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5000吨生活垃圾无氧裂解和焚烧处理处理对比 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对比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对比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对比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是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方法,将生活垃圾在生态循环的环境中加以迅速、有效、无害的分解处理,以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

目前,最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有4种,即分类回收、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其中,分类回收不是一种独立的处理方法。

一、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分类回收是指从垃圾中回收可以利用的物料加以利用,例如废纸金属、玻璃、塑料和橡胶等。

废纸可作造纸原料;金属(如铁、铝)可回炼;玻璃可重用;塑料和橡胶可用于制造再生物质或隔离空气裂化成石油类燃料等。

此法过去用人工分拣,现在已采用机械分选法,如风力、重力、浮力、离心力、磁力、光学及震动筛分等方法。

对已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可以从垃圾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即实现垃圾的资源化。

垃圾资源化的首要工作就是垃圾的分选。

国外有些国家把城市垃圾分选工作让市民来做,在垃圾收集的首端就实现垃圾的分选,当然这种方法比较经济,对环境的影响也小。

但目前就我国而言,这种方法尚不适用,因为我国民众垃圾分类收集尚未达到一定水平,在进入分拣环节之前就已经经过数道拾荒作业,导致垃圾分选可回收率严重下降,同时垃圾经分拣后仍有很大比例的垃圾需要后续再处理,进入焚烧厂焚烧或者卫生填埋,导致投资的重复性浪费。

八十年代以前,城市垃圾大部分是混合收集,不进行分类,因而要采用破碎机和分选设备提取城市垃圾中的有用物质,国外一些从事废物处理设备及工艺研制的厂商和专业公司利用机械破碎分选法对垃圾进行破碎分选处理。

它们把从垃圾中分选回收出的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成分提供给有关厂商作二次原料使用,达到变废为宝、丰富社会资源的目的。

国外垃圾分选中心使用的分选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高。

这些设备主要是根据各种不同废物的物理性能,分别利用磁吸、电导、光电、振动、离心、浮选等方法分选垃圾,利用磁吸法分选废铁;利用光滤系统和光电管可以分选各种玻璃;利用振动弹跳法可以分选出软硬物质;利用锥形旋风分离器或其它离心式分离器可分选比重不同的物质;利用弯曲管道底部送风法可分选轻重物质。

长沙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现状与发展

长沙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现状与发展
长沙市概况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市区面积556平方公里,总人口300多万。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长沙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地区生产总值连续5年以超过14.5%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也日益增加。如何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运行和管理水平,降低生活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逐步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从根本上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我市“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
2.1 科学的收集清运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6-2010年,对全市老式高台垃圾收集站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主要是将高台站逐步淘汰,改为液压举升式收集站和机械提升式收集站。五年内,全市垃圾收集站新建改造工程共计投资约1.2亿元,共新建垃圾收集站158座,改造高台站356座。至2010年底,全市五个区垃圾收集站数量达659座,其中机械提升站452座,液压举升站43座,普通收集站127座,其他37座。实施垃圾收集站新建改造工程,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明显:一方面在保证功能齐全、质量上乘、布局合理的同时,设计上求新求美,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升了城市品味,改善了投资环境,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另一方面通过改造高台站、新建机械站等举措,广大市民倾倒垃圾不用再爬楼梯,更为方便、省力、安全,切实缓解了市民“倒垃圾难”的实际困难;再者垃圾收集站的建设、改造采用了以机械提升站为主,新的机械站采用全密闭方式存贮,与高台站相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更小,收集模式统一,大大节约了垃圾运输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二次污染,更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在加快环卫公共垃圾收集站建设和改造的同时,从2007年起,对全市近400台垃圾运输车进行改装,改过去的敞篷厢式运输为全密闭式运输,且安装了污水接漏装置,较好地解决了垃圾外露、容易漏撒等问题。

生活垃圾无害化我国陈腐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讲义

生活垃圾无害化我国陈腐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讲义

生活垃圾无害化——我国陈腐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如果这些垃圾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垃圾无害化处理成为了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

垃圾无害化处理,即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垃圾处理成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或处理成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威胁的物质。

它不仅可以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生态安全,还能够回收宝贵的资源,降低资源损耗,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巨大,但一些地区却缺乏必要的处理设施,导致垃圾无处可去。

许多地区仍采用填埋和焚烧等传统处理方式,这些方式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

此外,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由于缺乏科普宣传和实际操作经验,很多居民存在分类不清、投放混乱等现象,使得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推进。

陈腐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陈腐垃圾是指在露天或密闭条件下,通过自然发酵、腐烂等方式产生的有机垃圾。

它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比较大,对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威胁。

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滋生臭味、传播病菌,甚至引发火灾等事故。

因此,对陈腐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陈腐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堆肥、厌氧发酵、高温堆肥等。

这些处理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垃圾体积,改善垃圾品质,降低环境污染。

我国陈腐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现状在垃圾处理领域,我国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陈腐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国家也在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

政府加大垃圾分类推广宣传,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分类投放,加强重点城市和行业生产机构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建设。

这些措施有利于我国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结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实现垃圾零排放、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垃圾处理方向。

垃圾填埋和焚烧处理的比较

垃圾填埋和焚烧处理的比较

关于垃圾焚烧还是填埋处理的讨论核心提示:焚烧与填埋孰优孰劣,没有绝对标准,需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加以判定、选择。

但是,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现实情况,填埋处理尚未过时,仍然适用于大部分地区。

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上升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为重要的环保课题。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引进后,业界兴起一股焚烧热潮,与此同时,垃圾填埋处理日渐萧瑟。

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未能全面认识这两种技术,甚至不顾自身情况,盲目上马垃圾焚烧项目,造成一些损失。

由于中国地域广、自然地理差别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采用何种垃圾处理方式需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土地稀缺程度、人口密度和技术与环境监管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焚烧与填埋孰优孰劣,没有绝对标准,需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加以判定、选择。

但是,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现实情况,填埋处理尚未过时,仍然适用于大部分地区。

中小城市应以填埋为主一些中小城市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面临“吃不饱”的问题。

城市实际日产垃圾量低于焚烧发电厂设计的日处理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规模经济需求。

山东泰安市日产生活垃圾400吨左右,而泰安市垃圾焚烧厂设计日处理能力为800吨。

泰安市将原先老填埋场的垃圾重新挖出来焚烧,日处理规模才增加到500—600吨。

安徽芜湖市2003年建成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垃圾量为600吨,而2003年的芜湖市日产垃圾也就在600吨左右。

焚烧发电厂建成后与填埋处理场均分垃圾,造成垃圾焚烧发电厂上不了规模,企业亏本运行。

直到2009年,芜湖市政府决定将全部城市生活垃圾都用于焚烧处理,发电厂才迈过“温饱线”。

之所以会产生垃圾量供应不足,主要是这些中小城市高估了本地的垃圾制造能力。

以城市人均日产垃圾1千克推算,日产生活垃圾600吨的城市,对应的人口规模大致在60万人。

但是,很多中小城市还没有达到这个规模,因为官方统计口径内的城市人口与城市内实际产生垃圾的人口往往并不统一。

首先,按照区域来统计城镇人口,将一部分农村人口统计在内。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的对比和适用性分析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的对比和适用性分析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的对比和适用性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区采用了不同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本文将对其中几种常见的工艺进行对比和适用性分析。

1. 填埋填埋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之一。

它的优点是投资低、操作简单,适用于数量较大的城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填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占地面积大,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有害气体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填埋过程中的有机物会产生渗滤液,污染地下水资源。

2. 焚烧焚烧是一种通过高温将垃圾燃烧成灰烬和烟气的处理方式。

焚烧能够有效减少垃圾量,消除臭味,产生能源。

焚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加剧大气污染;焚烧废灰的处理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成本;焚烧对于有机物的处理效果不如其他工艺。

3.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的一种处理方式。

这种工艺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能够处理大量的有机废弃物,产生可再生能源,还可通过沼液作为肥料回收利用。

厌氧消化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对废弃物的种类和质量有一定的要求;沼气的收集和利用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

4. 堆肥堆肥是将有机垃圾进行堆放和分解的一种处理方式。

堆肥可以有效减少有机垃圾的体积和重量,并产生有机肥料。

堆肥工艺简单,投资成本较低,适用于农村和乡村地区。

堆肥工艺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且对于有机物的含水率和C/N比有一定要求。

各种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环境和资源情况。

填埋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资源充裕的地区;焚烧适用于处理大城市的垃圾问题;厌氧消化适用于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处理和沼气产生;堆肥适用于农村和乡村地区。

在选择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使之更加可持续和环保。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热解气化与沼气发电更配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热解气化与沼气发电更配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热解气化与厌氧发酵更配城市生活垃圾是世界性难题。

在众多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中,城市生活垃圾被列为亟待解决的三大环境问题之首。

我国政府已将垃圾处理与无害化系统列入《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并且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优惠政策,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良机。

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在国外已相当成熟,近几年在国内也有长足的发展。

目前国内垃圾处理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技术:由对比表(热解气化技术与焚烧法的对比,下文将详细阐述)可知:热解气化技术是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国家垃圾处理要求)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热解气化技术可高效及时地将生活垃圾全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利用完毕,且彻底杜绝二次污染,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

一、垃圾热解气化处理技术1.热解气化技术定义垃圾热解指将垃圾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生(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及其他烃类等)可燃气体、(有机酸、焦油等)有机液体和炭黑等物质的过程,在相同热解条件下,不同物质其热解的速率、热解的温度等各不相同,垃圾热解的主要温度区间在250℃-650℃。

2.热解气化技术与焚烧法的区别焚烧是在氧化气氛下反应、放热过程,主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热解气化是在还原气氛下反应、吸热过程,主产物是可燃低分子化合物。

二者区别如下:1)热解气化技术装置投资低于焚烧发电,但是燃气效益是焚烧发电的一倍以上;2)热解气化技术没有焚烧发电中的大量无效热散失,热解垃圾发电热效率在80%以上;3)焚烧方法难解决的高含水生物质垃圾,热解气化技术都可以充分利用,所含有机质可以完全热解制气;4)热解气化经高温熔融分离后的灰渣可回收利用作为建筑材料或冶金工业添加剂,从根本上解决二恶英生成问题,杜绝飞灰、铅、汞、镉等重金属二次环境污染,无有毒固体物质生成,有效改善城市居住环境;5)热解气化技术无垃圾焚烧处理后超重有毒物质的排放,减少1800元/t左右的危废处置成本;6)热解气化技术既可以处理城市垃圾又可以处理工业垃圾,热解气化项目可建立在市郊或工业区附近,就近处理。

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和传统焚烧方式的对比分析

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和传统焚烧方式的对比分析

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和传统焚烧方式的对比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垃圾分类已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议题。

然而,对于垃圾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很多人还是存在疑虑和困惑。

本文将从垃圾分类处理的流程、环保效益、经济成本等方面,对比分析传统的焚烧方式和现代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垃圾分类处理流程传统的焚烧方式是将垃圾通过高温燃烧的方式转化为灰烬和烟尘,再通过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处理设备将有害物质净化排放。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减少垃圾的体积和重量,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废渣,在环保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其次,焚烧厂占地较大,且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需要较高的政府投入和管理成本。

最后,焚烧方式缺乏可持续性,会对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和危害。

相比之下,垃圾分类处理方法更加科学、环保和有效。

其处理流程一般包括垃圾收集、分类、压缩、填埋和回收等环节。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开收集,并进行不同的处理。

压缩后的非可回收垃圾通过填埋等方式处理,可回收垃圾则送往相关回收站点进行二次处理,如资源化利用或者废品回收等。

这种方式相比于焚烧,具有更加可持续、环保、资源化和经济化的优势。

环保效益环保效益是评价垃圾处理方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焚烧方式,尽管在处理前对垃圾进行了分类,但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有害残渣等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而在垃圾分类处理方法中,采用了环保技术和工艺,优化了垃圾处理流程,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其通过专门的处理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理,实现了“垃圾变资源”的理念。

而对于非可回收垃圾,通过分类和压缩方式,减少了需要填埋的垃圾体积和重量,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经济成本另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是经济成本。

从建设和运营成本来看,传统的焚烧厂需要较高的政府投资和管理成本,而且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也大。

浅谈城镇生活垃圾的无氧热解技术

浅谈城镇生活垃圾的无氧热解技术

浅谈城镇生活垃圾的无氧热解技术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垃圾的增长速度已逐渐达到每年5%以上,“垃圾围城”现象对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的危害不断加剧,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已成为缓解环境和能源的双重压力的必要措施。

相比目前我国主流的填埋、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技术,垃圾热解作为一种二次污染物低,无害化彻底,资源化的燃气或焦油热值和效率高的技术,受到了国内外普遍关注。

为此,下文将结合国内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垃圾处理行业市场现状浅谈垃圾无氧热解技术的应用前景。

1 国内垃圾处理技术1.1 填埋填埋处理利用地下微生物长期的分解作用使垃圾无害化,操作简单,应用范围较大,但占地面积较大,垃圾分解速度慢,对地下水、土壤等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1.2 堆肥堆肥处理无害化程度较高,技术成熟,但对于垃圾成分要求较高,制造周期长,处理规模较小。

我国堆肥组分重金属含量普遍超标,堆肥产品出路成为严重问题,整个行业一度处于停滞甚至萎缩状态。

1.3 焚烧凭借优秀的减容能力和迅速的稳定化特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垃圾焚烧已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然而大量垃圾焚烧炉炉温偏低,产生的剧毒有机物二噁英及重金属飞灰含量较大,难以有效处理,已经引起了群体事件和大量上访和诉讼,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1.4 热解热解是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的环境下通过高温分解的过程,生活垃圾中的高分子生物质及石油制品热解后生成可燃气体、少量焦油和炭。

垃圾热解是还原条件下的吸热过程,抑制二噁英的产生,且无飞灰烟尘等,能够使垃圾在最大程度的减容同时真正做到无害化处理。

国内目前的垃圾热解技术实质上可归纳为热解气化及无氧热解两种。

热解气化为内热式热解反应,通过控制空气量实现部分的生活垃圾燃烧,为整个热解过程供热。

由于空气的进入,本质上与燃烧类似甚至一致,污染物的排放量虽能够有所减少,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垃圾焚烧带来的污染问题。

因此,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无氧热解技术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5000吨生活垃圾无氧裂解和焚烧处理处理对比一、无氧裂解项目概况1.1 无氧裂解处理垃圾特点干馏处理改变了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处理过程没有二次污染。

垃圾当天处理完毕。

.1.1.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运行管理过程对比项目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堆肥干馏技术可靠性可靠可靠可靠可靠安全系数注意防火防爆好好好选址难易困难较难较易容易占地面积大中中小规模要求中、大大中、大小、中、大生产操作简单复杂简单简单垃圾选用对垃圾无严格要求要求垃圾低位热值大于3800Kj/kg垃圾中有机可降解物质应大于40%无严格要求减量化无灰碳渣需处置约占垃圾量的20%左右非堆肥需作处置约占总量的30%左右仅有土、石处置约占垃圾量7-10%资源化某些填埋场可回收沼气焚烧余热可发电或供热获取效益落实堆肥市场有一定困难干馏产生可燃气发电\重油、碳粉获取效益地下水污染需采取防渗保护但仍能渗漏较少较少没有地表水污染需采取防渗保护, 残渣填埋与垃圾填埋相仿较少没有大气污染可用导气覆盖等措施控制烟气处理不当对大气有一定污染尤其是二恶英有臭味还原反应没有二恶英土壤污染限填埋区域没有需控制堆肥有害物含量没有管理水平一般较高中等一般1.1.2 功能简述其核心工艺是对散落在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中的生物质用无氧裂解转化为油、气和炭。

把垃圾转化为新能源。

1. 1.3 特色及创新我公司在生活垃圾无氧裂解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我公司2012年11月8日申请了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干馏和发电系统”专利号20120446344.6,2013年10月29日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立式干馏炉”专利号201320671890.x,二项专利均已授权,并与兄弟单位一起进行设备研制和项目落地。

1. 1.4 科技意义有机垃圾变能源技术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2009年12月7日美国科学网站问卷全球科学家,宣布了美国最新的十大环保技术,名列榜首的就是“含碳垃圾变石油”。

这项技术提出,在适当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任何含碳物质,从动物内脏到废旧轮胎,都可以转化为石油[2]。

关于干馏技术,原国家科技司司长甘师俊先生在1996年编写的《中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指南》明确指出生物质开发利用的基本原理和重大意义。

干馏处理通过热化学分解法将生物质气化,高温热分解,可得到生物质燃油,可燃气和生物碳等清洁能源。

在2007年5月1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地球化学家Johannes Lehmann设想了这样一种经济且有效的应对全球变暖的方式:通过生物吸收固定大自然的二氧化碳,再通过在无氧的条件下干馏树木、草和农作物秸秆等,产生可利用的生物能源。

Johannes认为,通过低温无氧干馏的方式制得生物能源,在残渣中的剩余碳沉积量将是其他能源获取途径的两倍。

这样,该过程产生的气体和其他生物燃料产品中的碳含量会降低。

运用这种方法,能够额外减少12%至84%的温室气体排放。

Johannes 还认为,让干馏反应产生的固体产物回到土壤,会形成稳定而长久的碳沉积,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料的效率和保持度,最终使土壤的生产力得到提升。

1. 1.5 应用前景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

通常所说的生物质能是指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油料植物、能源作物、生活垃圾和其他有机废弃物等。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

在世界能耗中,生物质能约占14%,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第四位。

据估计,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到下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

生物质能的优点是燃烧容易,污染少,灰分较低;缺点是热值及热效率低,体积大而不易运输。

直接燃烧生物质的热效率仅为10%一30%。

生物质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

比如通过高温干馏、热解、生物质液化等方法,对生物质进行加工,可以获得木炭、焦油和可燃气体等品位高的能源产品;通过把生物质压制成块形、棒形等成形燃料,燃烧发电或民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物质发酵生成沼气等,用于民用或交通燃料。

生物质资源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分为:1. 1.5.1森林能源1. 1.5.2、农作物秸秆对散落在农业废弃物中的生物质用无氧裂解转化为油气和炭。

把秸秆等转化为新能源。

1. 1.5.3 禽畜粪便1. 1.5.4、生活垃圾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其核心工艺是对散落在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用无氧裂解转化为油气和炭。

把垃圾转化为新能源。

本发明将成为处理生活垃圾的主流技术。

1. 1.6技术先进性生物质用无氧裂解转化为油、气和炭解决的问题:(1)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加,与日俱增的垃圾和垃圾处理的二次污染对土地、水资源、大气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新污染和破坏。

干馏技术不产生污染,是目前最理想的垃圾处理方式。

(2)能源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球上现有的化石类能源越来越珍贵,寻找替代化石类能源和可持续循环利用的再生能源日趋紧迫。

干馏技术能够从生物质(包括散落在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中提取油、气、炭,变废为宝。

(3)粮食问题:利用人类生活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散落在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制取再生能源,可有效改变目前用粮食作物制取能源所造成的全球粮食短缺状况。

(4)成本问题:可以使垃圾处理工程对收集方式变得简单,将减少垃圾收集课题的研究成本,大大降低垃圾处理的收集成本;可以使垃圾处理工程靠拢垃圾发生源,将减少垃圾搬家,大大降低垃圾处理的系统成本。

生物质用无氧裂解转化为油、气和炭,不仅可用于垃圾处理,也可以用于开发新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根据生物学家估算,全球每年水、陆生生物质产生的热当量为3×1021焦耳,为全球目前总能耗的10倍。

我国的生物质能也极为丰富,量大面广,可达100亿吨。

仅森林、草原和耕地三项的产量就达50亿吨干质。

相当于20亿吨标准煤,是我国能耗的2倍。

随着人类对现用能源倍增的消耗,现用能源的枯竭及大量环境被破坏,干馏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我们认为:盘古至今,地球上进行了无数次的干馏,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物质(如森林等)和动物,在火山爆发的熔岩中干馏(无氧裂解),为人类留下了天然气、石油和煤。

我们的干馏技术无非是将生物质放在无氧条件下高温干馏而已,其速度之快目前前所未有,数分钟就将散落在垃圾中的生物质化学变化为可燃气、油和碳。

二、焚烧的问题和危害焚烧属毁灭性处理方式,通过燃烧将垃圾变成烟气排入天空,燃烧残渣收集后按危险固体废弃物标准进行深埋,燃烧过程产生的热量通过蒸汽转换发电。

整个处理过程投资成本昂贵,烟气治理的要求很高,运行费用大。

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污染事件,让各国都加强了对垃圾焚烧厂的管理和监控,并将垃圾的源头减量和分类回收作为焚烧处理的前提条件。

统计显示,美国的生活垃圾焚化炉从最高峰时的171座减少到了目前的102座,并从1995年起再没有新建过一座垃圾焚烧厂。

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具有强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

垃圾焚烧厂直接危害的是方圆至少五公里范围内的人群,半衰期为14年到273年才能降解的焚烧产生的剧毒物质二恶英等毒物,漂浮在北京的上空,沉降到地面,长年累月作用的结果,这一毒物对健康的影响,使全北京城的居民都无一能够幸免。

总之,垃圾焚烧处理请不要给它带上“环保节能”的绿帽子让它祸国殃民。

北京市政府参事、垃圾处理专家王维平坦言,北京市在垃圾处理费用上的支出绝大部分确实用在了环卫作业或建设新的垃圾处理设施方面,而按照他设想垃圾管理理念,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才是垃圾处理的最高境界,但在目前巨大的末端垃圾处理压力下,选择焚烧实属无奈之举。

尽管大部分社区都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环境学者李皓认为,分类垃圾筒只是一种形式,而垃圾最终是否能被分类,关键在于每一类垃圾要与它后面的运输和处理挂钩,这正是目前国内的垃圾分类所缺乏的。

中新网惠州9月14日电(宋秀杰康孝娟惠宣)广东惠州市政府新闻发言人14日向媒体通报称,在当地引起质疑的生态环境园项目选址尚未确定,所谓“选址已定”或“拟开工建设”实属误传。

据悉,13日上午,惠州博罗县部分群众因反对在该县建垃圾焚烧厂,自发上街表达诉求,引起了社会关注。

此次引发关注的垃圾焚烧厂项目是惠州市生态环境园系列项目中的一个。

杭州欲建垃圾焚烧厂引发公众担忧政府承诺未获群众理解支持不开工新华网浙江频道5月11日电(记者张乐黄深钢韦慧)杭州中泰垃圾焚烧厂项目日前引发了当地居民的广泛关注。

针对民众的担忧,杭州市余杭区有关负责人11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项目在没有履行完法定程序和征得大家理解支持的情况下,一定不开工。

江苏吴江在建垃圾焚烧厂因民众抵制被叫停发稿时间:2009-11-02 08:59:00 来源:南方日报中国青年网顺德一座垃圾焚烧厂曾因番禺反对撤建(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