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

今天将有几位可爱的神秘嘉宾与我们一起同堂上课哦!大家鼓掌欢迎我们可爱的

小朋友。首先我问各位小朋友几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道德吗?

这里你有五颗糖,你身边有这三个人,你想分给他们吃吗?如果分,该怎么分呢?

分别问四个小朋友。

案例:对偶故事

(1)黎明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一天,老师喊他去办公室帮忙,他兴冲冲地推

开教师办公室的门,只听到哐当一声响,开门用力过猛,门背后的2个热水壶全

倒了,并且碎了。可黎明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

(2)有一个叫薛友的小男孩。一天,趁母亲外出时,他想从柜子里拿一些巧克

力吃。由于放巧克力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刚碰到巧克力就听见哐当一

声,一个热水壶被他碰倒在地,碎了。

1. 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 ? 为什么 ?

2. 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

3、你认为谁应该受到惩罚,该怎么惩罚?

4、对这则案例中发生的事情、损坏的财物,你还有别的看法吗?

谢谢各位小朋友,欢送小朋友离场哦!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是指小学生对是非、好坏、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它由道德观念和道德评价两部分组成。道德观念也可以说是道德规范,

那么根据这几位小朋友的回答和我们每个人在小学时期品德发展状况的回忆中,

我们来谈谈小学生会产生哪些道德观念?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这些道德观

念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呢?他们的道德认知发展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本节课

要解决的主题。

思考题:小学生有哪些道德观念呢?并有怎样的发展特点?

学生回答,学生作答时,老师逐一分析各种道德观念的发展特点

第一,公有观念的发展。这个问题不仅在学校品德教育中很重要,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里一个核心的道德问题。以损坏公共财物和私人财物为例,研究发现,公有观念:5岁儿童还不能区分公与私,他们往往从私人的角度出发,公有观念还不明显。7岁儿童已能笼统区分公与私,他们头脑里初步出现公私关系的意识,认为公家财物比私人财物重要。9岁儿童在公有观念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已经具备了有关集体意识的具体观念,懂得了公共财物是集体公有的。11岁儿童忆能较抽名胜地从集体主义原则的角度来考虑公私关系。认为公共财物是首要的,私人财物是次要的,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首先考虑集体利益。看来,儿童的公有观念只有到了11岁才比较稳定。

第二,集体观念的发展。集体观念包括树立集体荣誉感、执行集体委托、维护集体利益等。研究发现,7岁儿童的集体观念已经出现,并能初步分化为集体和为个人的行为动机。但他们在荣誉问题上很难摆脱个人的束缚,这个观念直到11岁儿童还占相当大的比例。至于执行集体委托和维护集体利益的观念,其转折的年龄是9岁。从9岁以后才发生重大的飞跃式的变化。

第三,友谊观念的发展。在学校这个集体范围内,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在怎样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这对品德教育很有帮助。研究发现,儿童的友好关系大多建立在外部特征上,如邻近、新近、一起玩、相互予取等,很少建立在智力、能力、性格与内部特征方面。不友好关系大多取决于攻击行为、无理打闹、不守纪律等原因。上述不友好表现绝大多数是男性。研究还发现,小学各年级儿童真正的朋友关系,直到五年级基本是保持在同性之间。

第四,惩罚观念的发展。当成人对过失行为施以惩罚时,儿童心目中是怎样看待惩罚的,他们认为该用哪种惩罚才算恰如其分,从中可以看出儿童惩罚观念的发

展水平。研究发现,7岁儿童强制性策略观念占优势,即认为谁犯过错,谁就理

所当然受到大人的惩罚以抵罪。这种观念在11—13岁儿童身上所占比例就很少

了,即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8岁儿童回敬性惩罚的观念占优势,即认为谁犯过

错,无需从外部施加强制性惩罚,他的过错会以被同伴集体嫌弃作为回敬。这种

观念也随年龄增长而递减。9 岁儿童批评性惩罚观念占优势,即认为谁犯过错,

谁就应该受到批评和教育。

第五,公正观念的发展。这是一个有关是非的观念问题。儿童究竟是根据什么来考虑是

非的?研究发现,7岁以下儿童对公正概念尚不理解,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服从或不服从

成人。7岁以上儿童的是非观念是公平不公平,平等不平等。大家都公平即是,大家不公平

即非。8岁以上儿童的是非观念是公道不公道,这一观念不是一种单纯的是非观念,而是一

种出自关心和同情的道德关系的观念,它具有利他主义的成分。研究还发现,我国少数民族

儿童的是非观念大多数处于公平不公平,至于以服从观念和公道观念来考是非问题的所占比

例很小,即两头尖中间宽。

分享观念。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1岁以内的婴儿就出现分享意识,2岁可以主动助

人,4-6岁儿童的分享、助人意识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7岁儿童能识别他人潜在的困难线

索等,小学生基本上都具有分享的意识。

助人利他观念的研究发现: (2)不同年龄组儿童的选择反应存在着显著的年

龄差异。小学二年级儿童已能在有选择的条件下有意识地助人,摒弃互换,能够

理解不需要外部奖赏而做出以行为本身为结果的利他行为。直到四年级,儿童才

基本上能够摆脱遵从权威的束缚,自愿引发助人行为,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3)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助人行为的认知判断从混沌一片向不断分化发展。即使

到六年级小学生的利他观念尚未得到完全的发展。

对小学儿童的纪律观念的研究指出:小学三年级儿童大多数处在自我中心阶

段,纪律观念较差;小学五年级儿童基本上能从常规习俗和伦理道德上来考虑纪

律问题。(2)小学儿童对纪律观念的不同内容,在认识难度和发展速度上有明显

差异。对个人与集体、下级与上级关系的认识较早,而对少数与多数、纪律与自

由关系的认识发展较迟。(3)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是小学儿童纪律观念发展的关

非常好,是的,我国心理学家对小学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状况与特点进行了

广泛研究。如根据马雁翎等学者编制的中小学道德品质的指标体系,小学生的道德观念涉

及集体感、社会责任感、纪律观念、礼节、助人观念、公正、诚信、环保意识等各方面,而

从刚刚大家的发言中,也能看出这一点。

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尤其在高年级阶段)已经形成了各种道德观念,其道德观念发展

迅速,且发展速度和水平具有差异性。

2、小学生道德观念是从直观具体、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

的认识。例如,中国的小学儿童对“道德”一词的理解就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水平:(1)只能

同义反复,认为“道德就是道德行为”;(2)停留在个别现象上,认为“不打架、不骂人”

就叫做有道德;(3)理解比较深刻、抽象,认为“高尚的道德行为就是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

品质,不做对集体有害的事情,做个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