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育人研究——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为例
以美育为载体的新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以美育为载体的新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广泛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因此,在新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将美育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融入到各个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首先,通过美育,可以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它不仅涉及到课堂教学,还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和校园环境的创设。
美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和文化活动,例如音乐会、话剧演出、艺术展览等,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中享受艺术的美好和感受文化的魅力。
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还能够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自我修养。
其次,美育可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美育可以通过艺术教育和美学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品味。
这不仅对于他们未来从事艺术创作和设计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使他们成为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审美眼光的应用型人才。
再次,美育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纯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还需要发展自己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
美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同时,美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通过美育的推广和实施,可以建立高职院校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它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校的整体形象。
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建设探索与研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建设探索与研究摘要: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素养,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还可以帮助他们提升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力、鉴赏力,从而获得对自然和社会的全新认识,起到完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并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助力美好社会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引言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受教育者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795年,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F.Schiller)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释。
美的欣赏和创作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美育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认识和审美需求。
随着人类社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审美教育的不断加强,美育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
一、高职院校开展美育教育的必要性开展美育教育是贯彻落实《意见》的重要举措。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
”在实施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艺术认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格和鉴赏能力,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提升自我价值的需要。
高职院校开展美育教育是完善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的重要培养目标,为新时代美育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和政策保障。
国家美育方针政策也对新时代美育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机制,增强育人成果,不断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二、高职院校美育教育发展的问题(一)教学内容趋于同质化众多大学为迅速建立起成型的美育教学体系,盲目跟风已存体系,生搬硬套,缺乏自身特色,创新力薄弱,体系内容建设流于形式等,缺乏将学校自身特色与美育内容的梳理与有机融合。
高校公寓文化的主题化和专业化特色探索——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t m n te a i l e r t ain d r tr s te c n mat n o c mp s l u a c a hn tf a d r s e e s d n i a d oh r sc e l  ̄ i t s o b v o z o o mi i , h o s ci f a u i g i n e t c i sa n e i n t e t oe o f e d e g dc u c d e tam x lr n ' o ae ter s e c utr lh me n r fsim l h r c r t s a r r t e po a d h ̄ v t h i n e c l a e sa d p oe s e o e a e d u t o aat ii . c e sc
高 校公 寓 文化 的主 题 化 和 专 业 化 特 色探 索
— —
以 常州 机 电职 业技 术 学 院为例
朱晨 阳
( 常州机 电职业技术学 院
石桃丽
江苏常州 23 6 ) 1 14
摘
要: 常州机 电职业技术学 院通过扩大公寓物质文 化空 间 , 加强 制度文 化建设 , 开展 星级宿舍 、 室设计评 比活动 , 雅 大型 主 题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特色活动相结合 , 加强 学生公 寓党 、 、 团 等基 层组织 建设 , 团 社 抓好生 活指导 老师 队伍 和公寓 学
町 wo l : ol td n ; olg o mtr u ue tp c l ain s e ilain nb c lg s e t c l e d r i y c l r ; i i t ; p ca z t e e u e o t o az o i o
学 生公 寓是 高职 院校对 学生 加强 思想 政治 教育 工 作和 文化建 设工 作 的重 要 阵地 , 建 良好 的公 寓 创 文 化育 人环 境 、 出高 校公 寓 文 化 的主 题化 和专 业 突
职业学校教研活动中的美育教育

职业学校教研活动中的美育教育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已经逐渐重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教学体系,开展相关教研活动。
美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在职业学校中,学生面对的是各种实践技能的培训,而美育教育的融入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职业学校教研活动中的美育教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通过对美育教育的实施方式、效果、发展建议以及学习案例的分享,可以更好地指导职业学校教师进行教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2 研究意义美育教育在职业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在职业学校的教研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美育教育的引导,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职业学校的教研活动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美育教育的实施方式多样,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举办各类艺术活动和比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魅力,培养其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
在职业学校教研活动中,美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展美育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建议加强美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艺术活动和比赛,提高美育教育的实施效果和质量。
通过学习案例分享,可以更好地理解美育教育在职业学校教研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才。
【引言】结束。
2. 正文2.1 美育教育在职业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要性美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职业学校教研活动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
美育教育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其文化修养,使其具备更好的综合素养。
美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高职院校“三全”资助育人模式实践与探索--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随着办学规模 的不断扩大 ,高职院校 出现 了一批 分数 低 、家庭贫 困、思想 波动大 的学生 ,如何资助教育这部 分 学生是我们资助 育人 的重点所在 ,具体表现在 高职 院校对
家庭困难学生认 准度 难 以把握 ;家 庭困难的学生思想压 力
校建设优势 ,实现 了困难学生 的资助资金来源 和资助方式
为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其他方面的资助如奖学金贷款渠道学费减免等方面同样严格把关通过各种途径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尤其是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高分奖学金等通过这种激励和宣传鼓励广大家庭贫困学生努力学习但是资助的目的是让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和其他同学公平的教育机会甚至比其他同学更加品学兼优因此学院规定如有违反校规校纪和违法等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根据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素质学分积分制制度对资助学生进行重新考虑做到资助政策灵活多样对资助育人形成李兵
探 索资助育人的新途径 。
一
间 的表现违反 了学院相关规定立 刻撤档 。学 院根 据学生家 庭贫 困调查情况 和学生在校表现 ,详细审核后对 贫困学生 进行资助 ,并力求做 到资助对象 的普遍 性 ,尽量让更 多 的
贫困学生得 到资助。
、
3 . 根 据贫 困生建 档期 间综 合表现 。做 到 资助政 资助对 象全 覆盖 ,优化 资助育人为 策 灵活性
学 院在发放 录取通知书时连 同 《 常州机 电职业 技术学 院家庭贫 困调查表》 一同发放 ,新 生入学时作 为贫困生建 档 的第一手材料 。在 调查过程 中发现有些地 区对贫 困生认 证条件不严 ,有些 经济条件较好 的学生也在上交此 表 ,这
种现象给学 院对 贫困生认证带来 了诸 多麻烦 ,有 可能会 出
关键 词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贫困生
以美育为载体的新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以美育为载体的新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以美育为载体的新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随着新时代的来临,高职教育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高职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美育为载体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将使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得到更多的艺术修养和人文关怀。
一、美育融入高职教育美育是通过艺术、文化等形式感受美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一种教育方式。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阶段,我们常常觉得与艺术文化没有太大的关系。
然而,实践证明,美育融入高职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首先,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接触美的事物,学习欣赏艺术作品,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鉴赏和理解。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懂得欣赏美的人,对于创作出美的产品也会更加敏感和有创造力。
其次,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展现了创新的力量。
通过美育教育,学生能够培养综合素质,如创造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
这些素质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同样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美育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高职教育中,除了培养专业技能,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参与艺术活动、创作个人作品等。
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也为他们未来的个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美育带来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美育为载体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美育活动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丰富多样的美育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演讲比赛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欣赏和参与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品味与创作能力。
其次,美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在美育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参与创作与表演。
以先进典型为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团建设——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先进 典型 校 园文化 共青 团建设
中图 分 类 号 :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 C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3 . 2 3 . 1 6 7
— —
动等文化载体 , 通过 Q Q群 、 飞信 、 微博 等新 兴网络平 台加强文化 宣传 , 拓宽文化传播渠道 , 全方位提高学 院的文化氛 围, 从 而提 升 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神 内涵 、 放大文化育人效应 。充分发挥社团活 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成才成 长中的作用 , 结合“ 五彩校园文化 ” 内涵 , 举办“ 快乐周末 ” 社 团系列 活动 。以“ 一团一品” 为抓手 , 实 施共青 团质量工程。完善“ 先锋 团支部 ” 评价激励机制 , 开展团支 部特色活动评选 , 编写《 案例集》 。 学 院打造各类学生文化 、 体育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等校园 文化活 动精 品 , 繁荣校 园文化 , 发挥 团组织 在文化育人 中的积极 作用 , 用 品牌项 目凝聚 团员青年 , 从各个层 次充分发挥 团员 的主
塾
No . 12
T I ME E D U C A T I O N
De c e m be r
以先 进 典 型 为 引领
— —
加 强校 园 文化 建 设
游杰
推进 团建 设
以常 州机 电职 业技 术 学院 为例
摘要 : 校 园文化建设是整个 学校教 育不 可缺 少的组成部 分, 常 州机 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技术 学院大力弘扬 高鹏精神 , 依托校 园文化建设 , 为学生
高职院校艺术创意课程探索和实践———以《创意设计》课程为例

高职院校艺术创意课程探索和实践———以《创意设计》课程为例作者:王婧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6年第2期王婧(常州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022)[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创意设计》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善于交流的能力。
课程通过意象创意训练和抽象创意训练两方面若干课题的练习,采取引导智能、开启方法、激发潜能的教学方法,提倡“三胡一精”的思维方法,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意方法;产教融合;课程设置[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6)04-0070-02①本文系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14年立项课题“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园区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CDGZ20140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针对数媒专业的基础课程《创意设计》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形成符合数媒专业发展的课程架构。
一、课程设置的背景当下艺术设计类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直以来,中国设计基础教育中最缺乏的是对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趣味的培养。
中国的设计教育迫切需要研究现代设计的思维方式,也更加需要汲取艺术的创造精神。
艺术的本质应当是创造与个性的发挥,而不是模仿与再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周至禹先生如是说。
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资深学者资中筠坦诚地指出:“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
教育没有别的目的,就只是奔着升学去,而且现在的学校两极分化特别明显,如果进不了所谓的重点,其他的那些学校就变成了放羊的学校。
”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是目前必须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目前我国艺术设计类学生最缺乏的是创新能力,缺少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艺术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而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专门安排关于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课程,大多是技法类、软件类的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育人研究——
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
为例
随着新时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升级,审美能力和情感创造力成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在此背景下,美育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这是一个值得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深思的课题。
2019年4月教育部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高职教育应根据新时代美育教育文件精神,始终围绕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来改进,美育归根结底应该是一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以此为目标展开美育教育才能真正体现美育教育的建设内涵。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美育作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特性的重要体现,不管是视觉艺术的视觉冲击力、还是产品艺术的外观设计、亦或是环境艺术色彩的物理效应和情感效应给人带来的氛围感,都由于其富于感性与感知能力,往往成为审美的典型形态,艺术设计是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体验美的过程,并最终实现对现实生活美好事物的重新创造。
艺术设计是需要灵感支撑的创造过程,而灵感是依托人的思维能力产生的。
学生如果没有对艺术和生活的体会与感知,就不会萌生有价值的灵感,更不可能设计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新时代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因此,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充分渗透美育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它既遵循了艺术教育的规律,又符合高等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从这些意义出发,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必然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手段。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教育核心素质能力目标构建
新时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无处不在的体现了美育教育这一思想,并融会贯通到每一门课程的核心目标培养中。
首先,艺术设计专业的美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在讲课中循循善诱,以包容的心态将世界设计美学教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精神、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其次,艺术设计专业的美育教育注重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除了少部分理论知识的讲解,绝大部分是实践动手亲身感知和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设计创意的探索,慢慢的将灵感转化为具有设计美感的具象设计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设计思路往往会经历建立——推倒重来——再建立——再推倒重来的循环过程,在不断重复寻找最佳设计方案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不畏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艺术设计专业的美育教育尤其重视实践应用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设计思路提出挑战,发现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三、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美育教育育人效果
1.以专业性创造实用性,培养职业道德素养
高职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技术素养,更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能欣赏并设计创造实用且具有美感的事物,在工作中能发挥专业所长创造价值。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美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应是实用性与专业性,用专业的审美指导设计,以专业的角度评价一个好的设计是否具有实用
性。
在给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需要从专业技能、职业规划的角
度开展特色美育教育。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的视觉传播与设计专业,利用专业特色
与专业群的优势,连续3年牵手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通过政、企、校、民族文
化持有者共建“民族文化创研基地——水族文化非遗传承创研中心”,两地师生
将现代美学元素与传统文化中的非遗元素应用于文创产品开发,两地师生通力合作,精心打磨每一件设计作品的过程,都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对于发现问题,
和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后设计出水杯系列、台历系列等15个系
列200余件产品,部分产品应用了当地手工业者的手作创意,将水族“水书”等
传统文字元素惟妙惟肖的运用在现代文化产品中,重新创作并创新了“水书”,
为手艺人提高了收入,实现了设计扶贫。
学生们通过此次暑期社会活动提升了专
业能力、实现了自我价值,更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当地县委政府的认可和
一致好评。
2.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培养文化自信素养
高职院校在开展美育教育时,要结合专业特点,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美的具体
形态及风格范畴为审美视点,围绕审美视点形成多视角、多视野、多方向、多领
域的延伸,通过课程讲授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
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
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建立文化自信素养。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从2018年开始成立“宗白易大师工作室”,将传统彩绒画艺术和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创作结合,沿用该工艺文化的
元素符号,再加入现代设计手法,以新技术、新材料进行创新设计,尝试发展创
新型“文化—产业—经济—文化”产业链,逐步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
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
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通过建设宗白易大师工作室、开展学徒帮带活动,慢慢将传统文化概念根植于学生心中。
学院2020年开始又成立“非遗文化大师工作室”,先后聘请3位省级工艺
美术大师,分别建设邢粮——常州梳篦大师工作室、徐博——留青竹刻大师工作室、华健——宜兴紫砂壶大师工作室。
在完成了邢粮与华建两位大师的非遗文化进校园进专业活动后,学院特邀徐
文博大师开展为期两周的徐文博留青竹刻大师工作坊。
徐文博留青竹刻大师工作
坊是创意设计学院首次尝试将非遗文化传承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由一个专业教师
和一个非遗传承人共同开设一门非遗课程,专业教师负责理论讲授,非遗传承人
负责实践教学。
同时邀请非遗大师经常性地开展相关讲座,进行理论提升。
学生
在徐文博大师的手把手的讲授指导下,从竹材料的选择加工,刀具的选择、磨制、用途,到留青竹刻工艺流程,画稿、切边、铲底、修平、分层次等,每个人亲身
体验制作出了第一无二的留青竹刻,学生通过此次工作坊活动体验了非遗文化之美,更学习到老一辈匠人无惧困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从美育教育到德
育教育,更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四、高职院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的改进对策
1.创新美育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要结合时代特征,增加有意义的实
践教学、线上教学,创新高职院校美育教学方法。
具体来说:一方面,增加实践
教学。
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走出教师去现实社会生活中体验美好,感知美好,从而
启发学生迸发灵感。
将艺术视野扩展到社会,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美学品味。
另
一方面,根据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实际需要,多组织“头脑风暴”“创意集
市”“开展设计展"等活动,让美育涵盖更多实践活动,真正灵活起来,增加学
生参与感与成就感,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
2.大力推进校企进校园,让艺术贴近生活
教师可以利用企业资源和现实案例给学生增加实操机会,另外,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组织开展民族艺术进校园、高雅艺术
进校园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艺术情境中或艺术实践中感受艺
术的魅力和美,从而启发学生创造美。
另外,教师还需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参加书法、国画、民乐、陶艺等相关艺术选修课程的学习,以延伸培养学生的艺术爰好,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