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打顶
不同化学打顶剂处理下棉株种子胚乳萌发生化物质的影响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 X i  ̄ i a n g A g r i c u h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U r u m q i 8 3 0 0 5 2,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 O b j e c t i v e 】 T h i s e x p e i r m e n t m a i n l y a i m s a t c u l t i v a t i n g u p l a n d c o  ̄ o n s e e d s i n X i n j i a n g a s t h e
发 的影 响。【 方法 】 通过化学打顶剂氟节 氨、 化学打顶剂金棉科 技、 未打顶 和人工打顶 4种不同处理方法 , 采用
蒽酮法、 考马斯亮蓝 G一 2 5 0法、 蒽酮 比色法和印三 酮溶 液显色法 , 研究棉株种 子胚乳可溶性 糖 、 可溶性蛋 白
含量 、 淀粉含量及游离氨基 酸含量 的变化的生 理生化 因素。【 结果 】 化学 打顶剂氟节胺 处理种子 胚乳可 溶性
t a r g e t p r o d u c t a n d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c h e mi c a l d e t o p p i n g t r e a t me n t s o n t h e g e r mi n a t i o n o f c o t t o n
a r t i i f c i a l d e t o p p i n g . a n d b y a n t h r o n e me t h o d a n d C o o ma s s i e b i r l l i a n t b l u e G 一2 5 0 me 山o d,a n t h r o n e c o l o r i me — t r y,a n d me t h o d o f c o l o r p i r n t i n g t h r e e—k e t o n e s o l u t i o n,t h e c h a n g e s o f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a n d b i o c h e mi c a l f a c t o r s o f t h e c o t t o n s e e d e n d o s p e m r s o l u b l e s u g a r , s o l u b l e p r o t e i n c o n t e n t , s t a r c h c o n t e n t a n d f r e e a mi n o a c i d c o n t e n t
新疆兵团棉花化学打顶整枝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的 区域 优 势 ,棉 花 仍 然是 新 疆 当前 和 今 后 一 段 术 和 采 棉 机 械 的研 究 和 实 验 ,经 过 不 懈 努 力 .
时 间农 业 生 产 的主 要 农 作 物 。 随着 农 业 产 业 结 在 机 采 棉 的种 植 、采 收 和 加 工 等 诸 多 关 键 环 节
摘 要 : 目前 新 疆兵 团棉 区机 械 化 管理 已达 到较 高水 平 ,但 打 顶 作 为棉 花 栽培 管理 的 一 个
关键 环 节 ,仍 无 法摆 脱 手工操 作 ,成 为棉 花 生 产全 程机 械 化 和规 模 化 的 限制 因素 。化 学打
顶是 利 用植 物 生 长调 节 剂 强制延 缓或 抑 制棉 花 顶 尖的 生 长 。从 而达 到调 节营养 生长 与 生殖
Construction Corps
Liu Xue (1.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 l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125,China;2.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Urumqi 830002,China)
实 现棉 花 生产 的全 过 程 机 械 化 :即 :犁 地 、整 _T紧 缺 ,拾 花 费用 过 高 的难 题 ,兵 团不 断 加 大
地 、化 除 、播 种 、节 水 灌 溉 、生 育 期 施 肥 、打 机 采 棉 推 广 力 度 ,2012年 兵 团 种 植 棉 花 面 积 达
关键 词 :化 学打 顶 ;氟 节胺 : 甲哌 翁
中 图分类 号 :¥482
文献标 识码 :C
文章编 号 :1002—5480(2013)05—65—03
化学打顶剂在棉花上的应用_吉秀梅

四、结果与分析 1.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 1 棉花农艺性状调查
调查
株高 叶片 果枝数 单株蕾数 单株花数 单株铃数
处理
时间
(厘米)(片) (台) (个) (朵) (个)
1 87.2 14.0 9.4
3.1 1.2
5.7
7月 26 日
2
120.9 14.5 12.8 14.1 8.6
打顶剂后棉花顶端优势得到有效抑制, 棉花顶尖慢
慢发黄萎缩、干枯。
2.对产量的影响 表 2 不同处理产量结构
667 米2 单株 单铃 衣分 667 米2 667 米2 皮棉增
处理 株数 铃数 重
籽棉产量 皮棉产量 产率
(株) (个) (克) (%) (千克) (千克) (%)
1 13 800 7.1 5.26 42.6 463.8 197.5 5.1
Nong Cun Ke Ji
土壤肥料
TuRangFeiLiao
化学打顶剂在棉花上的应用
吉秀梅 (尉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尉犁 841500)
一、试验设计与方法 1.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 2 次, 设 3 个处 理。 处理 1,7 月 12 日施用棉花打顶剂;处理 2,7 月 18 日施用棉花打顶剂;处理 3,人工打顶为对照,打顶 时间 7 月 12 日。 小区面积 42 米2。 2.施用方法 要求所有处理均叶面喷施 1 次。 3.施用量 7 月 12 日 和 7 月 18 日 各 喷 施 1 次 ,667 米2 用 化学打顶剂 50 毫克,对水 25 千克喷施。 二、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尉犁县塔里木乡园艺村,地势平坦, 形状整齐,肥力均匀。 供试棉花品种为中棉 46 号。 参 试肥料为尿素、三料、硫酸钾、土地精。 试验地为尉犁 县有代表性的黄壤潮土,土测值为有机质 12.8 克/千 克、碱解氮 71.3 毫克/千克、有效磷 20.5 毫克/千克、 速效钾 187.4 毫克/千克。 施肥水平为中等肥量,棉花 近 3 年 667 米2 产籽棉 423.0 千克。 三、田间管理 4 月 22 日播种,5 月 4 日出苗,5 月 12 日(2 叶 1 心期)定苗,苗期至蕾期中耕 3 次。6 月 9 日开始灌第 1 水,以后每隔 7~8 天灌水 1 次,共灌水 11 次,第 1 水不施肥,自第 2 水起,连续随水施肥 8 次。7 月 6 日 喷施啶虫脒,7 月 16 日打顶。每次农事操作在同一天 内完成。 小区试验分别于 7 月 12 日和 18 日对 2 个 处理喷施, 对照喷施清水, 喷施化学打顶剂后 7 天 667 米2 喷缩节胺 10 克,对于旺长棉田缩节胺剂量可 加到 20 克左右。
氟节胺棉花化学打顶剂试验

Nong Cun Ke Ji处理,3次重复,试验占地总面积675米2。
3.供试药剂李文霞(呼图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呼图壁831200)摘要:本试验比较了人工打顶和喷施化学打顶剂氟 节胺的效果,研究不同药剂浓度、用量对棉花株高、 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氟节胺可以有效 抑制棉花顶尖生长,增加铃数和提高棉花产量,且施 药对棉花品质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氟节胺;棉花;化学打顶30%氟节胺SC ,由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25%氟节胺SC ,由浙江禾田化学有限公司生产;5% 调环酸钙(泡腾剂),由湖北移栽灵公司生产;97%缩 节胺(固体),当地常用药剂;33%除芽通EC ,由江苏 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4.试验设计试验共设9个处理。
―、试验目的氟节胺在棉花上的试验效果较理想,施药后,可 有效抑制棉花腋芽的萌发,控制顶端快速生长,使植 株矮化,茎秆变粗,塑造理想株型。
为了解氟节胺对 棉花化学打顶的效果,进一步验证氟节胺药效,确定 最佳喷药时期及用药量,特设置氟节胺化学打顶试 验,为今后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供试作物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早48号。
2. 栽培条件试验地位于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东滩村5组, 前茬作物为棉花。
该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勻,具 有一定代表性,土壤质地为砂壤土,碱解氮含量36.3 毫克/千克、速效磷9.2毫克/千克、速效钾312毫克/ 千克。
试验地采用幅宽1.25米地膜,1膜4行种植。
按 试验设计要求和田间种植计划,播幅为3膜,宽4.8 米,长5.2米,每小区面积均为25米圆。
试验共设9个收稿日期:2017-05-11作者简介:李文霞(1979年11月-),女,农业推广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处理1 (对照):7月3日人工打顶,6月29日 667米2喷施缩节胺3~5克,7月10日667米2喷施 缩节胺8~12克。
处理2: 6月29日667米2喷施缩节胺3~5克,7 月4日667米2喷施30%氟节胺S C 120毫升,7月 10日667米2喷施缩节胺8~12克。
尉犁县棉花化学打顶剂应用现状及建议

种肥农药
Zhongfeinongyao
尉犁县棉花化学打顶剂应用现状及建议
1
1
1
2
22刘ຫໍສະໝຸດ 双 于 巨 屈 涛 吉秀梅 赵晓燕 柴凤鸣
近年来,随着尉犁县棉花产业的不断发展,棉花从种到收过 程中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而唯独棉花打顶方面还没 有完全突破,依旧处于试验阶段,严重制约着棉花生产全程机械 化的关键环节,该环节劳动效率低,用工成本高,因此解决这一 难题势在必行。推行棉花化学打顶技术解决劳动力资源短缺、用 工成本上涨过高,代替人工打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效 率,降低棉花生产成本,而且对促进棉花生产快速发展以及实现 农户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棉花化学打顶剂施用效果

2 试 验 设 计 .
由表 2可知 : 9月 2 0日调查 , 化学 打顶 的吐絮铃 率低 于人 工 打顶 1 .%。 45
3对倒 四叶 空果枝 率 的影响 .
表 3 不 同处理倒 四叶 空果枝 率 ( %)
试 验 设 化 学 打 顶 和 人 工 打 顶 2个 处 理 . 每个 处 理 重 复 3次 。 学 打顶 面 积 05公 顷 . 工 打 顶 面积 化 . 人 75公 顷 。7月 5日。 工 打顶 按 照传 统 方 法 以 1叶 . 人 l心 为标 准 摘 除顶 尖 :化 学 打顶 用 打 药 机 械 喷施 打 顶 剂 ,6 6 7米 量 5 用 O毫 升 , 他 栽 培 管理 措 施 按 常 其
.
I 譬
表 1 不同处理株高 ( 厘米) 处 理 I I 1 Ⅲ 平 均
… 、… 一 . ,、 . ,
甓 , ——_ a
——
嗣- 1●●●● 静 一 一 J 嚣
啊_黑●■●_
l 卞 1J
7叶
7o
7厶
7 ru .・
新 疆 棉 花生 产 中仍 采 取人 工 打顶 ,阻碍 了植 棉
杲先 民 , 赵 军 。 李贤 超
( 。 兵 团农业技 术推 广 总站 , 1新疆 鸟鲁木 齐
800 3 0 0;
2农二 师二 十一 团农 试站 , . 焉耆
8 1 1) 4 1 1
个 是未 加 9 9植 保 的对 照处 理 .其余 栽 培处 理 方 式
均相 同。 表 1 试验 处理 设计
处理 喷 药 次数 喷 药 时 P 用药倍数 喷 药方式 l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年两种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对比李红丽陶玲

2020年两种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对比李红丽陶玲发布时间:2022-05-10T05:08:56.204Z 来源:《探索科学》2022年1月下作者:李红丽陶玲[导读] 本文主要对棉花化学打顶整枝技术进行演示与示范。
新疆奎屯市128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李红丽陶玲 833207摘要:本文主要对棉花化学打顶整枝技术进行演示与示范,对张掖市大弓农化有限公司芽封(25%氟节胺)和河北沧州农化有限公司抑顶(40%氟节胺)两个化学打顶药剂进行实验对比,探索合理水肥运筹下的棉花化学打顶整枝综合配套技术,最大限度简化棉田打顶整枝工序,降低植棉成本,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
关键词:棉花;化学打顶整枝;水肥一、示范目的开展棉花化学打顶整枝综合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探索合理水肥运筹下的棉花化学打顶整枝综合配套技术,制定棉花化学打顶整枝综合配套技术规程,最大限度简化棉田打顶整枝工序,降低植棉成本,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
二、供试药剂及地点1. 供试药剂:张掖市大弓农化有限公司芽封(25%氟节胺),河北沧州农化有限公司抑顶(40%氟节胺)公司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2.示范地点:2连11斗5号3.供试品种:当地棉花主栽品种k-07-12。
三、处理1.处理对照CK:对照正常人工打顶。
示范: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
张掖市大弓农化有限公司芽封(25%氟节胺),河北沧州农化有限公司抑顶(40%氟节胺)栽培措施和药剂使用量见下表。
四、基本情况4.1采取一膜三带膜上精量点播,4月14日播种,22日出苗,全生育期滴水14水,总水方量323方,标准肥276个,全生育期化调6次,使用缩节胺42.1克,打顶时间7月4日,防治病虫害7次,停水时间:8月24日,喷施脱叶剂时间9月6日。
4.2喷药时间。
第一次施药时间:根据棉花长势,当棉株高度在59.2cm左右、果枝达到6.4台时、6月29日左右开始喷药。
第二次喷药时间:株高在75.8cm、果枝台数在10台左右、在7月20日开始使用。
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应用试验与示范

2021 年第3 期现代农村科技试验研究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应用试验与示范贺奇志(新疆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129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奎屯834032)摘要:为了最大限度简化棉田打顶整枝工序,降 低植棉成本,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在第七师 129团开展了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应用试验。
与传统 的人工打顶相比,应用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后产量较对照高5.39 kg/667 m 2,较对照增收84.35元/667 m 2,投入产出比为1:1.89,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为探索 合理水肥运筹下的棉花化学打顶整枝综合配套技术的 推广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棉花;化学打顶整枝;水肥运筹;降成本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 伟农科技抑顶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含40%氟节胺悬浮剂;供试品种:当地主 栽棉花品种一中棉所86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129团7连1支7斗5号 地,面积80亩,承包户董培军。
试验地土壤质地为粘土,肥力中等,前茬为棉花。
采用1膜3行3带机 采棉种植模式。
选取基础长势长相基本相同的相邻地 块(正常人工打顶)作为对照。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 1 个示范处理和 1 个对照处理, 不设重复。
示范处理: 应用伟农科技抑顶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打顶,整个生育期共喷施2次,第1次(6月23日)在棉花顶部喷施60 ml/667 m 2,第2次(7月15日)喷施90 ml/667 m 2,并加15 g 缩节胺;对照: 正常人工打顶。
1.4田间管理。
示范处理与对照田间管理相同。
4月18日播种,4月23日滴岀苗水,4月25日岀苗,保 苗株数7 667株/667 m 2。
全生育期化调5次,共使用 缩节胺35.6 g/667 m 2;全生育期灌水8次,滴水量240 m 3/667 m 2,随水滴施尿素32kg/667m 2,磷酸钾铵20 kg/667m 2,磷酸一铵 10 kg/667 m 2, 2019 年秋季全层施用三料过磷酸钙20.5 kg/667 m 2,人工除草3次,防治棉蚜、叶螨共6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2012年试验情况与结果分析
(一)
(二)
(三)
棉花化学 整枝剂作 用原理
试验材 料和方 法
试验结 果与分 析
(一)新型棉花化学打顶专用调节剂作用原理
新型棉花化学打顶专用调节剂的主效成分 有植物生长延缓剂(抑制剂)、幼嫩组织微 触伤材料(摘心剂)和缓释剂三种: 1、抑制剂:可被内吸传导,抑制棉花主茎 的伸长。 2、摘心剂:智能识别顶芽并发挥微 创 伤效果,对已有叶片、蕾、铃等无影响。 3、缓释剂:持续维持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并 缓和微创材料的触伤效果,直至棉花自封顶 。
由左表可见,单株铃数:102团
/105团/106团/共青团农场“化学” 分别比“人工”0.2/0.2/0.5/0.3 个,芳草湖“化学”比“人工” 少0.4个;单铃重:106团/芳草湖 /共青团/“化学”分别比“人工” 多0.1/0.3/0.3克(102团、105团 “化学”与“人工”相同);籽 棉产量:102团/105团/106团“化 学”分别比“人工”高 2/24.4/41.3公斤,芳草湖/共青 团“化学”分别比“人工”少 1.8/2.4公斤;皮棉产量:102团 /105团/106团/芳草湖/共青团 “化学”分别比“人工”高 0.8/10.8/19.3/3.0/0公斤。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对棉花顶心的影响
3.2 对农艺性状影
3.3 对棉铃空间分布影响
3.4 对棉铃吐絮期的影响
3.5 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3.6 对产量性状影响
3.1 对棉花顶心的影响
• 喷药后7-10天,棉株顶心紧缩、不同程度退绿、变黄,株高停止增长。 10-15天后顶心与茎、枝交界处开始出现离层,用手轻松晃动棉株,顶心 容易脱落。
(二)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药品来源:试验药剂由新疆金棉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并提供。 • 2.2试验品种:试验棉花品种均为新陆早48号。 • 2.3试验地点:试验于2012年在102团3连8支5斗6号地, 化学打顶50亩,人工打顶20;105团5连8号井地, 化学打顶10亩,人工打顶60亩;106团四连西4地、 二连407条田,化学打顶25亩,人工打顶75亩: 芳草湖六场三连沙井地,化学打顶41亩,人工打顶7亩; 共青团农场七连4号地化学打顶47亩,人工打顶3亩; 以上五个试验点化学打顶173亩,人工打顶165亩。 均采用宽膜覆盖,膜下滴灌,行距配置为机采棉方式。 • 2.4施药时间与方法:化学打顶剂施药时间在7月8-12日。施药量旺苗 50mL/亩、正常40mL/亩、弱苗30mL/亩。每亩兑水40公斤,采用打药机均 匀喷洒棉花冠层。
顶心紧缩
褪绿变黄
出现离层
3.2 对农艺性状影响
农艺性状结果分析表
单位 处理 株高(㎝) 株宽(㎝) 果枝台数(个) 倒四叶空果枝数(个) 主茎节数(个) 节间长度 ( ㎝)
102团
化学 人工 化学 人工 化学 人工 化学 人工 化学 人工
73 Aa 57.9 Bb 80.1Aa 65.3Bb 83.4 Aa 80.3 Aa 79.4 Aa 78.9 Aa 85.7 Aa 84.6 Bb
品质性状结果分析
长度
28.19
处理
人工
马值
4.69
整齐度
83.66
强力
28.68
成熟度
0.86
由以上可以看出,化学打顶对棉花纤维品质影响不大。
3.6 对产量性状影响
表五 产量性状结果分析表
单位 处理 化学 102团 人工 化学 105团 人工 化学 106团 人工 化学 芳草湖 人工 化学 共青团 人工 亩株数 (株) 12845 12549 14700 14300 14833 15133 14120 14099 15457 15403 单株铃数 (个) 6.0 5.8 3.8 3.6 5.5 5.0 4.8 5.1 4.6 4.9 单铃重 (g) 5.1 5.1 5.3 5.3 5.7 5.6 5.8 5.5 5.6 5.3 衣分 ( %) 41.7 41.4 41.3 41.0 41.6 41.1 42.0 41.0 41.8 41.6 籽棉产量 (kg/亩) 383.9 381.9 297.2 272.8 465.0 423.7 393.1 395.5 398.2 400.0 皮棉产量 (kg/亩) 160.1 159.3 122.7 111.9 193.4 174.1 165.1 162.1 166.4 166.4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在美国采用收获前不浇水和使用脱叶剂就可以了不追 求产量,只求低投入和经济效益 • 2、在中亚一些国家仍然采用人工打顶的办法 • 3、北京神农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4、中国洛阳驻新疆办事处、车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5、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氟节胺) • 6、新疆金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3.8 Aa 12.2Ab 14 Aa 11.8 Bb 17.6 Aa 13.9 Bb 16.4 Aa 15.4 Aa 16.6 Aa 14.9 Bb
4.1 Aa 4.7 Aa 5.7 Aa 5.6 Aa 4.7 Aa 5.8Ab 5.1 Aa 4.8 Aa 4.95 Aa 5.7 Bb
105团
106团
3.3 对棉铃空间分布影响
表二
处理 化学打顶 人工打顶 上部铃 0.79 0.77
棉铃空间分布调查汇总表
中部铃 2.43 2.53 下部铃 2.44 2.26 内围铃 5.26 5.09 外围铃 0.71 0.53
注:该表为五个试验点调查数据汇总。
6 5 4 化学打顶 人工打顶
由左侧图表可见,就纵向分布而言,化 学打顶的下部铃高于人工打顶,这有利于提 高棉花纤维品质。中部铃低于人工打顶,上 部铃二者相当,原因可能是今年7月20日-8 月10日大于10℃积温比去年高6度,比前年 高12.2度,高温干热风引起的花粉败育。就 横向分布而言,化学打顶的内围铃和外围铃 均高于人工打顶。
第8台 果枝
12/9 5/10 5/9 27/8
第9台 果枝
20/9 无 13/9 5 /9
第10台 果枝
无 无 20/9 无
第8台 果枝
10 /9 29/9 1/9 23/8
第9台果 枝
15/9 无 8/9 29/8
第10台 果枝
无 无 13/9 无
由上表可见,第8台果枝棉铃吐絮期:化学打顶为8月27日-10月5日,人工打顶 为8月23日-9月29日;第9台果枝棉铃吐絮期:化学打顶为9月5日-9月20日, 人工打顶为8月29日-9月15日;第10台果枝棉铃吐絮期(芳草湖):化学打 顶为9月20日,人工打顶为9月13日;秋季气候正常年份不论是化学打顶或者 人工打顶的第8-10台果枝棉铃均能正常成熟和收获。
(二)新疆棉区研究现状
棉花打顶
植物生长延缓 剂缩节胺 DPC
棉花群体容量 的拓展效应的 研究 08-12 08-10 新型棉花化学打 顶专用调节剂 我师连续5 年多点试验 2011 农七师125团
物理打顶
化学打顶
1960年起
97-99
辛酸甲酯、癸 酸甲酯和 6-BA
2000年后
人工打顶
马拉棉花 打顶机
34.7 Aa 39 Aa 26.7 Aa 25.9 Aa 56.7 Aa 55.3 Aa 22.7 Aa 26.7 Aa 51 Aa 50.5 Aa
9.4 Aa 7.3 Bb 10.4 Aa 6.8Ab 12.4 Aa 9.9Ab 9.4 Aa 9.8 Aa 11.3 Aa 9.9 Bb
3.5 Aa 1.4 Bb 2.5 Aa 0.4 Bb 3.4 Aa 0.3 Bb 0.87 Aa 0.43 Bb 0.35 Aa 0.5 Aa
铃数
近三年7月20日-8月10日的芳草湖大于10℃积温表
年份 积温
上部铃 中部铃 下部铃 空间分布 内围铃 外围铃
3 2 1 0
2010年 75.2
2011年 81.5
2012年 87.5
3.4 对棉铃吐絮期的影响
表三 棉铃吐絮时期记载表
化学打顶(日/月) 人工打顶(日/月)
单位
102团3连 105团5连 芳草湖6场 106团4连
(二)试验材料和方法
• 2.5调查方法与项目: • ①农艺性状调查:自试验开始即在各处理随机选择三个点即为三个重复 ,定株调查,每个点选择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每7天调查一次不同打 顶方式棉花株高、果枝台数、主茎节数、单株铃数情况,计算平均节间 长度。 • ②棉铃空间分布调查 :吐絮后各处理选择有代表性10株,统计下(1-3 果枝)、中(4-6果枝)、上(7果枝以上)三部分的有效铃数,以及内 围铃数(第一果节的铃)和外围铃数(第2果节以外)。在所选植株主 茎上、中、下部各取一片叶测量叶长,叶宽。 • ③吐絮期主要农艺性状调查:测量棉花倒四叶空果枝数、株宽(棉株横 向最大宽度)、植株总叶片数和吐絮数。 • ④产量调查: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皮棉产量。 • ⑤品质性状调查:各参试单位的棉样均由本站送往六师棉花纤维检测中 心,分析纤维品质。
芳草湖
共青团
注:同一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在P<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Duncan法)
3.2 对农艺性状影响
由上表可知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相比较,株高达到显著且极显著 水平的团场有102团、105团、共青团等,106团、差异不显著的有芳 草湖,化学打顶比人工打顶株高高出最多的的是102团15.1cm,其次 是105团14.8cm ;株宽各试验团场差异均不显著;果枝台数达到显著 且极显著水平的团场有102团、共青团,达到显著水平的有105团、 106团,差异不显著的有芳草湖,化学打顶比人工打顶果枝台数高出 最多的是105团3.6台,其次是106团2.5台;倒四叶空果枝达到显著 且极显著水平的团场有102团、105团、106团、芳草湖等,差异不显 著的有共青团,化学打顶比人工打顶空果枝数多最多的是 106团3.1个, 其次是102团和105团2.1个;主茎节数达到显著且极显著水平的团场 有105团、106团、共青团等,差异显著的有102团,差异不显著的有 芳草湖;节间长度达到显著且极显著水平的团场有共青团,差异显著 的有106团,差异不显著的有102团、105团、芳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