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市场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3篇

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3篇

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3篇篇一: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构建和谐家园——武穴农村公益事业促进会调查2004年11月26日,武穴市大法寺镇步塘村口红旗招展,锣鼓喧天。

群众聚集在这里庆祝实现了水泥路面垸垸通。

正在宣传栏上张贴“捐资修路光荣榜”的村公益事业促进会会长吴松波高兴地说:“好戏还在后头呐!过几天,我们就筹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像步塘村一样,武穴今年有150个村成立了农村公益事业促进会,占总村数的50%,全市11个乡镇全部成立了农村公益事业促进会。

龙坪镇是农村公益事业促进会的发源地。

今年4月,龙坪镇五里村胡胜垸几位老党员倡议召开村民大会,选出20名代表成立村公益事业建设议事会,自愿出资,专款专用。

不到1个月,垸里农民和在村外创业的老板就筹资37。

5万元,硬化了2500米垸场小路,修砌了600米池塘护岸,并将全垸分散养殖的生猪集中到新建的两个养殖小区,使垸里面貌焕然一新。

胡胜垸的成功实践引起武穴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

他们及时总结和宣传“胡胜现象”,大力推广其经验。

全市各地纷纷效法成立农村公益事业促进会。

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老板捐赠、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使全市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武穴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依托各村老党员、老干部,通过村民推选成立公益事业议事会,并推荐人品好、实力强、税收贡献大、有号召力的民营企业家出任促进会会长、副会长。

各乡镇严格按照不违反农村政策、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把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群众最想办的事情列成清单,提出方案,提交公益事业促进会审定、实施。

促进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当家作主办好自己的事。

他们按照自觉自愿、不硬性摊派、不搞“一刀切”的原则接受群众捐款,受到村民普遍欢迎。

梅川镇从政村一位五保老人听说垸里要修路,主动捐10元钱表示心意。

花桥镇郭德元垸修路,一贫困户捐款100元,村民代表坚决不收,他就在工地上做了一个星期的义务工。

非营利组织的资源筹集与案例分析

非营利组织的资源筹集与案例分析

非营利组织的资源筹集与案例分析现代社会中,非营利组织在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非营利组织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

资源筹集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非营利组织资源筹集的挑战,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一些成功的策略和实践。

一、非营利组织资源筹集的挑战(1)资金挑战:非营利组织通常依赖于捐赠、政府拨款等来获取资金。

然而,面临竞争激烈的慈善市场和政府资金的有限性,筹集足够的资金是一个常见的挑战。

(2)人力资源挑战:非营利组织通常由志愿者和员工驱动。

吸引和保留合适的人才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非营利组织所能提供的薪酬和福利通常无法与商业机构相媲美,这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一个挑战。

(3)社会影响力挑战:非营利组织需要在社会中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以便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捐赠者。

然而,建立和维护社会影响力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不断的推广。

二、非营利组织资源筹集的策略与实践(1)多元筹资策略:非营利组织应该采取多种筹资渠道,包括个人捐赠、企业赞助、基金会拨款、政府补助等。

不要过分依赖某一种筹资方式,以降低筹资风险。

(2)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企业、政府、其他非营利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个有效的筹资策略。

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帮助组织获取资源、扩大影响力,并为合作伙伴提供共同利益。

(3)开展募捐活动:举办募捐活动是非营利组织筹集资金的常见方法。

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线上平台、线下活动等方式组织募捐活动,吸引公众参与并捐赠资金。

(4)关注社会创新:发展社会创新项目可以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

非营利组织应该努力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

三、案例分析:水源净化项目以国内某非营利组织的水源净化项目为例,展示一种成功的资源筹集实践。

该组织旨在提供清洁饮用水给贫困地区的居民。

他们采取了以下策略来筹集资源:(1)多元筹资:该组织通过个人捐赠、企业赞助、基金会拨款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市场营销的成功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的成功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的成功案例分析市场营销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商业活动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达到提高企业收益和效益的目的。

在市场营销领域中,有许多才华横溢的市场营销执行者和企业家,他们通过一些策略和技巧成功地实现了他们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市场营销的成功案例,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1. Coca-Cola 世界杯宣传活动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Coca-Cola 推出了一次名为“一起喝可口可乐”的全球宣传活动。

这一活动欢迎全球球迷们分享他们的球迷热情,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这些内容。

活动的高潮是一份由全球 3000 万个人签名的支持信,这封信将被送到国际足联并以特殊的方式展示。

通过这样的活动,Coca-Cola 成功地营建起了品牌在世界杯期间的形象,同时也赢得了球迷的关注和喜爱。

分析:这次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 Coca-Cola 找到了一个与他们品牌形象紧密相连的主题,即欢庆足球和朋友团聚的美好时刻。

同时,活动采用了社交媒体传播和全球的广告推广,使得其影响面具有全球性和广泛性。

可以说,此次活动是根据品牌形象、目标人群来制定策略,并采用新媒体推广的典型案例。

2. Rainforest Alliance 与 Barnes & Noble 的合作Rainforest Alliance 是一个独立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保护雨林和促进可持续农业。

与 Barnes & Noble 的合作活动被称为“阅读证书”,该活动通过以绿色封面出版一系列和 Rainforest Alliance 合作的书籍,从而鼓励读者和消费者支持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经营。

针对每个销售的书籍, Rainforest Alliance 将获得一定的分成,用于资助其环保项目。

分析:这一合作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 Rainforest Alliance 细心地挑选合作伙伴,并从合作中获得了足够的收益。

Barnes & Noble 作为一个知名书店品牌,为 Rainforest Alliance 提供了与它人接触的机会,以及壮大品牌形象的机会。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案例分析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案例分析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案例分析——10万元以下的授权支付,10万元以上的直接支付。

本年度预算指标为200万。

其中直接支付额度为150万,授权支付额度为50万(前面没照到,求补充)甲单位,12月份对有关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事项的会计处理或做法如下(假定甲单位无纳税和其他事项):(1)2日,甲单位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通知书中注明的本月授权额度为50万元,甲单位将授权额度50万元计入银行存款,同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50万元。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0贷:拨入经费 50(2)4日,甲单位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和“工资发放明细表”,通知书和明细表中注明的工资支出余额为80万元,代理银行已将80万元划入甲单位的职工个人账户。

甲单位将.......借:经费支出 80贷:拨入经费 80(3)6日,甲单位按规定的政府采购程序与A供货商签订一项购货合同,购买一台设备,合同金额55万元。

合同约定,所购设备由A 供货商于5天内交付,设备价款在交付检验后由甲单位向财政申请直接支付。

甲单位对此事项未做会计处理。

正确(4)9日,甲单位收到所购设备和购货发票,购货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55万元,甲单位在验货后,与当日向财政国库支付机构提交了“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向财政申请支付A供货商货款,但当日尚未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

甲单位按发票上注明的金额55万元,在确认固定资产的同时,确认应付账款55万元。

借:固定资产 55贷:固定基金 55支出暂不做处理(5)11日,甲单位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用于支付A供货商货款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通知书中注明的金额为55万元。

甲单位将55万元确认为事业支出,并增加财政补助收入55万元。

对已确认的应付账款55万元来进行冲转。

借:经费支出 55贷:拨入经费 55(6)14日,甲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5万元。

甲单位对此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增加现金5万元,减少银行存款5万元。

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

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

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非营利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非营利组织的案例,探讨其发展历程、组织结构、运营模式以及取得的成就,以期为其他类似组织提供借鉴和启示。

案例分析对象为一家致力于儿童教育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的使命是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未来发展。

该组织成立于2005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多个贫困地区建立了学校和教育中心,为数以千计的儿童提供了教育支持。

该组织的组织结构相对扁平化,由一位创始人和一支专业团队共同管理。

创始人具有丰富的教育背景和社会资源,他致力于筹集资金、招募志愿者、开展公益活动,并与政府、企业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团队成员包括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项目经理等,他们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组织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该组织的运营模式主要依靠捐款、赞助和志愿者支持。

通过定期举办募捐活动、开展公益演出、发起义卖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学校建设、教学设备购置、师资培训等方面。

同时,该组织也积极争取企业和政府的赞助,拓展合作渠道,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到教育支持活动中,他们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辅导、心理关怀、文化交流等服务,为组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通过多年的努力,该非营利组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其支持下,许多贫困地区的儿童得以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们的学业成绩明显提高,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变得更加光明。

同时,该组织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该非营利组织的案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成功的公益模式。

通过创始人的领导力和团队的合作精神,该组织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更多的儿童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

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非营利组织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案例分析(修订)

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案例分析(修订)

【案例分析】资料1:我国非营利组织法规情况1988年,《基金会管理办法》(国务院);1989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9年,《公益事业捐赠法》;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2005年,《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6年,《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民政部);2007年,《人民国企业所得税法》,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率的变化;2008年,《救灾捐赠管理办法》(民政部);2011年,《全国性社会团体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初审暂行办法》,对社会团体取得“税前扣除”资格的条件的规定。

资料2: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2011年6月22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20岁女孩,炫耀自己“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而且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结果招致网上无数的板砖和口水。

一时之间,中国红十字会的红色徽标,成为了舆论攻击的靶心,将中国红十字会拉进了舆论的旋涡。

这场质疑的风暴从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以下简称“商红会”)与多家公司的关联,红十字会与商红会理不清,扯不明的商业运作关系,逐渐演化到对红十字会这一官办慈善组织本身的反思。

中国红十字会是人道救助组织,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在全国有个32省级分会、、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会、333个地级分会、2860个县级分会,95000个基层组织,2026万会员,还拥有商业系统红十字会、铁路系统红十字会,是中国最大的人道慈善组织。

中国红十字会的主要任务是“三救”救灾、救护、救助和“三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时期,公益慈善事业成为各国红十字会行使的主要职能。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入国际上的现代基金会管理机制。

1994年,中国红十字会直属基金——红十字基金会在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

但红十字总会原有的公募资格和公募牌照资源并没有被同时取消。

由此,就出现了红十字会和红十字基金会两个具有独立公募资格的组织。

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

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

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例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2015101146 马子骥【摘要】中国扶贫基金会作为非营利组织中的发展榜样,对全国的基金会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试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为案例,对其内部组织、绩效、档案管理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分析了扶贫基金会重要的外部项目与合约管理,通过研究分析,可以为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下的基金会管理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基金会目录1.“中国扶贫基金会”简介 (3)1.1基本情况 (3)1.2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宗旨、使命与业务范围 (4)2.案例分析 (4)2.1相关理论 (4)2.1.1.非营利组织理事会制度 (4)2.1.2.非营利组织报酬与激励机制 (5)2.2.3.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制度 (6)2.2扶贫基金会的内部管理分析 (7)2.2.1以理事会为中心的组织机构设置 (7)2.2.2监测评价与激励机制 (8)2.2.3工作记录与档案建设 (8)2.3扶贫基金会的外部管理分析 (8)2.3.1全面合约管理 (8)2.3.2项目管理 (9)3.借鉴意义 (10)3.1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 (10)3.2透明的工作制度安排 (10)3.3项目管理 (10)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例非营利组织(NPO)的概念来自于美国,美国学者T.列为特(T.Levitt,1973)首次使用“非营利组织”这个概念来统称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组织。

非营利组织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协调社会参与矛盾以及倡导和影响政府政策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基金会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一种重要类型,对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以及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与意义。

在西方发达国家,基金会已经成为公民个人、社会和政府之间的有效的沟通渠道,并且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慈善的传统和文化历史悠久,虽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基金会形成较晚,在很多方面亟待完善,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个基金会成立以来,我国的基金会发展迅速,其影响力也日益凸显,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扶贫等众多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非营利组织市场的案例分析

非营利组织市场的案例分析

企业与非营利组织联盟的案例分析一:国际世界宣明会是致力于救助和发展工作的国际性基督教非营利性组织。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世界宣明会的国际合作项目包括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金筹募和推广活动,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援助计划。

世界宣明会在国际上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公众认知度。

世界宣明会-中国的总部设在香港,目前已经在中国大陆实施了一系列援助、发展项目,获得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社区的承认和赞赏。

(一)项目描述世界宣明会和耐克已经合作开展的项目包括提供礼品以及对世界宣明会在世界其他地区项目提供支持。

双方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

在1999年,由世界宣明会设计的“工人发展计划”在耐克东莞工厂实施。

在9个月的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教育、行动、领导力发展计划”(The Development through Education, Action and Leadership Project,简称DEAL)。

这是一个为期三年的计划,由耐克公司及工厂支持,世界宣明会提供NPO方面的服务。

DEAL的目标是提高工人,尤其是来自贫困农村的工人的生活质量。

目标服务对象人数必须在三年内达到工人总数的30%(8000多人)。

该项目结束后将由该工厂继续实施。

(二)项目实施结果该工厂三分之一的员工参与了世界宣明会组织的文体教育活动、定期假日课程和领导力培训课程。

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果:第一、使农民工在工作之余享受到了更多的文体活动和学习的机会。

第二、使工人获得了更多技巧和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为改善其将来的生活打下基础。

第三、工人的潜力得到开发,不少人成为社区中的领导和积极分子。

耐克公司的收获是除了完成项目的目标以外,DEAL还使耐克公司在多方面的收获颇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行为;提高了员工的士气;加强了员工的发展;使社区变得更健康、更和谐;强化了企业公民的形象。

从世界宣明会的角度来看它也完成了开展城市社区项目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营利组织市场的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组织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与营利组织不同,非营利组织的市场策略和运营模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几个非营利组织的案例来深入探讨非营利组织市场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案例一:儿童教育公益组织
儿童教育公益组织致力于推动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的发展。

该组织的市场特点是目标受众广泛,包括教育工作者、捐赠者、志愿者和社会公众。

为了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该组织采取了多种市场策略。

首先,他们与媒体合作,通过新闻报道和广告宣传来提高公众对该组织的认知度。

其次,他们与教育机构和政府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改革项目。

此外,该组织还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支持者和志愿者加入。

案例二:环保组织
环保组织致力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该组织的市场特点是既要与政府合作,推动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又要与企业和公众合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行动。

为了提高组织的合法性和公信力,该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会议和研讨会,并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此外,该组织还通过发起公众运动和举办环保活动,吸引公众关注和支持。

案例三:社区发展组织
社区发展组织致力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

该组织的市场特点是需要与居民、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密切合作。

为了提高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影响力,该组织积极开展社区调研,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愿,从而制定相应的社区发展计划。

此外,该组织还与企业和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争取资金和资源支持社区项目。

同时,该组织还通过举办社区活动和培训课程,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参与度。

以上三个案例揭示了非营利组织市场的一些共同特点和应对策略。

首先,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各方共同推动项目和活动。

其次,借助媒体宣传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力量,提高公
众对组织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此外,非营利组织还需要关注公众的
需求和意愿,制定符合社会期望的发展计划和项目。

然而,非营利组织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资金短缺是非
营利组织的一个普遍问题。

由于缺乏盈利模式,非营利组织需要通
过多种方式来筹集资金,包括捐款、赞助和政府拨款。

其次,公信
力和透明度的建立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公众认可和
信任组织,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综上所述,非营利组织市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通过对儿
童教育公益组织、环保组织和社区发展组织等案例的分析,我们可
以看到这些组织在市场营销和运营方面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策略。

然而,非营利组织市场仍然需要面对资金短缺和公信力问题等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非营利组织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使命
和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