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婆绘本教学设计
花婆婆教案精选三篇

花婆婆教案花婆婆教案「篇一」《花婆婆》教案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理解花婆婆在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情的情节。
2、了解四季的花卉,乐意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对一年四季的花有初步了解。
2、材料准备:四季花的图片若干、《花婆婆》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说说美丽的涵义1、什么叫美丽?(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简单提升,然后追问:在你眼中哪些是美丽的?)2、过渡语:能不能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呢?请听故事。
二、理解故事1、说说小女孩的愿望(开始至她还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样的'事)提问:小女孩答应爷爷做哪三件事?小结:去旅行、住海边、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提问:女孩会做什么事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幼儿大胆猜测,教师提升)小结: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你去努力做都可以完成。
2、交流花婆婆做的事(接着讲述到结尾)提问:花婆婆做了让世界美丽的事吗?是怎么做的?(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小结:她购买花种,在各个地方都撒上花种,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美丽的鲜花。
提问:每个季节里,住在镇上的人们可以看到哪些鲜花开放?小结:到处都盛开着蓝色的、紫色的和粉红色的花朵。
提问:你知道哪些蓝色的、紫色的和粉红色的花朵?(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出示图片)哪些花在春天开放?或荷花在什么季节开放?(幼儿回答后将花放到相应的季节,并以问答的形式一起小结)三、完整欣赏提问:为什么大家都叫她花婆婆?(结合故事回答)小结:她一年四季都在种花,直到头发花白还依然在继续种花。
四、经验迁移提问:你觉得还可以做什么事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呢?(幼儿大胆讲述,教师提升)小结:其实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有很多,只要我们有这个愿望,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实现!花婆婆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理解花婆婆在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情的情节。
2、了解四季的花卉,乐意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对一年四季的花有初步了解。
2、材料准备四季花的图片若干、《花婆婆》PPT、背景音乐。
花婆婆绘本故事教案

花婆婆绘本故事教案【篇一:花婆婆阅读教案】武汉市育才可立小学“阅读课堂”活动教案阅读课堂——二年级《绘本阅读》【篇二:教案:花婆婆】第四期第三堂小姑娘就是花婆婆小的时候,大家都叫她艾丽丝,和爷爷一起生活在海边,爷爷是坐着一艘大船来美国的。
2、看,爷爷是干什么的?艾丽丝在哪里?(爱丽丝的爷爷在房子的一楼开了一家店,专门雕刻船头的人像。
他是个艺术家,偶尔会画一些帆船和沿海地区的风景。
艾莉丝就像一位小小的艺术家,当爷爷很忙的时候,帮他在画布上画几朵白云。
)3爷爷会和艾丽丝一起回家做些什么事情呢?(爱丽丝每天晚上坐在爷爷的大腿上,听他说一些很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
多么幸福的祖孙俩,爷爷肯定非常疼爱爱丽丝,爱丽丝也非常爱她的爷爷。
)大家猜猜,爷爷讲的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每次爷爷说完故事,爱丽丝总会说——爷爷,我长大以后,要像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当我老了,爷爷要爱丽丝答应做第三件事,孩子们猜到是什么事了吗?原来是要小爱丽丝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小爱丽丝又快又大声地答应了。
但是,她还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这就是她的生活。
渐渐地,爱丽丝长大了? ?(2)为承诺而努力的卢菲斯小姐:出示图画——卢菲斯卧病在床)她背部的伤发作了。
我们再来观察卢菲斯脸上的表情,她在难过还是微笑?(微笑)为什么微笑?(她看到了窗外盛开的一片美丽的花)这些花儿给卢菲斯带来了快乐。
这些花儿从哪儿来?(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内容——去年撒下的花种子)于是,卢菲斯想到了一个很棒的点子。
她买了很多鲁冰花的种子,到处播撤。
(出示图画。
看,画里有什么?(预设:开满了鲁冰花)是啊,原野上、山坡上、教室旁都开满了美丽的鲁冰花。
瞧,孩子们在干什么?(玩耍、摘花、骑车,很开心)盛开的鲁冰花让卢菲斯生活的地方变得更美丽了,也让人们的心情变得更愉快了。
她站在家门口满足地笑了,她相信鲁冰花的种子会被风儿和小鸟带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篇三:花婆婆阅读课教学设计】《花婆婆》课外阅读指导课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绘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花婆婆》这本绘本,主要围绕第3章至第5章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
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介绍花婆婆的播种过程,第四章描述花婆婆与周围人的互动,第五章阐述花婆婆种花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绘本的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故事内容。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丰富的词汇描述故事情节,理解花婆婆的播种精神。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花婆婆》、挂图、卡片、花种子。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窗台上的植物,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故事讲解(15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为幼儿讲述绘本《花婆婆》的第3章至第5章内容,让幼儿跟随花婆婆的播种过程,感受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挂图,以问答形式引导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故事情节。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卡片,用彩泥制作花婆婆播种的场景,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花婆婆》2. 章节内容:第三章至第五章3. 重点词汇:播种、环保、快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画纸和画笔描绘花婆婆播种的场景,并用文字描述。
2. 答案:幼儿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播种,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
同时,组织幼儿进行环保活动,如捡拾垃圾、植树等,将花婆婆的精神延伸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丰富的词汇描述故事情节,理解花婆婆的播种精神。
2.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他们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
该绘本为教材第十章节的内容,详细讲述了主人公花婆婆的种花历程,以及她用美丽的花朵装点小镇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的故事情节,理解花婆婆种花的意义,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知,提高审美能力。
3. 通过绘本学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词汇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花婆婆种花的意义,用语言表达出对自然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掌握绘本故事情节,学会相关词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花婆婆》、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镇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小镇美吗?如果让你来装饰这个小镇,你会选择什么?”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绘本《花婆婆》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花婆婆种植的花朵、小镇的变化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绘本中的重点词汇,如“播种”、“绽放”、“美丽”等,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词义。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图片和卡片,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将图片和卡片进行配对,巩固所学词汇。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花婆婆为什么会选择种花?她种花给小镇带来了哪些变化?”6. 情境表演(10分钟)每组挑选一个角色,进行故事情境表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花婆婆》2. 重点词汇:播种、绽放、美丽、爱心、责任感3. 小镇变化:从荒凉到美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讲述《花婆婆》的故事,并画出你心中最美的花朵。
答案:根据幼儿讲述的故事内容和个人感悟进行评价。
2. 拓展延伸:观察身边的环境,发现美好事物,用画笔记录下来,与家长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绘本《花婆婆》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到了自然美和爱心的重要性。
绘本花婆婆教案

绘本花婆婆教案绘本名称:《花婆婆》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绘本《花婆婆》2. 彩色纸、彩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 种子或植物小苗4. 花盆、土壤、水壶等园艺工具5. 盖子或透明塑料袋等遮光工具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谈论植物的重要性,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可以提问幼儿:“植物对我们有什么帮助?”、“你知道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吗?”等问题,激发幼儿思考和交流。
2. 阅读绘本:展示绘本《花婆婆》,带领幼儿一起欣赏绘本插图,通过故事讲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植物需要的条件。
3. 绘画活动:提供彩色纸、绘画工具等材料,让幼儿绘制自己心目中的植物或花婆婆形象。
鼓励幼儿用多种颜色和形状创作,展示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4. 种植实践:准备种子或植物小苗、花盆、土壤、水壶等园艺工具。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种子或植物小苗进行栽种。
指导幼儿逐步完成种植过程,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培养责任心和耐心。
5. 观察记录:观察种子或植物的生长情况,鼓励幼儿观察和记录发芽、生长的变化。
可以提供一个观察记录表格,帮助幼儿记录植物的外观、高度等信息。
6. 口头表达: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长的变化,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的变化过程。
7. 探究环境:带领幼儿到校园或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让他们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不同植物的特征。
鼓励他们积极提问和分享观察到的有趣信息。
8. 总结活动:回顾绘本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部分和学到的知识。
鼓励他们总结植物生长过程和植物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角色扮演:分发角色卡片,让幼儿扮演绘本中的花婆婆、小朋友、植物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深入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制作小花园:提供容器、土壤和植物种子,引导幼儿在容器中种植花草。
大班绘本《花婆婆》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绘本《花婆婆》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材《花婆婆》,主要围绕第四章“花婆婆的花园”进行详细教学。
内容包括花园里的各种花朵、花婆婆种植花的故事以及花朵的生长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了解花园里的各种花朵,学会用词语描述花朵的特点。
2. 通过绘本故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词语描述花朵的特点,理解花朵的生长过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花婆婆》、花朵图片、花婆婆角色扮演服装、教学课件。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穿上花婆婆角色扮演服装,讲述花婆婆在花园里种植花朵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情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花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花朵的特点。
教师讲解花朵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花朵进行观察和描述。
学生用画纸、水彩笔等学具,将观察到的花朵画下来。
4. 小组讨论与展示(10分钟)各小组分享观察和绘画成果,互相交流。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花婆婆的花园》2. 内容:花园里的花朵:玫瑰、郁金香、向日葵等花朵特点:色彩、形状、气味等花朵生长过程:播种、发芽、开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花婆婆花园2. 答案要求:学生需用画纸和水彩笔,发挥想象,创作出一幅花园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联系:学生将所学内容分享给家长,共同关爱生态环境。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植树节等活动,亲身体验种植花草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词语描述花朵的特点,理解花朵的生长过程。
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教案(2)

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的相关内容。
该绘本选自教材第四章“多彩的童话世界”,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花婆婆的美丽品质;学习新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花婆婆》的情节,感受花婆婆关爱自然、助人为乐的品质。
2. 学会故事中的新词汇,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新词汇的学习与运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花婆婆》、教学课件、花婆婆头饰。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头戴花婆婆头饰,讲述绘本故事《花婆婆》。
(2)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花婆婆,讨论她关爱自然、助人为乐的品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挑选故事中的新词汇,如:“绚烂”、“播种”、“飘落”等,进行解释和举例。
(2)引导幼儿用新词汇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花婆婆在故事中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
(2)幼儿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讲述花婆婆的故事。
4. 创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创作“我的花婆婆”。
(2)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花婆婆形象。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评价幼儿作品,关注幼儿在观察、想象、创作等方面的表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花婆婆》2. 板书内容:(1)故事情节:花婆婆的美丽品质(2)新词汇:绚烂、播种、飘落(3)创作主题:我的花婆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花婆婆》为主题,画一幅画,描述你心中的花婆婆。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
主要章节包括:花婆婆的花园、花婆婆的种子、花婆婆的祝福。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花卉、学习种子传播方式、理解花婆婆的爱心传递。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各种花卉的名称、特点和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通过花婆婆的故事,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传递爱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种子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认识各种花卉,学习花婆婆的爱心传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花婆婆》、花卉图片、种子、花盆、土壤、水壶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花卉,让他们说出花卉的名称和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里的花卉,交流养护经验。
2. 例题讲解(1)讲述绘本《花婆婆》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花婆婆的花园、种子和祝福。
(2)结合花卉图片,讲解各种花卉的名称、特点和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种花卉,观察并记录花卉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组织幼儿进行种子传播实验,观察种子的传播方式。
4. 花婆婆的祝福(1)讨论花婆婆的祝福意义,引导幼儿关爱他人,传递爱心。
(2)让幼儿制作祝福卡片,送给亲朋好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花婆婆》2. 内容:(1)花卉名称、特点和生长过程(2)种子传播方式(3)花婆婆的祝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爱心传递(1)画一幅花卉画,标注花卉的名称和特点。
(2)制作一张祝福卡片,送给亲朋好友。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花婆婆》让幼儿了解了各种花卉、种子传播方式,以及花婆婆的爱心传递。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花卉观察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故事《花婆婆》教学设计
屯溪路小学李琳
阅读目标:
1、让学生与作品自由对话,在阅读、交流中体验读书的乐趣,学习阅读绘本故事的方法。
2、了解主人公的经历,感受其内心的美好,学会热爱生活,乐于奉献。
阅读准备:绘本图画、音乐等。
阅读过程:
(一)激趣生疑,质疑入文。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这是一本图画书,名字叫—
(出示书的封面)学生一起齐读书名。
介绍作者:这本书的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芭芭拉·库尼,由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翻译。
讲述人物:看,这就是花婆婆。
(手指图书封面上的人)她小小的个子,此时就站在山顶上,身穿海蓝色的裙子,外披草绿色的斗篷。
海风吹开了她的斗篷,吹乱了她的头发,她似乎一点也没在意,只是深情地望着前方那条蜿蜒的小路和这条小路尽头一座靠海的小木屋。
那就是花婆婆的小屋。
2、师:看到这里,有同学不禁要问了,大家为什么会叫她花婆婆呢?(生猜测,发言)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其实,花婆婆的名字是由这些花得来。
(将书翻至扉页)
这些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花儿多美呀,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鲁冰花,这是花婆婆亲自种的花。
3、师过渡:花婆婆为什么会和鲁冰花联系在一起呢?这要从花婆婆小时候说起。
读文欣赏,情趣共生。
此环节一直使用多媒体,出示书本图文。
吧。
(1)艾莉丝小时候的故事。
读文,学生聆听。
读到艾莉丝每天晚上坐在爷爷的大腿上,听他说一些很远的地方所发生的事情。
这些地方艾莉丝都是第一次听说,她多羡慕爷爷呀!于是,每次听完故事总会说一番相同的话!(师生分角色对读)
爷爷要艾莉丝答应做第三件事,同学们猜到是什么事了吗?(生猜)
师:原来是要小艾莉丝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小艾莉丝又快又大声地答应了。
过渡:但是,她还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样的事。
她每天起床、洗脸、吃早餐、上学、放学、做功课,这就是她的生活。
渐渐地,艾莉丝长大了!
(2)艾莉丝长大后做的两件事。
继续读这个故事。
开始卢菲丝图书馆工作,后来她辞去工作去实现她答应爷爷的三件事。
于是去了热带小岛去旅行。
再继续读下去,读卢菲丝去热带小岛旅游的经历。
读花婆婆在海边定居。
问生:住在海边的她常常望着大海,不停想着如何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帮帮她吗?(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棒,如果我是花婆婆,一定会按你说的做了。
可是,她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出示艾莉丝卧病在床的图片,不出示文字)看着画面,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师小结:同学们果真像你们想象的那样。
第二年春天,她背部的伤又发作了。
大部分时间,她都躺在床上。
她的心情会好吗?
但是,你们看,她正在微笑呢!你知道她为什么微笑吗?(如果生答不出,师追问:她看到了什么?)
生:因为她看到了窗户下许多盛开的鲁冰花。
师:这些花哪儿来的?(翻书回前一页,指导学生再读其中一段
话:新房子的前面围了一些石头,她在石头中间,开辟了一座花园,当她撒下花种子的时候,心里非常快乐。
)原来,她在去年夏天撒下的种子,不知不觉地已经开花了。
她从卧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花朵轻轻摇曳着。
这些花给病中的卢菲丝带来了快乐,正如去年她撒下花种子时一样快乐。
(3)艾莉丝做的第三件事
师继续读这一页,读至“但是,她一直躺着,没有办法下床。
”问生:想不想知道她的身体会好起来了没有?她有没有做第三件事呢?(生:想)那还等什么,我们接着往下读吧!
读到“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师问:她看到了什么?(生集体交流)
她突然有了个很棒的点子,什么点子呢?继续读故事。
读到“她终于完成了第三件事,也是最困难的一件事。
”还记得她做得是哪三件事吗?(生说)师问:三件事都做完了,你最喜欢艾莉丝做的是哪一件事?说说理由。
(二)主题交流,个性融合。
1、班级交流:学生各抒己见,体现每个人的个性理解,在交流中融合,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感受到第三件事最有意义,而其他两件事不可缺少,三件事都是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2、你喜欢花婆婆吗?喜欢她哪一点?
班级交流:学生自由发言,谈论艾莉丝言出必行,艾莉丝为了实现愿望付出一生的努力,艾莉丝的善良美丽……言之有理,皆应肯定。
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魅力,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三)师生共享,美丽延续。
继续读故事书至“听故事的一个孩子回答的话”。
师:这些话似曾相识啊!(生:前面小艾莉丝回答爷爷的话)
师小结:一样朴素的语言,如此美丽的文字。
翻至最后一页:故事结束了,美丽却在延续。
师问: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孩子,你答应了花婆婆会做一件什么样的事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班级交流: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在交流时鼓励多元答案,如果
可以当场做一做也行。
师相机强调这句话:“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鼓励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乐于奉献的人。
(四)课后拓展,写绘作业:
1、把这个美丽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这个图画故事中有许多好看的画面,那一幅画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在绘本上画下来。
3、写一写,自己打算做一件什么样的事让世界变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