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三种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主要的因素是阶级力量的对比注意:1、对于资产阶级军事独裁专政的认识当资产阶级统治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面临社会的各种力量的反对,如封建王朝的复辟、下层人民的反抗等,其政权尚不牢固,需要强有力的政权巩固统治。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的军事专政正是适应了这一历史要求而出现的。
其政权无疑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这从其内外政策及实施效果便得以证明,其存在于非常的历史条件下,一旦资产阶级统治牢固下来,这一条件即可丧失,并且军事专政也违背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原则,必不可能长久2、对法西斯主义的认识法西斯是20世纪特有的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同20世纪重大事件密切相关。
20世纪的法西斯运动可分为前后两大阶段,以1945年为分界线。
1945年以前属于法西斯产生、发展和大规模泛滥阶段,在这一阶段法西斯运动掀起过两次浪潮,一是一战末期和战后初期法西斯的滋生,这主要包括1919—1921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党、1920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纳粹党;二是从30年代大危机到二战结束,这是法西斯运动大规模泛滥时期。
在这次浪潮中,法西斯在意大利以外的国度内相继建立,德国的纳粹运动急剧膨胀,纳粹党到1932年上升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日本从1931年开始法西斯化的过程,经过一系列冲突和斗争,日本军部在1934年实现法西斯化,国家政权自1936年广田内阁成立初步实现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进行局部战争和对外扩张的过程相互接近,在30年代中后期结成以《反共产国际协定》为标志和纽结的法西斯集团,40年代初期又结成以《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为标志的法西斯军事集团,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郑寅达同志在《20世纪的法西斯》一文中将法西斯的共性概括为六个方面:(1)法西斯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的产物,是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后才出现的现象;(2)法西斯鼓吹极端民族主义或民族沙文主义,鼓吹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歌颂暴力和战争(这里是两个方面);(3)其社会基础是以小资产阶级分子为主的中下层民众;(4)法西斯主义既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反对传统的资本主义,鼓吹寻求第三条道路;(5)宣扬和推行独裁统治,认为独裁制符合人类社会的天性,是提高本民族内在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最佳手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

幕府政治:是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 又名武家政治。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经室町幕 府,至1867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 治结束。
明治宪法体制 1868年,倒幕派发动政变,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 天皇亲掌权力的天皇政府。此后,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 改革措施, 1889年宪法和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明治宪法:实行天皇制,一切立法、行政、司法、 军事、财政、外交等大权皆集中于天皇;议会的职责是协 助、赞同天皇立法;内阁国务大臣的职责是辅弼天皇,由 天皇任命,对天皇负责;枢密院的职责是“应天皇之咨询, 审议重要国务”,凌驾于议会与内阁之上,左右政务和政 局;军令机关直属天皇,内阁陆海军大臣由天皇任命;法 院必须以天皇的名义行使司法权。 明治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近代天皇制的确立。这是一 种典型的二元君主立宪政体。
二、英国与日本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 大宪章---限制王权的开始 资产阶级革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权利法案----议会至上 历次改革---民主制度的完善 日本政治制度的演变 幕藩体制 ----军事专制 明治宪法体制-----天皇专制 1946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一)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
2009年4月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纪念中发 建交45周年
5、法西斯独裁政体 二战前夕及大战期间,意大利、德国的法 西斯政党凭借暴力夺取了政权,在前所未有 的规模上使国家机关警察化和军事化。两国 在名义上保留着议会,实际上国家的权力完 全被法西斯首领所掌握。同时期的日本虽然 保持着二元君主制,但是在逐步完成军国主 义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专制独裁的性质。
阿道夫· 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 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 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 成为德国元首。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3.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化法制化的表现
(1)、有三个不同的机关分别掌握和行使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2)每一个机 关都是相对独立的,它们在行使各自分掌 的权力时,都不能离开其他机关的协助; (3)、每一个机关都拥有防止、抵御其他 机关侵犯其权力的法律手段。
4.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形成的不同的国家机 构体制
一、决定和监督政府的组成。在议会制国家, 由议会选举产生政府首脑,由政府首脑再组 织政府。一般政府首脑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 担任。
二.在议会制国家,议会拥有倒阁权,即通过 对政府不信任案使政府集体辞职。对政府 的不信任案一般由议会下议院通过。 三.行使弹劾权,即议会对政府高级官员个人 的犯罪或严重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 追究法律责任,罢免其职务或判罪。 四.行使质询权,即议员对政府的政策和政府 成员所管理的职务提出口头或书面询问, 要求有关者做出解释和答复。
资本主义国家的 国家机构
一.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
1.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 (1)政体:君主制 (2)国家机构组织原则:君主集权制 君主集权制:国家权力全部集中在最高统治者君
主手中,其国家权力也存在立法、行政、司法的 分类,但这三种权力都源于和授自君主,受君主 同一控制和监督。
结构要求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专制型的政权组织
现代资本主义各国议会组织结构,一般 有一院制、两院制两种形式,大多为两院 制。两院制即议会由两院组成,一般称为 参议院、众议院,通称为上议院、下议院。 搞一院制还是两院制,是资本主义各国也 是从本国实际出发的。
资本主义国家议会作为立法机 关有较宽泛的权利,具体为:
1.立法权 立法权即以国家名义制定、修改,废止 法律的权利。这是议会的基本权利,通过 这项权利的行使,资产阶级的意志通过立 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的行 为规范。 立法程序是:提案-审议-通过-公布。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1)议会制君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宪制特点
①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权力;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② 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③ 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力,由议会产生并 对议会负责。(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代表:英、两大牙、荷卢比、瑞挪加、日泰马
1.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 行政大权。(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
2.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 3.总统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关键在于总统选举成功
议会
虚位 议会多数 席位政党
总统 实权 总统
半总统制的特点
1、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 定的行政权
2、政府中仍设内阁总理,向议 会而不向总统负责
义民主制度的主要体现。
家。
被美 法等 国仿
效
3.英国议会的结构及权限
英 国 议 会 主要由工党
主要
(最高立法机关) 和保守党掌控
由 贵族
上议院
下议院
组成 (辅助作用)
(至尊议会)
监 协 修改和 立 一定的 对政
督
助
否决权 延搁权
法 权
财政权 和司法
府的 监督
权
权
最高司法机关
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内阁的组成 议会大选后
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
从立法 机关与
资本 主义 国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行政机
议会制共和制关的关
系区分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社会主义国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 家元首产生方式及其
职权范围区分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在国 家元首产生上的不同点是 A、前者由选举产生 前者由选举产生, A、前者由选举产生,后者由国王任免 B、前者由议会产生 前者由议会产生, B、前者由议会产生,后者由选举产生 C、前者由选举产生 前者由选举产生, C、前者由选举产生,后者由世袭的 D、前者由总统决定 前者由总统决定, D、前者由总统决定,后者由议会决定
5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尔青瓦台与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会谈。 月 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尔青瓦台与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会谈。
政治常识第一课第二节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一.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 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
决定、反映;反作用; 决定、反映;反作用;相对独立性
当代国家政体类型: 二. 当代国家政体类型
二、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议会(有立法, 权力中心: 议会(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 国家元首: 君主(象征性的,没有实质性的权力) 国家元首: 君主(象征性的,没有实质性的权力) 政府与议会关系: 政府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其负责 政府与议会关系: 政府掌握行政大权,
C
资本主义的议会共和制和议会君主制的共同点 是( A ) (1)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政府对议会负责, (2)国家元首的权力是世袭的,象征性的和 国家元首的权力是世袭的, 礼仪性的 (3)政府和政府首脑都是由全体公民选举产 生并有一定任期 (4)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中心 A、(1)(4) 、(1)(4 C、(1)(2) 、(1)(2 B、(2)(3) 、(2)(3 D、(3)(4) 、(3)(4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政体分类

对资本主义各国政体形式进行归纳,有以下两种政体。
君主政体: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议会君主立宪政体共和政体:总统制、议会制、委员会制君主政体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或名义上由君主一人掌握的政体。
君主立宪政体是指君主不再享有专制政体下的无限权利,其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限制的政体。
其中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君主的权力受的限制极少,议会君主立宪制所受的限制较大。
共和政体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或名义上都不属于一人所有,而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掌握的政体。
在议会制国家,议会在国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内阁由议会产生,向议会负责;总统由选举产生,一般不掌握实际权力,只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在总统制国家,总统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议会行使立法权,对总统行使一定的制约权。
在委员会制的国家,立法权属于国会,最高行政机构由委员会构成,由议会选举产生。
政体其他分类•根据行政权力的情况,可以分为总统内阁制和议会内阁制;议会内阁制即议会民主制,也称议会制,是一种民主政治制度,特点是其政府首脑需要获得议会的支持才能工作,而这种支持一般通过信任投票的方式得到体现。
因此,在采用这种政治体制的国家中,立法体系与行政体系并不完全分立。
议会民主制的政府一般拥有多个党派,而且政府首脑与国家元首分开。
行政体系一般就是政府的内阁,由政府首脑(一般是总理或首相)领导。
总理或首相以及全体内阁成员一般也是从议会议员中产生,并在任职后保留议会中的议席。
政府首脑往往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在很多国家,内阁或内阁内的任何成员都可以通过议会对其的不信任投票而被免职。
此外,行政体系也可以决定解散议会,重新举行选举。
在议会民主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职务分开。
在大多数议会民主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君主或是总统)是象征性的职位,只拥有些无关政局的权力,例如任命公务员等。
不过国家元首也会保留一些在紧急状态中可以使用的特别权力,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依惯例还是依法律规定)此类权力是在得到政府首脑支持后才会得到实行。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但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
——列宁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根本经济利益,必然要建立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制度,实现资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阶级统治和治理。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和被统治的地位,这种基本的阶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即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强力统治。
无论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
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它为国体服务,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要求。
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阶级力量对比、历史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沿革、民族地区特色等许多因素的差异,因而其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以君主(或国王、皇帝、天皇等)为国家的世袭元首、其所掌握的国家最高权力受国家宪法所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国家中,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分享权力的产物。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介绍

③分类: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已不存在这种形式)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简称议会君主制)(当 代君主制的主要形式)
2.民主 共和制
①定义: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
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多数资本主义
国家采用。) 资本主义
② 分类: 民主共和制
义国家所采用
2.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共和制和议会君主制的共同点有
A、政府(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B、议会拥有立法权与行政监督权
ABC
C、议会拥有弹劾国家元首的权力
D、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3.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区别是 C
A、国家元首的权力是否受到宪法的限制
B、国家元首是否有实权
C
4.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在国家元首产生上的
不同点是
A、前者由选举产生,后者由国王任免
C
B、前者由议会产生,后者由选举产生
C、前者由选举产生,后者由世袭的
D、前者由总统决定,后者由议会决定
不定项选择题
1.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
治外壳,所以一经掌握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
只拥有虚们没实权 由议会产生
总揽行政权力, 统率陆海空三军
当选总统组织
政府首脑的称谓 首相等
总理等
总统
议会的权力
立法、组织、 监督政府等
立法、组织、 监督政府等
立法、监督等
权力机关与行 政机关的关系
组织、监督政府, 政府对议会负责
组织、监督政府, 政府对议会负责
相互独立,议员不能 兼任政府官员,政府 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三种:
其一:君主立宪制,就是保留了世袭的君主,但君主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内阁[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其负责,议会中的多数党的党魁担任内阁首相是政府首脑,议会有权解散政府。
代表国家是英国、日本、西班牙、荷兰等。
这种制度的形成是当初资本主义革命不彻底造成的,是资产阶级和封建主阶级相互妥协的产物。
其二:议会制,其政治制度和君主立宪制的区别主要在于没有保留君主,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民选的总统,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议会形成政府,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解散政府,政府首脑是总理。
代表国家是德国、意大利,以色列和印度等。
这种制度的形成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贯彻“三权分立”原则的产物。
其三:总统制,就是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总统有大选产生掌握行政权,和议会的立法权有平等的权利,议会无权罢免总统也无权解散政府,只能对总统提出弹劾。
代表国家是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等。
美国这种制度形成的原因和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个人威望较高有关,其他国家主要是二战后美国控制下建立的国家。
比较特别的是法国,它的政体既有议会制的成分也有总统制的成分,整体上倾向于总统制。
法国本来是议会制国家,二战后由于戴高乐的个人权威,总统开始具有实质性的权利,并且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倾向于总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