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检验

合集下载

偏振光的研究和检测

偏振光的研究和检测

1,自然光通过检偏器 由于自然光具有轴对称性,将光强为Io的自然光中每一个光矢量都在x,y两个方向上分
解,因此有Ix=Iy=Io,这说明肉然光可以等效为等幅(Io/2) 、无确定相位关系、阻取向任意 的两个正交的线偏振光。
如图44-1所示,Ip- θ曲线应为一条直线。
2.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马吕斯定律 马吕斯定律指出,一束如图44-2所示光强为Io的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的透射光强为
人眼仅对光的强弱变化敏感,而无法直接感知光的各种偏振态,必须借助检偏器,研 声透射光强的孪化来判定光的偏振态。检偏器(或起偏器)是二种只允许某一振动方向光通 过的光学器件,当它用来产生线偏振光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线偏振光时称为检偏器。 常用的检偏器有两类:一类是利用材料对不同方向的电磁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特性的原理制 成的,称为偏振片;另一类是用双折射晶体制成的特殊棱镜,如尼科耳棱镜,格兰棱镜等,这 类棱镜的透光率和偏振度远高于偏振片。在检偏器上能够让电矢量充分透过的方向称为透 振方向,记作P,与P正交的方向上的电矢量将被强烈吸收而无法透过,称为消光方向。
2.线偏振光的检验 将起偏器的起偏角定在偏振方向为0”的位置,然后旋转检偏器找到光强最大的位置,
记录功率计的读数,而后每隔30”记录一次透射光强的数值,直到旋转一周后出现两次极 大和两次“消光”。画出透射光强随角度变化的曲线与理论曲线相比较,验证马吕斯定律 。
3. 1/4波片的摆正 旋转检偏器使PA正交,在起偏器与检偏器之间放一1/4波片,调节波片使激光束通过
3.椭圆偏振光
角度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330 360 光强 0.08 0.34 0.99 1.30 1.02 0.42 0.08 0.34 0.95 1.26 0.99 0.34 0.08

偏振光的观测和检验

偏振光的观测和检验

偏振光的观测和检验偏振光是指光的传播方向束缚在某一特定平面内的光,可以通过偏振片对光进行检验和观测。

以下是关于偏振光观测和检验的一些基本知识。

1. 偏振片的作用偏振片是一种特殊的光学器件,可以选择性地减弱或完全消除光的某些振动方向,只让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过。

偏振片的作用是将非偏振光转化为偏振光,或者通过选择不同的偏振方向来筛选不同方向的偏振光,从而进行具体的观测和检验。

2. 角度旋转的测量在光学领域中,测量偏振光在垂直方向上的强度是很常见的。

但是有时我们需要测量偏振光在水平方向上的强度,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角度旋转测量法。

这种测量方法利用的是偏振片的旋转特性,将偏振片旋转一个角度,可以使通过的光线方向发生变化。

通过旋转偏振片来测量光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强度,可以得到它的角度旋转值。

3. 等位线的观测等位线是偏振光在特定条件下传播所呈现出的特殊图像,是观测偏振光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偏振片和波片的组合来观测等位线。

当两个偏振器的方向相互垂直时,透射光线几乎完全被阻挡,在透射光线中观测不到等位线。

当两个偏振器的方向想同或相差180度时,则可以观察到等位线的出现。

偏振光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光学材料、地震勘探、无线通信等领域。

例如,在液晶显示屏中,偏振片可以用来控制光的透射和反射,实现颜色和亮度的调节。

在地震勘探领域,利用偏振光可以将地下结构的细微变化转换为可测量的电磁信号,从而更精确地探测地下构造。

在无线通信中,利用偏振光可以实现信息传输的増容、降低导波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等效果。

总之,偏振光的观测和检验是光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偏振光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偏振光试验验证马吕斯定律[精华]

偏振光试验验证马吕斯定律[精华]

偏振光实验——验证马吕斯定律 【原理】 光是电磁波,而且是一种横波。

光的电矢量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可以任意取向,若对于传播方向不对称而偏于某个方向称为偏振。

光矢量振动方同与传播方向组成振动面,限于某个固定振动方向的称线偏振光,或从振动面来看,也称为平面偏振光。

此外,还有一种偏振光,它的光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呈椭圆或圆,故称之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

本实验主要观察线偏振光(平面偏振光)。

偏振器一般指线偏振器,它只允许电矢量沿某一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通过。

普通光源发出的为自然光,经过偏振器后成为线偏振光,这样的偏振器称起振器。

当偏振器用来检验一个光是否偏振光时,则称为检偏器。

用二色性物质制作的偏振片允许特定方向的光振动通过(这一特定方向称该偏振片的透光轴),而吸收与透光轴方向垂直的光振动。

对于理想起偏器,自然光透过它之后应变成完全线偏振光。

当线偏振光再次透过作为理想检偏器的同样的偏振片时,如果检偏器与起偏器透光轴互相平行,则透过的偏振光光强不变。

而当二透光轴相互垂直时,透射光完全不能通过,光强为零。

一般情况下,二平行放置的偏振片的透光轴互成θ角,设入射到第二片偏振片的偏振光振动振幅为E 0,光强I 0,则从第二片偏振片透射出来的偏振光振动振幅变为θcos 0E ,光强,称作马吕斯定律。

本实验即是对它作验证。

θθ2020cos )cos (I E I ==当然,实际的偏振片都不是理想偏振片,由于材料、制作因素以及不可避免的表面反射、散射等原因,马吕斯定律只是近似成立。

如果实验中器件安置或操作不够良好,还会产生更大差异,是应尽力避免的。

本实验使用光强传感器,光源可选用普通光源或半导体激光光源。

利用计算机辅实时测量设备建立光强——角度)(ϕ−I 、光强——余弦)cos (φ−I 、光强——平方余弦图,进行研究分析,以令人信服的证据验证马吕斯定律。

其中角度的测量,还可以使用旋转移动传感器与偏振片连动,以1440点/转的灵敏度自动记录测量数据。

(整理)偏振光的观测和检验.

(整理)偏振光的观测和检验.

【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偏振光的理解.2.掌握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原理和方法.3.观察光的旋光现象,学习用旋光仪测定糖溶液的浓度。

【实验仪器】氦氖激光器,偏振片(或尼科耳棱镜),半波片,1/4波片,硅光电池,灵敏电流计,减光板,玻璃片.【实验原理】能使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装置或器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装置或器件称为检偏器.实际上,能产生偏振光的器件,同样可用作检偏器.1.平面偏振光的产生(1)由反射和折射产生偏振自然光在透明介质(如玻璃)上反射或折射时,其反射光和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当入射角为布儒斯特角(即:入射角满足,为透明介质折射率)时反射光接近于完全偏振光,其偏振面垂直于入射面.(2)由二向色性晶体的选择吸收产生偏振有些晶体(如电气右、人造偏振片)对两个相互垂直振动的电矢量具有不同的吸收本领,称为二向色性.当自然光通过二向色性晶体时,其中一部分的振动几乎被完全吸收,而另一部分的振动几乎没有损失,因此,透射光就成为平面偏振光.利用偏振片可以获得截面较宽的偏振光束,而且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但偏振片的缺点是有颜色,光透过率稍低.(3)由晶体双折射产生偏振当自然光入射于某些各向异性晶体时,在晶体内折射后分解为两束平面偏振光(o 光、e光),并以不同的速度在晶体内传播,可用某一方法使两束光分开,除去其中一束,剩余的一束就是平面偏振光.尼科耳(Nicol)棱镜是这类元件之一.它由两块经特殊切割的方解石晶体,用加拿大树胶粘合而成.偏振面平行于晶体的主截面的偏振光可以透过尼科耳棱镜,垂直于主截面的偏振光在胶层上发生全反射而被除掉.2.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产生如图1所示,当振幅为A的平面偏振光垂直入射到表面平行于光轴的双折射晶片时,若振动方向与晶片光轴的夹角为,则在晶片表面上o光和e光的振幅分别为和,它们的位相相同.在晶片中,o光与e光传播方向相同,由于传播速度不同,经过厚度为d的晶片后,o光与e光之间将产生位相差:其中表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和分别为晶体中o光与e光的折射率.图1(1)如果晶片的厚度使产生的位相差,这样的晶片称为1/4波片.平面偏振光通过1/4波片后,透射光一般是椭圆偏振光,当时,则为圆偏振光;当和时,椭圆偏振光退化为平面偏振光.换言之,1/4波片可将平面偏振光变成椭圆或圆偏振光,也可将椭圆与圆偏振光变成平面偏振光.(2)如果晶片的厚度使产生的位相差,这样的晶片称为半波片.若入射平面偏振光的振动面与半波片光轴的夹角为,则通过半波片后的光仍为平面偏振光,但其振动面相对入射光的振动面转过角.3.平面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光强的变化强度为的平面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的光强为其中为平面偏振光偏振面和检偏器主截面的夹角,上述关系称为马吕斯(Malus)定律,它表示改变角可以改变透过检偏器的光强.当起偏器和检偏器的取向使得通过的光量最大时,称它们为平行(此时).当两者的取向使得系统射出的光量最小时,称它们为正交(此时).4.单色平面偏振光的干涉如图2(a)所示,一束自然光经起偏器(尼科耳棱镜或偏振片)N1后,变成振幅为A的平面偏振光,再通过晶片K射到检偏器N2上.图2(b)表示透过N2迎着光线观察到的振动情况,其中、及分别表示起偏器的主截面、检偏器的主截面和晶片的光轴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和分别为N1、N2的主截面与晶片的光轴的夹角.从晶片透过的两平面偏振光的振幅分别为:它们的位相差为.穿过N2后,只存在振动平面平行于N2主截面的分量和,其大小为可见这两束光是同频率、不等振幅、振动平面在同一平面内的相干光.因此,透射光的光强(按双光束干涉的光强计算方法)为式中,它是从起偏器N1透射的平面偏振光的光强,从上式可以看出:(1)当(或)或时,即透射光强只与N1、N2两主截面的交角的余弦平方成正比,和没有晶片时一样.(2)当N1、N2正交时,,则如果晶片是半波片,则,当等于的奇数倍时,,即有光透过N2,发生相长干涉;当等于的偶数倍时,,无光透过,发生相消干涉.由此可见,当半波片旋转一周时,视场内将出现四次消光现象.(3)当N1与N2平行时,,于是有可以看出,这时透过的光强恰与N1、N2正交时互补.图2(a)图2(b)【实验内容】1.偏振片主截面的确定将一背面涂黑的玻璃片G立在铅直面内,激光器L射出的一细光束沿水平方向入射到玻璃片上,G的反射光为偏振面垂直于入射面的平面偏振光,使G的反射光垂直射人偏振片N,以反射光的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N,从透过光强度的变化和反射光的偏振面,可以确定偏振片的主截面,即透过光强极大时偏振片的主截面和反射光的偏振面一致.并在偏振片上标记其主截面的方向.2.验证马吕斯定律使激光器L射出的光束,穿过起偏器N1和检偏器N2射到硅光电池P c上,使N1、N2正交,记录灵敏电流计上的示值.将偏振器每转一角度(~)记录一次,直至转动为止.重复以上过程几次.3.考察半波片对偏振光的影响(1)调N1、N2为正交,在N1、N2间和N1平行放置半波片,以光线方向为轴将波片转,记录出现消光的次数和相对应于N2的位置(角度).(2)使N1和N2正交,半波片的光轴和N1的主截面成(~)角,转N2使之再消光,记录N2位置.改变角,每次增加~,同上测量直至等于.4.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产生与检验实验装置同上,将半波片换成1/4波片.(1)使N1、N2正交,以光线方向为轴将波片转,记录观察到的现象.(2)使用起偏器N1和1/4波片产生椭圆偏振光,旋转检偏器N2观察光强的变化.记录波片光轴相对N1主截面的夹角,以及转动N2光强极大、极小时主截面与波片光轴的夹角.取不同值重复观测.(3)使用N1和1/4波片产生圆偏振光(应怎样安置1/4波片?),旋转N2,进行观测并记录.(4)为了区分椭圆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圆偏振光和自然光,要在检偏器前再加一个1/4波片去观测,注意1/4波片的放置.(5)设计一实验方案(原理和步骤),说明如何应用一个1/4波片和一个检偏器,去判断椭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5.注意事项(1)应用光电池记录光强时,灵敏电流计应选用低内阻型.读数时,应注意扣除环境杂散光产生本底电流的影响.若光电流测量值范围过大时,用分流电路(参见硅光电池线性响应实验)可避免因改变电流计的量程,影响电流计的内阻和测量灵敏度,保证电流计低内阻R不变.(2)在观察和讨论波片对偏振光的影响时,准确地确定起偏器N1的主截面与波片的夹角是很重要的.而实际使用的波片,光轴方向定位不够准确,为此应善于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即根据波片在正交偏振片之间绕光线方向旋转一周时,在四个特定方位将出现消光的特性,以帮助校准波片光轴和N1之间夹角的零位.【思考】1.强度为I的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其强度,为什么?应用偏振片时,马吕斯定律是否适用,为什么?2.怎样才能产生左旋(右旋)椭圆偏振光?。

一 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

一 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

实验十一 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

本实验将进一步说明光是横波而不是纵波,即其E 和H 的振动方向是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

光的偏振性证明了光是横波,人们通过对光的偏振性质的研究,更深刻地认识了光的传播规律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

目前偏振光的应用已遍及于工农业、医学、国防等部门。

利用偏振光装置的各种精密仪器,已为科研、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的检验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波传播规律的认识。

2、掌握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1、偏振光的概念光的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传播属于电磁波,它的电矢量E 与磁矢量H 相互垂直。

E 和H 均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故光波是横波。

实验证明光效应主要由电场引起,所以电矢量E 的方向定为光的振动方向。

自然光源(如日光,各种照明灯等)发射的光是由构成这个光源的大量分子或原子发出的光波的合成。

这些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和辐射是随机的,它们所发射的光振动,出现在各个方向的几率相等,这样的光叫做自然光。

自然光经过媒质的反射、折射或者吸收后,在某一方向上振动比另外方向上强,这种光称为部分偏振光。

如果光振动始终被限制在某一确定的平面内,则称为平面偏振光,也称为线偏振光或完全偏振光。

偏振光电矢量E 的端点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运动轨迹是一圆周的,称为圆偏振光,是一椭圆的则称为椭圆偏振光。

2、获得线偏振光的方法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称作起偏,可以起偏的器件分为透射和反射2种形式。

(1) 反透射式起偏器自然光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反射和折射,当入射角b φ满足12tan /b n n φ=时,反射光成为振动 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这个规律称布儒斯特定律,bφ称为布儒斯特角或起偏角,而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

如果自然光以入射角b φ投射在多层的玻璃堆上,经过多次反射后,透射出的光也接近于线偏振光,其振动面平行于入射面。

(2)透射式起偏器晶体起偏器:利用某些晶体的双折射现象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线偏振光,如尼科尔棱镜,这类偏光器件价格昂贵。

鉴别各种偏振光的办法

鉴别各种偏振光的办法
5.8 偏振态的实验检验
光的偏振获取
用一片已知透振方向的偏振片和一片 已知光轴方向的/4波片可以将前面所讨 论过的7种偏振态的光进行鉴别和检验,鉴 别的方法列于下表中。
1、平面偏振光的检定
仅用一个检振器,可唯一确定平面偏振光
被检光
有消光:平面偏振光
光强变化 无消光
部分偏振光
(待定) 椭圆偏振光
旋转偏振片
d1d2: 可变
缺点:
光程差可调可变
1、由于交界面为斜面,在此界面上的不同折射,会使 两个垂直振动的传播方向分开,引起光束的发散;
2、要求入射光束很细。
(2)Soleil补偿器(Soleil compensator)
n o n e d 1 d 2
自然光 光强不变 (待定) 圆偏振光
2、自然光和圆偏振光的检定
用¼ 波片和检振器,可区分自然光和圆偏振光
自然光
自然光
光强不变为自然光
圆偏振光
线偏振光
¼ 波片
旋转偏振片
光强变化且消光 圆偏振光
3、部分偏振光和椭圆(正椭圆)偏振光的检定
部分偏 振光
部分偏 振光
椭圆偏振光
线偏振光
¼ 波片
旋转偏振片
一般椭圆偏振光的检定不加讨论
光强变化无消光 部分偏振光
光强变化且消光 椭圆偏振光
待测光波垂直入射
转动偏振片
在偏振片前放1个1/4波片。 转动偏振片












为 在偏振片前放1个1/4波片,快轴

沿光强极大或极小方向。

转动偏振片

偏振光实验

偏振光实验

偏振光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产生和观察光的偏振状态,掌握产生与检验偏振光的原理和方法;2、验证布儒斯特定律,了解产生与检验偏振光的元件及仪器。

二、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而电磁波是横波,,它有电矢量E和磁矢量H,习惯上我们总是用电矢量E来代表光波。

光波中的电矢量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光的偏振现象清楚得显示了光的横波性。

光大体上有五种偏振状态,即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

其中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由可看作椭圆偏振光的特例。

椭圆偏振光可视为两个沿同一方向传播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如图1所示,一个为电矢量,一个为)的合成:(1)式中A表示振幅,为二光波的圆频率,表示时间,为波矢的数值,是两波的相对相位差。

合成矢量的端点在波面内描绘的轨迹为一椭圆。

椭圆的形状、取向和旋转方向,由,和决定。

当和时,椭圆偏振光变为圆偏振光;当,或者(或)=0时,椭圆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图2)。

本实验着重观察的是光的各种偏振态的改变。

1、光的偏振态凡是电振动只限于某一确定方向和该方向的负方向的光称为线偏振光(亦称平面偏振光)。

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任一确定平面内,光波电矢量端点随时间作椭圆运动的光称作椭圆偏振光;作圆运动的称作圆偏振光。

以上三种统称完全偏振光,若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简称迎光平面)内,电矢量的取向与大小都随时间作无规则变化,且各方向的取向几率相同,彼此之间没有固定的位相关系,则称为自然光。

自然光和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三者的任一个组合起来,就成为部分偏振光。

2、线偏振光的获得(1)反射起偏及透射起偏一束单色自然光从不同角度入射到介质表面,其反射光和折射光一般是部分偏振光。

当以特定角度即布儒斯特(Brewster)角入射时,不管入射光的偏振状态如何,反射光将成为线偏振光,其电矢量垂直于入射面。

空气中相对于玻璃界面的偏化角约为。

若使自然光以偏化角入射并通过一叠表面平行的玻璃片堆,由于自然光可以被等效为两个振动方向互相垂直、振幅相等且没有固定位相关系的线偏光,又因为光通过玻璃片堆中的每一个界面,都要反射掉一些振动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光,经多次反射,最后从玻璃片堆透射出来的光一般是部分偏振光,如果玻璃片数目较大,则透过玻璃片堆的就成为振动平行于入射面的线偏光了,这就是透射起偏法。

光偏振实验报告实验记载

光偏振实验报告实验记载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波横波性的认识。

2. 理解并验证马吕斯定律,掌握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

3. 掌握起偏器和检偏器的使用,熟悉不同偏振态光的产生与转换。

二、实验原理1. 光的偏振现象: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其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

当光波通过某些特定介质或器件时,其振动方向发生改变,形成偏振光。

2. 马吕斯定律:当一束完全线偏振光通过一个偏振器时,透射光的光强与入射光的光强成正比,且透射光的光强与偏振器的偏振方向和入射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有关。

3. 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利用起偏器和检偏器可以产生和检验偏振光。

起偏器可以使自然光变为线偏振光,检偏器可以检验光是否为偏振光。

三、实验仪器与用具1. 光具座2. 半导体激光器3. 偏振片4. 1/4波片5. 激光功率计6. 光屏四、实验步骤1. 将半导体激光器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激光器的光束方向,使其垂直照射到偏振片上。

2. 将偏振片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其偏振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光强变化。

3. 在偏振片后放置1/4波片,调整1/4波片的光轴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光强变化。

4. 将检偏器放置在1/4波片后,调整检偏器的偏振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光强变化。

5. 改变偏振片和1/4波片的相对位置,观察光屏上的光强变化,验证马吕斯定律。

6. 利用偏振片和1/4波片产生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观察光屏上的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入射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平行时,光屏上的光强达到最大;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入射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垂直时,光屏上的光强达到最小。

2. 当1/4波片的光轴方向与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平行时,光屏上的光强达到最大;当1/4波片的光轴方向与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时,光屏上的光强达到最小。

3. 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偏振片和1/4波片的相对位置,验证了马吕斯定律。

4. 通过实验观察,产生了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并观察到了相应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辨椭圆偏振光与部分椭圆偏振光、部分直线偏振光 分辨椭圆偏振光与部分椭圆偏振光、 在转动检偏镜时,均可发现光线有时亮、有时暗, 在转动检偏镜时,均可发现光线有时亮、有时暗,即 使在最暗时,透过光强也都不完全减弱到零。 使在最暗时,透过光强也都不完全减弱到零。 最暗时 不完全减弱到零
为区别这三种光,可将一个四分之一波片插入待检验 为区别这三种光, 的偏振光与检偏镜之间, 的偏振光与检偏镜之间,并先使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取向 跟单独用检偏镜时看到最亮时的光振动方向一致。 跟单独用检偏镜时看到最亮时的光振动方向一致。
解: (1)
d sin ϕ = mλ
d m= n a n =1
m λ d= = 6µm sin ϕ
(2) )
m= 4
am in
d = =1.5µm 4
(3)由光栅方程,理论上能看到的最高级谱线的极限, 由光栅方程,理论上能看到的最高级谱线的极限, 对应衍射角θ=π/2 对应衍射角θ=π/2
sinθ =1 m= m ax , m
波长为6000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一光栅上, 6000Å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一光栅上 例题 波长为6000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一光栅上,第二级明 纹出现在sin =0.2处 级为第一个缺级。 (1)光栅上相 纹出现在 ϕ2=0.2处,第4级为第一个缺级。求(1)光栅上相 邻两缝的距离是多少? (2)狭缝可能的最小宽度是多少 狭缝可能的最小宽度是多少? 邻两缝的距离是多少? (2)狭缝可能的最小宽度是多少?(3) 按上述选定的a值 实际上能观察到的全部明纹数是多少? 按上述选定的 值,实际上能观察到的全部明纹数是多少?
∴d =24000Å
λ A= = mN ∆λ
光栅宽度: 光栅宽度: 4000Å的第3级缺级: 4000 的第3级缺级: 的第
λ ∴N = =6×104 × mλ ∆
Nd=14.4cm d=14.4cm
d m= n( ) = 3 a
n=1, a=8000Å
波长λ=6000Å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例题 波长λ=6000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发现两相 sinθ =0.2和sinθ =0.3处 而第4 邻的主极大分别出现在sinθ1=0.2和sinθ2=0.3处,而第4级缺 (1)光栅常数 (2)最小缝宽 (3)屏上实际呈 级。求:(1)光栅常数 d=?(2)最小缝宽 a=?(3)屏上实际呈 现的全部级别和亮纹条数。 现的全部级别和亮纹条数。 解 (1) dsinθ 1 =mλ , 于是求得光栅常数
设计一平面透射光栅。当用白光垂直照射时, 例题 设计一平面透射光栅。当用白光垂直照射时,能在 30°的方向上观察到λ 6000Å的第二级主极大 的第二级主极大, 30°的方向上观察到λ=6000 的第二级主极大,并能分辨该处 ∆λ=0.05 的两条谱线, 但在该方向上观察不到4000 的第3 =0.05Å的两条谱线 4000Å的第 ∆λ=0.05 的两条谱线, 但在该方向上观察不到4000 的第3 级主极大。 级主极大。 解 dsin30° =2×6000Å ° ×
波片: 二、再用1/4波片: 再用 波片 如果用偏振片进行观察时, 如果用偏振片进行观察时,光强随偏振片的转动有 变化但没有消光,则这束光是部分偏振光或椭圆 变化但没有消光,则这束光是部分偏振光或 部分偏振光 偏振光。 偏振光。 这时可将偏振片停留在透射光强度最大的位置,在 这时可将偏振片停留在透射光强度最大的位置, 偏振片前插入1/4玻片, 1/4玻片 偏振片前插入1/4玻片,使玻片的光轴与偏振片 的投射方向平行, 的投射方向平行,再次转动偏振片会若出现两次 消光,即为椭圆偏振光,即椭圆偏振片变为线偏 消光,即为椭圆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 振光;若还是不出现消光,则为部分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 振光;若还是不出现消光,则为部分偏振光。
偏振光的鉴别 如何利用一块检偏器与一块四分之一波片, 如何利用一块检偏器与一块四分之一波片,鉴别直线偏振 光、圆偏振光、部分圆偏振光以及自然光、椭圆偏振光与 圆偏振光、部分圆偏振光以及自然光、 部分椭圆偏振光、部分直线偏振光? 部分椭圆偏振光、部分直线偏振光?
1、直线偏振光的鉴别 转动检偏镜,光强随之改变。如果最弱时完全看不到光, 转动检偏镜,光强随之改变。如果最弱时完全看不到光, 看不到光 再转过90度 光强就最大,可确定为直线偏振光。 再转过90度,光强就最大,可确定为直线偏振光。 90
若插入的晶片为1/4波片, 若插入的晶片为 波片,则透过晶片后的两束 波片 在晶片内时分别为e光 光(在晶片内时分别为 光、O光)是频率相同、光 光 是频率相同、 矢量相互垂直且位相差等于π/2的两束光 的两束光。 矢量相互垂直且位相差等于 的两束光。 这样的两束光将合成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 这样的两束光将合成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 思考:如何鉴别自然光、线偏光和圆偏振光和椭圆 思考:如何鉴别自然光、 偏振光? 偏振光? 先用检偏器,旋转时光强不变的是自然光和圆偏 先用检偏器, 消光的是线偏光, 光,消光的是线偏光,光强变化但不消光的是椭 圆偏振光;在偏振片前放一个1/4波片,检偏器不变, 1/4波片 圆偏振光;在偏振片前放一个1/4波片,检偏器不变, 旋转1/4波片,如果光强不变的是自然光, 1/4波片 旋转1/4波片,如果光强不变的是自然光,出现消 光的是圆偏振光. 光的是圆偏振光. Ps:波片是偏振器件,对非偏振光一点用都没有, Ps:波片是偏振器件,对非偏振光一点用都没有, 波片是偏振器件 自然光经过波片后还是自然光
思考:如何鉴别自然光、线偏光、圆偏振光、 思考:如何鉴别自然光、线偏光、圆偏振光、椭圆
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 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 一、先用偏振片进行观察: 先用偏振片进行观察:
1.如果随偏振片的转动出现两次消光,则这束光是线偏振 1.如果随偏振片的转动出现两次消光,则这束光是线偏振 如果随偏振片的转动出现两次消光 光。 2.若光强随偏振片的转动没有变化, 2.若光强随偏振片的转动没有变化,这束光是自然光或圆 若光强随偏振片的转动没有变化 偏振光。这时在偏振片之前放1/4玻片,再转动偏振片。 1/4玻片 偏振光。这时在偏振片之前放1/4玻片,再转动偏振片。如 果强度仍然没有变化是自然光;如果出现两次消光,则是 果强度仍然没有变化是自然光;如果出现两次消光, 自然光 圆偏振光,因为1/4玻片能把圆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 1/4玻片能把圆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 圆偏振光,因为1/4玻片能把圆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
2、分辨圆偏振光、部分圆偏振光与自然光 分辨圆偏振光、 转动检偏镜,若透射光强度始终不变, 转动检偏镜,若透射光强度始终不变,入射光就是 光强度始终不变 自然光或圆偏振光, 自然光或圆偏振光,或由自然光与圆偏振光混合而成的 部分圆偏振光。 部分圆偏振光。 要分辨这三种光,就应在光射达检偏镜前, 要分辨这三种光,就应在光射达检偏镜前,使它先通 过四分之一波片。 过四分之一波片。 (1)若是圆偏振光, 若是圆偏振光, 那么通过四分之一波片后,便成为直线偏振光。 那么通过四分之一波片后,便成为直线偏振光。
d sinθ1 = mλ d sinθ2 = m λ2 1 1 2 sinθ1 mλ 2m 1 1 = = 1 sinθ2 m λ2 3m 2 2
m 3 6 θ1 =θ2, 1 = = =L m 2 4 2
−3
两谱线重合
第二次重合 m1=6 , m2=4
d sin 60 = 6λ d = 3.05×10 mm 1
0
θ
f
干涉与衍射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光的干涉与衍射都可以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都有力地 证明了光的波动性.教材中曾有过这样的解释:“干涉和衍射之 间并不存在实质性的物理差别. 区别:习惯上当考虑的只是几个波的迭加时说是干涉,而讨论 大量的波的迭加则说是衍射;产生条件不同;干涉条纹与衍射 ; 条纹不同,以狭缝为例,干涉条纹平行、等距; 条纹不同,以狭缝为例,干涉条纹平行、等距;而衍射条纹平 不等距。 行、不等距。 干涉:参与相干叠加的各光束是按几何路径直接传播的。 干涉:参与相干叠加的各光束是按几何路径直接传播的。 衍射: 衍射:参与相干叠加的各光束的传播不符合几何光学模 每一光束存在明显的衍射。 型,每一光束存在明显的衍射。 很小,d/a较大时 单缝衍射的调制作用不明显, 较大时, a 很小,d/a较大时,单缝衍射的调制作用不明显,干涉 效应为主。 效应为主。 当a不很小时, 单缝衍射的调制作用明显,干涉条纹 不很小时, 单缝衍射的调制作用明显, 不是等强度分布,此时就可观察到衍射现象。 不是等强度分布,此时就可观察到衍射现象。
(1)若是椭圆偏振光, 若是椭圆偏振光, 在通过四分之一波片后,它便将变成直线偏振光, 在通过四分之一波片后,它便将变成直线偏振光,因此 可用检偏镜直接检验出来(有两个消光位置)。 可用检偏镜直接检验出来(有两个消光位置)。 (2)若是部分椭圆偏振光, 若是部分椭圆偏振光, 则通过四分之一波片后,将会变成部分直线偏振光。 则通过四分之一波片后,将会变成部分直线偏振光。在 转动检偏器时,在某一方位,光特别亮,处于其他方位时都 转动检偏器时,在某一方位,光特别亮, 较暗,但却不等于零。 较暗,但却不等于零。 (3)若是部分直线偏振光, 若是部分直线偏振光, 将四分之一波片转过45度后,它应变成部分圆偏振光, 将四分之一波片转过45度后,它应变成部分圆偏振光, 45度后 检偏器转动时光强不变。 检偏器转动时光强不变。
(2)若为部分圆偏振光, 若为部分圆偏振光, 则通过四分之一波片后, 则通过四分之一波片后,就变成直线偏振光与自然 光混合而成的部分直线偏振光。 光混合而成的部分直线偏振光。 这时转动检偏镜可发现,当检偏镜在某一方位时, 这时转动检偏镜可发现,当检偏镜在某一方位时, 光特别亮,处于其他方位时都较暗,但却不等于零。 光特别亮,处于其他方位时都较暗,但却不等于零。 (3)若光是自然光, 若光是自然光, 则经过四分之一波片后,就不会变成直线偏振光, 则经过四分之一波片后,就不会变成直线偏振光,也 不会变成部分偏振光,仍为自然光。 不会变成部分偏振光,仍为自然光。 即转动检偏镜时,所见的光强度始终不变。 即转动检偏镜时,所见的光强度始终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