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组织形式
简答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和政权组织形式。

简答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和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它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这一制度的内容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产生、组织、职权和行使职权程序等一系列规定;二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的关系,以及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关系等一系列规定。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课件5:1.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①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②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2.民主共和制 (3)实质 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运用金钱 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
②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对国家进行控制和 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他们维护资产阶级统 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民主共和制的形成与主要权力机关
总统
总理
地位Leabharlann 国家元首,武装、部队统帅, 行政权力的中心
三、议会制和总统制
2.议会制 (1)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 (2)典型国家:英国、日本、意大利。
三、议会制和总统制
2.议会制 (3)运行模式:
①国家行政权力: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 ②政府的产生:
a.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①两院制是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两院并立,分担议会职能的制度。这些国家的两院名称不 尽相同。例如,英国称为上院和下院,日本叫参议院和众议院,荷兰叫一院和二院,等 等。两院制最早产生于英国。英国议会下院素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 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上院在议会体系中只起辅助作 用,表现在监督下院工作、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和否决议案等方面。
三、议会制和总统制
4.半总统制
(1)运行模式:总统由选举产生,是国家 元首,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但不是政府 首脑,政府首脑另由内阁总理担任,向议 会而不是向总统负责。这种政体既有总统 制的特征,又有议会制的特征,一般被称 为半总统制。
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和种类1.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治理社会所采取的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是国家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任何一个国家,不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都要采取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治理社会。
近现代宪法产生后,政权组织形式是宪法的重要内容,建构民主、科学、高效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宪法的基本追求之一。
就政权组织形式来讲,阶级本质不同的国家,都有与其本质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的存在形式看,正是国家权力尤其是主权的归属,决定了政权组织形式的不同。
一般说来,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较为普墒和典型的形式是君主制,资本主义国家较为普遍和典型的形式是共和制,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采取共和制的政权形式。
在奴隶制国家,曾经实行过三种政权组织形式:君主制、贵族共和制、民主共和制。
封建制国家典型的和最普遍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封建专制君主制。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资本家运用手中掌握的资本获取生产的剩余价值。
因此民主共和制对大多数资产阶级政权来说,是资本和财产的统治所能采用的最好形式。
但是,各自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又有明显的差别,概括说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2.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政权组织形式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有不同的分类,按国家权力归属不同,近现代国家主要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下面是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主要形式,说明各国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在寻找采用一种最适合于本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充分考虑各自的国情,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政权的治理功能。
(1)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指君主或国王是国家元首,国家最高权力实际上或形式上由君主或国王一人掌握的政权组织形式。
君主立宪制根据君主或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的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
二元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元首,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保留有国家政治实权,君主任命对他负责的政府,内阁是根据君主的意志组织起来的,是行使权力的机构。
政权组织形式名词解释

政权组织形式名词解释
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国家或政治实体的组织方式和形式。
它描述了
权力的分配、决策的过程以及领导机构之间的关系。
政权组织形式可
以是单一领导者或团体领导的,也可以是集体领导的。
其中常见的政
权组织形式包括:君主制、共和制、民主制、专制制度等。
君主制是
由君主作为最高领导者统治国家的组织形式,君主一般通过血统或继
承取得权力。
共和制是通过选举或其他形式选出代表性领导人或机构,实行权力分立和集体决策的组织形式。
民主制是以人民的意志为基础,通过普选等形式选举产生领导人或机构,实行民主决策和权力制衡的
组织形式。
专制制度是指由一人或少数人拥有绝对权力,并通过强制
手段来控制国家的组织形式。
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在权力分配、领导
制度和决策过程等方面有所不同,对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西方国家现存的政权组织形式

西方国家现存的政权组织形式西方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包括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和君主专制制度。
以下是这些政权组织形式的简要介绍:
1.民主共和制:这是许多西方国家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其特点是国家元首由选民选举产生,政府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机构。
典型代表包括美国、法国、德国等。
在这种制度下,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力的行使受到广泛的民众支持和监督。
2.君主立宪制:这种制度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一个君主,但其权力被宪法所限制,实际政权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和政府负责。
英国就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代表,女王是国家元首,但她的权力主要是象征性的,实际的行政权力由首相和议会掌握。
3.君主专制制度:少数西方国家采用君主专制制度,其中君主拥有相对较大的权力,政治决策主要由君主单独或与一些亲信、贵族共同完成。
沙特阿拉伯是一个采用君主专制制度的例子。
4.联邦制:在一些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采用联邦制,即将国家政权划分为中央政权和各个地方政权。
这样的国家通常拥有多个州或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一定的自治权。
德国、美国和加拿大都是联邦制国家的代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政权组织形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一些变体和混合型态,而且政治体制在演变中也可能发生变化。
1.2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2021年3月5日至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
京召开,由人民选出的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在会议上代表人民参加行使
最高国家权力。会议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
报告和其他报告,各位代表忠实履职,反映人民意志,展示了良好风貌。
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2021湖北6)中国式民主在广泛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能
够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七十多年
的实践证明,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
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
决定性成就。这表明中国式民主( )
①实现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的目标
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大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直接或间 接选举产生。(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 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 度载体。
国家性质(国体)
政体 对
议会制
点
(内容)
体现 (形式)独 立
总统制
代
性 半总统半议会制
议
人民代表大会会制 制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科学精神: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为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 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要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区别。 公共参与:提高关心国际事务、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 和作用的意识;增强国家观念,拓宽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 光。
第4章 政权组织形式

4-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2-1基本内容 基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立法权 2、人事任免权 3、国家重大事项的 监督权。 决定权 4、监督权。
相关法条
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 关”(第2条)。 全国人大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57条 全国人大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57条) 全国人大组成和任期:59条 60条 全国人大组成和任期:59条,60条 全国人大会议制度:61条 全国人大会议制度:61条
简介西方的两类不同制度
1:议会至上 (英国、瑞士) : 英国、 英国 瑞士) 议会的立法权代表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 议会的立法权代表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不 受其他权力的控制。 受其他权力的控制。
“议会至上”不具有普适性 议会至上” 议会至上
发展趋势:议会至上受到限制。 发展趋势:议会至上受到限制。 (英)1998年制定《人权法》,规定法院可以宣 年制定《人权法》 年制定 布议会立法违反《欧洲人权公约》 布议会立法违反《欧洲人权公约》,并可纠正违 法行政行为。 法行政行为。 议会立法不得抵触《欧洲共同体条约》 (英)议会立法不得抵触《欧洲共同体条约》, 法院有权解释共同体条约规范,议会“主权” 法院有权解释共同体条约规范,议会“主权”受 到限制。 到限制。
相关法条
性质与地位:96条第1 性质与地位:96条第1款 条第 组成与任期:97条 98条 组成与任期:97条、98条 职权:99条 100条 101条 职权:99条、100条、101条 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监督权。 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监督权。 1、立法权; 、立法权; 2、地方重大事项决定权; 、地方重大事项决定权;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介绍

③分类: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已不存在这种形式)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简称议会君主制)(当 代君主制的主要形式)
2.民主 共和制
①定义: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
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多数资本主义
国家采用。) 资本主义
② 分类: 民主共和制
义国家所采用
2.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共和制和议会君主制的共同点有
A、政府(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B、议会拥有立法权与行政监督权
ABC
C、议会拥有弹劾国家元首的权力
D、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3.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区别是 C
A、国家元首的权力是否受到宪法的限制
B、国家元首是否有实权
C
4.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在国家元首产生上的
不同点是
A、前者由选举产生,后者由国王任免
C
B、前者由议会产生,后者由选举产生
C、前者由选举产生,后者由世袭的
D、前者由总统决定,后者由议会决定
不定项选择题
1.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
治外壳,所以一经掌握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
只拥有虚们没实权 由议会产生
总揽行政权力, 统率陆海空三军
当选总统组织
政府首脑的称谓 首相等
总理等
总统
议会的权力
立法、组织、 监督政府等
立法、组织、 监督政府等
立法、监督等
权力机关与行 政机关的关系
组织、监督政府, 政府对议会负责
组织、监督政府, 政府对议会负责
相互独立,议员不能 兼任政府官员,政府 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自己
的政权机关。
它主要解决的是同级各类国家机关(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的设置及相互之间的权力划分关系。
●一个国家必须有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只有通过一定的
政权形式,才能实现其对内对外的职能。
国家政体对于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实现其阶级利益和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政体的不适应和不完善,则会妨碍统治阶级意志的实现。
三、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是辩证统一的。
●①国体决定政体。
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利
益,国体构成了国家的阶级内容和基本意志。
因此,国体是政体的本质归宿,它决定着特定的统治阶级选择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为其阶级利益服务。
●②政体反映国体。
政体是特定国体服务的政权组织形式,
必须适应国体的要求,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因此,特定的政体,必然从国家政权形态方面反映和体现着国体的性质。
●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尽管国体是政体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国体并不是政体的
唯一决定性因素,实际上,一国的历史、阶级力量对比,传统
习惯、国际环境等,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政体。
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体相同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
也就是说,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的不同,在相同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也会采用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如英国之所以实行君主立宪制,是与资产阶级同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这一历史条件分不开的。
第二,在一个国家里,国体没有变化,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采用不同的政体。
如法国近二百年来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从未改变,政体却历经多次变化。
第三,国体不同的国家,也可能采取相似的政体。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实行共和政体,社会主义国家也采用共和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