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化背景学习的重要性
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内容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相应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文化背景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不少学生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相应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英语学习者的范围不断扩大,人员数量不断增长。
英语教学也随之不断深入和发展,经验不断丰富。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愈来愈受到重视,并且成为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了解和熟悉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概貌以及社会背景、生活方式、风俗礼仪等,对于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译五大能力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在1904年jespersen曾说过“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is the highest purpose of language learning.”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为明显。
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同时,了解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也是成功实现语言的基本功能——交流功能的关键。
但是,由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别人所说的话语。
因此,如果不熟悉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不懂得用西方思维方式来理解英语语言,就会给英语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理解的话,往往就会闹出笑话;甚至出现“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的尴尬局面。
例如:在日常谈话中,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你吃了吗?”而美国人则用“hello!”如果不理解其涵义,美国人会认为,这种打招呼是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
浅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色 ) 汉语 中的联 想是 美好 的 , “ 在 像 宁静 的 “ e,’ ba tu,n tt ” 国 人 见 面 时 同意后一般 当面打开 ;而在 中国这样做会 Y s t eui ls ’ i 英 is f i ? 天空 ” 湛蓝的大海 ”但 在英语 中它 常表示 爱议论天气 , “ , 几乎成 了见面的问候语 。这 是 “ 不快” ,如 “ L E m o ”“ aigte 因为英 国地处北欧 , i aB U od , v n h n h 是一个岛 国, 英格兰 任
被认为是 没有 礼貌 的。对送礼人最好事后
写 信 或 口头 表 示 感 谢 。 举 行 了一 次 成 功 的
聚会后 ,应 向帮助 自己的亲人或朋友表示
表示地位 高 、有权势 或 出身高贵 :H 晴乍雨 ,对居 民生活和英 国文学艺术都产 “ ei a s
ra B U lo ”他是真 正的贵族 ) el L E bod ( 。学生 生 了深刻 的影 响。上课时还 可以顺 便介绍
什 么 英 国 没 有 c m t ( 候 ) 而 只 有 la i e 气 ,
语 言 是 文 化 的 一 种 表 现 形 式 ,把 英 语 w ahr天气 ) 等等。这 些都 能使学生感 ete( ?” 作 为 外 来 语 学 习 的 学 生 必 须 具 备 一 定 英 美 兴 趣 , 而 激 发 他 们学 习英 语 的兴 趣 。 从 历 史 和 语 言文 化 知 识 ,还 需 熟 悉 英 美 国 家 义 如 A n S b td y 美 人 士 过 生 日 n ’ ih a, r 英
的东西。因而 , 在课堂上 , 解式 的教 , 讲 接受 : 笔者许多语 文学科 以外 的知 识 ,如化学 上 我们素质的一个 良好契机。
小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融入

小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融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口语不仅有助于他们与世界沟通交流,更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要想让小学生真正掌握英语口语,单纯地教授语法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文化背景融入到教学中。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中文化背景融入的重要性、方法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一、文化背景融入的重要性1、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小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就很难准确理解和运用英语。
例如,在英语中,“How are you?”是一句常见的问候语,但它的回答方式却与中文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只按照中文的思维回答“我很好,谢谢”,可能会显得生硬和不自然。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道可以用“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或者“Not bad How about you?”等多种方式回答,才能使交流更加顺畅和自然。
2、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小学生未来很可能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背景知识,能够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的交流障碍。
3、激发学习兴趣文化背景知识往往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通过介绍英语国家的节日、习俗、传统等,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英语口语。
例如,在圣诞节期间,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让学生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二、文化背景融入的方法1、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元素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通常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元素。
例如,教材中的对话场景、图片、故事等都可能反映出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些元素,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
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背 景 ,在实 际进 行 交际 中 不能 用英 语深 入 、
学 生对 于 来 自老 师 的 问候 “ o r ig 是可 以掌握 这些 词 汇 的 。但是 我们 也 应 该看 Go dmo nn ,
e e y n ! 的 回 答 是 “ o r i g 到 ,绝 大部 分 的 学生仅 仅 靠纯 粹 的机 械记 忆 v ro e” Go d mo n n ,
高职 的 英语 学 习不 同于一 般 的普 通 大学 基 本 的 词汇 、语 法只 是 “ 巴英 语 ”,必须 哑 本科 英语 的 学 习 ,有 其 自己的特 殊性 。 “ 由 要学 会 实 际涉 外 交 际环 境 下 的运 用 功 能和 交 于 高 职 教 育 培 养 的是 从 事 技 术 、 生 产 、管 际环 境 的社 会文 化 背景 以及 专业 领 域 的文化 理 、服 务工 作 的高等 应 用性 人才 。高职 学 生 背景 。正如美 国语 言学 家 TmotyLg t i nh ih 所 学 习英语 ,不 是为 了进行 科 学研 究或 学 术 交 说 : “ 如果 学 生根本 不 知 道一 种语 言 的文化 流 ,而 是为 了从事有 关 的业 务 工作 ,故 其 掌 习惯 ,那么 他 就不 会使 用 那种 语 言 ,尽管他 握 语言 知识 的深 广度 和 应用 要 求应 与这 一特 的语 音语法 都 很好 ” 。
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学 习的重要性
◆ 秦 亚娟 ・ 津对外 经济 贸易职 业学 院 天
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运用的重要性

Discussion on t he importance of Cultur al Background knowledge utilization in English t eaching
He Xin- yong (Xguage institute,XuchangHenan,461000,China)
一、文化背景灌输的重要性 英语学习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只
是关注自己词汇量的多少,语法的掌握情况,没有意识到英语文 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当和外籍人士进行交流时常常受到自己国 家文化的影响,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所使用语言的适当性,由此产 生误解和不快,甚至打扰人们的正常交流。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 时,向学生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 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与语言运用密切相关的社会 文化因素,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2010年第4期 总第100期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musi Education Institute
No.4. 2010 Sum 100
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运用的重要性
何心勇
(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河南许昌 461000)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培 养,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结语 英语 教师应该多对 学生进行恰 当的指导, 向学生介绍学 习
材料相关的 背景知识、 信息,在适 当的时候还 可以让学生参 加 复述活动或 者谈谈读后 感等。讨论 也可以帮助 学生提高英语 语 言背景知识 。掌握一种 语言并不仅 限于学习语 言本身,在语 言 学习中,目 标语的文化 知识不但是 培养交际能 力的重要方面 , 而且其本身 也是教育的 要求之一。 当前英语教 学任务应该是 在 加强英语语 言教学的同 时加大力度 提高学生英 语背景知识的 汲 取,加强学生的英语内涵。
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英语语言知识是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为载体的,因此掌握更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运用英语思维、提高交际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我们常常听说这样一句话: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没有免费的午餐),你知道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吗?十九世纪的时候,美国有些酒吧给顾客提供“免费的午餐”。
所谓午餐,其实不过是些用来和啤酒一起送出的脆饼;而所谓免费,当然不是真的,不买酒喝就没有饼吃。
所以,当时有人说: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写的一本书用了这句话做书名。
他在别的著作、演讲里也多次引用这句话。
于是,这句话就又流行了起来。
有时,我们不相信会得到一些优惠,就可以用这句“弗里德曼名言”。
例如:I don't believe he's giving us the money without any ulterior motive. There's no such thing asa free lunch.我不相信他送钱给我们不是别有用心,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2、Teach a fish how to swim你听说过有不会游泳的鱼吗?你听说过鱼因不会游泳而淹死的事吗?如果谁有这样的担忧,就和那个被嘲笑了几百年的担心天会塌下来的杞国人没什么差别了,必定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作为一种本能,鱼儿天生就是会游泳的,完全适应水底生活,如果有人想教鱼儿how to swim,这和在鲁班门前卖弄使斧头的功夫,在孔老夫子面前卖弄写文章的本领又有什么差异呢?因此,teach a fish how to swim 的含义就是“班门弄斧”,“在孔夫子面前卖文章”。
英语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能 ,培 养学生 在 日常 生活和职 业场 景 中
出: “ 任何 一种 民族语 言 都是该 民族的重 本 身 的英语学 习 ,还是 对他 们 自身的修 子甚 至每 个词无 不包含 着本 民族 的文 化 信息 。 ” 词汇是构筑语言大厦 的基石 . 它所
英语 毅 审传 授 支化 背 景 知 识 曲 重 翼悭
湖 南省 汉寿县 职 业 中专 刘 建 民
摘 耍: 中等职业 学校 英语课 程的任 务是 : 使 学生掌握 一定 的英语基础 知识和基 本技 能 , 培 养学 生在 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 中的英语 应 用能 力 :
培养学 生的文化意识 , 提 高学生的思想 品德修 养和文化 素养 ; 为 学生的职业生 涯、 继续 学 习和终 身发展 奠定基 础。
烂 的文化是英语教学 的重要 内容 。 英 语教 学融入 文化教学 , 一方面使我们 的学 生大
量 了解 和接纳异族文化 。 另一 方面 , 我们 还要 利用英语这一工 具 , 介绍和 宣传 中华 民族灿 烂 的文化 ,实现 和世界 的双 向交
为学 生 的职 业生涯 、继续 学 习和终 身发 的词汇 ,教 师不仅要教授 它的字面含义 , 还要介绍其文化 内涵 , 使词 汇真正具有 交 际作 用。 语言 与文化水乳交融 , 密切 联系 , 互相影 响 , 互相制约 。文化创 造 了丰 富的
关键词 : 职 中英 语 课 程 任 务 、 英语教 学社会环境 、 语 言 与 文 化 的 关 系、 传 授 文 化 背 景 知 识 的 重 要 性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 ~ , 是 国际交
流 的重要工具。
传播和光大 中华 民族文化的阵地。
英语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英语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英语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集东西方文化为一身,提高文化修养。
英语电影练就完美听说能力英语达人的英语学习计划听说读写,新概念轻松搞定30天成就流利口语有方法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制约和影响。
所以,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这种语言的结构,丽且还要了解该种语言所依附的文化背景。
从而拓宽文化视野,丰厚文化功底。
这就要求英语学习中要把语言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同步发展,并采取对比的方法,结合语言学习的内容,适时地介绍汉英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国民性格,礼仪习俗,家庭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背景知识及文化意识的缺乏很容易导致语言交际失误。
1 交际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障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即使语言准确无误,有时也会产生误会.例如:学生看见外教,出于礼貌,想打个招呼,便说:。
Hi!Mrs Murphy,where are you going?(默菲夫人你好!你上哪去呀?)”这样一句在中国人看来很是正常的话,在荚、美国家的人看来却是非常不礼貌的,甚至被认为是有意干涉别人的私事.在以往的外语学习中,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上,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因此大部分学生尽管掌握的词汇量很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有时运用母语的交际习惯来套用外语以至闹出笑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文化背景学习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制约和影响。
作为教师,英语教学不能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化意识,强化文化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的目的。
高中英语的教学目的适应这一要求,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下基础。
一、学习英语文化背景能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当今语法为主听说为辅的考试模式下,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不仅仅是书上那几个枯燥的单词,不仅仅是单选里面的固定搭配也不仅仅是各种长难句的组合。
通过增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能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魅力。
它是真正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的,在音乐方面,在影视方面,在历史方面,在文学方面。
它是文化的载体,记载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每个时期的兴衰荣辱。
它同中文一样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快乐丰富的西方节日:复活节(Easter Day)在春分后的第一个满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庆祝耶稣复活的节日。
在复活节的前一天,有着兔子会下蛋的传说。
孩子们玩着寻找涂有颜料的复活蛋(Easter egg)的游戏。
Halloween,万圣节(Hallowmas)前夕,10月31日,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jack-o-lantern),穿着奇装异服,戴着骨骼面具(mask),纵情玩闹。
他们挨家挨户地转,嘴里说着“Trick or treat”,而后拿了糖果(Candy)和点心就走。
在美国是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在加拿大是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人们欢庆收获的日子,一家人一起在家中吃火鸡大餐。
圣诞节(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相传晚上圣诞老人(Santa Claus)会在孩子们熟睡时从烟囱下来给孩子们送礼物(Christmas Present,实际上是爸爸妈妈送的,把这些和中国完全不同的节日介绍给学生,自然就引起了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向往,提高了学英语的兴趣。
二、学习英语文化背景能加强学生语法的应用能力。
学习英语文化背景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法能力英语单词“I”在任何地方都大写,这与西方人自我意识强,处处把自己排第一位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而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or“No”,如You are not a pupil,are you?(你不是小学生,对吗?)
Yes, I am.(不,我是。
)No, I am not.(是的,我不是)初学者不了解这一点,很容易理解错。
三、学习英语文化背景能增强学生的翻译能力。
学习英语文化背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如Last night I went to visit John twice.(昨晚我去了两趟厕所。
)如果不知道John是俚语,指代厕所,则很难正确翻译。
如果你在阅读理解中看到高速公路上有一辆奔驰的小轿车上写着:“stolen from Dealer”,你千万别翻译成这部车是偷来的,而是指这部
从Dealer那儿买来的车,价格低廉,便宜得象偷来的一样。
这是一种美式幽默广告手法,吸引顾客去Dealer那儿买车。
四、学习英语文化背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英语文化背景的学习能让学生们避开与外国人交往时的雷区,了解外国人的禁忌,及双方习俗的不同。
例如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用,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常用“吃了吗?”“去哪儿?”而你如果对英美人说“Have you had lunch?”,英美人则理解为你是想请他吃饭。
如果你向英美人“Where are you going?”“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earn a month?”会认为是触犯对方隐私,英美人是会不高兴的。
要注意以下几点:不问对方收入(income)、不问体重(weight)、不问年龄(age)、不问宗教信仰(religion)、不问婚姻状况(marriage)、不问“去哪儿”(where)不问“吃了吗?”(meal),不问财产状况、服饰价格等。
而“Hello.”“How are you?”“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It’s a fine day,isn’t it ?”等关于天气的话题是比较适宜的。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如“老李”、“老爷爷”、“老奶奶”等。
而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
中国人很少当面把礼物打开,而西方人往往会当面拆开礼物并高兴地
向人家连声称谢。
五、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背单词。
如万圣节(Hallowmas)、圣诞节(Christmas Day)单词都比较长,不好记。
如果教师讲一讲文化背景,如万圣节化装舞会,南瓜灯,圣诞节的圣诞树,圣诞老人送礼物等,则能引起学生兴趣,变学英语为快乐学习,有助于记住这些单词。
如一周的每一天,Sunday(星期日)太阳神之日,它是从Sun’s day 演变而来的,其意为“日神之日”。
Monday(星期一)月亮神之日,它是从Moon’s day 演变来的,意为“月神之日”。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英语的同时讲授英语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
必不可少的。
只有懂得英语文化,才能更好地学好英语,用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