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合集下载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堂检测:
1.世界各国开始把中国人叫唐人开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有关遣唐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交流的使者 B.主要目的是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等先进 文化 C.了解中国,为后来侵略中国做准备 D.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 3.唐朝对外交往中,以佛教为纽带往来的国家是( ) A高丽 B波斯 C天竺 D大食
2、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
口首位
3、政治文化: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 新罗 采用科举制选官,引入中国医学、 天文、 历算等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 国。
与天竺的友好往来
玄奘取经 《大唐西 域记》
代表:玄奘西游
时间:唐太宗时期(贞观年间)
唐朝 与天 竺的 关系
影响: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
献。《大唐西域记》成 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
旧金山唐人街
伦敦唐人街
纽约唐人街
巴黎唐人街
悉尼唐人街
日本唐人街( 横滨)
唐人街
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华人在其 他国家城市地区聚居的地区。唐人街的形成,是 因为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 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 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唐人街 最早叫“大唐街”。现在很多地方,唐人街已经 成了中华文化区的代名词。无论商业,还是娱乐, 以及各种文化设施,都体现东方华夏色彩,并没 有华人聚居地的本意了。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 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如此频 繁的原因。
一、隋唐对外交往的条件 二、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三、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四、与天竺的友好往来
一、隋唐对外交往的条件
世经 界济 领文 先化 地处 位于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提高文化软实力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提升本国的文 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和平稳定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增进 国家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减少冲突与战争,促进国 际和平与稳定。
推动多边主义
对外友好往来有利于推动 多边主义,加强国际组织 的作用,解决全球性问题。
应对全球挑战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各国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 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跨 国犯罪等。
对外友好往来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加强旅游合作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的 国际游客到本国旅游,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对外友好往来还有助于推动跨国公司和人才的流动。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人才, 可以推动本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06 对外友好往来的未来展望
面临的挑战
国际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外友好 往来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繁荣阶段
总结词
对外友好往来达到鼎盛,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
详细描述
进入繁荣阶段后,对外友好往来达到鼎盛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频繁,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中 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逐渐形成,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 泛的伙伴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
目录
• 对外友好往来的背景 • 对外友好往来的发展历程 • 对外友好往来的影响 • 对外友好往来的代表人物 • 对外友好往来的意义与价值 • 对外友好往来的未来展望
01 对外友好往来的背景
历史背景
古代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初一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唐朝的对外关系)

初一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唐朝的对外关系)

初一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唐朝的对外关系)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学习目标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重点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开放的区别。

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一)、唐朝对外交往的概况1.交往地区: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以至、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贸易政策:各国商人到中国,允许他们。

3.外贸城市:、、、。

4.世界声望: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二)、唐朝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1、遣唐使的概况:从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2、遣唐使的目的: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和文化。

3、遣唐使的影响(唐对日本的影响):(国家)受唐朝影响最大。

①政治:以唐朝。

②文化:参照。

③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上。

(2)鉴真东渡1、概况:时鉴真东渡日本,至第次才成功。

2、鉴真的贡献:①辛勤传播唐朝的。

②精心设计的,被日本视为。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1、概况①文化:新罗派遣和大批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②贸易: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居唐朝进口。

2、相互影响①政治:新罗仿唐制建立了,采用其所长选拔官吏。

②科技:新罗引入了中国的、、等科技成就。

③音乐:的音乐也传入了中国。

(四)、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1、概况:初年,从出发,前往。

遍访天竺有名的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上游学。

2、贡献:写成《》,成为研究的重要典籍。

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看《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分析归纳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及作用。

政策:原因:作用: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一)、选择题:1、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把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

那么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开始于()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唐朝时,我国和各国间的友好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不是其原因的是(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D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3、隋唐时期,中国同日本交往密切的表现有()A隋朝时,就有遣隋使来到中国。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日本
新罗
隋 唐
天竺 非洲 欧洲
国家安定统一
日本
经济文化繁荣
新罗
友好
天竺
隋 唐
对外开放政策
往来
非洲 欧洲
对外交通发达
使节、留学生、商人
新 罗
政治:仿唐制(如科举); 经济: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Βιβλιοθήκη 隋 唐玄奘西游天 竺
传播唐朝文化; 学习佛教精髓; 《大唐西域记》;
遣唐使印
遣唐使船
(1)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是日 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2)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 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 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唐朝的“开元通宝”
日本的“和同开珎”
中国唐装
−−−→
日本和服
鉴真东渡的影响
(1)简介: 鉴真是唐玄宗时高僧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学习目标 (默读)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掌握唐朝对外 频繁的友好往来; 2、了解唐文化对日本、新罗的影响;唐 和天竺的友好往来;玄奘西游。 3、比较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 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佛 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唐朝所起的作用, 总结出唐文化的对于世界意义。
贸易往来 :
文化交往
新罗音乐传入中国
看课本P31,玄奘西游思考: (2分钟)
玄奘撰写 《大唐西域记》的 历史意义。
1.独立思考 2.举手抢答 3.评价(1分)
那烂陀寺
玄奘回长安后,经过20余年 的努力,专务翻译从天竺带回 来的佛经。对佛教的传播作出 杰出贡献 玄奘译经图
想一想 : 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是

第6课对外好友往来

第6课对外好友往来
(3)《大唐西域记》 (4)他是唐朝与天竺交往中最杰出使者。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敢问路在何方
一、友好往来 1、唐朝政府对外实行 对外开放 的政策,在世界 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唐人 。 2、唐朝对外活动活动频繁的城市 有 长安 、洛阳 、 广州 、杨州
《职贡图》
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留学僧 来唐朝学 1、隋唐时日本派 遣唐使 、留学生 、 习。 六 次 2、唐玄宗时, 鉴真 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D
第6课 14页
1D 2D 3A 4D 5B 6A 7A 8D 9B 10D 11A 12A 13A 14(1)法度完备,文明发达,是个值得珍视 的国家。 (2)派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大唐。 (3)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15(1)玄奘。
(2)玄奘游学天竺,携带大量佛经回国,加 强唐朝与天竺的联系。
新罗
②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天竺
印度
①唐僧玄奘去天竺学习,带回大量佛经。 ②玄奘把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 中亚、印度半岛、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1、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频繁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1、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频繁的原因。 ①国力强盛; ②经济和文化都处于领先地位。
才成功。他设计 唐昭提寺
传播 唐朝
文化。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大唐这个国家,法律完备,值得珍视的 国家,应该常常去。
建筑
唐朝建筑
日本大浪城
日本都城
唐都长安

铜钱:
唐朝开元通宝
日本的合同开宝
书法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唐都长安
中日友好的见证
诗人的友谊
• 日本晁卿辞帝都, 日本晁卿辞帝都, • 征帆一片潦蓬壶。 征帆一片潦蓬壶。 明月不归沈碧海, 明月不归沈碧海, • 白云愁色满苍梧。 白云愁色满苍梧。 • 晁衡,日本人,原名阿部仲麻 晁衡,日本人, 开元五年(717) 年二十, (717), 吕。开元五年(717),年二十, 留学中国。卒业后留唐作官。 留学中国。卒业后留唐作官。 大历五年(770) 卒于长安。 (770), 大历五年(770),卒于长安。天 宝十二载(753) (753), 宝十二载(753),衡与日本遣唐 使藤原清河等人同船返日, 使藤原清河等人同船返日,在 海上遇风,与别的船失散, 海上遇风,与别的船失散,漂 流到安南(今越南) 流到安南(今越南),后又辗转 回到长安。当时误传晁衡遇难, 回到长安。当时误传晁衡遇难, 李白听到这一消息, 李白听到这一消息,写此诗以 志悼念。 志悼念。
唐僧东渡
传播文化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唐僧西行 求取真经
你知道玄奘其人吗? 你知道玄奘其人吗?
你能说出图片中故事吗? 你能说出图片中故事吗?
你读过《西游记》 你读过《西游记》吗?
哪本书记载了玄奘的经历? 哪本书记载了玄奘的经历?
大雁塔
•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 奘在寺内西院建塔, 奘在寺内西院建塔,名慈恩 寺塔, 寺塔,用以存放从印度带回 来的经籍。 来的经籍。现在的塔名依据 的是《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的是《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中的记载: 中的记载:摩揭陀国有一僧 寺,一日有一只大雁离群落 摔死在地上。 羽,摔死在地上。僧众认为 这只大雁是菩萨的化身, 这只大雁是菩萨的化身,决 定为大雁建造一座塔, 定为大雁建造一座塔,因而 又名雁塔,也称大雁塔。 又名雁塔,也称大雁塔。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

想一想: 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1、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 2、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3、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 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唐代的对外交流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
慕。
●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 步。
看课本P31唐与新罗的关系, 结合小字材料思考:
唐朝与新罗交往中,唐朝对新罗 在人才选拔与贸易关系及文化交 流是怎样的?
新 罗
二 、唐与新罗的关系
人才交流: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
贸易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交往
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 新罗引入中国医学、 文化、历算成就 新罗音乐传入中国
国境内也不断发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 (3)材料二中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深受唐
朝的影响,你能举出其他一些事例吗?完成下列表格
领域
政治 经济 文化
生活
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以唐朝制度为模式、大化改新,废除奴隶制 两国经济交往频繁,瓷器,茶,丝绸大量运入日本
日本参照中国文字创立了日本文字 日本的和服,日本的茶道等,榻榻米
谈谈看: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 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国网友迅速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对日本地震幸灾乐祸,;另一 部分则表达了对日本地震的怜悯和同情,表示“爱不分国界”,邻邦有 难,我们理应伸出援手。
• 你如何看待中国网友的这两种言论?
• 鉴真法师用六次东渡为我们和日本建立起了友谊的桥梁,唐朝政府 也用开放的态度去对待外国来客。

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12、唐朝外贸活动比较频繁 的城市有 扬州 长安 广州 洛阳 ____、____。 ____、____、
13、日本派出大量的的遣唐 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吸取唐朝文化 ____________。 14、同日本遣唐使一同来中 留学生 国的还有_______、 留学僧 _______。
政治制度 15、日本在________、 文 字 社会生活 ______、________、 建 筑 ______等方面受唐 朝文化的影响。
独行还 是结伴 结 伴



在日本逝世
1、中日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唐朝时期中 日友好的使者是 ( B ) A、玄奘 B、鉴真 C、僧一行 D、戒日王
2、唐朝时期对外贸易频繁,在输出大量中国 特产的同时也有大量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其中 占首位的( B ) A、日本 B、新罗 C、印度 D、大食
1、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 鉴 真 最有影响的是________。
六 2、鉴真东渡日本,第____ 次才取得成功。
唐招提寺 3、鉴真设计的_________,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4、今天的印度半岛,唐朝 天 竺 时称为_______。
5、传说中唐僧取经的故事 唐太宗 发生在______在位时。
4.我们今天要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 史、地理,我们要翻阅的典籍是( A )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大话西游》 D.《桂苑笔耕》 5.中印友好交往史上,为两国的友好关系作出杰出贡献 的唐朝高僧是( C ) A.智能 B.辩才 C.玄奘 D.鉴真 6.唐朝外贸发达,下列所述史实不正确的是( D ) A.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 重收税 B.唐朝政府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居住 C.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D.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美洲都有往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一:学习目标:
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二.知识网络
(一)、唐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日本遣唐使
2.鉴真东渡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贸易往来
2.文化交往
(三)、玄奘西游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学指导()
对应问题,认真阅读本课导入框和第一段
(一)为什么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平行训练
一选择题
1.唐朝时,我国于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a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c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d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A.abc
B.bcd
C.acd
D.abcd
2.各国开始称中国人为“唐人”是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流程二.自学指导
对应问题认真阅读本课第一目“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第二目“唐与新罗的关系”和第三目“玄奘西游”。

平行训练
一.选择题
1.被日本定为国宝的唐招提寺是唐朝赴日本的哪位高僧设计的()
A.玄奘 B。

释迦牟尼 C。

鉴真法师 D。

文殊菩萨
2.鉴真法师历经艰险,最后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你知道他第几次才到达日本吗()
A.六次 B.五次 C。

八次 D。

十二次
3.玄奘西游天竺回国后,以亲身见闻写成()
A.《红楼梦》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

《三国演义》
4.唐朝对外交往很活跃,下列国家的使者在唐朝时没有来过中国的是()A.天竺 B。

日本 C.新罗 D。

美国
5.下列事件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是()
A.玄奘西游天竺 B。

鉴真东渡日本 C。

金城公主入吐蕃 D。

设立北庭都护府
二.列举题
列举与唐朝往来密切的三个亚洲国家。

【达标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唐朝外贸发达,下列所述史实不正确的是()
A.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收税
B.唐朝政府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居住
C.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D.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美洲都有往来
2.唐朝时期同新罗友好交往频繁,下列有关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隋唐时期,新罗是朝鲜半岛上惟一的一个国家
②7世纪后期,新罗与唐朝往来频繁
③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以新罗人为最多
④唐朝进口的物品中以新罗货居首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下列有关史实叙述不确切的是( )
①隋唐两朝,日本均派使臣来到中国
②唐太宗时,鉴真东渡
③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和尚是玄奘
④中日两国发掘出土的对方货币,说明了彼此之间贸易的繁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唐朝人到印度学习熬糖技术
5.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僧人
B.都对唐朝和邻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C.为完成使命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
D.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
6.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主要是研究( )
A.波斯的历史B.东罗马帝国的历史
C.中亚、印度等地历史D.大食的历史
7.日本向中国派遣使者,最早是在( )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8.唐朝时,日本尤其喜爱的中国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C.自居易D.王维
9.下列哪个国家参照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
A.朝鲜B.日本C.印度D.阿拉伯
10.唐朝时的水路交通线发达,南方的出发地是( )
A.广州B.扬州C.泉州D.登州
二、填空题
1.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与、和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

3.随日本遣唐使一同来中国的还有和。

4.新罗仿唐采用选拔官吏;朝鲜的也传入中国。

5.唐时,称印度为,玄奘西游写成《》.
三、列举题
列举唐朝时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四、问答题
概述唐朝时所实行的对外政策及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