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用来指向一个地址
STEP7的基础

第一章STEP 7的基础一、STEP7的安装和授权(略)二、STEP 7的介绍使用STEP7软件,可以在一个项目下生成你的S7程序并监视和控制你的控制对象。
在S7程序中通过地址寻址I/O模板。
三、SIMA TIC管理器四、硬件组态基本步骤:(1)S7-300的组态插槽配置的规则:RACK(0)插槽1:电源模板或为空插槽2:CPU模板插槽3:接口模板或为空插槽4~11:信号模板、功能模板、通讯模板或为空RACK(1~3)插槽1:电源模板或为空插槽2:为空插槽3:接口模板插槽4~11:信号模板、功能模板、通讯模板(如为IM365,则该机架上不能插入C P模板)或为空(2) S7-400的组态S7-400PLC是由一个中央控制机架CR以及一个或多个扩展机架ER组成(当然也可以不用扩展机架),如你的CR上没有足够的插槽安装你的模板或者你希望独立于CR操作一些信号模板时,在距离允许范围内,可以考虑选用ER。
常用的S7 400机架UR1(18 SLOT)和UR2(9 SLOT):通用机架,既可以用作中央控制器也可用做扩展单元。
当UR1或UR2用作中央控制器时:1、必需组件:一个电源模块和一个CPU2、能以集中式扩展(最大为3m)或分布式扩展(最大为100m,S7EU)3、扩展时需要发送接口模板,最多可插入6个接口模板。
4、最多可连接21个扩展单元。
CR2机架:用于有分割的中央控制器(18 SLOT,二个CPU在单一机架内彼此独立地并行运行)。
可用于SM模板,接收IM,电源模板。
1、必需组件:一个电源模块和两个CPU2、以集中式扩展(最大为3m)或分布式扩展(最大为100m,S7EU)3、扩展时需要发送接口模板,最多可插入6个接口模板。
4、最多可连接21个扩展单元。
ER1(18 SLOT)和ER2(9 SLOT)机架:用于有信号模板的扩展单元。
没有C总线。
UR2-H机架;用于S7-400H。
注;集成在所有机架上的并行的I/O总线用于CPU与信号模板、功能模板进行高速数据交换。
s7寻址方式,直接寻址,间接寻址,指针使用

偏移量0.0不起作用。输出Q10.0 等于8.7 (AR1) 加偏移量1.1。结果是10.0 ,而不是9.8,参见指针格式。
存储区域交叉寻址例程
在存储区域交叉寻址中,指针中包含指示存储区域的信息(例子中为 I 和 Q)。
L P#I8.7 把指针值及存储区域标识装载到累加器1
1. 直接地址:例如I0.0,Q1.7,PIW256,PQW512,MD20,T15,C16,DB1.DBB10,L10.0等
2. 符号寻址:例如qq,ww.aa等
二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16位指针,例如OPN DB[MW2]
LAR1 把存储区域I 和地址8.7装载到AR1
L P#Q8.7 把指针值和地址标识符装载到累加器1
LAR2 把存储区域Q和地址8.7装载到AR2
A [AR1,P#0.0] 查询输入位I8.7的信号状态
存储区域内部寻址例程
指针不包含指示存储区域的信息:
L P#8.7 把指针值装载到累加器1
LAR1 把指针从累加器1装载到AR1
A I[AR1,P#0.0] 查询I8.7的信号状态
= Q[AR1,P#1.1] 给输出位Q10.0赋值
32位指针,例如A I[MD0]
寄存器间接寻址:32位指针,例如A I[AR1,P#0.0],A [AR1,P#0.0]
1.2 S7-300/400寻址方式图解
2 如何使用指针
指针用来指向一个地址。使用这种寻址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实现变址。
A I[MD2] 查询I8.7的信号状态
= Q[MD2] 给输出位Q8.7赋值
存储区域内部寻址及交叉寻址
程序中采用这些寻址方式的语句包含一个指令以及下列内容:地址标识符、地址寄存器标识符、偏移量。地址寄存器(AR1、AR2)及偏移量必须写在方括号内。
plc地址的概念

plc地址的概念完整的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当然不包括那些单指令,比如NOT等)。
其中的操作数是指令要执行的目标,也就是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我们知道,在PLC中划有各种用途的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储区M、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区DB和L等,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或者说来指定确切的大小。
当然定时器T、计数器C不存在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要描述一个地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1、存储的区域2、这个区域中具体的位置比如:A Q2.0其中的A是指令符,Q2.0是A的操作数,也就是地址。
这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Q:指的是映像输出区2.0: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的第0位。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应该是:〖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DBX200.0。
DB X 200 .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部分合称为:地址标识符。
这样,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又可以写成:地址标识符+确切的数值单【间接寻址的概念】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给定指令操作的地址方法,就是寻址方法。
在谈间接寻址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直接寻址。
所谓直接寻址,简单的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象上面所说的,A Q2.0,就是直接寻址,对于A这个指令来说,Q2.0就是它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的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
对,就是这个概念。
比如:A Q[MD100],A T[DBW100]。
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 ]标明的内容,间接的指明了指令要进行的地址,这两个语句中的MD100和DBW100称为指针Pointer,它指向它们其中包含的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的地址区域的确切位置。
间接由此得名。
单片机寄存器和指针的关系

单片机寄存器和指针的关系
单片机寄存器是一种存储器件,用于存储单片机的内部数据,它可以直接被CPU使用。
指针是一种数据类型,用于指向某一个特定的内存地址。
在单片机编程中,指针可以用来访问寄存器中的数据。
具体来说,单片机寄存器可以被用来存储一些重要的控制寄存器、状态寄存器、I/O端口和数据寄存器等。
而指针可以用来指向这些寄存器的内存地址,从而实现对这些寄存器的读取、修改和写入等操作。
例如,在单片机编程中,如果需要读取某个控制寄存器的值,可以将该寄存器的地址赋给一个指针变量,然后通过该指针变量对该寄存器进行读取操作。
同样地,如果需要修改某个数据寄存器的值,也可以通过指针变量来指向该寄存器的地址,并进行相应的修改操作。
因此,可以说单片机寄存器和指针的关系是密切的,指针可以为程序提供灵活的读写寄存器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单片机的功能。
题库1-一级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题库(附真题)

一级计算机基础MS OFFICE-题库5选择题1. 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描述中。
不正确的是A 处理器管理B 作业管理C 文件管理D 信息管理答案:D[解析] 操作系统的5大管理模块是处理器管理、作业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计算机的体积越大,其功能越强B CD-ROM 的容量比硬盘的容量大C 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故其中的信息任何时候都不会丢失D CPU是中央处理器的简称答案:D[解析]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为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件。
3. 下列关于系统软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B 系统软件是与具体硬件逻辑功能无关的软件C 系统软件是使用应用软件开发的软件D 系统软件并不具体提供人机界面答案:A[解析] 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又包括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系统。
4. 下列有关总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总线分为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B 内部总线也称为片总线C 总线的英文表示就是BusD 总线体现在硬件上就是计算机主答案:A[解析] 总线分为内部总线和系统总线。
内部总线连接同一部件的内部结构,系统总线连接同一计算机内部的各个部件。
5. 在ENIAC 的研制过程中,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总结并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改进意见,他是A 冯•诺依曼B 阿兰•图灵C 古德•摩尔D 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 1946年冯•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设计出的逻辑结构(即冯•诺依曼结构)对后来计算机的发展影响深远。
6. CRT显示器显示西文字符时,通常一屏最多可显示A 25行、每行80个字符B 25行、每行60个字符C 20行、每行80个字符D 20行、每行60个字符答案:A[解析] CRT即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每行显示80个字符,每屏25行。
7. 以下有关计算机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特殊的计算机部件B 传播速度快C 是人为编制的特殊程序D 危害大答案:A[解析] 计算机病毒实际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c语言 指针的指针 用法详解

c语言指针的指针用法详解在C语言中,指针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数据类型。
而指针的指针是指指向指针变量的指针。
它在C语言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数据类型,经常用于动态内存分配和函数传递参数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指针的指针在C语言中的用法。
一、指针的基本概念在C语言中,指针是一个变量,用来表示另一个变量的内存地址。
指针变量可以存储任何数据类型的地址,包括整型、字符型、浮点型等。
使用指针可以实现动态内存分配、函数传递参数等功能。
二、指针的指针的概念指针的指针是指指向指针变量的指针。
它的定义方式如下:```int **p;```其中,p是一个指向指针的指针变量,它可以指向一个指针变量的地址。
三、指针的指针的用法指针的指针在C语言中有很多用途,下面列举几个比较常见的用法。
1.动态内存分配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malloc函数动态分配内存,该函数返回的是一个指向分配内存的首地址的指针。
而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动态分配二维数组或者指针数组,这时就需要使用指针的指针了。
例如:```int **p;int i,j;p=(int **)malloc(sizeof(int*)*3);//分配3个指向int类型指针的指针变量for(i=0;i<3;i++){p[i]=(int*)malloc(sizeof(int)*4);//分配4个int类型的变量}for(i=0;i<3;i++){for(j=0;j<4;j++){p[i][j]=i*j;//为p[i][j]赋值}}```上述代码中,先使用malloc函数分配3个指向int类型指针的变量,然后再用循环分别为这3个变量分配4个int类型的变量。
最后,再使用嵌套循环为二维数组赋值。
2.函数传递参数在C语言中,函数可以通过指针传递参数。
指针的指针也可以用于函数传递参数,可以使函数返回多个值。
例如:```void fun(int **p){*p=(int*)malloc(sizeof(int)*4);//为指针p分配4个int类型的变量(*p)[0]=10;(*p)[1]=20;(*p)[2]=30;(*p)[3]=40;}int main(){int *p;fun(&p);//传递p的地址printf("%d %d %d %d\n",p[0],p[1],p[2],p[3]);free(p);//释放内存return 0;}```上述代码中,定义了一个指针类型的函数fun,在函数中通过指针的指针为指针p分配4个int类型的变量,并为这4个变量赋值。
c语言第10章指针

3.间接引用指针
间接引用指针时,可获得由该指针变量所指向的变量内容。
例如,int i=10,*ip=&i;
ip
i
cout<<*ip<<endl;
0000:F384 0000:F384 210
运行结果为:10 即指针ip所指向的变量i的内容。
*放在定义过的指针变量之前,称为间接引用操作符; *放在指针变量定义中时,称为指针定义符。 非指针变量不能用间接引用操作符,*只能作用于地址。
例如, double d=1.23,*dp; char c,*cp;
在&和cp*=作&d用; 下,对变量d和dp有如下6种操作: 其d,中d,dpp,=*&d*是cd; ,非*法dp的,;&&d指,dp针&是只d指p能。针指的向地与址其即同二类级型指的针量。 另外,指针除了可指向所有基本类型的变量外,指针也可 指向常量、数组、数组元素、函数、指针以及文件等。
int ii=n1t0;b, a[10]; int *inpt=&*pi;1,//*初p2始; 化为整型变量的地址,但 *ip=p&1=i;&//是b;错误的
注意:p2不=p要1将; “//可in以t *将ip=一&个i;”已与赋“值*i的p=指&i针;”混赋淆给。另一个相同类型的指针 前者是p2定=&义a语[5句];,*是指针定义符,系统为指针变量ip分配一个空间, 并2、用i数的地组址的值地初址始值化;可后用者该是数执组行语的句数,组左名右表两边示类。型例不如匹:配。 指 例3、针如变,ip函n=d*d量t数bodob;up在u的b=b[3使ll6ee].地8[用*d;4d=址]前/p2,/!(;.,*5值;p一)由[定4该]要; 函被数$赋$$以的d$:p一$名$个$字$地来址表值$$$,示$:否$。$$则$例是如很#6某#:危.#8变险量的。 没有被do赋ub值le的s指in针(d变ou量bdlep的x值);是一个随机地址,把6.8赋给内存中的 随机位do置ub,le很(可*p能f)破( 坏); 了另一个变量,甚至修改了栈中的函数返回 地址,pf造=s成in计; 算机死机或进入死循环。
指针变量的使用方法

指针变量的使用方法
1指针变量的定义
指针变量就是用来保存另外一个变量的地址的变量,它的类型和它所指向的变量的类型必须是一致的,它的值就是一个地址,是一个带着地址信息的指针变量,它具有指向精确内存地址空间信息的功能,可以将指针变量看成是一个到任何变量或函数的一条直接简捷道路。
2指针变量的使用
指针变量的使用方法是非常简单的,要想使用指针变量的话,首先是要声明,声明指针变量的形式是:1、定义指针变量,如int*p 或者int*p;2、之后对指针变量进行赋值,如int*P=&val;这样的赋值方式,大家指针变量的定义之后就可以进行加一、减一等操作了,要想实现指针变量的调用,就是通过进行解引用操作,也就是想通过*p来调用val.
3指针变量的应用
指针变量可以被用作函数参数,普通变量只能传值,而指针变量可以传递地址,指针变量在指向函数的参数的时候,可以将函数与指针变量中指向的地址进行关联,从而能达到灵活的修改函数参数,改变函数参数,这样可以使代码缩短,在处理指针和数组的算法时,指针变量也会大有帮助,可以实现数组的添加,删除,查找,排序等操
作,这样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算法的效率以及可读性,同时它也可以实现复杂数据结构的存储。
总结来看,指针变量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在实现函数的灵活的参数的传递,以及数组的添加删除查找排序中都可以大有帮助,用指针变量可以实现算法的更高效,更富有可读性的编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针用来指向一个地址。
使用这种寻址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实现变址。
指针用于存储器间接寻址
程序中用于存储器间接寻址的语句包含一个指令、一个地址标识符、以及一个偏移量(偏移量必须在方括号内给出)。
下面给出一个双字格式的指针的例子:
L P#8.7把指针值装载到累加器1
T I[MD2]把指针值传送到MD2
A I[MD2]查询I8.7的信号状态
=Q[MD2]给输出位Q8.7赋值
存储区域内部寻址及交叉寻址:程序中采用这些寻址方式的语句包含一个指令以及下列内容:地址标识符、地址寄存器标识符、偏移量。
地址
寄存器(AR1、AR2)及偏移量必须写在方括号内。
存储区域内部寻址例程:指针不包含指示存储区域的信息:
L P#8.7把指针值装载到累加器1
LAR1把指针从累加器1装载到AR1
A I[AR1,P#0.0]查询I8.7的信号状态
=Q[AR1,P#1.1]给输出位Q10.0赋值
偏移量0.0不起作用。
输出Q10.0等于8.7(AR1)加偏移量1.1。
结果是10.0,而不是9.8。
存储区域交叉寻址例程:在存储区域交叉寻址中,指针中包含指示存储区域的信息(例子中为I和Q)。
L P#I8.7把指针值及存储区域标识装载到累加器1
LAR1把存储区域I和地址8.7装载到AR1
L P#Q8.7把指针值和地址标识符装载到累加器1
LAR2把存储区域Q和地址8.7装载到AR2
A[AR1,P#0.0]查询输入位I8.7的信号状态
=[AR2,P#1.1]给输出位Q10.0赋值
偏移量0.0不起作用。
输出Q10.0等于8.7(AR2)加偏移量1.1。
结果是10.0,而不是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