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误用例解

合集下载

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标点符号是书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正确可以使文章更加
清晰明了,但是如果用错标点符号,不仅会使文章含义模糊,而且可
能产生混淆和误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1、逗号的误用:逗号的作用是分割话题,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
句子意思的误解。

例如:“小明家在学校附近,他每天步行上学”,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小明家在学校附近。

他每天步行上学。


2、句号的误用:句号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在下一句话开始前,
需要换行,如果不使用句号,会使文章苍白无力。

例如:“你说对我
很重要,我相信你。

”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你说对我很重要。

我相
信你。


3、问号的误用:问号用于疑问句,用于表示疑问,如果没有疑问,不应使用问号。

例如:“你能看清这张图片?” 如果是表达陈述的话,应该改为“你能看清这张图片。


4、引号的误用: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引用书名、诗歌等,如
果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

例如:"学习使人进步",正常情况下,应
该写成“《论语》中有一句话:学习使人进步。


在日常书写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
我们要时刻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尤其是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种类和
使用场合。

不要因为书写过程中的小错误,影响了整篇文章的质量。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冒号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冒号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冒号范文一:关于标点符号的误用,我最常见的就是冒号的错误使用。

冒号在写作中可以表示引出述说、解释说明、列举等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使文章出现语病和错误。

下面我就说一下常见的冒号误用和如何避免它们。

1.用冒号引出非完整句子。

这种情况下,冒号应该被替换为逗号来引出下文。

例如:国庆节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庆祝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幸福,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里的“庆祝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幸福”不是完整的句子,所以应该用逗号引出下文。

2.用冒号连接两个不完整句子。

这种情况下,冒号应该改为分号或者用逗号加“而”来使用。

例如:我喜欢旅行:去过北京、上海、广州。

这里的两个分句都是不完整的,所以应该用分号或者用逗号加上“而”来连接。

3.用冒号表示并列,但是句子不和谐。

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句子结构和词汇搭配是否和谐,要确保两个分句之间存在逻辑联系。

例如: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看电影、游泳、打球和在家睡觉。

这里的共同点是度过假期,所以应该将这些动词用逗号隔开,或者将以冒号开头的句子改为一般陈述句,例如:“我们看了电影,游泳、打球,还在家里睡觉。

”以上就是我遇到的常见冒号误用和解决方法。

在写作中,我们要认真检查自己的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要保证文章语言准确、清晰、流畅。

要点分析:本文是以学生口吻写的,措辞简单清晰,使用了一些运用口语化的表述方式。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介绍了常见的冒号误用及其原因,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总之,本文属于简介又实用的文章,很适合初学者参考。

范文二:在写作中,我经常发现有人误用冒号,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意模糊的情况。

因此,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冒号误用情况及相应的纠正方法。

1.使用冒号引出疑问句。

这种情况下,应该使用问号来引出疑问句,而不是冒号。

例如:你有什么问题需要问:我可以给你解答。

这里的“你有什么问题需要问”是疑问句,应该使用问号而不是冒号。

标点符号使用举例

标点符号使用举例

标点符号使用举例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几个问题一、顿号误用1、注意不用顿号的情况(1)并列各项都带有语气词“啊”“啦”等,口语中停顿比较大,就用逗号。

例①: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例②: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例③:月季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顿号都改为逗号。

(2)表示概数的地方。

例如:?十五六岁?不能写成?十五、六岁?;?四五月间?不能写成?四、五月间?。

约数之间不用顿号。

小心不是约数而是序数或标号。

下面的例子少用了顿号。

例①:一二三班的同学向后退,四五六班的同学向前走。

(当然,加顿号的前提是我们假定共有六个班,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班。

如果只有两个班,班号分别为一二三和四五六,那就另当别说)类似的句子还有:例②: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

顿号不可去。

例③: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三四之间加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就不能在连词前再加顿号。

例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和”前面没有顿号)。

有时该用“和”,不宜用顿号。

例如:我们要行动起来,坚决反对轻视、滥用标点符号的不良习惯。

其实,在书面语中没有问题,如果要读出来,那就可能使人误解为“轻视滥用标点符号”,改顿号为连词“和”似乎更好。

当然,下面的例子顿号使用也不符合习惯。

例如:王丹阳同学非常喜欢书法和绘画、唱歌。

习惯上,并列词语前面用顿号,后面用连词。

(4)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其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①: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智慧,勇敢,坚强。

逗号不能用顿号。

例②: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后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例③: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逗号,最好不用顿号。

有时也用。

如2004年浙江卷C项(5)较长(长的标准是什么?鬼才知道)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语文标点符号常见错误例析

语文标点符号常见错误例析

1、《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解析】序言不用书名号;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但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

《标点符号用法》中对书名号是这样定义的: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实际使用中,电影名、电视剧名以及歌曲、乐曲、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的名称可用书名号;书名或篇名的简称或合称,也可用书名号。

二、误用逗号2、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解析:“他就以鬼神为饵”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这是大层次之间的停顿。

3、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解析:“一方面……一方面”连接的是两个并列的分句,所以应把“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三、误用顿号4、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解析:“制冷、解冻”属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是并列分句,因此,后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以区分不同的层次。

5、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产品、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获得的效益。

解析:顿号使用有误。

“规模小”与“技术、产品、管理水平”之间不构成并列关系,应将“规模小”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6、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

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解析:本句是陈述—件事实,并不是在提出疑问,所以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7、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解析:虽有疑问词,但没有疑问语气。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一. 问号使用错误:1. 他很诧异地说:“怎么不动笔?你不会做?”问号是句末点号,对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的倒装问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末句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

2. 在黑色的夜里,秋虫唧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呢?还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呢?那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呢?选择问句的复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中间用逗号。

3. 我们要正确回答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他们的青春.生命、幸福。

欢乐植根在什么地方?虽然含有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但从整个句子来看不是疑问句的,句末不能用问号。

二. 叹号使用的错误:1.“啊!啊!”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

两个叹词连用时,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

2.鼓动吧!风。

咆哮吧!雷。

闪耀吧!电。

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

3.啊!这个地方多么奇妙啊!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时,只在末尾用叹号。

三. 顿号使用的错误:1.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提出“抬龙头、摆龙身,全身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设海上山东,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全面发展。

有些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为人们熟知,这些词语中间不用顿号。

2. 小岗村在里屋架峰六、七里的地方。

3. 我任教高三年级十一、二班的时候,他是十一班的学习委员。

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例二),相邻的两个数字间要用顿号(例三)。

4.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要用逗号。

5. 一些外省市的小型水泥运输船,由于其吨位小、运输成本高、安全性能差而逐渐被淘汰。

并列短语间停顿较大的,一般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四. 分号使用的错误:1. 从一般意义上说,知识创造主要通过两条途经进行:一是教育;而是研究。

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说标点符号的误用

例说标点符号的误用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例: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 波,线条柔和„„ 明确:句中“三、四”是约(概)数,中间不 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例: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明确: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不 能缺顿号。
3.连词(“或”“与”“和”等)前面误用顿号。 例1: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 上一个名。 例2:篮子里有番茄和黄瓜、豆芽等。 明确:例1“或”前面不能用顿号。例2并列词语间, 最后的并列用连词,应改“番茄、黄瓜和豆芽” 。 4.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例: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 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明确: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 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说标点符号误用
南丹中学 龙慧林
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请了个教书先 生写一副对联。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 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个秀 才知道这个财主平时为富不仁,对人十分刻薄,就 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书生念给财主听,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财主很高兴,就把对联贴到门上。
1.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了分号 A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 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B .天花板是白色的;墙是蓝色的;墙上挂着地 图;地板刚刷过漆。
明确:并列的分句之间如果没有逗号,则 不用分号,把句中的分号改为逗号。有任何 一分句用了逗号,则可用分号。
2.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第二天大家都来观看,个个都大笑不止, 财主出来一看,原来是对联上加了标点,变成 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公文写作中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公文写作中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解析:括号内行文末尾需要时可用问号、叹号和省略号。除此之 外,句内括号行文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九: 附件名称后使用标点符号 例12: 附件:1.××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工作领 导小组成员名单;(错误) 附件:1.××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工作领 导小组成员名单(正确) 解析:附件名称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三: 同一形式的括号套用 例5: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 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 (责任单位:各镇(街道))(错误)
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 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 [责任单位:各镇(街道)](正确) 解析: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 套用括号时,应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常见错误五: 在图、表说明文字末尾使用句号 例8:(图表略) 注:以上各项数据统计截至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 城市人口指常住户籍人口;规模工业企业个数统计为新 口径。(错误) 注:以上各项数据统计截至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 城市人口指常住户籍人口;规模工业企业个数统计为新 口径(正确)
解析: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 尾不用句号。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 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常见错误六: 在标示发文年号时使用括号不规范 例9:根据×发[2013]3号文件精神,…… (错误) 根据×发〔2013〕3号文件精神,…… (正确)
解析: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 应使用六角括号。
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及相关要求。(正确) 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 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

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示例

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示例

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示例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

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及冒号等,这些点号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专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问号和叹号也兼属标号:就其表示句末停顿而言,是点号;就其表示句子语气而言,是标号。

【标点符号用法的常见错误】一、问号的误区1、虽然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不能用问号。

例:鲁迅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一谈的问题。

(问号改为逗号)例:他完全知道这件事该不该谈?(问号改为逗号)2、疑问句中问号错放在句中。

例:什么时候动身?老师。

(句号、问号、叹号都是句末点号。

——什么时候动身,老师?)二、叹号的误区3、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以及呼语在感叹句句末,叹号不能用在句中,必须放在句末。

例:多美啊!黄山的风景。

(主谓倒装)(多美啊,黄山的风景!)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状中倒装)(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例:再见吧!妈妈。

(呼语放在句末)(再见吧,妈妈!)三、顿号的误区4、在用了“和”“跟”“与”等连词的地方,用了顿号。

例:孩子们给地里劳动的父母送开水、红薯、和煎饼。

(孩子们给地里劳动的父母送开水、红薯和煎饼。

)5、在朗读不需停顿的并列词语内部用了顿号。

例:每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每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6、在表示约数的数字之间用了顿号。

例:这名小学生看上去八、九岁的样子。

(这名小学生看上去八九岁的样子。

)7、次序语用了括号,后面误用了顿号。

例:(1)、不得迟到。

(2)、中途不得退场。

[(1)不得迟到。

(2)中途不得退场。

]四、冒号的误区8、句中在没有较大的停顿处错用冒号。

例:班主任都在开会,讨论:高三的复习课该怎么上。

(班主任都在开会,讨论高三的复习课该怎么上。

)9、冒号一般一直管到句末。

例:当主任宣布:张义获得博士学位时,大厅里顿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问与连续问的区别
1.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 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 使? 2.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 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3.我们与这个星球上的各种动物到底是什么关 系?该如何相处?我们该怎样做才对?
分号与逗号之间的误用
1.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 个微笑,那是鼓励。
非疑问句而误用句号
1.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刑,人 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 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2.《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 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 的? 3.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都直接关 系到青少年的情感、精神能否健康发展。
3.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 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 暂行办法”。
括号位置的误用
句内括号误置
1.《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老 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 知者深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3. “ 冰 塔 儿 ” 既 简 洁 又 生 动 , 把 糠 葫 芦 形 容 得 晶 莹 可 人 (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
4.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 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5. 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 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引语中“某某说”后面误用冒号
1.“在考场上千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慌,”老师再三叮嘱说: “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 整。” 2.“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 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新题精练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年一度的妈祖金身巡游活动拉开帷幕,队伍绵 延了两、三里,数万民众祈福。
B.看不清屏幕上显示的字,手机软件功能太多,操 作步骤烦琐……等,诸多原因导致老年人对于新技术是 既爱又怕。
C.“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穿越历史的迷雾, 站在时代的高处,我们不但能感受到每一处江山胜迹 的独特之美,更能体悟到每一处江山胜迹的宝贵价值。
句外括号误置
1.出版社在2013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 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附言栏内注明 所购书目的名称、册数)。
新题精练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 成熟迈出第一步。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 摸着你。 C.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 自北向南沿运河依次排列。 D.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 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2. 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 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3.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 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 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会的实力。
4.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立方米 的河堤加高的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 规模大。
引语中的句末点号误置
1.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 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 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 一种不事琢磨的天然之美。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 着你。
3.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 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标点符号误用例解
省略号与“等”连用
1.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 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2.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 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 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是现今假名 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顿号与“和”“及”等连用
1.“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2.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 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 猫的妖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 尽致。
D.国家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赋予校车通行 优先权,其宗旨就是给孩子特别的“照顾”。
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表约数的数词之间误用顿号
1.小河对岸三、四里外的浅山,好似细浪微波, 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2.昨天的作业太多,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 过占全班的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 就更不好说了。
句中并列的词语之间逗号与顿号的误用
1.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 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 说读写能力的养成。
2.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 “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 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 本上是娱乐。
3.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 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 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书名号与引号之间的误用
1.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小说“边城”中 故事发生的原型地——湘西茶峒镇去旅游。 2.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 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 反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