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狗猫鼠主要内容|狗猫鼠的主要内容概括范文.doc
鲁迅的狗猫鼠中狗猫鼠主要内容

鲁迅的狗猫鼠中狗猫鼠主要内容鲁迅的《狗·猫·鼠》真的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要说这篇文章的内容,其实就是围绕着狗、猫、鼠这三种动物展开的,别看它们平时都是家里常见的小角色,但鲁迅通过这三者,揭示了人性中的一些冷暖与复杂。
咱们常说,猫有九条命,而狗一向是忠诚的代表,但在鲁迅的笔下,这些动物却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故事,真是让人看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首先,咱们得说说狗。
在这篇文章中,狗可不是单纯的忠犬形象,反而有些狡猾、虚伪。
鲁迅把狗描绘得像个伪君子,总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但背地里却时常玩一些小把戏,搞得人心惶惶。
说到这,真是让人想起身边那些“忠诚”的朋友,有时候表面上没话说,实际上却心机重重,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狗在这里就成了一个代表,象征着那些表面上忠诚、其实心里藏着小算盘的人,活脱脱就是个“二脸皮”!接着,咱们再聊聊猫。
猫可真是个神奇的动物,优雅而又高冷。
鲁迅笔下的猫像是个古灵精怪的角色,常常自顾自地玩耍,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甚至有些冷漠。
猫就像生活中的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明明什么都看得到,但却懒得插手,真是让人无奈。
不过,这种冷漠又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真实。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的,心里明明有想法,但总是选择沉默,只是静静地看着一切发生。
最后,鼠这一角色也是颇具戏剧性,鲁迅将其描绘得狡猾而又灵活,生存能力极强,时常能在险境中巧妙逃脱。
鼠的形象让人想到那些在社会中游走的人,常常能在各种困境中找出路。
它们小小的身躯,却可以引发一场风波,让人始料未及。
就像生活中那些“老鼠屎”,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一出现就会让整锅汤变味儿。
这也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生存智慧,面对困境时,灵活应变才是王道。
整篇文章,鲁迅通过这三种动物,给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我们可能身边也有这样的“狗”、“猫”和“鼠”,在生活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读完这篇文章,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思考人性与社会的同时,又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
朝花夕拾第一课狗猫鼠的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第一课狗猫鼠的主要内容1. 引子在《朝花夕拾》的第一课中,我们遇见了三位主角:狗、猫和鼠。
这三位小伙伴的故事,不仅搞笑,还有点哲理,像极了生活中的那些小插曲。
想想看,生活中其实就像这三种动物,吵吵闹闹,却又充满了温馨和乐趣。
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三位主角的奇妙关系。
2. 狗的忠诚与调皮2.1 忠诚的守护者首先得说说狗。
这家伙可是个忠诚的守护者,像个小卫士,永远守在主人的身边。
有时候,狗那副忠心耿耿的样子,真让人觉得它能听懂人类的心思。
你看看,主人一回家,它就欢天喜地,像是过年似的,摇着尾巴,眼里闪着小星星。
虽然有时候调皮得像个捣蛋鬼,把鞋子叼到沙发上,那可是让人哭笑不得。
2.2 调皮捣蛋的性格可这狗的调皮劲儿,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
每次带它出去散步,基本上就是一场“追逐战”。
你准备好好走一圈,结果它却在草丛里追蝴蝶,跑得飞快,根本不听你的召唤。
你就只能在后面大喊:“喂,回来!”这场景,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玩捉迷藏的乐趣,虽然结果总是输给了狗。
3. 猫的优雅与孤傲3.1 独立的优雅然后是猫,这位优雅的小公主。
它走路的样子简直就是个模特,轻轻松松,翩翩而至。
猫可不是随便谁都能接近的哦,它那种“高冷”的气质,真是让人又想靠近又不敢打扰。
你知道吗?猫常常像个小贵族,坐在那里,微微抬头,仿佛在审视世间万象。
3.2 独立的态度有时候,它就像个孤独的哲学家,静静地坐在窗边,观察外面的世界。
你和它说话,它却只给你一个淡淡的眼神,仿佛在说:“你觉得我会跟你聊这些吗?”这样的独立,简直让人羡慕。
每当它在阳光下打个盹,那画面,简直就是艺术品。
4. 鼠的机灵与机智4.1 小小的聪明最后,咱们来聊聊鼠。
这家伙可真是个小精灵,机灵得让人感到无奈。
虽然小小的身材,但它的聪明才智可不容小觑。
有时候,我在想,鼠到底是该被讨厌的存在,还是该被赞赏的智慧代表呢?每次看见它在厨房里偷吃,我的心里简直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想打它,另一方面又觉得它实在是太聪明了。
朝花夕拾狗猫鼠主要内容|关于狗猫鼠的主要内容概括范文.doc

【主持词大全】《狗·猫·鼠》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取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这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狗猫鼠的主要内容概括,欢迎阅读借鉴。
关于狗猫鼠的主要内容概括(一)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狗猫鼠》代表了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三个阶层。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慨,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鼠》的寓意非凡,同时也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就是爱憎分明的,为其今后成为文坛巨匠提供了良好的本质基础。
《狗·猫·鼠》是一篇在现实问题的直接激发下近似杂文的作品,这是针对“现代评论派”那些绅士们而写的,着重在给“媚态的猫”画像。
鲁迅一向对“奴性十足”的奴才深恶痛绝,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人的“媚态的猫”式的嘴脸。
这是文章有明确的针对性,论战性很浓。
关于狗猫鼠的主要内容概括(二)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关于狗猫鼠的主要内容概括(三)《狗·猫·鼠》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取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的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的主要内容《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主要内容》嘿,今儿咱就来讲讲《朝花夕拾》里那篇挺有意思的《狗猫鼠》。
这篇文章啊,可充满了各种有趣的事儿和鲁迅先生独特的想法。
鲁迅先生在文中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养了一只隐鼠,那小隐鼠可真是特别啊,它小小的身子,在房间里窜来窜去,特别可爱。
有一次,鲁迅先生还看到隐鼠竟然在吃墨汁,哎呀呀,那小模样真让人忍俊不禁。
他可喜欢这小隐鼠了,把它当作宝贝一样养着。
可是呢,后来这隐鼠突然就不见了。
鲁迅先生就到处找啊找,结果发现是被猫给吃了。
这可把他气坏啦,从那以后就对猫没什么好印象。
他觉得猫这玩意儿挺狡猾的,整天就知道偷吃,还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他还列举了一些猫的不好的地方,比如猫爱捉弄猎物啊,还老是半夜乱叫,吵得人睡不着觉。
在文章里呢,鲁迅先生也讲到了一些关于狗的事儿。
他说有些狗就仗着主人的势力,到处欺负人,那可真是让人讨厌。
不过呢,他也说了并不是所有的狗都这样,也有一些忠诚可爱的狗。
然后呢,鲁迅先生还提到了一些他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的看法,感觉就和这狗猫鼠似的,有好的也有坏的。
他通过写这些动物,其实也是在影射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一些人的行为。
我就觉得吧,这《狗猫鼠》真的很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日记,把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他对动物的观察还有他对社会的思考都写进去了。
就像咱平时也会对身边的一些事儿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样。
而且,通过这篇文章,咱还能看到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生活场景呢,真的特别有趣。
总之啊,《狗猫鼠》可不单单是写动物那么简单,这里面包含的东西可多啦。
咱要是慢慢去琢磨,就能发现鲁迅先生的智慧和深刻的见解。
就像咱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咱也得学会去观察、去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呀。
朝花夕拾的《狗猫鼠》主要故事内容

朝花夕拾的《狗猫鼠》主要故事内容示例文章篇一:《<狗·猫·鼠>里的那些事儿》嘿,你知道鲁迅先生写的《狗·猫·鼠》吗?那可真是一篇超级有趣又特别的文章呢。
在这篇文章里啊,鲁迅先生先说起了自己仇猫的原因。
他说猫啊,就像那种狡猾的小坏蛋。
猫抓到老鼠的时候,并不马上把老鼠咬死,而是要戏耍老鼠,就好像猫在炫耀自己的本事,把老鼠当作自己玩乐的小玩具一样。
这多残忍呀!我就想啊,要是我是那只老鼠,得多害怕呀,被猫捉在爪子下,想逃又逃不掉,还被这样捉弄。
这就好比有个很强壮的小孩,抓住了一个小蚂蚁,然后就不停地折腾小蚂蚁,让小蚂蚁在绝望中跑来跑去。
哼!猫怎么能这样呢?然后呢,还有关于猫和狗的事儿。
狗呢,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好像是比较憨厚老实的。
狗看到猫总是不太舒服,老是要去追猫。
这就像我们班上的那些男同学,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就老是想找人家的麻烦。
猫呢,又特别机灵,总是能找到地方躲起来,让狗干着急。
我就觉得呀,这狗和猫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个闹别扭的小朋友,一个比较莽撞直接,一个比较机灵狡猾。
鲁迅先生还提到了他小时候养的一只隐鼠呢。
他特别喜欢那只隐鼠,那隐鼠小小的,很可爱。
就像我们自己养的小宠物一样,每天看到它就觉得特别开心。
那只隐鼠好像也不怕鲁迅先生,就像知道鲁迅先生是它的好朋友一样。
它会在屋子里跑来跑去,有时候还会跑到鲁迅先生的脚边,蹭一蹭他的裤脚呢。
这画面多温馨呀,就像我们看到小猫小狗在主人身边撒娇一样。
可是呀,有一天,这只可爱的隐鼠突然不见了。
鲁迅先生可着急了,到处找它。
后来他听说啊,是猫把隐鼠给吃了。
哎呀,这可把鲁迅先生气坏了。
他本来就不太喜欢猫,这下更是对猫恨得牙痒痒了。
就像你最心爱的玩具被别人弄坏了一样,那种愤怒的心情呀,简直没法形容。
我要是鲁迅先生,我也会很生气的,那可是自己心爱的小宠物呢。
在这篇文章里啊,鲁迅先生可不仅仅是在说猫、狗和鼠的事儿。
他其实是用这些小动物来比喻人呢。
朝花夕拾狗猫鼠事件概括

朝花夕拾狗猫鼠事件概括1. 事件背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的小镇上发生了一起“狗猫鼠”事件,简直像是一出戏。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长,但让我慢慢给你道来。
你知道的,小镇上本来就不大,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像是亲戚,谁家有什么事,大家都能知道个大概。
这一天,家里的狗狗突然闹得厉害,吠声震天,简直像是在给我们打招呼。
哦,别看它个头小,但气势可真不小!原来,它发现了附近的小猫,这小猫活泼得像个小精灵,跑来跑去,惹得狗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2. 事件经过2.1 小猫的出现这小猫可不是一般的猫,它的毛色特别,像是调皮的阳光洒在了身上。
狗狗本来是觉得小猫好玩,想要追上去,但猫咪显然对这位“狗大哥”没有半点儿兴趣,反而像个小霸王一样,爬到树上去,看着狗狗在下面傻傻地转圈。
狗狗一边叫着,一边跳来跳去,像是在求助,似乎在说:“喂,你怎么不下来?”2.2 鼠标的介入就在这时,一个小老鼠也跑了出来,情况立刻变得紧张起来。
小老鼠一看这架势,立马意识到这不是个好地方。
它快速地在树根旁边溜达,试图找到个藏身之处。
没想到狗狗和猫咪的注意力全被它吸引了过来。
狗狗想追猫,猫咪想抓鼠,结果三者间的斗争就这么展开了,简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3. 事件结果3.1 一场闹剧这一场“狗猫鼠”的闹剧让我们小镇的人们都围了过来,哈哈大笑,简直成了镇上的一大笑料。
你看,狗狗越追越急,猫咪越逃越欢,老鼠也趁机四处游走,瞬间成了“逃亡者”。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真是说得不可开交,个个都想分析这场猫狗大战的最终结果。
有人说,狗狗绝对会赢,有人说小猫才是灵活的王者,还有人调侃小老鼠,真是个“渔翁得利”。
3.2 归于平静不过,事情最终还是有了个落幕,狗狗累得趴在地上,猫咪也在树上睡着了,老鼠则安静地找了个地方藏起来。
所有的热闹都结束了,回归了小镇的宁静。
看着这一切,大家心里都乐呵呵的,毕竟,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有时闹腾,有时安静,但每一个瞬间都是值得珍惜的回忆。
总的来说,这场狗猫鼠事件就像是一场戏剧,不仅让我们笑了,也让我们感受到邻里之间的温暖。
关于《狗·猫·鼠》的主要内容概括(精选10篇)

关于《狗·猫·⿏》的主要内容概括(精选10篇)关于《狗·猫·⿏》的主要内容概括(精选10篇) 《狗·猫·⿏》是鲁迅先⽣的散⽂名篇,取⾃散⽂集《朝花⼣拾》。
这下⾯我们来看看关于《狗·猫·⿏》的主要内容概括(精选10篇),欢迎阅读借鉴。
《狗·猫·⿏》的主要内容概括(⼀) 在《狗·猫·⿏》这篇⽂章⾥,鲁迅先⽣清算猫的罪⾏:第⼀,猫对⾃⼰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它与狮虎同族,却天⽣⼀副媚态;第三,它⽼是嗥叫,令⼈⼼烦;第四,它吃了我⼩时候⼼爱的⼀只⼩隐⿏。
虽然后来证实并⾮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兔⼦!这篇⽂章取了“猫”这样⼀个类型,尖锐⽽⼜形象地讽刺了⽣活中与猫相似的⼈。
《狗·猫·⿏》代表了鲁迅⽣活的那个年代的三个阶层。
《狗·猫·⿏》是针对“正⼈君⼦”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只可爱的隐⿏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慨,表现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的寓意⾮凡,同时也可以看出鲁迅⼩时候就是爱憎分明的,为其今后成为⽂坛巨匠提供了良好的本质基础。
《狗·猫·⿏》是⼀篇在现实问题的直接激发下近似杂⽂的作品,这是针对“现代评论派”那些绅⼠们⽽写的,着重在给“媚态的猫”画像。
鲁迅⼀向对“奴性⼗⾜”的奴才深恶痛绝,⽤⾟辣的笔调讽刺了“现代评论派”⽂⼈的“媚态的猫”式的嘴脸。
这是⽂章有明确的针对性,论战性很浓。
《狗·猫·⿏》的主要内容概括(⼆) 《狗·猫·⿏》表⾯是叙述作者对猫的讨厌,其实是以猫喻⼈,实则是讨厌像猫⼀样的伪君⼦和刽⼦⼿。
狗猫鼠主要内容

狗猫鼠主要内容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狗猫鼠主要内容]狗猫鼠主要内容(一)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狗猫鼠主要内容。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狗猫鼠》代表了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三个阶层。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慨,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鼠》的寓意非凡,同时也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就是爱憎分明的,为其今后成为文坛巨匠提供了良好的本质基础。
《狗·猫·鼠》是一篇在现实问题的直接激发下近似杂文的作品,这是针对“现代评论派”那些绅士们而写的,着重在给“媚态的猫”画像。
鲁迅一向对“奴性十足”的奴才深恶痛绝,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人的“媚态的猫”式的嘴脸。
这是文章有明确的针对性,论战性很浓。
狗猫鼠主要内容(二)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狗猫鼠主要内容(三)《狗·猫·鼠》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取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持词大全】《狗·猫·鼠》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以下是整理的关于狗猫鼠的主要内容概括,欢迎阅读。
狗猫鼠的主要内容概括这篇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此文运用反语和曲笔,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叙夹议,寓意深厚。
【相关阅读】狗·猫·鼠原文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
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2;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
我可很有点担心了。
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
万一不慎,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3,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4之流,可就危险已极。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角色是“不好惹”5的。
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6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
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
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7的那些时髦,不过想给自己预先洗刷洗刷。
据我想,这在动物心理学家,是用不着费什么力气的,可惜我没有这学问。
后来,在覃哈特8博士(Dr. O. Dahn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那原因了。
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
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
“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
”它问。
“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
”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
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日尔曼人9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独有这一篇童话却实在不漂亮;结怨也结得没有意思。
猫的弓起脊梁,并不是希图冒充,故意摆架子的,其咎却在狗的自己没眼力。
然而原因也总可以算作一个原因。
我的仇猫,是和这大大两样的。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没有竖过“公理”“正义”10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而人呢,能直立了,自然就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还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11。
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12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13,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
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
然而,这些口实,仿佛又是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的,虽然也象是当时涌上心来的理由。
要说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
当这些时候,我便要用长竹竿去攻击它们。
狗们在大道上配合时,常有闲汉拿了木棍痛打;我曾见大勃吕该尔(P. Bruegeld. A)14的一张铜版画Allegorie der Wollust上,也画着这回事,可见这样的举动,是中外古今一致的。
自从那执拗的奥国学者弗罗特15(S. Freud)提倡了精神分析说——psychoanalysis,听说章士钊16先生是译作“心解”的,虽然简古,可是实在难解得很——以来,我们的名人名教授也颇有隐隐约约,检来应用的了,这些事便不免又要归宿到性欲上去。
打狗的事我不管,至于我的打猫,却只因为它们嚷嚷,此外并无恶意,我自信我的嫉妒心还没有这么博大,当现下“动辄获咎”之秋,这是不可不预先声明的。
例如人们当配合之前,也很有些手续,新的是写情书,少则一束,多则一捆;旧的是什么“问名”“纳采”17,磕头作揖,海昌蒋氏在北京举行婚礼,拜来拜去,就十足拜了三天,还印有一本红面子的《婚礼节文》,《序论》里大发议论道“平心论之,既名为礼,当必繁重。
专图简易,何用礼为?……然则世之有志于礼者,可以兴矣!不可退居于礼所不下之庶人矣!”然而我毫不生气,这是因为无须我到场;因此也可见我的仇猫,理由实在简简单单,只为了它们在我的耳朵边尽嚷的缘故。
人们的各种礼式,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勒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御的。
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18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但是,这都是近时的话。
再一回忆,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
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的只因为它吃老鼠,——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19。
听说西洋是不很喜欢黑猫的,不知道可确;但Edgar Allan Poe20的小说里的黑猫,却实在有点骇人。
日本的猫善于成精,传说中的“猫婆”21,那食人的惨酷确是更可怕。
中国古时候虽然曾有“猫鬼”22,却很少听到猫的兴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经失传,老实起来了。
只是我在童年,总觉得它有点妖气,没有什么好感。
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
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了——“你知道么?猫是老虎的先生。
”她说。
“小孩子怎么会知道呢,猫是老虎的师父。
老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
猫就教给它扑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像自己的捉老鼠一样。
这些教完了;老虎想,本领都学到了,谁也比不过它了,只有老师的猫还比自己强,要是杀掉猫,自己便是最强的角色了。
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扑猫。
猫是早知道它的来意的,一跳,便上了树,老虎却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
猫还没有教给它上树。
”这是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否则从桂树上就会爬下一匹老虎来。
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进屋子里睡觉去了。
夜色更加黯然;桂叶瑟瑟地作响,微风也吹动了,想来草席定已微凉,躺着也不至于烦得翻来复去了。
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
猫是饲养着的,然而吃饭不管事。
祖母她们虽然常恨鼠子们啮破了箱柜,偷吃了东西,我却以为这也算不得什么大罪,也和我不相干,况且这类坏事大概是大个子的老鼠做的,决不能诬陷到我所爱的小鼠身上去。
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与专住在屋上的伟大者是两种。
我的床前就帖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23,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象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
我想,能举办这样大仪式的,一定只有我所喜欢的那些隐鼠。
现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见人类的迎娶仪仗,也不过当作性交的广告看,不甚留心;但那时的想看“老鼠成亲”24的仪式,却极其神往,即使象海昌蒋氏似的连拜三夜,怕也未必会看得心烦。
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
然而仍然只看见几个光着身子的隐鼠在地面游行,不象正在办着喜事。
直到我敖不住了,怏怏睡去,一睁眼却已经天明,到了灯节了。
也许鼠族的婚仪,不但不分请帖,来收罗贺礼,虽是真的“观礼”,也绝对不欢迎的罢,我想,这是它们向来的习惯,无法抗议的。
老鼠的大敌其实并不是猫。
春后,你听到它“咋!咋咋咋咋!”地叫着,大家称为“老鼠数铜钱”的,便知道它的可怕的屠伯已经光临了。
这声音是表现绝望的惊恐的,虽然遇见猫,还不至于这样叫。
猫自然也可怕,但老鼠只要窜进一个小洞去,它也就奈何不得,逃命的机会还很多。
独有那可怕的屠伯——蛇,身体是细长的,圆径和鼠子差不多,凡鼠子能到的地方,它也能到,追逐的时间也格外长,而且万难幸免,当“数钱”的时候,大概是已经没有第二步办法的了。
有一回,我就听得一间空屋里有着这种“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肋还是一起一落的。
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竟醒过来了,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复了原,但是不逃走。
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
给放在饭桌上,便捡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
这使我非常惊喜了。
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
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舔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
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可是得不到;问那里有,那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
“慰情聊胜无”25,这隐鼠总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罢,虽然它舔吃墨汁,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写完字。
已经记不分明,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