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保护鼻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详案反思《鼻子真重要》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详案反思《鼻子真重要》背景描述该教案是一节针对大班幼儿(4-5岁)的健康教育课,教师通过“鼻子真重要”这个主题,向幼儿介绍鼻子的功能,以及如何保护鼻子。
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用图片引入话题,帮助幼儿了解鼻子的功能;然后通过游戏和手工制作,加深幼儿对于鼻子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幼儿能够:1.了解鼻子的功能,知道鼻子是呼吸的器官,并且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和杂质。
2.认识到鼻子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鼻子。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游戏和手工制作,了解如何保护鼻子。
教学步骤1.引入环节(5分钟)教师用图片引入话题,介绍鼻子的功能,从而让幼儿了解到鼻子的重要作用,并且了解鼻子的构造。
2.探究环节(2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以便加深幼儿对鼻子的理解。
幼儿间互相模拟拥有不同类型的鼻子进行对话,并且讨论具有不同鼻子的人群比较适合从事什么活动。
3.实践环节(30分钟)1)针对现在PM2.5和灰尘环境,教师让幼儿们共同策划和制作鼻罩,收集材料并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到鼻罩使用的优点,并知道如何在使用过后对鼻罩进行清洗和消毒。
2)教师围绕卫生和饮食方面让幼儿讨论如何保护鼻子健康,教师指导儿童正确认识饮食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食物卫生和营养方面提高自身卫生健康意识。
4.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知道鼻子对我们人体的健康确实很重要,因此也提醒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的鼻子,以及要避免接触损害鼻子的异味或其他有害物质。
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针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让幼儿了解鼻子的功能和如何保护鼻子健康。
这个话题确实很适合幼儿,因为幼儿的身体素质刚开始形成,而且有些常见的疾病比如感冒和鼻炎等,正是与鼻子有关的。
另外,在高污染和高灰尘的城市,不光是治疗上呼吸道疾病,我们更应注意从预防的层面来呵护保养鼻子。
2.教学方法本节课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游戏和手工制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并且通过这些方式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鼻子。
大班如何保护鼻子教案及反思

大班如何保护鼻子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大班如何保护鼻子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了解鼻子的重要性和功能。
2. 培养大班学生保护鼻子的意识和习惯。
3. 提供实际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班学生保护鼻子免受伤害。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模型展示鼻子的结构。
2. 鼻子相关的图片或卡片。
3. 鼻子保护小册子或手册。
4. 大班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图片或模型向学生展示鼻子的结构,并解释鼻子的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鼻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探索(10分钟):1. 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张鼻子相关的图片或卡片。
2. 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卡片上的鼻子,并让他们说出鼻子的不同特点和功能。
3. 引导学生讨论鼻子受伤的可能原因,并提醒他们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实践(15分钟):1. 分发鼻子保护小册子或手册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其中的内容。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鼻子免受伤害,例如避免用力挖鼻孔、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3.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下如何保护鼻子。
总结(5分钟):1. 回顾课堂上学到的关于鼻子保护的重要知识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保护自己的鼻子。
3. 提醒学生定期检查鼻子的健康状况,并向老师或家长报告任何异常。
教案反思: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大班学生了解鼻子的重要性和功能,并培养保护鼻子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引入、探索、实践和总结四个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鼻子的作用,并学会保护自己的鼻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游戏或互动活动,例如通过配对游戏来巩固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鼻子健康,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报告,以确保学生的鼻子得到有效的保护。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保护鼻子》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保护鼻子》
教案:保护鼻子
教学目标:
1. 了解鼻子的重要作用。
2. 知道如何保护鼻子的健康。
教学内容:
1. 鼻子的重要功能。
2. 常见的鼻子问题。
3. 如何保护鼻子的健康。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鼻子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鼻子健康的兴趣。
2. 介绍鼻子的重要功能:呼吸、嗅觉等。
3. 讨论常见的鼻子问题:感冒、鼻塞、鼻血等。
4. 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病毒感染、空气污染、过度用力等。
5. 提供保护鼻子的方法:勤洗手、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6. 引导学生总结保护鼻子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介绍鼻子的重要功能和常见的鼻子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鼻
子健康。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此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
教学过程中,对于鼻子问题的原因和保护方法的解释详略得当,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相关
知识。
在课堂互动环节,我们鼓励学生多提问、讨论,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整
节课的设计紧凑合理,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评估阶段,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总结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让课堂更加活跃和有趣。
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我们的鼻子》教案设计

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我们的鼻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认识鼻子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鼻子健康的保护意识,掌握正确的鼻部清洁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关注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
二、教学重点:1.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2.鼻部清洁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正确的鼻部清洁习惯。
2.培养学生对鼻子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展示鼻子的结构和功能,引发学生兴趣。
2.实物:鼻子模型。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关注自己的鼻子,然后告诉他们今天的课程是关于鼻子的。
2.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播放有关鼻子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向学生介绍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结构讲解:通过课件和鼻子模型,向学生介绍鼻子的结构,包括鼻尖、鼻翼、鼻腔等部分。
2.功能讲解:通过课件和图片,向学生介绍鼻子的吸入空气、过滤灰尘和细菌、感知气味等功能。
步骤三:活动设计(40分钟)1.分组活动(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鼻子的功能和重要性,并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
3.教师点评:对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鼻子的了解。
步骤四:实践操作(30分钟)1.鼻部清洁演示: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鼻部清洁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2.学生实践:让学生按照演示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培养正确的鼻部清洁习惯。
步骤五:总结(20分钟)1.合理使用鼻子:引导学生总结鼻子的重要性,并提醒他们合理使用鼻子,注意保护鼻子健康。
2.养成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制定自己的鼻部清洁计划,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鼻部清洁习惯。
六、黑板设计:我关注鼻子的健康1.鼻子的结构和功能2.鼻部清洁的方法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鼻子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认识,并且了解到了鼻子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爱护鼻子大班试讲教案

爱护鼻子大班试讲教案引言:大班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身体各部位的认知和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
鼻子作为呼吸和嗅觉的重要器官,对于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次试讲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爱护鼻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目标:1. 认识鼻子的功能和重要性。
2. 引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鼻子。
3. 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爱护鼻子。
二、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老师带领幼儿一起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通过描述鼻子的功能和特点,让幼儿猜出鼻子是什么器官。
2. 展示教具:老师准备一个放大的鼻子模型,并向幼儿展示。
引导幼儿观察鼻子的形状和位置,并询问幼儿鼻子的作用。
3. 故事讲述:老师讲述一个有关鼻子的故事,例如《小鼻子的冒险》。
故事中,小鼻子带领幼儿了解鼻子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4. 游戏活动:a. 鼻子嗅嗅:老师准备几种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如花香、香蕉味的水果等,让幼儿用鼻子嗅嗅并猜出是什么味道。
b. 鼻子传球:幼儿分成小组,依次用鼻子将球传给队友,传完后,座位上的人数最多的小组获胜。
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感受到鼻子的灵敏度和重要性。
5. 正确使用鼻子:老师向幼儿介绍正确使用鼻子的方法,如用鼻子呼吸新鲜空气、用鼻子嗅闻食物的味道等。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鼻子。
6. 卫生习惯培养:老师向幼儿讲述鼻子的清洁方法,如用纸巾擦鼻涕、勤洗手等。
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试讲,幼儿对于鼻子的功能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游戏活动的设置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幼儿更加积极参与。
通过教育幼儿正确使用鼻子和培养卫生习惯,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互动游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鼻。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保护鼻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健康活动教学计划:保护鼻子教学计划(反思教学)大班健康活动保护鼻子教学计划(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设计背景,活动目标,关键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引导孩子了解鼻子,初步了解鼻子的作用,将采用正确的方法擤涕涕,适合幼儿园老师参加大班健康活动课,来看看保护鼻子的教学计划.设计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4-5岁儿童的运动能力明显发展,表现出年龄特征活泼,活跃,并有积极的学习欲望.掌握这一特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鼻子,我们的五种感官之一,每个孩子都知道,但很多孩子忽视它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项活动可以让孩子通过交流谈话,欣赏故事,情境练习等了解鼻子,了解鼻子的作用和保护鼻子的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目标1.引导孩子了解鼻子,初步了解鼻子的作用.你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吹鼻子.3.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5.初步了解如何预防疾病.主要困难重点:了解鼻子,了解鼻子的重要作用.困难: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准备鼻子图片,一瓶马桶水,儿童自己的纸巾,故事《翘鼻子鲁鲁》.活动程序(1)进口部分1.老师和孩子巩固了《指五官》的游戏,这导致了鼻子的主题.老师展示了鼻子的图片,问道:“这是什么? ',让孩子们用完整的句型说出来.老师引导孩子试着谈论鼻子的作用.(ii)扩大该部分请保持孩子的眼睛闭合,老师在活动室里喷洒厕所水.问:'老师带给你一份礼物.请闭上眼睛猜猜看是什么?(花露),你的眼睛是闭着的,你怎么知道它是一个厕所水,你怎么闻它,你的鼻子仍然闻到?2.请用手抓住孩子的鼻子并闭上嘴来谈谈你的感受?(提醒孩子长时间保持鼻子).3,总结:鼻子的使用非常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识别气味,让孩子一定要保护自己的鼻子.4,老师讲故事《翘鼻子鲁鲁》,让孩子了解挖鼻子和将异物放入鼻子的危险,并掌握一些保护鼻子的方法.老师讲述故事并让孩子注意它.5.在故事的最后,老师引导孩子告诉我故事的具体表现不是为了保护鼻子,而是说它是对的.6,总结:平时不要挖鼻孔,发痒时轻轻按压鼻子;不要把东西放进鼻孔里.(iii)结束部分1.老师:'孩子们已经知道鼻子的作用真的很大,但鼻子有时会流鼻涕.例如,如果流鼻涕,我该怎么办?“老师组织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吹鼻子吹鼻子.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2011年12月22日,我在学前双语教科书《保护鼻子》中指导了健康领域.这是一个双语教学活动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引导孩子了解鼻子并了解鼻子的作用.2,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吹鼻子.3.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鼻子是我们的五种感官之一,每个孩子都知道,但很多孩子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对孩子的健康教育.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交流对话,欣赏故事情境等形式,让孩子了解鼻子,了解鼻子的作用和保护鼻子的方法,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活动流程如下:首先,《指五官》游戏引导主题,然后让孩子们了解鼻子并讨论鼻子的作用,然后通过闻到露水和孩子自己的感觉来感受鼻子经验是: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认识到气味,所以孩子们必须保护自己的鼻子.再次使用《翘鼻子鲁鲁》的故事让孩子知道挖鼻子和将异物放入鼻子的危险,并掌握一些保护鼻子的方法.最后,老师组织孩子以正确的鼻子结束.以上是本课程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基本没有问题,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对于氏族的孩子来说,理解上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对孩子的理解,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认真的聆听和练习来提高对中国人的理解.总的来说,这一课的整体效果还不错.孩子们仔细聆听并举手回答我的问题.三是教学策略方法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我仔细分析了教材,确定了严重困难后的课程.这门课的教学非常困难,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我认为整体效果非常好.由于这堂课起到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并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全班同学们给孩子们一种轻松的气氛,没有疲劳.。
大班健康鼻子的故事教案反思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大班健康鼻子的故事教案反思适用年级:大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鼻子的方法。
3. 通过故事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鼻子的结构和功能2. 保护鼻子的方法3. 故事《鼻子的旅行》4. 活动:制作鼻子的手工二、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自己的鼻子,讨论鼻子的外观和功能。
2. 故事《鼻子的旅行》:通过故事讲述鼻子的旅行经历,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功能和重要性。
3. 讨论:让幼儿谈谈对鼻子的认识,分享保护鼻子的方法。
4. 手工活动:制作鼻子的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倾听和讨论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鼻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评价幼儿在手工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作品质量,考察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成功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和表达鼻子的结构和功能?2. 教师是否有效地通过故事和活动培养了幼儿的保护鼻子的意识?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4. 教师是否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5.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五、教学改进1. 在观察和讨论环节,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鼻子有什么作用?”,“你们知道如何保护鼻子吗?”等。
2. 在故事环节,可以邀请幼儿扮演故事角色,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3. 在手工活动环节,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由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5. 在教学评价环节,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鼻子的手工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布置:在教室中布置一个关于鼻子的主题墙,展示鼻子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我们的鼻子》教案设计

一、活动名称: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我们的鼻子》二、活动目标:1. 知道鼻子是我们身体的重要部分,初步了解鼻子的作用。
3. 能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活动准备:1. 课件:鼻子图片、动画视频等。
2. 教具:镜子、纸巾、水杯等。
3. 环境布置:轻松、温馨的健康教育氛围。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鼻子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鼻子的名称。
2. 讲解:通过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如呼吸、嗅觉等。
3. 互动游戏:a) 鼻子捉迷藏:教师将鼻子遮挡住,让幼儿说出鼻子的位置。
b) 鼻子传球:幼儿用鼻子夹住球,传递给其他幼儿。
4. 实践操作:a) 教师示范正确擤鼻涕的方法,引导幼儿模仿。
b) 幼儿互相检查鼻腔卫生,学会正确清洁鼻子。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鼻子的作用和如何保护鼻子,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活动延伸:六、活动名称: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我们的鼻子》七、活动目标:1. 知道鼻子是我们身体的重要部分,初步了解鼻子的作用。
3. 能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八、活动准备:1. 课件:鼻子图片、动画视频等。
2. 教具:镜子、纸巾、水杯等。
3. 环境布置:轻松、温馨的健康教育氛围。
九、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鼻子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鼻子的名称。
2. 讲解:通过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如呼吸、嗅觉等。
3. 互动游戏:a) 鼻子捉迷藏:教师将鼻子遮挡住,让幼儿说出鼻子的位置。
b) 鼻子传球:幼儿用鼻子夹住球,传递给其他幼儿。
4. 实践操作:a) 教师示范正确擤鼻涕的方法,引导幼儿模仿。
b) 幼儿互相检查鼻腔卫生,学会正确清洁鼻子。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鼻子的作用和如何保护鼻子,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十、活动延伸:十一、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鼻子作用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擤鼻涕和清洁鼻子的正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与幼儿一起巩固《指五官》的游戏,引出鼻子的主题
2、教师出示鼻子图片,问:“这是什么?”,让幼儿使用完整的句型说出。
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说一说鼻子有哪些作用。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在活动室内喷洒花露水。
问:“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你们闭上小眼睛来猜一猜是什么?(花露水),你的眼睛是闭着的,怎么知道是花露水呢,你是怎么闻道的,你的鼻子还闻到过是么气味?
5、故事结束,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故事中不爱护鼻子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并说一说这样做对不对。
6、小结:我们平时应该不挖鼻孔,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不把东西塞入鼻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朋友已经知道鼻子的作用真大,可是鼻子有时会流鼻涕,比如感冒时,流鼻涕了该怎么办?”
2、教师组织幼儿用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擤鼻涕。
在活动过程方面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情境演练等形式使幼儿认识鼻子,了解鼻子的作用和保护鼻子的方法,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过程方面
这节课的活动流程如下:首先一《指五官》游戏引出主题,然后带小朋友一起认识鼻子并讨论鼻子的作用,接着通过闻花露水及幼儿的自身体验感受鼻子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所以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鼻子。再次用《翘鼻子鲁鲁》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挖鼻子和将异物放入鼻子的危害,并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最后以教师组织幼儿用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结束。
保护鼻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健康活动保护鼻子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认识鼻子,初步了解鼻子的作用,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健康活动课,快来看看保护鼻子教案吧。
设计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4—5岁幼儿的动作能力有明显发展,表现出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积极的学习欲望。抓住这一特点,培养幼儿养成好习惯。鼻子,我们的五官之一,每个幼儿都知道,但是很多孩子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活动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情境演练等形式使幼儿认识鼻子,了解鼻子的作用和保护鼻子的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2、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有什么感受?(提醒幼儿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
3、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所以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鼻子。
4、教师讲述故事《翘鼻子鲁鲁》,让幼儿了解挖鼻子和将异物放入鼻子的危害,并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注意倾听。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鼻子,初步了解鼻子的作用。
2、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
3、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鼻子并了解鼻子的重要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鼻子图片、花露水一瓶、幼儿自备纸巾、故事《翘鼻子鲁鲁》。
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XXXX年12月2日我执教了学前双语教材中健康领域《保护鼻子》一课,这是双语教学活动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幼儿认识鼻子,初步了解鼻子的作用。
2、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
3、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鼻子是我们的五官之一,每个幼儿都知道,但是很多孩子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上是这节课的活动流程,教学环节基本没什么问题,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对于名族孩子在理解方面有一些问题,为了是孩子们的理解水平提高,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认真倾听、多练习说等方法提高汉语的理解水平。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整体效果还不错,幼儿认真倾听并积极举手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三、教学策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