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之见贤思齐,刻苦努力

合集下载

弟子规之见贤思齐,刻苦努力

弟子规之见贤思齐,刻苦努力

弟子规之见贤思齐,刻苦努力弟子规之见贤思齐,刻苦努力【原典】: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释义】: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举,要立即想着去学历看齐;纵然能力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做,以期逐渐赶上。

领导的长处,要多多学习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是本节中“见人善,即思齐”的来源,同时,也是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见贤思齐”的出处。

见到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内心自我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那么,需要我们看齐的贤人到底有多少呢?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如果真要找学习的对象,那么,每三个人里,就至少有一个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

如果真要想努力完善自我,那么,按照孔子所说的这个概率,毫无疑问,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可以成为我们“思齐”的“贤人”,例如单位的一些领导、同事,就在这个范围之内。

对于自己,要多看缺点,以期待能够通过努力而改进;对于别人,要多看优点,以期待能够通过学习而完善自己。

在单位,要在这方面多留心,有的同事或领导修养好,有的能力强,每个人表现优秀的一面,都可以成为我们努力学习的内容。

特别是领导的优点,我们要尤其注意,因为他之所以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肯定不是因为他的缺点,而是由于他的长处。

多向领导学习他的长处,对于一名员工的发展和日后的成功,有着很大的益处。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那些爱学习的聪明人都有自知之明,觉得不如人,便从其他人甚至是对手、敌人哪里学东西,因而变得更聪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他人身上吸收知识和经验,会使你更具才华和能力。

切忌目空一切,甚至连领导也不放在眼里,更拒绝向领导学习。

庄子曰:“井蛙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多向领导学习,才会多长见识,多开阔一下思路,想问题、做事情才能更周全、细致。

向领导学习,还可以让你从领导经历过的事情中接受教训,吸收经验,以免走弯路。

古诗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翻译赏析

古诗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翻译赏析

古诗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翻译赏析“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出自《弟子规全文》之中,其详细解释如下:【翻译】见到人家的优点,我们要马上见贤思齐,向人学习。

即使跟他差距很远,我们也要慢慢努力地去追赶,希望有朝一日能跟他看齐,这是一种好学的精神。

【说明】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看待事物和与他人相处,我们如果都能多看别人的长处,不但和自己相处的人愉悦欢喜,而且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

因为每个人在某个方面肯定都会有比我们做得好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带着谦卑的心去寻找他人的闪光点,那么即使和有很多缺点的人相处,也能从他人身上受益。

与此相反,如果我们带着傲慢的心,仗恃自己的一点学识、观点,用评判和挑衅的眼光来看待周遭的一切,那么即使是圣贤大德的教诲,我们也能找到一些“疏漏”和“失误”,最终也无法受益。

【详解】前面第二十条告诉我们,言语特别的重要,要谨慎小心,它攸关一个人的声誉,攸关一个人一生立身处世的信用问题。

这一条,它就告诉我们要扩充我们的心量。

‘见人善,即思齐’。

当你看到别人有善行,有好事,行好事,我们应该不吝于赞美,不应该鄙视他,更不应该有嫉妒的这种心态。

我们说“见贤思齐”,就是告诉我们要有这样的心胸,要提升自己。

看到别人好的善良的一面,应该要想一想,“即”就是马上,马上反观自己,想一想他这样做很好,我们应该要向他学习才对。

这个“齐”,就是希望也能达成像他这样的水平,达到这样好的境界。

‘纵去远,以渐跻’。

即使我们做不到,能力没有办法像他这样做到,我们也要慢慢的学习,慢慢扩充自己的心量。

“以渐跻”,希望渐渐的也能达到他的境界,像他这样的目标。

为什么要这样勉励自己?我想人都希望自己的境界、生活都会逐渐的提升。

当我们看到人家美的一面,善良的一面,这些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没有做过;我们看到这么美的事情,我们把美的事情,自己也能变成这些美好的事情,不是很好吗?所以这里就鼓励我们见贤思齐。

有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子女表现不错,往往都吝于鼓励,我想我们也应该要修正自己的一些观念。

弟子规全文含解释(4)

弟子规全文含解释(4)

弟子规全文含解释(4)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shì fēi yí wù qīng nuò gǒu qīng nuò jìn tuì cuò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fán dào zì zhòng qiě shū wù jí jí wù mó hū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bǐ shuō cháng cǐ shuō duǎn bù guān jǐ mò xián guǎn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解释】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

)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

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

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

jiàn rén shàn jí sī qí zòng qù yuǎn yǐ jiàn jī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jiàn rén è jí nèi xǐng yǒu zé gǎi wú jiā jǐng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解释】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弟子规全文勤奋学习追求卓越

弟子规全文勤奋学习追求卓越

弟子规全文勤奋学习追求卓越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朱熹所著的启蒙读物,是对儿童进行行为教育的重要著作之一。

它强调勤奋学习、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培养孩子们积极进取、自律自强的品质。

以下是弟子规全文,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提醒和激励每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要勤奋学习,追求卓越。

一、父母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爱,须报德,父母威,须敬恭。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要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二、朝起早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臣心悔。

倒载臂,提步伐,行端倪,不容邪。

立端正,坐端正,臣心端,孝治家。

三、饮食有度食有节,味鲜美,不事细,务在饱。

量饭食,适口矣,禁细食,戒淫口。

果然饭,畜炙肉,味厚腊,不餍俗。

戒煎炒,戒蒸煮,戒多味,戒众脯。

孝子须,爱群食,让益德,让尊位。

饮食孝,饮水节,咸苦酸,亦畜节。

四、容貌整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爱,须报德,父母威,须敬恭。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要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五、言语和雅君子语,言必信,行必果;闻修辞,隐其身。

学文到,性皆忍;心有渊,容无新。

言多慢,事公倍,受恩卑,受益泰。

言少恭,行少敬;惟德馨,遂可贵。

或辞让,或瞿视,或担携,或载饰。

子于秉,亦何辜?古之人,今之师。

六、亲友交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爱,须报德,父母威,须敬恭。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要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七、身心清净心不端,身不正;幽涉内,使魅入。

有则改,无加慢;言笑静,犹立难。

士不休,日夜忧;惟人心,独为留。

弟子规引导孩子养成勤奋努力的好习惯

弟子规引导孩子养成勤奋努力的好习惯

弟子规引导孩子养成勤奋努力的好习惯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对学生的品行和行为进行规范,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重视弟子规的智慧,引导孩子们养成勤奋努力的好习惯。

第一,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弟子规中有句经典的名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就要积极改正和提高;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就要更加努力。

这种自我反省和自我激励的精神,培养起来可以让孩子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第二,培养孩子的良好时间管理能力。

弟子规中告诉我们要“一日之计在于晨”,即一天的计划从早晨开始。

将时间分配合理,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各种活动。

同时,要教育孩子们珍惜时间,不要浪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逐渐养成时间管理的好习惯。

第三,教导孩子们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

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勤中有“志”,即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目标。

教育孩子要培养他们的毅力,让他们学会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不轻易放弃,坚持到底。

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取得成果。

第四,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弟子规中,有一句“先斩后奏”,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先行动起来,然后再向领导汇报。

这里的道理是要教育孩子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团结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可以让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出团队合作的能力。

第五,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弟子规中讲到“人无播种,何有收获”。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责任心,要为自己的行为和言论负责。

要教育孩子们懂得,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只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弟子规是一本关于教育儿童的经典之作。

通过引导孩子们遵循其中的规范和原则,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勤奋努力的好习惯。

这些习惯将伴随他们一生,帮助他们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成功。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_《弟子规》_原文_注释_翻译_解读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_《弟子规》_原文_注释_翻译_解读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出处】本句出自《弟子规》第五章信【原文】见人善①,即②思齐。

纵③去④远,以⑤渐跻⑥。

【注释】①善:优点,长处,与“恶”相对。

②即:立即,马上。

③纵:即使,纵然。

④去:相距,距离。

⑤以:表示转折,有“但是”的意思。

⑥跻:上升,登。

【翻译】看到那些有优点长处的人,我们要希望自己能和他一样;即使和人家的程度相差很多,我们也要付出全力,想办法赶上。

【解释】我们要有“见贤思齐”的精神,看见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要向别人学习,即使相差很远,也要把别人当作自己的榜样,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下去。

古人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要有一颗谦卑的心,去发现别人身上好的地方,然后多学习别人身上好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和别人的相处也会更加轻松愉快。

同样,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点,向别人学习,受益的是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总是用一种傲慢的心态去和别人相处,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那么长久下来,我们就再也没有好学的心态了,这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要多去寻找别人身上的闪光点,最后变为自己的闪光点。

【解读】见贤思齐在生活中,我们没有能力做到别人那样好,但是通过我们慢慢地学习,我们自身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的。

“以跻身”是一种目标,是我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我们鼓励自己,不断扩充自己,以达到那样的境界,最后即使我们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我们的境界、生活也都会有所提升。

所以,“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是很有道理的。

狄仁杰因为有娄师德的推荐,而成为了朝中宰相,后来两人在朝中的地位又变成了平起平坐。

但一山难容二虎,狄仁杰非常想把娄师德举荐到外地去。

武则天知道此事之后,问狄仁杰说:“你觉得师德的德行好吗?”狄仁杰回答说:“他的个人德行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作为将军一直严守边防。

”武则天又问狄仁杰:“他了解人吗?”狄仁杰回答说:“虽然我曾经和他同在一处做官,但是我没有听说他是否了解人。

《弟子规》“见人善,即思齐”是见贤思齐

《弟子规》“见人善,即思齐”是见贤思齐

《弟子规》“见人善,即思齐”是见贤思齐
《弟子规》讲“见人善,即思齐”,“见”是看到,“即”是立即,看到别人好的地方,立即想与别人一致。

这里的“即思齐”与前面的“见人善”是不能分开理解的,落实的过程,有些偏颇问题,如见到人家新买的衣服,自己也即起购买的念头,别人劝告要节俭还有意见,并且引用这句“即思齐”,说这是《弟子规》教的,这是对《弟子规》的片面理解,殊不知“见人善”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见人善”,是别人的善,才能效仿。

《说文解字》中“善,吉也。

”如人家的的善心善行,人家有心地仁爱,品质淳厚的品质,落实了“孝、悌、忠、信、礼、义、廉”,看到身边人有这些品行,就起效仿之心。

如我们读《大舜的故事》,舜王是落实孝道圆满的榜样,将如何孝敬父母为我们“表演”出来,《孟子》中孟夫子讲“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也是对舜王至孝的肯定。

我们读这些故事,不单单是看故事,而是要效仿圣人之心,要向圣贤看齐,“人皆可以为尧舜”一定是要“见人善,即思齐”,要有向善人看齐的念头。

“见人善,即思齐”在我们的工作之中,看到同事的长处,要向他学习,《论语》曰“见贤思齐焉”,“贤”是有道德有才能,身边同事业务能力强于自己,要虚心向人请
教,同事是最好的老师,用这种心态来与同事相处,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做好本职工作。

各行各业都有品德高尚的先进人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本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树立了榜样,近年来举办的道德模范评比彰显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风气,道德模范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敬业爱岗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生活中、工作中时时提起“见人善,即思齐”,对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道德品行有着积极的作用。

恭摘自杨老师讲座。

弟子规全文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品质

弟子规全文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品质

弟子规全文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品质弟子规,又称《弟子规范》,是中国传统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以清晰简练的文字,规范了孩子们的行为准则,培养他们勤奋好学的品质。

本文将通过对《弟子规》全文的解析,探讨如何应用其中的原则来培养孩子们的勤奋好学精神。

第一章:节制篇弟子规开篇即提出“弟子规、圣人训”,初始向孩子们传达了要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勤奋好学品质,家长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学习时间表、课程表等来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同时,孩子们在学习时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积极参与课堂,从小培养孩子们坚持努力学习的意识。

第二章:勤学篇勤学是培养孩子勤奋的关键。

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要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同时,也要引导孩子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第三章:诚信篇诚信是立人之本,也是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重要品质之一。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意识,让他们明白诚信对学习和人生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家长要鼓励孩子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第四章:中正篇中正是指行为举止端正,在学习中要求孩子们遵守纪律,尊重师长,与同学友善相处。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给予他们正确的道德引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第五章:修身篇修身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

家长要给孩子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磨炼意志,塑造坚毅和勇敢的品质。

同时,家长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集体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激发竞争意识。

第六章:齐家篇齐家即使和睦的家庭关系。

家长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提供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

在家庭中,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第七章:治国篇治国是指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学会守法、尊重规则。

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法律,从小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念,让孩子们明白守法的重要性,并让他们了解个人的行为与社会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之见贤思齐,刻苦努力
【原典】: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释义】: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举,要立即想着去学历看齐;纵然能力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做,以期逐渐赶上。

领导的长处,要多多学习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是本节中“见人善,即思齐”的来源,同时,也是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见贤思齐”的出处。

见到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内心自我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那么,需要我们看齐的贤人到底有多少呢?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如果真要找学习的对象,那么,每三个人里,就至少有一个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

如果真要想努力完善自我,那么,按照孔子所说的这个概率,毫无疑问,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可以成为我们“思齐”的“贤人”,例如单位的一些领导、同事,就在这个范围之内。

对于自己,要多看缺点,以期待能够通过努力而改进;对于别人,要多看优点,以期待能够通过学习而完善自己。

在单位,要在这方面多留心,有的同事或领导修养好,有的能力强,每个人表现优秀的一面,都可以成为我们努力学习的内容。

特别是领导的优点,我们要尤其注意,因为他之所以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肯定不是因为他的缺点,而是由于他的长处。

多向领导学习他的长处,对于一名员工的发展和日后的成功,有着很大的益处。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那些爱学习的聪明人都有自知之明,觉得不如人,便从其他人甚至是对手、敌人哪里学东西,因而变得更聪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他人身上吸收知识和经验,会使你更具才华和能力。

切忌目空一切,甚至连领导也不放在眼里,更拒绝向领导学习。

庄子曰:“井蛙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多向领导学习,才会多长见识,多开阔一下思路,想问题、做事情才能更周全、细致。

向领导学习,还可以让你从领导经历过的事情中接受教训,吸收经验,以免走弯路。

如果你的领导是一位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办事练达,你一定不要忽视这个宝贵资源。

哪怕是在知识、经验、工作方法中只有一方面出色的领导,向他学习,都会让你获益匪浅。

学而后知不足。

通过学习,你就能认识到自己在哪一方面还有欠缺。

知道了不足,便要去弥补,而弥补的最佳途径就是学习。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

现实中常见这样一些人,他们自认为满腹经纶,当发现领导的学历低于自己时,就更加趾高气扬、不屑一顾了。

其实,作为领导,尤其是工作时间很长的领导,即使学历低于你,也有许多你需要学习的优点。

大多数领导都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是一笔不可小觑的财富。

在理论方面他可能不如你,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显示出威力,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作为领导,一般看问题都比较全面,有全局观念。

领导掌握的是全局,哪一部分怎么样,他都很清楚,而你负责的只是一部分,不在那个位置上,你就不会对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因此,虚心向领导学习,还可以学到这种全局观念和细致考虑问题的方法。

当领导的人,经常开会、学习、看文件,掌握的政策会比你丰富,这些都是我们做下级的不具备的。

通过学习,你可以了解到之前从未涉及的领域。

除了上述几点,领导还可能各自具有其他独特的优点,如工作雷厉风行,做事细心周到,处理工作关系游刃有余……这些都值得你学习。

放下你的架子,抛却你的羞涩,虚心地向领导学习。

将来你会发现,跟他工作的那几年,你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很多想向领导求教的人都面临这样一个困惑:如何把求教与套近乎撇开关系。

其实,以领导的阅历,下属若是以求教为名套近乎是很容易就看得出的。

所以,只要是真心地向领导求教,你就能够得到回应。

卢伟没有较高的学历,因此为了进入现在的公司工作,他做了很多努力。

因为来之不易,所以他对这份工作十分珍视。

卢伟的顶头上司工作上很有能力,但是这位领导沉默寡言,给人的感觉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很不好接触。

为了弥补自己学历上的不足,以及能力上的欠缺,卢伟明白,他必须多多向这位部门领导学习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必要的时候,即使对方再冷若冰霜,他也要硬着头皮去当面请教。

一次,领导交给卢伟一项工作,而他在执行的时候,虽然绞尽脑汁还是不得要领,他鼓起勇气,敲响了这位领导办公室的门。

卢伟说出了自己的请求,没想到这位顶头上司变得非常热情,耐心而详细地讲解了卢伟遇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卢伟这才知道,之前是自己对领导的印象存在偏差。

由于卢伟的积极请教和学习,在领导的帮助下,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伺候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卢伟很快就在本部门站稳了脚跟,工作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领导对他大加赞赏。

在与领导相处的时候,碰到不明白的问题,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向他请教。

下属的态度要诚恳,要注意对领导表现出足够的尊重,不过也不能过分,从而变成谄媚。

向领导提出的问题要简洁明了,要抓住核心去向,一是为了节省领导的时间,二是避免领导不耐烦。

我们要多学习领导和同事的长处,尤其是领导的长处,因为领导能够坐到他现在的位置,长处肯定会比一般的同事要
突出一些,因此我们如果把“见贤思齐”的精神用到这方面,收到的效果会非常大。

当然,不是说不需要向优秀的同事学习,只要是“贤人”,不管他处在什么位置,都应该是我们的学习对象,只是说向优秀的领导学习,更容易让我们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