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故事及寓意
望梅止渴的意思_望梅止渴的故事

望梅止渴的意思_望梅止渴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郭翰很有礼貌地问: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1。
成语故事望梅止渴

成语故事望梅止渴望梅止渴,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它的寓意是指在渴望的时候用想象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名叫王著的官员,他在外任职的时候非常思念家乡,尤其是家乡的那片梅林。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是会默默地望着天空,默默地思念着家乡的梅林。
他深深地怀念着那片梅林的清香和美丽。
一天,王著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见他愁眉不展,便上前询问他的烦恼。
王著向老者诉说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老者听后笑了笑,对他说,“你为何不试试望梅止渴呢?”王著疑惑地问道,“望梅止渴?这又是何意呢?”老者笑着解释道,“望梅止渴,意思是在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用想象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或许,你可以试着用心灵的梅林来满足你的思乡之情。
”。
王著听后茅塞顿开,他决定试一试望梅止渴的方法。
于是,他每天都会在心中构建起一片梅林,想象梅林中的梅花盛开,清香四溢,仿佛置身于家乡一般。
他用心灵的梅林来满足自己的思乡之情,渐渐地,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美好回忆,思乡之情也渐渐淡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王著的任期结束了,他回到了家乡。
当他再次见到家乡的梅林时,才发现自己心中构建的梅林与现实中的梅林竟是如此相似。
他感慨万分,原来望梅止渴并非一种空想,而是一种心灵的满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望梅止渴并不是一味的逃避现实,而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在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我们可以用想象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让心灵得到一种满足和安慰。
正如王著一样,他用心灵的梅林来满足自己的思乡之情,最终也得到了现实的满足。
望梅止渴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妨试试望梅止渴的方法,用想象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让心灵得到一种满足和安慰。
这样,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现实,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望梅止渴,并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心灵的满足和安慰。
愿我们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望梅止渴的方法,让心灵得到满足和安慰。
望梅止渴的寓意和道理

望梅止渴的寓意和道理1. 望梅止渴的由来1.1 说到“望梅止渴”,大家可能会想起那个古老的故事。
话说有一个人带着队伍走在炎热的夏天,口渴得快要虚脱了。
他灵机一动,告诉大家前面有梅树,梅子酸酸甜甜的,想一想就让人口水直流。
1.2 这招儿果然管用,大家都幻想着梅子的味道,口水也跟着流了出来。
虽然没吃到梅子,但心里一想着,渴得感觉似乎也缓解了一些。
这种想象的力量,真的是厉害呀!。
2. 望梅止渴的寓意2.1 望梅止渴的寓意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想象美好的事物来缓解当前的不适。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面临困难、挫折,总是要找到一个希望的目标,才能继续向前。
2.2 比如说,学生们复习功课的时候,想着考试考得好就能享受假期,这种想象是不是让人感觉轻松了不少?同样,工作中,努力的目标不就是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吗?总之,心里有盼头,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3. 望梅止渴的道理3.1 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苦涩的事情,有时候就像干渴的沙漠,真让人难受。
但是!只要你能想象到一些美好的事情,比如即将到来的旅行、美味的食物、或是久违的朋友,心里的干渴感就会减轻。
3.2 不信你试试,想着那个美好的梅子,不仅让人渴得不那么难受,心情也会好起来。
还有啊,适当地给自己一些期许,不论是事业上的小目标还是生活中的小确幸,都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比如说,今天努力工作,明天就能吃到美味的冰淇淋,嘿,这就是小确幸的魅力嘛!。
4. 如何实践“望梅止渴”4.1 实际上,想要更好地运用“望梅止渴”的哲理,我们可以试着在生活中多找一些积极的事情去想。
比如说,工作再忙,闲暇时间也可以想想即将观看的电影、和朋友的聚会,这些都是让自己心情愉悦的小插曲。
4.2 另外,可以定个小目标,比如每周健身三次,想着瘦下来的那一天,心里就会充满动力,锻炼起来也不再觉得那么辛苦。
想象一下,自己在沙滩上,穿着比基尼,啧啧,绝对是个吸睛的存在,嘿嘿!。
5. 结尾5.1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也来“望梅止渴”一下,想一想那些让你心跳的小事情,生活中的美好其实无处不在。
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望梅止渴

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望梅止渴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望梅止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
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
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
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
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
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
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
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
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
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
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
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延伸【注音】wàng méi zhǐ kě【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望梅止渴的故事

望梅止渴的故事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故事: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
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
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
这个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
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
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不过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很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
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逐步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
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
不过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
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个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很多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
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很多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
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
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充足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望梅止渴的故事和道理

望梅止渴的故事和道理在古代,有一个名叫王羲之的书法家,他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人物。
王羲之非常喜欢梅花,他常常在梅花盛开的季节去梅山游玩,欣赏梅花的美丽。
有一年,他在梅山游玩时,忽然口渴得厉害。
他四处寻找水源,但却找不到一滴水。
这时,他看见了一颗梅树,树上结满了鲜美的梅子。
王羲之摘下了一颗梅子,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
虽然口中的干渴并没有得到解除,但梅子的酸甜味让他感到了一丝清凉和舒爽。
于是,他继续摘了一些梅子吃,慢慢地走出了梅山,终于找到了水源解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望梅止渴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解渴方法,但它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口渴的感觉,让人感到一丝舒爽和满足。
这个故事也启示了我们一个道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追求短期的解决方案,而应该学会忍耐和坚持,找到更加合适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望梅止渴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比如,当我们渴望成功时,却又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可能会急于求成,希望通过一蹴而就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然而,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付出持久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
就像望梅止渴一样,我们需要学会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智,找到更加合适和有效的解决方法,不要因为一时的迷茫和焦虑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除此之外,望梅止渴的故事还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和豁达的心态。
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不应该沮丧和绝望,而应该坚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正如王羲之在梅山上遇到口渴的时候,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通过摘梅子来缓解口渴,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望梅止渴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学会保持冷静和理智,找到更加合适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和豁达的心态,坚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不被困难击倒,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最终取得成功。
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

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导语:望梅止渴(汉语成语),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成语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
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
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
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
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
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
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
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
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
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
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
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
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拓展延伸】【原文】魏武(1)行役(2)失汲道(3),三军皆渴,乃(4)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5)子,甘酸可以解渴。
望梅止渴的故事简写

望梅止渴的故事前言望梅止渴,是一种比喻,意思是通过期盼已知的事物来减轻或忘记对未知事物的欲望。
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传说故事《望梅止渴》。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个故事的情节及寓意。
情节梗概《望梅止渴》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做王子的年轻人。
王子聪明而有才华,但他非常贪心,总是渴望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权力。
一天,王子听说有一座山上有一棵奇特的梅树。
据传说,吃了这棵梅树的果实后可以解渴。
王子立即决定前往山上寻找这棵神奇的梅树,希望能够满足他的欲望。
在找到梅树之前,王子走了很久。
他渴得口干舌燥,非常痛苦。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他仍然勇往直前,坚信梅树会出现在他眼前。
终于,当王子来到山顶时,他看到了一棵古老的梅树。
梅树的枝叶繁茂,各种果实挂满枝头。
王子迫不及待地摘了一颗果实,放进口中。
果实的香甜和解渴的感觉立即填满了他的口腔和胃。
然而,这时一个神秘人出现在王子面前。
这个神秘人告诉王子,这棵梅树的果实只有一颗会解渴,其他的都是普通的梅子。
任何人都无法预测哪颗果实是解渴的。
王子非常失望,他意识到自己找到梅树的希望并没有解渴,相反地,他变得更加渴望。
寓意这个故事传达了一种寓意:通过望梅止渴来减轻或忘记对未知事物的欲望是徒劳的。
就像王子一样,他渴望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权力,希望通过找到梅树来解渴。
然而,当他最终达到目标时,他意识到这个星球上没有完全满足欲望的事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物质和权力无法真正满足内心的渴望。
无论我们多么努力追逐金钱、名誉或权力,这些都不会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真正的满足和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外在物质的拥有。
结语通过故事《望梅止渴》,我们明白了不要盲目追求物质和权力,而是要学会从内心寻求满足和幸福。
我们应该停下来反思自己的欲望,并学会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
只有在这种平衡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满足,并获得真正的幸福。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它也是一个对人类行为的警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梅止渴的故事及寓意
望梅止渴,该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望梅止渴的故事及寓意吧。
望梅止渴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
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
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
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
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
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
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
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
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
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
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
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望梅止渴的寓意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
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得及前源。
后以望梅止渴比喻虚偿所愿。
从本文中可看出,曹操是一个机智聪明,善于思考,懂得变通的
人。
望梅止渴讲了一个典型的心理暗示作用: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景,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
士兵一听精神大振,并且立刻口生唾液。
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
还有这样一件事,某人出门旅行,途中投宿于一个旅馆。
睡至半夜,哮喘的老毛病又发作了。
他靠坐在床上,依然感到呼吸困难、胸部憋闷。
黑暗中,他摸索了好一阵子,才找到窗户。
可是,任凭他怎么使劲,也无法将它打开。
情急之下,他只得挥拳把窗子的玻璃击碎。
顿时,一股凉爽的新鲜空气迎面扑来。
他探身对着被击碎的窗口深深地吸了几口,哮喘明显地减轻,于是又摸索着回床躺下,不一会儿就安然入眠。
次日清晨醒来后,他想起夜间发生的事情,赶忙查看到底是哪一扇窗子被他打破。
奇怪,所有的窗户均完好无损。
原来,被他打破的竟是墙上那面挂钟的玻璃。
这个人的哮喘发作是事实,打破挂钟玻璃后,哮喘发作被控制了也是事实。
而治好他哮喘发作的那一股凉爽的新鲜空气却并不存在。
这种想当然就是心理上的暗示。
小品《卖拐》是一个消极暗示的典型。
在消极暗示中,受暗示者的性格多缺乏主见、人云亦云、听风是雨、盲目崇拜。
他们大多知识浅薄,缺乏科学意识。
如小品中的卖拐者以行家里手自居,用一些貌似科学术语的语言就更有欺骗性。
买者说自己脸有点大,言外之意是说自己的腿没有问题。
卖者则说:那是腿部神经末梢坏死,把脸憋大了。
神经末梢坏死可不是小事,放在谁身上心里也得咯登一下。
买者说:自己左腿没有毛病,只是小时候右腿摔过。
卖者便说那是转移了。
转移了这三个字是癌症晚期常出现的字眼,很有煽动性。
望梅止渴的故事让你把腿跺麻之后走一圈儿,肯定会有不适之感,因此买者对自己的腿有病就深信不疑。
人对自己的健康是很珍视的,因而也容易疑神疑鬼,过分敏感,本来没问题的部位,在意识的指导下,也会产生错觉,出现杯弓蛇影的心理暗示效应,进而产生了急切求治的心理。
怎么治呢?卖者说出了他的经验之谈:架着拐,走一段时间就会好。
既然治法这么现成简单,何乐而不为呢?这时卖者不失时机地把拐
拿出来进行推销。
买者听说自己的腿有办法治,自然喜出望外。
于是,一出骗局也就此宣告成功。
可见心理暗示有好有坏,合理利用心理暗示,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望梅止渴的心理原理在电影《上甘岭》中,我们可爱的连长也成功地演绎了一回望梅止渴的现代版。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坑道里严重缺水的危机情况下,连长给战士们讲述了一个梅子的故事,引得战士们一个个都在吞口水。
事实上,望梅止渴这个典故道出了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联觉。
联觉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
具体到望梅止渴这个典故,就是由听觉引起了味觉。
除味听联觉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看到红的、橙的、黄的颜色会产生温暖的感觉,而看到蓝的、青的、绿的颜色会产生寒冷、凉快或清爽的感觉,因而前者称为暖色,后者称为冷色。
这是由视觉引起温度觉的结果。
最常见的是色听联觉,即听到一种声音会引起一种色觉,通常是低音引起深色,高音引起浅色。
心理学家兰菲尔德(H. S. Langfeld)曾做过一个有关色听联觉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音符会引起不同的色觉,而且对同一个人来说,音调和颜色的联系是相当稳定的,有些人在7年后仍保持c音符与红色,
d音符与紫色,f音符与粉红色,b音符与非常明亮的铜色的对应关系。
望梅止渴的生活应用进行心理暗示的方法自我提醒法:当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心里可不断默念鼓励自己的话。
当遭遇困难和打击时,应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做好,这样的自我暗示力量必将为自己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
转移法:想一些其他开心的事情,或听听音乐,眼望窗外遇到困难事情的时候不要太焦虑,不妨放松躺在床上;想一些平和而快乐的事;用手轻轻按摩脚底涌泉穴,再轻松躺下。
如果突然感到很紧张和忐忑不安时,可做深呼吸;双手手指交叉放在头部,轻轻扣接头部;双脚伸直,双手伸直尽可能去触摸脚趾。
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是最后一次:每个人都会有不顺的时候,试着在最不开心和失败时对自己说:这是最糟糕的了,不会再有比这更倒霉的事发生了。
既然最糟糕的事都已经发生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既然已经到了最低谷,那么以后就该否极泰来了!当你在最不顺利的时候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增强心中的安全感,也会给自己以信心。
不要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我们不要总是给自己一些这样的提醒昨天我就是在这里摔倒的、这段路总是出交通事故等等。
因为越是这样,我们心里就会越紧张。
所以,聪明人应避免老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而应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比如:走稳些就不会摔倒了、经过这段路时应该减慢
速度等等。
这种积极的暗示和指导,比起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要好得多。
望梅止渴的故事望梅止渴的故事及寓意相关文章:1.用望梅止渴造句大全2.望梅止渴的历史典故3.寓言故事及寓意4.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及寓意5.成语故事大全及寓意6.寓言故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