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在外科学上的意义

合集下载

门静脉高压症教案

门静脉高压症教案
各种分流、断流手术方法的介绍
1、门体分流术
非选择性门体分流术
选择性门体分流术
2、门体断流术
食道下端或胃底横断术
食道下端胃底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小 结
1、门静脉的解剖生理。
2、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处理原则,手术指征的确立。
4、分流或断流手术的选用。
1、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扩充血容量。
2、药物止血: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
3、内镜治疗:经内镜硬化剂治疗、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4、三腔管压迫止血,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5、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其运用指征和并发症。
手术治疗,急症手术治疗的指征
1、既往有大出血病史,或经治疗短时控制后反复出血者。
2、经内科48小时治疗,出血不止或短时控制后再出血者。
门静脉高压症的分型
肝前型
肝型
肝后型
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发生的病理变化
脾肿大
交通支扩张
腹水
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呕血、黑便、腹水等,以及上消化道大出血。
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及B超。
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Child肝功能分级及其意义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非手术治疗
2、熟悉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了解门体断流术、门体分流术及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的概况和选用。了解肝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指征。
教学重点及难点:
门静脉的解剖生理、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各种治疗

2018年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文档资料

2018年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文档资料

(一) 脾大、功能亢进 (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发生急 性大出血 (三)腹水 (四)肝性脑病 (五)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20%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并发门静脉高压 性胃病,并且占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 5%。

• 门脉系统的功能分区
门脉系统可能在解剖和/或生理上分为2 区: 1. 胃-脾区引流胃、十二指肠、脾、胰静脉血 (小内脏循环系); • 2. 门脉-肠系膜区引流小肠的静脉血(大内脏循 环系)。 • 两区的分界线大约相当于食管一大网膜中点 连线。 • 这种大、小区间的静脉压差,是与门静脉压 的高低呈负相关;当门静脉压>3.92kPa ( 40cmH2O )时,大、小两区间的自然屏障即 被破坏。

纤维胃镜
内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并确定食管及胃地有无静脉 曲张,了解其曲张的程度和范围,并且可以观察有无 溃疡、糜烂,出血以及门静脉高压症性胃病等,有助 于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一经发现有食管或胃 底静脉曲张,就意味着门静脉高压症的存在。如 内镜发现中等静脉曲张伴有红色征者,提示有出血 的危险。 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为三度:Ⅰ度:曲张静脉 局限于贲门周围,呈蛇状垂直走行,直径<3mm;Ⅱ 度:曲张静脉达到食管中段,有部分隆起,直径3~ 6mm;Ⅲ度:曲张静脉已超过气管分叉部位,呈串 珠状,食管管腔已有部分狭窄,直径>6mm外还应描 述曲张静脉有无红色征、红斑等。
肝性脑病 营养状态
无 优
无优
凝血酶原时间 (秒) GPT (赖 氏单位)
1 ~3
4 ~6
>6
<40
40~80
>80
四、辅助检查
• ①ALT和AST: • 反映肝实质细胞的损伤最为简便、敏感,其临 • • • •
• • • •

门静脉高压症高动力循环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门静脉高压症高动力循环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近 年来 , 门静脉高 压症 的高 动力循 环状态 (>ed H ̄ r—
y a c C r uai rHy e d n ncS t, C 作 为 重要 的 n mi i lt n o p r ym l te H ) c o a

2 1 胰高 血糖 素 .
血浆胰 高 血糖 素水 平在 肝 硬化 动物模 型和肝 硬 化 门静 脉高压症 患 者 体 内都 显 著增 加 。静脉输 ^抗胰 高 血 糖素 血清 可使 内脏血 流量 明显 下降 ,但并 不伴有 体 循 环血 管扩 张程度 的改 善 。 外 , 没有发 现血管扩 张 另 也 程度 和循 环 中胰 高血 糖素增 高 程度 之 间有 明显 的相关 性 。但 是 在静脉输 ^ 治疗 剂量 的生长 抑素 (o ati) Sm st an 和它 的类 似物奥 曲肽 (cete 后 ,可通 过抑 制胰高 Oto d) r l 血 糖 素的分 泌 ,产 生 内脏循 环和体 循 环血 管的 明显收 缩 生长抑 素 尚可抑制其 它肽类 血 管扩张 因子 , 如血管 活 性肠 肽 ,P物 质 和钙 调 素基 因相 关 蛋 白等 物质 的释 放 ,故 生 长抑 素对 H C的作 用 尚有除胰 高血 糖 素 以外 的其 它肽类 的 参与 。体 内应 用生 长抑 制 和奥 曲肽 明显 收缩 血管 的效果 ,对 治疗 胃食道静 脉 曲张 出血有 良好 的功效 。现 在认 为包 括胰 高 血糖素 在 内的 一些肽类 物 质参 与形 成 H 。 C】
的下降 。 总之 , 内脏血管床 的改变所导致的外周血管阻 和肝 纤维 化大 鼠的离体 灌 流 的肠 系膜 上 动脉对 去 甲 肾 力 下降 , 产生 H 是 C的重 要而必不 可少的 因素 , 而且 该 上腺 素 、血 管 紧张 素 和盐 酸 甲氧胺呈 现 明显 的低 反应 把外周血管阻力下降确切地称为体循环血管阻力 的下 性 , 因为动脉离体 , 这种作用不会是循环中血管扩张 降 。 因子 所 引起 的 , 而证 明它是 内皮依 赖性 机制 。 从 把肠 系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外科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外科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1. 门静脉高压的定义门静脉高压是指门脉系统内的压力增高,导致门静脉及其分支内压力升高的病理状态。

它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肝硬化、门脉血栓形成、肝静脉阻塞等。

2. 门静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机制门静脉高压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肝脏血流受阻: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肝脏组织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导致肝内血流阻力增加,血液难以顺畅经过肝脏,从而使门脉血压升高。

•门静脉内腔扩张:门静脉高压时,由于血液回流受阻,门脉系统内血液逆流,从而导致门静脉及其分支扩张。

门静脉高压还会引起肝内动脉扩张和侧支循环的形成。

•门静脉高压的后果:门静脉高压会导致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性腹水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门静脉高压还可能引起食管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等问题。

3. 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其病因和病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腹水:门静脉高压导致肝功能减退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使体液滞留于腹腔内,形成腹水。

•食管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时,由于门静脉血液逆流,食管静脉受到长期高压刺激,形成曲张,容易破裂出血。

•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使得血液难以通过肝脏过滤,大量血液通过脾脏,导致脾功能亢进和贫血。

•其他症状:门静脉高压还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黄疸、肝性脑病等症状。

4. 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评估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表现: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的可能,如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和黄疸等。

•实验室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可以评估肝功能和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通过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门静脉和肝脏的形态、大小和血流情况,评估门静脉高压的程度和病因。

5. 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抗生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的应用,用于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和控制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和脾静脉的管径、血流量,探讨它们与食管静脉曲张之关系。

方法: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84例。

用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它们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静脉径和血流量,同时结合内镜检查的食管静脉曲张进行分析。

结果: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和脾静脉的扩张程度正相关,与门脾静脉血流量正相关。

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门脾静脉时,它们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正相关。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食管和胃静脉曲张;脾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肝硬化患者食道静脉曲张的发生率约为(35~80)%,其破裂出血是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1/3患者最终会发生破裂出血,其中重度食道静脉曲张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几率极高[1]。

本文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旨在观察门脉系统有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及与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以筛选对判断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和预测出血有意义的多普勒超声指标。

1 对象和方法肝硬化门脉高压入选条件[1]为:脾肿大、质硬,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B 型超声检查门静脉内径≥1.4 cm,患者无或有少量腹水,无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少数近期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心得安、硝苯砒啶及利尿剂治疗者停药观察1周以上,各项指标稳定后再进行观察。

100例患者中,男61例,平均年龄42.7岁,女39例,平均年龄47.8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96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4例;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2],A级28例,B级41例,C级31例。

未行分流术,无并发高血压、心衰、肺动脉高压等疾病,肝炎后肝硬化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24例正常人为对照组。

2 仪器与方法仪器使用EBU -565A,APOGEE 800 PIU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 SMHz按竹原氏和Ohnishi等[3]方法由两名令职超声医师测定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和血流量。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 CT 灌注成像技术, 它可用来定量肝血容 量、门静脉及肝动脉灌注量,对评价手术前后肝脏双重血供 系统变化相当有意义,作为一种功能影像手段,该技术具有 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且技术日趋完善,价格效益比高,术后 随访价值高于 DUS 及 MRA。 基本方法为经静脉注入等渗性 造影剂后进行螺旋 CT 动态扫描,在门静脉、肝脏和脾上取感 兴趣区测定 CT 值,将不同强化时间增强的 CT 值作各兴趣区 时间密 度 曲 线 (time-density curve,TDC)并 进 行 拟 合 ,再 利 用 软 件 和 双 入 路 -房 室 模 型 去 卷 积 法 计 算 各 血 流 灌 注 参 数 [16]。 MRI 灌 注 成 像 亦 能 研 究 肝 脏 血 流 , 但 普 通 造 影 剂 滞 留 于 组 织间隙影响持久,血池造影剂又过于昂贵,故不适于临床应 用,研究认为,高速短时足量注射普通造影剂联合多排螺旋 CT 扫 描 可 轻 松 解 决 这 一 问 题 [17]; 另 外 , 有 人 根 据 门 静 脉 灌 注量,运用直线回归方程推算出肝硬化大鼠的门静脉压力, 这提示该技术今后可作为一种无创的门静脉压力间接测量 手段。
其他尚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DSA)、IPVG 等 有 创 检 查 ,均 需 使 用 造 影 剂 ,肝 肾 功 能 不 良 或 有碘过敏者为禁忌,且有损伤血管、形成血栓可能,应用受 限。 2.3 肝 脏 血 流 灌 注 的 检 测 前 已 述 及 多 普 勒 超 声 也 包 括 超 声造影技术,原理是利用造影剂“肝脏通过时间”(transit time) 和时间-强度曲线来定量评价肝脏血流灌注状态, 结合彩色 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 能描绘出血流速度的剖面分布状态, 直接测量血管截面瞬时血流量,更准确地评价血流动力学变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
扎,或联合应用硬化剂治疗和结扎。 • 优点: 优点:
– 创伤小;可重复治疗; – 适用于各肝功能分级病人
内镜治疗
经 内 镜 注 射 硬 化 剂
内镜治疗
经 内 镜 曲 张 静 脉 套 扎
气囊压迫止血
通食道囊
Sengstaken – Blakemore三腔管 Blakemore三腔管
100~ 100~150ml
选择性分流
远 端 脾 肾 静 脉 分 流 术
选择性分流
限 制 性 门 腔 静 脉 分 流 术
手术并发症
• 肝性脑病:分流后血氨增高。 肝性脑 • 术后再出血:分流再出血5~7%,断流较高。 术后再出血:分流再出血5 7%,断流较高。 • 脾静脉、肠系膜静脉血栓:脾切除血小板增高。 脾静脉、肠系膜静脉血栓:脾切除血小板增高。 • 各种感染: 各种感染: • 胰腺炎、胰腺囊肿:少见,但病情严重。 胰腺炎、胰腺囊肿:少见,但病情严重。 • 术中出血: • 肝肾功能减退: • 乳糜腹水: • 胃瘘:脾切除后胃壁缺血坏死。 胃瘘:脾切除后胃壁缺血坏死。
内 窥 镜 检 查
食道静脉曲张 胃底静脉曲张
PHG
CT CT CT CT CT CT CT CT 检 查
CT CT CT CT CT CT CT CT 检 查
CT CT CT CT CT CT CT CT 检

诊断及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胃十二指肠溃疡 糜烂性胃炎 胃癌 呕吐源性食管粘膜破裂
治疗
腹水的治疗
• 内科治疗 • 腹水颈内静脉转流术 • 肝移植
本章重点
• 门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
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The End
• 观察止血效果,仍出血,再向食管气囊注气。 • 抽除胃内容,并用生理盐水灌洗,观察胃内有无鲜血吸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外科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外科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外科引言门静脉高压是一种疾病,它指的是门静脉系统内的压力升高。

门静脉是人体内重要的血管之一,它负责将肠道和脾脏中的血液引流到肝脏。

当门静脉高压发生时,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外科是一种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旨在缓解门静脉高压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

门静脉高压的原因和症状门静脉高压通常由肝硬化引起,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疾病,其特点是肝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和功能受损。

肝硬化会导致血液在肝内循环受阻,从而增加了门静脉系统内的压力。

除了肝硬化之外,其他引起门静脉高压的原因还包括:1.肝血栓形成:当肝内血栓形成时,会阻塞门静脉的血液流动,导致门静脉高压。

2.肝静脉狭窄:肝静脉是负责将血液从肝脏引流出去的血管,当其狭窄时,也会导致门静脉高压。

3.肝囊肿:肝内的囊肿会占据空间,增加了门静脉系统内的压力。

4.肝癌:恶性肿瘤可以直接压迫门静脉,导致高压。

门静脉高压的症状通常包括:1.腹水: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体内水分潴留,最终形成腹水。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出血:门静脉高压会导致食管和胃底部的血管扩张和变形,容易破裂出血。

3.肝性脑病: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毒素无法被正常代谢和清除,最终影响到大脑功能。

4.肝肾综合征: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肾功能异常,导致尿液排泄障碍。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外科的原理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外科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旨在缓解门静脉高压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

它通过改变门静脉系统的血液流动,减轻门静脉的压力。

常见的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外科手术包括:1.侧分流手术:侧分流手术是将肠道和脾脏中的血液引流到其他血管(如颈内静脉或体表静脉),绕过肝脏直接回到心脏。

这种手术可以减轻门静脉系统内的压力,缓解相关症状。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在食管胃底部位于食管和胃交界处的静脉上进行结扎,阻止其进一步扩张和破裂出血。

这种手术可以预防或减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6肝胆外科杂志200j年6月第13卷第3期。

,㈣df√H印口f枷zffd叫s“憎F憎,V。

f13,Ⅳo.3,J“”,2005-讲座与综述・门静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在外科学上的意义黄海林,王为民【关键词】门静脉高压;血液动力学;肝硬化【中图分类号】R65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4761(2005)03023603门静脉高压,(portalhyper【enslon.PHT)“1是指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数支静脉血管压力增高。

门静脉高压世界范同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腹水、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病死率较高,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负担。

由于我国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发病率较高,因而门静脉高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因此,在我国,对此病的研究更具有深远意义。

在现代肝脏外科研究中,人们认识到门脉系统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

并且,在功能上有分区现象,而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门脉高压的重要的发病机制。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检测门脉血流的改变也变得便捷、精确,无创.这就为临床诊断,治疗、评价、及预后该病提供比较好的参考依据。

1解剖学基础1.1双重供血肝脏是人体内唯一的双重供血器官,正常人肝窦每分钟平均接受来自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血液为1.5L,其中2/3来自¨静脉,1/3来自肝动脉。

门静脉主干的组成形式可分为三种:①1型,门静脉主干由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合成,肠系膜下静脉注入脾静脉。

②II型.门静脉主干由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共同合成。

③lII型,门静脉主干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合成,不过肠系膜下静脉直接注入肠系膜上静脉。

胃左静脉(胃冠状静脉)收集束段食管及近端胃的静脉注入脾静脉或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郡,也有时直接注入肠系膜上静脉。

门静脉所有属支中胃左静脉距主干最近,叉因为其收集食管下端、贲门及胃底静脉血流,该部位距胸腔最近,胸腔压力又远低于腹腔内的压力,因此,当肝硬化、门静脉A肝阻力上升时胃左静脉回流最先受到影响,可能转而变成门静脉主干血液流出道。

12两端均为毛细血管网人体腹腔内的州静脉系统介于内脏动脉与肝静脉系统之间,其系统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

门静脉系统及其属支之间均无瓣膜,因此某一属支的压力和流量变化可以迅速影响【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睦征医院.上海200003【作者简介】黄海林,硕士,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普通外科【收穑日期】2。

040801【修回日期】2005一02一05远隔属支的循环动力学。

¨静脉高压时胃冠状静脉成为分流门静脉血的捷径,分流高压的胃冠状静脉及其属支血液进入低压的胸腔和}腔静脉系统,这可以解释一旦曲张的静脉破裂,好比洪水决n,门静脉系统的淤血状态得以宦泄,所以出血难以自行停止。

门静脉和肝动脉在肝窦汇台,肝窦其实就是『J静脉形成的毛细血管网,象这种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系统,血流调节机制非常复杂,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余地非常大。

1.3不同功能分区门脉循环在功能上有分区现象,也就是有“肠系膜区”和“胃脾区”的功能分区『】静脉属支可分为肠区(叉称大内脏循环区)和胃脾区(叉称小内脏循环区)。

胃脾区引流胃脾及部分胰腺的静脉,这些静脉进入脾静脉和胃冠状静脉,然后汇入门静脉。

肠区引流小肠、胰头和左右半结肠静脉,分别经肠系膜上下静脉直接汇入门静脉。

两区的解剖分界线相当于食管到大网膜中点的连线。

胃脾区的压力高于肠系膜区。

胃脾区中的胃左静脉压力升高是造成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根本原因。

这种功能上的分区原因可能有①胃体及胃底静脉经胃短静脉向左侧分流。

②脾内有动静脉短路;⑧胃壁与食管下端有许多动静脉分支使胃的血流量增多。

2血流动力学的改变2.I血流的调节权启镇等-“认为,门静脉压超过1.96Kpa(15mmHg)时,即可出现门静脉血流方向的改变,正常人是向肝血流,(HepatopetalflowPf),门静脉高压形成开始阶段,由于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门静脉开始出现双向性血流(Bidirec∞nflowBf),到后期发展成远肝性血流(HepatofugalflowFf)。

形成门体侧支循环的肝外短路达l】种之多。

关于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时门静脉主干血流量是否会倒流,即在肝内阻力很高时门静脉是否会离肝血流通道?黄洁夫等“1认为经肠系膜t动脉造影显示门静脉主干血流倒流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在最严重的人肝血流阻力增加的情况下,门静脉人肝血流只是减少,血流速度放慢,不同程度的经侧支分流而已。

但Galtani[153随机对22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作Dus检查,发现8.3%的患者在门脉系统存在自然离肝性血流。

Boland『“1检查的184例患者中,门脉系统的自然离肝血流发生率为7%。

另外,交感神经受损,尤其是全身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下降.在维持病人全身血管扩张和高支力状肝胆外科杂志2005年6月第13卷第3期。

,㈣”dz√日P户df06£zz口州SH7酽删,V甜13,ⅣD3,J“”.2005237态起部分作用。

Reno-t等1在动物实验中切断迷走神经对动脉压,肠道血流量和血管阻力并没有明显影响。

门静脉和肝动脉也存在着自主调节机制.1autt等”]“提出“肝动脉缓冲性反应”(bufferresponse)。

关于自体有效物质(autoc01ds)对门脉血流的影响更是自20世纪60年代就有不少报道。

2.2测定肝脏的分流指数的意义肝脏的分流指数是肝动脉血流量或¨静脉的血流量占总肝血流量的比值。

门静脉和肝动脉存存着自主滴节机制,当门静脉血流增加时,血管口径扩张,引起门静脉血管阻力降低.随着动脉在一定生理范围内变化时,其血管阻力随着动脉压升高而降低,这样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的血流量。

此外.当肝动脉血流量增加时,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血流量减少;反之,门静脉血流量减少时,肝动脉血流量会增加。

当肝组织发生病变时。

肝血流各成分的变化与肝内不同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肝硬化时,由于肝动脉、静脉短路导致肝动脉血流量增加,肝小叶结构破坏,门静脉压升高使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血流量降低。

肝硬化晚期,肝内血管大部分闭锁,血流量减少,结果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量均降低。

原发性肝癌时,病变部位动脉血供增加,肝血流各成分亦出现相应的变化。

据m—d。

报道”对肝脏分流指数的测定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特别能正确鉴别肝硬化所引起的门脉高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健康组的肝动脉分流指数为35“;门静脉分流指数为65%.原发性肝癌组肝动脉分流指数为65%,门静脉分流指数为35%。

肝硬化组肝动脉分流指数为55%:门静脉分流指数为45%。

结合其它影像检查有助于对肝内病变的鉴别。

23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发病机制的解释关于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时门静脉主干血流量是否会倒流,即在肝内阻力很高时门静脉是否会离肝血流通道?黄洁夫等”3认为经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显示门静脉主于血液倒流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在最严重的人肝血流限力增加的情况下。

门静脉人肝血流只是减少,血流速度放慢.不同程度的经侧支分流Jf|i已。

对于门静脉的发病的认识曾经被归纳为机械梗阻理论或背向血流学说,但这种学说无法懈释肝脏严重萎缩变形或纤维化但门静脉压力并无显著E升,另一些人尽管门脉压力很高,但肝脏却没有明显病变。

从血流动力学来看,门静脉血流梗阻应该引起全身循环血量下降.内脏血氧饱和度低下的情况,但是临床观察结果恰好相反,在大多数患者可以观察到全身和内脏的高觑流动力状态。

1982年,黄萃庭等提出门列脉高压的液递物质假说后,人们先后发现前列环素,内皮素,一氧化氮,组织胺,胰高糖素,5一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血管内皮因子,腺苷等血等活性物质具有维持¨脉高压及高动力循环作用。

在肝硬化的病理状态下,由于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无论是缩血管物质还是舒血管物质都显著增加,从而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但国外““”仍认为,门静脉系统阻力增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和始发因素,而门静脉系统的高动力状态是维持门静脉高压的重要因素。

2.4血流动力学代偿指标参数的建立现代肝脏外科研究中,人们认识到“门静脉高压症的本在于肝硬化眦“,因而在研究中已开始注意增加肝动脉敌国流,提高肝脏供氧量以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

并且认识到门脉血中的营养因子,尤其是胰腺血流中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直接进人肝脏,对维持正常肝脏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有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门脉高压应看做是机体对肝硬化的一种代偿功能的表现,是机体维持门脉血向肝灌注的重要保证。

发生肝硬化时,因个体调控门静脉压力机制的区别。

侧枝解剖代偿髂力的差异,使得门脉的压力高低,血流速度,备属支的扩张程度.侧枝区载的血流方向等常囡个体的差异而有区别。

国外学者“¨”1通过实验测定认为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宽度和脾静脉血流量有良好的正相关性:而与脾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均无相关性。

血smtthGMden一”制定了血流动力学对肝硬化病人的分期参数标准,以期结合chlld分期更好的评价肝功能贮备情况.见表1。

表1血流动力学对肝硬化病人分期参数标准2.5血液动力学对手术的评价传统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多是针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主要手术方法有门体静脉分流术和断流术两大类。

随着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研究的深人,无需将断流和238肝胆外科杂志2005年6月第l3卷第3期,州n甜一He户df06Izzdw5“增P叫,y甜13,Ⅳo.3,J“”.2005分流术对立起来,联台手术更能互相补充。

人们认识到手术只是治标.而肝功能的改善才是根本。

文献报道采用监测EPP.彩超和I)SA等综合手段对联合手术前后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①分流与断流联合手术,能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和血流量,消除或缓和新生血管形成和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变,保证近期的止血效果,并能控制远期复发出血;②术后能维持较好的向肝血流,脑病发生率低;③术后门静脉头向侧支消失,表示断流术可直接消除引起出血的贲门周围的局部因素,同时,避免因单纯分流术栓塞或残留冠状静脉侧支导致的突发性出血。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术前经严格地保守治疗而得到改善的近期肝功能分级情况,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肝脏储备功能,一些病例术后迅速发生肝功能恶化,所以我们认为c}1iId肝功分级只有在结台其它临床资料如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肝脏体积、肝功代谢指标等等,才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肝功能。

3结语血流动力学改变在门静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代偿机制。

众多研究证实.在组织学可以榆出肝硬化之前,门脉高压就已经存在,从急性肝炎到肝硬化,肝脏微循环内阻力和肝外门静脉压力逐渐增加;同时在不同的病理阶段.肝脏的解毒功能和侧枝循环的数量亦不相同,使得参与门脉高压形成的液递因子(如一氧化氟,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前列环素和内毒素等)的数量和作用也不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