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2013年食品工艺学复试真题试卷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冷藏部分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冷藏部分一、名词解释:1.食品的变质:新鲜食品在常温下(20℃)存放,由于随着在食品表面的微生物作用和食品内所含酶的作用,使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降低,直至食品腐败或变质,以致完全不能食用,这种变化即是食品的质变。
2. 冷害:当冷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
3. 移臭(串味):具有强烈香或臭味的食品冷藏在一起发生串味,使食品原有风味发生变化4. 淀粉老化:淀粉老化是指食品中以α-淀粉形式存在的淀粉在接近0℃低温范围中,α-淀粉分子自动排列成序,形成致密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粉分子,迅速出现淀粉β化的现象。
老化的淀粉不易被淀粉酶作用,所以不易被人消化吸收5.寒冷收缩:宰后的牛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冷却,肌肉会发生显著收缩,以后即使经过成熟过程,肉质也不会十分软化。
这种现象叫寒冷收缩。
6.冻结食品的干耗现象:由于冻结食品表面与冻藏室之间的温差,使得冻结食品表面的冰晶升华,造成水分损失,从而使冻结食品表面出现干燥现象,并造成重量损失,即俗称干耗。
7.冻结率:冻结率=1-食品的冻结点℃─────――――――──食品冻结点以下的实测温度℃或指食品在共晶点和冻结点间的任一温度下冻结水分的比例。
8.有效冻结时间:即食品中心温度从开始的温度下降到所要求的冻结终温所需时间。
9.公称冻结时间:食品各处温度相同都为0℃,其中心点温度只下降到该点食品的冰点所需时间。
10.冻结烧:由于干耗的不断进行,食品表面的冰晶升华向内延伸,达到深部冰晶升华,这样不仅使冻结食品脱水减重,造成重量损失,而且由于冰晶升华后的地方成为微细空穴,大大增加了冻结食品与空气接触面积。
在氧的作用下,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败,表面变黄褐,使食品外观损坏,风味、营养变差,称为冻结烧。
11.冻结食品的T.T.T概念:是指冻结食品的品温变化与品质保持时间的关系,即冻结食品的品质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冻结食品的品温越低,优秀品质的保存时间越长。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罐藏部分 (1)《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干制部分 (15)《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冷藏部分 (20)《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气调贮藏部分 (26)《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辐射与化学保藏 (30)《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腌渍题库部分 (38)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一 (44)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二 (47)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三 (50)《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
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食品工艺学(二十套)试题答案

食品工艺学试题一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原果胶、果胶、果胶酸。
2、单宁、色素、有机酸。
3、氮溶解指数(NSI )。
4、面筋蛋白。
5、凝胶结构、蛋白质所带净电荷的数量。
6、初溶解度、终溶解度、过溶解度。
7、加热排气法、真空排气法、喷蒸汽排气法。
8、自然解冻、解冻和烹煮。
9、返砂、流汤。
二、选择题(12分,每空1.5分)1、C2、C3、D4、B5、A6、C7、D8、B三、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1、局部腐蚀是指罐内壁气液交界部位发生的腐蚀现象,发生局部腐蚀的罐头,开罐后在顶隙和液面交界处可看到有一暗灰色的腐蚀圈。
2、市乳系指以鲜乳为原料,经标准化(或调剂)、均质、杀菌、冷却、灌装、封口等处理后制成的供直接饮用的乳。
3、无菌包装系指蒸汽、热风或化学试剂将包装材料灭菌后,再以蒸汽、热水或无菌空气等形成正压环境,在防止细菌污染的条件下进行的灭菌乳包装。
4、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经、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答:单宁的加工特性为:(1)涩味。
(2)变色:a 、酶促褐变;b 、酸性加热条件下,本身含量较高时,对变色有利;c 、金属离子引起变色,如单宁遇铁变黑。
(3)单宁与蛋白质产生絮凝。
2、答:杀菌工艺表达式为)(321p tt t t -- 杀菌条件的合理性通常通过杀菌值下的计算来判别,杀菌值包括安全杀菌F 值和实际杀菌值Fo 。
若实际杀菌值Fo 小于安全杀菌值F 值,说明该杀菌条件不合理,杀菌不足或说杀菌强度不够,罐内食品仍可能出现因微生物作用引起的变败,就应该适当提高杀菌温度或延长杀菌时间,若实际杀菌值等于或略大于安全杀菌,说明该杀菌条件合理,达到了商业灭菌的要求,若实际杀菌Fo 值比安全杀菌F 大得多,说明杀菌过度,使食品遭受了不必要的热损伤,杀菌条件也不合理,应适当降低杀菌温度或缩短杀菌时间。
食品工艺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食品工艺学姓名:学年学期:学号:考试时间:班级:一.名词解释1.Aw:2.F值::3.Q104.食品添加剂:5.商业灭菌: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认为正确的在答题相应的位置划“T”;错者划“F”,在错误的地方划线,并改正确方可得分。
)1.一般食品的冻结点会低于纯水的冰点。
2.D值越大,表示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越强。
3.相同质量下,溶质分子量上升,则该溶液的渗透压上升。
4.罐头二重卷边时,卷边重合率大于30%即可。
5.超滤主要用于水和小分子量物质间的分离。
6.食品比表面积愈大,传热愈慢。
7.食品含水量越低,水分活度越大。
8.冷冻过程中,微生物也会慢慢死亡。
9.低酸性食品的杀菌条件通常会比酸性食品的严格。
10.亚硫酸盐在食品加工中具漂白和还原的作用。
11.α-射线的穿透力比β-射线强。
12.玻璃瓶抵抗热震的能力与玻璃中矾盐的含量有关。
三.简答题1.简述罐头食品的杀菌公式。
2.简述罐头食品的一般工艺过程。
3.常见食品的变质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4.影响食品干燥速度的因素有那些?四.填空题1.油脂中常用的抗氧化剂有:、、、。
2.罐头食品的杀菌工艺条件主要有:、、三个主要因素。
3.液体食品的浓缩方式有:、、。
4.冷冻循环系统的四个基本组成是:、、、。
5、制冷中的3T理论是指:、、。
6.常见的空气对流干燥形式包括:、、、、、、。
7.病毒通常用的辐射剂量才能抑制其生长。
8.常用的人工干燥方式有:空气对流干燥、、、。
9.食品常用的腌制方法有:、、、。
10.食品冷却常用的方法有:、、、。
五.问答题1.常见罐头食品腐败变质的现象有哪些?解释其原因。
2.绿茶PET瓶装饮料的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Aw:把食品中水的逸度和纯水的逸度之比称为水分活度。
2.F值:是在121.1℃温度条件下杀死一定浓度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F值与原始菌数是相关的。
3.Q10:温度商数Q10表示温度每升高10℃时反应速度所增加的倍数。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辐射与化学保藏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辐射与化学保藏一、名词解释:1.高能电子射线:电子加速器利用电磁场作用,将电子加速到接近光速,使电子流能量达到可以利用程度的电子射线为高能电子射线2.吸收剂量:radiation dose 加工过程中,食品经过辐射区时吸收的辐射能量,3.照射量:指X或Y射线在单位质量空气中产生的全部次级电子被完全阻留在空气中时所产生的统一符号粒子的总电荷量。
4.电离辐射线:由原子核衰变产生的α、β、γ、X射线能使受辐射物质的原子发生电离作用的能力,因而称为电离辐射线5.电子加速器:利用电磁场作用,使电子获得较高能量,将电能转变成辐射能,产生高能电子束或X射线的装置6.光电效应:低能光子与吸收物质原子中的束缚电子相碰撞时,光子将全部能量转移给点子,使其成为光电子,而光子自身被吸收,该效应为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γ射线和X 射线与电子发生碰撞,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点子,自身改变运动方向。
7.电子对效应:入社光子的能量大于粮店字的静止质量能,其与物质作用产生一对正负电子8.激发与电离:高能电子与束缚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使其跃迁至原子的较高能级上,这一过程为激发;如果传递给电子的能量足以使其脱离电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一过程则为电离。
9.轫致辐射:入射电子不足以导致原子电离,束缚电子跃迁到高能轨道,回到基态时多余能量以光子形式散射出来,这种辐射称轫致辐射10.辐射完全杀菌(辐射阿氏杀菌,Radappertization) 这类杀卤可以达到商业无菌,辐射剂量一般在10~50kGy辐射针对性杀菌(辐射巴氏杀菌,Radicidation) 辐射针对性杀菌能够完全杀死致病菌,并使杂茵量达标,辐射剂量一般在5~10kGy11.辐射选择性杀菌(辐射耐贮杀菌,Radurization) 选择性杀菌能够杀死食品中腐败性微生物,使食品表面腐败微生物数量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小于5kGy12.辐射敏感性:由于生物种类、个体组织器官种类和个体在生命活动中所处发育阶段等的不同,即使在辐射及环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学效应的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辐射敏感性13.食品化学保藏:是指在食品生产和贮运过程中使用化学制品(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耐藏性和尽可能保持其原有品质的措施。
食品工艺学复试08

食品工艺学复试08一、选择1、食品的aw在下列哪个范围内起微生物不会生长A <0.6B 0.6-0.85C >0.852、辐射对哪种营养成分的损害最大A 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D水3、适合于大部分果蔬贮存的条件为。
A、高温、高湿B、低温、高湿C、高温、低湿D、低温、低湿4、食品冻藏时,降温度降到什么情况下,食品贮藏比较安全.A -18~ -30℃B 0-4℃C-4-0℃D-1~ -5℃5、在奶粉生产中,一般选用法干燥,具有良好的速溶性。
A、滚筒干燥B、真空干燥C、空气对流干燥D、喷雾干燥6、软罐头容器中,下列容器能保存期在2年以上。
A、透明普通型蒸煮袋B、透明隔绝型蒸煮袋C、铝筒隔绝型蒸煮袋D、直立袋7、某食品蛋白质的含量为40%-45%,选用最适当的干燥方法A对流干燥B流化床干燥C喷雾干燥8、哪种不能作为食品防腐剂A营养素B BHA C溶菌酶D 纳他霉素9、对食物进行灭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A冷藏B加热C辐射D干燥10、最适合乳类杀菌的方法是。
A、UTHB、LTLTC、HTSTD、LTST二、填空1表示金属罐封口质量的三个50%分别是指,和。
2影响冻藏食品中冰晶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和。
3在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发酵类型有,,,,,不受欢迎的发酵类型有,,在蔬菜腌制时必须压紧,严密封口,这是因为。
4辐射类型主要有和两大类,食品保藏主要应用,在商业上,经常采用人工制备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放射源5,影响冻结食品储存藏期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6、低酸性罐藏食品的标准为和,其理由是。
确定低酸性食品杀菌条件的试验菌是。
7、食品加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8在蔬菜腌制过程中微生物发酵主要是、其次是,醋酸发酵极其轻微。
9常用于干制品的速化复水处理的方法有、、。
10按pH分类,罐头食品分、、高酸性食品三大类三、简答题1.某水果制品的水分活度为aw, PH,说明该食品在常温保存下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在不降低食品的水分含量的情况下,列举三种不同的加工工艺以延长其贮藏时间.2.试述辐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机理四、分析题1.什么情况下要反压杀菌,试分析反压杀菌所可能产生的问题2.试述影响热杀菌对微生物死亡率的因素,试举例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实例加以分析.五、论述1.谈谈你对食品以及食品工业的认识.2.谈谈食品工艺学对学习食品专业课的作用。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食品工艺学姓名:学年学期:学号:考试时间:班级:一.名词解释1.Aw:2.F值:3.Q10:4.食品添加剂:5.商业灭菌: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认为正确的在答题相应的位置划“T”;错者划“F”,在错误的地方划线,并改正确方可得分。
)1.一般食品的冻结点会低于纯水的冰点。
2.D值越大,表示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越强。
3.相同质量下,溶质分子量上升,则该溶液的渗透压上升。
4.罐头二重卷边时,卷边重合率大于30%即可。
5.超滤主要用于水和小分子量物质间的分离。
6.食品比表面积愈大,传热愈慢。
7.食品含水量越低,水分活度越大。
8.冷冻过程中,微生物也会慢慢死亡。
9.低酸性食品的杀菌条件通常会比酸性食品的严格。
10.亚硫酸盐在食品加工中具漂白和还原的作用。
11.α-射线的穿透力比β-射线强。
12.玻璃瓶抵抗热震的能力与玻璃中矾盐的含量有关。
三.简答题1.简述罐头食品的杀菌公式。
2.简述罐头食品的一般工艺过程。
3.常见食品的变质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4.影响食品干燥速度的因素有那些?四.填空题1.油脂中常用的抗氧化剂有:、、、。
2.罐头食品的杀菌工艺条件主要有:、、三个主要因素。
3.液体食品的浓缩方式有:、、。
4.冷冻循环系统的四个基本组成是:、、、。
5、制冷中的3T理论是指:、、。
6.常见的空气对流干燥形式包括:、、、、、、。
7.病毒通常用的辐射剂量才能抑制其生长。
8.常用的人工干燥方式有:空气对流干燥、、、。
9.食品常用的腌制方法有:、、、。
10.食品冷却常用的方法有:、、、。
五.问答题1.常见罐头食品腐败变质的现象有哪些?解释其原因。
2.绿茶PET瓶装饮料的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Aw:把食品中水的逸度和纯水的逸度之比称为水分活度。
2.F值:是在121.1℃温度条件下杀死一定浓度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F值与原始菌数是相关的。
3.Q10:温度商数Q10表示温度每升高10℃时反应速度所增加的倍数。
大学食品工艺学考卷和解析

大学食品工艺学考卷和解析《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试题一:填空题1、食品按照其加工处理的方法可分为低温包藏食品、罐藏食品、干藏食品、腌渍食品、烟熏食品和辐照食品。
根据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果蔬制品、粮油制品、肉禽制品、乳制品等。
2、食品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作为商品的食品需符合以下六项要求:卫生和安全性、营养和易消化性、外观、风味、方便性、储运耐藏性。
其中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是营养和易消化性。
3、引起食品变质腐败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细菌、酵母菌和霉菌三大类。
4、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依赖于微生物的初始数量的控制、加工过程的除菌和防止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控制。
5、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有PH值、氧气、水分、营养成分和温度等。
6、在食品的加工与储藏中,与食品变质有关的主要酶类有氧化酶类、脂酶和果胶酶。
7、目前已知参与酶促褐变的氧化酶主要是酚酶或多酚氧化酶,底物是食品中的一些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单宁物质。
8、葡萄糖、果糖等还原性糖与氨基酸引起的褐变反应称为美拉德反应,也称为羰氨反应。
9、脂肪自动氧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既诱发期、增值期和终止期,三者之间并无明显分界线。
10、食品的保藏原理有无生机原理、假死原理、不完全生机原理和完全生机原理等原理。
11、食品加工过程中热杀菌的方法主要有巴氏杀菌法、常压杀菌法、高压杀菌法。
12、化学药剂的杀菌作用按其作用的方式可分为两类,即抑菌和杀菌。
13、根据辐射剂量及目的的不同,食品辐照有三种类型,即辐照阿氏杀菌、辐照巴氏杀菌、辐照耐贮杀菌。
14、在食品的加工与包藏过程中,食品将可能发生四种褐变反应,它们分别是美拉德反应、焦糖化、抗坏血酸氧化和酶促褐变。
15、针对酶促褐变引起的食品败坏,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控制,亦即钝化酶活性和减少氧气的供应。
16、食品加工中酶活性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加热处理、控制PH 值、控制水分活度。
17、在食品烫漂过程中,一般以过氧化物酶(酶)是否失活作为食品中酶活性钝化的指标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试题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工程、食品加工与安全考试科目:食品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3个、12分)
1、D值
2、辐射保藏
3、二重卷边
二、填空题(32分)
1、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其中,
是主要原因。
2、检查杀菌锅压力的基本仪表
3、冷点
4、罐藏工艺中的排气方式、、
5、原料乳送到工厂以后,必须首先进行、、
、、、(7个空)等一系列处理。
6、干制的三个参数、、
7、面筋蛋白主要是由和两种蛋白质组成,湿面筋具有
、、、等功能性质。
8、食品的冻结点是指温度
9、食品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前必须保证
10、冷链灌装温度是
11、常压杀菌法适用于性食品的杀菌,大多数蔬菜罐头的杀菌(能或不能)采用常压杀菌,但也有例外,如。
而高压杀菌方法主要适用于食品。
三、问答题(56分)
1、造成罐藏食品胀罐的可能因素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影响?
2、影响腌制的因素包括那几大方面?
3、为什么食品冷冻一般采用快速冻结而不是采用缓冻?为什么?
4、在加工软饮料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可以直接采用自来水,为什么?
5、苏打饼干、酥性饼干、韧性饼干三种饼干分别采用下列哪种烘培温度和时间? A:220℃/4-6min B:300℃/3-5min C:250℃/5-6min
6、(20分)(1)牛奶巧克力的加工工艺流程(找出缺少的工艺步骤或者有错的工艺)(2)清水青豆罐头的加工工艺流程(找出缺少的工艺步骤或者有错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