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度人才引进计划
杨大炼-机电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

管带式输送机模拟及托辊接触载荷测试装置, 2017-03-08, 中国, 申请号: 201720236085.2 [28]蒋玲莉,卜忠颉,杨大炼,冯和英,郭帅平,李学军. 传动支撑双列深沟球轴 承润滑与加载试验台,2016.7.22,中国,申请号:201620779300.9
所在团队介绍
智能检测、诊断与控制创新团队在湖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硕和专硕)和仪器 科学与技术(学硕)一级学位点招收研究生,机械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 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团队以直升机动力系统、大型风电机组、大型复杂工程装 备等为背景,开展机械动力学、新型传感与检测、智能诊断与控制、智能制造运 维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团队现有固定教师 15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8 人,博 导 6 人。另有外聘教授 3 人(韩清凯: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博导;李鸿光: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王刚: 湖南省“百人计划”,美国 University of Alabama 教授/博导);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 者 1 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 人、湖湘青年 英才 2 人;团队先后入选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湖南省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 体。团队在研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湖南省 杰出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 30 余项。团队现有风电机组动力学与故障诊断实验平台、 直升机涡轴发动机模拟实验平台、直升机主减行星轮系模拟实验平台、直升机中 尾传动系统模拟实验平台、20 吨水冷电动振动试验平台、Spectra Quest 综合故障/ 转子实验台,拥有 B&K 振动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MVX 在线状态监测系统、单 点激光测振仪、红外热像仪等多种监测分析系统,ANSYS 和 ADAMS 等大型正版 分析软件。团队目前已指导博士后 3 人,博士研究生 8 人,硕士研究生 120 余人;
高职院校专业评估标准 观测点及评分标准

附件22016年云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评估通用基本标准附件3云南省高职教育护理与会计2个专业试点评估标准2) 2016年会计专业试点评估标准附件42016年云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评估数据表1.本次专业评价通过云南省高职院校专业数据库及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专业信息平台”)填报相关数据。
2。
定量指标数据通过专业信息平台进行数据的采集并计算,质性指标材料通过专业信息平台进行上传。
3. 评审专家有权要求参评专业提供所需要的其他定性指标支撑材料,被要求提供支撑材料的学校在接到通知后24小时内,以扫描件形式提交。
目录第一部分:初始化信息 (20)1.举办学校 (20)2.专业 (20)3.学生 (20)4.教师 (20)第二部分评估指标 (21)1.专业培养目标 (21)1-1 专业简况 (21)1-2 专业培养方案 (21)1-3专业特色 (21)1-4 专业带头人简介(1名) (21)1-5 专业负责人简介(1名) (22)2.学生 (22)2-1招生计划 (22)2-2招生方式 (23)2-3 在校生情况 (23)2-4 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23)2-5 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机会 (23)2-6 学生学习过程 (23)2-7 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23)2-8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 (24)2-9毕业生就业区域情况 (24)2-10 学生能力达成跟踪情况 (24)3-1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25)3-2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情况 (25)3-3校内实践基地情况 (26)3-4校外实践基地(合作企业)情况 (26)3-5 实验实训教学制度 (26)3-6 图书资料 (26)4. 课程体系 (27)4-1 专业课程 (27)4-2 各课程模块的学时比例 (27)4-3 理论课学分与实践学分比例 (27)4-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8)4-5 课程设置对能力要求的支撑关系 (28)4-6 教材建设 (29)4-7优秀核心课程案例(3门课程) (29)4-8专业教学计划 (29)4-9毕业考核要求 (29)5.师资队伍 (29)5-1 教师基本情况 (29)5-2 教师基本信息 (30)5-3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教研论文情况(限20篇) (30)5-4教师获批专利情况 (31)5-5 教师出版专(编、译)著情况 (31)5-6 教师主持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与科研项目情况 (31)5-7 教师获得科研奖励情况 (31)5-8 教师队伍建设 (32)5-9 优秀专业教师简介(两名) (32)5-10 优秀兼职教师简介(两名) (32)6.社会服务 (32)6-1 专业团队技术服务能力 (32)6-2专业社会培训工作情况 (32)6-3 专业相关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情况 (32)6-4 校企共建情况 (33)6-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情况 (33)6-6 顶岗实习运行报告 (33)6-7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33)6-8 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33)6-9 社会服务案例 (33)7.学习成果 (33)7-1 在校生综合能力情况 (33)7-2 学生关键职业能力培养情况 (34)7-3学生获得相关行业证书情况 (34)7-4 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34)7-5 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限报20项) (34)7-6 学生创新创业 (34)8-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5)8-2 质量监控 (35)8-3质量改进 (35)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质量 (36)2016届毕业生专业基本情况 (36)2016届毕业生个人情况 (36)2016届重要专业课 (37)2016届实习实践环节类型 (38)2016届求职服务类型 (39)2016届学生初次就业岗位来源 (39)第一部分:初始化信息1.举办学校注:(1)举办学校分两类:本科院校若干所与高职院校若干所;(2)学校性质分两类:公办与民办;(3)主办方分五种:省地共管、州市政府、行业主管、国企主管、民办;(4)财政投入分四种:省财政拨款、州市财政拨款、国企投入、私企投入.2。
2016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2016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拟资助人选名单序号姓名拟进站单位一级学科合作导师1王舒北京大学天文学Luis C. Ho2杨元培北京大学天文学Luis C. Ho3赵琛北京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高文4张承勇北京大学物理学陈斌5郭静北京大学物理学江颖6衣芳北京大学化学刘忠范7朱言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王田苗8仪明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邱志平9刘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黄海10郑金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周苇11王红霞北京化工大学化学谭天伟12刘自程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吴俊勇13何家琪北京交通大学物理学赵辉14刘永畅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范丽珍15秦也辰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项昌乐16成天宝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方岱宁17张锐北京理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赵跃进18王春凤北京理工大学化学杨国昱19封春亮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邬霞20王华桥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数学江松21杨辉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黄善国22罗韬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学孔祥复23倪振洪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学陈林24时雨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学孔祥复25杨奇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学武胜昔26苏元捷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谢光忠27吴杰云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郑建成28段文军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茹红强29刘安东南大学生物学谢维30杨丽娜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学詹家绥31杨朋举福州大学化学王心晨32裘天颐复旦大学生物学徐建青33于翔复旦大学生物学甘建华麻锦彪34蔡鹏复旦大学物理学沈健35席东盟复旦大学数学傅吉祥36曹宏梅复旦大学化学刘宝红37彭超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电子科学与技术恩云飞38常路宾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吴美平39胡春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陈大可40赵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聂广军41王贤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化学王中林42刘晓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生物学梁兴杰43章思龙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崔乃刚44佟明斯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高会军45肖桂然合肥工业大学生物学汪惠丽46张宝文河北师范大学生物学刘敬泽47吴娜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魏雨48韩春苗黑龙江大学化学许辉49陈婷婷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谭蔚泓50李宇航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李春忠51赵珂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杨化桂52田博博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段纯刚53陆久阳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学刘正猷54周欣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彭明营55罗晶晶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关治洪56杨坦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学吴雄文57来金钢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程时杰58辛强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吴昌银59童泽宇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黄双全60张晓宇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郑伟涛61姜昊伯吉林大学机械工程任露泉62范建军吉林大学地质学李才63秦天游吉林大学化学张晓安64韩笑吉林大学化学刘俊秋65金悦吉林大学生物学付学奇66蒋建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生物学刘凤权67朱珍珠南京大学生物学王晓勇68张肖剑南京大学海洋科学鹿化煜69宋虎成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周豪慎70盛冲南京大学物理学陈向飞71陶冶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王建浦72张一洲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董晓臣73沈一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朱春玲74蒋春号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章文华75袁军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蒋建东76许利刚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黄维77孙兵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韦玮78鞠斌南开大学生物学魏民79付际清华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冯雪80常银成清华大学化学张希81陈浩清华大学化学张希82赵诞清华大学生物学李海涛83陈哲清华大学机械工程雒建斌84潘孝敬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施一公85闫浈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颜宁86王婧宇清华大学生物学张奇伟87苏瑞霞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张兴88宋智功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华健89张顺洪清华大学物理学刘峥90韩云虎清华大学化学李亚栋91王家清华大学生物学王宏伟92张声传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纪荣嵘93刘朋昕厦门大学化学郑兰荪94陈俊厦门大学化学唐紫超95李春阳山东大学海洋科学张玉忠96胡龙山东大学数学彭实戈97高涛上海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李根喜98周安娃上海大学数学白延琴99邱嫡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张荻100杨光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朱向阳101廖国前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张杰102苑文浩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李玉阳103王晓东上海交通大学数学肖冬梅104张国庆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张卫东105王友付上海交通大学化学朱新远106赵兵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敬忠良107钟翠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学陈子江108朱晓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学徐楠杰109郝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学Leng-SiewYeap110漆超深圳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黄鹏111胡利鹏深圳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曾燮榕112冯延欢四川大学生物学魏于全113刘泽柯苏州大学化学马万里114易建新武汉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李德识115胡明明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舒红兵116黄志良武汉大学化学庞代文117仝晶晶武汉大学生物学李红良118林丽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建峰119张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李小平120项水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郝跃121王成龙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严俊杰122周静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李鹏飞123李昱辉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卢天健124张军诗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李涤尘125罗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卢秉恒126陈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何雅玲127陈伟民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周益春128杨亚娜燕山大学机械工程赵丁选129柴静云南大学生物学张亚平130杨彬淼云南大学化学邵志会131高玲利浙江大学地球物理学田钢132韩金花浙江大学生物学黄俊133杨陈楹浙江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李海峰134李荣鹏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吴春明135牛峰浙江大学电气工程方攸同136赵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李曙光137王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学张庆华138蔡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物理学张文华139林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俞书宏140王龙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学洪春雁141郑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易为142高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谢毅孙永福143吴振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梁海伟144刘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武晓君145高怀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姚宏斌146许小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黄运锋147张国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龚流柱148张楠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桂业伟149陈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郭岩150张仕坚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张华151商连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学钱前152张翔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卢仲毅153葸克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刘可禹154王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查明155黄铭坤中国中医科学院生物学陈士林156于铁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潘秀莲包信和157王晴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海洋科学朱江158孙春青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学刘洪159闫丽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万卫星160孙为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万卫星161王寒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生物学高福162李治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生物学李伟163刘彬文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郭国聪164黄钧衡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化学温珍海165刘红昌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质学袁鹏166孙闰霞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质学彭平安167付慧慧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姜鹏168王蒙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生物学戴海明169吴宏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生物学刘静170李涛涛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物学屈红霞171王书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化学郭玉国172郭裕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陈熙霖173姜翔宇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化学江雷174潘长钊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李来风175马腾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物理学舒菁176邱报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刘兆平177陈生生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质学范蔚茗178张天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学刘宏涛179刘彬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天文学赖东袁峰180常志广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刘陈立181朱平平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学范祖森182赵国焕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马志明183黄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戴彧虹娜184缪鹏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唐玉国185王刚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学尹文兵186罗威伟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学王延轶187袁杰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蒋毅188郑群雄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林东岱189陈倩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学谢旗190李星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学戴建武191林涛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学李家洋192侯红帅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韦伟峰193陈小敏中南大学机械工程蔺永诚194黄嘉豪中山大学物理学李朝红195缪蕾中山大学生物学徐瑞华196钱鑫中山大学地质学王岳军197何纯挺中山大学化学陈小明198卢金昌中山大学生物学廖威明199高磊重庆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唐孝生200刘斌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肖迪。
2016年安徽对口高考招生计划

2016年安徽对口高考招生计划安徽对口高考招生计划安徽对口高考辅导班咨询QQ:572505715安徽省2010年对口高考招生计划批次:第一批(本科)院校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及名称学历层次/学制招生计划/ 备注G 计算机应用类5002 淮南师范学院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4 50 师范,另预科一年5006 湖南科技大学02 安全工程(煤矿通风与安全方向)本科42 只招男生,定向煤企培养G6001 宿州学院0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31006002 安徽三联学院0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 3 606006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对口高考辅导班咨询QQ:5725057150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科 3 506007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05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3 1006008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0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3 800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3 506009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03 嵌入技术与应用专科 3 5004 电子商务专科 3 6505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科 3 706010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0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3 1106011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07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08 计算机网络技术350 601204 专科36005 专科3606014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0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3406015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0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3506016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对口高考辅导班咨询QQ:5725057150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3656017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05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3506018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0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34002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科3506019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05 计算机系统维护专科35006 软件技术专科3406020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0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3 1006022 巢湖职业技术学院0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36023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04 计算机系统维护70602403 专科360602504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科3506026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0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3706027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0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350安徽对口高考辅导班咨询QQ:5725057156029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0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3506030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0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3806031安庆职业技术学院04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3406032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0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3806033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04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3856037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0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0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40 6038 万博科技职业学院03 计算机应用技术6004 计算机网络技术360603902 专科3506040 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0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3700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3706041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03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科335 只招男生,定向煤企培养安徽对口高考辅导班咨询QQ:572505715一、对口高考简介对口高考是国家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开辟的一条通道。
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张开
313
83
谭烜昊 290
86
宋文汉 275
87
银亚飞 297
85
张强
294
84
江婷
317
89
焦兵
296
69
吴继盛 291
66
马文豪 283
84
赵志伟 267
88
易帅
279
92
易波波 282
80
唐科
353
85
欧聪颖 307
90
黎经雷 283
85
晏钰童 297
89
赵蕾
293
84
向明姣 284
82
郑妍
考生编号
102556000003747 102876210100211 104976450338195 105326220707409 105336431404713 107036113102931 107036114013016 107036121023318 107036143135185 102906210206139 107186413009376 100086210003100 102906211605871 105336431406325 105346431800264 105346441000265 102906211206208 104916211031607 106116020080099 114136130300885 114136413202369 114156116500186 103196360110009 104976222334069 105326430306955 107106141115336 107306021803075 104916211022957 104976222334125 105326431407380 105326431707390 105336116609820 105336370609837 105336430409812 105326430900303 105616000001943 107306021802998 106136081400414 105346330900201 105346430900188 105346431400203 105346431400184 105346431400171 105346431400198 105346431400196 105346431400172 105346431700189 102946210407703 102946210507707 104876000136035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手册--2016年修订版

全日制本科专业学分制管理规定
第一章 学分制、课程与学分
第一条 学分制是以课程学分作为计量单位,以取得规定学分作为毕业 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学分制管理中,决定学生能否毕业以完成培养方案 中规定的学分为准,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专业教学计划,结合自身的学习情 况,合理安排学习进度,修读各类课程。
学校现有含浦、东塘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7万 平方米。现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5个校办合资企业。 学校下设17个学院、16个研究中心(所)。学校现有学生总人数46006人, 其中研究生1843人、全日制本科生18339人、专科生189人、成人学历教育学 生22222人、境外学生407人。学校图书馆藏书109.7万册,线装古籍2.5万余 册。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0亿元,有40万元以上的贵重仪器设备17 台件、多媒体教室165间,建成了先进的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教室监控、 教学广播、会议视频、屏蔽系统。
校 训
学校简介
学校创办于1934年,时名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改办为普通高等 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 2002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中医学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 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学校进入一本招生序列。目前学校与湖南省中医 药研究院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
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 高,科研水平大幅上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发 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完整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多个学科门类、 多种办学形式、办学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IV·
目录
第一部分 教学与学籍管理
关于芙蓉学者计划和湘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招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芙蓉学者计划和湘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招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湖南科技大学人事处关于“芙蓉学者计划”和“湘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招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校属各单位: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2010年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招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湘教通[2010]294号)和《湖南科技大学“湘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实施办法》(科大政发[2010]42号)文件精神,为做好2010年芙蓉学者计划和湘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招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与招聘1、今年我省芙蓉学者计划继续设置讲座教授岗位。
讲座教授从国(境)外高校(科研院所)具有教授或相当职务的专家学者中遴选招聘,聘期3年。
今年招聘的“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可以从省内外和海外公开招聘,聘期为5年。
2、各相关单位要采取积极措施,通过直接招聘、师生传承、学术交流、专家推荐等多种渠道,下大力气从海外招聘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招聘的特聘教授每年实际到岗时间应保证在9个月以上,“特聘教授奖金”每人每年10万元;讲座教授每年实际到岗时间应保证在2个月以上,奖励经费按实际到岗工作时间计划,每人每月2万元。
要严格把握对人选到岗全职工作的条件要求,实际到岗时间达不到要求的,不得作为候选人。
3、校属各相关单位应按照《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湘教师字〔2001〕1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中关于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的原则及要求,从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和学科建设规划的需要出发,设置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并明确每个岗位聘期内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或研究任务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4、特聘教授招聘条件按《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要严格把握对人选的年龄要求。
以2010年12月31日为截止时间,原则上,自然科学类特聘教授人选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特聘教授人选不超过50周岁,直接从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湖南科技大学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湖南科技大学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学校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定期报送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定期发布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一)目标定位1. 学校总体目标。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传承、弘扬与创新办学传统,建设特色鲜明、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2.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扎实、创新创业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3. 服务面向。
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扎牢服务面向传统根基,不断开拓办学服务新领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为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高层人才、高深知识、高新技术和高尚文化。
(二)专业设置及规模学校本科招生专业88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46个一级学科。
其中,哲学类专业1个,经济学类专业2个,法学类专业2个,教育学类专业5个,文学类专业8个,历史学类专业1个,理学类专业13个,工学类专业37个,农学类专业1个,管理学类专业11个,艺术学类专业9个。
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8305人,其中,本科生26220人,硕士研究生2046人,博士研究生30人,留学生38人。
近年来,学校在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注重质量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本科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研究生规模稳步上升,在校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92.6%。
(三)生源质量学校全面实现在全国(除港澳台外)本科一批招生,在18省份全部专业本科一批招生,学校本科一批招生人数占招生总人数的86.61%,比2014年增加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度人才引进计划
一、人才引进计划
(一)人才引进范围
1.学科领军人才。
2.学科(学术)带头人。
3.学术创新团队。
4.优秀博士(后)。
(二)人才引进条件及待遇
1.基本条件
(1)海外人才:①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认同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顾全大局,服从安排;②恪守科学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愿意为中国的发展与建设服务,愿意为学校发展作贡献;③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④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师的基本素质,具备讲授本学科专业主干课程的能力;⑤身心健康(提供三级甲等医院的体检证明)。
(2)国内人才: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②热爱本职工作,愿意为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思想品德好,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服从组织安排;
④有胜任应聘岗位的工作能力,具备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⑤身心健康,具备胜任应聘岗位工作的身体条件。
2.具体条件及待遇附表
2.引进计划数字后带“*”的,第一学历原则上需为985、211院校
3.特殊情况提请校务会审定。
(三)各学科专业人才引进计划
我校2016年度各学科专业具体人才引进计划数见附表
二、卓越讲师师资聘用计划
1.人员聘用计划数
根据我校各学科专业的师资建设情况,全校非事业编制合同制形式聘用计划数共计为10人,具体计划及要求见下表。
有非事业编制合同制教师聘用计划的专业,应优先引进博士,如引进博士,则相应非事业编制合同制教师聘用计划转为编制内人才引进计划。
非事业编制合同制教师聘用计划表
2.聘用硕士研究生条件
(1)第一学历应为一本及以上;
(2)国内985院校或国内知名专业院校毕业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或国外知名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