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及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及心肌纤维化的关系孟秋云;李秀昌;孙红;李桂英【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年(卷),期】2010(025)002【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脂联素与高血压的关系,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阐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根据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的血压标准,筛选出33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并筛选出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观察的健康人33例(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 Ⅰ 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 Ⅲ NP)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4.21±2.89)ng/ml比(2.69±1.00)ng/ml,P<0.01];且1级高血压患者与2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P Ⅰ CP和P Ⅲ NP水平显著增高,P Ⅰ CP分别为(13.10±6.56)ng/ml比(4.12±1.19)ng/ml,P Ⅲ NP分别为(128.94±56.37)ng/ml比(66.70±11.72)n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P Ⅰ C P及P Ⅲ N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245和-0.275,P均<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血压越高脂联素水平越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P Ⅰ CP及P Ⅲ N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推测低水平的脂联素血症在高血压心肌纤维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总页数】3页(P111-113)【作者】孟秋云;李秀昌;孙红;李桂英【作者单位】271000,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71000,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271000,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尿蛋白成分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J], 陈茜松;张剑峰;季淑英;李桂荣2.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J], 苟怀宇;陈艳秋;屈桂英3.血清脂联素水平与CHF 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关系研究 [J], 谢亚芹;彭玉娟4.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J], 黄映芳;彭峰;钟春林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J], 吕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R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联素及TNF-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11 临床 资料 .
选择 20 08年 1月 一 09年 1月在 20 我院住院行普贝生引产患者 9 例为观察组 , O 同期行
宫素静滴引产 。如 1 仍未临产则停用 , 2h 于次 日重 复引产 。 13 观察指标 . 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 4、、2 8 1 h宫
1 . 01
[ ]葛倩 , 8 邓华聪, 刘金波.脂联 素对血管 内皮功能的影 响[ ] 中华 J. 内分泌代谢 杂志, 0 , ( ) 1— . 2 62 1 : 1 0 2 58
( 收稿 日期 :0 11 -1 2 1.1 ) 0
普 贝生 阴道 给药 用 于足 月 妊 娠 引产 的 效 果 观察 ( 0 附9例报告)
较 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 、 给药 至临产时 间、 娩结局 。结果 分
至临产 时 间为 ( .4±3 2 ) ; 照 组分 别 为 3 . %、 1 . 8±7 2 ) P<0 0 ) 73 .1h对 3 3 ( 34 . 6 h( .1 。观察 组 经 阴分 娩 7 4例
( 22 ) 剖宫产 1 8 .% , 6例( 7 8 ) 对照组分别为 5 ( 2 2 、4 3 . %) P均 < .5 。两组新 生儿窒息和产 1 .% ; 6 6 . %) 3 (7 8 例( 00 ) 后 出血情况 比较 , >00 。结论 P均 .5 中图分类号 : 7 4 1 R 1 .4 普 贝生 阴道给药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 , 效果好且安全。 文章编号 :0 22 6 ( 0 1 4 -13 2 10 -6 X 2 1 )60 1 - 0 关键词 : 普贝生 ; 足月妊娠 ; 引产 ; 宫颈成熟度 文献标 志码 : B
E IA法检测血清 H y脂联素和 T Fd水平 。另选健康体检者 2 LS e、 N・ 0例为对照 ( 对照组 ) 。结果
CKD并发症下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CKD并发症下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林妙霞;罗敏琪;龚琦;曹孟华;闫欣欣【期刊名称】《临床医学工程》【年(卷),期】2010(017)012【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肾功能损伤程度、CKD 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应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入选199例肾病门诊及住院的CKD患者,计算患者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并采用ELISA方法对各临床病例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进行测定.对患者的临床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两组数据之间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之间采用One-way ANOVA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血清脂联素随着肾功能的降低而升高(P<0.05);伴有高血压与不伴有高血压的慢性肾病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显著不同(P<0.05),伴有糖尿病与血糖正常的慢性肾病患者相比脂联素水平无差异性(P>0.05);脂联素与慢性冠心病的24小时尿蛋白水平之间高度相关(P<0.01).结论慢性肾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随患者肾功能的丢失而显著增加;脂联素水平的变化还与CKD患者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总页数】3页(P30-32)【作者】林妙霞;罗敏琪;龚琦;曹孟华;闫欣欣【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体检中心,广东,广州,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630;温州医学院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温州医学院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温州医学院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5【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杨欢;施敏;董惠幸;彭永德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张东亚;杨改清;张晓艺;李晓昶;吴孟娇;胥丽霞;祁萌萌;李彩霞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J], 夏敏;聂时南;韦梅;韩小琴4.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朱琳; 宋春兰; 崔亚杰; 李鹏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中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杜雪丽;王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 三、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我国成年男性HDL-C多在1.16-1.42mmol/L(45-55mg/ dL) ,女性较高,多在1.29-1.55mmol/L (50-60mg/dL)。 HDL-C水平随年龄的变动较小。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 认定HDL-C<0.9mmol/L (<35mg/dL)为异常;美国胆固醇 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二次指南(ATP II)中也是同样的 标准,但是,在新发表的APT III中则将低HDL-C标准定为 <1.0mmo/L(40mg/dL)。 临床意义:约25%的胆固醇在HDL中,一般认为HDL-C与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变程度呈负相关,HDL-C或 HDL-C/TC比值较TC能更好地预测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 险性。HDL-C降低见于急、慢性肝病、急性应激反应(心 肌梗塞、外科手术、损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 减低、慢性贫血等。
•
四、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血清LDL-C测定可采用公式计算也可采用沉淀法直接测定。Friedwald原公式按旧单位(mg/dL)计 算,假设血清VLDL-C为血清TG量的1/5(以重量计),则:LDL-C (mg/dL) =TC-(HDL-C+TG/5); 按法定计量单位计,则应为 LDL-C(mmol/L)=TC-(HDL-C+TG/2.2)。 应用Friedwald公式计算LDL-C由于方法非常简便,在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准确,故较为实用,目前 绝大多数临床检验室多采用此方法。由于TC中的主要部分是LDL-C,故LDL-C与TC的变化是基本 一致的。在ATP III中将血清LDL-C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表3)。 表3 ATP III中有关LDL-C水平的分类 LDL-C (mg/dL) (mmol/L) <100 <2.6 最适的 100-129 2.6-3.4 接近或高于最适的 130-159 3.4-4.1 临界升高 160-189 4.1-5.0 升高 ≧190 ≧5.0 非常高 LDL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过去只测定TC,以此间接估计LDL-C水平, 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的影响,故最好采用LDL-C取代TC作为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 危险性评估。LDL-C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冠心病血脂危险水平的评估及降脂治疗 目标中都以LDL-C作为首要实验室指标。LDL-C是导致冠脉事件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LDL-C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脂肪因子,它与高血压、动脉 …

脂联素受体与心肌泵功能于洪馗(90403134) 叶红强(90403133) 聂杰(90403122) 孙翔宇(90403125) 口腔第一组摘要:心肌泵功能的损害与多种因素相关联,不外乎分为血流动力学因素和能量代谢因素。
脂联素受体作为介导脂联素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受体,参与了对上述两因素的调节,对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患,保持人体能量代谢的稳态有积极意义。
脂联素及其受体可以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的靶点。
关键词脂联素受体;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能量代谢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脂肪因子,它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代谢综合症有很高的相关性。
低脂联素血症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已经越加受到重视。
其受体是2003年被克隆的[1]。
脂联素及其受体,从影响血液动力学,改善机体对能量代谢,调解心肌泵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脂联素受体1.1结构2003年Yamauchi等克隆出两种脂联素受体, 并命名为AdipoR1 和AdipoR2 (adip onectin receptor 1/2) [1]。
二者作为7次跨膜膜整合蛋白,与G蛋白偶联受体完全不同,C端位于膜外有结构域与脂联素相互作用,N端位于膜内与一种称为APPL的接头蛋白相连接[2]。
APPL不但介导AdipoR1/2的下游生物学效应,而且也与胰岛素受体有相互作用[3]。
T-cadherin虽然也可以与脂联素结合[4],但由于其缺乏胞内结构域无法介导生物学功能,便不能成为脂联素发挥直接效应的重要受体。
1.2功能Yamauchi T通过对脂联素受体表达量的调节,得到以下结论。
AdipoR1可以:1)抑制糖异生相关蛋白的表达,如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脱羧酶等;2) 抑制肝脂肪变相关酶的表达,如: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3) A dipoR1下游过程是由AMPK途径介导[5]。
AdipoR2可以:1)增强糖的配送,增强葡萄糖激酶表达;2) 增强PPAR alpha下游的基因转录,如:乙酰辅酶A氧化酶、解偶联酶,使脂肪酸氧化加强,肝内甘油三酯水平下降。
冠心病患者测定血清脂联素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他 指 标 亦 无显 著相 关 。 结论 脂 联 素 在 冠 心 病 中有 一 定 保 护 作 用 ,其 水 平 显 著 降低 可预 测 ACS的 发 生 及 发 展 ,动 态 监 测 血 清 APN
水平 有 可 能成 为诊 断 冠 心 病 、观 察 病 情 、判 断预 后 的一 个指 标 。
关 键 词 :脂 联 素 ;冠 心 病 ;急 性 冠脉 综 合征 ;心 绞 痛
中 图分 类 号 :R541.4 R256.2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672—1349(2010)04—0403—02
脂 联 素 (adiponectin,APN)是 近 年 来 发 现 作 为 由 脂 肪 组 织 特 异 性 分 泌 的 一 种 内 源 性 生 物 活 性 多 肽 或 蛋 白质 。 自发 现 以 来 ,有研 究 显 示 其 与 肥 胖 、糖 尿病 、心 血 管 疾 病 存 在 一 定 相 关 性 。 具 有 抗 高 血 糖 、增 强 胰 岛 素 敏 感 性 、抗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等 作 用 。 本 实 验 通 过 观 察 急 性 心肌 梗 死 (AMI)、稳 定 型 心 绞 痛 (SA)及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UA)患 者 的 血 清 APN 以 及 其 他 两 项 冠 状 动 脉 斑 块 不 稳 定 性 指 标 。 以探 讨 血 清脂 联 素 与 C反 应 蛋 白 (CRP)及 肌 钙 蛋 白 的关 系 ,并 从 斑 块 稳 定 角 度 预 测 APN 对 冠 心 病 心 绞 痛 是 否 存 在 保 护 作 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 床 资 料 所 有 患 者 均 符 合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WHO)有 关 “缺 血 性 心 脏 病 的 命 名 与 诊 断 标 准 ”并 经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证 实 。其 中 SA 组 23例 ,男 15例 ,女 8例 ,年 龄 35岁 ~ 78岁 ,平 均 63.2 岁 。急 性 冠 脉 综 合 征 (ACS)组 63例 ,其 中 AMI 32例 ,男 21例 , 女 11例 ,年 龄 32岁 ~ 79岁 ,平 均 59.8岁 ;UA 31例 ,男 18例 , 女 l3例 ,年 龄 31岁 ~ 79岁 ,平 均 63.7岁 。各 组 对 象 均 排 除 严 重 的 肝 肾疾 病 、恶 性 肿 瘤 、脑 血 管 疾 病 、慢 性 消 耗 性 疾 病 、甲状 腺 功 能 异 常 、急 性 炎 症及 创 伤 、妊 娠 及 哺 乳期 妇 女 。另 设 正 常 对 照 组 3O名 ,为 我 院 健 康 体 检 者 ,男 16名 ,女 14名 ,年 龄 34岁 ~ 75
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l l e ta oei o e ogo p , n e iee c f h rei e ls rah ds t t a s n c c P< . 5 T e P I e lh nt s n t r w ru s a dt f rn e et e tr as e c e a s c i i a e( 0 0 ). h N v h h t h df ot h n c t ii l g fn i A
rt tbl ydo e( H) 4 set yet s ni o oa dm t ocsn rm ai t E a dme ocsn rm E , 2esni hpr ni cr r e ea l do ept ns( H+MS n 0nr a aut e a i l a e o n p t bi y e )ad3 om d l l s
tn in a d t e c reai n b t e N a d r n i e so n h o r lt ewe n AP n e nn—a goe s . e h d 3 i l s e t lh p re s n p t nswi o t n o p — o n itn i M t o s 3 smpe e s ni y e tn i ai t t u c r o n a o e h i
E H+M s组 A Ⅱ浓度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H+ 异 E Ms组的升高更明显 ( P<0 0 ) ( )随着 血压水平 的升高 , P .5 ; 2 AN 水平逐渐降低 , g A Ⅱ升高 ( O 0 ) ( ) E P< .5 ;3 在 H组 中 ,P A N与 A Ⅱ成负相关 , g g A Ⅱ是影响 A N水平 的重 要危险因 P
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与游离脂肪酸、糖及脂代谢

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与游离脂肪酸、糖及脂代谢李嘉强;戴颖秀;刘玉敏;郑基;刘文斌【期刊名称】《高血压杂志》【年(卷),期】2006(14)5【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糖耐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血清脂联素水平、游离脂肪酸(FFA)谱特征及与其他糖脂代谢参数阀关系。
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22例EH患者与43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用气相色谱/质谱(GC /MS)联用法测定其血清FFA成分水平。
结果EH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7.2±4.7)mg/L]低于正常对照组[(9.2±4.3)mg/L,P〈0.053,伴有糖耐量受损(IGT)、伴有糖尿病(DM)亚组病人血清脂联素均显著下降(P 〈0.05~0.01)。
EH患者血清总脂肪酸[TFA(1291.6±503.7 vs 1064.6±470.3)μmot/L]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712.5±284.3vs517.3±216.3)μmol/L,P〈0.05~0.0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IGT和DM组的TFA和PUFA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高血压糖耐量正常亚组(P〈0.01)。
脂联素与BMI、腹围(WC)、腹/臀围比(WHR)、TG呈负相关(r=-0.217,-0.227,-0.172,-0.193,P 〈0.01~0.05),与HDL-C呈正相关(r=0.361,P〈0.01)。
结论脂联素水平与游离脂肪酸代谢紊乱,可能在原发性高血压、特别是在伴有糖代谢异常的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伴有糖代谢异常的特征性生化指标之一。
【总页数】4页(P352-355)【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游离脂肪酸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作者】李嘉强;戴颖秀;刘玉敏;郑基;刘文斌【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上海市杨浦区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R587.1【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和游离脂肪酸与代谢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J], 王辉;肖新华;鄢盛凯;孙琦;王姮2.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患者血清脂联素与游离脂肪酸谱代谢参数的比较 [J], 李嘉强;戴颖秀;刘玉敏;郑基;刘文斌3.新疆维吾尔族脂联素、游离脂肪酸及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J], 闫贻忠;郭淑霞;刘佳铭;张眉;李述刚;牛强;丁玉松;张景玉;陈洁婷4.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与游离脂肪酸谱等代谢参数关系研究 [J], 李嘉强;李妙英;戴颖秀;刘玉敏;郑基;刘文斌5.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与游离脂肪酸组成关系研究 [J], 戴颖秀;李嘉强;刘玉敏;吴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含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50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APN水平检测。
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3 讨论
APN是近期发现的,由脂肪细胞分泌并在脂肪细胞中高度表达的一种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血浆蛋白,其血浆浓度为5~30 mg/L,约占全部血清蛋白成分的0.01%,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糖尿病、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糖产生和增加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作用。
球状脂联蛋白是APN的球状结构域部分,在人血浆中已被发现,它的药理作用与全长型脂联素有些不同,但二者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血浆APN水平[10.7mg/L(1.5~40. mg/L)]明显低于阴性对照[14.3mg/L(2.4~39.8)mg/L,P<0.01]。
脂联素水平随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
以上研究表明APN可能是抗AS的保护性因子,但目前尚缺乏低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直接临床证据.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AS患者空腹血清APN的水平,进一步探讨APN与AS病变程度的关系。
脂肪组织不仅作为能量贮存组织,而且是一个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内分泌器官。
APN为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是由244个氨基酸组成的脂肪特异蛋白,是一种激素蛋白,在动物和人类的实验中证实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等作用[1]。
APN被认为是人体有益的保护因子,它的水平降低,预示着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APN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肖广辉,张蕴.脂联素与心血管疾病[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