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1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2006.5修订)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目的与要求:物理化学实验(包括结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通过实验课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目的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和基本技术,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及结构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训练学生使用仪器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20个,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进行讨论。

在做完实验的基础上参加实验考试。

考核方式一般可采用实验前的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

二、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大纲提出22个实验项目可供选择。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20个,在选题时要兼顾到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现象与胶体、结构化学等几个部分。

建议实验分配如下:热力学7个,动力学4个,电化学4个,表面现象与胶体3个,结构化学2个。

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进行讨论。

在做完实验的基础上参加实验考试。

考核方式一般可采用实验前的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

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素。

3燃烧热的测定必做6通过实验进一步明确燃烧热的定义,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区别,以及用量热法测量燃烧热的基本原理。

了解氧弹式量热计的原理与构造,各部件的名称以及主要部件的作用、使用方法。

了解气体钢瓶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学会氧气减压阀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熟悉用氧弹卡计测萘的恒容燃烧热的实验方法、步骤。

验证 3 了解积分熔解热和微分熔解热6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学时)必做6程式的使用条件。

初步掌握真空减压系统装置和真空泵的构造,了解各种真空度的范围及获得的方法,熟悉福廷式气压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掌握等压计的构造、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

学会测量CCl4于各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
物理化学主要研究化学变化和相变化的平衡规律和变化速率规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工程、食品、材料、制药、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专业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结合具体条件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课程任务
教学内容由热力学和动力学为主体,涉及:热力学基本概念、定律、原理、方法,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的热力学,唯象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反应速率理论,催化作用,电化学基础,表面现象(界面现象)及胶体化学。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对物理化学有系统的认识,并了解其在化学、化工、环境、材料、能源、生命、医药、农业等学科中的根基地位及其相互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
(一)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框架,掌握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中的普遍规律和实验方法;在强化基础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要求:本课程重点在于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在阐述基本原理时应着重讲清整个问题的思路、介绍问题的提出背景和形成理论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到有关知识的同时能学到探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层次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工程实际,着眼于前沿所涉及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上。

(二)各章节学习目标
三、教学大纲
五、考核要点。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物理化学实验(英文):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课程代码:08S3119B、08S3120B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适用专业:材料化学专业课程学时:总学时30(春季学期15学时秋季学期15学时)课程学分:总学分1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等选用教材:《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复旦大学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1.《化工辞典》(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2.《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加深巩固学生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加深对物理化学的重要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初步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与归纳实验现象和表达实验结果。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严谨缜密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工作习惯,并具备初步的团队合作精神。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9个人和团队10沟通能力】(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三、课程学习内容物理化学实验主要设置两种类型的实验:(1)基本操作训练,(2)研究设计性实验。

实验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讨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结果讨论等环节。

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1)基本操作技术作为一门独立开设的基础实验课程,物理化学实验具体到各个部分,教学内容如下:①.热力学和相图部分四个实验:液体摩尔汽化热、燃烧热的测定、二组份简单共熔体系相图、双液系相图。

理解纯液体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测定特定温度范围内液体的平均摩尔汽化热及正常沸点;掌握氧弹式量热计测定固体燃烧热的原理;理解热分析法绘制合金体系相图的原理,并对低共熔而组分合金的相机进行分析。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名称:中文名:物理化学实验英文名: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二、课程性质:必修课三、开放实验项目数:0四、适用专业及年级:化学师范、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三年级五、实验教科书、参考书:(一)教科书1、东北师范大学等校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二)参考书1、复旦大学等校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2、上海师范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自编《物理化学实验》六、学时学分:1、化学师范:课程总学时:90 实验学时:90 课程总学分:52、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总学时:90 实验学时:90 课程总学分:4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总学时:72 实验学时:72 课程总学分:2七、实验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目的:培养学生熟悉物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掌握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技术(如控温和测温技术、量热技术、差热分析技术、压力测量技术、真空技术、电化学测量技术、光学技术、磁学测量技术等),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提高运用这些基本理论的能力。

基本要求:通过物理化学实验,要求学生能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学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能测定,掌握物理化学实验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熟悉物理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培养严格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八、实验课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用专门的物化实验报告纸撰写,其中需要作图的内容用方格纸作图。

实验报告应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对原始数据的记录、处理、分析、及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相关参考资料的说明。

(2)考核方式a. 第一学期笔试、第二学期操作;b. 平时实验成绩平均分占实验课成绩70%,实验的考核成绩占实验课成绩30%。

九、实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注:实验1-12: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均必做;实验13-16:化学师范和应用化学专业必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选做;实验17-18: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做;化学师范和应用化学专业选做。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理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为日后深入学习化学相关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实验技能;2. 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物理化学领域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1.1 物态变化1.2 热力学基础1.3 化学平衡2. 物理化学实验2.1 量热实验2.2 晶体学实验2.3 分析化学实验3. 物理化学实践3.1 计算化学3.2 显微镜技术3.3 光谱学4. 期末综合实验及成果展示四、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等)占总成绩的20%;2.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3. 实验报告和作业占总成绩的20%;4.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

五、教学要求1. 学生应按时上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实验操作;2. 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和作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3. 学生应按时复习,做好笔记和总结,为考核做好准备。

六、教学保障1. 教材:《物理化学》第5版;2. 实验器材:齐全的物理化学实验器材;3. 师资力量: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物理化学教师;4. 教学环境:整洁、安全、适合学习的教室和实验室。

七、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通盘考虑各方面的教学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I)》教学大纲学分:2 学时:32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大纲执笔人:俞英院(系)、部负责人:郭绪强、汪树军一、课程目的与任务物理化学课程由物理化学I和物理化学II两部分组成。

其中物理化学I主要为热力学。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化学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和相变化的平衡规律。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重在掌握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课程学习,除了了解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有关化学过程和物理变化过程的一般规律,重要的是使学习者掌握利用课程介绍的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和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从理论上梳理和建构在其他有关课程以及日常积累的化学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化学理论框架,用以指导有关化学问题的思考并为有关的后续化工基础课程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物理化学I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学会利用热力学原理分析和理解化学变化和相变化过程的基本规律,并了解热力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安排绪论:(0.5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物理化学课程的内容学习物理化学的要求与方法物理量的表示及运算第一部分:热力学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习题辅导第一章气体的p-V-T特性(3.5学时)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微观模型低压气体的行为─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实际气体的分子间力与P-V-T性质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范德瓦尔方程、维里方程)实际气体的液化和临界性质对应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0学时)(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偏微分的意义及运算基本概念与术语(系统、环境、性质、状态、状态函数、过程、功、热、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内能)恒容热、恒压热、焓(二)过程热的计算摩尔热容(C p,m、C v,m)相变焓、溶解焓与稀释焓标准摩尔反应焓(摩尔反应焓、物质的标准态、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溶质的标准态、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三)可逆体积功的计算可逆绝热过程及过程功的计算(四)实际气体的内能和焓焦耳-汤姆生效应、实际气体的内能与焓(T、P对U、H影响)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0学时)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过程可能性的共同判据(自动发生过程的共同特征、过程的推动力)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温商判据、第二定律的表述)熵(熵概念导出、克劳修斯不等式、熵增原理、熵判据)理想体系的熵变计算第三定律与规定熵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导出、意义与判据)热力学基本方程与Maxwell关系式热力学基本方程在P-V-T过程中应用──Clapeyron方程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8学时)多组分系统组成表示法拉乌尔定律及微观解释亨利定律及微观解释多组分体系组成变化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偏摩尔量化学势(化学势定义、化学势判据、i.g化学势及标准态、r.g化学势及标准态)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化学势及标准态、混合物性)理想稀溶液(稀溶液中溶剂、溶质化学势、溶质化学势的应用──分配定律)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与逸度系数、活度与活度系数四、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物理化学,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2006.5修订)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目的与要求:物理化学实验(包括结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通过实验课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目的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和基本技术,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及结构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训练学生使用仪器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20个,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进行讨论。

在做完实验的基础上参加实验考试。

考核方式一般可采用实验前的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

二、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大纲提出22个实验项目可供选择。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20个,在选题时要兼顾到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现象与胶体、结构化学等几个部分。

建议实验分配如下:热力学7个,动力学4个,电化学4个,表面现象与胶体3个,结构化学2个。

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进行讨论。

在做完实验的基础上参加实验考试。

考核方式一般可采用实验前的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

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物理化学实验绪论(4课时)[目的要求]1、实验要求(预习、操作等)、考核评分方法、安全防护、实验室规则。

2、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分析、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3、实验报告的要求和格式、数据的记录和表达(列表、作图、数学方程)。

[实验内容](1)物理化学实验绪论(2)误差分析(3)数据处理实验一恒温槽的装配和性能测试(4学时)[目的要求]1.了解恒温槽的构造及恒温原理,初步掌握装配和调试技术;2.掌握温差温度计的调节和使用;3.绘制恒温槽灵敏度曲线T-t。

[实验内容]装配恒温槽并调试及测定灵敏度。

实验二燃烧热的测定(6学时)[目的要求]1.了解氧弹量热计构造原理, 掌握氧弹量热计的实验操作技术;2.掌握燃烧热的测定技术;3.了解QP、QV差别和相互关系;[实验内容]用氧弹量热计测量萘的燃烧热。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上海交通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上海交通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CA0152、课程名称(中/英文):物理化学实验,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3、学时/学分:4、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5、面向对象:生命学院、农学院、环境学院、药学院6、开课院(系)、教研室:基础化学实验中心7、教材:《物理化学实验》,高丕英李江波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8、教学参考书:《物理化学实验》复旦大学主编,庄继华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化学系列实验课程的一部分。

本课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温度测量、控制与校正;(2)掌握体系压力测量、控制与校正;(3)掌握电位差计的原理和电学测量的要点。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热化学(14学时)1、燃烧热的测定(5)要求:通过恒容量法准确测定萘的燃烧热。

要求掌握雷诺法对温度的校正及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的差别,了解氧弹式量热计的构造。

2、溶解热的测定(5)要求:了解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一般原理,掌握积分溶解热、微分溶解热、积分冲淡热及微分冲淡热的定义及求法。

3、液体饱和蒸汽压及汽化热的测定(4)要求:准确测定去离子水及无水乙醇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间的关系,并根据克拉贝龙方程计算出它们的摩尔汽化热。

二、电化学(4)1、原电池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的测定(4)要求:掌握对消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的原理,并测定锌电池的电动势及计算其热力学常数。

三、动力学(9学时)1丙酮碘化反应(5)要求:掌握孤立法测定反应级数的原理,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及活化能。

2、BZ振荡反应(4)要求:理解自然界中非平衡非线性现象,测定BZ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四、表面与胶体(9学时)1、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4)要求:掌握最大气泡法、环法测定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及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实验(1)课程教学大纲
Course Outline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Course Code)CA130
*学时
(Credit Hours)
48
*学分
(Credits)
3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中文)物理化学实验(1)
(英文)Physci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1)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必修课授课对象
(Target Audience)
致远学院化学班大二学生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中文
*开课院系
(School)
化学化工学院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
授课教师(Instructor)陈先阳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化学实验教学既能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要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

旨在通过化学实验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化学人才。

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及分析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是一门面向致远学院化学班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在基本教学内容上,主要分为热力学、相图及电化学部分。

既保留了部分经典实验,同时又结合学科前沿增加了一些新的测量手段。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实践,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现代的科学研究技术,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requires that the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can not only teach the students’ chemistry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train their the scientific method and thinking, and cultivate their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moral character. The aim of this course is to develop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cultivate their th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spirit and ability.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course is an independent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of Zhiyuan College of chemistry, based on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and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his cours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rmodynamics, phase diagram and electrochemistry in the basic teaching content, which not only retains some of the classic experiments, but also adds some new methods of measurement. The purpose of course teaching is to make students through the course practice, understand the basic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of physical chemistry, master the basic skill of experiment of physical chemistry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deepen student s’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hysical chemistry and basic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1.学习并掌握物理化学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2.通过物理化学实验,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正确理解,灵活应用相关原理和现代实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训练学生归纳、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和书写科学实验报告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室安全意识和良好习惯。

5. 通过探索性、综合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研究思想和创新思维,以及独立进行科
学研究的能力。

6.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的科学精
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
要求
(Class Schedule
&Requirements)
教学内容学时教学方式作业及要求基本要求考查方式
溶解热的测定 5 实验实验报告规范实验结果燃烧热的测定 5 实验实验报告规范实验结果
氨基甲酸铵分
解平衡常数的
测定
4 实验实验报告规范实验结果热效应模块实 2 讨论口头表达活跃思想性
验讨论
二元气液平衡
5 实验实验报告规范实验结果
相图的测定
液体饱和蒸汽
5 实验实验报告规范实验结果
压的测定
二元合金相图
4 实验实验报告规范实验结果
的测定
多组份实验模
2 讨论口头表达活跃思想性
块讨论
离子迁移数的
5 实验实验报告规范实验结果
测定
原电池电动势
4 实验实验报告规范实验结果
的测定
阳极极化曲线
5 实验实验报告规范实验结果
的测定……
电化学实验模
2 讨论口头表达活跃思想性
块实验讨论
*考核方式
(成绩构成)实验成绩的平均值*70%+笔试成绩*20%+讨论等级*10% (Grading)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实验化学》(下),方能虎主编
Materials)
其它
物理化学实验
(More)
备注
(Notes)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300-500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