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狗 猫 鼠》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阅读练习及答案2(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朝花夕拾》《狗猫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读下面《朝花夕拾》中《狗猫鼠》选段,回答问题(4分)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1)作者在文中提到“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2分)
(2)上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9.(1)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1分),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1分)。
意对即可。
(2)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嘲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狗猫鼠》题型整理及答案

《狗·猫·鼠》
1)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
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是,这都是近时的话。
再一回忆,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
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的:
只因为它吃老鼠,——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
还害死了兔的儿女.
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
3)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着重刻画谁的形象:
着重刻画猫的形象,因为本文章就是要讽刺、憎恶猫所代表的一类人
4)猫这个形象的象征意义:
象征了“尽情折磨”弱者、幸灾乐祸的人(影射了现代评论派陈西滢等人)
象征了时而“一副媚态”的这样一类人(影射了当时的汉奸)
1/ 1。
狗猫鼠》中考阅读试题(含答案)

狗猫鼠》中考阅读试题(含答案)
答:作者在《狗•猫•鼠》中表达了对社会上虚伪、阿谀奉
承的人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动物的爱和同情。
他认为动物们虽然是凶残的,但它们没有虚伪,没有伪装,是真实的存在;而人类社会上的一些人则是虚伪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这种人比动物更可恶。
同时,作者还表达了对自己小时候的回忆和对隐鼠的眷恋之情。
作者在文章中针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尖锐的讽刺,表现了他强烈的愤怒和憎恶。
在回忆童年时,作者提到自己曾经救养过一只可爱的隐鼠,但这只隐鼠最终却遭到了残忍的摊杀。
这个经历让作者深刻感受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鼠阅读答案

狗·猫·鼠阅读答案【篇一:狗猫鼠主要内容】>狗猫鼠主要内容(一)《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慨,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鼠》的寓意非凡,同时也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就是爱憎分明的,为其今后成为文坛巨匠提供了良好的本质基础。
狗猫鼠主要内容(二)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狗猫鼠主要内容(三)狗猫鼠主要内容(四)既然题目是《狗猫鼠》其内容也少不了它们的出现,鲁迅先生很快就引出了他的仇敌——“猫”,在覃哈特博士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中的一个故事:一次动物们开会,象没来,于是派狗去找,但狗不知道象长什么样,动物们说象是驼背,于是他就出发了,而猫弓着背,不知情的狗将其带回会场,被动物们所嗤笑了,于是猫狗成了仇家。
这只是成为仇家的原因,然而原因也总可以算作一个原因。
鲁迅先生的“仇猫”,是和这大大两样的。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这无疑是对那些名人或名教授、“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的那些评论的最好回击。
人学会行走、说话、写作无疑是巨大的进步,而有些人却由此开始堕落、说空话、做违心事“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而人却仗着各种旗号做一些令人发指的事,实在是禽兽不如!鲁讯先生在文中阐述了他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
丹东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丹东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狗·猫·鼠舒婷儿子放学路上,遇一长毛异种狗,挑逗不休,那狗烦了,朝我儿子的小腿噙了噙。
虽然只是一道浅浅的血痕,也只好连夜带他过海去防疫站注射疫苗。
行程真是漫长。
暑假带儿子出外旅行,一路用冰桶镇着那疫苗。
天气大热,逢雪糕冰棒就买,自然也有接济不上的时候。
疫苗是如期注射完毕,心里却担心其中是否有几针失,每每想及就恐惧不安。
养狗不得,退而求猫,公公婆婆断然反对。
我和儿子统一战线,只占少数票,因为丈夫生于斯长于斯,虽貌似中立实际已倒戈相向。
夜里失眠,听邻家荒园脚步杂沓,低吼连连长哭阵阵问杂几声凄啼几声尖叫,好像猫的家族在开什么作品讨论会。
翌晨我去买早点,见从邻墙缺口处瑟瑟缩缩爬出四只小猫,就像初冬那一抹稀薄的晨曦。
我返身上楼,唤醒酣睡的儿子。
找出一草篮,垫上软布,将小猫放进去。
告诫儿子,若其母来叼,儿子务必躲进家门,让它们合家团圆。
儿子只是可怜巴巴望着,拒不回答。
待我回来,是儿子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
说是小猫一直叫妈妈,儿子再三无奈,只好代他的新朋友找母亲。
或是猫娘知违反了计划生育,再无踪迹。
我们名正言顺收养了弃婴。
一只弱者,下午就死了。
一黑送我哥的小女孩,当天就被我嫂子扔进垃圾车。
一白送我妹妹的小儿子,下落不明,问那男孩,说妈妈送人了。
儿子留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公猫。
原先儿子吃饭,极为艰难,家中诸人每天都有标新立异之法,简直可以申请哺儿专利。
现在儿子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
那猫也把嘴张得大大,我用牛奶喂它,小猫和儿子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小猫爬出草窝,来舔儿子粉嫩的脚指头。
儿子咯咯地笑着,和猫玩得不亦乐乎。
儿子上幼儿园,猫不甘寂寞,滚来滚去缠着每一个人的脚跟,悲剧因此发生。
不到一星期,小猫的腰椎被不慎踩伤,再不能动弹。
在儿子严厉的审判下,竞无人敢承认是凶犯。
他只好把猫抱回窝里,猫却再不喝牛奶,只叫着。
《朝花夕拾》《狗猫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朝花夕拾》《狗猫鼠》阅读练习及答案编者序该文档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希望同学下载后,能够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为您提供阅读答案!阅读理解的意思是说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理解它的含义,并且总结出来。
本文档主要对《朝花夕拾》进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解析。
Download tips: To provide you with reading answers! Reading comprehension means to read a paragraph first, then understand its meaning, and summarize it. This document mainly analyzes reading training and reference answers.读下面《朝花夕拾》中《狗猫鼠》选段,回答问题(4分)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1)作者在文中提到“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2分)(2)上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9.(1)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1分),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1分)。
意对即可。
(2)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嘲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狗猫鼠》练习题汇总及答案

《狗猫鼠》练习题汇总及答案一、选择题1、《狗·猫·鼠》中作者仇猫的原因不包括()A 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才吃下去。
B 猫有一副媚态,常常嗥叫令人心烦。
C 猫吃了作者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D 猫总是半夜出来活动,打扰作者休息。
答案:D2、在《狗·猫·鼠》中,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隐鼠的经历,这只隐鼠最终的结局是()A 被猫吃掉了B 自己跑掉了C 病死了D 被作者不小心踩死了答案:A3、以下对《狗·猫·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
B 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
C 文中写猫的“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等,是作者对猫的直接攻击和批判。
D 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回忆童年与宠物相处的时光。
答案:D4、《狗·猫·鼠》中作者提到“名人或名教授”“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他们的行为是()A 实事求是,认真负责B 故作姿态,虚伪可笑C 关爱青年,无私奉献D 知识渊博,令人敬仰答案:B5、作者在《狗·猫·鼠》中表达了对()的强烈不满。
A 长妈妈B 衍太太C 猫和狗D 封建旧道德和旧礼教答案:D二、填空题1、《狗·猫·鼠》是鲁迅先生的_____(体裁)作品。
答案:散文2、鲁迅在《狗·猫·鼠》中提到自己仇猫的原因之一是猫吃了他心爱的_____。
答案:隐鼠3、文中作者认为猫和虎同族,却天生一副_____。
答案:媚态4、《狗·猫·鼠》中作者借追忆童年时的经历,揭示了_____的丑恶嘴脸。
答案:“正人君子”5、作者在文中提到“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最新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资料含答案带解析

最新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资料含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狗·猫·鼠舒婷儿子放学路上,遇一长毛异种狗,挑逗不休,那狗烦了,朝我儿子的小腿噙了噙。
虽然只是一道浅浅的血痕,也只好连夜带他过海去防疫站注射疫苗。
行程真是漫长。
暑假带儿子出外旅行,一路用冰桶镇着那疫苗。
天气大热,逢雪糕冰棒就买,自然也有接济不上的时候。
疫苗是如期注射完毕,心里却担心其中是否有几针失,每每想及就恐惧不安。
养狗不得,退而求猫,公公婆婆断然反对。
我和儿子统一战线,只占少数票,因为丈夫生于斯长于斯,虽貌似中立实际已倒戈相向。
夜里失眠,听邻家荒园脚步杂沓,低吼连连长哭阵阵问杂几声凄啼几声尖叫,好像猫的家族在开什么作品讨论会。
翌晨我去买早点,见从邻墙缺口处瑟瑟缩缩爬出四只小猫,就像初冬那一抹稀薄的晨曦。
我返身上楼,唤醒酣睡的儿子。
找出一草篮,垫上软布,将小猫放进去。
告诫儿子,若其母来叼,儿子务必躲进家门,让它们合家团圆。
儿子只是可怜巴巴望着,拒不回答。
待我回来,是儿子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
说是小猫一直叫妈妈,儿子再三无奈,只好代他的新朋友找母亲。
或是猫娘知违反了计划生育,再无踪迹。
我们名正言顺收养了弃婴。
一只弱者,下午就死了。
一黑送我哥的小女孩,当天就被我嫂子扔进垃圾车。
一白送我妹妹的小儿子,下落不明,问那男孩,说妈妈送人了。
儿子留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公猫。
原先儿子吃饭,极为艰难,家中诸人每天都有标新立异之法,简直可以申请哺儿专利。
现在儿子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
那猫也把嘴张得大大,我用牛奶喂它,小猫和儿子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小猫爬出草窝,来舔儿子粉嫩的脚指头。
儿子咯咯地笑着,和猫玩得不亦乐乎。
儿子上幼儿园,猫不甘寂寞,滚来滚去缠着每一个人的脚跟,悲剧因此发生。
不到一星期,小猫的腰椎被不慎踩伤,再不能动弹。
在儿子严厉的审判下,竞无人敢承认是凶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婷《狗·猫·鼠》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狗·猫·鼠
舒婷
儿子放学路上,遇一长毛异种狗,挑逗不休,那狗烦了,朝我儿子的小腿噙了噙。
虽然只是一道浅浅的血痕,也只好连夜带他过海去防疫站注射疫苗。
行程真是漫长。
暑假带儿子出外旅行,一路用冰桶镇着那疫苗。
天气大热,逢雪糕冰棒就买,自然也有接济不上的时候。
疫苗是如期注射完毕,心里却担心其中是否有几针失,每每想及就恐惧不安。
养狗不得,退而求猫,公公婆婆断然反对。
我和儿子统一战线,只占少数票,因为丈夫生于斯长于斯,虽貌似中立实际已倒戈相向。
夜里失眠,听邻家荒园脚步杂沓,低吼连连长哭阵阵问杂几声凄啼几声尖叫,好像猫的家族在开什么作品讨论会。
翌晨我去买早点,见从邻墙缺口处瑟瑟缩缩爬出四只小猫,就像初冬那一抹稀薄的晨曦。
我返身上楼,唤醒酣睡的儿子。
找出一草篮,垫上软布,将小猫放进去。
告诫儿子,若其母来叼,儿子务必躲进家门,让它们合家团圆。
儿子只是可怜巴巴望着,拒不回答。
待我回来,是儿子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
说是小猫一直叫妈妈,儿子再三无奈,只好代他的新朋友找母亲。
或是猫娘知违反了计划生育,再无踪迹。
我们名正言顺收养了弃婴。
一只弱者,下午就死了。
一黑送我哥的小女孩,当天就被我嫂子扔进垃圾车。
一白送我妹妹的小儿子,下落不明,问那男孩,说妈妈送人了。
儿子留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公猫。
原先儿子吃饭,极为艰难,家中诸人每天都有标新立异之法,简直可以申请哺儿专利。
现在儿子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
那猫也把嘴张得大大,我用牛奶喂它,小猫和儿子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小猫爬出草窝,来舔儿子粉嫩的脚指头。
儿子咯咯地笑着,和猫玩得不亦乐乎。
儿子上幼儿园,猫不甘寂寞,滚来滚去缠着每一个人的脚跟,悲剧因此发生。
不到一星期,小猫的腰椎被不慎踩伤,再不能动弹。
在儿子严厉的审判下,竞无人敢承认是凶犯。
他只好把猫抱回窝里,猫却再不喝牛奶,只叫着。
我蹲在猫窝前束手无策。
儿子上幼儿园前来道别,对猫信誓旦旦:“小咪,快好起来呀,我留巧克力给你。
”我却默祷:“猫啊,你若真这么疼痛,不如去了吧。
”猫那样看着我,嘤嘤诉说着什么,两只琥珀色的眼睛里,孤独、忧伤、对生存的渴望和恐惧一览无余,令我刻骨铭心。
一只不足月的小猫何以能如此体悟生命的全部含义呢?
次日清晨起来,连猫窝也不见。
丈夫说,猫死了。
许久,儿子不再吵着养猫。
养蜗牛,我二话没说把透明的糖果盒出让、,养蚕,是我夜间冒大雨执手电到园子里采桑叶。
现在家中养五头呆鱼,是那种普通金鱼,从不搔首弄姿,只在鱼缸里沉思默想,养了两年未见长大。
还养一只笨鸟。
原先还养过一只善鸣的黄鹂,引得许多人探头探脑,不久便被千方百计盗走。
现在这只鸟安全可靠也不扰人,儿子拉小提琴时,它偶尔啾啾出声以示高深。
最后一只是懒龟,养在洗濯池里,背上竞长青苔,可见入定之功力,不亚闹市高僧。
丈夫下班,说最新潮的儿童玩具是熊鼠。
形容熊鼠如何笨拙可爱,如何随遇而安,吃什么都是欢天喜地,且极便宜,每只二十元。
我和儿子每听一句都“哇”地长呼一声。
托了在厦门的好些朋友,久觅未得。
儿子没了耐心,仗其写字能力略有长进,在我床头贴一大字报抗议:熊鼠啊,你在哪里?
星期日,丈夫率我与儿子浩浩荡荡到厦门花鸟市场接驾。
一家家商店都答熊鼠已卖完,下一胎至少等三个月,只余一只只特别编制的铁丝笼空空如也。
但在一只窄小仅足容身的铁丝笼里,因了一只美丽的大松鼠,眼睛机智灵活,尾巴蓬松高贵。
儿子被勾了魂,我悄悄问价,答:八百元。
赶紧把打开的小钱包咔地合上,拉起儿子就走。
儿子左脚与右脚打绊,我也跟着频频回眸。
只见那松鼠在铁笼里无休无止地翻跟斗,大尾巴张开,那样轻捷那样不顾一切几近凄凉,仿佛一种竭尽全力的告别仪式。
从此对铁笼之物绝念。
丈夫属鼠,儿子属狗,十二生肖无猫。
我伴一大鼠一小狗过日子,勉强足矣。
(有删改)(1)儿子在养猫过程中,有哪些表现?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儿子左脚与右脚打绊,我也跟着频频回眸。
(3)儿子为什么要在“我”床头贴一张“熊鼠啊,你在哪里?”的大字报?
(4)选文题目“狗·猫·鼠”改为“养小动物”,好不好?请说说理由。
8.答案:(1)①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替小猫找妈妈;②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③被小猫舔脚指头,和猫玩得不亦乐乎;④审判谁踩伤了猫的腰椎;⑤上幼儿园前和小猫道别,对猫信誓旦旦。
(2)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和“我”舍不得离开那只美丽的大松鼠时的情形,表现了我对松鼠的喜爱和未能买的遗憾心情。
(3)儿子很喜欢熊鼠,渴望得到一只;可是托了在厦门的好些朋友,久觅未得;儿子等不得了,就在“我”床头贴一张大字报,表现了他焦急和渴望的心情。
(4)不好。
选文主要写了作者一家与狗、猫、鼠的故事,以“狗·猫·鼠”为题,更能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一家对动物的感情;改为“养小动物”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但不能突出文章的重点,且语气平淡,表达效果一般。
解析:(1)细读文章可知,从“待我回来,是儿子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
说是小猫一直叫妈妈,儿子再三无奈,只好代他的新朋友找母亲。
”概括出: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替小猫找妈妈;
从“现在儿子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
那猫也把嘴张得大大,我用牛奶喂它,小猫和儿子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概括出: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从“小猫爬出草窝,来舔儿子粉嫩的脚指头。
儿子咯咯地笑着,和猫玩得不亦乐乎。
”概括出:被小猫舔脚指头,和猫玩得不亦乐乎;从“在儿子严厉的审判下,竞无人敢承认是凶犯。
”概括出:审判谁踩伤了猫的腰椎;从“儿子上幼儿园前来道别,对猫信誓旦旦”概括出:上幼儿园前和小猫道别,对猫信誓旦旦。
(2)“打绊”是对儿子的动作描写。
“频频回眸”是对我的的神态描写。
结合语境可知,表现了我对松鼠的喜爱和未能买的遗憾心情。
(3)从“形容熊鼠如何笨拙可爱,如何随遇而安,吃什么都是欢天喜地,且极便宜,每只二十元。
我和儿子每听一句都“哇”地长呼一声。
”从这里可以看出儿子很喜欢熊鼠,渴望得到一只,从“托了在厦门的好些朋友,久觅未得。
“可以看出熊鼠久觅未得。
看出才有了在“我”床头贴“熊鼠啊,你在哪里?”的举动。
(4)首先表明观点,不好。
细读文章可知,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一家与狗、猫、鼠之间发生的故事,以此为题目,能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更能表达作者一家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如果改成“养小动物”虽然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不能突出文章的写作重点----狗、猫、鼠,从语气上显得过于平淡。
不能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故答案为:⑴①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替小猫找妈妈;②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③被小猫舔脚指头,和猫玩得不亦乐乎;④审判谁踩伤了猫的腰椎;⑤上幼儿园前和小猫道别,对猫信誓旦旦。
⑵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和“我”舍不得离开那只美丽的大松鼠时的情形,表现了我对松鼠的喜爱和未能买的遗憾心情。
⑶儿子很喜欢熊鼠,渴望得到一只;可是托了在厦门的好些朋友,久觅未得;儿子等不得了,就在“我”床头贴一张大字报,表现了他焦急和渴望的心情。
⑷不好。
选文主要写了作者一家与狗、猫、鼠的故事,以“狗·猫·鼠”为题,更能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一家对动物的感情;改为“养小动物”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但不能突出文章的重点,且语气平淡,表达效果一般。
【点评】⑴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根据题干所给出的时间提示,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然概括即可。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作答时,需先明确作者所用的手法,然后结
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⑶本题考察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把握。
找出关键语句结合题干要求即可作答;⑷本题考查对(4)文章标题的作用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时,把握全文脉络与题目含义,结合题目的作用加以理解分析即可。
题目的作用为:概括主要事件;提出中心;交代事情的时间、人物等写作对象;比较新颖,引人入胜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交代文章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