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突破训练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突破训练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突破训练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土膏:A.膏药 B.泥土滋润状晌: A. 晌午, B.一天以内的一段时间笋: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和等。
3.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可以看出。
4.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5.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B B2.雨草花竹笋3.夏春鞭笋过墙4.屋后的那片荒地也长满了野花野草,一片葱绿秀美;连邻居家的竹鞭也从院墙下穿过来,钻出了嫩嫩的竹笋。
5.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下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是()A.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B.妇姑:老妇人和小姑娘。
C. 相唤:互相呼唤。
D.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2.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是3.把这首诗的前两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4.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参考答案】1.B2. 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3.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
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4.示例:我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以及他们劳动的忙碌。
乡下的村庄村庄不大,却很古老,村庄的后面,是座不太(竣峻)拔的小山。
山呈“箕”状,山顶为内弧形的长圆。
整个村庄被半月形的山体包围着,就像一位母亲张开温暖的怀抱,轻轻拥着自己心爱的珍宝,不由让人生出风水宝地的联想。
我喜欢这样的村庄,干净利落,整齐有序,保持着传统村落的自然和地域特色。
一座座房屋错落有(制致),院与院之间或相互(衔衍)接,或留有夹墙,但户与户之间,绝对单门独院。
阳光灿烂,天气和暖。
门角的土地平整,阶前的菜园已收获一空。
院前院后,大都种着树木,桃树、杏树和槐树,一株株遵规守矩,在主人规定的范围内生枝散叶,就像邻里之间的约定,和睦相处,不(遇逾)半步。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一、美文阅读。
二维码时代①如今,大部分人都接触过二维码。
用专业名词来解释,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可看作传统条形码的升级版。
它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形时,其中包含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就能显示出来。
②二维码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信息获取方面,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以存入你的手机中,不用再进行复杂的输入;超市购物,扫描一下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就会映入眼帘;扫描广告画面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关公司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快捷支付方面,出门只带手机不带现金,目前在很多城市已成为常态。
吃完饭“扫一扫”,在便利店扫码支付,甚至连买菜也不再需要找零,菜摊上早就挂上了打印出来的二维码,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户,都觉得“码上支付”方便又快捷。
③然而,二维码支付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
目前,人们使用的二维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码——日常在商店、餐馆里看到的打印在纸上或者制作成塑料牌的,都属于此类;另一种是动态码,即消费者在手机里使用微信、支付宝等付款时,手机上会自动生成付款码,并且只在限定的较短时间内有效。
据了解,与静态码相比,动态码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静态二维码易被篡改,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
④二维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虽然安全隐患尚且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经历二维码时代这一奇妙之旅。
1.本文介绍了二维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等相关知识。
2.用“”在文中画出什么是二维码。
3.第②自然段运用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码上支付”的双重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静态码不如动态码安全的原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期末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突破卷——课外阅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考号: .一、善意的谎言每周一次,我总到附近一间小小的理发店去吹洗头发,两个师傅负责设计发型,一个小学徒专门抓洗头发。
老实说,我很同情那个瘦小的学徒,看得出她很想学发型设计,但由于工作烦琐,加上两位师傅态度冷淡,她只能默默地在肥皂泡沫中消磨..她可怜的青春。
然后,有一天,机会忽然来了。
新年前的一个月,两个师傅要求加工资遭拒绝,一起辞职。
老板娘一时请不到人,除了亲自上阵外,还给小学徒进行“速成训练”,另外再请了个小工负责抓洗头发。
小学徒升级后,战战兢兢的,颇没自信。
而许多老顾客也不来了,生意顿时冷清起来。
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
一天,踏入店内,特地指定小学徒为我吹头发,小学徒受宠若惊,拿着吹风机的手都微微地发着抖。
卷吹梳弄一小时后,我朝镜一望,哎呀,那发型硬绷绷的,好似戴了一顶不合时宜的帽子。
小学徒站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眼巴巴地望着我。
我赶快露了个笑容,说:“这个发型真不错,谢谢你!”小学徒的额头舒展开了,笑嘻嘻地把我送出小店。
再去理发店时,我依然..指定由她来吹饰。
她面带微笑,双手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惊讶极了,不由得真心实意地说道:“你梳得实在是很好哩!”小学徒脸若鲜花,灿然生辉。
1.题目“善意的谎言”在短文中指的是()(填序号)(1分)①“这个发型真不错,谢谢你!”②“你梳得实在是很好哩!”2.写出短文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2分)消磨——()依然——()3.小学徒前后两次为“我”吹头发,她的表情和手的动作变化很大。
请用文中的相关词语填空。
(4分)(1)第一次的表情:,手的动作:。
(2)第二次的表情:,手的动作:。
4.通过小学徒前后两次为“我”吹头发的变化,可以看出“我”那句“善意的谎言”给小学徒带来了,从中也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的人。
(4分)二、古人谈读书(两则)其一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一、阅读理解。
一位父亲的托举早上9时左右,北京地铁四号线,还是像往常一样人潮拥挤。
那天,来北京旅游的他带着6岁的女儿乘坐地铁四号线去动物园玩。
出了地铁,他牵着女儿上了扶梯。
正当他和女儿上到中间时,缓慢运行的电梯突然停了一下,然后猝不及防地往回倒。
不过是1秒钟的时间,改变了一切。
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电梯出事了!第二反应就是一定要保护好女儿!好多站不稳的人,一下子摔倒了。
摔倒的人,又砸在了下面的人身上。
他和女儿也倒在了电梯上,不过幸运的是,他紧紧抓着女儿的手。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从压在身上层层叠叠的人中,使劲把女儿拉过来,再用力把地高高举起来——这样,摔倒的人再也压不到她了。
几秒钟后,电终于停下来了。
那几秒钟,对他来说像过了一个世纪,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女儿一定没事,女儿一定没事”。
回过神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爬起来,把女儿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检查了个追,看看地有没有受伤。
直到确定女儿安然无恙后,他才感觉到自己的脚很疼,低下头,看到自己的两只脚都在不停地流血,右脚还有一个大血洞。
但剧痛并没有让他的心情坏下来,他一直沉浸在女几安然无恙的喜悦里。
这位父亲,年仅31岁,叫吴良,来自湖北咸宁通城。
他在那个危险的瞬间,用一个会生忘死的托举,诠释了父爱的含义。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猝不及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仔细读短文,写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那几秒钟,对他来说像过了一个世纪”。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在那个危险的瞬间,用一个舍生忘死的托举,诠释了父爱的含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突破训练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突破训练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中访幽人们说“青城天下幽”。
在盛夏的蒙蒙细雨中,我们步入青城洞天。
这里古木参天,真可谓“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错落的群峰,云雾缭绕,我不禁想起两句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里虽没有禅房,却多道观。
山回路转,只见天师洞的殿宇掩映在葱郁的古木之中。
偶尔两个健步如飞的轿夫抬着一乘滑竿从身旁掠过,一眨眼便消失在翠色里,山雾便立刻掩了上去,只见一片山岚萦绕……这真正是道家仙境!我们继续向天师洞攀登。
雨淅淅沥沥,把树叶洗得更青翠了。
岩石上雨水、泉水交汇在一起,静静地流淌着,溅起晶莹的水花。
潺(chán)潺的流水声,偶尔的鸟鸣声,更增添了山中的寂静。
这不正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吗?虽是雨天,一路上游客却也不少。
但游客隐匿在深山幽谷中,听不见他们的欢声笑语,似乎游客们都融进了森林、山岩和源泉。
踏着纷纷雨滴,我们走上了龙桥栈道。
侧面凌空,下面是郁郁苍苍的林木,从十几丈的山谷中生长起来,真是幽得深邃,幽得隽(juàn)永。
走在栈道上,俯瞰(kàn)幽谷,心里爽快极了,冷不防脖子里掉进几滴凉丝丝的雨水、泉水,那真是爽到心底里去了。
我们夜宿峰巅的上清宫,那里又是一番情趣。
深沉的黑夜,静静的道观,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夜半磬(qìng)声,清晰可闻,更让人感觉到峰顶上的寂静。
虽然次日下起了雨,我们未能欣赏到壮丽的日出和云海。
然而我却领略到了雨中青城山的幽趣和雨趣。
的确,“青城天下幽”,雨中的青城山更幽,简直是“幽趣横生”!1.短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分别描写了青城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下面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曲径通幽处”与“鸟鸣山更幽”两句中的“幽”意思不同。
B.全文是围绕题目中的“访”字来写的。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含答案)1. 我能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1)这是一段描写小虾______的文字。
从______等动词中可以体现出小虾吃东西非常小心。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______的人。
(2)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从小虾吃食物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怕”的哲学南怀瑾古时有一位太子,声望已经很高了。
可他还要去周游列国,以提高自己的声望。
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乡下老头儿,要求见太子。
他腋下夹把破雨伞,言不压众,貌不惊人,但自称可以做君王的老师,帮助君王平天下。
通报以后太子召见,这老头儿说,听说你要周游列国,但就这样去不行,你要拜我为老师,要处处捧我;在各国宴请你的时候,上位要让我坐,这样你才能成功。
太子问他,这是什么道理?老头儿说,我以为你很聪明,一点就透,你______(果然、竟然)还不懂,可见你笨。
现在我告诉你,你是太子,出去绝对不会坐次要的位置;而你的声望已经这样高了,此去也不会再增加多少。
如果带上我这样一个糟老头子,并处处恭维我,那么大家对你的认识就不同了,他们会认为你很了不起。
第一,你礼贤下士,非常谦虚。
第二,这糟老头子的肚子里究竟有多大的学问,人家搞不清楚,对你就更敬畏了。
如果使各国对你产生了这两种认识,你就成功了。
这位太子照他说的做,______(果然、竟然)成功了。
这不只是一个笑话,由此可读懂人生。
有时候,把好位置让给别人坐,自己在旁边帮着抬轿子,是很有必要的。
这就是“君子三畏”的道理,也是一种哲学。
一个有思想哲学信仰的人,;而一个无所畏惧的人,。
(选自《论语别裁》)(1)选出文中横线上运用恰当的词语。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一、阅读训练。
长白山,与你相约那一秋的天池胡雪漫天池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为火山喷发后的火口积水而成,高踞于长白山主峰之巅。
远跳天池,呈椭圆形,周围长约13千米,水面海拔高达2150米,面积9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4米。
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青铅一样的色泽,使得天池犹如镶嵌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
湖周峭壁百丈,晴朗时,峰影云朵倒映万顷碧池之中,天水相连、()。
大部分是湛蓝,少许泛着黄绿。
天池水面偶尔有大风拂起的微波,煽动着一圈圈激情的涟,像绿色绒布上充满着巧克力般丝滑质感的纹理,如梦如幻,浮浮动在碧泉湖幽灵静谧的世界里。
长白山天池的美是独特的,它神奇壮美、绚丽多姿。
怀着()之情,从天池而下,大片的原始森林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呈深绿色,而有阳光的地方呈浅黄色。
眼前的视野是那样苍茫,像一个老人长满老茧的手,保护着这绝美的缥缈仙境。
我不禁在想,倘若是赶上春天来,春风乍暖,山下万树含烟,百花齐放,山顶却依然白雪皑皑,天池必将宛如一位()、粉腮凝眉的仙女,()在茫茫白雪中。
那一夜□思绪只在天池荡漾□天池□生来就是天外圣物□如修炼千年的神秘精灵□被大自然深情相拥□一池震撼心灵的生命之水□豁然洞穿了我稚嫩天真的灵魂□倏地,在幽蓝静谧的天池上优雅起舞……1.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写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恋恋不舍色彩缤纷亭亭玉立玉骨冰肌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短文第1自然段按照由_____及_____的顺序描写了天池。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______、______、海拔、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描写了远望天池的样子。
(2)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在全段起___________的作用,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描写了天池独特的美。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期末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突破卷——课内阅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考号: .一、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用“____”画出语段中的一个拟人句。
由这句话我想到了__________这个四字词语。
(2分)2.选段描绘了两幅画面,请你给这两幅画取名。
(2分)(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3.作者描写的这些景物写出了乡村__________的特点。
(2分)4.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之情。
(2分)A.对花儿和竹笋的喜爱B.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
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
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1.用“____”画出描写王葆心理活动的句子。
(2分)2.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4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________,得了一个宝葫芦。
李四远足旅行,游到了________,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突破训练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土膏:A.膏药 B.泥土滋润状晌: A. 晌午, B.一天以内的一段时间笋: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和等。
3.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可以看出。
4.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5.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B B2.雨草花竹笋3.夏春鞭笋过墙4.屋后的那片荒地也长满了野花野草,一片葱绿秀美;连邻居家的竹鞭也从院墙下穿过来,钻出了嫩嫩的竹笋。
5.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下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是()A.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B.妇姑:老妇人和小姑娘。
C. 相唤:互相呼唤。
D.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2.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是3.把这首诗的前两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4.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参考答案】1.B2. 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3.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
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4.示例:我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以及他们劳动的忙碌。
乡下的村庄村庄不大,却很古老,村庄的后面,是座不太(竣峻)拔的小山。
山呈“箕”状,山顶为内弧形的长圆。
整个村庄被半月形的山体包围着,就像一位母亲张开温暖的怀抱,轻轻拥着自己心爱的珍宝,不由让人生出风水宝地的联想。
我喜欢这样的村庄,干净利落,整齐有序,保持着传统村落的自然和地域特色。
一座座房屋错落有(制致),院与院之间或相互(衔衍)接,或留有夹墙,但户与户之间,绝对单门独院。
阳光灿烂,天气和暖。
门角的土地平整,阶前的菜园已收获一空。
院前院后,大都种着树木,桃树、杏树和槐树,一株株遵规守矩,在主人规定的范围内生枝散叶,就像邻里之间的约定,和睦相处,不(遇逾)半步。
那些树木,枝杆圆润饱满,枝条伸展,苞蕾微鼓,年华正轻。
可以想象,若有一日枝头盛开,它们的花朵,足以把一座小院点亮,一朵花开,就是一片无限的春光。
这些懂得生活的人们,守护着家园,守护着村庄,点种着自已喜欢的树木、庄稼。
乡间的泥土味,清香的庄稼味,和他们身上的汗珠一样,和成一股乡村的气息。
夜晚的村庄,月明星稀。
各家的院里院外,门楼上,都悬挂着一对新年的大红灯笼,既装饰了门面,照亮了街道,又能让人感受到村庄的温暖、祥和、喜庆。
村庄朴素的本性,就在于夜晚的柔美,白天的安宁。
(选自《时文精粹月色中的栀子花香》煤炭工业出版社)1. 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
2.“风水宝地”的意思是。
下面的词语与“风水宝地”的“宝”字意思不同的是()。
A.国宝B.宝藏C. 宝石D.宝刀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把村庄比喻成,把小山比喻成,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4.“院前院后,大都种着树木,桃树、杏树和槐树,一株株遵规守矩,在主人规定的范围内生枝散叶,就像邻里之间的约定,和睦相处”,这段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村庄、院落。
5.短文通过对描写了哪些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1. 竣制衍遇2.风水好的地方。
A3. 拥着的珍宝一位母亲张开温暖的怀抱形象地描绘出小山的“箕”状和村庄与村后小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时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
4.拟人干净利落,整齐有序。
5.短文描写了院里院外的树木、夜晚村庄的灯笼。
表达了作者对朴素自然、整洁有序的村庄的喜爱眷恋之情。
乡下孩子我是乡下孩子。
在小镇长大。
乡下可好玩哩!乡村的夏夜,吃过晚饭,洗过澡,就躺在门板或竹榻上,仰望灿烂的星空。
听妈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辨认哪是牛郎星、织女星、北斗星。
猜着一个个谜语,向爸爸妈妈提出一个个古怪问题。
乡下蚊子多,光摇扇(shàn shān)子还不够.要点起蒿草烧的火把,那气息很浓郁很好(hǎo hào)闻。
傍晚,常在天井和晒谷场上,和小伙伴一起玩“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的游戏。
还有捉迷藏,那更有趣啦!屋里屋外,上梁钻洞,到处(chǔ chù)乱躲。
竹林中、草堆里、谷仓、大橱,甚至爬到阁楼、横(héng hèng)梁上,满身灰尘、蜘蛛网也毫不在乎,还一个劲地喊:"快来找我——快来找……”乡村天地广阔,到处是孩子们的天地。
春天,去山野挖野蒜、野菜和竹笋,炒年糕可香哩!还去采桑叶,用火柴匣养蚕宝宝,看到蚂蚁般的细蚕从卵中孵出,那欢乐劲儿实在难以形容。
夏天,到溪中去游泳,抓鱼捉虾,打水仗,用石子在水面打水漂(piāo piào),比谁打得多。
秋天,除了到山上去采山楂、毛栗等野果,更有趣的是到溪滩去抓蟋蟀。
我们家乡的蟋蟀个儿很大,颈上有条黄带子,叫起来声音很洪亮,斗胜后就像大将军那样威风。
冬天,除了捉迷藏,就盼下雪,盼过年。
下雪了,可用米筛做罩子捉麻雀。
过年,就可放爆竹,滚铜板,做彩灯。
到了元宵节晚上,一边拖着兔子灯大街小巷满地跑,汇入了灯的河流,一边观看龙灯和狮舞,那欢乐情景真如同人间天上。
1.在文中括号正确的拼音下面画“√”。
2.比一比,组个词。
辨()郎()辩()朗()辫()浪()3.理解短文内容错误的是()A.我在小镇长大。
是乡下孩子。
B. 春天我们去采桑叶,用火柴匣养蚕宝宝。
C.夏夜,常在天井和晒谷场上,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
D. 元宵节晚上村里有龙灯和狮舞。
4.第三自然段围绕着,按照顺序,描述了四季以及冬天、、时候孩子们的乐趣。
5.用“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从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 shàn hǎo chù héng piāo2. 分辨辩论辫子牛郎朗读浪花3. C4. 乡村天地广阔,到处是孩子们的天地。
时间下雪过年元宵节5. 我是乡下孩子。
在小镇长大。
乡下可好玩哩!感受到作者快乐轻松的心情,和对有趣的乡下生活的怀念和热爱。
风景谈(节选)茅盾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桃树可以称为林,那么这里要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桃林。
花时已过,现在绿叶满株,却没有一个桃子。
半盘旧石磨,是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那又是难得的几案。
现成的大小石块作为凳子,而这样的石凳也还是以奢侈品的姿态出现。
这些怪样的家具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茶社。
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
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
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
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
“这就不坏!”你也许要这样说。
可不是,这里是有一般所谓“风景”的一些条件的!然而,未必尽然。
在高原的强烈阳光下,人们喜欢把这一片树荫作为户外的休息地点,因而添上了什么茶社,这是这个“风景区”成立的因缘,但如果把那二三十棵桃树,半爿磨石,几尺断碣,还有荞麦和大麻玉米,这些其实到处可遇的东西,看成了此所谓风景区的主要条件,那或者是会贻笑大方的。
中国之大,比这美得多的所谓风景区,数也数不完,这个值得什么?所以应当从另一方面去看。
(选自《中国最美的散文世界最美的散文经典珍藏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①A.姿势 B.姿态体育老师耐心纠正同学们做操的()。
同学们斗志昂扬,准备以全新的()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②A.强烈 B.剧烈他扭伤了脚,感到一阵阵()疼痛。
()的光束可能引起烧伤。
2.隙: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
3.文中描写的茶社里的桌面、几案、凳子分别是、、和。
4. “中国之大,比这美得多的所谓风景区,数也数不完,这个值得什么?所以应当从另一方面去看。
”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方式,表明作者的态度是。
5.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这个“风景区”成立的因缘是什么?【参考答案】1. ①AB ②BA2. 阝十3. 半盘旧石磨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现成的大小石块4. 疑问认为这里的风景值得留恋5.茶社单纯有那些简陋的物品构不成美丽的风景,因为有了人们乘凉的活动才成了风景区,人是这里最美的风景,人类的精神活动使这里的风景变得生动,给人鼓舞及奋进的力量。
屋顶上的月光(节选)夏夜,一家人在房顶睡觉是常有的事。
在房顶睡觉,特别凉爽,比闷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
母亲收拾着枕头,被单,我们姐妹顺着梯子早早爬上房顶。
屋顶上的月亮,从一弯新月,到一轮满月,我看着它缺圆盈亏。
不变的,是月亮的光芒,莹白,安详,静静的,柔柔的,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
屋顶的月光,就这样无声无息流淌着。
妈妈与我们轻声地说着话。
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妈妈的故事真多啊!月色朦胧,在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姐妹不知不觉睡着了。
半夜觉得夜凉了,忽然醒来,睁眼看到妈妈正轻轻地为我们盖上薄被。
月光下,年轻的妈妈,真的好美啊,柔和的脸上带着笑音,眼睛特别亮。
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
我觉得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妈妈深深的爱里面了。
多年以后,我离开故乡,读到席慕容的诗《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月亮的晚上响起……”我的眼前,是屋顶上的月光,亮堂堂的。
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
(选自《思维与智慧》 2012年第19期)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ABAC式的词语,再仿写两个。
2.短文中妈妈在月光下给我们讲的故事是、。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A.表示话未说完B.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C.表示语言中断4.阅读短文,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故乡屋顶的月光莹白、安详,所以作者一直怀念至今。
()(2)姐妹俩在屋顶不知不觉第睡着了,是因为妈妈讲的故事很无聊。
()(3)“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
”这是一个比喻句。
()(4)短文表面上写屋顶的月光,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无声无息不知不觉不伦不类不好不坏2.嫦娥奔月牛郎织女3.B4.(1)×(2)×(3)×(4)√5.读了短文,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妈妈对孩子深沉的爱。
雨的四季(节选)刘湛秋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