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电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海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系别: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完成日期:2013年 5 月10日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电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电梯性能的好坏,除了电机等硬件以外,电梯控制系统是其核心因素。
目前电梯控制系统主要有三种控制方式:继电器控制系统、PLC 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
继电器控制系统由于故障率高、可靠性差、控制方式不灵活以及消耗功率大等缺点,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微机控制系统虽在智能控制方面有较强的功能,但也存在抗扰性差、系统设计复杂,一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等缺陷。
实践表明可编程序控制器对电梯进行控制优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其性能有很大改善。
因此,本设计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对五层电梯的自动控制。
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对电梯发展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介绍,电梯系统软硬件设计,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制和仿真。
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梯自动控制;仿真Abstract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reasing number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modern city, elevator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of daily living. And lift performance for better or worse, in addition to hardware such as motor,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is its core element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inly three kinds of control methods of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relays, PLC control system the control system,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Relay control system because of the high failure rate inflexibility, poor reliability, control methods, as well as disadvantages, such as power consumption, is now gradually being phased out. Micro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or intelligent control with strong features, but there is also poor immunity, complex system design, technical defects such as general staff it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ir maintenanc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of the elevator control than traditional relay control, its performance has improved substantially. Therefore, this design using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five-story elevator. Content of the paper included the elevator development and introduction to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programming and simulation of control system.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gramme is practical.Keywords: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elevators control; simulation目录1.引言 (1)2.电梯技术简介 (1)2.1.电梯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1)2.2.电梯的分类 (2)2.3.电梯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3. PLC的基本概念 (5)3.1. PLC的由来 (5)3.2. PLC的定义 (5)3.3. PLC的特点 (6)3.4. PL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7)3.4.1. PLC结构 (7)3.4.2. PLC工作原理 (8)3.5. PLC控制系统与其他控制系统的比较 (9)3.5.1. PLC与微机控制系统的比较 (9)3.5.2. 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10)4.电梯的控制系统 (11)4.1.电梯的工作原理 (11)4.2电梯的机械系统 (11)4.3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 (12)5.电梯的PLC控制系统 (14)5.1.电梯的PLC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14)5.2.电梯的控制要求 (14)5.3.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 (14)5.4. PLC的选择 (15)5.5.电梯的PLC控制系统梯形图 (16)5.5.1.开关门环节 (16)5.5.2.层楼信号的产生与清除环节 (17)5.5.3.停层信号的登记与清除环节 (18)5.5.4.外呼信号的登记与清除环节 (18)5.5.5.电梯的定向环节 (19)5.5.6.停层过程环节 (19)5.5.7.停车制动过程环节 (20)5.5.8.启动加速、稳速运行、停车制动环节 (20)6.仿真软件的介绍及调试运行 (20)6.1.仿真软件的介绍 (20)6.2.软件中梯形图的编写 (21)6.3.梯形图程序仿真 (23)总结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7)附录1 (27)附录2 (29)附录3 (30)附录4 (31)附录5 (31)附录6 (33)附录7 (34)附录8 (34)1.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梯高,工作居住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毕业设计(论文)-PLC自动控制扶梯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I - 自动控制扶梯的危机控制原理摘要自动扶梯广泛用于酒店、商场、地铁、火车站、写字楼、机场等场所,在方便顾客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采用PLC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编程简单、使用方便、检修维护方便等显著优点。
将PLC应用于自动扶梯上,可大大提高自动扶梯的控制水平,使自动扶梯达到了更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跟继电器控制自动扶梯相比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它实现了自动扶梯的电脑化控制,使自动扶梯更趋智能化。
自动扶梯采用伺服驱动,Y-Δ切换启动。
从电梯运行的安全要求和检修运行要求出发,同时考虑到电梯操作的便利性,程序设计主要实现三种运行状态:自动运行、手动运行、检修运行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扶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当发生某种特殊情况时,扶梯在外部手动信号的作用下,进入手动运行状态,当系统检修时,插入检修盒,进入检修状态。
在电气系统组成以后,为了实现最优控制,需要精心的编制PLC的控制程序。
在PLC控制程序中需要进行处理的逻辑信号首先是安全回路检测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给出相应的运行状态显示和报警信号。
关键词自动扶梯PLC 控制系统Automatic escalator principle of crisis managementSummaryEscalators are widely used in hotels, shopping malls, subway, train stations, office buildings, airports and other places, in the convenience of our customer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This design uses a PLC control system, high reliability, stability, programming is simple, easy to use, repair and maintenance convenience obvious advantages. PLC applied to the escalator, the escalator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ontrol, so that the escalator to reach the desirable control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relay control escalators have a qualitative leap. It implements a computerized control of the escalator, so that the escalator more intelligent. Escalators servo drive, Y-Δ start switch. Running from the elevator maintenance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operating requirements,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nvenience of elevator operations, programming realization of three main operating states: automatic operation, manual operation, maintenance running.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the escalator into the auto-run state; when the occurrence of certain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escalator in the role of the external hand signal, to enter manually run the state, when the system overhaul, insert the repair box, enter the maintenance state. After the electrical system components in order to achieve optimal control, requires careful preparation of PLC control program. Control program in the PLC logic required in the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first security detection signal, by processing these signals are given the appropriate operating status display and alarm signal. Keywords Escalator PLC Control System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II -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3)1.1 课题背景 (3)1.1.1 (3)第2章自动扶梯的结构及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PLC控制的小型货物升降机调速系统设计

0 前言在当今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现代化的技术被广泛的运用于工况实践,升降机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的人力拖动,到现代的微处理器控制的以液压和机械为驱动单元的发展过程。
直到现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在升降机中的投入使用,以及高运算速度的微处理器使得升降机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了。
它的应用人的智慧是无穷尽的,针对单一的动作系统,人们又提出是否能在构造成型的硬件系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硬件系统动作的多样化。
因此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机械设备在这种几乎是必然的情况下产生了。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继电器控制技术的发展基础上开发起来的,现在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
它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编写的程序进行逻辑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并通过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功率晶体管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已日趋完善,变频调速用于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其性能胜过以往任何一种交流调速方式,而且结构简单,因而成为交流电动机调速的最新潮流,由于笼型电动机占电动机总数的比例很大,故其调速方法和控制技术无疑将成为电动机控制的关键技术,而变频器与笼型电动机的结合则是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最佳选择。
该系统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较高的控制精度及较宽的调速范围,便于使用维护以及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及远程控制等性能,因而受到普遍欢迎。
1 概述1.1 升降机发展历程与趋势升降机(Lifter)作为垂直的运输工具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它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运输工具,其地位相当于“垂直运动的汽车”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1]。
升降机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的人力拖动,到现代的微处理器控制的以液压和机械为驱动单元的发展过程。
直到现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在升降机中的投入使用,以及高运算速度的微处理器使得升降机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了。
基于S7-200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S7-200 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随着人们对电梯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方便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让电梯得到快速发展。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力控组态软件和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的电梯控制系统。
该控制系统使用西门子S7-200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CPU226作为控制器,实现对电梯的精确控制;并利用装有力控组态软件的工控机作为上位机,来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和数据采集。
CPU226和上位机采用PPI接口来进行数据通讯和交换。
分析了电梯的控制原理,对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和力控组态画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
该电梯控制系统具有层楼信号的产生与消除、停层信号的登记与消除、电梯的定向、停车信号、开关门环节及报警等功能。
[关键词]电梯;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组态软件Design of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7-200 PLCZhang Jing(Grade07,Class1,Major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 zhong 723003 Shanxi )tutor: Wang MingwuAbstract: As elevator is the vertical traffic tools of a modern high-rise buildings, it closely contact with people's life .as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safe running ,high efficiency, comfort and convenience the unceasing enhancement of the elevator , the elevator has fast develop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software based on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nd Siemens PLC. The control system uses the Siemens S7-200 series PLC CPU226 as the controller to achieve precise control of the elevator; and the use of configuration software installed industrial computer as the host computer, achieve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to monitor and data collection. CPU226 and PC interface with PPI data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Analysis of the elevator control theory, the control system hardware architecture, software design and power control configuration screen for a more detailed explanation.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has the floor and the elimination of signal generation, stop the registration and the elimination of the signal level, elevator directional, stop signal, switching the door sessions, alarm functions and so on.Keywords: Elevator;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control ; Configuration software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PLC四层楼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PLC四层楼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摘要: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
PLC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
本文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四层电梯的控制系统,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实践证明,PLC可编程控制器和MCGS组态软件结合有利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PLC ;4层楼电梯控制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
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等。
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
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
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
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
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有在英国出现水压梯。
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
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
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
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
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
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
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
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
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
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垂直升降货梯动力系统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垂直升降货梯动力系统设计作为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设计中,以达到掌握技能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垂直升降货梯是现代物流领域中最常见的设计,因此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垂直升降货梯的动力系统设计。
一、需求分析货物升降电梯作为一个大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它的功能与使用领域极为广泛,如物料提升、混合料提升、装载及拆卸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的需要分析由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高度:货梯的提升高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度会影响到机械部件的承受能力以及带动起重重物所需要的能量。
2.负载体积:这是货梯设计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必须明确知道重物的重量,才能选择合适的电机和传动装置。
3.提升速度:在考虑负载体积和提升高度时,同样不得忽略货梯的提升速度。
需要确保提升速度不仅能够满足需求,并且可以保证提升安全。
4.额定负荷:货梯的额定负荷是指它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重量。
这需要根据货梯的结构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二、动力系统设计1. 垂直升降货梯结构设计垂直升降货梯的结构由电机、减速器、齿轮、链条、滚轮和导轨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2. 电机选择电机是货梯动力系统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选择一个符合货梯最大负载的电机,同时,还要考虑到起重的峰值。
在选择电机时,不仅需要满足带动重量和提供稳定输出的要求,还需要确保其能够承受垂直运动时的震动和冲击。
3. 减速器选择为了使电机产生合适的转矩和速度,货梯需要使用减速器进行牵引。
减速器的功用是通过使用减速机中的齿轮,将电机的转速降低,从而产生额外的扭矩。
同时,减速器还可以在保证货梯精度的同时增加货梯的稳定性。
4. 密封件为了提高货梯的运行效率,减少能量的浪费,可以使用降低摩擦力的密封件。
同时,也可以使用油封保护装置,从而提高质量和防止物料的外溢。
基于PLC的四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1.1
1.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
2.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3.轿厢
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摘
本文介绍了西门子公司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在四层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四层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提出了四层电梯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设计过程、系统组成,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电梯控制系统方案。四层楼电梯分为在1层,2层,3层,4层四个楼层停靠时的其他楼层呼叫的种种情况,主要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来实现四层楼电梯的启停以及那些呼叫的情况。轿厢升降和电梯门开关由两个直流电机分别控制。每层电梯门旁都装有呼叫电梯上下行的按钮,轿厢内有1至4层的内部选择按钮和开关门按钮,轿厢运行的井道内装有楼层定位行程开关,电梯门两侧有开关门定位行程开关。
关键词:电梯,PLC,S7-200
Abstract
Introduces Siemens S7-200 series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in four layers of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application,gives the PLC control four elevator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s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Puts forward four elevator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control system overall design scheme, design process, system composition, and has designed a set of complet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scheme. Four floors elevator into in tier 1, 2 layer, layer 3, 4 layer four floors in the other floors calls while docked, the various,Mainly through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to realize the four floors elevator start-stop and those calls.Elevator car lift and the elevator door switch respectively by two dc motor control. Each elevator door are equipped with call elevator fluctuation done button, elevator car 1 to 4 layer in the internal select button and open the door-close button, elevator car running well equipped with floor within the tao positioning travel switch, the elevator door both sides have open closed positioning travel switch.
毕业设计---PLC控制的三层电梯升降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电梯生产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些电梯厂也在不断改进设计,修改工艺,更新换代生产更新型电梯,电梯主要分为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两大部分,随着自动控制理论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拖动方式与控制手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流调速是当前电梯拖动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电梯控制系统主要有三种控制方式:继电路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
继电器控制由于故障率高,可靠性差,控制方式不灵活以及消费功率大等缺点,目前已经逐渐被淘汰。
微机控制系统虽在智能方面有较强的功能,但也存在抗扰性差,系统设计复杂,一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等缺陷,而PLC控制系统由于运行可靠性高,其维修方便,抗扰性强,设计和调试周期短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目前也广泛用于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
关键字:PLC 电梯自动控制目录摘要 (1)第一章前言 (2)1.1电梯的起源 (2)1.2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第二章电梯的机构 (3)第三章硬件的选择 (6)3.1.1PLC的定义 (6)3.1.2PLC的基本结构 (6)3.1.3PLC主要的特点 (7)3.1.4PLC的工作原理 (8)3.1.5PLC内部运作方式 (9)3.2.1PLC的系统硬件设计 (10)第四章电梯控制系统原理及硬件组成 (11)4.1电梯控制系统原理 (11)4.2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11)4.3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设计 (12)第五章三层电梯升降PLC控制的设计 (13)5.1电梯控制的功能要求 (13)5.2PLC选型及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13)5.3梯形图程序设计 (13)5.4系统的调试与操作 (18)结束语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前言1.1电梯的起源说到电梯的起源要从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最原始的提升系统说起,但这一类起重机的能源均为人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直升降电梯控制系统的分析1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日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取代微机实现信号控制。
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
本设计在用尸LC控制变频调速实现电流、速度双闭环的基础上,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条件下,实现电流、速度、位移三环控制。
2硬件电路2.1硬件结构PLC为西门子公司S7-200系列CPU221,PLC接受来自操纵盘和每层呼梯盒的召唤信号、轿厢和门系统的功能信号以及井道和变频器的状态信号,经程序判断与运算实现电梯的集选控制。
PLC在输出显示和监控信号的同时,向变频器发出运行方向、启动、加/减速运行和制动电梯等信号C2. 2电流、速度双闭环电路采用YASAKWA公司的VS一61665 CIM- RG5A 4022变频器。
变频器本身设有电流检测装置,由此构成电流闭环:通过和电机同轴联结的旋转编码器,产生a, b两相脉冲进入变频器,在确认方向的同时,利川脉冲计数构成速度闭环。
3位移和运行曲线控制电梯作为一种载人工具,在位势负载状态下,除要求安全可靠外,还要求运行平稳,乘坐舒适,停靠准确,理想的运行曲线3. 1位移控制采用变频调速双环控制可基本满足要求,但和国外高性能电梯相比还需进一步改进。
本设计一正是基于这一想法,利用现有旋转编码器构成速度环的同时,通过变频器的尸G卡输出与电机速度及电梯位移成比例的脉冲数,将其引入尸LC的高速计数输入端口0000通过累计脉冲数,经式(1)计算出脉冲当量,由此确定电梯位置。
3.2速度控制本方法是利用PLC扩展功能模块D/A模块实现的,事先将数字化的理想速度曲线存入尸LC寄存器,程序运行时,通过查表方。
一忆写入D/A,由D/A转换成模拟量后将理想曲线输出。
3. 2. 1加速给定曲线的产生6位。
/A输出0-5V/0-V 1 OV,对应数字值人16进制数00--FF,共255级。
东洋电梯加速实践在2. 5-3秒之问。
按保守值计算,电梯加速过程中每次查表的时间间隔不亘超过1 Oms o 由于电梯逻辑控制部分程序最大,而尸LC运行采用周期扫描机制,因而采用通常的查表方法,每次查表的指令时间间隔过长,不能满足给定曲线的精度要求。
在PLC运行过程中,其CPU与各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用户程序的执行、信号采集、控制量的输出等操作都是按照固定的顺序以循环扫描的方式进行的,每个循环都要对所有功能进行查询、判断和操作。
在一个周期内,CPU对整个用户程序只执行一遍。
这种机制有其方便的一面,但实时性差。
过长的扫描时间,直接影响系统对信号响应的效果,在保证控制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CPU的周期扫描时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一般只能从用户程序执行时间最短采取方法。
电梯逻辑控制部分的程序扫描时间已超过10ms,尽管采取了1些减少程序扫描时间的办法,但仍无法将扫描时间降到1 Oms以下。
同时,制动段曲线采用按距离原则,每段距离到的响应时间也不宜超过1 Oms o为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本文在速度曲线的产生方式中,采用中断方法,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尸LC扫描机制的限制。
本文采用的PLC有三种中断功能:(1)外部中断;(2)高速计数内部中断(3)定周期中断。
前两种中断各有8个中断点,后一种有4个中断点。
在程序中采用了后面两种中断方式.起动过程采用定周期中断,制动过程采用高速计数内部中断。
中断服务程序放在主程序后,运行状态检测\运行保护\内选外呼等逻辑控制均在主程序中实现。
而运行条件的判断\运行模式的选择\查表等与运行曲线产生有关的程序放在中断服务程序中。
起动加速运行由定周期中断服务程序完成。
这种中断不能由程序进行开关,一旦设定,就一直按设定时间间隔循环,}一,断,所以,起动运行条件需放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在不满足运行条件时,中断即返回。
3. 2. 2减速制动曲线的产生为保证制动过程的完成,需在主程序中进行制动条件判断和减速点确定。
在减速点确定之前,电梯一直处于加速或稳速运行过程中。
加速过程由固定周期中断完成;加速到对应模式的最大值之后,加速程序运行条件不再满足,每次中断后,不再执行加速程序,直接从中断返回。
电梯以对应模式的最大值运行,在该模式减速点到后,产生高速计数中断,执行减速服务程序。
在该中断服务程序中修改计数器设定值的条件,保证下次中断执行。
在PLC 的内部寄存器中,减速曲线表的数值由大到小排列,每次中断都执行一次表指针加,操作,则下一次中断的查表值将小于本次中断的查表值。
门区和平层区的判断均由外部信号给出,以保证减速过程的可靠性。
4程序设计利用变频器PG卡输出端将脉冲信号引入尸LC的高速计数输入端,构成位置反馈.高速计数器累加的脉冲数反映电梯的位置.高速计数器的值不断地与各信号点对应的脉冲数进行比较,由此判断电梯的运行距离,换速点,平层点和制动停车点等信号。
理论上这种控制方式其平层误差可在个脉冲当量范围.在考虑减速机齿轮合间隙等机械因素情况下,电梯的平层精度可达内,大大低于国标的标准,满足电梯起制动平滑,运行平稳,平层准确的要求.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通过位置信号检测,软件实时计算以下位置信号:电梯所在楼层位置,快速换速点,中速换速点,I'I区信号和平层位置信号等.由此省去原来每层在井道中设置的上述信号检测装置,大大减少井道检测元件和信号连接,降低成本。
下面针对在实现集选控制基础上新增添的楼层计数,快速换速,中速换速,门区和平层信号5个子程序进行介绍。
4. 1楼层计数本设计采用相对计数方式.运行前通过自学习力一式,测出相应楼层高度脉冲数,对应17层电梯分别存入16个内存单元D01一D16o楼层计数器CNTIO为一双向计数器,当到达各层的楼层计数点时,根据运行方向进行加,或减计数。
运行中,高速计数器累计值实时与楼层计数点对应的脉冲数进行比较,相等时发出楼层计数信号,上行加1,下行减1,为防止计数器在计数脉冲高电平期间重复计数,采用楼层计数信号上沿触发楼层计数器。
4.2快速换速当高速计数器值与快速换速点对应的脉冲数相等时,若电梯处于快速运行且本层有选层信号,发快速换速信号.若电梯中速运行或虽快速运行但本层无选层信号,则不发换速信号。
中速换速与快速换速判断方法类似,不再重复。
4. 3门区信号当高速计数器CNT47数值在门区所对应脉冲数范围内时,发门区信号.平层信号与区信号判断方法类似,不再重复。
4. 4脉冲信号故障检测脉冲信号的准确采集和传输在本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检测旋转编码器和脉冲传输电路故障,设计了有无脉冲信号和错漏脉冲检测电路,通过实时检测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为消除脉冲计数累计误差,在基站设置复位开关,接入PLC高速计数器CNT47的复位端0001。
5结论本文所述系统基于电气集选控制原则,采用脉冲计数方法,用脉冲编码器取代井道中原有的位置检测装置,实现位移控制,用软件代替部分硬件功能,既降低系统成本,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电梯的全数字化控制。
在实验室调试的基础上,采用上述方法,实地对两台17层电梯进行改造,经有关部分检测和近一年的实际运行表明,系统运行可靠,乘坐舒适,故障率大为降低,平层精度在5mm 以内,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概要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
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
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
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
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
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
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①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③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