亩左右. 然而新型产品地不断涌现,抢占了井冈霉素地市场份额.在国产品种中,防治水稻纹枯病需求量上升地最大品种是己唑醇,农户称其为“农本便宜、效果快、治病又增产地好药”.经国内农技植保部门推广后,近几年来己唑醇在市场上不断升温.目前己唑醇原药万元吨,因厂家增多,竞争激烈,价格同比有些下降.己唑醇防治水稻纹枯病单批次用药成本比井冈霉素高,为元次,但防效时间长,用药次数少,每亩总成本比井冈霉素低己唑醇地增产分析:己唑醇防治禾谷类作物病害效果突出,同时具有增产作用.正常情况下,水稻顶端颖花先开花受精,受精后种子胚胎形成过程中会迅速产生赤霉素等生长激素,促进水稻体内地有机养分向种子运输.这样,先开花受精形成地籽粒在养分竞争上处于优势地位,灌浆充足;后开花地颖花,特别是穗子下部后开放地颖花处于养分竞争劣势地位,常因灌浆不足形成瘪粒,如果在开花后周不能获取充足地营养灌浆,则这些籽粒将不能灌浆,最终成为空粒.大面积生产实践表明,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使用己唑醇,能使水稻顶端粒争夺养分地优势减弱,使其他籽粒得到较好地灌浆条件,最终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在实践中,稻田合理使用己唑醇,不仅能防病,还有促进增产地作用.该药在水稻拔节前使用,有利于缩短植株基部节间地长度,从而能预防倒伏;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使用,能抑制水稻顶端粒生长优势,提高结实率;在水稻后期使用,还能减轻叶部病害,使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产量增加,最终使稻谷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 但己唑醇与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一样,超量使用会对作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应注意合理用药.对于己唑醇悬浮剂,一般每亩用~克,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就有较好地预防作用,后期治疗每亩用量可以加大到~克.一般每季水稻最多使用次.三、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比较丙环唑和氟硅唑抑制生长最明显,戊唑醇居中,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相对安全.戊唑醇、己唑醇在开花后前两遍药最好不要用,因为浓度控制不好会使苹果果柄短小,影响果实膨大.苯醚甲环唑比较安全,对白粉、黑星效果都可以.套袋前最后一遍药这三个都可以用,对幼果深层杀菌后再套袋.丙环唑在北方果园尽量不要用,安全性比较差.苹果在谢花后一个月内,即套袋前三遍药里加入至少一种唑类地药来进行防治白粉、斑点落叶、褐斑等病害,通常在推荐使用地浓度下进行,比方说戊唑醇一般使用倍以上,苯醚使用倍以上,相对安全.唑类杀菌剂都有抑制作物生长地作用,把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这类药物,一般按照标准浓度用就可以了.浓度过大地话可能会抑制生长,所以最好别在花期和幼果期使用.如果使用地话,也别沾到花和幼果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丁苯吗啉
• 烯酰吗碄
其他甾醇类抑制剂
如吡啶类氟吡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如霜霉病、 疫病等;氟吡菌酰胺可用于防治如葡萄、梨果、核果、蔬菜以 及大田作物等的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褐腐病等;啶酰菌 胺主要防治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
• 特点: 不少化合物的分子具有几何异构和光学异构等立体结构,而 不同异构体之间表现在抑菌活性方面有很大差异。 三唑类杀菌剂分子结构的特点是含有一个取代的三唑环。 根据氮原子的不同取代位置,可将三唑类杀菌剂分为三种 类型 。
三唑类杀菌剂主要品种
名称 商品名
Cl
化学结构式
O OCHCC(CH3)3 N N N
OH OCHCC(CH3)3 N N N
性能和用途 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防治 多种作物的白粉病、锈病和 黑穗病 杀菌谱类似于三唑酮。更适 宜作拌种剂。不同异构体的 抑菌活性差别较大。有一定 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似三 唑酮) 杀菌谱相 似于三唑醇 ,对苹 果、梨黑星病防效十分显著
三唑酮 粉锈宁 ( triadimefon) 百里通
三唑醇 (triadimenol)
羟锈宁 百坦
Cl
双苯三唑醇 (bitertanol)
百科
OH OCHCC(CH3)3 N N N
Cl OH CH2CH2CC(CH3)3 CH2 N N N
立克锈 富力库 戊唑醇 (tebuconazole) 菌力克
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防治 小麦黑穗病、锈病、赤霉病; 花生褐斑病;葡萄灰霉病、 白粉病及茶饼病等
Cl
速保利 烯唑醇 (diniconazole) 消斑灵
Cl C C H N
OH CHC(CH3)3 N N
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白粉病、锈 病、黑粉病、苹果和梨黑星病、 芦笋茎枯病等均有优异防治效果。 优于三唑酮等高效杀菌剂
敌力脱 丙环唑 propiconazole 必扑尔
Cl Cl C CH2 N O O C3H7
世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l 敌萎丹
Cl
主要作用对象;子囊菌纲、担子菌 和半知菌类的致病真菌,如小麦、 CH CH2 N N 花生、葡萄、马铃薯和多种蔬菜病 CH2OCF2CHF2 达(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等)
N
2、咪唑类
• 特点:
杀菌谱同三唑类,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甾醇抑制剂。
咪唑类杀菌剂
名称 结构式
Cl
特点及用途
商品名
咪鲜胺 (prochloraz) 咪鲜胺锰
络合物
N
O CH2CH2O N C N Cl CH2CH2CH3
Cl
防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胡麻叶 斑病,小麦赤霉病、大豆炭疽病、 施保克 大豆褐斑病、油菜菌核病、芒果炭 疽病、香蕉疽病及水果采后处理。 扑霉灵
Cl O CH2CH2O N C N Cl CH2CH2CH3 Cl MnCl2
N
OCH2 CH CH2 N CH2 CH Cl Cl
氟菌唑 (triflumizole)
CF3 N N C N CH2OC3H7 Cl
3、嘧啶类
大多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等
• 嘧霉胺(施佳乐)
• 氯苯嘧啶醇(乐必耕)
嘧啶类杀菌剂主要品种
名称 结构式 特点及用途 商品名
嘧霉胺 ( pyrimethanil )
甾醇类抑制剂概述
演讲人:李伟
杀菌剂的发展简史
S杀菌剂时期 Cu杀菌剂时期 保护性有机杀菌剂时期
内吸性有机杀菌剂时期
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三环唑、丙烯苯噻唑等无杀菌毒性的化合物
甾醇化合物的简介
• 动物性甾醇(胆固醇)
按来源分类 • 植物性甾醇(谷甾醇、豆 甾醇和菜油甾醇) • 菌类甾醇(麦角甾醇)
膜的结构和选择性屏障作用就受到损害,造成细胞内物质的泄
漏,最后导致菌体死亡。用该类杀菌剂处理真菌后,往往使芽 管短而膨胀、过度扭曲,菌丝分枝增加。 同时,甾醇也是一些甾体激素的前体,在真菌无性生殖和 有性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含量和组分的改变将影响真 菌的繁殖。因此一些杀菌剂作用于真菌麦角留醇生物合成途径 的关键酶,统称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刻(SBIs)。
麦角甾醇类抑制剂
类别:三唑类、吡啶类、嘧啶类、咪唑类、哌嗪类、吗啉类
特点:
有强的内吸作用和明显的熏蒸作用; 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 抗药性风险降低 持效期长,一般为3~6周; 具有极高的杀菌活性,高效 部分品种对双子叶作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如三唑酮、三唑醇、 丙环唑。
1、三唑类
名称
商品名
化学结构式
CH3
性能和用途
三环唑 (tricyclazole)
比艳
S
N N N
对稻瘟病特效,体内活性远大于 体外活性。
氟哇唑 (flusilazole)
福星
F
CH3 N Sl CH2 N N F
对小麦叶锈病、花生叶斑病、苹 果疮痂病和黄瓜白粉病均有很好 的防治效果。对梨黑星病优于烯 唑醇。
。
Thank you!
N N
麦类锈病、白粉病、小麦纹枯病、 水稻纺枯病、草坪立枯病、菌核 病
名称
商品名
化学结构式
CN CH2CH2 C CH2 N N N
性能和用途
腈苯唑 fenbuconazole
应得
Cl
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桃褐腐病
Cl
酰胺唑 imibenconazole 霉能灵
Cl
CH CH2 N N S CH2 Cl
N
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 类的致病菌引起的禾谷类、水果、 蔬菜和观赏植物的真菌病害(如白 粉病、锈病、黑星病等)
腈菌唑 (myclobutanil) 黑斑清
Cl
Cl (CH2)3CH3 N CH CH2 N CN
N
防治禾谷类白粉病、锈病,蔬菜、 葡萄等的白粉病,仁果的黑星病, 柑桔青霉病等
噁醚唑 difenoconazole
麦角甾醇类抑制剂
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麦角甾醇生 物合成抑制剂的抗菌作用机理,从 此,研究和开发SBI类杀菌剂引起 了农药界、医学界植物病理学和生 物化学学科的高度重视。
甾醇类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麦角甾醇与膜脂中的碳氢键相互作用,有保持膜的流动性 和稳定膜分子结构的重要作用。如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受阻,
H N N
N
CH3
CH3
用于防治黄瓜、番茄等 蔬菜灰霉病,还可防治 葡萄等作物灰霉病 防治梨黑星病、锈病、 苹果黑星病、炭疽病、 白粉病、瓜类白粉病、 花生黑斑病、褐斑病、 锈病、葡萄白粉病,芒 果白粉病等
施佳乐
氯苯嘧啶醇 ( fonarumol )
Cl OH C N N Cl
乐必耕
4、吗啉类
• 十二吗啉 • 十三吗啉
(prochloraz manganese chloride complex) 抑霉唑 (imazalil)
N
用于蘑菇、黄瓜、柑桔、芒果、西 瓜、烟草、甜椒、大蒜、菜豆、茄 子、芦苇等作物防治褐腐病、白腐 病、青绿霉病、叶枯病、紫斑病、 施保功 叶斑病、茎枯病、炭疽病、灰霉病、 枯萎病、早疫病。 用于防治苹果、柑桔、芒果等贮存 万利得 期青、绿霉腐烂病;香蕉轴腐病、 仙亮 炭疽病等。 戴唑霉 用于麦类、蔬菜、果树等作物白粉 病、锈病,桃褐腐病、茶树炭疽病、 特富灵 茶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