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全国卷Ⅲ作文解题审题及2篇范文
2019年全国Ⅲ卷高考作文范文三篇

2019年全国Ⅲ卷高考作文范文三篇改革开放三部曲历史见证,中国这颗明珠,正越来越亮!——题记有人说:“历史是铁马嘶鸣,弯弓映月的豪迈。
”有人说:“历史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气概。
”还有人说:“历史是天下大治,四海升平的祥和。
”而我说:“历史是改换容颜,改革开放的幸福!”改革开放40年前,中国如一幅尚未完成的拼图,零散而又默不作声地在一个角落,没有改变,也没有人提出改变。
他,*。
他改变了历史,改变了中国。
是他,使中国变得璀璨耀眼!中国在改变……昔日步行路程的人们,不需再长途跋涉,大街上来来往往的汽车足以将你带到所需的去处。
要去异乡?不用再带上一些干粮,用双足行走几十里的路程,一只能够在天上飞行的“大鸟”——飞机,就能够让你舒适省时地到达目的地。
昔日矮小狭窄的房屋,也如人们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长高”,还随着时间的流潮“穿上了各式各样的新衣”。
与以前的房子相比,现在的高楼大厦可谓是“庞然大物”了。
昔日那洗得发白的、粗糙的布衣,已“不见踪影”。
代替它的,是各种样式、各种材料做成的衣物,而且正随着时尚的潮流所改变。
昔日人们粗略、简单的饭菜,也逐渐增变为海鲜或更多的鸡鸭鱼肉等。
以前,吃肉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
现在,每个餐桌不光是菜式丰富,还更注重营养的均衡。
昔日的马车成为了各种汽车;坑坑洼洼、漫天黄沙的大路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路;电话到传呼机到移动电话,越来越先进,也越来越方便;从报纸到收音机到电视再到电脑……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难怪人人都感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是平的!改革开放40年了,回收,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就在这40年里,中国从懒散到辛勤,从破碎到完整,从平凡到富强!改革开放后,生活改变了,人们幸福了,国家富强了!我们90后的儿女,谁能说是不幸福的?让我们珍惜,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努力,努力让国家更富强;让我们憧憬,憧憬祖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中国—这幅以前尚未完整的拼图,正一块块地连接在一起……人生是一次曲折的旅行,如果走的过快,便会忽略沿途的风景,但如果走得过慢,就会浪费时光最终不能到达成功的终点。
2019全国卷Ⅲ作文解读_教育文摘

2019全国卷Ⅲ作文解读
全国卷Ⅲ
(适用地区: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解读
今年全国Ⅲ卷作文题一改往年的“画风”,远离了时政,专攻起“煽情”。
作文所供材料是一幅漫画——一位已不再年轻的老师在孩子们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上留下这样两句话:“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
非常简单的构图、极其质朴的话语,我想一定看得考场上许许多多的孩子双眼潮湿。
这就是老师!这就是师爱!尽管我们的老师桃李满天下,学子遍天涯,毕业的学生一茬接一茬,但哪一个孩子都是他耗尽心血倾心栽培的树苗,哪一个孩子的成长中凝聚了他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当这些孩子一个个长大、毕业、离开,老师所拥有的并不仅仅是农民的丰收的喜悦,还有亲人离别的感慨……
由这幅画,我想到了教育绝不是冷冰冰的机械作业,而是掺和着亲情与友情的感化;教育绝不是填鸭式的知识的灌注,而是心的交流、
灵魂的滋养;教育绝不是我授你受,而是师生情感与心智的共同的成长……
所以,一句“我再看看你们”,包含的何止万语千言!相信每一位曾感受过师恩滋润的学子一定会读懂,会参透,会感动。
至于写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写小说、散文已经不重要了,为情造文即可。
(王淦生)。
2019高考全国卷3作文解析和下水作文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作文1.内容限制。
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
漫画的主要内容是在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上,一位老师背着手面对着学生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整个画面温馨动人,寄语感人至深,考生很容易把握漫画内容和情感。
脱离画面内容的构思和写作都是偏题甚至跑题的。
2.立意限制。
考生在立意时,需要抓住漫画内容、漫画中的说明性文字,以及漫画中人物间的关系,在整体构思的基础上确定立意。
漫画人物涉及老师、学生,漫画的说明性文字“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素。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离别感言,而是富有温情,很有温度,更有高度的深情之语。
一方面道出无数老师离别之际对学生的依依不舍及祝福和期望,引导考生铭记教诲,继接奋斗,砥砺前行,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另一方面引导考生懂得感恩,感悟教育者的温度、情怀与智慧。
3.价值判断限制。
这则漫画材料贴近考生的生活,是考生熟悉的最后一课的情景,情境代入感很强。
命题人意在引导考生尊师重教,引导学生建立好的品格修行,培养学生感恩及尊师重教的思想品德。
考生不可质疑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期待与祝福。
4.思维限制。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是立意限制,也是思维限制。
考生的构思必须立足于材料整体,坚持整体原则和全面原则。
考生应注意这里所强调的“寓意”二字,即要通过材料的表面现象,深刻思考材料背后隐含的社会、人生问题。
开放性1.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考生不可脱离材料,但又不能囿于材料。
不可停留在对漫画内容的图解上,而要联系现实展开联想和思考。
比如马云辞去阿里CEO 一职而回归教育,致力于振兴教育的情怀,比如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老师的教育情怀等。
也可联系社会上不尊师重教的现象从反面切入,但无论以何角度切入,考生都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但重要的是要说得客观、深入,要能体现自己的思考,表达出真情实感,不能停留在口号式的论点重复上。
2.立意角度是自由的。
从学生的角度:漫画中陪伴考生是高高堆积的书和充满期待的老师,“你们再看看书”展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精心指导和辛勤培育。
2019高考全国卷Ⅲ作文解题审题及2篇范文

2019高考全国卷Ⅲ作文解题审题及2篇范文全国卷Ⅲ作文题目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要求:围绕漫画,选好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题分析本套试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属于开放性材料),其中有特殊场景(高考前最后一节课)、有人物(班主任和学生)、有文字(高考前最后一节课,班主任说:你们看看题,我看看你们)。
从写作要求看,只要围绕漫画,选好角度就可以。
从场景、人物、语言来看,这节课其实也就是师生彻底分别、告别的一节课。
考生可以分别从老师和学生这两个角度去写。
因此,考生立意可写“离别、分别、关怀、凝望”等,表现师爱生,生爱师、尊师等主题,反映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校园面貌,传达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审题】漫画材料再现了老师对学生即将毕业离别恋恋不舍的情境。
根据“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适宜写抒情散文。
【构思示例】全文开头用文字再现漫画情境。
老师展开联想:从入学接触新生起到毕业前的一幕幕集体活动情境片断描写;选择其中几个有特点的难以忘怀的学生,描叙与其交往情境。
点明主旨:教育是爱与知识的传递,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作文1毕业不说再见——老班,您好!亲爱的班主任,请允许我们这样亲昵地称呼您——老班!请您不要介意。
我们之所以这样称呼,不是对您的不恭敬,而是发自内内心的一种亲昵。
老班,您好。
这是高考前夕的最后一节课,说实话,您发给我们最后的押题卷,因为即将的道别我们实在无法做下去,尤其是您的话“你们看看题,我看看你们”更让我们感动不已。
此时此刻,我们心里好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一切酸甜苦辣都不禁涌上心头。
该怎么说呢?老班,在学习上,您对我们谆谆教诲,精严要求;您对考点知识把握准确到位,理解深刻,引导有方;您的课堂总是激情饱满,斗志昂扬。
尤其在我们感觉疲乏的时候,您总会适当插科打挥,让我们发自内心一笑,让疲劳消失,然后您又激情澎湃地沉浸在教学之中。
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作文解析及范文全国III卷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专家评析:倡导尊师重教,引导学生品格修行。
作文试题选取一则漫画,通过特定情景的引入,拉近教育主题,使考生在感受师生情谊、体验情感温度的同时,产生强烈共鸣。
漫画中老师的神情和言语饱含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的期待与希望、眷恋与不舍,考生可以从中解读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期待与祝福,领悟老师的奉献精神、园丁品格和责任意识,教师作为榜样人物的品德示范将在学生成长历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范文:尊师重教时代大道一眼凝望,一句叮咛,一生守护,这是师者情怀,教育根脉!漫画里一位老师在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上,给学生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这让多少人唏嘘,多少人感慨!是的,是时候了,唤醒我们尊师重教的传统,走出一条时代的大道!尊师重教,是要懂得松软心土,迎接老师那份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的滋养,让脚步里才会蓄积爱,让生命的每一步行走都有温度。
“再看看书”,再触摸一下知识的心跳,再聆听一下奋进的脚步,汲取更多力量去拼,去搏,去跨过生命中这不平常的一道坎。
这是老师的殷殷希望。
“再看看你们”,再了多少天,多少次,还是不够,不舍!这个“再”字,有多辽阔?荡漾的都是老师的眷念之波!这个“再”字,有多绵长?一眼就看去了老师一生的时光!这“看”,是用眼,更是用心,用爱,用智慧对我们的滋养。
老师以爱唤醒爱,以情濡染情,以热血浇灌热血,让我们拥有一个热气腾腾的人生!我们脚步里也要蓄积爱,让每一步行走都有爱的温度。
尊师重教,是要懂得体味老师那份无私的呵护,那份责任的坚守,让我们拥有精神的母本,也要做一个能奉献敢担当的人!可以说,漫画中的这一位老师,是替天下老师表达心声,是天下老师站立和守护的姿态。
2019年全国Ⅲ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9年全国Ⅲ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权威专家解析】作文试题选取一则漫画,通过特定情景的引入,拉近教育主题,使考生在感受师生情谊、体验情感温度的同时,产生强烈共鸣。
漫画材料,画面主题清晰,中心指向尊师重教、师生情谊、责任与嘱托等。
漫画中老师的神情和语言饱含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的期待与希望、眷恋与不舍,考生可以从中解读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期待与祝福,领悟老师的奉献精神、园丁品格和责任意识,教师作为榜样人物的品德示范将在学生成长历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画里话外,师生情长”,倡导尊师重教,引导学生品格修行。
漫画中文字由教师说出,考生可以站在教师角度进行审题立意,也可以从考生自己的角度“有感而发”,更可以从第三方的角度冷静审视和谐的师生关系。
考生可以考虑采用记叙文文体,写出自己与老师感人至深的二三事,回忆恩师与同学的相处时光,体现老师的奉献精神、高尚人格,展现新时代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也可以采用议论文文体,从教师最后对学生的嘱托“你们再看看书”,分析出教师对学生未来的深切期盼,“我再看看你们”分析出教师对学生无私而真挚的关怀,论述尊师重教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分析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于教育发展的作用等。
从师生关系,引申到尊师重教,由尊师重教联系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的举行,探讨发展教育、重视人才,是新时代发展的源动力。
这道作文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
文章立意清晰明了,大部分考生审题不会审偏审错,但写作议论文需要深刻的思考、独特的切入角度及足够的论据来支撑,写作记叙文文体,如果没有新颖的构思、高超的文笔与技巧,会造成千篇一律的煽情。
所以本题题目普通,但想脱颖而出拿高分较难,是一道有难易适中、有较高区分度的好题。
范文:【01】2019年西藏满分作文:温暖的眼神吃过下午饭后,太阳西斜,凉风渐起,老家的人习惯到田地里走一圈,看看庄稼的长势,在心底默默憧憬一年的收成。
2019全国卷3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恩情xx,此生不忘我国古代一文学大家韩愈曾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意思是说古代求学的人必须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教导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但如今的老师所要掌握的可不仅仅只是教导学业,解决问题了.还要关心学生的各种情况,简直就是第二个妈呀!恰巧,我的班主任就是其中一员。
她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幽美女老师,岁月没有在她的身上留下一点痕迹,一对星眸,两弯柳眉,真是国色天香啊!特别是她平时脸上总挂着一点淡淡的微笑,使人如沐春风。
但你也不要被她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她严俊的时候可不比那黑脸包青天逊色多少。
曾有人对我说过:“描写一个人,就要写她的不同之处。
”但我认为只有那些最基本,最显而易见的东西才是最应该写的。
因为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并不是所有老师都可以抵住诱惑,因为各种指标,升学率,奖金都渐渐蒙住了他们的双眼。
因此,我为我的老师能够对待学生大度,关心学生精细而自喜。
我的醉心比较广博,其中最喜欢的是绘画。
无聊时,哪里都是我的画板。
一天早读时我没有背书,而是趴在桌子上画画,突然一阵惊呼从身后响起:“哎呦,画的可以嘛”。
差点把我吓死,这不是老师的声音吗?完了,这次完了。
我转过头去,看到一张此时我不想见到的脸庞。
她这时又调转语气说:“虽说绘画是你的醉心,老师不该阻止,但你也不能不分场合,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时间很宝贵,人在这时记忆最佳,不易忘,你可要爱护啊。
”说完便走了我见过许多老师在遇见学生犯错时的态度,但从没见过教训学生前夸他们的。
为此,我对老师的大度而感到羞耻,我低下头,在心中默想:“对不起,老师,我一定改正过来”。
除大度之外,我还亲身体验过老师对待学神的精细之处。
去年冬至的时候,老师特地做了些饺子,拿到班里来让大家品尝,吃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还有前天外面风大,尘土飞扬,老师就从家里带来一些口罩分发给大家,让大家到外面去带上注意防尘。
你们说,这样一个既幽美又大度并且还细心的老师,还不值得我们大家去爱吗?敬爱的老师,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我有许多话想要对您说,但是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都道不尽我对你的喜爱,遂用一诗聊表敬意:“吐尽心中万缕丝,燃尽烛中无限泪。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试题详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Ⅲ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1. C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
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C项“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分析错误,对传统艺术进行西式改编,将会失去的是“本真的艺术特性”。
故选C。
2.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文章没有对“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作比较,因为二者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都不是保护。
故选C。
3. D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使其‘雅化’)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对能否获得成功,并未有明确的说明。
B项,“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缺少根据,文章中只是说“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 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并非所有的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
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这样“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
故选D。
4. A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全国卷Ⅲ作文解题审题及2篇范文
全国卷Ⅲ作文题目
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西藏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围绕漫画,选好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题分析
本套试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属于开放性材料),其中有特殊场景(高考前最后一节课)、有人物(班主任和学生)、有文字(高考前最后一节课,班主任说:你们看看题,我看看你们)。
从写作要求看,只要围绕漫画,选好角度就可以。
从场景、人物、语言来看,这节课其实也就是师生彻底分别、告别的一节课。
考生可以分别从老师和学生这两个角度去写。
因此,考生立意可写“离别、分别、关怀、凝望”等,表
现师爱生,生爱师、尊师等主题,反映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校园面貌,传达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审题】
漫画材料再现了老师对学生即将毕业离别恋恋不舍的情境。
根据“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适宜写抒情散文。
【构思示例】
全文开头用文字再现漫画情境。
老师展开联想:
从入学接触新生起到毕业前的一幕幕集体活动情境片断描写;
选择其中几个有特点的难以忘怀的学生,描叙与其交往情境。
点明主旨:教育是爱与知识的传递,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作文1
毕业不说再见
——老班,您好!
亲爱的班主任,请允许我们这样亲昵地称呼您——老班!请您不要介意。
我们之所以这样称呼,不是对您的不恭敬,而是发自内内心的一种亲昵。
老班,您好。
这是高考前夕的最后一节课,说实话,您发给我们最后的押题卷,因为即将的道别我们实在无法
做下去,尤其是您的话“你们看看题,我看看你们”更让我们感动不已。
此时此刻,我们心里好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一切酸甜苦辣都不禁涌上心头。
该怎么说呢?老班,在学习上,您对我们谆谆教诲,精严要求;您对考点知识把握准确到位,理解深刻,引导有方;您的课堂总是激情饱满,斗志昂扬。
尤其在我们感觉疲乏的时候,您总会适当插科打挥,让我们发自内心一笑,让疲劳消失,然后您又激情澎湃地沉浸在教学之中。
暑天,我们看到您热汗直流,甚至声音都有些嘶哑,可您依然斗志不减,边擦汗水,边板书讲演,丝毫没有厌烦和急躁的情绪。
数九寒天,您有时边讲演边咳嗽着,但您没有丝毫抱怨。
为了我们的高考,您和我们一样奋战在高考一线。
每天清晨6点10分,我们准时看到您站立在教室门口,深情地望着我们,待我们坐好,随后便听到您每天第一声——您声音宏亮地引领我们大声诵读励志名言。
我们在名言优美的语言艺术感染下、在深刻的思想启迪下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冲杀。
您常常亲切地告诉我们:人生在于奋斗,奋斗的人生最精彩,奋斗的青春最闪亮。
我们在您地引导下每一天都充满了活力与快乐。
当然,您也有生气的时候,您每次生气都是因为我们不努力——不是我们月考成绩不佳就是我们自习纪律混乱。
为了教育我们端正学习态度,您苦口婆心在班会给我们讲高考、学习的重要性;您不厌其烦地谈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好像好友一样诉说着自己曾经的教训;您这样做,为的是让我们从您的人生教训中直接获得人生的启迪。
为了我们的上进,您每天过着朝六晚十的生活,我们常常纳闷您怎么那么精力充沛,其实从您削瘦的脸庞和沙哑的声音来看,您不是精力充沛,而是靠着“心劲”——对我们的爱和责任支撑着您。
一年来,从未见过您请过一天假、耽误过我们一节课。
节假日、寒暑天,您一年300多个日子如一天——备课、到位、上课、辅导、批阅作业。
除此之外,您还要每周上班会或开校会、家长会,另外,您还积极参加各类教研会,上示范课,写论文,做课题,还要做好个别辅导,做好扶贫工作等等。
老班,我们感觉高三辛苦,其实您的人生更辛苦。
我们奋斗一年就要奔向自己向往的大学,可是您在教育战线却要奋斗一生。
您呕心沥血送走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学子,在岁月更替中,您渐渐鬓发如霜,容颜苍老。
在此临别前的最后一节课,让我们在内心深深地向您鞠一躬,老班,您辛苦了!感谢您,因为您,我们的人生而更加精彩。
毕业不说再见——老班,您好!再见更好!
作文
鸟儿的本领在天空,鱼儿的本领在水中
——老班给亲爱的同学们的回复
亲爱的同学们,看到你们的文章,我很感动,不由得眼泪模糊了双眼。
我很欣慰,也很高兴,感谢你们这样称呼我——老班。
我一点也不怪罪,你们能这样称呼我,说明我们之间是亲昵的、信任的。
你们很爱我,就像你们称呼爸爸、妈妈——老爸、老妈一样。
从你们的文章中,我读出了感恩与理解,读出了期待与成熟。
是的,你们不再是最初入班的你们,那时候,你们轻松与快乐,浑身上下充满着一种放肆与浪漫。
也许,最初,你们对高考认识还不是那么到位,还没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可是,随着时间地深入,随着我们婆婆妈妈、喋喋不休的教导,你们终于成为我们心目中勤奋苦读的样子。
看到你们每天埋首于书山题海的时候,我们做老师的也很心疼。
是啊,你们本不该这么拼命的学习。
因为,人生的路还很漫长,高考的成与败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
可是,为了考取更好的大学,享受更优质的大学教育资源。
和你们的父母一样,我们不愿让你们输在大学的起跑线上。
固然,高考的成败不能决定人生,可是,在有可能、
有希望的情况下,对优秀大学的追求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此时不下苦,何时再下苦?此时不奋斗,何时再奋斗?同学们,我们不能不对你们提出严格的要求。
这些,我看到了你们的理解,看到了你们的成熟。
我不希望你们对我这个老班感恩戴德,我只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考上如意的大学,考上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踏上人生正确的征途,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是的,我是一位人民教师。
教好书,育好人,是我的职责。
对你们是这样,对历届学子,我们何尝不是这样?老师对学生,在成长教育上,在知识传授上,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没有丝毫保留。
我们的每句话,我们的每堂课,都是希望你们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成长。
否则,那就是我们的失职,是对你们的不负责任。
那样,我们有愧于良心,也有愧于党和人民的厚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那就无怨无悔。
我们不求拥有高楼宝马,不求拥有高官厚禄,我们只希望毕业以后的你们仍然喜欢学习,喜爱思考,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特长,在感兴趣的专业上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亲爱的同学们,高考不是终考,人生还很漫长,“鸟儿的本领在天空,鱼儿的本领在水中。
”选择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是我们对你们永远的期盼。
因为,只有
这样,你们才能发挥出你们的潜力和聪明才智,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卓越成绩,才能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