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第三章
近代史纲要第3章

教学目的:
•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与历史条件。 • 掌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准备活动、基本 理论及其改良派论战的基本情况。 • 熟悉武昌起义、帝制覆亡、民国建立与 袁世凯窃国的过程。 • 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 • 对辛亥革命进行正确认识和正确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放弃了 改良思想。 •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 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 • 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指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变君主政体为 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 • 以上表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 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 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 式。
经典论述:
清朝的统治,在革命势力迅速发展的情势下,已经不 能维持下去。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为了欺骗人民和 抵制人民的革命,在将近五十年前,清朝统治者宣布 了“预备立宪”,并且公布了一个“宪法大纲”。这 个“宪法大纲”的主要目的是要保存封建专制制度, 虽然在表面上不能不许诺人民一些要求,但是人民不 相信这种许诺是真的,不相信这种“立宪”能使中国 进步。人民抵制了这种骗人的“立宪”。
辛 亥 秋 保 路 死 事
黄花岗起义后就义烈士
纪
念 碑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国 民国临时政府。 •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 质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 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 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好的段落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好的段落(实用版)目录一、晚清时期的自强运动二、自强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成就三、自强运动的失败及其原因四、总结与反思正文一、晚清时期的自强运动晚清时期,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割据,清政府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腐朽与衰弱。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一些有远见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自强运动,试图通过改革和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使中国重新崛起。
二、自强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成就1.林则徐:林则徐是晚清时期自强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学习西方科技和制度,以抵制外国侵略。
他在广州主持禁烟,成功禁止鸦片贸易,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自强运动的一个重要阶段,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他们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管理制度,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在此期间,中国建立了一批近代化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提高了国家实力。
三、自强运动的失败及其原因然而,自强运动并未能挽救民族危机,最终以失败告终。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改革不彻底:自强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和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未能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改革局限于技术层面,未能真正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2.顽固势力阻挠:在自强运动期间,保守势力始终对改革持反对态度。
他们认为改革触犯了封建礼教,损害了传统利益,因此不断对自强运动进行阻挠和破坏。
3.西方列强不支持:当时的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他们更愿意把中国当作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因此,在自强运动期间,西方列强并未给予中国实质性的支持,反而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实力。
四、总结与反思晚清时期的自强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最终未能挽救民族危机。
这使我们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科技和制度,并不能解决国家面临的根本问题。
要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必须进行全面的社会制度改革,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走向现代化。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孙中山(1866.11.12— 1925.03.12),名孙文,字载之, 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 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 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 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 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 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 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 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 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 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2、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章 炳 麟 的 早 期 革 命 活 动
邹 容 、 陈 天 华 的 革 命 宣 传
同 盟 会 的 成 立
革 命 党 人 的 早 期 武 装斗 争
一 、 封 建 帝 制 的 覆 灭
中 华 民 国 成 立
中 华 民 国 临 时 约 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中 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是20世 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 治上乱了阵脚。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 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激发 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 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 们的精神解放。 第五,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三点 二十分。
江 南 制 造 总 局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三点 二十分。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江南制 造总局 炼钢厂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三点 二十分。
B金陵机器局(1865年,李鸿章)(宁局) 李鸿章就任两江总督时,把马格里主持的苏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三点 二十分。
福建水师:闽浙总督统辖,防卫福建、台湾,船二十 艘,十四艘为福州船政局造,其余外购。中法战争中, 被击沉9艘,几乎全军覆没,后难以成军了。
南洋:由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节制,防卫江浙,船 二十三艘,外购九艘,自造十四艘,参与过中法战 争。
北洋:北洋海军是清政府最主要的一支新式海军, 也是洋务事业中筹建时间最长,用钱最多的一项, 1875年筹建,1888年正式成军,始终为李所操 纵。大部分舰只购自国外。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三点 二十分。
(2)洋务活动与洋务企业的性质
洋务运动从六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中日甲午战 争宣告失败
★近代军事工业的兴建
①举办军事工业的目的 ②几个重要的军用工厂概况。 A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沪局):(1865年李鸿
章筹办的) 上海由丁日昌主持的洋炮局和苏州由韩殿甲主持的洋炮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三点 二十分。
关于洋务派军事工业的性质问题 对其资本主义因素估价较充分一派 有的认为它以封建性为主导,兼有一定的
资本主义因素。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三点 二十分。
④军事工业的作用。
A:加强了清王朝镇压人民的力量,维护了 清王朝的统治。
B:加强了清王朝低御外侮的力量,战争的 失败,不是由于清朝办了洋务运动,而是因 为洋务运动没有办好。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好的段落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好的段落摘要:一、引言:概述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的主题和背景二、自强运动的兴起:介绍自强运动的起因、目标及其意义三、自强运动的具体实践:阐述洋务运动、军事自强、教育自强等举措四、自强运动的成功案例:分析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实例五、自强运动的失败原因:探讨政治体制、官僚腐败、西方列强侵略等多方面原因六、失败的影响:阐述自强运动失败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七、结论:总结自强运动及其失败的历史教训正文:【引言】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的主题是自强及其失败。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如何寻求自强,以及为何最终未能成功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
【自强运动的兴起】自强运动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自那时起,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唯有自强才能挽救民族危机。
自强运动的目标是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强化国防实力,从而摆脱列强的控制。
这场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强运动的具体实践】在自强运动中,洋务派官员们推行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包括洋务运动、军事自强、教育自强等。
洋务运动致力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国内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军事自强则着重于加强国防实力,建立现代化的军队和海军。
教育自强则是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新一代具备西方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自强运动的成功案例】在自强运动中,有一些成功案例值得关注。
例如,江南制造局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兵工厂,为国防事业作出了贡献。
福州船政局则在船舶制造和航海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些实例充分展示了自强运动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自强运动的失败原因】然而,自强运动最终未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
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政治体制的束缚,使得改革举措难以深入推进。
其次,官僚腐败现象严重,导致资源浪费和政策执行不力。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

③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为进 一步鲸吞中国领土制造了借口)。
1858年签定《天津条约》时的情景
《天津条约》
❖ 大英欽差各等大員及各眷屬可在京師,或長行居住, 或能隨時往來,總候奉本國諭旨遵行
❖ 已有江寧條約舊准通商外,即在牛莊、登州、臺灣、 潮州、瓊州等府城口,嗣後皆准英商辦可任意與無 論何人買賣,船貨隨時往來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面积
中俄 1858年
〈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 60多万平方
以南黑龙江以北
公里
1860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 约40万平方
年
包括库页岛在内 公里
1864 年
中俄堪分西北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 44万多平方
界约记
南、以东
公里
19世 纪80 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 以及以后五个 堪界议定书
❖ 長江一帶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
❖ 英國民人准聽持照前往內地各處遊歷、 通商,執照由領事官發給,由地方官蓋 印
❖ 前因粵城大憲辦理不善,致英民受損, 大英君主只得動兵取償,保其將來守約 勿失。商虧銀二百萬兩,軍需經費銀二 百萬兩二項,大清皇帝皆允由粵省督、 撫設措
1860年10月24、25日,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 字。中方代表奕訢,英方代表额尔金,法方代表葛罗。
天京事变
1856年,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附体,逼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洪秀全召韦 昌辉与石达开回京诛杀杨秀清。韦昌辉滥杀无辜,引起石达开不满,劝阻不成。 石达开领兵讨伐韦昌辉,平息天京变乱。由于遭到洪秀全的猜疑,石达开负气 出走,天京内防空虚。石达开遭到清军围攻,不久遇害。
天
王
洪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主要内容1. 哎呀,你们知道吗?林则徐虎门销烟那可真是太厉害啦!就好像我们班上有个同学特别勇敢地站出来反对不公平的事一样。
当时林则徐坚决地说:“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这就好比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个好成绩一样坚定。
他带领大家销毁了那么多鸦片,保护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真了不起!例子: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小伙伴在公园里玩,看到有人在乱丢垃圾,我们当中的小明就像林则徐一样勇敢地站出来说:“不能乱丢垃圾!”然后大家一起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那时候觉得自己也能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呢。
2. 哇塞,太平天国运动可热闹了呢!洪秀全他们不就像我们一起组队去挑战困难一样嘛。
洪秀全大声喊着:“天下一家,共享太平!”这多有气势呀,就跟我们喊着要一起赢得比赛一样。
他们努力去改变不好的状况,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很值得敬佩呀!例子:有一次我们参加拔河比赛,大家一起喊着口号,齐心协力地想把对方拉过来,虽然最后没赢,但那种一起努力的感觉真的很棒。
3. 嘿呀,洋务运动那也是很重要的呀!那些大臣们就好像我们努力学习新本领一样。
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这就好像我们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样。
他们开办工厂、学校,想让国家变得更强大呢。
例子: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个科技活动,我们都积极去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就像洋务运动时的人们努力去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一样。
4. 你们晓得不,甲午中日战争可太惨啦!邓世昌喊着:“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这多有英雄气概呀!就像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也绝不退缩一样。
那些战士们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真的让人好难过呀。
例子:有一次我们去爬山,遇到了很难走的路,但是大家都没有放弃,互相帮助着往上爬,就像战士们在战场上互相支持一样。
5. 哎呀呀,戊戌变法那可是一群勇敢的人在努力呀!康有为他们就像我们想要改变不好的规则一样。
康有为大声说:“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清 末 立 宪 运 动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2、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日益高涨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4、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破产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会员合影
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
在宣传民主思想中,陈天华的《警世钟》、 《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的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轰动海外,影响日深。 其中,邹容的《革命军》更是激荡人心,催 人奋进。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 通,还在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软 弱,主要表现在:近代工业基础薄 弱;工业发展的原动力不足;处于 没有平等竞争条件下的国际环境下; 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
本章小结
辛亥革命及其后来的斗争都最终失败了,“革命 尚未成功”,但它给了我们以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要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实 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必须寻找新 的革命思想、新的领导阶级、新的革命政党、新 的革命道路、新的革命前途。俄国十月革命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工人阶级成为 新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 核心。从此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历 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辞职文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以后,废除了 孙中山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任 命亲信组阁,控制了政府的实权。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亲信在上 海杀害了国民党领袖 宋教仁。
被杀害的宋教仁
袁世凯秘密大借外债,于1913年4月向 英、俄等五国银行借款2500万英镑,作为 扩大军队,发动内战的经费。 他巧取豪夺,兼并土地,增加赋税, 19 13 – 1914年各地的地租比辛亥革命前增加 1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康乾盛世2、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
A、湖南B、湖北C、广东D、四川3、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振兴中华”口号最先是()提出来的。
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孙中山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革命团体()。
A、华兴会B、光复会C、兴中会D、同盟会6、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同盟会于()年成立。
A、1895B、1898C、1904D、19057、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战斗报》B、《红星报》C、《民报》D、《民权报》8、(),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了首义的胜利。
A、1910年10月1日B、1911年10月1日C、1911年10月10日D、1911年10月11日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国宪法》B、《中华民国宪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形成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帝国主义的殖民地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3、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14、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
A、戊戌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15、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16、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7、在近代中国的反动势力中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的是( )。
A、封建主义B、资本-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地主阶级18、提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 )。
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周恩来19、20世纪初,清政府为摆脱困境,延续统治,发起了一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史称(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保路运动20、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 )。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21、科举制是清政府在下列哪次活动中废除的?(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预备仿行宪政”22、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是( )。
A、资产阶级工商业者B、华侨C、会党D、留学生为骨干的青年知识分子23、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兴中会B、同盟会C、华兴会D、光复会2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是( )。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共同纲领》D、《建国方略》25、辛亥革命与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不能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B、列强的敌视和反对C、没有自己的纲领D、没有一个自己的政党2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严复翻译《天演论》B、孙中山创立《民报》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7、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
A、仿效欧美政体B、发展资本主义C、延续清政府的统治D、缓和阶级矛盾28、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华兴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岳王会29、热情讴歌革命的文章《革命军》的作者是( )。
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孙中山30、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
A、《时务报》B、《国闻报》C、《民报》D、《新民丛报》31、1911年4月在广州发生的起义所以被称为“黄花岗起义”是因为( )。
A、起义是在黄花岗发动的B、起义军去进攻设在黄花岗的清军要塞C、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后被葬在黄花岗D、起义是在黄花岗失败的32、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 )。
A、护国运动B、“二次革命”C、护法运动D、中华革命党的起义33.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34、为了让对方支持他复辟帝制,袁世凯与( )签定严重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35、1917年悍然拥立废帝溥仪,复辟清朝的封建军阀是()。
A、袁世凯B、张勋C、段祺瑞D、张作霖36、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的人是( )。
A、孙中山B、黄兴C、蔡锷D、宋教仁37、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的执行部庶务是()。
A、孙中山B、黄兴C、宋教仁D、宋庆龄38、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39、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A、兴中会的成立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C、国民党的成立D、中华革命党的成立40、在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过程中发表《警世钟》和《猛回头》的是( )。
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黄兴41、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
A、买办资产阶级B、官僚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42、在近代中国,首先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人物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宋教仁43、1904年至1905年,外国侵略者在中国东北为争夺在华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是( )。
A、英法战争B、英俄战争C、日美战争D、日俄战争44、标志腐朽的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天津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二、多项选择题:1、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平均地权D、创立民国2、陈天华写的(),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D、《猛回头》3、在同盟会机关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E、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5、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的三位伟大人物是( )。
A、孙中山B、黄兴C、毛泽东D、周恩来E、邓小平6、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A、推翻军阀官僚的反动统治B、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E、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7、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 )。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B、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C、中国诞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新兴阶级D、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走向贫困E、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此起彼伏8、近代中国产生的新阶级是( )。
A、无产阶级B、地主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官僚资产阶级9、近代中国没有沦为完全殖民地的原因是( )。
A、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B、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D、其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斗争对列强的牵制E、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强烈抵制10、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是( )。
A、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B、受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C、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D、与农民有天然联系1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有( )。
A、手工工场主B、买办C、商人D、地主E、官僚1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制度的腐败B、经济技术的落后C、侵略者力量异常强大D、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E、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制度相互勾结13、鸦片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随着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提出了各自的救国主张和方案,这些阶级是( )。
A、农民阶级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14、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分别是(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E、民本主义15、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挽救共和,先后发动了( )。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第一次国共合作16.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17、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包括( )。
A、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D、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过于强大18、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 )。
A、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B、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C、给中国人带来了一次思想的解放D、促使了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1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粹主义D、民生主义20、发生在辛亥革命期间的起义有( )。
A、金田起义B、武昌起义C、黄花岗起义D、南昌起义21、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与改良派争论的议题包括( )。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废除科举制度D、要不要社会革命22、下列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人物有( )。
A、康有为B、梁启超C、秋瑾D、黄兴23、下列运动中,孙中山亲自参加或领导的是( )。
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法运动D、护国运动24、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包括下列( )。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强学会25、筹划武昌起义的革命团体是( )。
A、兴中会B、华兴会C、共进会D、文学社26、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列强是( )。
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27、从1902年至1911年,中国各地先后发生的爱国运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