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活检手术记录模板
最新手术记录模板(建议收藏)

最新手术记录模板(建议收藏)手术记录模板1.腰4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椎板减压术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
自L3至S1取一长约15cm的纵行正中切口。
切开皮肤,用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及筋膜,沿棘突两侧紧贴骨膜切开骶棘肌,直至横突外缘。
用自动拉钩牵开两侧椎旁肌,显露棘突、椎板及小关节突,见L4/5棘间韧带断裂,L4椎弓两侧峡部崩裂,断端大量瘢痕组织生长,椎弓浮动感明显,予切除瘢痕组织,取出L4全椎板,切除黄韧带,扩大L5两侧神经根管。
探查见L4/5椎间盘轻度突出,神经根受压已不明显,未行椎间盘切除。
然后予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椎弓根钉进针点选择L4、5两侧横突中轴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直延长线的交点为准,钻孔方向与脊柱纵轴成10°,矢状位L4向头侧倾斜约5°,L5向头侧倾斜约20°,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进针位置正确,一一攻丝,L4拧入两枚(规格45*6mm)万向提拉椎弓根钉,L5拧入两枚(规格45*6mm)单向椎弓根钉,套上撑开棒,拧紧螺帽,提拉L4复位。
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椎弓根钉位置好,L4提拉复位,固定牢靠。
冲洗创口,清点器械纱布对数后,放置一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外贴敷料,术毕。
......感谢聆听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800ml,麻醉满意,术后清醒安返病房。
2.髌骨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术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左、右大腿根部扎电自动止血带,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抬高左、右下肢驱血后,止血带充气至60kPa。
于左、右膝关节取一横弧形切口,长约10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显露左、右髌骨,见其呈“入”型骨折,三骨折块分离,关节面不平,吸净关节腔积血,清除血肿,探查关节内无骨折碎片后,冲洗关节腔。
使骨折块复位,用巾钳暂时固定之,自髌下缘向髌上缘平行钻入两枚AO克氏针(直径为1.4mm),露出髌上缘约5mm,用双股小钢丝“8”字环绕克氏针,拉紧后拧紧钢丝,剪除尾部多余部分,向后折弯贴于髌骨上,把露出髌上缘的克氏针头向后折弯,保留髌下缘的针尾约5mm 剪断之。
多发性肌炎模板

首次病程记录2009-3-15 14:30患者,女男性,岁,汉族,云南籍,工人,主因“反复四肢无力7年,加重1周。
”门诊于2009年3月15日12:00以“皮肌炎”收入院。
主管医师于12:10到病房诊查患者。
主诉:反复四肢无力7年,加重1周。
面部红斑、四肢周身皮疹1年半,加重伴四肢无力1月半,吞咽困难1月。
现病史: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消瘦,体重下降约10kg。
之后逐渐出现四肢对称性无力,上肢抬举困难,上楼及蹲起困难,渐加重。
无发热,无关节疼痛,无面部皮疹,无关节疼痛等。
外院化验肝功各转氨酶升高(具体不详),服用保肝药物治疗无效。
于约6年半前(1999年底)在我科住院3月,查肌酸激酶9000u/l,行肌活检为肌源性损害,诊断“皮肌炎”,给予爱若华20mg/日,甲强龙80mg/日静点1周,后改为强的松100mg/日口服等治疗有效,四肢无力明显好转,体重稳定。
之后强的松规律减量,每周减5mg,至30mg时,约每月减5mg,最终以5mg/日维持。
爱若华坚持服用2年停用。
期间四肢无力反复出现,但较轻微。
查肌酸激酶多在600u/左右。
4年前来我院复诊,行免疫净化治疗2次。
3年前自觉一般状况较好,停服激素,约1月后查肌酸激酶达1000u/l,且发现“肺间质纤维化”,活动后胸闷气憋轻微,加量强的松15mg/日,后缓慢减量,现5mg/日已经服用2年。
2年前肌酸激酶再次升高,加用爱若华20mg/日坚持服用。
约1周前无明显诱因,感四肢无力反复,尚不影响生活工作。
今日再来我院就诊,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
入院时症见:精神、睡眠、饮食可,小便正常,大便每日2次,为黄稀便,无腹痛。
病程中无光过敏现象,无面部皮疹,无口干眼干,无雷诺现象,无反复发热,无关节肿痛,无皮下结节等。
既往史:体健。
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
无手术、外伤史。
无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否认地方病及职业病史。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无明显疫区及疫水接触史,无不良生活嗜好。
11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行肌肉活检术的护理word资料4页

11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行肌肉活检术的护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DM患者,男6例,女5例,发病年龄平均26.8(7~46)岁,平均病程7.8(2~17)年。
所有患者经肌肉活检病理学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确诊。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常规取局部皮内麻醉,按本单位前期已经建立的方法[2]行肌肉活检术。
肌肉活检部位通常为左侧肱二头肌。
常规碘酒、酒精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单后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约2~3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切开筋膜,取常规量肌纤维1~1.5cm,标本切除后立即用盐水纱布包好并置于装有冰袋的保温瓶内送神经肌病实验行冰冻切片和肌酶染色,分层缝合各层组织切口常规消毒并以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1.3 结果手术成功率100%。
术后有6例患者诉伤口疼痛不适,给予心理安慰及分散注意力后症状减轻,未应用止痛药。
有3例患者发生患肢的肿胀不适,经松解加压绷带和抬高患肢后症状缓解。
所有未出现伤口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14d后拆线,伤口I级愈合。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首先向患者家属及病人解释肌肉活检术为小手术,创伤小,且对于诊断的重要性,征得其理解和支持。
其次,由于DM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长期受到肌无力、肌强直和肌萎缩等症状困扰,加上肌肉活检术是一项有创检查,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同时请术后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感受和体会,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2.1.2术前准备术前告知予以全身沐浴,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及劳累等。
2.1.3术前检查:协助医生完善肌电图、心肌酶,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测定及肝功能、肝炎病毒学指标、免疫组合等检查,避免在准备做活检的肢体上做肌电图。
并询问患者对麻醉药物是否有过敏史。
2.1.4手术前: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和精神过度紧张者可在术前30分钟予以鲁米那(2mg/kg)肌注,注意观察有无皮疹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对于成人予以心理安慰。
手外科专科检查及手术记录可打印

手外科专科检查及手术记录(病例)病例1:1.左手环指末节离断伤2.左手小指开放性骨折(左手环小指伤口清创,环指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创面,血管神经探查修复,甲床修复,小指甲床修复术)专科检查:左手环指末节指腹缺如,甲板缺失,甲床缺失约3/4。
创缘不齐,污染严重。
创面内可见活动性出血,骨断端、肌腱及皮下软组织外露;左手小指末节中段横断,甲板缺失,甲床裂伤。
创缘不齐,污染严重。
创面内可见活动性出血,骨断端外露。
余指体未见明显异常。
手术记录:患者仰卧手术台,麻醉成功后,左上肢根部扎气囊止血带,维持压力40。
用双氧水及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3遍,术区常规消毒铺巾,术中见左手环指末节指腹缺如,甲板缺失,甲床缺失约3/4,创缘不齐。
创面内可见骨断端、肌腱及皮下软组织外露;左手小指末节中段横断,甲板缺失,甲床裂伤,创缘不齐。
创面内可见骨断端外露。
给予左手环、小指清创,修剪创缘,彻底清除坏死失活组织。
按左环指末节指腹创面大小于环指近节桡侧设计皮瓣,略大于创面2。
沿环指桡侧缘作一纵切口,显露出血管神经束,在指屈肌腱鞘浅面锐性分离皮瓣,显露血管神经束,保留指掌侧固有神经于供区,将指掌侧固有动脉包含于皮瓣内,形成以指动脉近端为血管蒂的顺行皮瓣,翻转至环指指腹处,1号丝线修复甲床。
显微镜下再次清创,对皮瓣及受区血管及神经断端作寻找游离。
清除部分血管外膜,肝素盐水冲洗管腔,确认无管腔内异物及内膜损伤,11-0显微缝合线吻合皮瓣与受区小静脉两条,用勒血试验查血管通血可。
11-0显微缝合线“外膜缝合法”修复皮瓣与受区神经一条。
间断缝合皮瓣及纵切口,岛状皮瓣取皮处无张力直接缝合。
1号丝线修复小指甲床,术毕,安返病房。
病例2:右手食中指末节组织缺损(右手食中指伤口清创,食指岛状皮瓣修复创面,中指邻指皮瓣修复创面,血管神经吻合,取皮植皮术)专科检查:右手食指末节指腹缺如,甲板缺失,甲床缺失约1/3。
创缘不齐,污染严重。
创面内可见活动性出血,骨质、肌腱及皮下软组织外露;右手中指末节指腹缺如,甲板缺失,甲床缺失约1/3。
手术讲解模板:肌肉病损切除术

手术资料:肌肉病损切除术
手术步骤:
以挛缩线做纵轴,设计多外“Z”字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从掌腱膜浅层掀起 皮瓣。显露挛缩的掌腱膜。仔细、彻底切 除病变的掌腱膜,小心勿损伤指神经及指 血管。随着掌腱膜的剥离和切除,环、小 指逐渐伸直。伴随患指的伸直,皮瓣也自 行交叉换位。充分止血后缝合皮瓣。
手术资料:肌肉病损切除术
术后护理: 1)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3~5天。
手术资料:肌肉病损切除术
术后护理: (2)手术后12天拆包换药,14天拆线。
手术资料:肌肉病损切除术
术后护理: (3)手术后3个月内注意保持手掌在伸直位, 以防皮片挛缩。
谢谢!
并பைடு நூலகம்症:
(1)皮瓣坏死:常见于皮瓣尖部。发生原 因:①三角瓣的尖部过窄,引起皮瓣尖部 血供障碍。②皮瓣过薄,特别是皮瓣的蒂 部过薄,会损伤真皮下血管, 引起皮瓣血供障碍。防治措施:①游离皮 瓣时,保留一定厚度的皮下组织,以防皮 瓣游离过薄,如三角瓣尖部过窄,可将尖 部做部分切除。②一旦出现皮瓣坏死,
手术资料:肌肉病损切除术
并发症:
剪 除坏死组织,待局部肉芽组织新鲜后,行 皮片移植术。如皮瓣坏死引起肌腱外露, 应用邻指皮瓣或交臂皮瓣来修复创面。
手术资料:肌肉病损切除术
并发症: (2)皮片坏死:见皮片移植术。
手术资料:肌肉病损切除术
并发症: (3)切口感染:主要与手术中无菌操作不 严格有。
手术资料:肌肉病损切除术
手术资料:肌肉病损切除术
注意事项: 5.掌指关节曲侧避免纵行切口,以免术后 直线粘连;
手术资料:肌肉病损切除术
注意事项: 6.术后功能锻炼和弹性与架牵引保护,防 止手指再次屈曲畸形。
手术资料:肌肉病损切除术
运动神经元疾病病历模板

运动神经元疾病病历模板1. 引言1.1 概述概述运动神经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s, MND)是一组由于神经元损失或功能受损而引起的进步性神经系统疾病。
这些神经元主要负责运动控制和肌肉功能,因此,运动神经元疾病会导致肌肉无力、萎缩和运动功能受限。
运动神经元疾病包括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也被称为古德基因病(Lou Gehrig's Disease)。
其他类型的运动神经元疾病还包括原发性侧索硬化症(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 PLS)、进行性肌萎缩症(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 PMA)和脊髓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等。
运动神经元疾病主要是由于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引起的,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遗传突变、环境因素或其他未知原因引起的。
虽然不同类型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在病因和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会导致神经元的损失和功能丧失,进而影响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目前,尚无针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愈方法,但可以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和支持性护理来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呼吸支持和心理支持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病历记录,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评估和诊断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资料,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本文将对运动神经元疾病进行全面的概述,并重点介绍病例记录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我们可以为提升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做出更大的努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本文的组织框架,使其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神经肌肉活检术

• 1术前指导:责任护士术前1天要向患者讲 解肌肉活检术的方法、手术部位及术中配 合、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手术的效果,此 项手术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并发症和风险, 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此项手术创伤小、风 险低,并能正确认识神经肌肉活检术。
• 术前必要检查有 ,护士协助预约检查,
必要时陪同,并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时间, 尽早完成检查便于及早安排手术,减少患 者在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 通常
,让病人运动,
,是手术的最佳选择,
医生做标识并根据情况备皮。多数患者选
择
,小切口容易达到肌
肉组织,其次肌纤维的走形清楚,几乎没
有肌腱成分,并且对术后运动影响较小,
日康复。
,以利于患者早
标本切除后
并
置于装有冰袋的保温瓶内送神经肌病实验
行冰冻切片和肌酶染色,分层缝合各层组
织。切口常规消毒并以无菌纱布覆盖,弹
力绷带包扎。
• 标本应尽快送到附近的神经病理实验室,
常温保存一般不要超过两个小时。 (1) 肌肉
标本可放在
。
(2) 保存在冷条件下 (3) 肌肉绝对不要浸入
盐水或其他液体或浸入固定液中 (4) 冻肌肉
换药, 如果术后
恢复良好患者出院后在当地医院拆线也可 以。
• 4各班严格交接班,术后 ,检查局部情况,并书写交班报告,
夜班护士手术次日晨会详细交术后情况, 以便管床医生及时了解病情。
给予心理安慰及分散注意力,必要 时遵医嘱用药;
:如术肢出现发绀、肿胀、皮肤 发凉,应立即松解绷带,抬高肢体,各班 严密观察详细记录,并向患者做好解释。
肌活检操作-PPT精品文档

23
病理读片需要了解的东西
肌纤维是否有异常? 神经元性还是肌源性? 急性还是慢性? 病变的分布? 是否具有诊断价值的病理特点?
47
肌纤维是否有异常?
大小: 小还是大? 形状: 圆形还是成角形? 类型: 以何种肌纤维类型群组化为主? 内部结构: 混乱或缺失、空泡、内核、包涵体 物质聚集:糖元、脂质、线粒体
5
6
3
禁忌症及手术失败
禁忌症: 急性感染期患者; 大剂量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患者; 免疫缺失患者(AIDS)
约有4%(文献报道9/220)的患者因标本不够或技术问 题等原因未能做出组织学诊断。
7
肌肉活检部位的选择
慢性疾病:取材肌力中度的部位,避免严重无力的 肌肉 急性疾病:取材无力中度或重度的肌肉 最佳取材部位: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 肌肉CT、MRI检查容易判定肌肉疾病的部位和严重程 度,不仅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帮助,对活检肌肉的 选择也有很大益处。
3819术后护理嘱避免剧烈运动洗澡感冒可视情况给予抗生素口服静脉伤口每45日换药若无愈合不良可于14日左右拆线39标本运送肌肉可通过生理盐水浸润的纱布保存数小时标本需要低温保存肌肉不能浸入生理盐水固定剂或其它液体冷冻肌肉可在足够的干冰保存下过夜4020标本固定及保存冰冻切片组织通过在液氮中预冷至160oc的异戊烷冰冻冰冻组织可为组织化学提供良好的肌纤维形态在光镜下获得诊断信息冰冻过程必须迅速以避免人为现象冰冻组织可保存于80oc在4的戊二醛中固定某些肌肉组织将固定组织包埋于塑料体内用于超微结构研究有利于看清肌内膜血管石蜡包埋材料有利于观察炎症和炎性细胞形态但肌纤维形态不佳41标本组织化学染色组织化学染色有很多种方法从文献中能得到的的染色方法也逐渐增多
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肉活检手术记录模板
手术医师:XXX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手术室名称:XXX手术室
手术名称:肌肉活检手术
患者姓名:XXX性别:XXX年龄:XXX
住院号:XXX
术前诊断:XX疾病
手术过程:
麻醉方式:XX麻醉
切口:XXX(位置、大小等)
麻醉介质:XXX(药物名称、剂量等)
手术过程:本手术采用XXX方式进行肌肉活检。
患者处于XXX麻醉下,XXX体位,对切口进行消毒、铺盖无菌巾后,进行了常规手术部位铺盖。
经过局部麻醉后,用XXX方式开刀,拓展切口至目标肌肉,并进行必要的
止血处理。
在肌肉表面进行局部处理,并使用XXX方法取得肌肉活检标本,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标本不受污染。
随后,进行了XXX处理,对切口
进行缝合,贴上伤口敷料,并完成手术。
术中特殊情况:手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特殊情况,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处理:
手术标本送检:切取的肌肉标本送至XXX科进行病理检查。
手术标本处理方式:切取的肌肉标本分为多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另一部分固定于XXX溶液中,标本存放在冷藏条件下,待病理结果出来后进行补充。
术后观察及处理:患者术后平卧休息,给予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者是否有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根据术后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和药物支持。
术后医嘱:
1.加强术后病情观察,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根据病理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3.术后禁止剧烈运动,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
4.根据术后疼痛情况,给予必要的镇痛药物支持。
病理报告:
待病理报告出来后进行补充。
手术医师签名:日期:
术前病理医师签名:日期:
术后病理医师签名:日期:
术后医师签名:日期:
以上是肌肉活检手术记录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适当修改。
模板
提供了手术过程的详细描述,包括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切口位置和大小、手术过程、术中特殊情况等。
同时,也介绍了术后处理和术后观察及处理
的内容,包括标本处理方式、术后观察、医嘱等。
最后,签名栏提供了手
术医师、术前病理医师、术后病理医师和术后医师的签名空间,用于记录
各方医师的确认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