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墨梅》解析
《墨梅》教材分析

《墨梅》教材分析
《墨梅》是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之第三首。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诗作。
作者善于画梅,也喜欢咏梅。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高洁、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全诗的前两句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色的,素净雅洁;后两句言志,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为了它的清香能弥漫在天地之间,表现出了他淡泊名利的人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 个生字新词。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四年级下22《古诗三首》《墨梅》

四年级下22《古诗三首》《墨梅》《四年级下 22《古诗三首》之〈墨梅〉》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第 22 课《古诗三首》里的《墨梅》一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王冕的这首《墨梅》,以其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出了梅花的神韵与气质。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诗人开篇就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了他家洗砚池边的梅树。
这梅树并非生长在寻常之处,而是与文人墨客的砚池相伴。
那朵朵绽放的梅花,并非鲜艳夺目,而是带着淡淡的墨痕。
这墨痕并非是瑕疵,反而是一种独特的印记,仿佛在诉说着这梅花与文人的笔墨之间的不解之缘。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句更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
梅花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艳丽色彩,它所求的,只是要把那清幽的香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这是何等的高洁与超脱!在这两句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精神的赞美,以及他自身所追求的高尚品质。
诗人王冕以墨梅自喻,通过对墨梅的描绘,表达了自己不向世俗献媚、坚守内心操守的志向。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或许有许多人追逐着功名利禄,迎合着世俗的眼光和标准。
但王冕却不为所动,他就如同这墨梅一般,不以外在的夸赞为意,只专注于自身内在品质的修养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对于我们四年级的同学来说,理解这首诗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我们自己的思考,我们能够逐渐领悟到其中的深意。
它让我们明白,美不仅仅在于外表的华丽,更在于内在的品质和精神的高尚。
我们不应该只追求表面的虚荣和夸赞,而应该像墨梅一样,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内涵,用自己的优秀品质去影响周围的世界。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来看,《墨梅》语言质朴,却韵味无穷。
诗人用简洁的文字,生动地描绘出了墨梅的形象,让我们仿佛能够亲眼看到那洗砚池边绽放的淡墨梅花。
同时,通过“不要人夸”和“只留清气”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墨梅的高尚品质和诗人的坚定信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评价。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而刻意去迎合他人的喜好,忘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
四年级下册《墨梅》古诗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旁边的树,开满了一朵朵淡淡的花,墨迹也像在淡淡地渗透着。
不要让人夸赞花的美丽,只留下清新的气息弥漫在宇宙之间。
注释:
洗砚池:文人用来洗笔、研墨的器具。
树:指梅树。
淡墨痕:梅花的墨痕,指梅花的花瓣颜色淡雅如同墨迹。
不要人夸好颜色:作者倡导“清高之气”,不崇尚外在的美丽,而是注重内在的“清气”,也就是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清气:指清新的气息,也可以理解为纯洁的气质或精神风貌。
满乾坤:弥漫于天地间。
赏析:
《墨梅》是元朝文学家王冕创作的一首名篇,赞颂了梅花淡雅的品格,表达了诗人不崇尚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观。
首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墨痕隐隐透出梅花淡雅的色调,花开的美丽似乎与尘世无关,淡墨痕里蕴含的是一种超脱的情调。
诗的下联“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作者倡导的“清高之气”。
作者并不在乎梅花的外在美,而是在乎梅花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和气质。
作者用“清气满乾坤”来形容梅花所具有的气质,意在表达这种精神气质可以超越时空、弥漫于天地之间,成为人们心灵上的寄托和启示。
总之,《墨梅》的意境清新高雅,以淡雅的笔墨描绘出梅花清高的气质,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超脱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首经典之作,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课文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1.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课文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
诗人通过描写寒冷的雨夜和孤独的楚山,烘托出离别的悲伤气氛。
“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诗人清白自守,坚贞不屈的品格。
《塞下曲》是卢纶的一首描绘边塞生活的诗篇。
诗人借助夜晚大雁高飞,单于逃走等景象,展示了边疆战士英勇无畏的形象。
“大雪满弓刀”一句,既描绘出了严寒的边塞生活,又突显了战士们的英勇毅力。
《墨梅》是王冕的咏物诗,以墨梅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展示了诗人不慕虚荣,只求内心清白的品格。
这三首诗各有特色,但都表达了诗人们的高尚情操和坚韧品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美的机会。
小学古诗:《墨梅》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墨梅》原文译文赏析《墨梅》元代: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版本一)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版本二)【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注释】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
头: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天地间。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
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的诗意与意象解读

墨梅的诗意与意象解读1. 引言《墨梅》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由晚唐诗人王冕创作,在短短几十个字中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象,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本文将对《墨梅》的诗意与意象进行解读,通过分析诗中的文字、表达手法和意象符号,揭示其所传递的深层含义。
2. 诗中的文字2.1 墨“墨”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多样的象征意义。
在《墨梅》中,黑色墨色代表了生命的坚韧不拔和顽强求存。
这种颜色呈现出一种沉郁而宁静的氛围,体现了作者对于生命之美和坚持追求艺术理想的态度。
2.2 梅花梅花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之一,在《墨梅》中也被用来表达作者对于纯洁、高尚、坚韧品质的赞美。
梅花虽然在严寒的冬天依然能够绽放,象征着生命在逆境中的生生不息和美丽。
梅花也象征着艺术家对于纯粹美感的追求和坚守。
3. 表达手法3.1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墨色与梅花形态、气质的对比,塑造了鲜明的意象对照:黑白相映,深浅相间。
这种对比营造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凸显了梅花那种高贵、傲然和超脱尘世的品质。
3.2 抒情手法《墨梅》运用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内心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坚守信念不畏困难的态度。
文字透露出沉静、淡泊以及孤寂之感,在这些情感中又包含着一种高尚、纯真和超越物质束缚的情怀。
4. 意象符号解读4.1 墨与梅所传达出来的意义通过《墨梅》中墨与梅所表达出来的意义,我们可以理解到作者对于人生境遇与艺术追求的思考。
墨色象征了生命中坚韧、内敛的一面,而梅花则是高贵、纯洁和超脱尘世的象征。
这种对比带给读者深层次的感悟:即使在逆境中,坚守信念并追求纯粹美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态度。
4.2 墨梅所代表的艺术境界《墨梅》不仅仅是一首抒发情感的诗歌作品,更是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寄托情怀和追求美好艺术境界的典范。
通过以黑白相映、深浅相间及沉静中透露出孤独与傲然等等手法营造出来的意象,在整个诗歌创作中呈现出了一种至高无上、超越物质束缚的精神层次。
5. 总结以上就是对于《墨梅》诗意与意象进行解读的内容。
四年级下22古诗三首《墨梅》

四年级下22古诗三首《墨梅》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其中《墨梅》这首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所作,全诗内容为:“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人开篇就提到了“我家洗砚池头树”,这里的“洗砚池”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王冕借这个典故,表明自己与书法艺术的渊源,也暗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热爱。
而那池边的梅树,仿佛也沾染了文人的气息,显得与众不同。
“朵朵花开淡墨痕”,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墨梅的形态。
那一朵朵绽放的梅花,不是鲜艳夺目、色彩浓烈的,而是带着淡淡的墨色痕迹。
这种独特的色彩描绘,让人感受到墨梅的素雅和清幽。
它不像其他花朵那样争奇斗艳,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不要人夸好颜色”,这一句体现了墨梅的品格。
它不追求他人的夸赞,不在乎外表的艳丽,坚守着自己的本真。
这种不迎合世俗、独立自在的精神,令人钦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而改变自己,失去了原本的初心。
而墨梅告诉我们,要坚持自我,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左右。
“只留清气满乾坤”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墨梅虽然没有娇艳的颜色,却能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这里的“清气”不仅仅是梅花的香气,更是诗人高尚品格和操守的象征。
王冕借墨梅表达了自己不向世俗低头,追求清白正直、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王冕一生酷爱梅花,他种梅、咏梅、画梅,通过梅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在这首《墨梅》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梅花的独特理解和深厚情感。
对于我们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这首诗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的魅力,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也让我们从墨梅的品格中汲取力量,学会在成长的道路上保持真实的自我,不被虚荣和浮华所迷惑。
在课堂上,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背景,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人的创作意图。
《墨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墨梅》原文及翻译赏析《墨梅》原文及翻译赏析《墨梅》原文及翻译赏析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它不羡慕姹紫嫣红的艳丽色彩,也不希望有谁来把它夸奖。
它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让天地间充满那淡淡的清香。
[出自] 元王冕《墨梅》全诗是: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1. 墨梅:颜色艳丽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3.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4.清气:清香的气味。
5.乾坤:天地。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的画中的梅花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
浙江诸暨人。
出身农家。
幼年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
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
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
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
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简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纸上若有若无的淡淡的墨的痕迹,这就是诗中所云的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再读古诗
诗意:它并不需要别人夸奖它的颜色有多么 好看,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 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 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 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存于天地之间。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经常洗笔砚,池
塘的水都染黑了。
淡墨痕: 淡黑色的痕迹,这里指梅花的颜色。
夸: 夸赞
清气: 清淡的香气
乾坤: 天地间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再读古诗
诗意:我家洗砚池边有棵梅树,朵朵花开 时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这两句直接描写墨梅。画中池边的梅树,朵朵梅花都是 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 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暗含埋头苦练书画,不问 世事的态度。
下课啦! 《墨梅》解析 授课老师:尤小拉 日期:2020.05.12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表现了诗人洁身自爱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意:我画的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一 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 而成的。梅花不需要别人夸奖它颜色好 看,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
“墨梅” 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这首诗就是题在墨梅图上的,我们叫 它“题画诗”。
听朗读,读准字音,借助课文注 释读懂诗句。
初读古诗
墨梅 [元]王冕
yàn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qián kūn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kuài
jí
洗砚池:传说会稽(今浙江绍兴)蕺山下有晋朝
品读古诗
梅的位置—— 洗砚池边 梅的颜色—— 淡墨痕 梅的特点—— 清气 梅的品性—— 卓尔不群
品读古诗
诗人真正赞美的是墨梅卓尔不群的气节吗?
诗的最后两句是借梅喻人,梅的清气即人的 正气。诗人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 污,王冕笔下的梅花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 体现。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 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这正是“ 人与梅花一样清”,表现他卓尔不群的气节 和人品。
《墨梅》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授课老师:尤小拉 日期:2020.05.13
《墨梅》
【元】王冕
走近作者
王冕(1287—1359),字元章, 浙江诸暨枫桥人,元代画家、诗 人。他热衷于画梅,具有和梅花 一样高洁孤傲的个性。其诗作多 描写隐逸生活,语言质朴,不拘 常格。
主要作品:《竹斋集》等。
解读诗题
墨梅
结构梳理
形象
苦练书画
池边树 淡墨痕
借表
墨
花达
梅
喻情
不要人夸 品格 高尚情操 只留清气
人操
全诗主旨
《墨梅》一诗以梅喻人,通过所 画梅花的风格,反映了诗人卓尔 不群、不媚世俗的气节与人品。
对比三首古诗,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
诗名
作者 朝代 类别 描写景物
诗人情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唐
寒雨、江、
送别诗 楚山
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塞下曲》
卢纶
唐 边塞诗 月、雁、雪、 赞美威武将士们的
弓、刀
英雄气概
《墨梅》
王冕 元 题画诗 墨梅
卓尔不群的气节
拓展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唐】王昌龄
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拓展阅读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