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三校(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2015届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南昌一中、南昌十中、铁路一中三校联考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铁路一中三校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7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8-12题为多选题,每题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共41分)1.如图所示,用轻绳系住一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若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的重力G,则G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分别是图中的()A.1和4 B.2和4 C.3和4 D.3和22.玩具弹力球(如图)具有较好的弹性,碰撞后能等速反向弹回.一小孩将弹力球举高后由静止释放作自由落体运动,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弹力球在空中往返运动.若从释放弹力球时开始计时,且不计弹力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和空气阻力,则弹力球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A.B.C.D.3.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行的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浮”已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运营.据报导,上海磁浮全线长33km,全程行驶约7min 30s,列车以120m/s的最高速度行驶约30s.如果这30s处于行驶时段的正中间,由这些数据可以估算出列车的加速度约为()A.0.3 m/s2 B.0.6 m/s2 C.1.10 m/s2 D.123 m/s24.钢球A自塔顶自由落下2米时,钢球B自离塔顶6米距离处自由落下,两钢球同时到达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塔高为()A.24m B.15m C.12m D.8m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B.2C.(△v)2(﹣)D.(△v)2(+)6.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每只篮球的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摩擦,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A.mg B.C.D.7.如图所示,ACB是一光滑的、足够长的、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形框架,其中CA、CB 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P、Q两个轻质小环分别套在CA、CB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系在P、Q环上,另一端和一绳套系在一起,结点为O.图中虚线为竖直线,将质量为m 的钩码挂在绳套上,OP、OQ两根细绳拉直后的长度分别用l1、l2表示,若l1:l2=2:3,则两绳受到的拉力之比F1:F2等于()A.1:1 B.2:3 C.3:2 D.4:98.如图所示,有一个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力F可能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9.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 a:t b:t c:t d=1:::2B.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 a:v b:v c:v d=1:::2C.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v bD.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10.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前60秒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4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11.小球A从离地面20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从A下方的地面上以20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在空中相遇,取g=10m/s2.()A.两球相遇时速率都是10m/s B.两球相遇位置离地面10m高C.开始运动1s后相遇D.两球在空中相遇两次12.如图所示,物块M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小物块m相连,斜面的倾角θ可以改变,讨论物块M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一定有()A.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大B.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C.若物块M沿斜面上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D.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3.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状态.(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cm,劲度系数k=N/m.(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cm.14.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BC的距离应为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5.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做“探究共点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1)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所示,图中每一小格长度均代表0.5N,则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N.(2)关于此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弹簧秤应先在竖直方向进行调零B.橡皮筋对结点O的拉力就是两弹簧秤对结点O的拉力F1与F2的合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要改变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又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两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使其中一只增大另一只减小即可(3)图(b)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图示,则哪一位同学的实验结果一定存在问题?请简单说明理由.答:.16.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m A=8kg,m B=6kg,A与B、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3,在外力F作用下,A和B一起匀速运动,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是;A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N,.(g 取10m/s2)三、计算题(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6/+9/+8+10/+10/,共43分)17.如图所示,A、B两球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固连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两球静止时,弹簧位于水平方向且与AB两球心连线共线,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求:(1)细线中拉力的大小;(2)弹簧长度的压缩量.18.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向下滑,在到达底端前1s内,所滑过的距离为7m,则:(1)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2)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是多少?(3)斜面的长度是多少?19.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进行4×100m接力(如图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1)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20.(10分)(2015秋•南昌校级月考)足球比赛中,经常使用“边路突破,下底传中”的战术,即攻方队员带球沿边线前进,到底线附近进行传中.某足球场长90m、宽60m.攻方前锋在中线处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12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试求:(1)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多大?(2)足球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同时,该前锋队员沿边线向前追赶足球.他的启动过程可以视为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他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8m/s.该前锋队员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21.(10分)(2015秋•南昌校级月考)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货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08km/h.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内,看到恰好有25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铁轨的长度为L1=25.0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L2=15.0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1)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铁路一中三校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7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8-12题为多选题,每题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共41分)1.如图所示,用轻绳系住一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若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的重力G,则G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分别是图中的()A.1和4 B.2和4 C.3和4 D.3和2考点:力的分解.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将力进行分解时,一般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或按需要正交分解,若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要看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解答:解:小球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绳子拉伸,二是使斜面受压,故应按此两个方向分解,分别是3和4.故选:C.点评: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是常用方法,看准产生的效果即可,比较简单.2.玩具弹力球(如图)具有较好的弹性,碰撞后能等速反向弹回.一小孩将弹力球举高后由静止释放作自由落体运动,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弹力球在空中往返运动.若从释放弹力球时开始计时,且不计弹力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和空气阻力,则弹力球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速度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然后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得到速度时间关系图象.解答:解:A、小球与地面碰撞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发生突变,A图中速度没有突变,故A错误;B、小球与地面碰撞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发生突变,B图中速度没有突变,故B错误;C、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先减小到零,再反向增加到原来的值(竖直上抛运动),然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突变),再重复这种运动,是上抛运动,不符合小球的运动情况,故C错误;D、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先增加(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突变),再减小到零(竖直上抛运动中的上升过程),再重复这种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要注意速度的方向用正负来表示,然后结合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来找出函数图象.3.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行的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浮”已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运营.据报导,上海磁浮全线长33km,全程行驶约7min 30s,列车以120m/s的最高速度行驶约30s.如果这30s处于行驶时段的正中间,由这些数据可以估算出列车的加速度约为()A.0.3 m/s2 B.0.6 m/s2 C.1.10 m/s2 D.123 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题意求出列车的加速时间,然后根据公式可以求出列车的加速度.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该列车加速时间为:t=3.5min=210s,因此有:,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是考查基础知识的好题.4.钢球A自塔顶自由落下2米时,钢球B自离塔顶6米距离处自由落下,两钢球同时到达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塔高为()A.24m B.15m C.12m D.8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A球下落高度a的时间即为A球下落的时间比B球下落的时间长的时间,分别对AB 两球运用自由落体位移时间公式即可解题解答:解:根据h=得:A球下落2m所需时间为:,b球下落的时间为:t b=…①对a球有:h=…②由①②解得:h≈8m.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 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B.2C.(△v)2(﹣)D.(△v)2(+)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首先知道题境,利用运动学速度位移公式和速度的变化量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设匀加速的加速度a,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1、v2和v3据运动学公式可知:且v2﹣v1=v3﹣v2=△v联立以上三式解得:a=,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明确题境,利用运动学速度位移公式和速度的变化量公式求解,一定动手计算,否则感觉无从下手.6.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每只篮球的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摩擦,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A.mg B.C.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几何知识求出相关的角度,由平衡条件求解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即可得到篮球对球架的压力.解答:解: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设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由几何知识得:cosα==根据平衡条件得:2Ncosα=mg解得:N=则得篮球对球架的压力大小为:N′=N=.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要通过画出力图,正确运用几何知识求出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根据平衡条件进行求解.7.如图所示,ACB是一光滑的、足够长的、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形框架,其中CA、CB 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P、Q两个轻质小环分别套在CA、CB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系在P、Q环上,另一端和一绳套系在一起,结点为O.图中虚线为竖直线,将质量为m 的钩码挂在绳套上,OP、OQ两根细绳拉直后的长度分别用l1、l2表示,若l1:l2=2:3,则两绳受到的拉力之比F1:F2等于()A.1:1 B.2:3 C.3:2 D.4:9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PQ环受力分析,它们只受两个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绳子的拉力都是垂直于杆子的,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再对结点O受力分析,再根据三力平衡判断F1=F2.解答:解:对P、Q小环分析,小环受光滑杆的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支持力是垂直于杆子向上的,故绳子的拉力也是垂直于杆子的.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 P和F Q的合力与F T等值反向,如图所示.几何关系可知,α=β.故F P=F Q.即F1:F2=1:1故选A.点评:要能正确的受力分析,并且能熟练运用几何知识分析力的关系.属于基础题.8.如图所示,有一个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力F可能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由题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合力为0;再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再分析其受到的摩擦力和F是否会发生变化;解答:解:由题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所以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A错误,B正确;C、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力F可能不变,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物体受到墙的摩擦力等于物体重,物重变大、摩擦力变大,这是本题的易错点.9.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 a:t b:t c:t d=1:::2B.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 a:v b:v c:v d=1:::2C.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v bD.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A、根据x=,求出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B、根据v2=2ax,求出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C、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可知a点是Od的中间时刻,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解答:解:A、根据x=,得,oa、ob、oc、od的距离之比为1:2:3:4,所以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为1:::2.故A正确.B、根据v2=2ax,,oa、ob、oc、od的距离之比为1:2:3:4,所以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 a:v b:v c:v d=1:::2.故B正确.C、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可知a点是Od的中间时刻,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v=v a.故C错误.D、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at,位移公式x=.以及知道平均速度.10.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前60秒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4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解答:解:A、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所以a物体的加速度:a1==m/s2=1.5m/s2,b物体的加速度:a2===2m/s2,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故A错误.B、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到40s末之前a的速度一直大于b的速度,a、b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40s之后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b开始追赶a物体,间距减小,所以40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最远距离:△x=x a﹣x b=×(10+40)×20m+20×40m﹣×20×40m=900m,故B正确,D错误.C、60秒时,由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知x a=×(10+40)×20+40×40=2100mx b=×(60﹣20)×80=1600m,x a﹣x b=500m,即a在b的前方500m,故C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要注意路程和位移的区别.11.小球A从离地面20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从A下方的地面上以20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在空中相遇,取g=10m/s2.()A.两球相遇时速率都是10m/s B.两球相遇位置离地面10m高C.开始运动1s后相遇D.两球在空中相遇两次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小球A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分别求出A和B的位移大小,两球在空中相碰,知两球的位移之和等于20m,列式求解,判断.解答:解:小球A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做竖直上抛运动,设经过时间t在空中相遇,A自由落体位移h1=B竖直上抛的位移h2=h1+h2=20联立可得:t=1s,则:A、相遇时,A球的速率v A=gt=10m/s,B球的速率v B=v0﹣gt=20﹣10=10m/s,故A正确;B、由上面分析可知,相遇时离地面高度h2==15m,故B错误;C、由上面分析可知,经过1s两球相遇,故C正确;D、由题意知,B求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2s,两球第一次相遇后,A球继续下落,B求继续向上运动,当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A球下落距离H===20m,故两球不可能在空中相遇两次,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关键知道两物体在空中相遇的条件,即两物体的位移之和等于20m.12.如图所示,物块M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小物块m相连,斜面的倾角θ可以改变,讨论物块M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一定有()A.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大B.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C.若物块M沿斜面上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D.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滑块M受力分析,将力按效果沿着与斜面平行和与斜面垂直方向正交分解,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各个力.解答:解:A、B、物体m受到重力mg和拉力T,处于平衡状态,有T=mg对滑块M受力分析,受重力Mg、支持力N、拉力T和静摩擦力f,其中静摩擦力方向取决于拉力T和重力的下滑分量的大小,若mg<Mgsinθ,如图1;若mg>Mgsinθ,如图2根据平衡条件,对于图1,有T+f=Mgsinθ故θ越大,f越大;根据平衡条件,对于图2,有T=f+Mgsinθ故θ越大,f越小;故A、B均错误;C、D、无论物体M上滑还是下滑,物体都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f,则有f=μN又由于是在斜面上,所以f=μmgcosθ当θ增大时cosθ减少(0~90度),所以f减少,故C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关键是对滑块M受力分析,对于摩擦力,要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摩擦力的表达式再进行分析讨论.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3.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竖直状态.(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4cm,劲度系数k=50N/m.(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10cm.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1)弹簧是竖直的,要减小误差,刻度尺必须竖直;(2)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根据胡克定律F=k△x求解劲度系数;(3)直接从弹簧秤得到弹力,再从图象b弹簧弹簧长度.解答:解:(1)弹簧是竖直的,要减小误差,刻度尺必须与弹簧平行,故刻度尺要保持竖直状态;(2)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原长为4cm;弹簧弹力为2N时,弹簧的长度为8cm,伸长量为4cm;根据胡克定律F=k△x,有:;(3)由图c得到弹簧的弹力为3N,根据图b得到弹簧的长度为10cm;故答案为:(1)竖直;(2)4,50;(3)10.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然后根据胡克定律F=k△x并结合图象列式求解,不难.14.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986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58m/s2,BC的距离应为8.57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当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是50Hz时,电火花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个点.在这个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可以看出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T=5×0.02s=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C===0.986m/s;设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设B到C之间的距离为x2,设C到D之间的距离为x3,设D 到E之间的距离为x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3﹣x1=2a1t2,x4﹣x2=2a2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2.58m/s2,相等的相邻的时间间隔的位移差恒定,故:BC﹣AB=DE﹣CD=14.56cm﹣13.73cm=0.83cm;。
南昌市三校联考(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高三试卷 月考试题答案

南昌市三校联考(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高三试卷数 学(理)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D 2.D 3.B 4.C 5.C 6.C 7.D 8.A 9.C 10.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3 12.2 13. 321,21 14. ①③④ 三、解答题16. (12分) 解:由p :-2≤1-x -13≤2,解得-2≤x ≤10, ∴“非p ”:A ={x |x >10,或x <-2}.由q :x 2-2x +1-m 2≤0,解得1-m ≤x ≤1+m (m >0). ∴“非q ”:B ={x |x >1+m 或x <1-m ,m >0}, 由“非p ”是“非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A B .∴⎩⎪⎨⎪⎧m >0,1-m ≥-2,1+m ≤10,解得0<m ≤3. ∴满足条件的m 的取值范围为{m |0<m ≤3}.17. (12分) 解: (1)1cos 2()622xf x x +=⨯3cos 223x x =-+12sin 232x x ⎫=-+⎪⎪⎭236x π⎛⎫=++ ⎪⎝⎭故()f x 的最大值为3+;此时Z k k x k x ∈-==+,12,262ππππ最小正周期22T π==π(2)由()3f α=-得2336απ⎛⎫++=- ⎪⎝⎭故cos 216απ⎛⎫+=- ⎪⎝⎭, 又由02απ<<得2666απππ<+<π+,故26απ+=π,解得512α=π从而4tan tan 53απ==18. (12分) (1)证明:f(x+y)=f(x)+f(y) (x ,y ∈R ), ① 令x=y=0,代入①式,得f(0+0)=f(0)+f(0),即 f(0)=0. 令y=-x ,代入①式,得 f(x-x)=f(x)+f(-x),又f(0)=0,则有0=f(x)+f(-x).即f(-x)=-f(x)对任意x ∈R 成立, 所以f(x)是奇函数. 解:(2)()23log 3f =>0,即f(3)>f(0),又()x f 在R 上是单调函数,所以()x f 在R 上是增函数又由(1)f(x)是奇函数.f(k ·3x)<-f(3x-9x-2)=f(-3x+9x+2), ∴ k ·3x<-3x+9x+2,32x-(1+k)·3x+2>0对任意x ∈R 成立.令t=3x >0,问题等价于t 2-(1+k)t+2>0 对任意t >0恒成立.R 恒成立.19. (12分) 解(1)∵()sin cos cos sin f x x x x x ⎛⎛=⋅+⋅+ ⎝⎭⎝⎭)sin cos 2sin 4x x x π⎛⎫=-=- ⎪⎝⎭∴()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2π,当()242x k k πππ-=-∈Z ,即()24x k k ππ=-∈Z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2.(2)02παβ<<≤,02πβα∴>->,0πβα>+>()4cos ,5βα-=()3sin 5βα∴-=.()4cos ,5βα+=-()3sin 5βα∴+=()()sin 2sin βαβαβ=+--⎡⎤⎣⎦()()()()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αβ=+--+-344305555⎛⎫⎛⎫=⋅--⋅-= ⎪ ⎪⎝⎭⎝⎭()22222sin 24sin 244f ππβββ⎡⎤⎛⎫⎛⎫-=--=--⎡⎤ ⎪ ⎪⎢⎥⎣⎦⎝⎭⎝⎭⎣⎦21cos 222sin 202πββ⎡⎤⎛⎫=---=-= ⎪⎢⎥⎝⎭⎣⎦, 所以,结论成立20. (13分) 解∵()sin f x a x x b =-+,∴'()cos 1f x a x =-, 由题意,得'()03f π=,cos103a π-=,解得2a =.(1) 不等式()sin cos f x x x >+等价于cos sin b x x x >+-对于一切[0,]2x π∈恒成立.21. (14分) 解(1)当0a =时,()ln f x x x =-+ 1'()1f x x =-+ '(1)0f =所以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1y =-(2)21(1)1(1)(1)'()(1)(0)ax a x ax x f x ax a x x x x-++--=-++==>① 当0a =时, 解1'()0x f x x -=->,得1x <,解1'()0x f x x-=-<,得1x > 所以函数()f x 的递增区间为)1,0(,递减区间为在()1,+∞0a ≠时,令'()0f x =得1x =或1x a=i )当01a <<时,11a > 函数()f x 的递增区间为)1,0(,1,a ⎛⎫+∞ ⎪⎝⎭,递减区间为1(1,)a ii )当0a <时,1a< 在()0,1上'()0f x >,在(1,)+∞上'()0f x <函数()f x 的递增区间为()0,1,递减区间为(1,)+∞(3)由(2)知,当14a =时,()f x 在)1,0(上是增函数,在)2,1(上是减函数, 所以9(1)8M f ==-, 存在[1,2]x ∈,使9()8g x ≥-即存在[1,2]x ∈,使279288x bx -+≥-,方法一:只需函数()g x 在[1,2]上的最大值大于等于98- 所以有9(1)89(2)8g g ⎧≥-⎪⎪⎨⎪≥-⎪⎩即791288794488b b ⎧-+≥-⎪⎪⎨⎪-+≥-⎪⎩解得:32b ≤ 方法二:将279288x bx -+≥- 整理得12x b x ≤+3],[1,2]2x ∈∈从而有max 1322x b x ⎛⎫≤+= ⎪⎝⎭ 所以b 的取值范围是3(,]2-∞.。
江西省南昌市三校(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2015届高三化学10月联考试题

南昌市三校联考〔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高三试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N:14Na:23Mg:24 Cu:64第1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8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54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下有关金属与其化合物的用途中,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目前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B.氧化镁用作耐火材料C.有机玻璃不是玻璃,是塑料 D.钢化玻璃不是合金,是玻璃2.使用化学手段可以消除某些环境污染。
如下主要依靠化学手段消除环境污染的是( ) A.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B.将某些废旧塑料融化后再成型C.把放射性核废料深埋于地下岩层C.用多孔吸附剂去除水面油污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下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1mol过氧化氢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3NAB、常温常压下,22.4L的D2、H2组成的气体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D、1molNa2O2与CO2充分反响转移的电子数为2NA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下诗句不涉与氧化复原反响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存放如下试剂的方法中,有错误并且会引起危险的是( )A.白磷浸在盛有CS2的敞口试剂瓶中B.金属钠浸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C.浓硝酸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D.溴水放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6.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答案是:A.B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C.明矾的化学式KAlSO4·12H2O D.乙烯的结构式: CH2=CH27.如下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在c 〔HCO-3〕=0.1 mol·L-1的溶液中:NH +4、Al3+、Cl -、NO-3B .有大量24SO -存在的溶液中:Na +、Mg2+、Ca2+、I - C .有大量3NO -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 +4、Ba2+、Fe2+、Br -D .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SO-23、S2-、Na+、K+8.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不用其它试剂便无法区别NaCl 、Na2CO3、NaHSO4、AlCl3四种溶液B .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C .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 溶液反响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D .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9.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如下方法清洗所用仪器: ①用浓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响后的试管 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 ⑤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⑥用热氢氧化钠的浓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 如下对以上操作的判断。
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三校(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高三第四次联考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卷

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三校(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高三第四次联考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如图所示,半径为L的导电圆环(电阻不计)绕垂直于圆环平面、通过圆心O的金属轴以角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
圆环上接有电阻均为r的三根金属辐条OA、OB、OC,辐条互成角。
在圆环圆心角的范围内(两条虚线之间)分布着垂直圆环平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圆环的边缘通过电刷P和导线与一个阻值也为r的定值电阻相连,定值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在圆环的中心轴上,在圆环匀速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辐条OA、OB、OC进出磁场前后,辐条中电流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B.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C.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D.圆环转动一周,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为第(2)题如图所示,某物理兴趣实验小组在探究一横截面半径为R的圆柱形透明材料的光学特性时发现,紧靠材料内侧边缘A点的光源发出的细光束AC到达材料表面的C点后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且反射光束恰与直径AB垂直,折射光束恰与AB平行(图中反射光束及折射光束均未画出)。
已知各光束均与AB共面,该材料的折射率为( )A.B.C.D.第(3)题传统的手工榨油如图甲所示,是利用“油锤”撞击“进桩”挤压油饼达到出油的目的,简化模型如图乙。
“油锤”A用轻绳系在横梁上的B点,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绳上的O点,将O点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A.水平力F逐渐增大B.绳OA的弹力逐渐增大C.绳OB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横梁对轻绳的摩擦力大小不变第(4)题为研究球鞋的防滑性能,同学将球鞋置于斜面上,逐渐增大斜面倾角。
当球鞋刚好开始滑动时,斜面倾角等于,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鞋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B.在球鞋滑动前,增大斜面倾角时,球鞋对斜面的压力减小C.斜面倾角不变时,球鞋沿斜面滑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D.在鞋内放置重物,逐渐增大斜面倾角,当球鞋刚好开始滑动时,斜面倾角大于如图所示,近千架无人机群构造了高空巨幅光影“汤匙里的汤圆”,某段时间内,“汤圆”静止,而“汤匙”正在匀速向上运动。
江西省南昌市三校(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南昌市三校联考(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高三试卷 物 理(总分110分) 一、选择题:(共10题,40分。
1~7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各题中有多个选项正确,选项正确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关于功、功率和机械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同时做正功、同时做负功、同时不做功都是可能的 B.一个受变力作用的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合力的瞬时功率不可能为零 C.一个物体受合外力为零时,其动能不变,但机械能可能改变 D.雨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功率越大,其动能变化就越快 2.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卫星众多,目前已发现达数十颗。
下表是有关土卫五和土卫六两颗卫星的一些参数,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由所给出的数据( ) 卫星距土星的距离km半径/km质量/kg土卫五5270007652.49×1021土卫六122200025751.35×1023A.可知土卫五和土卫六和公转周期之比为 B.可知土星对土卫五和土卫六的万有引力之比为 C.可求得土星质量 D.可求得土卫五和土卫六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3.在同一竖直线上A、B两小球相距△h,小球质量关系为mA=mB=m。
现以水平初速度v抛出A球,经时间△t又以水平初速度v沿同方向抛出B球,两球同时落在水平地面上,则( ) A.B. C.D.B球抛出后到两球落地前,两球的重力势能之差不变 4.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个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2:3,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颗卫星的加速度之比为9:4:1 B.三颗卫星具有机械能的大小关系为EA<EBv0),在t秒内走过此电梯。
电梯长为l,电梯斜面倾角为α,则() A.mgl sinα B.mgv1t sinα C. D.mgv0sinα 7.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0匀速运动传送,传送带端A处速度vB端。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

南昌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高三物理试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下面四个物理量表达式中属于比值法定义式的是( )A .电容器的电容U Q C =B .加速度F a m= C .电场强度2Q E kr = D .导体的电阻sl R ρ= 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在某时刻给它一个初速度,使其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依次经过A 、B 、C 三点,最终停在O 点.A 、B 、C 三点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L 1、L 2、L 3,小物块由A 、B 、C 三点运动到O 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L 1t 1=L 2t 2=L 3t 3B.L 1t 21=L 2t 22=L 3t 23C.L 1t 1<L 2t 2<L 3t 3D. L 1t 21<L 2t 22<L 3t 233.如图所示,斜面上固定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另有一截面为1/4圆的光滑柱状物体甲放置于斜面上,半径与甲相同的光滑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
现在从球心O 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使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向下移动。
设乙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F 1,甲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 2,甲对乙的弹力为F 3。
在此过程中:( )A .F 1逐渐增大,F 2逐渐增大,F 3逐渐增大B .F 1逐渐减小,F 2保持不变,F 3逐渐减小C .F 1保持不变,F 2逐渐增大,F 3先增大后减小D .F 1逐渐减小,F 2保持不变,F 3先减小后增大4.2013年1 2月2日1时30分,搭载嫦娥三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火箭点火升空。
江西省南昌市三校(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2015届高三10月联考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南昌市三校联考(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高三试卷理科数学试卷 (试题卷)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南铁一中高三数学备课组(吴 晓执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卷的相应表格内。
1.已知函数y A ,集合B ={x ||x -3|<a , a >0},若A ∩B 中的最小元素为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0, 4]B .(0, 4)C .(1, 4]D .(1, 4)2.已知函数f (x )=ax 2+bx +c (ac ≠0),若f (x )<0的解集为(-1,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f (m -1)<0B . f (m -1)>0C .f (m -1)必与m 同号D . f (m -1)必与m 异号3.函数f (x )=sin 4x +cos 4x 的最小正周期为:A .4πB . 2πC .πD .2π4. 若将函数y =2sin(x +4π)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移4π个单位,则所得图像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为:A .x =-8πB .x =-4πC .x =8πD .x =4π5.已知sin(α-2π)=2sin(32π+α),且α≠kπ+2π(k ∈Z ),则23sin sin23cos2ααα-+的值为A .23 B .32 C .34 D .436.已知a =,若将向量-2a 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120º得到向量b ,则b 的坐标为:A .(0, 4)B .-2) C .(- D .(2, -2)7.已知a ,b 是不共线的向量,若AB =λa +b ,AC =a +μb (λ,μ∈R ),则A , B , 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A .λ+μ=1B .λ-μ=1C .λμ=1D .λμ=-18.已知△ABC 的三内角A , B , C 所对边的长依次为a ,b ,c ,M 为该三角形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若a MA +b MB +c MC =0,则M 是△ABC 的A .内心B .重心C .垂心D .外心9. 若函数F (x )= f (x )+x 2为奇函数,且g (x )= f (x )+2,若 f (1) =1,则g (-1)的值为:A .1B .-1C .2D .-210.若函数f (x )=12(e λx +e -λx ) (λ∈R ),当参数λ的取值分别为λ1与λ2时,其在区间[0,+∞)上的图像分别为图中曲线C 1与C 2A . λ1<λ2B . λ1>λ2C .|λ1|<|λ2|D .|λ1|>|λ2|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江西省南昌市三校((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2015届高三上第一次联考 物理

南昌市三校2015届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总分:11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受变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B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 .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把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得到的D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之和一定为零2.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以25 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 m 至15 m 之间.忽略空气阻力,取g =10 m/s 2.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A . 1.0m 至1.6 mB .1.0m 至1.8mC .0.8m 至1.6mD .0.8m 至1.8m3.一个半径为R 的半圆柱体沿水平方向向右以速度v 匀速运动.在半圆柱体上搁置一根竖直杆,此杆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如图所示.当杆与半圆柱体的接触点P (P 为圆柱体的一点)与柱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竖直杆运动的速度为( )A.vtan θB .vtan θC .vcos θD .vsin θ4.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其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A 紧贴着筒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 和H ,小球A 所在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小球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2gH RB .小球A 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三个力作用C .小球A 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gR HD .小球A 受到的合力方向垂直于筒壁斜向上5.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竖直木桩移近些,但仍保持两轻绳长度不变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 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 2表示单根 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A .F 1不变,F 2变大 B .F 1不变,F 2变小 C .F 1变大,F 2变大 D .F 1变小,F 2变小6.如图甲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 N ,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 ,F N -V 2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RbB .小球的质量为a bRC .V 2=c 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 D .若V 2=2b ,则杆对小球弹力大小为2a7.2011年8月18日,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5000米级海试回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市三校联考(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高三试卷物 理(总分110分)一、选择题:(共10题,40分。
1~7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各题中有多个选项正确,选项正确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1.关于功、功率和机械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同时做正功、同时做负功、同时不做功都是可能的B .一个受变力作用的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合力的瞬时功率不可能为零C .一个物体受合外力为零时,其动能不变,但机械能可能改变D .雨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功率越大,其动能变化就越快2.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卫星众多,目前已发现达数十颗。
下表是有关土卫五 )A .可知土卫五和土卫六和公转周期之比为3)1222(B .可知土星对土卫五和土卫六的万有引力之比为13500249C .可求得土星质量D .可求得土卫五和土卫六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3.在同一竖直线上A 、B 两小球相距△h ,小球质量关系为m A =m B =m 。
现以水平初速度v 抛出A 球,经时间△t 又以水平初速度v 沿同方向抛出B 球,两球同时落在水平地面上,则( )A .两球落地时的动能之差为mg △hB .两球落地时的动能之差为2)(21t g m ∆ C .A 球抛出后到两球落地前,两球的重力势能之差一直增大D .B 球抛出后到两球落地前,两球的重力势能之差不变4.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个人造地球卫星A 、B 、C ,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2:3,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颗卫星的加速度之比为9:4:1B .三颗卫星具有机械能的大小关系为E A <E B <E CC .B 卫星加速后可与A 卫星相遇D .A 卫星运动27周后,C 卫星也恰回到原地点5.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T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 .342316Gm T N πB .344316Gm T N πC .344216Gm T N πD .244316Gm T N π 6.如图所示,自动电梯以恒定v 0匀速上升,一个质量为m 的人沿电梯匀速往上走,其速度为v 1(v 1>v 0),在t 秒内走过此电梯。
电梯长为l ,电梯斜面倾角为α,则( )A .电梯对该人做功为mgl sin αB .电梯对该人做功为mgv 1t sin αC .重力的功率为tmgl αsin D .重力的功率为mgv 0sin α7.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 0匀速运动,其上表面传送方向向右,从传送带右端A 处将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1向B 端推出。
已知A 、B 之间的距离为L ,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经过时间t 0离开传送带,对上述运动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大于v 1B .物体运动的路程可能小于002t vC .传送带对物体做功的大小一定大于|)(21|2021v v m - D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定不大于mgL μ2 8.如图所示,A 为静止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B 为绕地球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 为绕地球圆轨道运行的卫星,M 为B 、C 两卫星轨道的交点,P 为椭圆轨道的近地点,Q 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
已知B 、C 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
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B 在Q 点的速率一定小于卫星C 的速率B .卫星B 在M 点所受合外力一定大于物体A 所受的合外力C .卫星C 的运行角速度可能小于物体A 的角速度D .卫星C 所受地球引力可能大于物体A 所受地球的引力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 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 ,t 1时刻,司机加大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增大为2P ,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 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设汽车所受运动阻力恒定,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中汽车速度v 和牵引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 )10.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圆环半径为R ,圆环上套有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小球A 、B(均可看做质点,且小球A 、B 用一长为2R 的轻质细杆相连,现释放两球,在小球B 由静止开始沿圆环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增加的机械能等于B 球减少的机械能B .A 球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B 球减少的重力势能C .A 球的最大速度为3/2gRD .细杆对A 球做的功为4mgR /3二、实验题:(13题每空1分,14题、15题每空3分,共21分)11.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调整卡尺两测脚间距离,主尺和游标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卡尺两测脚间狭缝宽度为_________ mm ;若要狭缝宽度调到0.20 mm ,应使游标上第________条刻度线与主尺上表示_________ mm 的刻度线重合(游标尺0刻度线为第0条)。
12.卫星绕地球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几乎没有压力,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某同学在这种环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航天器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
(1)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原因;(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3)待测质量的表达式为m= 。
13.利用图(甲)装置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如图(乙)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交流电的周期为T,(1)则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_。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写出名称和符号),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的大小F=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9分+10分+10分+10分+10分=49分)14.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υ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
试利用两图线求出物块的质量及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5.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
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 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60 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 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6.如图所示一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用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一为θ的斜面上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和最低点绳的拉力差为F,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 。
17.如图,质量m =60kg 的高山滑雪运动员,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雪道滑下,从B 点水平飞出后又落在与水平面成倾角θ=370的斜坡上C 点.已知AB 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 AB =25m ,B 、C 两点间的距离为S =75m ,(g 取10m /s 2,sin370=0.6),求: (1)运动员从B 点飞出时的速度v B 的大小; (2)运动员从A 到B 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8. 如图所示质量为M =1kg 足够长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有一质量为m =1kg 大小不计的物块,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
开始时物块和木板都静止,现分别给木板和物块同时分别施加一水平向左、向右的恒力F 1=F 2=6N ,当物块在木板上相对木板滑过2 m 的距离时,撤去恒力F 1和F 2(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 2)。
(1)求力F 1对M 做的功; (2)求系统达到完全静止的整个过程中长木板在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
(3)求系统达到完全静止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8分+8分+8分+10分+10分=44分。
按题号在方框内作答)11.0.65 4 412.(1)物体与接触面间几乎没有压力,摩擦力几乎为零; (2)弹簧秤示数F 、圆周运动的半径R 、圆周运动的周期T ; (3)FT 2/4R 2π.13.(1)a =2124)(T S S -(2)重锤质量m , F =m ⎥⎦⎤⎢⎣⎡--2124)(T S S g (或:F =mg -)(32)(012221S S T m S S ++) 三、计算题:14.解:由υ~t 图形可知,物块在0~3s 内静止,3~6s 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6~9s 内做匀速运动,结合F~t 图形可知: F f = 4N = µmgF 3-F 2 = 2N = ma υ2 = 6m/s = at = a ×3由以上各式各m = 1kg µ = 0.415.解: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运动的距离:s 1=vt .设刹车时汽车加速度大小为a ,汽车的质量为m ,有F f =ma ,其中F f =0.40mg .自刹车到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s 2=av 22所求距离s =s 1+s 2=158.9 m. 16. M =θsin 62mG FR 17.解:(1)由B 到C 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竖直方向: h BC =Ssin37o =221gt 水平方向: Scos37 o =υB t 代得数据,解得 v B =20m /s (2)A 到B 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Mgh AB +W f =221B mv代人数据,解得 W f = 一3000J所以运动员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3000J18.解:(1)对ma mg F m =⋅-2:μ 解得:2/3s m a =设拉力F 的作用时间为t ,则m 的位移 221at x =对a M g M m mg M '=⋅+-⋅12)(:μμ 解得:2/1s m a ='M 的位移: 221t a x '=' 2='+x x 解得:t=1s, x=1.5m m x 5.0=' 拉力F 做的功: W=F·x '=3J(2)221/5)(s m M mg g m M a M =++=μμ s a v t M M 511== m t a x M 1.02121=='' X 总=0.6m(3)Q =w m +w M =12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