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康复治疗现状
6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

退, 多同时合并各种 内科疾病 , 手术治疗存在危 险性 ; 只要 术前 准备 充分 , 但 采取有 效措施 治疗 内科合 并症 , 量 尽 采用创 伤小、 快速的麻醉及手术 方法, 老年人髋部 骨折 的手术治疗就能 够取得 满意疗效 。顺利 度过 围手 术期 , 取
得 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 键 词 高龄 ; 部 骨 折 ; 髋 围手 术 期 中 图分 类 号 :R 8. 2 6 34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 0 5—93 (0 0 0 0 3 3 4 2 1 )4— 55一O 2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 3 5例 , 2 男 4例 , 1 女 1例 ; 龄 :O~ 年 6
甚 至产 程 停 滞 , 痛 过 晚 则 有 失 镇 痛 效 果 。在 宫 口近 开 镇
全 时关 泵 , 第二产 程 问药效 基 本消 失 , 使子 宫 保持一 定 的 肌 张力 , 产妇主动分娩的意 识增强 , 自觉腹压 增加 , 不影 响 第 二产 程 时 限。观 察 组 19例 产 妇 均 在3 0e 药 , 5 . m给 在
3 宋丽华 , 尚丽新 , 曲冬颖 , 硬 膜 外镇痛 分娩 12例 临 等. 7 床观 察[ ] 中国 实用妇科 与 产科 杂 志,0 5 2 (0) J. 20 ,1 1 :
13 1 术前处理 . .
确定手术 治疗 后 , 进行全面 的辅助检查
发症是影 响手术疗效 的重 要 因素 。我们 自 19 9 8~20 0 7年 手术治疗 6 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 3 5例 , 随访疗效满意 。
现 将 围手 术 期 的 治疗 回顾 性 分 析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8 0e 停 药 , 阴 道 助 产 , 跃 期 时 间 较 对 照 组 明 显 缩 . m时 无 活 短 , 二 产 程 、 三 产 程 无 差 异 。 腰 一硬 联 合 麻 醉 镇 痛 分 第 第 娩 降低 胎 儿 宫 内 窘 迫 发 生 率 , 宫 产 率 下 降 , 增 加 新 生 剖 不 儿 窒 息 及产 后 出 血 。 腰 一硬 联合 镇 痛 分 娩 效 果 确 切 , 效 迅 速 , 前 应 对 起 产
老人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老人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老人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特别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围手术期护理在老人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标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需要注意的措施包括定期更换体位、预防压疮、避免感染等。
合理的饮食要求和床位护理也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
在康复训练阶段,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
围手术期护理的意义在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身体变化。
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重要性、目标、措施、饮食要求、床位护理、康复训练、意义、注意事项、目的1. 引言1.1 什么是老人髋部骨折老人髋部骨折是指老年人因各种原因造成股骨头或股骨颈等部位骨折。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肌力减弱以及平衡能力下降等原因,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常常导致疼痛、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老人髋部骨折通常发生在65岁以上的年龄段,其中以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
骨折后,老年人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后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促进康复。
老人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对老人髋部骨折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和细致周到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减轻老年人的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2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老人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易受外力作用导致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是老人髋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及术中所接受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疾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7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分析及围手术期管理

例 , 院期 问 3例发 生压疮 , 住 3例发 生较 严重 肺部 感染 , 9
入 院后 所 有 患者 均行 血 尿 常 例发 生 电解质 紊乱 。而 手术 治疗 组 中 , 后 2例 原有 肺 术 规、 出凝血 、 血型 、 肾功 能及 心 电 图、 部 X 线 片 等检 部疾 病加 重伴 肺部感 染 , 发 生泌 尿 系感 染 , 肝 胸 3例 1例发 生
定 5例 , 动力髋 螺钉 系统 ( H ) 固定 2 D S内 8例 , 半髋 置 换 为 1 , 间 因并发症 死 亡 1例 , 骨折 未 愈 合 ( 为 年 期 6例 均 1 3例 , 全髋 置换 5例 , 合 复位 空 心 钉 固定 2例 。术 前 G reI 或 I , 闭 adnI I V) 1例愈 合 ( 为基底 部骨 折 ) 0例 粗 。2 住 院 3—2 , 均 7d 因严 重 复 合 伤 入 院 后 死 亡 1 间骨折 中回访 l 9d 平 。 5例 , 6例 发 生 髋 内翻 畸 形 , 亡 2 有 死
例, 右粗隆间 2 例 , 1 左粗隆间 3 2例 , 右粗隆下病理性骨 生 素 7~1 , 极 预 防并 发 症 的发 生 , 尽 量早 期 行 0天 积 并 折 l例。 因严 重并 存症无 法 手术 7例 , 因患 者 主观 原 因 伤肢 功 能锻炼 。 拒绝手 术 2 3例 , 手 术 治 疗 中粗 隆 间骨 折 2 非 0例 , 骨 2 结果 股 保 守 治疗者 中 ,0例股 骨 颈 骨 折 中 回访 8例 , 限 1 期 颈骨折 1 。手术 治疗 5 0例 3例 , 中动力 髁 ( C ) 固 其 DS内
1 资料 与方 法
D S内 固定 术 。股 骨 颈 骨折 , 用 髋 关 节 后 外侧 切 口, H 采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分析及围手术期管理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分析及围手术期管理【摘要】目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分析围手术期管理,研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就诊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实施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结果:保守治疗患者中,股骨颈患者在1年内回访率77.77%(7/9);死亡1例,原因是并发症;5例患者骨折为GardenⅢ或者Ⅳ,未愈合;1例患者为基底部骨折,愈合。
粗隆间骨折患者19例,回访率73.68%(14/19),髋内翻畸形、死亡、住院期间压疮、较严重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患者例数分别是5例、2例、3例、2例、8例。
手术治疗患者中,原有疾病加重伴随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Ⅰ度压疮、电解质紊乱、贫血患者例数分别是2例、3例、1例、14例、7例。
经过围手术期管理后,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且切口均一期愈合,复位良好,术后40例患者随访结果:时间在6个月至18个月,死亡1例,死因是脑血管意外。
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有疾病,认真做好术前评估工作及术前准备,给予患者采用早期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促使患者预后转良。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管理;治疗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与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老年患者逐年增加。
骨科中常见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分为股骨颈骨折及粗隆间骨折[1],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合并症诸多,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骨折后,约15~20%患者可死亡。
此次探究中选取了80例患者,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进行了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就诊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60岁至88岁,中位年龄72.1岁,男女比例30:50,车祸伤、击打伤、跌伤患者例数分别是4例、2例、74例,右股骨颈、左股骨颈、右粗隆间、左粗隆间、右粗隆下病理学骨折患者例数分别是13例、15例、20例、31例、1例。
老年髋部骨折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老年髋部骨折的诊治现状与进展髋部骨折高发于老年人,据预测,今年我国新发髋部骨折患者可能为163.8万,用于髋部骨折的医疗费用达到850亿元,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1]。
髋部骨折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术后1个月内病死率接近10%,1年内病死率达36%[2,3]。
存活患者中约11%的患者卧床不起,16%的患者需要长期护理,80%的患者1年后需要助行器行走[2,4]。
因此,老年髋部骨折已成为危害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一直是创伤骨科治疗的重点与难题。
近年来,国内外骨科同行为解决上述难题,从髋部骨折的解剖基础、力学机制、骨折特征、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相关成果被国际与国内期刊报道,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曾多次组织重点专刊报道其治疗的新理念、新技术。
本期重点刊收录了国内六个专家团队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髋部骨折的影像形态学研究、手术相关技术及围手术期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报道。
一、髋部骨折的影像形态学研究对髋部骨折结构特征的认知是骨科医生开展手术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实现髋部骨折的数字化建模和精准分析,这对实施骨折精准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笔者团队精确测量了围髋关节骨结构的重要参数指标,发现国人与西方人种在股骨解剖形态方面存在差异[5,6]。
之后基于聚类分析算法对骨结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后发现,现有固定髋部骨折的髓内器械存在解剖不匹配现象[7]。
这可指导髋部骨折治疗过程中内固定的选择。
本期徐高翔等利用数字医学技术测量37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健侧肢体的股骨颈前倾角、股骨颈偏移量及股骨颈宽度等解剖参数,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解剖差异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之间的分布特征,可为骨折治疗选择最佳的内固定规格提供依据。
蔡乐益等利用尸体骨探讨Garden 指数评估股骨颈骨折旋转移位的作用。
研究发现,Garden指数无法准确评估0°~30°范围内的旋转移位,此时可参照股骨头小凹面积协助判断。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0年5月 第41卷 第3期 IntJOrthop,May25,2020,Vol.41,No.3·综述·作者单位:830001 乌鲁木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通信作者:袁宏 E mail:mieradili2017@163.com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治疗研究进展米尔阿地力·麦麦提依明 阿布都艾尼·热吾提 赵巍 孙俊刚 袁宏摘要 老年髋部骨折多建议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可进行神经阻滞实现镇痛,术中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通常建议老年髋部骨折应尽早手术,但应结合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灵活把握手术时机。
老年髋部骨折应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术式,股骨颈骨折通常采用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主要为内固定,可使用动力髋螺钉或髓内钉;股骨转子下骨折可选择髓内固定、髓外固定和外固定。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与手术同样重要,建议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康复过程可能持续数月。
该文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髋部骨折;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犇犗犐:10.3969/j.issn.1673 7083.2020.03.004 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低能量损伤即可导致髋部骨折[1]。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增高,髋部骨折患者呈增加趋势[2]。
约30%的髋部骨折患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心脑血管疾病,实施麻醉和手术的风险较大,治疗较困难[3 5]。
长期住院、伴有合并症等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6 7]。
本文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 围手术期处理1.1 术前镇痛麻醉医师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十分重要[8],可于术前进行神经阻滞镇痛,帮助患者减轻疼痛,解除恐惧,有助于改善预后[9 11]。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老年髋部骨折是指≥65岁患者的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近年来世界各国髋部骨折发病率都呈显著上升趋势,国内外学者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治疗。
同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也引起国内外护理界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从老年髋部骨折现状、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因素、术后康复护理干预三方面,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新进展。
标签:髋骨折;老年人;康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治疗,相较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同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也引起国内外护理界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1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现状调查显示,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如能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则能早期活动,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但25%~75%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后4~12个月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不能恢复到骨折前水平[1]。
有研究者[2]采用自制问卷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对术后防脱位知识的知晓率为62%,正确掌握功能锻炼方法者仅为56%,能做到主动功能锻炼者仅为26%。
因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不理想与术后康复锻炼效果不佳密切相关。
2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因素2.1年龄老年人记忆力下降,领悟能力差,且文化水平较低,对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均较差。
加之身体系统功能退化,全身各脏器机能下降,这些均对术后康复造成影响。
有研究者[3]调查了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手术疗效,发现年龄较轻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快。
2.2手术方式目前临床多主张手术治疗,而近年来伴随着内固定物和置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为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本组 患者 18例 ,其 中股 骨颈骨 折 5 3 5例 ,转子 间骨折
8 ;男性 5 3例 8例 ,女性 8 O例 ;年龄 6 9 5~ 0岁 ,平均 8 . 05 岁 。摔伤 18例 ,车祸致 伤 1 ;受 伤入 院到 手术 时间 1 2 O例
1d 0 ,平 均 时 间 3 5 。住 院 时 间 7~2 d .d 7 ,平 均 时 间 1 .d 3 8 。术前有合并 症 12例 (7 0 4% ) ,其 中一种 合并 症
龚 强
大同 0 7 0 3 00 山西省大 同市第五医院骨二科 ,山西
【 摘
要 】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8例 6 岁 以上 老年髋部骨折患 者手术治疗 3 5
经过 和围手术期 治疗措施 ,根据患 者年龄 、身体状 况和骨折类 型选择合适 的手术 方法 。结果 :对治疗 结果进行 为期 l 3 O~ 2个月 的随访观 察 ,功 能恢复优 良率 9 . % ,无早期死亡病例 。结论 :对无手术禁忌证的老年髋部骨折 ,只要做好术前评估 和准备 ,选择适 当方 式进 行手 28 术治疗是安全有效 的,可避免 长期 卧床并发症 ,早期进行 功能锻炼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提高生活质量 。
医 疗 论 坛
Me i il Tr ame t o u d ca e t n F r m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 J o tnmeiiea d e np amay hn s o mB feh o dcn n t ohr c h ・6 ・ 5
老 年 髋 部 骨折 手术 治 疗效 果 探 讨
1 8 ,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总结 ,现报 道如下。 3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康复治疗现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年髋部骨折已成为骨科入院病例的主要组成部分。
90% 的老年髋部骨折为低能量损伤,受伤机制多为意外摔倒。
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包括骨质疏松、关节退变以及其他高发的基础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以及身体其他脏器的老化及长期服用药物造成的代谢异常,还有疼痛造成的应激反应,给患者生理、心理及经济上均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使得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变得十分复杂,给骨科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目前绝大多数的治疗注意力仍然在手术技术与方法,对于围手术期以及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未足够重视。
本综述的目的在于总结目前关于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及康复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今后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与康复的发展方向,为此类患者提供更为优化及全面的治疗方案。
1 老年髋部骨折的特点1. 1 现状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为跌倒,每年大约有30%的65 岁以上老人受到跌倒的影响,老年患者的机体相对于年轻患者在各个器官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包括大脑萎缩,视力减退,颜色分辨力降低,瞳孔反应减弱,身高减少,下肢灌注不足,关节退变以及随着老化出现的心理疾病等。
这些生理及病理上的改变均会对老年人的平衡感、肌力及注意力造成影响,使得老年患者更容易跌倒而造成骨折。
因此对于因跌倒而导致骨折的老年患者应当进行原因分析或进行相应的干预。
其中,心血管疾病以及骨质疏松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时最常面对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骨折是两种独立又相互存在的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患有骨质疏松及造成骨折的风险更高,且骨折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因素之一,Fisher 等对746 例低能量损伤造成的髋部骨折研究之后认为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骨折存在同样的病理机制,因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需进行心血管功能的评估,并且同时治疗两种疾病。
除此之外,老年人长期服用药物或摄入酒精尤其是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均会对老年创伤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除此之外,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也在治疗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中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回顾用药史,对于老年患者常见的合并症有较深入的了解,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至关重要。
只有对于老年患者的受伤机制、合并症以及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才能制定出周全的治疗方案。
1. 2 诊断由于骨折的类型,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因此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年轻患者大多数为高能量损伤,多数可有明显的髋部疼痛以及肢体的短缩或旋转畸形,而老年患者多数由低能量损伤所致,一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的疼痛、畸形及外伤史,个别患者甚至保留了行走能力。
对于有明确外伤史的老年患者,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部位骨折存在的可能。
此外,虽然目前并无关于老年髋部骨折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的报道,进行相关的检查依然十分必要。
除专科检查之外,对于老年患者的病史应做尽可能具体的询问,多次跌倒史提示患者可能有贫血、肾衰竭、脱水、维生素D 缺乏等急慢性病发作; 对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应考虑肝硬化、心肌疾病、痴呆等合并症的可能; 有严重贫血的患者术前要进行输血治疗。
随着对于老年髋部骨折研究及了解的不断深入。
1. 3 治疗传统的老年髋部骨折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由于保守治疗的死亡率高且护理困难,畸形无法矫正、治疗后肢体功能差等所以极少获得满意的效果,且随着内固定物的不断革新以及麻醉手段的丰富,手术治疗早已成为首选[7]。
由于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受伤机制、解剖以及生物力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手术方案有很大的区别,目前关于这两类骨折手术方法的研究较多,本文不做具体的探讨。
但由于老年患者合并症多、长期服药、心理因素等复杂而特殊因素,使得老年患者在手术适应证以及手术时机、手术方法选择、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康复等方面一直存在争议。
2 围手术期处理2. 1 预防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大多数就诊患者问诊过程中,主诉及现病史大多以简单跌倒或摔伤一笔带过。
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患者有多次跌倒或骨折的病史,据统计,每年约有35% ~40%的老年社区居民会发生跌倒。
因此对于初次跌倒的老年患者应对其下肢肌力、平衡力及步态等进行评估。
对于之前有过跌倒病史尤其是多次跌倒病史的患者,对于其各项相关指标的检查尤其是视觉评估以及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等的检查尤其重要。
有学者证实补充维生素D 可使门诊和护理机构中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降低22%。
维生素缺乏可导致术后伤口愈合慢、红细胞生成困难,而对于老年髋部骨折而言,维生素D 的缺乏最有意义,维生素D 不仅对于骨质形成有意义,对肌力似乎也有影响,因此,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应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评估措施。
2. 2 手术时机围手术期死亡的人群中,老年患者( 65 岁以上)占到3 /4。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器官的功能也随之退化,在年龄超过70 岁的患者中,90% 以上的人至少会有一种并发症。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手术是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的关键,Zuckeman 等早已报道晚于伤后2 d 进行手术的患者伤后1 年死亡率比2 d 内手术的患者高出近一倍,但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相关性。
由于老年髋部骨折涉及到多方面( 心脑血管,精神状态,骨质疏松,全身脏器功能退化) 的因素,此类疾病的治疗已不仅仅局限于骨科范畴,因此手术时机需要多学科( Multidisciplinary) 综合考虑,目前大部分的研究结果建议伤后48 h 内对患者进行手术可获得更好的效果及更低的死亡率。
2. 3 术前评估患者的术前状态评估在治疗中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治疗体系中,大多数的医生将患者术前心肺功能、内分泌、肾功能的保护作为重点,并可提供及时的治疗,在此不再赘述。
但对于患者术前的精神、营养状况等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以下将对在此对于因跌倒而导致骨折的老年患者应当进行原因分析或进行相应的干预。
其中,心血管疾病以及骨质疏松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时最常面对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骨折是两种独立又相互存在的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患有骨质疏松及造成骨折的风险更高,且骨折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因素之一,Fisher 等对746 例低能量损伤造成的髋部骨折研究之后认为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骨折存在同样的病理机制,因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需进行心血管功能的评估,并且同时治疗两种疾病。
除此之外,老年人长期服用药物或摄入酒精尤其是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均会对老年创伤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除此之外,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也在治疗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中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回顾用药史,对于老年患者常见的合并症有较深入的了解,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至关重要。
只有对于老年患者的受伤机制、合并症以及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才能制定出周全的治疗方案。
1. 2 诊断由于骨折的类型,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因此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年轻患者大多数为高能量损伤,多数可有明显的髋部疼痛以及肢体的短缩或旋转畸形,而老年患者多数由低能量损伤所致,一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的疼痛、畸形及外伤史,个别患者甚至保留了行走能力。
对于有明确外伤史的老年患者,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部位骨折存在的可能。
此外,虽然目前并无关于老年髋部骨折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的报道,进行相关的检查依然十分必要。
除专科检查之外,对于老年患者的病史应做尽可能具体的询问,多次跌倒史提示患者可能有贫血、肾衰竭、脱水、维生素D 缺乏等急慢性病发作; 对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应考虑肝硬化、心肌疾病、痴呆等合并症的可能; 有严重贫血的患者术前要进行输血治疗。
随着对于老年髋部骨折研究及了解的不断深入。
1. 3 治疗传统的老年髋部骨折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由于保守治疗的死亡率高且护理困难,畸形无法矫正、治疗后肢体功能差等所以极少获得满意的效果,且随着内固定物的不断革新以及麻醉手段的丰富,手术治疗早已成为首选[7]。
由于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受伤机制、解剖以及生物力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手术方案有很大的区别,目前关于这两类骨折手术方法的研究较多,本文不做具体的探讨。
但由于老年患者合并症多、长期服药、心理因素等复杂而特殊因素,使得老年患者在手术适应证以及手术时机、手术方法选择、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康复等方面一直存在争议。
2 围手术期处理2. 1 预防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大多数就诊患者问诊过程中,主诉及现病史大多以简单跌倒或摔伤一笔带过。
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患者有多次跌倒或骨折的病史,据统计,每年约有35% ~40%的老年社区居民会发生跌倒。
因此对于初次跌倒的老年患者应对其下肢肌力、平衡力及步态等进行评估。
对于之前有过跌倒病史尤其是多次跌倒病史的患者,对于其各项相关指标的检查尤其是视觉评估以及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等的检查尤其重要。
有学者证实补充维生素D 可使门诊和护理机构中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降低22%。
维生素缺乏可导致术后伤口愈合慢、红细胞生成困难,而对于老年髋部骨折而言,维生素D 的缺乏最有意义,维生素D 不仅对于骨质形成有意义,对肌力似乎也有影响,因此,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应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评估措施。
2. 2 手术时机围手术期死亡的人群中,老年患者( 65 岁以上)占到3 /4。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器官的功能也随之退化,在年龄超过70 岁的患者中,90% 以上的人至少会有一种并发症。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手术是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的关键,Zuckeman 等早已报道晚于伤后2 d 进行手术的患者伤后1 年死亡率比2 d 内手术的患者高出近一倍,但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相关性。
由于老年髋部骨折涉及到多方面( 心脑血管,精神状态,骨质疏松,全身脏器功能退化) 的因素,此类疾病的治疗已不仅仅局限于骨科范畴,因此手术时机需要多学科( Multidisciplinary) 综合考虑,目前大部分的研究结果建议伤后48 h 内对患者进行手术可获得更好的效果及更低的死亡率。
2. 3 术前评估患者的术前状态评估在治疗中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治疗体系中,大多数的医生将患者术前心肺功能、内分泌、肾功能的保护作为重点,并可提供及时的治疗,在此不再赘述。
但对于患者术前的精神、营养状况等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以下将对在此对于因跌倒而导致骨折的老年患者应当进行原因分析或进行相应的干预。
其中,心血管疾病以及骨质疏松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时最常面对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骨折是两种独立又相互存在的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患有骨质疏松及造成骨折的风险更高,且骨折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因素之一,Fisher 等对746 例低能量损伤造成的髋部骨折研究之后认为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骨折存在同样的病理机制,因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需进行心血管功能的评估,并且同时治疗两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