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唐朝的对外关系)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提高文化软实力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提升本国的文 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和平稳定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增进 国家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减少冲突与战争,促进国 际和平与稳定。
推动多边主义
对外友好往来有利于推动 多边主义,加强国际组织 的作用,解决全球性问题。
应对全球挑战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各国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 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跨 国犯罪等。
对外友好往来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加强旅游合作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的 国际游客到本国旅游,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对外友好往来还有助于推动跨国公司和人才的流动。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人才, 可以推动本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06 对外友好往来的未来展望
面临的挑战
国际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外友好 往来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繁荣阶段
总结词
对外友好往来达到鼎盛,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
详细描述
进入繁荣阶段后,对外友好往来达到鼎盛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频繁,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中 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逐渐形成,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 泛的伙伴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
目录
• 对外友好往来的背景 • 对外友好往来的发展历程 • 对外友好往来的影响 • 对外友好往来的代表人物 • 对外友好往来的意义与价值 • 对外友好往来的未来展望
01 对外友好往来的背景
历史背景
古代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DOC)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DOC)

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本课教学主要以友好交往为主线,以唐朝对日本和天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为核心,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了解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史实的同时,感受唐朝的经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同时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增强学生对为人类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的崇敬。

【课标精解】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西游及译经生涯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通过对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材分析】本课侧重于唐朝的对外开放,是繁荣与开放的具体表现。

中日友好交往,既对日本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变、社会生活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同时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

玄奘西游取经的事例,不仅说明了玄奘为佛学真谛不辞劳苦的求学精神,而且大大丰富了唐朝对西域和天竺的了解,在中印友好发展史上留下佳话。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充满好奇,已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和认知能力,能比较感性的对待一些事情,理性的分析和认识能力还比较差。

他们具备初步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但准确性和科学性比较低,分析层次较粗浅。

学生对本节内容理解可能还会停留在教材中所阐述深度和层面上,对于友好往来的广义的历史意义及它对世界的发展促进作用的认识不够深刻。

由于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颇感兴趣,而认知水平又不高,所以为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课堂讨论和课后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来加强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 本,后来日本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
“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 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 样的例子的。„„”
——赖肖尔《当今日本人》
材料说明日本民族有何特点?
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2008年5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奈良会见日 本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并赠送鉴真塑像。
……
练一练
1.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 主要是因为( A )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统治者以开明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2.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允许他们长期 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其目的是 B A.为了改变中华血统 B.促进经济发展,巩固统治 C.避免外国人对中国的仇恨 D.显示大国天朝的风范
鉴真(688—763), 俗姓淳于,扬州人, 14岁出家为僧,法 号鉴真。他对佛经 深有研究,戒律部 分尤其精熟。晚年 受日僧礼请,东渡 扶桑,履险犯难, 双目失明,终抵奈 良。在传播佛教与 盛唐文化上,有很 大的历史功绩。
次数


1 2
3 4
未出海便夭折。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哪些?
1、国家安定统一 、政治制度先进;
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基础
4、对外交通发达;
5、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条件
以史为鉴: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 示? 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 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 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 为己所用。

初一历史下册第六课唐朝对外友好往来

初一历史下册第六课唐朝对外友好往来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世界各地的唐人街
日本唐人街
旧金山唐人街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海陆 路路 :: 海丝 上绸 丝之 绸路 之 路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对外友好往来——有往有来 “123”
1个王朝——唐朝 2个僧人——鉴真、玄奘 3个国家——日本、新罗、天竺
第一篇:唐朝与日本
玄奘西游天 竺Fra bibliotek➢传播唐朝文化; ➢学习佛教精髓;
➢《大唐西域记》;
为什么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如此频繁呢?
日本
新罗
隋 唐
天竺
非洲
欧洲
课堂小结
国家安定统一
经济文化繁荣
隋 唐
对外开放政策
对外交通发达
友好 往来
日本 新罗 天竺 非洲 欧洲
谢谢!
隋 唐
使节、留学生、商人
新 罗
➢政治:仿唐制(如科举); ➢经济: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引入医学、天文、历算等科 技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玄奘西游

玄奘西游
时间:贞观初年(唐太宗时) 长安
天竺
玄奘西游
玄 奘 西 游 路 线 图
(一) 操 作 方 法
玄奘在历史上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1、著书《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 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 典籍;
遣唐(隋)使 日 本
➢政治:仿唐制政治改革; ➢经济:与唐开展经济贸易;
➢文化:文字、城市规划、书法、社 会生活(服装、饮食、茶道)等。
隋 唐
钱币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621年)
服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__对外友好往来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__对外友好往来ppt课件

6
东渡成功
753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1、日本谴唐使:日本先后十多次派出谴唐使和留学生 到中国访问和学习

与 2、唐朝对日本

文化的影响




3、鉴真东渡
①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政治改革 ②参考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③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等方面保留了 人的某些风尚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日本平城京
朱 雀 大 街
西



唐朝长安城
西





唐朝开元通宝
日本和同开珎
唐朝仕女
日本和服
唐朝斗茶
日本茶道
鉴真干漆坐像
公元763年,鉴真在唐招 寺圆寂,葬于日本。在他 世前,其弟子按其真容制 了鉴真干漆坐像。塑像具 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供 在唐招提寺开山堂内,被 本政府定为“国宝”。
对外友好往来
学习目标
1、记住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唐与新罗 往来、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分析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的原因。 3、感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体现的奋斗精神;认识唐朝文化在世界上的影 响,进而产生对先人业绩的自豪感。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
玄奘(602~664),名陈袆, 洛州 缑氏(今河南偃师) 人。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 僧。
玄奘负笈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交往》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交往》

11、答(1)看待:应该肯定。唐太宗的宽容开放, 体现出唐代政治开明的特色,促进了各民族文化 的相互交融,为唐代的开明和繁荣打下了基础。
(2)启示:值得借鉴和学习
中韩交流第一人——崔致远
玄奘西游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
玄奘西游
时间: 唐太宗时期(贞观年间) 经过: 1、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 竺求学。2、贞观后期,玄奘携大量佛 经回到长安,写成《大唐西域记》 影响: 1、对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2、《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 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 要典籍。
唐 ②鉴真 朝 东渡
③玄奘 西行
长 到天竺求取 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做出 安 佛教精义 贡献
• 9、(1)答:为弘扬佛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不畏艰难,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虚心好学 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2)答:①鉴真 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 文化和佛学
第5课
ACBBD BDBB
探究答案
10、(1)答:唐太宗 开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 公主入藏 (2)答:“和同为一家” (3)答: ①唐朝繁荣富强②开明的民族政策③开放的对外 政策
东 市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 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 造制茶叶,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 色的日本茶道
3、鉴真东渡
时间: 唐玄宗时期 经过: 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影响: 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传播唐朝文化和佛 学,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招提寺
鉴真设计的 唐招提寺, 佛殿式样优 美,至今犹 存,被日本 视为艺术明 珠。
唐朝的对外关系
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 大唐帝国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 之精华,而灿烂的中国文化也深深的影响 了自己的友好邻邦……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三、玄奘西游
玄奘(600-664年)俗姓陈,名袆(huī),今 图玄 河南人氏,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 藏法师。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也 奘 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 取 外交家、旅行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 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 经 译经1335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 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 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大雁塔地宫供奉的玄奘舍利
•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 奘在寺内西院建塔,名慈 恩寺塔,用以存放从印度 带回来的经籍。现在的塔 名依据的是《慈恩寺三藏 法师传》中的记载:摩揭 陀国有一僧寺,一日有一 只大雁离群落羽,摔死在 地上。僧众认为这只大雁 是菩萨的化身,决定为大 雁建造一座塔,因而又名 雁塔,也称大雁塔。
2、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 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D )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3、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 ,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C ) A.《徐霞客游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史记》
4.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 是( A )
玄 奘 西 游 路 线 图
长安
那烂陀寺
天竺
627年,从长安出发。 628年,到达天竺西北部。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讲经处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共12卷,玄奘口 述,其弟子辩机 撰文。书中记述 了玄奘西行亲历 138个地区和国家 的见闻与概况, 成为研究中亚和 印度半岛等地历 史、地理的重要 典籍。
玄奘西游
(2010·泰州中考)1.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本课分析本课作为对外关系史专题,是隋唐社会开放的例证,它展示了隋唐两朝对外来事物的兼容并包和宽广的胸襟。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上乘秦汉下启宋元的重要时期。

唐政府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使这一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极为繁盛,唐朝的威名远播四方,出现了自西汉以来中外交往的第二个高潮。

本课重点讲述了唐朝与日本、天竺等国家的友好往来史实。

学习本课交更加有助于全面完整地了解唐朝,也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隋唐的开放政策以及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并为今天我们对外交往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学情分析1.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和认识能力,但理性的分析和认识能力还比较差。

2.学生具备初步收集信息和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但准确性比较低,分析层次粗浅。

3.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可能还会停留在教材中所阐述的深度和层面上,对于友好往来广义的历史意义及它对世界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对外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以及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比较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唐朝在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3.通过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

通过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课前准备设计好的教案与学案;与学案配套的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唐人街》的相关图片提问: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唐朝时期与中国长期友好往来的有哪些国家?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的对外友好往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唐朝的对外关系)
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
学习目标
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重点难点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开放的区别。

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
(一)、唐朝对外交往的概况
1.交往地区: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以至、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贸易政策:各国商人到中国,允许他们。

3.外贸城市:、、、。

4.世界声望: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二)、唐朝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1、遣唐使的概况:从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2、遣唐使的目的: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和文化。

3、遣唐使的影响(唐对日本的影响):(国家)受唐朝影响最大。

①政治:以唐朝。

②文化:参照。

③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上。

(2)鉴真东渡
1、概况:时鉴真东渡日本,至第次才成功。

2、鉴真的贡献:
①辛勤传播唐朝的。

②精心设计的,被日本视为。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概况
①文化:新罗派遣和大批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②贸易: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居唐朝进口。

2、相互影响
①政治:新罗仿唐制建立了,采用其所长选拔官吏。

②科技:新罗引入了中国的、、等科技成就。

③音乐:的音乐也传入了中国。

(四)、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1、概况:初年,从出发,前往。

遍访天竺有名的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上游学。

2、贡献:
写成《》,成为研究
的重要典籍。

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看《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分析归纳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及作用。

政策:
原因:
作用:
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
(一)、选择题:
1、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把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

那么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唐朝时,我国和各国间的友好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不是其原因的是( )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3、隋唐时期,中国同日本交往密切的表现有()
A隋朝时,就有遣隋使来到中国。

B 在日本派来的遣唐使中,包括留学生和留学僧。

C遣唐使团对唐朝的赠品,和唐朝的回礼,构成了中日两国贸易。

D唐朝时,中国赴日本的僧人和留学生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玄奘。

4、唐朝时期同新罗交往频繁,下列有关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有()
A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B新罗仿照唐朝,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C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少。

D朝鲜音乐使入中国,广泛流行民间。

5、作为小历史学家的你,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A《史记》 B《资治通鉴》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6、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式建筑是()
A招提寺B大昭寺 C奈良城 D那烂陀寺
7、平城京(今奈良)是日本8世纪修建的都城,仿唐代长安设计而成的。

请你推测一下,奈良城可能有下列哪些建筑?()
①朱雀大街②东、西二市③坊④瓦肆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8、《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知道唐僧的原型是谁吗?()
A僧一行 B鉴真 C玄奘 D惠远
(二)、填图:
①A是_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__。

②如果你是唐朝出访团的团长,你认为出访这些国家应该准备哪些唐朝时的特产呢?
(三)、材料分析题:
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①该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②其中的“传道艺”指的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个事例。

五、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唐朝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把中国人称为( )
A中国人B汉人C华人D唐人
2.传说中的“唐僧取经”是在( )
A唐高祖时B唐太宗时C唐高宗时D唐玄宗时
3.唐朝对外贸易发达,在各国的物产中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A日本B印度C新罗D波斯
4.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A鉴真B怀素C空海D玄奘
5.今天印度半岛,唐朝时称为( )
A天竺B大食C大秦D新罗
6.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 )
A10多批B11多批C12多批D13多批
7.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不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是( )
A贞观年间,遣唐使达十多批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D日本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政治改革
8.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的是( )
A《马可·波罗行纪》B《西游记》C《徐霞客游记》D《大唐西域记》9.下列事件不属中国与日本交往的史实是( )
A日本商人来中国经商,日本物品居唐朝进口首位
B贞观年间来中国的遣唐使有10多批
C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D由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就是历史见证
10.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B经济文化繁荣
C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D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11.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
B为完成使命,都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C对唐朝和邻国的交往和交流都作出了贡献
二、材料分析: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记》
(1)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什么样的国家?
(2)为此,日本人是怎样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