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

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和再生结节形成,导致肝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改变。
老年人群体中肝硬化发生率逐渐增加,也给医疗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门脉高压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门脉血流阻力增加,门静脉和脾静脉扩张,门脉糖尿病形成等,严重者可导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门脉血流动力学在肝硬化的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可靠、无创、易于操作的检查方法,可通过特定的超声技术对人体器官进行检查,以获得相关的信息。
在肝硬化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评估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门脉血流速度、门脉血流阻力指数、门静脉内径等。
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肝硬化患者的门脉高压程度,进而指导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门脉血流速度是反映门脉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成人门脉血流速度大约为15-20 cm/s,而在门脉高压患者中通常会明显升高。
门脉血流速度的升高表明门脉血管阻力增加,并可能导致脾静脉、肠系膜静脉等分支血管扩张。
因此,对于门脉高压患者,门脉血流速度常常被用来评估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的反应情况。
门脉血流阻力指数(MPRI)是门脉高压评估中另一个重要的指标。
MPRI是指门脉血流速度和脾静脉血流速度之比,其主要反映门脉血管的压力和阻力。
在门脉高压患者中,MPRI通常明显升高,与门脉血管阻力和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通过测定MPRI的大小,可以更好地评估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门静脉内径也是衡量门脉高压的重要指标之一。
门静脉血流阻力和压力增加,会导致门脉血管扩张,从而使门静脉内径增大。
因此,通过测定门静脉内径的大小,可以间接反映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老年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定上述指标的大小,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肝硬化患者的门脉高压程度,并指导临床医生进行科学的治疗选择,提高患者的预后。
门静脉高压症高动力循环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近 年来 , 门静脉高 压症 的高 动力循 环状态 (>ed H ̄ r—
y a c C r uai rHy e d n ncS t, C 作 为 重要 的 n mi i lt n o p r ym l te H ) c o a
.
2 1 胰高 血糖 素 .
血浆胰 高 血糖 素水 平在 肝 硬化 动物模 型和肝 硬 化 门静 脉高压症 患 者 体 内都 显 著增 加 。静脉输 ^抗胰 高 血 糖素 血清 可使 内脏血 流量 明显 下降 ,但并 不伴有 体 循 环血 管扩 张程度 的改 善 。 外 , 没有发 现血管扩 张 另 也 程度 和循 环 中胰 高血 糖素增 高 程度 之 间有 明显 的相关 性 。但 是 在静脉输 ^ 治疗 剂量 的生长 抑素 (o ati) Sm st an 和它 的类 似物奥 曲肽 (cete 后 ,可通 过抑 制胰高 Oto d) r l 血 糖 素的分 泌 ,产 生 内脏循 环和体 循 环血 管的 明显收 缩 生长抑 素 尚可抑制其 它肽类 血 管扩张 因子 , 如血管 活 性肠 肽 ,P物 质 和钙 调 素基 因相 关 蛋 白等 物质 的释 放 ,故 生 长抑 素对 H C的作 用 尚有除胰 高血 糖 素 以外 的其 它肽类 的 参与 。体 内应 用生 长抑 制 和奥 曲肽 明显 收缩 血管 的效果 ,对 治疗 胃食道静 脉 曲张 出血有 良好 的功效 。现 在认 为包 括胰 高 血糖素 在 内的 一些肽类 物 质参 与形 成 H 。 C】
的下降 。 总之 , 内脏血管床 的改变所导致的外周血管阻 和肝 纤维 化大 鼠的离体 灌 流 的肠 系膜 上 动脉对 去 甲 肾 力 下降 , 产生 H 是 C的重 要而必不 可少的 因素 , 而且 该 上腺 素 、血 管 紧张 素 和盐 酸 甲氧胺呈 现 明显 的低 反应 把外周血管阻力下降确切地称为体循环血管阻力 的下 性 , 因为动脉离体 , 这种作用不会是循环中血管扩张 降 。 因子 所 引起 的 , 而证 明它是 内皮依 赖性 机制 。 从 把肠 系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治百年回顾

压性出血治疗尚有待于我国大宗病例研究进一步
证实。 三、展望
回顾历史,门静脉高压症经历了一个从外科治 疗为主逐渐向药物、内镜及介入等综合治疗演变的 过程。尽管外科断流及分流术可有效控制门静脉高 压性出血,但由于手术本身创伤及术后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目前大多已被药物、内镜及 介入治疗所取代。对门静脉高压性出血的防治,目 前并无万无一失的标准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方法的 选择,应结合医院具体条件、医师经验和患者病情综 合考虑,在权衡药物、内镜及介入、外科治疗利弊后, 采取个体化治疗,以使患者得到最安全、经济、有效 的防治。今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应聚焦 创立可靠、简便的无创检测方法,寻找更为安全、有 效的防治药物,确立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以提高 晚期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内镜治疗在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中的地位也很 明确。研究表明,内镜联合NSBB预防再出血较单 一内镜治疗疗效更好,是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最 佳选择。但内镜治疗在一级预防中的作用仍有诸多 争议。有研究认为,EVS可有效预防食管静脉曲张 初次出血,但也有研究表明EVS治疗并不能使患者 从中获益。EVL在门静脉高压性出血一级预防中 的疗效确切,但其患者生存率-9应用NSBB患者的 相比无显著差异。且与NSBB相比,EVL需反复多 次内镜下操作,费用较高,需要具有一定内镜技术基 础的人员来操作。因此,目前指南仍推荐NSBB作 为一级预防的首选,当患者存在NSBB使用禁忌或 不能耐受时,则可考虑行EVL。对于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一级预防及再出血预防,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均 显示,组织黏合剂注射优于NSBB。 3.急性门静脉高压性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及 时机:急性门静脉高压性出血时,应立即予生长抑素 等药物治疗,并尽快实施内镜下检查和治疗。有研 究表明,延迟内镜检查(15 h后)是急性门静脉高压 性出血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7]。内镜治疗包括 EVL、EVS及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等。EVS有静 脉内注射和静脉旁黏膜下注射两种方法,其并发症 大多与血管旁注射有关。国内程留芳教授等主张硬 化剂少位点、较大剂量、快速静脉内注射,有助于减 少其并发症。许多研究认为,EVL治疗食管曲张静 脉出血优于EVS,但过于粗大的食管静脉曲张和以 胃底为主的食管胃静脉曲张不适合行EVL治疗, 而过小静脉曲张又难以行EVL治疗。因此,具体 内镜治疗方法的选择,应结合医院具体条件、医师经 验和患者病情综合考虑,有条件时也可选择联合应 用不同的内镜治疗方法。 TIPS在门静脉高压性出血及顽固性腹水治疗中 疗效确切。但TIPS术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度肝性 脑病增加、肝功能衰竭和支架阻塞,长期以来仅作为 急性门静脉高压性出血及其预防的二线治疗,多作为 急性出血药物及内镜治疗无效时的补救方案。但新 近有研究表明,肝硬化Child-Pugh B和C级患者急性 门静脉高压性出血时应早期行TIPS治疗,术后再出 血率明显低于传统的药物联合内镜治疗组,且1年生 存率明显提高[8]。这一研究表明即使是肝功能较差 的患者,TIPS也有可能成为一线治疗手段,有望改变 急性门静脉高压性出血的治疗策略。但是,该研究纳 入病例数较少,病因构成上主要为酒精性肝硬化及丙 型肝炎所致的肝硬化,能否适用于国内急性门静脉高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在肝脏疾病介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2012年10月第9卷第29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肝脏疾病介入治疗后的门静脉压力改变会造成门静脉系统血流量增多或减少,阻力增大或减小,而且其程度受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最终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密切相关[1]。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 )技术进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能无创、实时地提供有关的血流信息,这是X 线、CT 、MRI 、PET 等所做不到的[2-3]。
肝脏疾病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虽然需要各种检查手段的综合评价,但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收集2005~2011年因不同肝脏疾病行动脉内介入术(t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 )的患者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在肝脏疾病介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王明波沈丽贤李朝晖孙君焕路永良河北中医肝病医院三病区,河北正定050800[摘要]目的观察各种肝脏疾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疗效,评价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方法2005~2011年收治的因不同肝脏疾病行动脉内介入术(t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 )的患者378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治疗;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保证恒定栓塞面积的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患者行脾动脉药物灌注治疗。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周进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和Child 分级,统计并计算出血率。
结果①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对照1组门静脉血流明显减少,Child 分级明显较差,出血率明显增加,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②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后对照1组的门静脉血流明显降低(P <0.05),出血率明显下降,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肝功能与TAE 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的评价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 化参数 , 对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关键词】肝硬化 ; 血流动力学 ; 彩色多普勒超声
v l me o v rp r lv i e r a e r d al r m o to o p,c mp n a e o p t e o e s td go p,a d t e e Wa inf a t ou fh e o t en d c e d g a u l f a s y o c n lg u r r o e s td g u o d c mp n ae u r r n r s sg i c h in
df r n e a n ru s T e bo d f w eo i d v l me o p e n v i r ih rt a o e o o tl e n i e d c mp n ae r u i e e c mo g g o p ; h lo o v lct a ou f l e en wee h g e n t s f r i n t e o e s t g o p l y n s h h p av h d
别进行检测 。结果 代偿期肝硬化组 、 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组 问的门静脉主干内径 、 门脉截面积、 门脉充血指数是逐渐增加的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照组 、 对 代偿期肝硬化组 、 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组间的门脉血流速度是逐渐减少 的 , 与对 照组 比 较有显著性差异 ; 对照组 、 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组问 以及代偿期肝硬化组 、 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组问的门脉 血流量是 下降的 , 与
门静脉高压症特殊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及诊治

门静脉高压症特殊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及诊治摘要:随着对门静脉高压症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检查手段的丰富和精细,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特殊侧支循环不断被发现和了解。
因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治疗棘手、并发症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对其早期识别和诊断及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对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特殊侧支循环从解剖结构、临床意义、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一组由于门静脉系统压力持续上升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所有能导致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和/或血流量增加的因素,均能够导致门静脉高压。
其中以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最为常见,约占90%;少见病因包括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血管发育异常、肝脏血液流出道梗阻、门静脉血栓形成等。
临床上评估肝硬化门静脉压力的金标准是测定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 i ent, HVPG) , HVPG 在5~1OmmHg 为轻度门静脉高压症,此时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
HVPG ≥ IOmmHg为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症,此时患者可出现临床症状,其中IOmnlHgVHVPGWI2mmHg时为静脉曲张形成期,约28%的患者会于2年内出现静脉曲张,1年病死率约为3%;当HVPG>12mmHg时,患者可出现肝硬化失代偿临床表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大幅度增加。
发生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症时,机体可代偿性形成侧支循环。
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侧支循环包括食管下段一胃底交通支、直肠下端一肛管交通支、前腹壁交通支以及腹膜后交通支。
除此以外的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侧支循环被称为门静脉高压症的特殊侧支循环,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认知较少。
认识特殊侧支循环对于提高异位静脉曲张破裂合并出血顽固性肝性脑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对这些特殊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和诊治要点进行详细地阐述。
1门静脉高压症导致消化道内的特殊侧支循环位于消化管道的门静脉高压导致的特殊侧支循环按发生率依次为十二指肠、结肠及小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资料

第一题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导致侧支循环开启,引起脐周浅静脉高度扩张,形成“海头蛇”呕血的原因:肝硬化压迫肝门静脉,导致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此时肝门静脉系的血液经上述交通途径形成侧支循环,通过上、下腔静脉系回流。
由于血流量增多,交通支变得粗大和弯曲,出现静脉曲张,如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丛曲张。
如果食管静脉丛和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则引起呕血和便血。
肝门静脉系统的胃左静脉、胃短静脉和胃后静脉,在食管下段和胃底处,与腔静脉系统奇静脉的食管静脉相吻合。
在肝门静脉高压症时,血液可经胃左静脉至食管静脉、奇静脉流入上腔静脉,因此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曲张的静脉易受物理性或化学性损伤和粘膜面溃疡糜烂而破裂,引起急性大出血。
存在出血潜在危险的部位1、脾静脉(splenic vein):由数条小静脉在脾门处汇合而成,经过胰的后方,脾动脉下方向右行进,与肠系膜上静脉以直角汇合成肝门静脉。
脾静脉回收脾、胰及部分胃的静脉血,还常收纳肠系膜下静脉。
2、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走行于小肠系膜内,与同名动脉伴行。
收集十二指肠至结肠左曲以上肠管、部分胃和胰腺的静脉血,并与脾静脉一起构成门静脉。
3、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 mesenteric vein):与同名动脉伴行,在胰头后方注入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少数注入上述两静脉汇合处的夹角。
肠系膜下静脉收集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上部的静脉血。
4、胃左静脉(left gastric vein):与胃左动脉伴行,收集胃及食管下段的静脉血直接注入门静脉。
(胃左静脉在贲门处与食管静脉吻合,食管静脉吻合可注入奇静脉和半奇静脉,借此,门静脉可与上腔静脉相交通)。
5、胃右静脉(right gastric vein):与胃右动脉伴行,在胃小弯处可与胃左静脉吻合,并在注入肝门静脉前收纳幽门前静脉(此静脉是胃与十二指肠的分界标志之一)。
胃右静脉收纳同名动脉分布区的血液。
超声检测门脉高压附脐静脉重开放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肝 硬化可导致 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侧支循环的建立 , 附脐静脉是常见侧支循环通道 。本文 总结分析我院近年来 收 治的肝硬化并 附脐静脉重开放 的病例 ,以探讨超声检查 附脐 静脉重开放对肝硬化的诊 断价值 。
三 、统计学 处理 采 用 z检验 和 Wilcoxon秩 和检验 , P<0.05为 有 统计 学意 义 。
和肝功 能变化 ;在 附脐静脉重开放组有 27例患者行 胃镜或 CT检查 ,其 中 23例 (85.17%)存在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
二 、附脐静脉重开放患者的声像 图表现 表现为肝脏 回 声粗糙 、分布不均匀 ,肝包膜不光滑 、脾肿 大 ,门脉主干增宽 , 出现腹水 ,其 中附脐静脉 内径在 5~13mm (图 1-2)。其 中 Child A级 为 5~13mm,B级 为 5—12r am,C级 为 5~10ram。
图 2 肝硬化患者肝脏 回声 粗糙 、分 布不均匀并附脐静 脉开放 、腹水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 4月第 13卷第 2期 J Clin Hepatol,April 2010.Vo1.13 No.2
·125 ·
讨 论
临床诊断肝硬 化主要根据临床表现 ,实验室 和其他检 查 来综合考虑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 。但 肝组 织 学 活检有创伤 ,临床上 难 以应用 到每个 患者 ,由于取样误 差 等原 因,病 理学诊 断 现假阴性率可达 24%j 1。
gY,2003,38:1449.
[2] 汤治 民 ,高继 康.肝硬化 失代偿 期超声 征象与 评价[J1_ 中 国超 声诊 断 杂 志 ,2004,5(4):260—26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和脾静脉的管径、血流量,探讨它们与食管静脉曲张之关系。
方法: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84例。
用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它们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静脉径和血流量,同时结合内镜检查的食管静脉曲张进行分析。
结果: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和脾静脉的扩张程度正相关,与门脾静脉血流量正相关。
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门脾静脉时,它们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正相关。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食管和胃静脉曲张;脾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硬化患者食道静脉曲张的发生率约为(35~80)%,其破裂出血是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1/3患者最终会发生破裂出血,其中重度食道静脉曲张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几率极高[1]。
本文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旨在观察门脉系统有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及与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以筛选对判断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和预测出血有意义的多普勒超声指标。
1 对象和方法
肝硬化门脉高压入选条件[1]为:脾肿大、质硬,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B 型超声检查门静脉内径≥1.4 cm,患者无或有少量腹水,无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少数近期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心得安、硝苯砒啶及利尿剂治疗者停药观察1周以上,各项指标稳定后再进行观察。
100例患者中,男61例,平均年龄42.7岁,女39例,平均年龄47.8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96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4例;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2],A级28例,B级41例,C级31例。
未行分流术,无并发高血压、心衰、肺动脉高压等疾病,肝炎后肝硬化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24例正常人为对照组。
2 仪器与方法
仪器使用EBU -565A,APOGEE 800 PIU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 SMHz按竹原氏和Ohnishi等[3]方法由两名令职超声医师测定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和血流量。
3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或X2检验。
4 结果
4.1 食道静脉曲张的内径与门静脉的内径具有显著相关性(r=0.3839 P 60%分3组。
随QSV /QYV的增加,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逐渐加重,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 60%;同时有3例门静脉内径增宽超过15 mm而食管静脉曲张只表
现I级,这3例Qsv/QYv <40%。
5 讨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除临床表现外,可以采用血管造影等进行门脉压的测定,这些方法较准确,但具有创伤性,在临床上不能作为常规检查,即使确诊有门脉高压,也不一定存在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内窥镜对门脉高压的诊断的最大优点是准确可靠。
一般认为,内窥镜下发现有曲张静脉,就意味着有门脉高压存在;第二,可发现病人是否发生和预测可能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窥镜检查门脉高压的主要缺点是病人不易耐受,医生也有在检查中诱发出血的疑虑。
B超对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其最大优点为非创伤性、病人易接受,可反复进行。
其次,B超可提供门脉系统的形态,可以清晰显示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静脉、胃冠状静脉等主要分支内径的改变。
第三,B超可显示肝脏大小轮廓,肝内光点分布,特别可提示肝硬化是否合并肝内占位性病变,还可提示门脉系统有无阻塞以及病人有无脾大、腹水等。
我们认为内镜和B超对门脉高压的诊断各有优越性,条件允许下尽可能同时作,绝大多数患者可作出正确和早期诊断。
国内外学者曾报道PV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相关性。
但本组84例中,也有6例门脉高压患者显T门脉高压程度并不完全和静脉曲张程度呈正比相关,这与文献报道相符。
B超作为一种无创性、可重复性的检测手段,是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可靠指标,对十临床防治肝硬化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重要意义。
韩蕴新等报道PV高压患者的胃左静脉为离肝血流时,对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价值。
正常脾静脉血流量占门静脉血流量20%-40 %,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时,患者门静脉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减慢,有可能导致脾静脉血流量占门静脉血流量的比值增高。
在本组资料中发现肝硬化患者随该比值的升高,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加重,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比测量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宽度更可靠。
所以,我们认为在行PV , SPV 内径检测时,同时测PV , SPV的血流速度,更能反应食管静脉曲张情况。
彩色多普勒测血流量比较简便、快速、无创伤性,它可以作为食道静脉曲线的手段应用十临床。
参考文献
[1]李凤华,李红丽,夏建国,等.多普勒超声预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11).828-832.
[2]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8(6).324-329.
[3]中华医学会.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道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8,8(16).564-570.
[4]张馨月,吕胜军.彩色多普勒检测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化[J].中国误诊杂志,2008,8(13).3061-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