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在肝脏疾病介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在肝脏疾病介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2012年10月第9卷第29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肝脏疾病介入治疗后的门静脉压力改变会造成门静脉系统血流量增多或减少,阻力增大或减小,而且其程度受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最终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密切相关[1]。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 )技术进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能无创、实时地提供有关的血流信息,这是X 线、CT 、MRI 、PET 等所做不到的[2-3]。

肝脏疾病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虽然需要各种检查手段的综合评价,但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收集2005~2011年因不同肝脏疾病行动脉内介入术(t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 )的患者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在肝脏疾病介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王明波沈丽贤李朝晖孙君焕路永良河北中医肝病医院三病区,河北正定050800[摘要]目的观察各种肝脏疾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疗效,评价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方法2005~2011年收治的因不同肝脏疾病行动脉内介入术(t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 )的患者378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治疗;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保证恒定栓塞面积的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患者行脾动脉药物灌注治疗。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周进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和Child 分级,统计并计算出血率。

结果①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对照1组门静脉血流明显减少,Child 分级明显较差,出血率明显增加,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②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后对照1组的门静脉血流明显降低(P <0.05),出血率明显下降,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肝功能与TAE 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

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

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慢性肝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表现,是肝脏结构变性的结果,通常伴随着门脉高压。

门脉高压是肝硬化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也是肝硬化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对于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是一种无创、经济、广泛用于门脉高压评估的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进行探讨。

一、门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门脉血流动力学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改变是肝硬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门脉高压是肝硬化的直接结果,也是肝硬化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门脉高压会导致门脉血管扩张、血流减慢,并可引起腹水、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

对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预测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二、彩色多普勒在门脉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可以对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全面、快速的评估,具有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肝硬化患者的门脉高压评估。

1. 门静脉直径和血流速度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测,可以测量门静脉直径和血流速度,从而评估门脉高压的程度。

正常情况下,门静脉的直径在0.6-1.2cm之间,血流速度在15-20cm/s之间。

门脉高压时,门静脉直径增大,血流速度减缓,这些参数的变化反映了门脉高压的程度。

2. 食管静脉曲张的评估彩色多普勒检测还可以评估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和食管下段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通过食管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检测,可以了解曲张血管的直径、血流速度和流向,有助于评估曲张血管的形态、分级和出血风险。

3. 肝脏血流动力学的评估彩色多普勒检测可以评估肝脏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肝动脉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速度、肝脏阻力指数等参数。

通过这些参数的测量,可以了解肝脏灌注情况,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肺动脉楔嵌压与心脏指数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压力测定的错误判断
正常情况下,如无二尖瓣病变,肺小动 脉嵌人压 (PAOP) ≌肺静脉压 (PVP) ≌ 左心房压 (LAP) ≌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由此可见PAOP可代表左心 室前负荷和肺毛细血管静水压 。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颈内静脉路径(中路)穿刺点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锁骨下静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锁骨下静脉路径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变化意义
CVP压力波形组成:a,c,x,v,y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
导管位置:13-15cm 标准零点:腋中线第4肋间 胸内压 测定系统的通畅度

窦性心动过速——a.c波融合

心房纤颤——v波消失

右心房排空受阻——a波

三尖瓣返流——v波

右心室顺应性下降——a.v波

急性心包填塞——x波陡峭,y波平坦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压力变化
正常值:4-12cmH20
中心静 脉压
低 低


正常
动脉压 原因
处理

血容量不足
补充血容量
正常 心功能良好,血 适当补充血容量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测定中心静脉压的并发症
心包填塞 气胸 血胸、水胸 空气栓塞 血肿 感染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心包填塞
原 因:
导管过长、过硬
临床表现:
紫绀、面颈部静脉怒张、呼吸困难、心音远等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文档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文档

3 胆红素:
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时血清胆红 素升高,活动性肝硬化时亦可升高且消 退缓慢,重型肝炎常超过171μmol/L。 一般情况下,肝损程度与胆红素含量呈 正相关。直接胆红素在总胆红素中的比 例尚可反映淤胆的程度。
4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PTA高低与肝损程度成反比。PTA<40 %是诊断重型肝炎的重要依据,PTA亦是 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敏感指标。
13 胆汁酸 血清中胆汁酸含量很低,当肝
炎活动时胆汁酸升高。由于肝脏对 胆红素和胆汁酸的运转系统不同, 检测胆汁酸有助于鉴别胆汁淤积和 高胆红素血症。
14 肝纤维化指标 一些检测项目已在临床上应用
,如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 连蛋白、透明质酸、脯氨酰羟化酶 等,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参考 价值,但缺乏特异性。
16 肝活检病理检查 其意义包括对病毒性肝炎作出
病理诊断,对不典型病例作出明确 判断,有助于治疗效果评价及观察 预后转归,还可从组织中检测病原 标志以明确感染。
17 病原学检查
HBV
基 因 及 编 码 蛋 白
乙型肝炎
HBsAg与抗HBs HBsAg在感染HBV两周后即可阳性。 只 要 HBsAg 阳 性 就 可 诊 断 HBV 感 染 , 阴 性则不能排除HBV感染。 抗HBs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 HBV有免疫力。低滴度应注意假阳性。
为什么血清HBsAg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
★ 检测试剂不够敏感。
Abbott试剂盒由ad亚型抗体和抗原制备, 对ay亚型的灵敏度较低。
★ S基因变异(抗原性发生改变)。 ★ X基因变异(转录受抑制)。 ★ 重叠H124-147 HBsAg共同决定簇“a” aa122 确定HBsAg亚型d/y,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RAP RVP PAPs/PAPd PAWP/PCWP
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
肺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
支气管 肺泡
PAPd
PCWP
肺动脉瓣 主动脉瓣
肺静脉 主动脉 左心房
LAP
三尖瓣 下腔静脉
右心室 左心室 LVEDP
二尖瓣
体循环
(39)
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
• 临床意义
– PAP = RVP (20~30mmHg) – PAPD 可反应LVEDP (8~12mmHg)
血流动力学不稳病人
• 嗜铬细胞瘤 • 大出血 • 大手术
频繁监测动脉血气
创伤性血压监测
优点: 反应每一心动周期内旳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 经过波形能初步判断心脏功能; 定时屡次测定血气分析,电解质变化; 心电图有交流电干扰时,可经过动脉波形旳描记
了解心脏情况,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 无创措施不能测到血压时,经过动脉穿刺直接连
• 临床意义
– 心衰、休克,SVR↑↑
外周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
• 肺循环阻力(PVR)
– 右心室后负荷 – PVR=(MPAP-LAP)x80
CO
– PVR =(MPAP-PAWP)x80 CO
– 正常值:(20~130)250ynes/sec/cm2
• 临床意义
– 升高时有可逆和不可逆旳情况存在
续监测动脉压。
创伤性血压监测
预防桡动脉血栓形成旳措施
做Allen’s试验; 注意无菌操作; 降低动脉损伤; 经常肝素盐水冲洗; 导管针不宜太粗; 末梢循环欠佳时,拔除动脉导管。
无创伤性血压监测
手动测压法:听诊法,触诊法。 震荡技术 Penaz技术 动脉张力测定仪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
与抗 的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 较强的传染性。消失而抗产生 称为血清转换。抗阳转后,病毒复制 多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长期抗 阳性者并不代表病毒复制停止或无传 染性,研究显示~仍可检测到 ,部分可能由于前区基因变异,导
致不能形成。
★ 是重要的免疫耐受因子,大 部分情
况下其存在表示患者处于高 感染低 应答期。
肝纤维化指标 一些检测项目已在临床上应用
,如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 连蛋白、透明质酸、脯氨酰羟化酶 等,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参考 价值,但缺乏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 型超声波有助于鉴别阻塞性黄疸、
脂肪肝及肝内占位性病变。对肝硬化有 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反映肝脏表面变 化,门静脉、脑静脉直径,脾脏大小, 胆囊异常变化,腹水等。彩色超声波尚 未可观察到血流速度。在重性肝炎中可 动态观察肝脏大小变化等,的应用价值 基本同型超声波,但其有损伤性和价值 昂贵,如应用增强剂,可加重病情。
合成减少,甚至难以检出。
阴性抗阳性, 阳性感染
★ 水平一般较低。 ★ 以上由于位突变引起。
★ 多发生于型。
与抗共存
★ 血清转换过程中。 ★ 检测敏感性提高。 ★ 野生株与变异株同时存在。
乙型肝炎
与抗 阳性表示血清中存在颗粒, 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抗 是 感染后较早出现的抗体,绝大多数出现
在 发病第一周,多数在个月内消失。高滴
大家好
1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李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年月
血清酶检测
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 ):是目前临床 上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急性肝炎 时明显升高,黄疸出现后开始下降;慢性肝 炎和肝硬化时轻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复异常; 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 升高的酶、胆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大量坏 死。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大家好,我是张医生。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关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一些内容和它的重要性。

这个主题听起来可能有些抽象,但在我们的医疗工作中,它是至关重要的。

让我们来谈谈什么是血流动力学监测。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来测量血液在身体内流动的速度、流量和压力等参数,以此来评估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

这些信息对于诊断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疾病会导致血流动力学出现不同的变化。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呢?这就像是给心脏和血管系统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通过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比如心脏功能不全、血压异常或者血管狭窄等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这对于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病人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医生就会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如果发现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肌缺血,就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比如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而如果监测结果显示患者的心脏功能良好,那么就可以放心地继续观察和治疗。

除了对疾病的诊断有帮助外,血流动力学监测还能帮助我们了解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

比如,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定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水平也是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专业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也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健康。

总的来说,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疾病,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项技术,积极参与到相关的研究中去,为我们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摘要】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慢性疾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其重要表现之一。

超声检查已成为评估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方法。

本文从技术原理、影响因素、临床应用、发展趋势和相关研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该检查的意义和挑战。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指导治疗和监测疗效。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将在临床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肝硬化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促进疾病管理和预后评估。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技术原理、影响因素、临床应用、发展趋势、相关研究、临床意义、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的意义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情发展趋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评估肝血流动力学状态,包括门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阻力指数等参数,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等情况。

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肝硬化并发症,如食管静脉曲张、腹水等,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估也有重要作用,使治疗更加精准有效。

定期进行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还能帮助医生及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指导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的意义不仅在于诊断和治疗上的重要性,更体现了对患者生命质量和健康的关注,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临床检查手段。

1.2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的现状与挑战目前,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部分患者可能无法耐受超声检查所需的时间和操作过程,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乙肝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更新日期: 07-21 陈明崔建华吕兴侠韩方正王金章封波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简便、无创伤、无放射性的检测方法,能在生理状态下动态适时显示门静脉血管形态,直观血流方向,较精确地检测和计算血流量,易于重复进行、动态观察,特别适于临床研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1],该方法测定门静脉主干血流不受肝内分流的影响,不受肝脏摄取功能的影响,近年用来测量门静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报告渐多,对于慢乙肝门静脉血流动力变化的报告不多。

从乙肝病毒感染到肝硬化形成是一个慢性的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从慢性肝炎到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各期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我们测量了114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114例均为本院的住院患者,男112例,女2例,年龄20~61岁。

按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均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的证据。

慢性肝炎74例(其中静止期29例,活动期45例;肝炎肝硬化40例(依活动与否分为,活动期肝硬化24例,静止期肝硬化16例;依肝功能代偿与否分为,代偿期26例,失代偿期14例。

对照组30例为健康体检者,无肝、胆疾病史,无长期饮酒史,肝功能正常,肝炎血清标志物阴性,常规B 超检查无慢性肝炎、门脉高压声象,男28例,女2例,年龄21~56岁。

1.2检测方法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方法:应用美国ATL公司HDI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MHz,取样容积3mm,经θ角较正后,仪器自动计算血流速度和血流量。

患者准备见文献[2]。

1.3统计学方法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 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伍组设计的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测量结果慢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有类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门静脉血流量均增加,门静脉截面积均增大,但慢性肝炎患者血流速度加快、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流速度减慢,见表1。

表1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量、血流速度、门静脉截面积比较(±s 组别 n 门静脉血流量 (ml/min 血流速度 (cm/s 门静脉截面积 (cm2 慢性肝炎 74 1445.4±392.8* 17.40±4.87*△
1.30±0.09*△肝炎肝硬化 40 1435.8±479.4* 1
2.97±5.10*△ 1.55±0.12* 对照组 30 1040.9±187.9 14.65±2.21 1.13±0.21 F值 12.70
14.49 92.77 P值 <0.01 <0.01 <0.01 注:*与对照组比P<0.01,△与肝硬化组比P<0.01 2.2活动期与静止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测量结果慢性肝炎患者在炎症活动期与静止期门静脉均增宽,血流量均增加;活动期血流速度远远高于正常,血流量增加极明显;稳定期血流速度恢复正常,由于门静脉增宽,血流量仍多于正常但比活动期减少。

肝硬化患者在活动期和静止期之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2乙肝患者活动期与静止期门静脉血流量、血流速度、门静脉截面积比较(±s 组别 n 门静脉血流量 (ml/min 血流速度 (cm/s 门静脉截面积 (cm2 慢性肝炎活动期 45 1545.9±368.9 18.39±5.18 1.30±0.11 静止期 29 1324.4±287.2
15.96±4.03 1.31±0.09 t值 2.7411 2.0929 0.0051 P值 <0.01 <0.05 >0.05 肝炎肝硬化活动期 24 1486.3±428.6 13.71±5.51 1.51±0.07 静止期 16 1445.5±573.0 12.53±5.60 1.58±0.12 t值 0.2605 0.6156 0.1281 P值 >0.05 >0.05 >0.05 2.3
肝炎肝硬化各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测量结果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量、血流速度、门静脉截面积均大于正常对照组;门静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大于失代偿组,门静脉截面积与失代偿组相比无差异。

失代偿期患者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减少、血流速度明显减慢、门静脉截面积明显增大,见表3。

表3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门静脉血流量、血流速度、门静脉截面积比较(±s 组别 n 门静脉血流量(ml/min 血流速度 (cm/s 门静脉截面积 (cm2 代偿期 26 1620.1±448.5*△
15.31±5.33*△ 1.53±0.11△失代偿期 14 912.4±250.4 10.13±3.64△ 1.54±0.19△对照组 30 1040.9±187.9 14.65±2.21 1.13±0.21 F值 31.89 9.03 47.37 P值 <0.01 <0.01 <0.01 注:与失代偿期比P<0.01,△与对照组比P<0.01 2.4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与预后的关系对63例患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3年死亡11例。

死亡组与非死亡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测量结果,唯门静脉血流速度差别显著。

依门静脉血流速度分为流速降低(≤10cm/s和流速不低(>10cm/s两组。

降低组3年内病死率为30.44%(7/23,不降低组为10.0%(4/40。

两组比较差别显著(χ2=4.2313,P<0.05。

3讨论 3.1门静脉增宽的意义目前认为门静脉增宽是诊断门脉高压症的重要指标。

门脉增宽的程度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高度正相关,并
且门静脉的直径增大,上消化道出血率增高[3]。

本组结果表明,慢性肝炎患者门静脉也扩张,而且从慢乙肝静止期、活动期、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逐渐增宽,提示门静脉高压是逐渐形成的,门静脉截面积可作为间
接反映门脉压力的指标。

3.2门静脉血流速度的意义关于门静脉血流速度Cioni研究认为,肝硬化患者血流速度减慢的程度与肝脏损害的程度有关,可作为诊断肝硬化、分析肝实质病理的指标之一[4]。

本组资料同样表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失代偿期更为明显,肝硬化患者同时有门静脉增宽和血流速减慢,门静脉系统呈淤血状态。

血流速减慢提示门静脉阻力增加。

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有多种原因[5],正常孕妇门静脉血流速度随妊娠月份增加而加速,乙肝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与血清IL-2含量呈正相关。

本组慢性肝炎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加,在炎症活动期更为明显,与我们以往的研究报告一致[2]。

乙肝患者门静脉血流速的增加是机体对肝内炎症反应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其意义在于增加肝内血流量,增加肝内供氧量,促进炎症修复。

肝炎活动期时门静血流速度加快,可能还需肝脏对炎症因子有较好的反应性,血管有较好的顺应性。

肝硬化患者炎症活动期血流速度并不比静止期明显增加,可能是肝内的纤维化程度较高,抵消了炎症因子的作用。

依流体力学的原理,阻力增加则压力增高流速减慢。

门静脉血流速度与3 年存活率有密切关系,<10cm/s者预后差。

近年已有报告[6],经过抗纤维化治疗后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速度有可能作为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治疗疗效考核的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