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导学案设计
《陈情表》《项脊轩志》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各呈其彩以情动人——陈情表项脊轩志教材分析《陈情表》《项脊轩志》为抒发情志的古代散文。
《陈情表》以情贯穿全文,在家庭层面崇孝,在国家层面崇忠;《项脊轩志》不仅表现了对亲人的怀念之情,背后还蕴含着中国文人重要的“兴家”的观念。
这两篇文章可谓至性之言,自尔动人。
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语言、章法之外,还要从“情”的角度对两篇文章进行整合探讨,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内容,以传统观念“尊老孝亲”为着眼点完成文本分析。
同时,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在交际情境中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从而建构自己的写作结构图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研习、探究。
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确定为:1.反复诵读涵泳,体味两位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把握文章承载的尊老爱亲等观念。
2.对读两文,比较抒情方式、语言风格等不同,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
3.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传统文化观念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难点:透过文字理解、借鉴、反思古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发挥《陈情表》《项脊轩志》在传递“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样本”价值。
课标分析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将《陈情表》《项脊轩志》这两篇闻名遐迩的散文整合为一篇课文,此种整合,体现了任务群学习的新主张和新要求。
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的最后一个文言文单元,它以“至情至性”为人文主题 , 是略有“古代散文史”模样的归结性单元。
教材选编了从西晋到明代中期的六篇散文名作,其文体各异,都是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名篇,也是课标附录要求的背诵篇目。
六篇文章两两一组,既兼顾主题风格特点,又照应文学史脉络。
其中,《陈情表》《项脊轩志》以事见情,事中蕴情。
单元导语中有“体裁不一,风格各异”等提示和“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等要求。
其生活价值在于品鉴章法之妙,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为我所用。
2025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学案38 《陈情表》《项脊轩志》

6.成语积累
成语 ① 茕茕孑立 ② 孤苦伶仃 ③ 日薄西山 ④ 结草衔环 ⑤ 急如星火 ⑥ 朝不虑夕
释义 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事物临近死亡。
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像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
(2)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失色,指改变脸色,与成语“黯然失色”的“失色”意思不同。
√B.归,指返回,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的“归”意思相同。
C.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D.北辰,指北极星,也可比喻帝王或受尊崇的人。文中指北极星。
活 动 二 重点巩固
1.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刚学习《陈情表》时,发现有两句“_茕__茕__孑__立___,_形__影__相__吊__”和李 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类似之处,都提到“影”。只不过 李白表现的是旷达洒脱,李密表达的则是孤独悲哀。 (2)《陈情表》中,面对皇帝的多次征召,李密深感进退两难:想要遵从 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__则__刘__病__日__笃____”;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 “_则__告__诉__不__许__”。所以他说:“__臣__之__进__退__,_实__为__狼__狈__。”
2.语句翻译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译文:像__我___这__样__卑__微__低__贱__的__人__,__承__担__侍__奉__太__子__的__职__务__,__(_皇__帝__的__恩__遇__)_不__ 是__我__用___生__命__所__能__报__答__的__。__我__(把__自__己___的__苦__衷__)在__奏__表__中__一__一__呈__报___,__辞__谢__而__ 不__去___就__职__。__(得__分__点___:__“__微__贱__”__,_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__当__”__,__承__担__、__担___任__; “__上__报__”__,__报__答__;__“__闻__”__,__使__动__用__法__;__“__辞__”__,__辞__谢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探究学案

感古人情愫——家书传情【学习目标】1.深情诵读文本,找出最打动自己的细节、景物、语言,并加以品读鉴赏。
2.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建构两篇文章真挚感人情感的表达方法。
3.学以致用,撰写一封800字左右的家书,抒写亲情,学会感恩。
感动人心者,莫过于亲情。
生活中的亲情是最可贵的精神滋养,文字中的亲情是人最温暖的安慰。
亲情连接着记忆,融进血液,滋润灵魂。
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满纸溢出了对祖母的孝;归有光心系书斋“项脊轩”的兴废,追忆“母亲、祖母、妻子”三代女性,文笔隽永,真切感人。
他们让我们体会了人间的挚爱亲情,你心目中的亲情又是什么样子呢?【学习活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陈情表》《项脊轩志》无一不传递出拳拳真情,扣人心弦。
为什么我们会被这些饱含真情实感的篇章深深打动?因为它们使本来抽象的情感变得生动具体,因为这些感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上都是独特的,具有个性的。
活动一:深情诵读文本,找出最打动自己的细节、景物、语言,不少于三处,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你的品读与鉴赏。
活动二:梳理两篇文章真挚感人情感的表达方法,画出思维导图,展示给大家。
活动三:家书传情。
亲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它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我们灵魂深处。
没有亲人的关爱,没有亲情的温暖,生命是多么荒凉!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亲情和温暖与美好。
中秋将临,请选择打动你的瞬间,运用多种表达方法,用一封家书的形式,呈现出你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
800字左右。
【学习小结】1.总结盘点2.文章展示交流+自我评点+修改完善,自己满意为达标底限。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学案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现象。
3.强化文言文重点句式的翻译。
4.熟读并背诵重点段落。
【知识梳理】1.注音险衅.()闵.()凶愍.()臣孤弱终鲜.()门衰祚.()薄茕茕..()独立床蓐.()洗.()马猥.()以微贱逋.()慢拔擢.()忧渥.()兰楯.()异爨.()先妣.()象笏.()扃.()牖.()2.解释《陈情表》第一段: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⑵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⑶祖母刘愍.臣孤弱⑷终鲜.兄弟⑸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独立,形影相吊...⑹茕茕⑺夙婴.疾病第二段:⑴逮奉..圣朝⑵察.臣孝廉⑶辞.不赴命⑷臣具.以表闻.⑸寻.蒙国恩⑹责臣逋慢..⑺当.侍东宫⑻刘病日笃.第三段:⑴本图宦达..⑵日薄.西山⑶过.蒙拔擢..⑷更.相为命⑸区区..不能废远第四段:⑴皇天后土,实所共鉴.⑵听臣微.志⑶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项脊轩志》第一段:⑴顾.视无可置者⑵垣墙周.庭⑶室始洞然..⑷亦遂增胜.第二段:⑴迨.诸父异爨..⑵客逾.庖而宴⑶已.为墙,凡再..变矣⑷乳.二世⑸东犬西.吠⑹而.母立于兹⑺大母过.余曰⑻大类.女郎也⑼吾家读书久不效.⑽顷之.,持一象笏至第三段:⑴人往从轩前过.⑵余扃.牖而居⑶殆.有神护者第四段:⑴后五年,吾妻来归.⑵其制.稍异于前第五段:⑴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一词多义除臣洗马予除左丞相兼枢密使除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爆竹声中一岁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赵王扫除自迎授予官职;授予官职;清除,去掉;清除,去掉;整理,整治;逝去,过去;除了,除非;台阶。
慈父见背喜闻乐见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图穷匕首见•儿童相见不相识•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移船相近邀相见•乃翁见事可怜迟•陈愚见用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看见;召见,接见;拜见,谒见;被;同“现”出现;遇见,碰见;看,看到;见面,会面;知道懂得;见解,见识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露申辛夷,死林薄兮•不终年,薄产累尽•薄赋税,广蓄积•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浅薄;鄙薄,轻视;迫近,靠近;草木丛生的样子;微少,微薄;减轻;贫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臣等不肖,请辞去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听其狱讼,察其辞•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使皇武子辞焉/无伤也,请辞于军推辞,拒绝;托辞,借口;告辞;言辞;一种文体;口供;文辞,此指文学;讲话,告诉。
《项脊轩志》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项脊轩志》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项脊轩志》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1《项脊轩志》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导学目标:1. 了解《项脊轩志》及其作者韩愈的背景和文学成就;2. 掌握《项脊轩志》的一些核心思想和文学特点;3. 能够通过阅读《项脊轩志》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导学过程:1. 导入环节:导师向学生介绍《项脊轩志》的书名、作者、出版年代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快速了解此篇文学作品。
然后询问“什么是《项脊轩志》?这篇文章描述了什么?”2. 自学环节:让学生在班级内独立阅读《项脊轩志》,并做好读书笔记。
强调让学生关注细节和作者的思想感悟。
3. 学习互动环节:在学生阅读完《项脊轩志》之后,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
每个学生至少分享一篇笔记,其他学生需要听取并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思考问题。
导师指导学生如何理解并挖掘文章的核心思想和文学特点。
4. 生动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学写作活动。
让他们以《项脊轩志》为蓝本,写下一篇文章,分享自己关于生活、爱、文学等方面的个人体验和思考。
导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多思考,多体验,多反思,多尝试。
有些学生可能会写下真实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如何把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融入到文学中。
5. 总结环节:通过生动实践环节,让学生增加自己的文学创作经验。
导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总结,让他们知道如何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文学创作的质量。
导学案评价:《项脊轩志》是一篇具有高度文学价值的文章,可以用来培养高中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通过这个导学案的设计,学生会更好地掌握《项脊轩志》的核心思想,理解作者韩愈的文学成就,从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从写作中提升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这个导学案的全过程较为灵活,可根据不同出版社的教材需要进行些许调整。
相信这个导学案会为高中生的文学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本导学案以《项脊轩志》为主题,通过多个环节的设计,带领高中生深入阅读、分析和创作,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9《陈情表》《项脊轩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推荐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古文阅读俱乐部,与同伴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分享阅读体验。
- 建议学生尝试仿写或创作文言文短文,通过实践加深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运用的理解。
- 鼓励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模仿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律,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
- 对于随堂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肯定其学习成果,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分析原因,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 对于课后作业,不仅要评价答案的正确性,还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创意表达,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 教师应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对文章情感和背景的分析。
提问与讨论:对不理解的部分提出问题,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难点。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作用与目的:
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点的理解,特别是对文章情感和历史背景的把握。
9 《陈情表》《项脊轩志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陈情表》《项脊轩志》深度解读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二年级文科班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9周,星期三第一节
4.教学时数:45分钟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文章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陈情表》导学案(含答案)

《陈情表》导学案1.学习目标(1)熟读、理解、背诵全文。
(2)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含意。
(3)理解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
(4)体味作为“表”的文体特征。
2.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含意。
难点:理解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
【授人以鱼】【自我检测】1.下列各句加粗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A.历职郎署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愿陛下矜愍愚诚D.则刘病日笃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报养刘之日短也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猥以微贱,当侍东宫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历职郎署A.群贤毕至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侣鱼虾而友麋鹿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若属皆且为所虏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刘夙婴疾病A.则告诉不许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此小大之辩也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6.下列加粗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臣以险衅A.谨拜表以闻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臣以供养无主D.以弱天下之民7.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⑧庶刘侥幸,保卒余年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②④⑥D.③⑤⑦⑧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9《陈情表 》 《项脊轩志》 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陈情表项脊轩志学案一、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孝经》中可以看出,孝道的内涵是有层次性的,而孝道的实践更是________。
针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规范和标准。
如天子之孝是“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天子之孝更重要的是立身为范,以自己________之孝来带动天下百姓的孝道。
诸侯之孝则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诸侯之孝在于________、循规守法。
这是由诸侯的独特地位决定的,因为他们位高权重,既贵且富,皇帝很难约束到,其他人又无权约束,如果诸侯缺乏自我约束力,就很容易造成因“高”而“危”、因“满”而“溢”的局面,最终导致社稷不保。
对普通百姓来说,则要简单得多,只要做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行了。
因此,职位越高,孝道就越宏大,其价值就越重大,其要求就越严格,就越需要________。
()。
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围绕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方向。
这是中国传统孝道最为核心的价值所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层次分明事必躬亲谨言慎行以身作则B.条分缕析身体力行临深履薄挺身而出C.层次分明身体力行谨言慎行以身作则D.条分缕析事必躬亲临深履薄挺身而出解析:层次分明:形容事物的排列次序清楚。
条分缕析:一条一条进行分析。
形容分析得有条有理,很细致。
根据语境,“层次分明”合适。
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践。
事必躬亲:凡事一定亲自去做。
根据语境,“身体力行”合适。
谨言慎行:说话和做事都小心谨慎。
临深履薄:形容做事谨慎小心,提心吊胆。
根据语境,“谨言慎行”合适。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挺身而出:指勇敢地站出来面对危难或担当重任。
根据语境,“以身作则”合适。
答案:C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仅将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统一了起来,还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B.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仅将国家、家庭和个人三者统一了起来,而且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C.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是将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统一了起来,而是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D.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但将国家、家庭和个人三者统一了起来,也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解析:由“国家、家庭和个人”与“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前后不照应,可以排除B、D;由两个分句间应为递进关系,可以排除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一中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 制作人:袁春丽 审核人:刘敏 《陈情表》《项脊轩志》 【复习目标】1. 2. 背诵《陈情表》,熟读《项脊轩志》。
掌握“见、期、薄、矜、寻、卒、 胜、殆、故、得、除”等重要实词常见含义和虚词“以” 法。
学会理解常见实词在文句中的含义。
完成相关的素材积累,学会多角度活用课文素材。
3. 4. 提示:请用你清晰的笔画、工整的字迹,保持导学案的卷面整洁。
第一课时 知识梳理 $课前预习案 、朗读《陈情表》 《项脊轩志》。
时间:15分钟以内。
编号:122.期①期年之后②君与豕君期日中③帝乡不可期④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3.薄①日薄西山②省刑罚,薄赋税③溥田十五亩④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⑤不薄今人爱古人的用4.寻 ①寻蒙国恩②一一皆可寻其源③飞来山上千寻塔④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
5.卒①保卒余年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③卒成帝业④卒然边境有急⑤鲁肃闻刘表卒6.矜①不矜名节②愿陛下矜愍愚诚 ③君子矜而不争④老而丿无妻者!冃之矜⑤不矜才,不伐功7.胜 ①沛公不胜杯杓 ②刑人如恐不胜 ③亦遂增胜④终不能加胜于赵⑤蓬发戴胜 二、完成《新课堂》 74页一至五大题。
要求:对照答案纠错,查清疑点。
我的疑难问题: 8. ①犹得备晨炊 ②此言得之③往往有所得$课堂学习案④而神明自得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⑥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请用35分钟的时间完成《陈情表》与《项脊轩志》的知识梳理。
一、给加点字标注字音并解释。
祚 茕 床蓐 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④此物故非西产先妣 老妪呱呱而泣栏楣⑦故遣将守关者 ②轩东故尝为厨 ③君安与项伯有故 ⑤以其故名之曰褒禅⑥故木受绳则直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终鲜兄弟 辞不赴命 1. 3. 5. 7. 举臣秀才 .躬亲抚养 9. 实所共鉴 10 11.比去 12 13.往往而是 15 .何竟日默默在此 三、找出并翻译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语。
1.臣少多疾病 3.历职郎署 5.谨拜表以闻 7.东犬西吠 2. 4. 6. 8. 10 .殆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③此殆空言,非至计也 四、解释下列多义词。
1.见 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④风吹草低见牛羊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④农者殆则土地荒 .诏书切峻 .供养无主 •沐浴清化.顾视无可置 .大母过余 11 .除①洒扫庭除②诛乱除害③将为子除馆于河西④除臣洗马14 .客逾庖而宴 16.妻归宁晚有儿息 凡在故老 乳二世多可喜,亦多可悲②大王见臣列观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③曹刿请见 ⑥慈父见背五、辨清并翻译下列特殊句式。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且臣少仕伪朝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明月半墙 5.室西连于中闺 6 .其制稍异于前 六、合作与交流。
你也做回老师,可要认真负责哦。
做完之后,请交换批改。
有什么疑点请记录下来:$课后巩固案②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 分)请完成《新课堂》 P75课内语段精读及课外文段拓展。
要求:对照答案纠错,查清疑点。
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5 分)1作介词用。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第二课时归纳方法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梳理知识一一虚词“以” 二、自学情况汇总反馈。
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勇气闻于诸侯。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三、总结与归纳。
解释加点词含义,并总结推断的方法。
第一组:①旦日不可不蚤 自来谢项王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②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 2 •作连词用。
你的方法:但以刘日薄西山。
谨拜表以闻。
第二组:①常通商贩,贸籴 (d 1)粮食。
②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请息交以绝游。
樊哙侧其盾以撞。
你的方法:木欣欣以向荣。
第三组:①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3.作动词用。
(常用的三种含义。
) 皆以美于徐公。
欲以客往赴秦军。
② 秦责赂于魏,魏不与③ 虽董之以严刑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你的方法:4.作名词用。
第四组: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②故今具道所以(原因),冀君实或见 恕也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你的方法:5•翻译通假字。
无以,则王乎? 日以尽矣。
第五组:①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②腰白玉之环6•常见的固定表达。
③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 而助不给(省:巡视)【以为】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诏以为太子舍人你的方法:【有以】【无以】项王未有以应 第六组:①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以是】【是以】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课堂学习案 、复习情况自查:请翻译下列句子。
②祜苦吟,妻孥•每唤之皆不应,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乎?” 你的方法: _四、拓展与迁移。
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5分)①周穷振 乏,家无余财②家人瞷(ji cn )见者,悉骇愕 ③以杜金人窥伺之意④北通上党,南迫洛阳二、请从《郅都》《张骞》《管鲍之交》中找出六个含重点实词的句子,解释这些实词。
学习要求:运用课堂归纳的推断词义的六种方法。
查道字湛然,歙(x i )州休宁人。
……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
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 趣降! ”贼怒,碎其首,缚诸檣丛射之,骂贼不少变,之不获。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
要求:阅读理解过程中要关注涂黑的实词,课后翻译到《巩固案》中。
①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5分)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
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
道曰:直趋贼所。
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
或识之曰:注①间关:辗转。
① 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⑤自放驴,取樵炊爨⑥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⑤太祖渡江,云先济 ⑥徇镇江、丹阳 ⑦子高曰: 微二子者,楚不国矣。
” ⑧故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 2•请阅读下面文段,并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 ’⑦云操矛鼓噪出入 ⑧陈友谅以舟师来寇⑨盍趣降 $课后巩固案 请在20分钟内完成以下练习,自我批阅。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选自《课堂学习案》中的文段) ①杖剑谒太祖 ②所至辄克 ② 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
(4分)③云翼太祖④不可当其锋花云,怀远人。
貌伟而黑,骁勇绝伦。
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
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
猝遇贼数千,云 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 当其锋。
”兵至,遂克滁州。
太祖渡江,云先 济。
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
擢总管, 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
过马驮沙,盗数百遮道索战。
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
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
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
云操矛噪出入, 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 寇。
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三、翻译划线句子。
战死。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端拱初,举进士高第。
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
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
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
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
时寇党尚有伏岩彀依险为栅者,其酋何 “彼愚②贼怒,碎其首,缚诸檣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5 分)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
其党岂无诖误邪?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①林壑百里许,“郡守也,尝闻五、静悟与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请静心思考后记下你的学习体会。
其仁,是宁害我者? ”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自我学习提示: 4 分)③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反面论据(如伍员):② 根据所提供的《陈情表》素材,写出可论证的观点。
素材之一:在写这篇奏章时,李密内心可能有多种情绪、情感同时出现,但是在最后下笔时,李密却只体现出对祖母的孝心,以及对皇帝的忠心,这是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从在不得罪皇帝的前提 下辞不就职的目的出发,做出的正确决定。
反思自己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课堂学习案、汇总交流并解决作业中的问题,并记下你的交流心得。
二、文本素材积累。
1积累成语。
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结草衔环人命危浅2.就地取材。
议论类素材积累①根据提供的论证角度,以《陈情表》为依据,各写一个论据。
论证角度之一:要讲究孝道。
记叙类写作借鉴① 选材上,项脊轩里发生的亲情故事无论“可喜” “可悲”,都来自生活细节,发自真心。
提示:亲情文章的材料来自生活,来自细节,来自心灵。
② 结构上,以项脊轩的变迁为明线,以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等真挚情感为暗线,双线并行。
提示:记叙类散文要有个贯穿文章的情感寄托物,这样结构才疏而不散。
③ 语言上,质朴自然,不事雕琢,细节处多具体描写,如语言动作神情等。
提示:描写宜具体,多用动词,将情感寄寓到写景叙事状物当中。
课后巩固案选做题:请从下面的作业中任选一个。
类似的其他论据(用一句话概括)④ 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4分)反面论据:论证角度之二:进谏规劝要讲究方式方法。
四、四人小组交流批改情况。
存疑之处: 类似的其他论据(如烛之武、孟子)自我学习提示:可论证:(4 分)第三课时迁移拓展$课前预习案可论证:素材之二:语言上的沟通,可以及时让晋武帝了解李密的处境,甚至达到理解的境界。
(15分钟左右)(150字左右,10分钟左右)(1)请根据你从文本中获得的写作启示写一个表现亲情的片段。
6.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2 )请任选一个观点,运用《陈情表》中的材料写一段论述性的文字。
必做题:请自我检测《陈情表》背诵情况。
1. 臣密言: 。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至于成立。
3.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晚有儿息。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僮, ,形影相吊。
,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5.寻蒙国恩, ,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司临门,急于星火。
7.臣欲奉诏奔驰, ,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9.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冀。
10.但以刘日薄西山,母,命,,祖母无臣,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有所希,朝不虑夕。
臣无祖。
母孙二人,更相为11.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