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作用的分析
冀北地区金银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冀北地区金银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摘要】冀北地区是我国金银矿藏比较丰富的地区,在谈及金银矿找矿方向的时候首先要对冀北地区金银矿的成矿模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国冀北地区的金银矿成因主要为火山和次火山热液型以及岩浆热液型。
这一代的金银矿藏由于受到火山断陷盆地以及凹陷断裂构造的影响,在成矿时间上大致与燕山地带的岩浆活动相配套,由北向南以此为萤石矿、银矿、金银铅锌矿和铜钼矿的组合形式。
本文主要详细介绍冀北地区成矿模式以及金银矿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冀北地区金银矿找矿冀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开采的历史也十分悠久。
从清代开始,就在丰宁营房、平泉毛架沟一带开采矿藏。
但是大规模的矿藏探测工作并没有系统性地展开。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冀北地区金银矿的勘察工作开始步入正轨,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长久开发价值的金银矿区,比如丰宁营房地带的金矿、围场小扣花营至满汉土中型锰银矿、冀北的姑子沟中型银矿都是代表性的金银矿区。
同时,冀北地区的银矿主要为热液矿床,次火山岩型是主要的金银矿类型。
对成矿的了解更有助于我们今后的探矿工作。
1 环境因素要想找矿,我们首先要对冀北地区的地质环境有个大致的了解。
冀北地区主要指位于华北,在台北袁中断的地带,受到过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区域内断裂层多,主要有上黄旗——乌龙沟大断裂层、丰宁——隆化、赤诚——平泉等深断裂层,这些都是冀北地区主要断裂层构成。
断裂层的影响着这一代岩浆的活动,所以冀北地区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主要有太古代、燕西期以及燕山期三个时间段。
而在燕山期后,冀北地区形成了规模很大的构造岩浆带,侵入的大多为中深成相的岩体。
这使得地幔以及地壳中的成矿元素大规模迁徙,并在有利的构造地带富集形成矿藏,而金银矿藏的形成时期主要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2 金银矿主要类型这一代金银矿成因主要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以及岩浆热液型。
而大部分金银矿藏都以前者为多。
冀北地区的此类金银矿主要分布在构造岩浆带的结合部位、断陷盆地接壤部分以及货站——次火山岩体周边部分。
金矿成矿作用及其分布规律

金矿成矿作用及其分布规律(2006-1-10)一.金矿成矿作用特点中国金矿床具有国外金矿床的某些特征,但由于中国地壳的演化与发展有其独特性,因此就赋予中国金矿床某些独自的成矿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层控性:金在地壳和地慢的丰度很低,且分散。
在各类岩石中金含量均属PPb级仅在富镁铁质岩石中,金的丰度略高于硅酸质岩石。
但在某些地区的金矿床,产于特定岩石之中,却显示有一定的选择性。
如,金矿床产于:太古代绿岩系和古生代绿岩套的原生含金建造岩系之中,元古代的含金抽砾岩建造和含金硅铁建造,古生代的硬砂岩(浊积岩)一黑色页岩含金建造以及炭质粉屑岩一泥质岩一碳酸盐岩含金建造等衍生的矿源层中。
所以金矿床在分布上显示有较明显的层控性。
2.成矿和成岩的时差性:成矿和成岩的时间差,表现在金矿床的形成往往落后于赋矿岩的成岩时代,两者的时差可从几千万年到十几亿年。
金矿床具有明显的热液性质和围岩蚀变的特征,矿体和侵入脉岩往往相伴生,并处同一构造空间。
矿床明显地受同构造(背斜轴部、向斜的槽部、层间裂隙和断裂构造)的控制,这些都是成岩和成矿时间差的具体表现。
3.金lri'成矿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地壳金的丰度很低,若富集成矿,往往需要很高的浓集系数(1000-4000),一般来说不易形成规模可观的工业矿体。
大型金矿床的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地质时间,多次的热事件,同源矿质的多次就地改造和迭加富集。
因此,较夫型的金矿床往往具有长期性、多期性和多元成矿作用的特点。
4.金矿形成的同源性和继承性:金在多旋回成矿过程中,以不同成矿方式形成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化,或同一矿床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化迭加富集,并分布在同一个地区(金的地球化学区)从而构成不同矿床组合的成矿系列。
这不仅反映了含金建造地质体与金矿化的内在联系。
而且也反映了金矿形成的同源性和继承性的众矿特点以及长期复杂的地质作用对金逐步富集的重要作用。
5.构造背景与含矿建造:在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中形成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在地壳演化的早期,于古地块产出有太古代绿岩型金矿。
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浅析

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浅析眭照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摘 要:金矿的形成是一个多种物质来源、非常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地质作用叠加的过程,但其仍然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果我们对金矿的地质特点、成矿特征以及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就能探寻其成矿规律,从而辅助找矿工作。
本文简要的分析金矿形成的地质特征以及成矿规律,为金矿勘探工作做出一份参考。
关键词:成矿地质特整;成矿规律;金矿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5-0141-2A Brief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Law of Gold DepositsGUI Zhao-peng(Geophysical Prospecting Team of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Urumchi 830011,China)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gold deposits is a process of multiple material sources, very complicated geological tectonic evolution and superimposition of metallogenic geolog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rules to follow. If we study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s, we can find out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assist the prospecting work.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s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gold deposit formation,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gold exploration.Keywords: metallogenic geology;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gold deposit1金矿的形成金矿成矿地质作用非常复杂,包括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变质热液成矿作用和外生(风化-沉积)成矿作用。
华北北部多金属矿产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65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华北北部多金属矿产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靖荣奇(中冶一局城市安全与地下空间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口 宣化 075100)摘 要:华北北部地处华北陆块区晋冀古陆块的迁西陆核与燕山裂谷复合部位,进入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既受特提斯构造域影响,又受环太平洋构造域控制,经历多期次的构造热事件,其形成较多的多金属矿。
因此,对该区域内地层岩石单位含矿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并阐述其成矿的规律。
关键词:华北;多金属;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22-0065-2 收稿日期:2021-11作者简介:靖荣奇,男,生于1989年,本科,河北故城人,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勘查和地质。
1 区域地质概况研究区域位于燕山-辽西裂陷带的东部,地质构造特征突出。
研究区西部为华北板块结晶基底,在经历了吕梁运动大规模的造山活动之后,开始拉张裂解,进入中生代以来,近东西向褶皱构造、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中生代晚期,主要发育了具多次活动的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形成大量热液型矿点。
1.1 区域地层特征研究区地层包括太古宙变质地层、中-新元古代地层、古生代地层、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地层[1-3]。
太古宙变质地层为迁西岩群水厂岩组,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承德县北台—马圈子沟一带,该岩组在新太古代片麻岩中产出,与中生代地层断层接触,中新元古代地层的底界角度不整合于新太古代二长花岗质片麻岩之上,自下而上依次为长城纪、蓟县纪、待建纪和青白口纪地层。
长城纪岩石地层主要分布在西部边墙砬子山一带,主要组成为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串岭沟组分布厚度较小,其厚度为31m ~68.7m。
与下伏常州沟组呈整合接触。
主要组成为石英砂岩、页岩和鲕状赤铁矿。
团山子组主要为白云岩。
大红峪组主要为石英砂岩、燧石条带岩屑石英砂岩、燧石条带白云质砂岩、燧石条带砂屑白云岩。
关于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分析

关于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分析【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某金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因素;找矿方向1.区域地质特征该金矿区域地层分布表现出裂谷沉积特征,奥陶—志留系、石炭—泥盆系以似对称状分布于裂谷带两侧。
区内岩浆岩较发育,分布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其时代从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均有出露。
2.矿床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下二叠统(P1)哲斯群(P1zh)。
以F1断裂为界,南侧为火山岩段,北侧为碎屑岩段。
火山岩段主要岩性为辉绿岩、英安岩、英安斑岩。
碎屑岩段主要由泥质板岩、含炭泥质板岩、砂质板岩组成。
2.2构造矿区断裂构造发育,按照断裂规模、产状及其相互配套关系,可分为四级:I级:断裂(F1),Ⅱ级:F2、F3、F4、F7、F9断裂,Ⅲ级:Nw向、NNW向一近SN向断层,Ⅳ级:为一组NNW向、近SN向或NNE向断层。
Fl:总体走向为近东西向,产于火山岩段与碎屑岩段接触处,为一多期活动的大断裂,在区域上长50~60km,在断裂南侧沿线分布有辉绿岩、英安岩,断裂北侧主要是碎屑岩。
F3、F4为次一级断裂呈北西向相交于Fl断裂之上。
在平面上构成“人”字型构造骨架。
目前已知工业矿体均分布在F1-2.3岩浆岩F4断裂之问,受次一级NNW向、近SN向断层控矿区岩浆岩极不发育,仅在矿区外围老金厂南制。
F7是产在碎屑岩中的断层,与地层以小角度斜出露有中粒花岗岩小岩株,矿区内仅见岩墙状产出切(15°),控制了北金一碧东成矿带和碧马一全鑫的脉岩,主要脉岩有:侵入于矿区北侧碎屑岩中的花成矿带。
F9产在碎屑岩段与二叠系上统火山岩(安岗斑岩脉。
山岩)接触带,北侧为安山岩,南侧为碎屑岩,是全鑫铜金矿点金矿体的赋矿区域和母岩,沿断裂带花岗斑岩脉成带侵入,局部花岗斑岩脉亦有金矿体产出。
该断为南倾逆断层。
矿区火山岩东西长约17km,该套火山岩在老金厂金矿以辉绿岩为核部,辉绿岩、英安岩类岩石为其两冀,组成一个完整的背斜构造。
浅议冀西北蔡家营锌金矿成矿类型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Vol 28 , Suppl 2Oct) 2019第28卷增刊22019年10月中国矿业CHINA MINING MAGAZINE浅议冀西北蔡家营锌金矿成矿类型及成矿动力学背景毛 冰】,周向科】,谷文杰2,徐立国】,黄静宁】,郑福强】,吕林素1(1.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100034;2.河北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河北张家口 075000)摘要:蔡家营锌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以锌为主的大型多金属矿床%目前查明锌金属储量近130万t,品位2.47%,伴生的金金属储量近20 t,品位1 g/t 左右,银金属储量近1 100 t,品位18. 5 g/t o 已有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于中生代,与中生代花岗斑岩时空关系密切%本文结合前人对该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和区域构造背景的认识,认为该矿床属于一个形成过程复杂的叠生矿床,最终的形成受燕山期岩石 圈减薄事件的影响。
关键词:冀西北;蔡家营锌金矿;叠生矿床;岩石圈减薄中图分类号:P618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9)S2-0250-03A simple sugges5on me5a logenic5ype and geodynamic se 5ing ofCaijiaying zinc-gold deposit in northwest Hebei provinceMAO Bing 1 , ZHOU Xiangke 1 , GU Wenjie 2 , XU Liguo 1 , HUANG Jingning 1 , ZHENG Fuqiang 1 , LYU Linsu 1⑴ The Geological Museum of China , Beijing 100034, China ;2 TheThirdGeologicalTeam !HebeiBureauofgeologyand MineralResources !Zhangjiakou075000!China )Abstract :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raton,Caijiaying deposit is a multi-metal deposit withzincasthemajormetal1 3mi l iontonzincwithaveragegradeof2 47% 20tgoldwithaveragegrade of 1 g /t and 1 100 t silver withaveragegradeof18)5 g /t have been explored at this deposit)Former researchsindicatethatthisdepositformedin Yanshannianandisassociated withthe Yanshannianigneousrocks)Basedontheformerconclusionson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thisdepositandtheknowledgeof regionaltectonicse t ing ,wesuggestthatCaijiayangisapolygeneticoredepositformedduringtheprocesses ofYanshannianlithospherethinning)Keywords : northwest Hebei province ; Caijiayingzinc-gold deposit ; polygeneticoredeposit ; lithospherethinning蔡家营锌金矿床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城北东方 向64 km 左右,是河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在20 世纪80〜90年代发现的锌多金属矿床%自2005年6月至今,由河北华澳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开采%收稿日期:2019-09-12责任编辑:刘硕基金项目:自然资源科普与重大科技成果宣传项目资助(编号: 12111300000018001)第一作者简介:毛冰(1987 — ),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床学方面的科研与科普工作,E-mail :geomaobing@aliyun. com 。
冀北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冀北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许桂玲;许绍忠
【期刊名称】《黄金地质》
【年(卷),期】1995(001)004
【摘要】冀北金矿按其成因类型可划分为层控热液型、热液型、火山型和外生金矿。
近东西向深大断裂控制了金矿的空间展布。
太古宇迁西群和单塔子群角闪质岩石是金矿的重要矿源层。
区域变质作用对金活化、迁移及富集具有决定性作用。
海西期超镁铁质及偏碱性侵入杂岩和燕山期火山-侵入岩是金最终富集成矿的重要条件。
尚义-赤城-平泉大断裂以南的太古宙表壳岩及其断裂两侧的岩浆岩带是进一步找矿的重点区。
中生代火山盆地周边是寻找金矿的新区
【总页数】6页(P13-18)
【作者】许桂玲;许绍忠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0.2
【相关文献】
1.冀北洞子沟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师明川
2.冀北赤城万全寺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孙冀凡;李永刚;王艳辉;杨士道
3.冀北赤城万全寺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孙冀凡;李永刚;王艳辉;杨士道
4.冀北—辽西地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张吉宽;李莉
5.冀北张宣、遵化-青龙金矿带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J], 周传芳;王建国;王献忠;梁中恺;路英川;公维国;汤鹏飞;王存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冀西北水晶屯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

金 石英 脉 的主要 赋矿 围岩 。
化 家 营组 上 段 以二 长 麻粒 岩 、 变 粒 岩 互层 为特
征, 上部 夹有 薄层 眼球状 不规 则条 带状 混合 岩 。 涧 沟 河组 岩 性 以 一套 暗 色 变粒 岩 为 主 , 夹少 量
麻 粒岩 , 混 合 岩化 程 度 较 低 , 主要 分 布 在 矿 区北 半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1 8 . 4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冀西 北 张家 口一 宣化地 区是我 国重 要 的黄金 产 地, 该 区 矿产储 量 大 、 分 布广 、 成 矿时 期集 中 , 水 晶屯 金 矿是 该 区具 有代 表性 的 中型金 矿[ 1 ] 。但 近年 来 矿 山勘 探遇 到 困难 , 矿 山资源 面 临枯竭 , 该 文在 总结 前
矿 区 出露 地层 简 单 , 主 要 为太 古 宙 桑干 群 化 家
营组 浅色 麻粒 岩和涧 沟河 组 暗色变 粒岩 。 化家 营 组 岩性 为 一 套浅 色 麻 粒岩 , 主要 分 布 于 矿 区南 半 部 , 按 岩性 特征 和矿 物组合 , 可 分上 下 2个
岩性段 。
1 区域 地 质 背 景
地 矿局 第 三地 质 大队 , 河北 张 家 口
0 5 0 0 3 1 ; 2 . 张 家 口市海 龙金 矿 有 限 公 司, 河北 张 家口
0 7 5 0 0 0 )
0 7 5 0 0 0 ; 3 . 河北
摘要 : 水 晶 屯 金 矿 位 于 我 国 重要 的 金 矿 集 中区 —— 河 北 省 张 宣 ( 张 家 口一 宣 化 ) 幔枝构造 区南部 , 是 张 宣 地 区 比较 有代表性 的中型金矿 , 张宣 幔枝 构造 演 化 过 程 中形 成 的一 系 列 多 期 次 、 多 阶 段 的 褶 皱 和 断 裂 构 造 体 系对 该 矿 的 形 成 和 演 化 起 着 重 要 的 控 制 作 用 。该 文 以幔 枝 构 造 理 论 为 指 导 , 在总结前人资料基础 上 , 通 过野外调查 , 室 内综 合 分 析, 认 为 其 外 围 及 深 部 仍 具 有 较 大找 矿潜 力 。 关键词 : 幔枝 构 造 ; 成 矿作 用 ; 控矿构造 ; 张宣地区 ; 水 晶 屯金 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北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作用的分析刘延凯;刘涛;冯东东;刘军;崔丙志【摘要】我国冀北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这一区域在地质演化史上属于断裂活动和构造岩浆作用的强烈活动带,受海西期和燕山期的构造回旋影响,经过多次剧烈改造,其地层特点是普遍存在褶皱,属于金成矿的有利地质背景.目前我国冀北地区大约拥有230多处大大小小的金矿点,其中包括1处超大型金矿,2处大型金矿和10处中型金矿.本文将对冀北地区的地层特点和金矿分布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并再次基础上,分析冀北金矿的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13【总页数】3页(P136-138)【关键词】冀北;金矿;成矿特征;成矿作用【作者】刘延凯;刘涛;冯东东;刘军;崔丙志【作者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河北邢台054000;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河北邢台054000;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河北邢台054000;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河北邢台054000;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河北邢台0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7我国冀北地区位于东经114°~119°,北纬40°~42°,北靠辽蒙,南邻北京,南北海拔差异大,燕山山脉横贯东西,山峦起伏,地形复杂。
其中包括石家庄、张家口、唐山等市,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冀北地区进行找矿工作,经过多年来的勘探与开发,发现多处大中型金矿,包括金厂峪、峪耳崖、小营盘等。
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冀北地区的找矿工作逐渐开始关注金矿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从而为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由于冀北地区构造活动频繁,因此断裂构造极其发育。
早期断裂主要分布于北纬40°~42°之间,以近东西向为主。
从吕梁期燕山运动开始,断裂以北东和北北东向展布。
根据断裂规模可以将其分为深断裂、大断裂和一般断裂。
深断裂是切穿硅铝层深入硅镁层或上地幔的断裂,通常延伸上百公里。
主要包括从康保到围场的深断裂、从丰宁到隆化的深断裂、从大庙到娘娘庙的深断裂,从尚义到赤城再到平泉的深断裂和从上黄旗到乌龙沟的深断裂等[1]。
以从尚义到赤城的深断裂为界限,其南部和北部的结晶基地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历史演化。
南部桑干群的历史演化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在第一时期内产生了轴向近东西、由南向北的巨型复式向斜翻转,形成了本区域内的主体构造轮廓。
第二时期在第一时期的近东西向褶皱基础上产生了北北西-北西西向的复式倒转背斜,轴面倾斜向北东方向,呈平卧状态。
第三时期的褶皱构造是分布于整个区域的波状褶皱束,彼此平行或呈雁行排列。
北部红旗营子群主要经过两个时期的变形褶皱,属于弱变质区。
第一个时期的变形面为层面,产生了大型同斜褶皱,属于大型转复向斜构造。
第二个时期的褶皱轴面直立,是开阔平缓的南北向褶皱[2]。
断陷盆地主要是在中生代的火山作用下形成的构造洼地,燕山台褶带是从古生代的拗陷上发育形成的继承性断陷盆地,形态规整,范围较大,具有弧形展布特点,具有较强的继承性。
内蒙地轴的基底下陷形成与中生代,断陷盆地以上迭式为主,形态不规则,范围较大,受北北东向的构造控制较为明显。
这两类断陷盆地在冀东北区域较为发育,与构造岩浆隆起带相间,大致上呈平行等间距展布,隆起与断陷之间,是构造岩浆活动的强烈地带,控矿关系明显[3]。
冀北地区以燕山期的花岗岩类为主的侵入体沿北北东向等间距展布,形成一系列构造岩浆隆起带,与贵重金属矿床的成矿时空关系非常紧密。
主要包括从上黄旗到茨儿营子、从半截塔到南猴顶、从围场到冯家峪、从锦山到黄花顶、从小寺沟到寿王坟、从下营房到莫谷峪、从大海坨到大河南的构造岩浆隆起带,在这些区域都发现了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的矿点分布区。
其中从上黄旗到茨儿营子的构造岩浆带规模最大,已经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矿点和找矿线索[4]。
穹隆构造是岩浆向上活动顶起上覆岩层形成的穹状隆起构造,这些隆起地块往往叠加在之前的隆起地块上,进而形成穹隆构造。
穹隆构造在平面上一般呈现出椭圆形,直径40~50km,以环状、半环状的构造形态为主。
发育完整的又分为由老到新的内环带、外环带和中环带。
内环带由深成岩体构成了穹隆内核,中环带和外环带由火山岩和上覆地层组成。
穹隆边缘是次火山岩和小岩体的分布集中区域,是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区域,也是有色金属和金矿的集中区域[5]。
通过上述对冀北地区的地质演化特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冀北地区的构造形变非常剧烈,地层褶皱普遍存在,这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冀北地区的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金矿分布广泛,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冀北地区已经发现的金矿矿点超多230处,其中,金厂峪矿场属于超大型矿床,宣化县小营盘矿场和崇礼县东坪矿场属于大型金矿矿床,还有10处中型金矿矿床,包括宽城县的峪耳崖和牛心山矿场、赤城县的后沟矿场、宣化县的张家庄矿场等[6]。
冀北地区的金矿分布特点如图1所示。
总体来说,冀北地区的金矿矿点分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表现出三个矿点几种区,分别是冀西北地区的宣化、赤城、崇礼县集中区、冀东北地区的承德、丰宁、隆化集中区和遵化、青龙、宽城集中区。
二是冀北地区的金矿矿点受近东西向和北东向的两组深断裂严格控制,多数矿点都分布在断裂带两侧。
三是金矿矿点表现出明显的层控特点,多数矿点赋存在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某些特定层位中[7]。
改造变质型金矿的成矿物质大部分来自壳源,也有少部分的岩浆源成分。
主要由岩浆和变质、超变质作用提供成矿动力,成矿作用则以后期改造为主。
岩浆作用指的是以壳源为主的重熔、同熔、交代成因的岩浆活动产生的热力和部分热水溶液对壳源的含金源岩的活化、富集、迁移等改造作用。
按照成矿作用进行划分,可以具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岩浆改造的复生矿床,二是混合岩化的重熔交代热液金矿床,三是变质热液金矿床。
冀北地区的金矿点以第一类矿床为主,这一类矿床分布最为广泛,所占金矿储量最多。
第二类矿床主要分部在张家口地区,在其他地区尚未发现。
第三类矿床则分布于冀东青龙河的断裂带附近,仅占已探明矿床储量的1%左右[8]。
火山热液型金矿矿床是化产在火山岩中,随着火山活动进行演化,与火山成矿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的金矿矿床。
这一类矿床主要分布在火山盆地中,金矿化受断裂构造的严格控制,与火山机构密切相关。
赤崖堡金矿是典型的火山热液型金矿,其金石英脉产生于张家口组的流纹斑岩中,分布于近南北向的断裂破碎带上,出露长度约8000米。
次火山金矿矿床主要产生于地台隆起区和构造岩浆带,是超浅成环境下同源岩浆中成矿热液的活动产物。
其同源岩浆有同熔的也有重熔的,河北省的同源岩浆主要以重熔岩浆为主,是基底岩层在局部熔融作用下产生的,继承了基底岩层化学特征,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次火山热液型金矿主要分为两类,即斑岩型金矿和隐爆破碎角砾岩型金矿。
斑岩型金矿以金宝沟金矿为代表,隐爆破碎角砾岩型金矿包括冯宁王营金矿和宽城唐杖子金矿。
岩浆热液型金矿主要分部与地台隆起区的台凸边缘的拗陷断裂带,其形成与侵入岩浆活动有一定关系。
其成矿母岩以燕山期的酸性小侵入体为主,这一类岩体具有壳源重熔性质。
岩浆热液型金矿在冀东和承德较为发育,峪耳崖金矿是其中的代表,其矿床分布如图2所示。
矿脉主要产生于岩体构造裂缝中,少数会延伸到围岩中,矿脉成带出现,主要呈现平行脉状,局部有交叉分支。
矿化类型主要分为四种,包括石英细脉型、含金破碎蚀变岩型、含金硫化物单脉型和浸染型。
这四种矿化类型在峪耳崖矿区都有产出,其他岩浆热液型金矿一般只产出其中的1~2种[9]。
伴生型金矿的开发近年来受到了高度重视,比如寿王坟铜矿在选冶过程中每年可获得60~70kg的黄金,相当于小型金矿的年常量。
蔡家营多金属矿的伴生金测试含量的平均品位可达到0.35×10-6,伴生金矿总储量达到了中到大型的金矿储量规模。
目前冀北地区的伴生型金矿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多金属矿床的伴生金,二是矽卡岩型铜矿的伴生金,三是银金矿中的伴生金。
第一类矿床主要产生于变质岩中,矿化沿构造裂缝交代充填。
矿脉规模有大有小,规模较大的长度超过1000m,厚度在2~30m之间,规模较小的长度在100~200m左右,厚度在0.5~2m之间。
矿物组合由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和毒砂等。
第二类矿床以寿王坟铜矿为代表,位于火山盆地边缘,属于中性矽卡岩铜矿。
矿物组合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辉铜矿、磁铁矿、金银矿等。
主要含金段的伴生金平均品位为0.56×10-6。
第三类伴生金矿以冯宁牛圈子银金矿床为代表,矿脉产生于构造破碎角砾岩中,主矿带长1500m,宽度在1~22m之间。
矿物组合的主要成分包括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
含金品位平均为1.32×10-6,接近中型金矿水平。
这类金矿在冀北地区分布极广,多数直接赋存于变质岩系的特定层位中,少数在其他岩性围岩中,但也属于变质岩。
这类金矿的形成主要是受岩浆活动改造,在热力和热液作用下,成矿组分被活化并发生迁移,在有利构造部位沉淀,形成了富集的金矿床。
早期岩类组合中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中酸性岩体、火山熔岩等携带较高的金矿成分。
在太古末期,在强烈区域变质作用下,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高级岩类组合。
而且在变质过程中,不同状态的水汇聚形成热水溶液,从围岩中萃取出金,并与其本身的硫酸盐或卤化物结合,形成碱金属络合物。
含矿热液在前期通过细小裂隙缓慢扩散,到了造山运动后期,迁移发生加速,但未形成大规模的沉淀和富集。
虽然未形成工业富集,但初始矿源层的形成为后来金矿成矿作用奠定了基础。
从海西晚期和燕山期开始,太平洋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引发了构造岩浆的强烈活动,使深大断裂带重新复活和扩展,并沿深大断裂带形成了花岗岩类和基性、超基性岩体,在冀北地区有明显表现。
在洋壳俯冲消减作用下,大陆一侧形成大范围的高热流带,再加上岩浆活动产生的强大热场,使变质水、地表水、岩浆水等各种来源的水形成混合水,随热梯度变化进行循环活动,促使成矿组分被活化并发生迁移。
经过漫长的转移派生出各种规模的次级断裂,为矿液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温差、压差和化学电位差的骤变,矿液在地表浅出移动,在有利的地形空间沉淀,富集成矿。
这类金矿只分布在冀北的张家口地区,与上述矿源层的演化机制类似,在桑干群的变质岩系形成华家营组合涧沟河组的含金潜在矿源层。
在海西早期之前,这一区域没有明显的成矿作用,到了海西晚期,蒙古板块与华北地台的碰撞产生了强大热流,再此作用下,混合岩化重熔岩浆作用形成二长岩杂岩体。
因此,板块碰撞是这类金矿形成的决定性地质营力。
在其形成过程中,硅镁层低熔矿物发生选择性重熔,形成富碱质热流体,原岩和围岩的发生微量溶解,汇聚在熔浆中,强烈构造变动为其打开通路,使其向底壳浅出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