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合集下载

贪官头顶的又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贪官头顶的又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贪官头顶的又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作者:曾宁来源:《检察风云》2014年第24期我国的海外追逃追赃工作同时在国际国内两个领域展开,中央已将追逃追赃工作提高至构建国家间政治与外交关系的战略高度。

海外,不再是腐败分子藏身纳财的世外桃源。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目标,从规范党规党纪、从严治党入手,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着力从制度上不断完善与落实反腐举措,“拍蝇打虎”成绩斐然,社会与民众对打击腐败成效予以了积极的评价。

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笔者在与大家一起为反腐成效喝彩的同时,更加欣喜地看到,我国在反腐倡廉的制度完善与顶层设计方面,正脚踏实地开创出新的局面,其中加强国际协作,积极开展跨国追逃追赃就是一个新的突破,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今年7月,公安部正式启动代号为“猎狐2014”缉捕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的专项行动,在犯罪分子潜逃目的地的主要国家中,澳大利亚第一个表态配合中方行动。

10月24日,澳大利亚警方向新华社证实,近日与中国达成协议,协助中方引渡逃到澳大利亚的贪官,并协助查封他们的资产。

在11月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与所有经济体成员通过《北京纲领》和《亚太伙伴关系声明》两份文件,就追逃追赃等跨国合作达成共识,各经济体成员明确将大力推动亚太反腐败合作,建立APEC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

这对那些外逃贪官而言不啻于投下了一个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境外从此不再是他们逃避国内法律制裁的天堂。

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国内的不少贪官和腐败分子为躲避我国法律的制裁,通过各种手段携家人和贪腐来的巨款逃亡国外并过着舒适的生活,特别是一些贪腐分子精心预谋,往往逃到与我国没有引渡协议的一些国家。

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成为贪官外逃的主要目的地,而且表现形式往往都是自己在国内做裸官,同时向已出国生活的配偶、子女转移贪腐来的资产。

由于我国同上述国家过去一直没能达成双边引渡条约,这在客观上降低了贪官外逃上述国家的成本,使得这些贪官忘乎所以,以为抵达就是安全,就可以高枕无忧。

高悬的“达摩克利斯剑”

高悬的“达摩克利斯剑”

高悬的“达摩克利斯剑”作者:李满春来源:《共产党员·下》2014年第05期古希腊历史故事说,达摩克利斯一直艳羡狄奥尼西奥斯国王享受的幸运与幸福,终于有一天,国王有意和他交换位置,让达摩克利斯穿上了王袍,戴上金王冠,享受宴饮的佳肴、美酒、鲜花、乐曲、香水。

当达摩克利斯举起酒杯时,突然发现天花板上倒悬着一把锋利的宝剑,差点触头。

他震惊了,不想吃也不想喝了,只想逃离王宫,逃得越远越好。

这时候,国王告诉他,自己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剑,有随时掉下来的危险。

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达摩克利斯剑”。

研读历史的最大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在于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更在于师古验今,汲取经验教训,永远不重蹈历史覆辙。

今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就推进作风建设,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

“三严”就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三实”就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三严三实”就是高悬于各级领导干部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

在政治生活中,各级主要领导干部是“上梁”,上梁正不正,决定了一般干部这一“下梁”歪不歪。

在社会生活中,党员干部是领航人、风向标,党风影响政风,政风影响行风,进而引领整个社会风气。

在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阶段,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是语重心长、意味深长的。

所不同的是,达摩克利斯剑时代的警醒和忧患,更多的是来自于政权面临危险的客观现实;而总书记的谆谆告诫,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党长期执政而能具备的政治清醒和行动自觉。

这一要求,正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体现,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显著标志和具体标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揭示了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坐标,是党员干部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和干事创业的基本准则。

党员干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是用“三严三实”铸造的,是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擦拭的。

第六讲 道德——永远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六讲 道德——永远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黄永彬遗嘱案
蒋伦芳
张学英
阅读参考书目

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 罗尔斯:《正义论》 密尔: 《功利主义》 亚当 ●斯密:《道德情操论》

从感性角度分析
良心直觉的需要

从理性角度分析
社会成员共赢的选择
《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斯妥耶夫斯基

老卡拉马佐夫
长子米卡 次子伊凡
死亡 善+恶 恶


新生

私生子斯麦尔科佳夫

幼子阿辽沙

对道德的两种态度

反省 不反省
良心直觉 极端个人主义 对宗教或政治的盲目崇拜 思想上的惰性
反省的意义
原则与例外
讨论: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选择案例
结论:要坚持是非观念,即使我们承认“例外”。 主张事后原谅,而不是事先提倡。 主要为了谅解他人,而不是纵容自己。
三、道德与经济、法律、政治、宗教之间存在怎 样的关系?

道德与经济 道德与政治


道德与法律
道德与媒体

Q:“龙水头村村民互助基金”成功的原因?市场经济要建 立诚信机制的条件是什么?
不承认
0 1


承认
10
不承认
0
承认
不承认
20
1
从囚徒困境看道德
各方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其结果反而不利于所有的人(包 道德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要求牺牲自己一时利益的行为规 括自己),要摆脱这一困境,需要所有人同时甘冒风险。 范,但结果使每一个人得到利益,包括最初牺牲自己利益 的人。 如果博弈多次进行,双方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自己 道德的形成是全社会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过无数 的策略。 次的博弈,才逐渐形成的。

三峡大坝的18个思考,看后直出白毛汗

三峡大坝的18个思考,看后直出白毛汗

三峡大坝的18个思考,看后直出白毛汗三峡大坝的18个思考,看后直出白毛汗物理学教授钱伟长先生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海湾战争的启示》的文章。

钱伟长在文章中指出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使用的常规武器足以使三峡溃坝,这将使长江下游六省市将成泽国,几亿人将陷入绝境。

面对目前的导弹技术,三峡大坝的防御是不可能的。

钱伟长的的结论是:〝我们绝不能花了几百亿或几千亿人民币来修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坝,给我们的子孙背上包袱,成为外部敌人敲榨勒索的筹码。

这里启示我们,在和平还没有保障的国际形势下,三峡工程是千万不应上马的。

〞谁敢动三峡大坝?用什么武器又能动三峡大坝?不但超级大国敢动三峡大坝,就是小国也敢动三峡大坝,甚至国内千万〝孤狼〞也可能动。

动三峡大坝可以用核武器,导弹,甚至一艘船或几公斤炸药。

X李登位之后,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争端不断升级,为数众多的中国人都支持攻打钓鱼岛,鹰派军官放言很自信,取钓鱼岛如囊中取物。

但是发动突然攻击之前,中国须先在三到四天内放空三峡水库,以免达摩克利斯剑落在自己头上,而在短期内迅速放水又会造成超级洪水,形成与三峡溃坝同样的灾难效果。

点击看大图一、日本敢动三峡大坝?按照中国军事专家的观点,拿下钓鱼岛易如反掌,日本海军不是中国海军的对手,况且中国海军新增了航空母舰,又有核武器做后盾;按照中国外交部的观点,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打钓鱼岛是索回自己的领土;纵观网路意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中国人都支持早打钓鱼岛;中国政治家们更是走在舆论的最前面。

问题是,为什么至今不敢动钓鱼岛?中国不但不敢动钓鱼岛,就是和菲律宾等国有争议的一些南海小岛,中国也不敢动。

为什么?二、三峡大坝是悬在中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打仗和下围棋是一个理。

你想围杀对方的几个棋子,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棋子是否会因此而受到对方的威胁。

门前不清,断然没有先进攻对方的道理。

围棋中的一个最简单的原则是〝宁失一子,莫失一先〞。

达摩克利斯之剑、潘多拉盒子、阿喀琉斯之踵出自什么典故?

达摩克利斯之剑、潘多拉盒子、阿喀琉斯之踵出自什么典故?

达摩克利斯之剑、潘多拉盒子、阿喀琉斯之踵出自什么典故?达摩克利斯之剑此典故出于古希腊的一个历史故事:公元前四世纪西西里东部的叙拉古王迪奥尼修斯(公元前430-367)打击了贵族势力,建立了雅典式的民主政权,但遭到了贵族的不满和反对,这使他感到虽然权力很大,但地位却不可靠。

有一次他向宠臣达摩克利斯谈了这个问题,并且用形象的办法向他表明自己的看法。

他为了满足一下宠臣达摩克利斯的贪欲,把宫殿交托给他,并赋予他有完全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任何欲望。

这个追求虚荣、热中势利的达摩克利斯在大庆宴会时,抬头看到在自己的坐位上方天花板下,沉甸甸地倒悬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剑柄只有一根马鬃系着,眼看就要掉在头上,吓得他离席而逃。

这时迪奥尼修斯王便走出来说道:“(达摩克利斯头上)这把利剑就是每分钟都在威胁王上的危险象征,至于王上的幸福和安乐,只不过是外表的现象而已。

”因此,人们用“达摩克利斯之剑”借比安逸祥和背后所存在的杀机和危险。

潘多拉盒子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人类学会了使用火,主神宙斯十分恼火,宙斯决定要让灾难也降临人间。

他命令他的儿子火神赫淮斯托斯用泥土制作一个女人,名叫潘多拉(Pandora) , 意为“被授予一切优点的人”。

每个神都对她有所赋予以使她完美。

阿佛洛狄忒(Aphrodite)送给她美貌,赫耳墨斯(Hermes)送给她利嘴灵舌,阿波罗(Apollo)送给她音乐的天赋。

宙斯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

宙斯将这位丽人遣送到人间,众神和凡人正在大地上休闲游荡,其乐融融,大家见了这无以伦比的漂亮女子,都十分惊奇,称羡不已,因为人类从未有过这样的女人。

潘多拉立即去找“后觉者”厄庇墨透斯,他是普罗米修斯的弟弟,为人老实厚道。

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他的弟弟厄庇透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

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

潘多拉双手捧着她的礼物,这是一只密封的大礼盒。

国外财产申报制度的形式、内容与原则

国外财产申报制度的形式、内容与原则
罗斯 联邦反腐败法 》规定国家和地方的公 职人 员有提交财产信息的义务 ,随后颁布

申报 的主体 , 即申报财产 的公职人 员。 依据 申报 主体 的范围 ,可以分 为全 员申报 和部分 申报 。全 员申报 即全体 公职人员 申
公 开、 问责 、保 存 等 ,其 原则 为法 制化 、 有限申报、独立审核 、相对公开、绝对 问责 、 自上 而 下 。 中 国 应 借 鉴 国外 经
内容摘 要 :财 产 申报 制 度被 誉 为 “ 阳光
法案” 、“ 终 端反 腐 ” 、“ 反腐利器” ,国
外 早 已将 其 作 为 不 可 或缺 的反 腐举 措 。
国外 财 产 申报 制 度 的形 式 主 要 有 宪 法
规 定 、反 腐败 法规 定 、反 腐败 相 关 法律
国 外 财 产 申报 制 度 的 内容
职人 员行 为准则 中规定 ,如 《 德 国议 员行 为准则 》 、 《 英 国内阁成 员规 则 》 、 《 芬 兰公
责人及财务主任也要 申报 ;哈萨克斯坦还 要 求国有机构和 国有股份不少于注册资金 3 5 % 的机构的管理人 员申报。此外 ,依 据
专 门立法 ,即颁布财产 申报 法律 。诸
如 《巴西立法 、行政 、司法部 门高级 官员
财产 申报 法》 、 《 墨西哥财产 申报 法》 、 《 土
耳其财产 申报 与反贿赂腐败 法》 、《 澳 大利
亚参议 员个人 利益 与申报规定 》 、《 法国政
治 生活资金 透 明法 ) ) c也 有地 方法规 ,如 《 美 国< 地方政府 法典 > 县政府 官员与职员 的财务公 开》 、《日本公 开东京都知事的资 产等确定政治伦理 条例 》 、《日本 公开东京 都议 员的资产等确定政治伦理条例 ) ) o

艾科斯的成语或典故

艾科斯的成语或典故

艾科斯的成语或典故
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这个典故源于希腊神话英雄阿喀琉斯的故事。

他的脚后跟因为他的母亲忒提斯在将他全身浸入冥河以赋予他金钟罩的神力时未能完全覆盖而成为他唯一的弱点,最终导致他在特洛伊战争中被一支箭射中脚踝而死。

因此,“阿喀琉斯之踵”常被用来形象地描绘无论多么强大的人或事物都有其致命的弱点或缺陷。

达摩克利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这个典故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达摩克利斯的故事。

达摩克利斯是锡拉库萨的暴君迪奥尼修斯二世的宠臣,常常以其富有和权力感到骄傲。

然而,迪奥尼修斯为了提醒他权力的威胁和不确定性,让他坐在王位上,但在他的头顶悬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尾发维持平衡的剑。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达摩克利斯之剑”,象征着永远存在的危险或威胁。

探析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及政策演变

探析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及政策演变

探析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及政策演变作者:邵菲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8年第01期【摘要】回顾了韩国电影发展的120年历程,分析了历史大背景变动因素对审查制度的影响。

从日本殖民统治时颁布的《活动写真和映画检阅规则》《公演物检细则》到朴正熙政府时期的《电影法》,电影一直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手段而存在。

金大中时期,社会风气逐渐开放,电影等级制度取代了电影检阅制度,韩国电影从受法律制约成为能推动法律的完善和发展,推动了韩国电影业质的飞跃和进步。

【关键词】电影审查检阅制分级制1897~1898年,电影传入朝鲜半岛。

在1919年朝鲜半岛独立制作出《正义的复仇》前,在影院里放映多为外国制作的影片。

本土电影经历了一段探索期,较为成熟的默片《阿里郎》出现,这部电影开启了朝鲜半岛的默片新时代。

一、社会动荡期,电影影响微弱《阿里郎》上映的1926年,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半岛出台了《活动写真和映画检阅规则》。

在朝鲜半岛殖民统治期间,日本从未放弃通过控制文化来从根本上统治朝鲜半岛的念头。

在审查制度的影响下,朝鲜半岛的电影也由纯粹猛烈的反斗争方式,变为温和的潜移默化引导模式。

1955年,文教部制定了《公演物检细则》。

第二共和国时期,民间自律委员会“映画伦理委员会”出现,但其成立九个月便解散了。

朝鲜半岛长时间的动乱,让电影对社会的影响被削弱,制度与电影的连接也断断续续。

新上任的朴正熙政府深谙电影的重要性,加大了对电影的控制力度。

电影一种意识形态的宣传手段而存在,政府希望电影能给为民族文化振兴做出贡献。

1962年,政府出台《电影法》。

在此之前,韩国没有电影法,对电影的控制只能通过刑法、反共法和民法中的某些条款来进行。

二、专职管控期,电影为政治服务1973年,《电影法》第四次修订时,将韩国电影业完全纳入政治机构的管控之下。

政府强调,作为传媒之一的电影,要表现韩国社会生活的光明面而不是阴暗面。

继维新体制之后,在对电影内容的控制上,朴正熙政府通过检阅加强了对素材的限制,把以反共、维新、新村精神为素材的国策电影选定为优秀电影,让电影公司制作了反映国家政策的宣传电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总统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作者:陶短房来源:《世界博览》2017年第20期善终者?晚节不保者?颠倒反复的韩国政坛,大大小小政客的声音充斥在民众的生活里,但是即便这样,整个韩国政界至今也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令民众在他们身上看到真正的希望与安全感。

2017年9月19日,首尔市长朴元淳以“涉嫌损害他人名誉、违反《国家情报院法》(干預政治、滥用职权)、妨碍公务等对前总统李明博进行了起诉及控告”;8天后,5名韩国左翼演艺界人士向首尔中央检查团控告李明博、朴槿惠两名前总统,称自2009年起,李明博亲自指示韩国国家情报院组建“左翼演艺人应对小组”,拟定“黑名单”、封杀“上单人物”的出镜机会,甚至责令国情院每天向总统提交有关上单左翼人士的动态报告,指控此举“严重损坏民主本质,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甚至将之和当年的希特勒相比拟。

在此前后,韩国左翼议员李哲熙爆料称李明博时代国情院曾受其指令,专门挑选47名军官在数码司令部项下组建“503心理战部队”,专事网络“留言攻势”,用于干预2012年韩国大选并“非法干预国政”,而著名记者朱镇宇所著《朱记者的李明博跟踪记》(一本指控李明博“贪腐”的书)也洛阳纸贵,轰动汉江南北。

许多观察家就此纷纷议论,称“韩国历史上唯一善始善终的总统要晚节不保”。

其实起诉不代表定罪,李明博早在2013年卸任仅9天时,就因任内购置首尔内谷洞私宅地皮争议和“涉嫌对民众进行非法调查”两项争议,被两个民间团体告上了首尔中央地检,但这两项诉讼纠纷扯皮至今也并无真正下文。

如果文章开头的这几件官司也是如此这般,李明博还是会发自肺腑地暗叫一声“侥幸”的——因为比起诸位总统同仁来,他仍然差不多是最幸运的。

韩国总统的头顶上似乎总高悬着一柄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便卸任也阴魂不散。

韩国总统的“黑暗史”俗话说得好,大韩民国总统的幸福总是相似的,而他们的不幸则千差万别。

早在1919年4月13日,韩国流亡政治家们就在上海成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但这个“临时政府”的“国家元首”称主席而非总统,自1919至1948年,先后诞生过8位主席(有时称总裁、大统领、首班),这些主席大多也命运多舛,其中第一和最后一任主席都是后来大韩民国第一位真正的总统——李承晚,而最具知名度和声望的主席、“韩国国父”金九,则在1949年6月26日被一名军官离奇刺死,其死因至今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谜团。

接下来就轮到李承晚了。

这位极富争议的右翼政治家为连任总统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当他发现间接选举难以获胜后就在1952年改直选,觉得只能连任一届的框架构成掣肘,就在1956年强迫废除这一框架。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60年大选中他错估形势,激化了社会和政治矛盾,导致“4.19运动”的爆发,迫使他于当年4月26日辞职,5月29日仓惶逃离韩国前往美国夏威夷避难,1964年7月19日在客居的失落中郁郁而终。

李承晚的被推翻和客死异乡,似乎为此后的“同行们”下了个诅咒,韩国总统的“黑暗史”正戏就此展开。

继任的总统尹谱善是韩国光复后首任汉城市长,因为带有较浓厚的中派政治家色彩而在李承晚下台后被推出来善后,但“善后不善”,他在任仅9个月,就因执政党内讧和朴正熙发动1961年“5.16”政变而被推翻。

后来他转而组织反对党试图和朴正熙抗衡,结果非但壮志未酬,自己反对党领袖的地位也逐渐被后起之秀“二金”(金大中、金泳三)所取代。

朴正熙若非“晚节不终”,本来堪称韩国历史上最“幸福”的总统,他一方面实施一言堂的铁腕统治,另一方面却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在把韩国变成一个“警察国家”的同时,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汉江奇迹”,让韩国从落后的农业社会,迅速步入了“四小龙”的发展快车道。

他从1963年一直连任到1979年,是韩国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就在朴正熙通过所谓“十月维新”进一步大权独揽之际,他却因一次意外的口角激怒自己心腹、情报部门领导人金载圭,后者在1979年10月26日开枪刺杀了他,从而意外地结束了“被很多人以为永远不会结束的”朴正熙时代。

朴正熙之后的总统是原任总理的老牌右翼政治家崔圭夏,这位过渡性人物当年12月6日才正式就职,翌年8月16日就被又一位军事强人全斗焕推翻。

接下来轮到全斗焕了:作为“5.16”政变的“副帅”,他继承了“老领导”朴正熙的铁腕,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连朴正熙的亲戚兼嫡系金锤泌都被他“逼反”了),但在经济、社会改革等方面却缺乏朴的能力和手腕,1980年“光州事件”和1987年“六月运动”让他人心丧尽,不得不在1987年6月29日发表所谓“民主化宣言”,推举心腹卢泰愚继任,以换取自己的全身而退。

然而卢泰愚终究是要任满的:1995年即卢泰愚任满3年后,全斗焕在当年11月16日被逮捕,罪名是侵吞政治献金,1996年8月26日被以参与兵变和内乱、谋杀上司未遂、受贿等罪名判处死刑,1997年4月17日改判无期徒刑并处罚金2205亿韩元,同年12月被特赦,2013年韩国国会专门为他通过《公务员犯罪没收特例法》(被戏称为“清算全斗焕特例”),并依照此法追讨了全斗焕未缴罚金本息1672亿韩元,其子女也被禁止出境。

卢泰愚可以说是全斗焕丑闻最大的受益者:不仅轻松登上总统宝座,而且因前任的不得人心而获得了有利的“出场时机”,他不顾反对迅速举行大选、让反对派因准备不及而无力挑战,固然受到广泛批评,但囿于内外压力,他一手推动完成了韩国历史上第六部宪法,确立了总统普选、任期5年、不得连选连任等一系列沿用至今的民主规则,可以说,他是韩国民主化的真正奠基人——也在某种程度上是韩国总统“不得善终”规律的最后缔造者。

1993年2月24日他任满,新总统、老牌反对派政治家金泳三随即展开对他及全斗焕的清算,1995年11月26日他和全斗焕同日被捕,12月5日被公诉,18日在汉城地方法院出庭,从而领先于全斗焕,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在法庭公开受审的前总统。

1996年8月26日他被以主动参与军事政变及内乱、谋杀上司未遂、受贿等罪名一审判處22年半有期徒刑,上诉后减为17年,1997年底,已当选、即将上任的金大中提议后,被特赦出狱。

从反对党“绝地跳槽”到执政党,并进而借此在“三金”(金锤泌、金泳三、金大中)博弈中获得“杆位”的金泳三,1993年2月25日就任第六共和国第一位文人总统,就任之初支持率较高并被寄予厚望。

但他上任后忙于政治清算,却对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手足无措,而号称“小总统”的儿子金贤哲在他上任之初就被指控受贿、请托和权钱交易被判刑,他本人也卷入“阳光丑闻”,执政支持率最低时降至5%(这个“纪录”直到闺蜜门爆发才被朴槿惠打破)。

严格意义上讲,他在韩国卸任总统中是很幸运的一位——虽然儿子不止一次被起诉、逮捕,但他并未真正受到法律制裁和追究,且永远不会有机会了:2015年11月22日他已在首尔病逝。

韩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左翼总统金大中在民间享有盛誉,一生两次被判死刑、3次死里逃生、4次竞选总统失败,上任后重振经济,推行“阳光政策”和多元化开放政策,一度获得很高评价。

但随着半岛形势的变化,“阳光政策”受到质疑,其通过现代集团向朝鲜提供援助的非常规手段更成为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他的三个儿子在其卸任前后先后涉嫌受贿罪名被起诉,其中两人被判刑。

2009年8月18日,他与世长辞并获得国葬哀荣。

同样,他个人在政治上最多算“有争议”,但声誉未受很大影响,卸任后也受到礼遇,所谓“不得善终”主要指其三个儿子。

继金大中任总统的卢武铉是第六共和国历史上学历最低、家境在现任总统文在寅上台前最寒微的“草根总统”。

由于在国会形势一度不利,他的施政纲领饱受掣肘,但大体继承了金大中的衣钵。

2008年卸任后被继任者李明博发起“受贿调查”,一向标榜清廉政治的卢武铉不堪羞辱,于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杀,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自杀的总统。

由于“受贿调查”并无结果,卢武铉的生命虽以悲剧告终,但他的政治声誉却是迄今历任韩国前总统中最好的——他本人或直系亲属都未被坐实任何罪名,且在历次韩国“你最喜爱的前总统”民调中高居第一。

此后的两位前总统就无需多说了:李明博原本是“最幸运”的,但如今也前途未卜,而朴槿惠作为朴正熙的女儿,顶着高支持率光环上台,却在创下一系列39“韩国纪录”(首位在任期间被弹劾、被停职和被定罪量刑的总统,任期内支持率最低的总统)后,成为最新一位陷入“前总统黑暗怪圈”的韩国前总统。

何以如此?卢武铉自杀后举行“国民葬”(荣誉近似国葬但并非由政府而由国民名义发起)时,李明博、金大中、金泳三等三位当时可以出席葬礼的现任、前任总统(另两位全斗焕、卢泰愚是戴罪之身)悉数到场,甚至为谁有资格致悼词僵持不下(最后只好都不致悼词),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同事”们对这位韩国历史上唯一本人及直系亲属都无贪腐实绩总统清名的羡慕,以及“全身而退”之难。

第六共和国是不折不扣的“门阀共和国”,正如卢武铉自杀后,韩国《朝鲜日报》所总结的,韩国政治的重大弊端,即贪腐、门阀和政商交易的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即便并非出身门阀世家、远离政商传统圈子的政治家也难以免俗。

出生于“连乌鸦都会因饥饿而离去”的贫农世家、以清新政治吸引无数选票、高呼着“向门阀和腐败政治开战”的卢武铉在位短短5年就难免瓜田李下,出身同样一般的金大中、李明博更不堪提,朴槿惠、金泳三等本就出身名门的,则同样不能逃脱宿命。

和日本一样,韩国虽然经过现代化改造,但从古代沿袭下来的等级观念、门阀制度并未因社会的现代化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政治特权阶层转化为大财阀,垄断了上述国家的经济、金融命脉,又通过权与钱的杠杆染指政治,左右政治版图,甚至采用非正常的权钱交易手段达到目的。

人们曾经希望,政治民主化会有效解决财阀政治的痼疾:“一人一票”可确保政治发言权不至于被财阀所垄断,草根阶层出身的政治家也有望当选议员、入阁,甚至当总统和总理。

然而一如前文所述,由于门阀政治的土壤实在深厚,经济和政治、金融和政治的相互关联,在当代社会非但未曾减弱,反倒更加强化,民主化之后的东亚国家,并未因此摆脱门阀政治的影响。

不过和日本不同的是,韩国民众中反财阀、要求清廉正直的呼声很高,这导致民主化后多数总统都是平民出身的“反财阀活动家”,上任后无不打着“反财阀政治”的旗号。

不仅如此,韩国长期存在着几个根深蒂固的左翼和自由派大本营,如大学、知识分子圈、演艺圈,他们不仅成为左翼、自由派政党、政治家的铁票仓,也是历次韩国政治变革的推手,和针对前总统“秋后算账”的动力。

相反,退伍军人、商界财阀、中老年群体则是保守派和右翼的“铁票仓”,他们间的对立导致政党轮替往往伴随着对前任的清算、反清算,也让退休总统们更难“保持晚节”。

还应特别注意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韩国总统的一个独特而矛盾的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