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饲养

合集下载

小鼠饲养情况汇报

小鼠饲养情况汇报

小鼠饲养情况汇报
近期对实验室内的小鼠进行了详细的饲养情况观察和记录,现将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小鼠的饲养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饲养箱内温度适宜,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

饲养箱内的光照充足,每天定时开
启白天光照,保证小鼠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

此外,饲养箱内的通风情况良好,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异味和细菌滋生。

其次,小鼠的饮食情况得到了有效的监控和调节。

我们严格按照小鼠的饮食需
求为其配备了均衡营养的食物,包括鼠粮、新鲜蔬菜和水果。

鼠粮的配比合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符合小鼠的生长发育需要。

同时,我们每日定时更换食物,保证食物的新鲜和干净,避免发霉变质。

饮水也得到了有效的管理,保证小鼠随时有干净的饮用水。

另外,小鼠的生理健康状况得到了及时的观察和处理。

我们定期对小鼠进行体
重监测和体态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

对于出现的疾病症状,我们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保证小鼠的整体健康状况。

同时,我们也对小鼠的精神状态进行了观察,保证其心理健康。

最后,小鼠的饲养情况得到了全面的记录和归档。

我们对小鼠的饮食、生长、
繁殖、健康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建立了完善的档案系统,方便日后的查阅和分析。

综上所述,小鼠的饲养情况得到了全面的管理和照料,保证了小鼠的健康和生
长发育。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小鼠的管理和观察,做好相关记录和汇报工作,为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仓鼠养殖技术

仓鼠养殖技术

仓鼠养殖技术仓鼠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宠物,其可爱的外貌和温顺的性格深受人们喜爱。

想要成功养殖仓鼠,需要一些专业的技术和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仓鼠养殖的相关技术,帮助您成为一名优秀的仓鼠养殖技术撰写者。

一、仓鼠的适宜环境仓鼠是一种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动物,合适的环境是其健康发展的关键。

首先,选择适宜的饲养箱。

饲养箱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让仓鼠活动,一般建议一只仓鼠至少拥有1000平方厘米的活动空间。

其次,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40-60%。

最后,给予充足的光照。

仓鼠是夜行性动物,但仍需要适量的自然光照射,一般建议每天提供10-12小时的光照。

二、仓鼠的饲养管理1. 饲养仓鼠需要提供适宜的食物。

仓鼠是杂食性动物,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给予均衡的饲料。

主食可以选择专门的仓鼠饲料或是混合饲料,搭配新鲜的蔬果作为补充。

同时,要定期更换饲料,避免变质和细菌感染。

2. 给予适量的水源。

仓鼠需要清洁的水,饮水器是较好的选择,可以确保水源的清洁和新鲜。

3. 定期清理饲养箱。

要保持饲养箱的整洁,定期清理鼠尘、排泄物和食物残渣等,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

三、仓鼠的繁殖技术1. 孕期和产仔前的准备。

仓鼠的孕期大约为16-18天,在孕期要给予雌鼠适量的营养补充,并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舒适的卧窝。

2. 产仔过程的关注。

雌鼠通常在晚上产仔,产程大约为2-3小时,过程中要确保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

产后的鼠妈妈需要适量的休息和恢复,不要过度干扰。

3. 小仓鼠的饲养管理。

小仓鼠出生后,需要给予特殊的关注和照顾。

首先,提供适宜的饲料,可以选择专门的仓鼠幼崽饲料,确保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其次,保持温暧和干燥的环境,给予小仓鼠足够的安全感。

最后,定期进行体检和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仓鼠的健康管理1. 定期进行体检。

养殖仓鼠时,要定期观察它们的外貌和行为,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体检和治疗。

同时,要定期给仓鼠驱虫,预防寄生虫的侵害。

小鼠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鼠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鼠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小鼠养殖是研究人类疾病和药物研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小鼠养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饲养环境、饲料选择、繁殖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帮助研究人员合理高效地进行小鼠养殖。

正文:小鼠(Mus musculus)是大多数实验室中广泛应用的动物模型,其体型小巧、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强等特点使其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理想对象。

为了确保小鼠养殖过程的质量和可行性,研究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饲养环境小鼠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科学合理的饲养环境非常重要。

首先,应选择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当的饲养房间。

通风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积聚的气味和灰尘对小鼠的影响,确保它们的健康生长。

其次,细致清洁的饲养笼和床材也是不可忽视的。

每周至少一次的饲养设施的消毒和清洗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二、饲料选择小鼠对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要求较高。

常用的饲料有普通小鼠粮、特殊用途小鼠粮及自制小鼠饲料。

普通小鼠粮通常包含多种谷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它不能满足特殊研究需求。

特殊用途小鼠粮则可以根据研究需要添加特定成分,如高脂肪饲料、高蛋白饲料等。

自制小鼠饲料需要考虑配方和烹饪工艺,确保其满足小鼠营养需求。

三、繁殖管理小鼠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合理的繁殖管理仍是确保繁殖结果的重要因素。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背标等手段对不同品系的小鼠进行身份识别和管理。

其次,饮用水的质量和供应也是影响繁殖数量和质量的关键。

为了避免水的污染和藻类的滋生,建议使用无菌水供应器,并定期更换水源。

此外,对母鼠的照顾和保护也非常重要。

孕鼠需要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营养丰富的饲料,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

四、疾病防控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往往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因此,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首先,要做好隔离管理,新引进的小鼠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分离饲养,以观察其是否健康,并防止疾病传播。

其次,建立完善的动物疫苗免疫和鉴定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引进健康小鼠并采取科学防疫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小鼠健康和研究成果的准确性。

饲养小鼠的注意事项

饲养小鼠的注意事项

饲养小鼠的注意事项饲养小鼠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事情,以下是一些饲养小鼠的注意事项。

1. 小鼠的栖息环境小鼠需要一个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

首先,选择一个适当大小的笼子,确保小鼠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

笼子的底部可以铺上无尘的木屑或纸张来吸收尿液,保持干燥。

提供一些平台和游乐设施,使小鼠可以攀爬和锻炼。

2. 饮水和饲料给小鼠提供清洁新鲜的水源是非常重要的,建议使用自动饮水器。

饲料应该是专门为小鼠配制的,尽量避免喂食含有过多糖分和脂肪的食物。

同时,确保饲料的新鲜度,不要让饲料过期。

3. 维持清洁和卫生小鼠的笼子应该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木屑或纸张,并清洗笼子的其他部分。

避免使用有毒的清洁剂,你可以选择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水清洗。

4. 给小鼠提供足够的运动小鼠是活跃的小动物,需要足够的运动空间。

你可以在笼子里放置一些跑轮、玩具等供它们活动和玩耍。

定期给小鼠放风,让它们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探索和锻炼。

5. 注意温度和湿度小鼠对温度和湿度比较敏感,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0-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40-70%之间。

避免将小鼠暴露在极寒或者极热的环境中。

6. 引起注意的疾病小鼠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如皮肤病、呼吸道感染等。

如果发现小鼠有异常行为或者身体不适,将其及时带往兽医那里检查和治疗。

7. 防止逃跑小鼠具有一定的逃跑能力,你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它们逃出笼子。

确保笼子没有松动的部分,尽可能使用有盖的笼子,并检查笼门是否牢固。

8. 饲养环境的安静小鼠对噪音比较敏感,为了让小鼠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尽量保持它们饲养的环境安静。

9. 心理刺激为了防止小鼠产生无聊和焦虑,可以在笼子里摆放一些适当的玩具和障碍物,帮助它们消耗体力和精力。

10. 定期观察和照顾定期观察小鼠的体态、食欲和精神状态等,了解它们的健康状况。

给予小鼠足够的关注和照顾。

总之,饲养小鼠需要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清洁卫生的条件、新鲜饮食和足够的运动空间。

此外,及时观察和处理小鼠的健康问题,确保它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小鼠饲养环境分类

小鼠饲养环境分类

小鼠饲养环境分类
小鼠,如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小鼠,是一种常见的哺乳动物实验模型。

为了确保小鼠的健康和实验的一致性,必须为其提供适当的饲养环境。

以下是饲养小鼠的几种关键环境因素:
1. 温度和湿度:小鼠需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通常,温度应维持在20-26℃,相对湿度应维持在40-70%。

2. 饲养空间:小鼠需要足够的饲养空间,以保持舒适和健康。

过度拥挤可能会导致小鼠压力增大、打架和患病率增加。

3. 光照和黑暗:光照周期对小鼠的生理有显著影响。

通常,使用人工光源提供12小时的明暗周期。

4. 空气质量:良好的空气质量对小鼠的健康至关重要。

要确保饲养室的空气流通,并定期进行空气过滤,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5. 饲料和水:小鼠需要适当的饲料和水来维持健康。

根据小鼠的年龄、种类和实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

同时,保持水的清洁和新鲜也是必要的。

6. 笼具和玩具:为了满足小鼠的自然行为和社会行为,需要提供适当的笼具和玩具。

例如,木屑或纸屑可作为筑巢材料,而玩具则可以提供运动和探索的机会。

7. 疾病控制:定期进行疾病检查和疫苗接种是维持小鼠健康的必要措施。

同时,饲养员应定期清理和消毒饲养环境,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总的来说,要为小鼠提供稳定、安全、卫生的饲养环境,以确保其健康和实验的一致性。

小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小鼠作为在科研实验中常见的动物模型之一,其养殖和饲养方法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小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饲养环境、日常饲料、饮水供给、疾病预防以及小鼠的生理特点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小鼠的养殖效益。

正文:第一部分:饲养环境为保证小鼠的健康养殖,合适的饲养环境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应选择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中、无噪音等条件良好的实验室。

其次,饲养笼子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以确保小鼠的活动空间,每只小鼠最好拥有至少20平方厘米的空间。

饲养箱或笼子内还应有合适的床笼材料,如无菌木屑或纸质床垫,以提供小鼠适宜的底部覆盖物。

第二部分:日常饲料小鼠的日常饲料要注意均衡营养,并且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常见的小鼠饲料有标准颗粒饲料、谷物饲料和蔬菜饲料等。

标准颗粒饲料是一种全面营养的饲料,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成分。

谷物饲料中包含多种谷物和蛋白,可以提供小鼠的能量需求。

此外,蔬菜饲料可为小鼠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小鼠的年龄和生理状态来确定饲料种类和比例,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第三部分:饮水供给小鼠的饮水需求较大,饮水供给对于小鼠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可使用自动饮水装置,确保水的清洁和新鲜。

水应每日更换并保持适宜的温度,以防止水质变质和细菌滋生。

同时,为了防止鼠笼中出现水的外泄,应定期检查饮水装置的状态,并及时更换。

第四部分:疾病预防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容易受到某些特定疾病的感染。

因此,进行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应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并定期检查小鼠的健康状况。

若发现某只小鼠出现异常行为或身体不适,应立即将其与其他小鼠隔离,并向兽医咨询疾病防治措施。

第五部分:小鼠的生理特点小鼠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和短的发育周期,但其生理特点也需要我们关注。

首先,雌雄小鼠在同一饲养环境下应分开饲养,以避免过多的繁殖。

小老鼠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老鼠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老鼠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小老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啮齿动物,其养殖可以作为科学研究、宠物饲养以及实验动物供给的来源。

本文将介绍小老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养殖环境、日常管理、饲养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养殖小老鼠并保证其健康与幸福。

正文:一、养殖环境在开始养殖小老鼠之前,首先要确保提供一个适宜的养殖环境。

合适的养殖环境能够促进小老鼠的生长繁殖,并保证其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小老鼠栖息箱:选择适宜尺寸的栖息箱,以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小老鼠活动和休息。

应确保材料坚固,易于清洁,并能适应小老鼠的活动特性。

2. 温度和湿度:小老鼠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尽量保持栖息箱内的温度在20-26摄氏度,湿度在50-60%之间。

3. 适宜光照:小老鼠需要适量的光照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节律,每天保持12-14小时的光照时间,并避免过强的直射光照。

二、日常管理1. 饲养计划: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确保小老鼠得到足够的食物和水。

考虑小老鼠的年龄和活动情况,提供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2.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小老鼠的栖息箱,清除积木、粪便和尿液等,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这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并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

3. 疾病预防:保持小老鼠的饮食健康,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定期做体检和免疫接种,以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或咨询兽医。

三、饲养要求1. 社交和环境丰富:小老鼠是社交性动物,应该以群体方式饲养。

确保栖息箱内的老鼠数量适宜,并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例如轮子、隧道、玩具等,以避免压力和无聊导致的行为异常。

2. 正确配对:小老鼠进行繁殖时需要注意配对的合理性,同一性别的老鼠不可放在同一个栖息箱中,避免发生打斗等情况,同时需要注意经济适用的配种次数。

3. 尊重生命与保护:养殖小老鼠是一项伟大的责任,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生命权利,并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其安全与福祉。

实验动物日常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日常饲养管理

四、地鼠一般饲养管理 地鼠的饲养管理基本同小鼠,可用小鼠 料饲喂地鼠,饲养时应注意饲料中蛋白质的 质量,并适当补充青饲料和维生素保证充足 的清洁饮水。 保持一定室温,地鼠为夜行性动物,繁 殖时要注意夜间配种,以提高其受孕率。要 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相对湿度在 50 % -60% 较好。
(三)豚鼠的日常管理 1 . 饲喂应定时定量,颗粒料上午、下 午各喂1次,喂量的多少可视下一餐刚吃完 为度,一次加料过多除造成浪费外,饲料在 料盒中放置时间太长,易被细菌污染发霉变 质。青料充足且质量好,可适当减少颗粒料。
2 . 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保证地面、 食具和笼具清洁干净。每周更换垫料2次, 消毒饲养盒(笼)和饲料盒1次,定期用消 毒液喷洒地面和墙壁。 3 . 仔细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产仔情 况及仔鼠的生活情况等,并认真记录。
(二)生产、繁殖管理 繁殖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种一般从第2~4胎的仔鼠中选留种子。 选种原则是:首先要看双亲的繁殖能力。要求双方 体质健壮,产仔率高,离乳率要高,母性强,胎间 隔不超过30d。然后看子代,要求子代体质强壮,运 动活泼,生殖器正常。对于生产胎次少的品系,也 可从第一胎仔鼠中选留。 2. 配种要等体成熟时再配,体成熟时期较性 成熟时期晚。
(二)大鼠的饲料 大鼠喂全价颗粒饲料。饲料应保证其 营养需要,并符合各等级动物饲料的卫生 质量要求。大鼠对蛋白质的要求高,特别 是动物性蛋白和维生素,投给量要比小鼠 多。大鼠对营养缺乏非常敏感,营养缺乏 时常会导致缺乏症,并加剧传染病的发生。
(三)大鼠的一般饲养管理 大鼠的一般饲养管理应注意几点: 1 . 饲喂大鼠要定时定量,每日喂给新 鲜水,一般每周换垫料2~3次。 2 . 大鼠扩大繁殖生产,一般采用一雄 多雌间隔同居法,当雌鼠腹部明显增大确认 怀孕后,进行单养准备分娩,并投入新的雌 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饲养环境小鼠对环境的适应性的自体调节能力和疾病抗御能力较其他实验动物差,而小鼠的品种和品系繁多,各个品种和品系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不同等级的小鼠应生活在相应的设施中。

小鼠临界温度为低温10℃,高温37℃,温度中性范围30~33℃。

饲养环境控制应达到如下要求:温度18~29℃;相对湿度40~70%;最好控制在18~22℃,湿度50~60%。

一般小鼠饲养盒内温度比环境高1~2℃,湿度高5~10%。

要保持温度、湿度相对稳定,日温差不超过3℃,否则会直接影响小鼠的生长发育、生产繁殖、甚至导致小鼠发生疾病,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温湿度的相对稳定对于建筑条件较差的地方可用空气调节器、加湿器、在北方用暖气进行调节。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氨浓度不超过20ppm,换气次数应达到10~20次/小时。

现在我国普遍采用无毒塑料鼠盒,不锈钢丝笼盖,金属笼架。

笼架一般可移动,并可经受多种方法消毒灭菌。

用清洁层流架小环境控制饲养二、三级小鼠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笼盒既要保证小鼠有活动的空间,又要阻止其啃咬磨牙咬破鼠盒逃逸,便于清洗消毒。

带滤帽的笼具可减少微生物污染,但笼内氨气和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较高有时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饮水器可使用玻璃瓶、塑料瓶,瓶塞上装有金属或玻璃饮水管,容量一般为250ml或500ml。

垫料是小鼠生活环境中直接接触的铺垫物,起吸湿(尿)、保暖、做窝的作用。

因此垫料应有强吸湿性、无毒、无刺激气味、无粉尘、不可食,并使动物感到舒适。

垫料必需经消毒灭菌处理,除去潜在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

一般垫料以阔叶林木的刨花或锯末为宜,也可用玉米芯加工粉碎除尘后使用。

在实验中切忌用针叶木(松、桧、杉)刨花做垫料,这类刨花发出具有芳香味的挥发性物质,可对肝细胞产生损害,使药理和毒理方面的实验受到极大干扰。

国外有专门的垫料生产企业,进行垫料的生产,而我国的垫料产业尚需开发。

目前我国实验动物部门大部分采用木材加工副产品如锯末、刨花等,其来源、树木种类很难控制,给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二、饲料和饮水1.饲料(feed)小鼠应饲喂全价营养颗粒饲料,饲料中应含一定比例的粗纤维,使成型饲料具一定的硬度,以便小鼠磨牙。

同时应维持营养成分相对稳定,任何饲料配方或剂型的改变都要作为重大问题记入档案。

不同种类的小鼠有不同的营养标准,如纯系小鼠和种鼠的饲料所含蛋白质成分高于一般小鼠,DBA小鼠需要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饲料。

2.饮水(drinking water)小鼠的水代谢相当快,应保证足够的饮水。

一级动物饮水标准应不低于城市生活饮水的卫生标准。

二级动物的饮水须经灭菌处理。

也可用盐酸将水酸化(PH2.5~3.0),使小鼠饮用酸化水,酸化水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并杀死它们,其灭菌效果可达到要求。

三、四级动物饮水用高压高温方法灭菌。

三、一般饲养管理小鼠的饲养管理非常繁琐,要求饲养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随时检查小鼠状况,出现问题立即加以纠正。

为了使饲养工作有条不紊,必须将各项操作统筹安排,建立固定的操作程序,使饲养人员不会遗漏某项操作,同时也便于管理人员随时检查。

1.饲喂小鼠胃容量小,随时采食,是多餐习性的动物。

成年鼠采食量一般为3~7克/天,幼鼠一般为1~3克/天。

应每周添料3~4次,在鼠笼的料斗内应经常有足够量的新鲜干燥饲料,在小鼠大群饲养中,每周应固定两天添加饲料,其它时间可根据情况随时注意添加。

根据小鼠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应有不同的给饲标准。

由于种鼠群和生产鼠群交配繁殖频繁,尤其生产种母鼠的负担重,能量消耗大,因此除供给足够的块料外,还要定时饲喂少量葵花籽、麦芽和拌有鸡蛋的软料。

葵花籽供应量为0.5~1克/天/只成年鼠。

而麦牙和软料由于微生物条件较难控制,目前趋于淘汰不用,而致力于颗粒料的全价营养,即用维生素合剂代替。

2.给水用饮水瓶给水,每周换水2~3次,成年鼠饮水量一般为4~7ml/天,要保证饮水的连续不断,应常检查瓶塞,防止瓶塞漏水造成动物溺死或饮水管堵塞使小鼠脱水死亡。

小鼠在吸水过程中,口内食物颗粒和唾液可倒流入水瓶。

为避免微生物污染水瓶,换水时应清洗水瓶和吸水管。

严禁未经消毒的水瓶继续使用。

3.清洁卫生和消毒每周应至少更换两次垫料。

换垫料时将饲养盒一起移去,在专门的房间倒垫料,可以防止室内的灰尘和污染。

一级以上动物的垫料在使用前应经高压消毒灭菌。

要保持饲养室内外整洁,门窗、墙壁、地面等无尘土。

坚持每月小消毒和每季度大消毒一次的制度。

即每月用0.1%新洁尔灭喷雾空气消毒一次,室外用3%来苏尔消毒,每季度用过氧乙酸(0.2%)喷雾消毒鼠舍一次。

笼具、食具至少每月彻底消毒一次,鼠舍内其它用具也应随用随消毒。

可高压消毒或用0.2%过氧乙酸浸泡。

应有周转用房,在饲养室使用一年时,将小鼠全部移入,原饲养室彻底整修消毒。

4.动物健康的外观检查这是检查动物健康状况的一项常规工作。

外观判断小鼠健康的标准是:①食欲旺盛;②眼睛有神,反应敏捷;③体毛光滑,肌肉丰满,活动有力;④身无伤痕,尾不弯曲,天然孔腔无分泌物,无畸形;⑤粪便黑色呈麦粒状。

5.性别鉴别成年鼠性别很易区分,雄鼠的阴囊明显;雌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五对乳头。

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近者为雌,远者为雄。

另外,雌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而雄鼠则在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

再者,雌鼠有比雄鼠明显很多的乳头。

6.疾病预防作为实验动物,实验前应健康无病,所以应积极进行疾病预防工作,而一旦发病则失去了作为实验动物的意义。

饲养繁殖过程中应注意下几点:(1)有疑似传染病的小鼠应将整盒全部淘汰,然后检测是否确有疾病,再采取相应措施。

(2)为了保持动物的健康,必须建立封闭防疫制度以减少鼠群被感染的机会。

即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新引进的动物必须在隔离室进行检疫,观察无病时才能与原鼠群一起饲养。

②饲养人员出入饲养区必须遵守饲养管理守则,按不同的饲养区要求进行淋浴、更衣、洗手以及必要的局部消毒。

③严禁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区。

④严防野生动物(野鼠、蟑螂)进入饲养区。

四.鼠的繁殖生产不同品系、不同种群有不同的繁殖方法,适宜的繁殖方法是保证小鼠质量的前提。

(1)种鼠种鼠可由外单位引入,也可由本单位自己保种。

引种小鼠必须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有完整的资料,包括种群名称、来源、遗传基因特点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等。

进入生产的种鼠要经过挑选,即选种。

选种在小鼠离乳时进行初选,种鼠应符合该品系的遗传学特征,无变异。

双亲体质健康无疾病,活力强。

初选时按健康标准一般选留2~5胎的仔鼠,适当延长哺乳期到23天,然后雌雄分开。

同时做好记录。

在育成期中出现异常者应立即淘汰,同时应适当控制营养,以防种鼠过度肥胖,影响配种。

配种前按健康标准和生殖器情况进行定选。

小鼠初配的适龄期为60~90天。

应选择体质强壮、活泼、被毛紧披而有光泽、尾肥嫩粉红血管明显、眼鼻无异物、无外伤肿胀溃烂、外生殖器发育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作为种鼠。

(2).繁殖方法将种鼠按事先定的配种方案置于繁殖盒中,建立繁殖卡。

配种方案因小鼠的种类品系不同而不同。

xx的繁殖如大群生产,有两种方法:1.长期同居法:又称频密繁殖法,此法在管理上较简单,可减少疾病传染机会。

采用将1只雄鼠与1只雌鼠同居。

在雌鼠分娩后几小时内可再行交配受孕。

一般情况下每只雌鼠每月可产1胎。

这样可充分利用小鼠的繁殖能力(特别是利用雌鼠产后发情)。

由于雌鼠边怀孕边哺乳负担过重,应注意加强营养。

2.定期同居法:又称非频密繁殖法。

将1只雄鼠与6只雌鼠编为一繁殖单元。

每周向雄鼠笼放入1只雌鼠,即依周次使雄鼠与1只雌鼠同居,同时将受孕雌鼠提出,置单笼分娩、哺乳、离乳,以此类推。

每只雌鼠生产周期为42天,比长期同居法要长。

但便于有计划供应和生产,而哺乳仔鼠又得到充分的营养,仔鼠发育好,离乳时平均体重较前法重1~2g。

这时,要经常检查种鼠的生殖能力,及时淘汰受孕能力低的种鼠并增补新种。

五.不同类型鼠群的繁殖1.近交系的维持和生产繁殖用原种小鼠必须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有完整的谱系资料,包括品系名称、近交代数、遗传基因特点及主要生物学特征等。

引种小鼠应来自近交系的基础群,以2~5对同窝个体为宜。

小鼠近交系一旦育成,应按保种的有关规定,维持其特定的生物学特征的稳定,保持其基因性同一和基因纯合性。

近交系小鼠的维持和生产包括4个群。

生产过程一般是从基础群移出种子,经扩大群扩增后,建立生产群,由生产群繁殖仔鼠进入供应群(见图1)。

(1)基础群:严格采用全同胞兄妹交配,用基础平行线系统保持品系的种源,为扩大群提供种鼠。

在繁殖过程中一般保持2~4个平行谱系分支,在4~7代时进行一次修饰。

每个谱系分支上,保留7~12个繁殖对,留种的同胞兄妹保持相应的数量及与原品系相同的特性。

应保证小鼠不超过5~7代能追溯到一对共同祖先。

(2)血缘扩大群:种鼠来源于基础群,采用全同胞兄妹交配繁殖。

用来扩大群体个体数量,为生产群提供种鼠。

血缘扩大群应设个体繁殖记录卡,本群小鼠不应超过5~7代而能追溯到其在基础群的一对共同祖先。

(3)生产群:随机交配,用于生产供实验用的小鼠,经4个世代繁殖后即可淘汰。

生产群种小鼠来自基础群或血缘扩大群。

为了便于控制随机交配不超过4个世代,可采用挂指示牌的方法:从扩大群来的种鼠F0代挂白牌,F1代挂蓝牌,F2代挂黄牌,F3代挂红牌。

红牌表示已繁殖到第三世代,需更换种鼠,从扩大群取来种鼠,继续生产。

(4)供应群:来源于上述生产群中每个世代繁殖的仔鼠,育成后供实验用。

为保证上述4个种群连续性,应做好配种计划。

注意在生产中从基础群到生产群必须控制在15代以内,即生产群的小鼠上溯15代可在基础群找到共同祖先。

各群之间不能有小鼠逆向流动。

当小鼠出现断代时,可从血缘扩大群中选谱系记录清楚的小鼠重新建立基础群。

同时应注意某一品系小鼠混入其它小鼠时应立即淘汰,逃出鼠盒的小鼠应立即淘汰。

经过某些技术处理如人工代乳、卵巢移植等的小鼠可能形成亚系或亚群,而应与原种群混杂。

2.封闭群小鼠的维持和生产(1)维持根据封闭群遗传学要求,封闭群中不应产生小群体,也不应改变封闭群特有的杂合性,应保持其遗传基因的稳定及其异质性和多态性,小鼠保种时应尽可能多的保留繁殖个体。

因此其维持和生产可采用以下几种避免近交的交配制度进行,以使近交系数的上升率不超过1%。

①随机配对交配:配种前将雌雄个体或组分别编号,同一父母的留种鼠或同一生产单元的留种鼠编为同一号,随机与不同号的留种鼠配对。

此法适用于中等或大群体维持生产。

②分组交叉交配:将同一批种鼠,雌雄分别分组编号,配种时按组别交叉配种,可避免同窝雌雄近亲交配。

如按饲养室或笼架,可将生产群分为1到n的n个组,每组留种鼠按组别编为相应的号,配种时用1号雄鼠配2号雌鼠,2号雄鼠配1号雌鼠,依此类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