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

合集下载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二ОО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北部~北邻甘肃省酒泉地区~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南与本省玉树、果洛州相连~东与本省海南、海北州为界。

东西长837公里~南北宽486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州府设在德令哈市。

一、矿产资源概况海西州境域主体为柴达木盆地~盆地总面积25.66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78.8%。

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美称~丰富的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铅锌、黄金、石棉及多种非金属矿产在全省以至全国都有突出地位。

钾盐、镁盐、芒硝、锂矿、锶矿、石棉、电石用灰岩等7种矿产居全国各省首位~还有近30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据初步统计~截至2001年底海西州范围内已发现各类矿产86种占全省已发现125种矿产的69%~计有矿产地,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约1050处。

其中探明有储量的矿产57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105种的54%,已编入《青海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48种~占全省88种的55%~其中能源矿产3种~非能源矿产43种,金属矿产16种、非金属矿产27种,、水气矿产2种~计有大型矿床63个~中型矿床38个~小型矿床88个~合计189个。

全州各类矿产资源保有的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16.39万亿元~约占全省保有的资源储量潜在经济总价值的95%。

1、能源矿产1海西州有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3种~即石油、天然气和煤。

油页岩和铀钍只有少数矿点。

海西州已发现的矿产种类统计表1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项目矿未探明资源矿产类别种储量的矿产上表矿产未上表矿产铀、钍、油页能源矿产 6 煤、石油、天然气岩黑色金属矿5 铁、铬锰钒、钛产有色金属矿铜、钼、钴、10 铅、锌、钨、锡锑金产镍、汞属矿贵金属矿产 2 金、银产稀有、稀土、铌、钽、锂、锶、铷、分散元素矿12 铍硒、锗、钇镓、铟、镉产冶金辅助原熔剂用石灰岩、冶金用冶金用石英料非金属矿5 萤石、型砂白云岩岩产自然硫、硫铁矿~伴生硫、芒硝~重晶石、天非化工原料非然碱、电石用石灰岩~地蜡、砷、磷、19 金金属矿产制碱用石灰岩、化肥用明矾石属蛇纹岩、湖盐、钾盐、矿镁盐、硼、溴、碘产石墨、脉石压电水晶、熔炼水晶、饰面用大理英、蛭石、刚硅灰石、石棉、滑石、建材及其他岩,花岗岩,、玉、沸石、珍24 云母、长石、水泥用石非金属矿产宝石、玉石、珠岩、石榴灰岩、砖瓦用粘土、水石膏石、膨润土、泥配料用粘土建筑石料水气矿产 3 地下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合计 86 48 9 29石油:石油较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现已探明油田19处~其中中型7处~小型12处~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5377万吨~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居全国第13位~其中有可采储量0.46亿吨~目前仍保有可采储量约0.27亿吨~主要有尕斯库勒、花土沟、2跃进、油砂山、七个泉等油田。

海西州煤炭产业保增稳产工作调研报告

海西州煤炭产业保增稳产工作调研报告

海西州煤炭产业保增稳产工作调研报告海西州煤炭产业保增稳产工作调研报告( 1月4日)为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应对当前工业经济突出问题的十项举措》(青政〔〕87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当前全州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根据州委、州政府的工作安排,由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马杰担任组长,州经发委、州财政局、州统计局、州交通局、州能源局、州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煤炭综合利用产业保增稳产工作组,在12月12日至12月15日期间,对天峻和大柴旦地区的青海庆华集团、义海能源、青海能源发展集团、昆源矿业、青海焦煤、青海中地矿资源公司、江仓能源、青海中铁资源十余家企业及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经过召开专题座谈会及深入企业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全州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现有的开采条件、当前的运输状况、配套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及融资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全州煤炭行业生产基本情况柴达木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煤种较齐全,矿区开发条件相对较优越。

全州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52亿吨,保有储量51.5亿吨,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两大含煤区,主要矿区有天峻县木里聚乎更矿区、江仓矿区和大柴旦地区鱼卡矿区、绿草山矿区、大煤沟矿区。

其中,天峻木里聚乎更矿区、江仓矿区为优质焦煤,资源储量34.2亿吨;大柴旦鱼卡、绿草山、大煤沟等矿区为优质动力煤,资源储量18亿吨。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全州煤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逐渐规范,产量增长迅速。

从全州煤炭企业生产情况看,煤炭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底,全州共有煤炭生产企业13家,其中天峻县6家,大柴旦7家,总设计年产能力1167万吨,其中焦煤750万吨,动力煤417万吨,已基本形成东焦西煤的生产格局。

(一)生产概况。

1-11月,全州煤炭开采业实现工业产值91.1亿元,同比增长54.9%,实现工业增加值65.9亿元,同比增长64.5%。

海西州工业经济发展与税收状况

海西州工业经济发展与税收状况

海西州工业经济发展与税收状况海西州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受惠于国家政策支撑,形成以传统能源开采与制造为主的资源型税源结构,“两黑两白+有色”〔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钾肥制造、纯碱制造及有色金属采选冶炼〕成为海西州工业开展的主力军和支柱税源,不断推动海西州经济向高、向优、向好开展。

本文从海西州传统工业税收开展入手,分析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与成因,并提出在未来一个时期工业经济与税收协同开展的思路对策。

一、经济税收协同开展是工业高质量开展的长远目标二、海西州工业开展现状〔一〕纳税主体规模稳步增长,但与总户数的比重却逐年下滑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支撑海西州经济的最重要板块和快速增长的“发动机”。

海西州工业纳税主体登记情况显示,近五年来,随着海西州经济开展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吸引,各类纳税人实体蓬勃开展。

截至2022年,海西州注册登记纳税人3.42万户,年平均增速为43%,其中工业纳税人逐年稳步,增长共2424户,占总户数的比重为7%。

年平均增速为23%;其次为制造业,增速为25%;采矿业开展比拟缓慢,年平均增速为15%。

按地区看,工业纳税人集中度非常明显,格尔木注册登记952户,占39.27%;德令哈注册登记345户,占14.23%;占比靠后的两个地区为茫崖市和天峻县,分别为2.89%、2.26%。

〔二〕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投资趋势根本一致,平稳上升,三大行业〔工业、采矿业、制造业〕呈山峰、山谷型起伏不平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力量,海西州拉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

工业投资占投资额的比重为74.2%,占了近八成。

从近五年投资情况看,海西州固定资产投资波动起伏不大,呈现出平稳上升趋势。

2022年冲高,增速达25.0%,2022年回落至9.10%,2022年1—11月增速为11.6%,略有增长。

2022年—2022年,这6年海西州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2.5%、-3.8%、5.9%、12.5%、22.8%、13%,总体工业投资增速趋势与海西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势根本一致,差距不大。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要矿产产出率提高近一倍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要矿产产出率提高近一倍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要矿产产出率提高近一倍记者日前从青海省海西州政府获悉,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资源循环可利用、生态环境可承载、经济发展可持续的道路。

据统计,其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从每吨原矿产出850元矿产品提升至每吨原矿产出1572元矿产品,产出率提高达84.9%。

据介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之一。

试验区矿产资源富集,在已探明的各类矿产中,盐湖矿产具有突出地位,钾盐、镁盐、锂矿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

以前,这里的产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多种资源遭到闲置和浪费。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青海省和海西州政府把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前提,以试验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从三个方面构建资源精深加工和横向扩展相结合的循环工业体系。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海西州盐湖提钾老卤综合利用等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最大、全球首家年产3000吨卤水制金属锂生产线达产1500吨。

年产10万吨高纯氢氧化镁生产线已经完全达产达标,每年能消耗120多万吨的水氯镁石,通过循环利用不仅大幅度减少了水氯镁的排放量,还为盐湖镁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全力推进园区建设。

试验区构建形成了盐湖化工循环产业链、油气化工循环产业链、煤化工循环产业链、金属冶金循环产业链、新能源产业体系、新材料循环产业链、高原特色生物产业体系,循环经济七大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争取各级循环经济改造资金。

截至目前,争取国家循环化改造资金4.07亿元,用于金属镁一体化等48个循环化改造项目。

争取省级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0.9亿元,10亿元注入园区投融资平台用于壮大资本实力,其他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编辑:逍遥客)。

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1 海西州概况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因为在青海湖西而得名。

北邻甘肃省酒泉地区,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州相连,与西藏为邻,东与青海省海南、海北州为界。

东西长837km,南北宽486km,总面积32.58万k。

辖2市3县3行委,人口41万。

海西州的地形地貌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北麓高原两部分。

海西州属典型的高原高寒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不太分明,日照时间长,太阳幅射强,昼夜温差大。

境内长流性河流达80余条。

其中,集水面积500k以上的中小型河流40余条。

海西州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山区、滩地有连绵的草场和大块绿洲,草原面积900万h,其中可利用草场890万h,宜农待耕土地30.3万h,发展农牧业的潜力很大。

野生动植物资源500余种。

截至2008年底,全州共发现各类矿产103种。

己发现矿产地(矿床、矿点、矿化点)1626处。

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铬、铅锌、金、银、湖盐、钾、硼、锂、镁、溴、碘、锶、芒硝、石棉、石灰岩、自然硫等。

其中湖盐、氯化钾、氯化镁、锂、锶、芒硝、石棉、化工石灰岩、硅灰岩等9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

2 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及评价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主要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向对其进行阐述。

本文认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前提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作用的阈值。

其中包括自然资源的供给、社会条件的支持和污染承受能力三方面的内容。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从要素构成的角度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入手,即资源承载力要素系统和环境承载力要素系统。

其中,资源承载力要素系统和环境承载力要素系统又是由各个要素子系统组成的。

青海煤矿情况分析总结汇报

青海煤矿情况分析总结汇报

青海煤矿情况分析总结汇报青海地处中国西部,煤炭资源丰富。

煤矿是青海的重要产业之一,对青海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青海煤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汇报,重点包括青海煤矿的资源储量、产量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青海煤矿资源储量青海煤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海东、海西、海南、海北等地区。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青海的煤炭资源储量在全国居中上等水平。

其中,煤层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为冠天煤田、新能源煤田等,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

二、青海煤矿产量青海的煤矿产量在过去几年有所增长。

据统计,2019年,青海的煤炭产量达到了约6000万吨。

其中,冠天煤田、三阳煤田以及新能源煤田等煤矿对青海煤炭产量的贡献较大。

三、青海煤矿面临的挑战1.环境保护压力: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煤尘以及废气排放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加了环保治理的压力。

2.安全事故频发:煤矿安全事故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安全管理需要加强,确保矿工的安全。

四、对策建议1.加强环保治理:通过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装备,控制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2.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强化煤矿安全培训,加大设备维护力度,加强安全检查,确保矿工的安全。

3.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发展清洁能源并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推动青海煤炭产业向煤电综合利用和煤化工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总结:青海煤矿资源丰富,煤炭产量逐年递增,为青海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面临的环保和安全挑战依然存在,需要加强环保治理和安全管理。

同时,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发展清洁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推动青海煤矿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海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评价

海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评价
1 0 .O 5 8O
1 4 .0 7 0O
情形 Ⅱ
情形 I
O5 .
O5 . 06 .
普 查 阶 段 情形 Ⅱ


6 7
锌 矿
钼 矿 钨 矿
锌 万 吨
钼 万 吨 W0 3吨
10 .O 8 70
1 70 2 .0 8 4 34 93. 4
量居全 国第—位 。天然气 、 、 铅 铌钽等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 列全 国前 1 , 油、 、 、 0位 石 锌 银 炼焦用煤 等矿 产的保有资源储量 列全
国前 2 。 O位
3海西州矿产资源潜力 、
也称毛 产值。时间条件 是确 定矿 产品价格 的主 要依 据 , 技术是 考虑资源价值在开发利用过程 中确定 “ 三率” 的评 价标准 。它所
பைடு நூலகம்
详 查 阶段
情形 1
情形 Ⅱ
■ ——r: ; ≯
论 探 索


矿资分 括东 色 炭 产源布黧 及 西油 概为 有 煤 部

— ————— ————— ——
矿 称}靴 产 各
! l 里 I 里 一墨

l省——一 占比 全
各矿种开发加工所需的 辅助原料均能就 l6 l 地

反映的是矿产资源未来可提取的收益 , 适用于宏观管理 。单一 矿种的提取价值计算公式如下 :
E : XP ×S ×Hi V Q。 i i , … , I 2, n
式中 :v| 一 第 i E_ 种矿产资源 的提取价值 ; Q, ——第 i 种矿 产资源的 资源储量 ; P . ——第 i 种矿产 资源所生产的主要矿产品价格 ; s _ 第i 种矿产资源 的利用系数 ; H. ——第 i 种矿 产资源的综合回收 率 ;

海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评价

海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评价

海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评价【摘要】本文在分析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现状及潜力的基础上,建立了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计量模型,对海西州矿产资源分矿区、分矿种、分规模及共伴生矿产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指明了海西州未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地质勘查工作的方向。

【关键词】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矿产资源提取价值评价一、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1、海西州矿产资源分布及特点按矿种区域的分布规律,可将海西州的矿产资源分布概括为东部有色及煤炭、西油气、南有色、北贵金属、中部盐类和金属。

海西州矿产资源有以下特点:一是区内资源种类齐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及建材非金属矿产均有分布,且分布集中,资源配套性好,境内各矿种开发加工所需的辅助原料均能就地解决;二是盐湖资源在全国优势突出,特别是盐湖资源中的钾盐、镁盐、锂矿等,更是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柴达木盆地独有的优势资源;三是部分矿种优势突出,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有色金属、金矿、芒硝、钠盐、石棉等矿产在州内优势明显,在全国亦占有一席之地;四是区内的大中型矿床多,共伴生有益组分多,如锡铁山铅锌矿床中共伴生锡、金、银、铟、镉、镓、硫铁矿,察尔汗盐湖中有氯化钾、氯化锂、氯化钠、氯化镁、三氧化二硼、碘矿、溴矿、铷矿,肯德可克铁矿床中共伴生铅、锌、锡、钴、铋、金、银、钼,这些共伴生组分繁多的大中型矿床,一方面为开发带来了一定难度,但同时为综合利用、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基础;五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好,特别是盐类矿产适合露天开采,固体矿山一般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

截至2008年底,海西州共发现各类矿产103种。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富集,素有“聚宝盆”的美称,己发现矿产地(矿床、矿点、矿化点)1626处。

除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矿泉水和地下热水,探明资源储量并上表的矿产55种,产地321处。

其中能源矿产2种,黑色金属2种,有色金属8种,贵金属矿产2种,稀有、稀散元素矿产8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2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4种,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14种,水气矿产2种;上表矿产按单矿种统计,有矿床(点)321处,其中大型94处,中型74处,小型116处,矿点37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二ОО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北部,北邻甘肃省酒泉地区,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南与本省玉树、果洛州相连,东与本省海南、海北州为界。

东西长837公里,南北宽486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州府设在德令哈市。

一、矿产资源概况海西州境域主体为柴达木盆地,盆地总面积25.66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78.8%。

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美称,丰富的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铅锌、黄金、石棉及多种非金属矿产在全省以至全国都有突出地位。

钾盐、镁盐、芒硝、锂矿、锶矿、石棉、电石用灰岩等7种矿产居全国各省首位,还有近30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据初步统计,截至2001年底海西州范围内已发现各类矿产86种占全省已发现125种矿产的69%,计有矿产地(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约1050处。

其中探明有储量的矿产57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105种的54%;已编入《青海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48种,占全省88种的55%,其中能源矿产3种,非能源矿产43种(金属矿产16种、非金属矿产27种)、水气矿产2种,计有大型矿床63个,中型矿床38个,小型矿床88个,合计189个。

全州各类矿产资源保有的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16.39万亿元,约占全省保有的资源储量潜在经济总价值的95%。

1、能源矿产海西州有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3种,即石油、天然气和煤。

油页岩和铀钍只有少数矿点。

海西州已发现的矿产种类统计表1石油:石油较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现已探明油田19处,其中中型7处,小型12处,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5377万吨,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居全国第13位,其中有可采储量0.46亿吨,目前仍保有可采储量约0.27亿吨,主要有尕斯库勒、花土沟、跃进、油砂山、七个泉等油田。

天然气: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探明天然气田9处,其中大型3处、中型1处、小型5处,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584.9亿立方米(2001年已达3000亿立方米)其中可采储量800.1亿立方米,目前仍保有可采储量797.1亿立方米,是国内四大天然气区之一,主要有涩北一号、涩北二号。

煤:煤矿主要分布在中祁连及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计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煤矿区16处(井田或区段29处),其中大型矿区2处,小型矿区14处,累计探明资源储量40.35亿吨,目前仍保有资源储量40.21亿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81.2%,主要有江仑、聚乎更、鱼卡和大煤沟煤矿。

2、非能源矿产非能源矿产包括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金属矿产又包括黑色、有色、贵金属和稀有分散元素矿产4类;非金属矿产包括冶金辅助原料用非金属、化工原料非金属、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3类。

(1)黑色金属矿产黑色金属矿产有铁矿、铬矿、锰矿3种,钒、钛只有矿点或矿化点铁矿:铁矿主要分布在东昆仑地区,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矿床14个,其中中型矿床4个,小型矿床10个,累计探明资源储量17697.7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7682.0万吨,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78.7%,主要有肯德可克、尕林格、清水河、红水河、海寺和白石崖铁矿床等。

铬矿: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有小型铬铁矿床1个,探明和保有资源储量12.5万吨,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24%,即绿梁山铬铁矿床。

锰矿: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有探明资源储量但未上资源储量表的矿床2处,累计探明资源储量306万吨,即红旗沟和锡铁山矿床。

此外,乌兰县哈莉哈德山的啬薇辉石矿曾作为锰矿和玉石开采。

(2)有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有铅锌矿、钨矿、锡矿、锑矿和钴矿6种,铜、钼、镍、汞等只有矿点和矿化点。

以铅锌矿为主。

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柴北缘及东昆仑等地,有探明资源储量并上表的铅矿床7处,锌矿床5处,其中大型铅锌矿床1处,中型锌矿1处,其余均为小型矿床。

累计探明铅金属资源储量163.08万吨,锌金属资源储量213.07万吨;目前仍保有铅资源储量103.25万吨,锌资源储量150.62万吨,铅锌保有资源储量分别为全省的68.5%和69%。

主要矿床有锡铁山铅锌矿床、肯德可克和野马泉铁矿床中共生的铅锌矿。

钴矿:钴矿主要分布在东昆仑地区,有探得资源量但尚未上表的矿床1处,2000年探得钴资源量(333)5748吨,即格尔木市驼路沟钴金矿床。

(3)贵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主要是金和银矿,金矿以原生金矿伴生金矿为主。

原生金矿:原生金矿即是岩金矿,主要分布柴北缘及东昆仑地区,2001年有上表矿床6处,累计探明黄金资源储量14092千克,保有资源储量11563千克,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72.7%,主要有滩间山金龙沟金矿床和五龙沟、青龙沟岩金矿、野骆驼泉、红柳沟赛坝沟岩金矿和白金沟等金矿。

伴生金矿:伴生金矿主要分布在柴北缘锡铁山铅锌矿床中。

探明伴生金资源储量17191千克,保有资源储量11567千克。

银矿:银矿主要分布在柴北缘地区,锡铁山铅锌矿床和双口山铅矿床中的伴生银矿。

累计探明银资源储量1723吨,现保有资源储量1220吨,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35%。

(4)稀有金属元素矿产稀有分散元素矿产中已探明储量并上储量表的矿产有铌、钽、锂、铷、镓、铟、镉等8种,探有储量而未上表的矿产有铍,硒、锗和钇未探得储量。

铌钽矿:主要是乌兰县沙柳泉铌钽矿床,探明和保有(Nb+Ta)2O5资源储量2145吨,为小型铌钽矿床。

其中还共生有绿柱石(铍矿),探有资源储量,但地表部分已采空。

锂矿:锂矿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盐湖中,探明并上储量表的矿床10处,累计探明氯化锂资源储量1552.74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541.94万吨,主要有一里坪,东、西台吉乃尔湖锂矿床和察尔汗盐湖钾镁盐矿床中的共生锂矿。

锶矿: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是古盐湖矿床,有大风山和尖顶山2个大型锶(天青石)矿床,累计探明资源储量(SrSO4)1934.9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928.7万吨。

铷矿:铷矿是察尔汗盐湖钾镁盐矿床中的伴生矿,探明和保有Rb2O资源储量39989吨。

镓、铟、镉矿:镓、铟、镉仅在锡铁山铅锌矿床中探有资源储量,有镓资源储量92吨,铟资源储量1014吨,铷资源储量39989吨,镉资源储量108350吨。

(5)冶金辅助原料用非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用非金属矿产计有熔剂用石灰岩和冶金用白云岩两种。

熔剂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东昆仑地区,主要是格尔木市雪水河石灰岩矿床,探明和保有熔剂用石灰岩资源储量2469万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78%。

冶金用白云岩:主要分布在中吾农山地区,仅有德令哈市黄石梁白云岩矿床1处,探明和保有资源量1163万吨,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11.5%。

(6)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主要有钾盐、镁盐、湖盐、硼矿、芒硝等8种矿产,此外有硫铁矿、制碱用灰岩、电石用灰岩等7种矿产,地蜡、磷等4种矿产仅有矿点或矿化点。

钾盐等矿产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盐湖中,是青海得天独厚的优势矿产资源。

钾盐矿:钾盐有固体钾矿床8处,液体钾矿床22处。

探明固体钾盐矿KCl资源储量549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5483万吨;探明液体钾矿KCl资源储量64296万吨,保有储量63684万吨;合计保有KCl储量69167万吨,代表矿床有察尔汗、昆特依、大浪滩和马海钾镁盐矿床。

镁盐矿:镁盐有硫酸镁和氯化镁两种,以液体矿为主,有较少的固体矿。

硫酸镁矿床有14个,探明和保有MgSO4资源储量169.07亿吨;氯化镁矿床有25处,探明MgCl2资源储量41.86亿吨,保有资源储量41.07亿吨。

代表性的矿床有察尔汗、昆特依、大浪滩、马海和尕斯库勒钾镁盐矿床。

盐矿:湖盐有固体矿和液体矿两种。

固体矿23处,液体矿20处。

累计探明固体NaCl资源储量3183.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3183.25亿吨;探明液体NaCl资源储量94.56亿吨,保有资源储量94.43亿吨。

代表性的矿床有茶卡、柯柯和察汗斯拉图湖盐矿床,大浪滩、昆特依、察尔汗、马海钾镁盐矿床和一里坪、西台吉乃尔湖锂矿床中共生的湖盐矿。

硼矿:有固体硼矿和液体硼矿两种,有矿床10个,其中大型矿床5个,中型矿床1个,小型矿床4个。

累计探明B2O3资源储量1395.6万吨,其中固体硼矿558.2万吨,液体硼矿837.4万吨。

代表性的矿床有大柴旦湖和小柴旦湖硼矿床,察尔汗钾镁盐矿床和一里坪,东台吉乃尔湖、西台吉乃尔湖锂矿床中的共生硼矿。

芒硝矿:芒硝矿有探明储量并上储量表的矿床8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1处,累计探明和保有Na2SO4资源储量69.12亿吨,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76.6%。

代表性的矿床有察汗斯拉图、一里沟芒硝矿床,昆特依、大浪滩钾镁盐矿床和大柴旦硼矿床中共生的芒硝矿。

天然碱矿:天然碱矿有已探明储量并上储量表的小型矿床3 个,累计探明资源储量(Na2CO3+NaHCO3)48.2万吨,虽曾开采,但储量表上的保有资源储量未作相应递减。

主要有宗家—巴隆天然碱矿床和柴达木河北岸土碱矿床。

溴、碘矿:有探明资源储量并上储量表的伴生溴矿床2个,伴生碘矿床1个。

累计探明溴资源储量30.57万吨,保有溴资源储量29.50万吨;探明碘资源储量14617吨,保有碘资源储量14248吨。

主要是察尔汗钾镁盐矿床中伴生的溴碘矿。

自然硫矿:有探明资源储量并上储量的小型矿床6处,探明资源储量6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24.6万吨,即天峻县硫磺山自然硫矿床。

硫铁矿:有探明资源储量并上储量表的中型矿床1个,探明和保有资源储量272.8万吨,即大柴旦行委青龙滩硫铁矿床。

伴生硫:伴生硫有探明资源储量并上储量表的矿床5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4处。

累计探明伴生硫资源储量682.9万吨,保有资源储量525.7万吨。

主要是锡铁山铅锌矿床中的伴生硫。

重晶石矿:有探明资源储量并上储量表的小型矿床1处,探明资源量98.3 万吨,保有资源量97.4万吨,即锡铁山重晶石矿床。

制碱用灰岩:有探明资源储量并上储量表的大型矿床1处,探明资源储量17987.4 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7928.1万吨,即德令哈市柏树山石灰岩矿床。

电石用石灰岩:有探明资源储量并上储量表的大型矿床1处,探明和保有资源储量129353万吨,即天峻县天青山石灰岩矿床。

化肥用蛇纹岩:探明有资源储量并上储量表的大型矿床1处,探明和保有资源量45028万吨,即茫崖石棉矿床中共生的蛇纹岩矿。

(7)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已探有储量并上矿产储量表的有石棉、滑石、硅灰石、水晶(压电水晶和熔炼水晶)、白云母、长石、水泥用石灰岩、水泥配料用粘土、砖瓦粘土等10种,另有宝石、玉石、饰面大理岩、饰面花岗岩、石膏等5种探有资源储量但未上储量表,石墨、沸石、蛭石等9种矿产只有矿点和矿化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