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倒虹管工程设计_曹晶
千岛湖配水工程渌渚江倒虹吸管布置优化设计

置一圈防裂钢筋。基岩面以上主河槽段埋管外包 混凝土厚 1.0 m, 其余段 0.8 m。钢管基础坐落在强 24 Dam and Safety 2017㊃4
强度 ȡ5.0 MPa, 有效墙厚不小于 0.8 m, 孔距 1.0 m , 钻 孔 的 孔 底 至 基 岩 面 以 下 0.5 m 。 此 处 基 岩 面 主要是含泥砂砾卵石与全强风化粉细砂岩的交 界面。 原设计倒虹吸管横剖面布置详见图 1。
By LI Jin:Optimization design of Luzhu River inverted siphon
千岛湖配水工程渌渚江倒虹吸管布置优化设计
李 进 1, 房敦敏 2, 陈永红 2 (1.杭州市千岛湖原水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6; 2.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122)
风化基岩上。 原深基坑设计、 施工方案将占用大量农田, 存 在基坑边坡易失稳、 基坑排水难度大、 汛期易被江 水淹没、 需大量临时借地用于堆放开挖料, 干扰当 地的正常交通、 生活等不利因素。为加快工程建设 进度, 减少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有必要对基坑 设计、 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2 原设计布置方案
Titl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Luzhu River inverted siphon in Qiandao Lake water distribution project// by LI Jin, FANG Dun-min and CHEN Yong-hong// Hangzhou Municipal Qiandao Lake Raw water Co., Ltd. Abstract: Luzhu River inverted siphon in Qiandao Lake water distribution project has some construc⁃ tion difficulties, such as adverse geological condition and many influence factors of surrounding environ⁃ ment.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layout of inverted siphon are optimized.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raises the water supply steel pipe on the right bank by 5 m.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scheme and the opti⁃ mized scheme are m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is feasible and has obvious ad⁃ vantages, such as reducing the amount of excavation and backfill of 1.3ˑ105 m3, shortening the construc⁃ tion time by three months and better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了《苏州河段深层排水 调蓄管道系统工程规划》,2017年6月28日苏州
河深隧工程(试验段)开工,表明上海的排水深隧系 统工程正式启动建设。目前作为主体工程的苏州河 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以下简称苏州河深 隧工程)正处于项目建议书阶段,为系统论述该工 程建设的必要性,特撰写本文,与业内专家学者交 流商榷。
2019年2月第2期
D01:10.16799/ki.csdqyfh.2019.02.027
城市道桥与防洪
防洪排水105
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建设的 必要性分析
汉京超,徐文征,曹晶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摘要:为有效应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提标、内涝防治及面源污染控制等问题,上海规划建设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 蓄管道系统工程(简称苏州河深隧工程)。由于该工程规模较大、影响面广,同时国内尚未有排水深隧工程的建成案例,因
此从响应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需要、满足上海市相关规划及政策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国际化大 都市水环境治理的需要、满足智慧城市精细化设计和管理的需要、树立深隧技术解决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程示范等角度
出发.系统论述了苏州河深隧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建设苏州河深隧工程依据充分、效益显著、意义重大、影响深
2满足上海市相关规划及政策的要求
2.1《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公示稿),上海的城市目标愿景是努力把上海建 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 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际大都市。为此规划提出,要建设更可持续 的韧性生态之城,包括完善防汛除涝保障体系、建 成能有效抵御突发性灾害气候的现代化城市防汛 保障体系、高标准建设和改造城镇雨水系统,以及 提升水环境质量等。而苏州河深隧工程作为提高 城市排水防涝标准、完善防汛除涝保障体系,以及 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依托工程,其 建设需求迫切、工程意义显著。
深汕特别合作区某过河污水倒虹管设计实例分析

深汕特别合作区某过河污水倒虹管设计实例分析【摘要】在总结传统倒虹管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某过河倒虹管为例,提出合理的设计优化,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过河污水管;倒虹吸;设计实例1 工程概况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处于深汕高速、324国道厦深铁路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广汕铁路交汇点。
2018年12月16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成为深圳第“10+1”区。
该工程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某高新产业小镇内,属于市政道路配套管网建设项目,污水管正常情况下沿道路敷设,过河时需采用倒虹吸形式从河底穿越,河道水面宽度40m,河道红线宽度90m,河底高程4.2m,该河道为新开挖河道,河道规划不通航。
本次设计污水管上下游管径DN700,设计坡度3‰,设计充满度0.7,设计污水流量424.4L/s,设计流速1.48m/s。
2 过河污水倒虹管设计2.1 倒虹管的形式倒虹管通常有直管型(凹字型)与多折型两种形式,见图1与图2。
直管型适用于河面与河滩较窄,或障碍物面积与深度较小的情况;多折型适用于河面与河滩较宽阔,河床深度较大的情况[1]。
本工程倒虹管采用直管型与多折型相结合的形式(见图3),过河管前半段采用折线型,过河管后半段采用直管型,这样既可以减少进水井深度,管道中的沉积物又可以被冲刷至出水井中,避免污染物在过河管段中间沉积,便于后期清淤维护。
图1 直管型倒虹管图2 多折型倒虹管图3 直管型与多折型相结合倒虹管2.2 管道定线及选址倒虹管进出水井及管道应布置于道路及河道红线内,且管道线位尽可能与河道中线垂直,以期缩短倒虹管距离。
管道在过河处往往会碰到桥梁基础等障碍物,桥梁规范并未规定其他建(构)筑物与其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2]》规定了排水管线与其他建(构)筑物的最小净距为2.5m,建议污水管线在过河时与桥梁基础的最小净距控制在5m以上。
第二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备(给水排水)优秀设计奖 评选结果公示

9
二等奖 公建29 国家游泳中心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0
二等奖
公建3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区地下商业建筑及下沉花园中国传统元素景观 设计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1
二等奖 公建39 广东科学中心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12
二等奖 公建49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
优秀奖 公建44 天泽岛酒店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优秀奖 公建69 援尼泊尔八尼帕综合技术学校给排水设计
优秀奖 公建念馆扩建工程(新馆)
设计单位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设计院 深圳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内蒙古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徐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等奖 公建7 中石化科研及办公用房
三等奖 公建73 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前后广场景观工程
三等奖 公建74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兰田三舍热源改造
【城市滨水】上海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设计

【城市滨水】上海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设计上海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设计2017-05-05 作者:来源:archdaily 分享上海虹口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贯通设计位于上海脉搏黄浦江沿岸的北外滩滨水区是最受上海市民和游客喜爱的目的地之一。
北外滩位于虹口区,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近年来正在转型成为市民的生活中心,规划的逾七百万方的办公大楼、餐饮及商场或在建中或已完工。
上海市市委市府提出的贯通浦江两岸、联结其它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成为全市人民共享公共空间的整体愿景也正在同时推进。
虹口规土局委托 HASSELL 为北外滩滨江进行总体规划,旨在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打开亲水景观廊道。
规土局要求联通滨水水岸各区域的同时,还需将虹口区正在进行的多个城市更新项目与滨江相连,并通过公共项目激活重点区域。
恢复黄浦江的历史面貌HASSELL的项目愿景是“虹观浦江”,用花园式的滨江绿地缝合基地各个地块,重塑其历史上独特的公共绿地身份,释放虹口北外滩滨江潜力。
当地居民能够从中找回与母亲河的联系,进一步认可虹口区浓厚的人文气息。
为此,基于不同的景观规模,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核心策略来解决阻碍基地释放未来潜能的几大现状问题。
北外滩拥有多处历史保护建筑,我们希望利用虹口区现存的历史保护建筑资源来打造独具特色的场所,包括前日本驻上海领事馆。
绿色,活跃的滨河空间实现上述愿景的关键举措是规划设置了三条活跃的路线形成连贯的滨江空间,打通之前被切断的区域,以供人们在2.5公里长的黄浦江沿岸散步、骑行或慢跑。
我们在绿化腹地内还提出了“流光步道”的概念,一路清辉、绿茵遍地,串联北外滩区域的多家酒店,形成游客可一览城市及滨江风光的观光步道。
HASSELL在各个层面为基地制定了完整的功能策略,水岸区侧重设置丰富的活动场地功能,布置一系列绿色水岸空间供全年举办各类文化休闲娱乐活动。
小清河菜园桥倒虹跨河顶管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小清河菜园桥倒虹跨河顶管施工质量控制【摘要】结合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菜园桥倒虹跨河顶管施工经验,阐述了沉井及跨河顶管施工中控制质量的一些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中提高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沉井;跨河顶管;质量控制1.工程概况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在菜园桥以西设倒虹一座,将滨河北路的污水接入滨河南路污水干管。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进水井1座、出水井1座,深度分别为12.458m、13.97m,d800钢筋砼管(ⅲ级管)2×132.56米。
根据勘察报告,结合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因素,采用沉井、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式,顶管施工跨越小清河河底。
胜建集团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参照以往施工经验,不断优化施工工艺,严格实行过程控制,最终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2.沉井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沉井具体施工工艺为:基坑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刃脚垫层施工→首节沉井立内模和支架→首节沉井绑扎钢筋→首节沉井立外模和支架→首节沉井浇筑混凝土→首节沉井养护及拆模→封砌预留孔→首节沉井凿除垫层、挖土下沉→二节沉井立内模和支架→二节沉井绑扎钢筋→二节沉井立外模和支架→二节沉井浇筑混凝土→二节沉井养护及拆模→封砌预留孔→二节沉井挖土下沉→三节→井底清理→沉降观察→铺筑封底混凝土→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2.1沉井制作的质量控制由于沉井高度达13~15米左右,因此,井身混凝土分三节浇筑完成。
(1)钢筋绑扎立模,浇注砼均要求严格按设计文件、规范等进行施工。
(2)要求对角线距离相等,沉井尺寸准确。
(3)要求模板拼装整齐、平直、漏缝嵌密实,防止漏浆。
(4)要求模板内清洗干净,才允许浇灌砼。
(5)串筒相距3-4米,分层浇灌砼用振捣器振捣密实。
2.2沉井下沉过程的质量控制(1)刃脚高差控制:排水下沉时,由于不带水作业,故刃脚高差锅底的形成和移动都比较直观,根据高差的大小可以有效地改变锅底的大小、深浅和平面位置,以此来达到对刃脚高差的控制。
凹型倒虹管的设计要点与实例分析

建设 ,这使得新城 区的排水管网还必须通过 旧城区
进 行 污 水处 理 。而新 建城 区与 旧城 区之 间通 常 有一 些 天然 或人 为 的屏 障 隔 断 ,如 :河 流 、洼 地 、 山涧
等。此种情况下的排水管要通过障碍物时,则需要 采 用倒 虹 管 ,这 样倒 虹 管便 成 了 穿越 天 然 屏 障连接
( )对选 择好 的穿越 线地 下 的地质 情况进 行 详 4
建 设 。城 市 的 排 水 管 网 系 统 是城 市 正 常 运 行 的关 键 。如今 ,城市 化进 程 越 来越 快 ,地下 管 网往 往跟 不 上地 面建 筑 的进 程 。基础 设施 建 设跟 不 上新 城 区 建 设 的发展 ,特 别 是污 水 处理 厂 ,往 往 滞 后于 城市
流 速 时 ,可 使 用其 中 的一条 ,暂 时关 闭一 条 。穿过 小河 、 沟和 洼地 的倒 虹 管 , 旱 可敷 设一 条工 作 管道 。 当 穿过特 殊重 要 构筑物 ( 如地 下铁 道 ) 的倒 虹 管 ,
3 凹型倒虹管 的实例 分析
某 工程 为一个城 镇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干管 工程 。在该镇城 区有两条河流 ,与城市纵横交错 , 将 城镇 分为 三大 片 。该 设计 的污 水处 理厂 配套截 污 干 管工 程 的截污 干管 服务 全镇 8% 0 以上 ,排水按 合
一
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 市配套基础设施的
定是 否 可行 、有 利 的标准 主 要有 两 点 :一是 选 择此 位置 不 会 引起排 水 管 网的过 大 迂 回 ;二 是过 障 碍物 后 排 水 管 道 能 继 续 按 原 有 管 道 的埋 深 坡度 继 续 敷 设前 行 ,并 能顺 利 到达 目的地 。 ( )在 选 好 穿越 位 置 后 对 倒 虹 管 穿越 障碍 物 3 处 的地 形环 境进 行 实地 测量 。测量 的 目的是 要选 择 倒 虹 管 的穿越 线 ,使 其距 离 近 ,有 较 好 的施 工 工作 面 ,从 而减 少倒 虹 管 的设计 长度 和 降 低施 工难 度 。
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沉井施工的监督管理

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沉井施工的监督管理
顾俐格;苏宇
【期刊名称】《建筑施工》
【年(卷),期】2016(038)007
【摘要】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全线采用钢管顶管,其工作井、接收井均为沉井法施工.通过对各井位不同地质特点的分析,结合理论计算,提出了该工程沉井施工的监督管理重点,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其经验对该地区今后的沉井施工也具有借鉴作用.
【总页数】3页(P957-958,965)
【作者】顾俐格;苏宇
【作者单位】上海市水务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中心站上海200232;上海市水务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中心站上海2002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73
【相关文献】
1.亭角大桥连通管线工程北围涌段顶管施工中的沉井施工工艺 [J], 何智斌
2.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的BIM技术应用 [J], 钟俊彬;周文斌
3.亭角大桥连通管线工程北围涌段顶管施工的沉井施工工艺 [J], 何智斌
4.亭角大桥连通管线工程北围涌段顶管施工中的沉井施工工艺 [J], 何智斌
5.大口径长距离钢顶管注浆减阻技术: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为例 [J], 冯锐;张鹏;苏树尧;马保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鉴于合流制截流系统中旱流污水量和设 计合流截流污水量的数值差异较大,为保证黄浦 江倒虹管在旱流和合流截流的情况下均能正常运 行,设计中设置 2 根倒虹管,分别使用于旱流和合 流截流两种情况,以保证倒虹管内有较好的水力 状况。当旱流时,运行其中 1 根倒虹管,且定期轮 换使用,互为备用;当合流截流时,则 2 根倒虹管 一起运行。
2 工程规模
2.1 规划年限 工程的规划年限为 2020 年,并适当考虑 2050
年的发展状况。 2.2 设计参数
黄浦江倒虹管主要是收集浦西的合流污水过 江通过浦东南线 SA 泵站的提升接入浦东南线污 水总管。由于浦西徐汇、卢湾二区内的 6 个排水系 统均为合流制,因此该工程采用的是截流旱季污 水和初期雨水的收集方式。
经实地测量资料获悉,倒虹管过黄浦江时该 断面的现状河床底最深深度约为 - 10.5 m。黄浦江 下游河道为规划疏浚河道,因此规划河床深度要 大于现状河床深度。因为龙华机场黄浦江倒虹管 过江处的河床位置不属于规划疏浚河道,且该处 的河流冲刷和淤积情况一般,所以该处的规划河 床深度与现状河床深度相近。 3.4.3 高程计算
黄浦江倒虹管前的浦西截流总管旱季为重力 流,在雨天最大流量(即设计流量)时为满管流。倒 虹管过黄浦江只能采用下倒虹型式。由于倒虹管 过黄浦江须穿越沿江码头和驳岸,其下部桩基较 深,只能采用垂直“扁担式”的倒虹管过江方式。 3.3 倒虹管的管径和数量 3.3.1 倒虹管的管径
设计规范对倒虹管内自清流速(大于0.90 m/s) 和冲洗流速(不小于 1.20 m/s)的规定主要是防止 管内泥沙等杂质垃圾的淤积[2]。由于浦西收集系统 是截流原合流制排水系统中的旱流污水和初期雨 水,因此平均旱流污水量,特别是近期旱流污水量 远 小 于 设 计 水 量(雨 季 流 量),为 保 证 黄 浦 江 倒 虹 管 在 旱 流 和 合 流 截 流 的 情 况 下 均 能 正 常 运 行 ,设 计中 2 根 Ф2 700 mm 的倒虹井进水管缩 小 至 2 根 Ф2 200 mm 的黄浦江过江倒虹管,其倒虹管有 效过水断面缩小了 33.6%,在相同运行工况下,使 倒虹管内流速提高了 50.6%。 3.3.2 倒虹管的数量
黄浦江倒虹管工程中浦西倒虹井位于上海市 燃料公司码头南侧,浦东位于规划预留的 规划管廊内。
收稿日期:2012- 05- 07 作者简介:曹晶(1969-),男,浙江宁波人,高级工程师,第三 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研 究和管理工作。
H2— ——管线覆土层保护厚度,m,(根据“室外 排 水 设 计 规 范 ”规 定 :倒 虹 管 的 管 顶 距规划河底一般不宜小于 0.5 m。上
海航道局要求:一般根据黄浦江的河 段 水 位 基 面 、水 深 变 化 、现 状 及 发 展 规划等因素,管线上覆土层厚度须保 证在 3 m 以上,来满足通航标准和技 术要求。该项设计考虑到超重货轮和 客轮的重锚冲击,选取 H2=5 m) D1— ——倒 虹 管 内 净 尺 寸 ,m,(该 项 设 计 为 D1=2.2 m) D2— ——倒 虹 管 壁 厚 尺 寸 ,m,(该 项 设 计 为 D2=0.22 m)。 对计算结果进行取整得:黄浦江过江倒虹管的 埋设深度为绝对标高 - 20 m(吴淞高程)。 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H=- 20 m 大于最深的 桩基深度 - 15.0 m (即 H=- 17.42 m);H=- 20 m 大 于交通部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规定的两根污水管 穿越黄浦江部分的管顶标高应控制在 - 15.5 m(即 H=- 17.92 m)以下的要求。 最终确定黄浦江过江倒虹管的埋设深度为绝 对标高 - 20 m(吴淞高程)。 3.4.4 倒虹管坡度 黄浦江倒虹管的高程设计中,浦西倒虹井处的 倒虹管内底标高为 - 20.0 m,浦东倒虹井处的倒虹 管内底标高为 - 20.4 m,过江倒虹管以 0.66%的下 降坡度由浦西坡向浦东。设置坡度的作用主要有: (1)便于施工排水;(2)便于养护清砂。 3.5 倒虹井的设计 3.5.1 倒虹井的结构设计 浦西和浦东黄浦江倒虹井均采用内径为 Ф14.0 m 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沉井,沉井内底标高 均为 - 21.30 m,刃脚底面标高均为 - 26.30 m。浦西 倒虹井井顶标高为 2.50 m,原地面标高为 4.80 m; 浦 东 倒 虹 井 井 顶 标 高 为 4.00 m, 原 地 面 标 高 为 6.80 m。两座沉井均采用水力机械下沉,水下封底, 井内竖向排管结束后,部分素土回填。 浦西和浦东黄浦江倒虹井均采用外阶梯式沉 井 井 壁 ,其 作 用 在 于 :(1)便 于 在 沉 井 施 工 时 减 小 下沉的摩阻力;(2)通过节省工程量来节约工程投 资。 3.5.2 倒虹井中流槽和竖向管的设置 浦西和浦东黄浦江倒虹井中均设置了流槽、竖 向导流管,以及转向为 90°的弯头,并且其周围至 标高为 - 2.49 m 的中间平台间均用素土回填。工程 设计的这种考虑主要有以下优点:(1)减小倒虹管 系统的局部水头损失;(2)防止倒虹井中泥砂的沉 积 ;(3)增 加 井 内 压 重 ,解 决 沉 井 的 抗 浮 问 题 ;(4) 便于倒虹井内中间平台的设置。有利于养护和管
城市道桥与防洪
防洪排水
157
况是不同的,具体详见表 2 所列。
表 2 黄浦江倒虹管流速计算表
各类情况
管道设计 流量
管道旱季 平均流量
管道近期旱季 平均流量
流量 /m·3 s-1
18.43
6.10
3.75
单管流量
9.22
6.10
3.75
/m·3 s- 1
管内流速
2.43
1.61
0.99
/m·3 s- 1
QADWF=(1+f)Q1+Q2+Q3 式中:F— ——三产污水增加系数;
Q1— ——生活污水量; Q2— ——工业废水量;
156 防洪排水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 年 6 月第 6 期
Q3— ——地下水渗入量。 2.3.2 设计水量
(1)合流制系统: Q 合=(n+1)[(1+f)Q1+Q2]+Q3 式中:N— ——截流倍数。 (2)分流制系统: Q 分=KQADWF 式中:K— ——总变化系数。 (3)总管设计水量: Q=Q 合 +Q 分 =(n+1)[(1+f)Q1+Q2]+Q3 +KQADWF 2.4 设计规模 设计水量(即雨季合流污水量):Q=18.43 m3/s 平均旱流污水量(远期):Q=6.10 m3/s 平均旱流污水量(近期):Q=3.75 m3/s 浦西截流总管的设计运行模式详见表 1 所列。
根据有关的水文和航道要求,以河床断面深 度作为控制因素进行设计计算:
H=H0- H1- H2- D1- D2 式中:H— ——黄浦江倒虹管埋设深度,m;
H0— ——实 地 测 量 的 倒 虹 管 过 江 断 面 河 床 底 的最大深度,m;
H1— ——河 床 底 淤 泥 层 厚 度 ,m,(该 项 设 计 根 据实际情况选取 H1=2 m);
黄浦江倒虹管工程是连接浦西截流系统和浦 东污水总管的重要枢纽性工程。浦西截流收集系 统主要是通过浦西 1# 和 2# 污水截流总管,以及浦 西总线来接纳卢湾、徐汇区 6 个合流制排水系统 的污水及初期雨水,并与龙华机场的污水汇合后 自黄浦江龙华机场处过江,通过浦东南线 SA 泵站 的提升接入浦东南线污水总管,再沿耀华支路、济 阳路南下至外环线与南支线(即浦西吴泾、闵行等 地 区 的 污 水)汇 合 ,随 后 沿 外 环 线 向 南 ,通 过 建 平 路连通管往北进入浦东中线总管,沿中线总管向 东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与原南干线污水合并处理 后,排入长江。 1.2 工程内容
1 工程概况
1.1 系统简介 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总的服务面积为
271.7 km2,总的服务人口为 355.76 万人。它的工程 范围包括:浦西徐汇、卢湾的 6 个排水系统的截流 设 施 、截 流 管 道 、黄 浦 江 倒 虹 管(即 龙 华 机 场 过 江 管);浦东地区赵家沟以南的陆家嘴、洋泾、花木等 13 个地区和新区城镇的污水总管、中途泵站、出口 泵站及排放口等。另外,工程还接纳龙华机场地区 3 万 m3/d 的生活污水;浦西黄浦江上游吴泾、闵行 等地区约 70 万 m3/d 的污水。
Y=- 325.500)。规划管线走廊宽度为过江管道中心 线各向两侧外延 10 m。总宽度为 20 m。
确定和控制黄浦江倒虹管管线走廊的作用 是:
(1)保证黄浦江过江倒虹管的安全施工、运行 和养护、管理;
(2)有 效 控 制 黄 浦 江 过 江 倒 虹 管 两 端 的 岸 线 功能;
(3)避免黄浦江过江倒虹管在施工期间对管线走廊 范围以外事物的不利影响。 3.2 倒虹管型式的选择
(2)保 证 黄 浦 江 倒 虹 管 的 运 行 、管 理 、维 修 和 养护。当 1 根倒虹管需要维修、清洗和养护时,另 1 根倒虹管在提高水压线后,在对上游管道正常工 作影响不大的前提下,仍能超负荷正常运行。 3.3.3 倒虹管的设计运行工况
黄浦江倒虹管在不同的情况下其设计运行工
2012 年 6 月第 6 期
工程设计中对倒虹管的敷设位置,敷设数量, 管 材 、管 径 及 敷 设 长 度 、深 度 、斜 管 角 度 以 及 倒 虹 管的管内流速,进、出水井,沉泥槽,事故排出口和 运行、养护、维修等均有较明确的规定。
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黄浦江倒虹管工程是属 于特大型的合流污水管道工程。 3.1 系统定位
根据规划定位(属城市绝对坐标系统),规划管 线 走 廊 浦 西 端 的 定 位 坐 标 为 :(X=- 6 458.259, Y=- 956.504);浦东端的定位坐标为:(X=- 6 557.800,
(1)浦西合流制系统的截流倍数:对直接排入 黄浦江的合流制系统,截流倍数采用 1.5,排入其 它支流的合流制系统,截流倍数采用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