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现代企业应用

弟子规现代企业应用
弟子规现代企业应用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

一、首孝弟

孝就是孝敬父母的意思,百善孝当先。入则孝应用到企业当众,表现为员工忠于企业,尊敬企业中的前辈,是下级对上级的尊重。孝也是道德的根本,是忠的前提,古代忠诚都出自孝子之门。也就是说忠诚的员工首先应会孝顺父母,在公司才必然会尊重领导,努力工作,所以我们企业招聘员工应该以德为先。

孝就是仁,而且是仁的根本,入则孝就是要老者安之,在企业里就是员工要使领导人安心。悌就是兄弟的意思。在企业中表现为企业对员工,老员工对新员工,上级对下级应该关心帮助,带动提高,培养激励,充分信任,团结礼让,让企业形成和谐的上下、同事、长幼关系。悌也是仁,也是仁的根本,是仁的又一种体现。

二、次谨信

谨是礼的行为体现。有句话说得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说企业高层对老总要认真负责,不搞小派系,时刻有危机感,应该温、良、恭、俭、让,先修己再达安人。中层要中庸变达承上启下谨用变通之度。在基层可体现为在工作中说话、办事应该谨慎,求本务实。信就是五常之一,是坦诚之心,也是儒家的道德。员工在企业工作中,企业在对外交往中,应该忠于职责,诚实守信,尊重事实反映真相,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履行义务,能做到让朋友信之。员工处事与企业经营要以“信”为原则。

三、泛爱众

就是博爱,爱就是用心去感受对方。在企业里,员工之间在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平等博爱,友爱互助。一个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兼济天下的责任观,泛爱众是后劲,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要我们企业要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美好愿景。泛爱众是仁的完美体现。

四、而亲仁

仁,形二人,意为恻隐之心。就是指在企业中应该亲近有品德、专业知识丰富的前辈和同事,员工和同事应该仁爱、合作。我们要树立以仁为

本的理念,亲仁就是“仁”,仁是义、理、智、信的核心。义、礼、智、信、忠、孝是仁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不同体现。温、良、恭、俭、让是仁、义、礼、智、信这些大义中遵行的小节。

五、有余力,则学文

余力学文就是“智”,也是仁的体现。我们工作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其他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企业中体现员工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培养,两者相辅相成,天道合一。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运用在公司里,就是领导叫员工、上级叫下级、长辈叫晚辈时,员工或者晚辈下级都要立刻答应,不要太迟缓。领导可能有几种方式呼员工,直接呼员工或者托人代言让员工去交办事情,或有可能打电话直接叫员工去。如果是打电话的话就要求我们每位员工手机不离身,以便于及时联系,发短信应该尽快回复,同时还应该保证自己的手机不停机,不关机,停机及时交费,电池没电提前晚上充电或者多准备几块电池,办公室的固定电话要经常看看接线口是否接好。

应勿缓当让是有什么事找你不要迟缓不前,答应要干脆果断。回答避免说:干什么嘛。因为领导当然是有事才找你,还有的回答:马上、快了、一会儿之类的含糊不定表意不明的语言。同时避免用打马虎眼回答领导与长辈的话,如:哦,呵~~~等,还有种情况就是我们和长辈朋友通话,如果对方一直在和我们说话,我们就要随时回答:是、对、嗯等语句对答,目的是让对方知道你还在听说话,避免长辈和你通话说半天我们一声不吭。

父母命,行勿懒。在企业体现为企业对员工,前辈对晚辈,总公司对分公司,主管部门对分管部门分派的工作任务,避免拖延。总部的消息各分部门应该及时传达到每位员工。一是时间上不要拖延,本来一天的事情要等七、八天才办完;二是在执行力度上应该不折不扣坚决执行,不要走样,要与总部领导的意见高度一致,如果执行变样走形那比懒还要严重。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二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企业里领导找我们谈话时,我们要认真的领会,面谈的时候领导对我们说话我们要随时点头或者用语言来对答,不要面无表情,目光呆滞。

对于领导和同行前辈对我们的教导、教诲要恭敬诚心的来听取,有时候往往是领导器重你看好你,觉的你有培养的价值,可以栽培才指导你。所以经常有人希望遇到贵人,其实贵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自己感来的,长辈领导看我们恭敬受教自然会扶持我们。

如果我们员工真的有过失,那么就应该勇敢的去面对。夫子讲“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又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就该,努力做到不贰过。我们不应该一听企业给我们提意见就有抵触心理,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是提升自己的机会,是站在前辈的肩上来提升自己,哪里来这么好的机会,我们感谢还来不及。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三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在我们企业里面要让我们的企业尊长“冬暖夏凉,晨省昏定”,同时企业也要对员工“冬暖夏凉,晨省昏定”。

有人可能想在公司怎样去对企业冬暖夏凉,我们应该知道冬暖夏凉、晨省昏定的目的是让企业和上级安心,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安心工作,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冬、夏、晨、昏就是对我们“定”的时间性要求,每天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去给领导报告,哪些重点事情应该最先报上去,每个部门回报的时间间隔又是怎么样,举个例子吧:企业突然发生重大事情我们应该马上上报,一般情况汇报工作都在早上,有的部门一天随时多次汇报,每天我们的重大的事情首先是应该向领导汇报,让领导来决定,不然领导会想这个工程进度怎么样了呢?那件事情发展到哪一步了呢?手续办完没?

同样,我们办公室人员有没有注意到,部门办公室的卫生是否打扫干净,桌子上面后面侧面还有没有灰尘,水热没,茶叶用完没,文件整理好没,领导爱看的报纸版块我们放好没,鱼缸换水没(不要一看全是鱼吐的东西),窗帘靠垫放好没,夏天用什么靠垫冬天用什么靠垫,花浇水没,修剪得怎么样,雨伞有没,下班后关灯没,鱼缸电动机电关没,电脑关没,烟火灭没,下雨关窗没。。。。。。这些事目的是让领导安心,领导本来天天处理许多宏观上的事就很累了,回来还要收拾这些,所以要帮他们从细小琐事中解脱出来,各行其道创造更大的价值。

同时企业也要对员工“冬暖夏凉,晨省昏定”,公司对员工的关心,对员工家庭的关心,不间断的旅游,聚会,每年到一定的时候给员工缝制衣服,节日发放慰问金等等,企业要把员工当亲人,员工也要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四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我们外出的时候告诉父母和领导,回来时报平安,生活要有规律,从事的职业不要随便改变。

离开当前工作地:离开当前工作地有三种情况,可能是总部去外地,也有可能是从外地回总部,或者外地去外地间,那么我们走的时候就要向领导汇报下,目的一是看还有没补充的,二是把这个事结了,了一件事情,要程序化,让企业知道人去哪了,干什么去了,什么时候回来了。员工个人有事情,有病事的应该请假说明,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上班要签到,迟到早退要说明原因让单位放心,让行政部门备案。还有我们居住的地方,电话、QQ号、邮箱最好是告诉大家并且不要天天换来换去,电话换了最好群发通知,以方便联系。

我们部门的负责人外出的时候,如去外地办事走的时候也要向员工把工作事情交待好,安排好再离开,突然就走了让员工没事干,乱成一团。还有部门负责人也要灵活坚守岗位,如果在公司,最好常呆在自己办公的地方,一是让员工好联系到,二是让客户好联系到,避免让人感觉这个位置时常是空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自己的职业爱好发展方向也不要随便改变,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哪个,这样领导就不知道怎么培养你发挥你的长处了,结果吃亏的还是员工自己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五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就是不要因为是小事而不告诉父母擅自做主,这样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在一个企业里工作办事,虽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去办,多请示多请教,与领导和同事多沟通、协作。有的事自己随便做容易犯错误,还有现在是多元化社会,自己办事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办好的,部门与部门要沟通密切,这是为人员工的本分。

不要在办公室等工作环境中随便丢垃圾随地吐痰,卫生间上完要冲洗干净,和别的公司同在一层就是个对比影响,一个团体集体出去活动自己擅自离队,害集体苦等一个人。上次

去博览会时,有的单位带长队一字长蛇阵直踏草坪,有人就专门拍他们,这下脸丢大了,所以要高度警觉。一个集体出去和别的团体就有比较有对比,我们好,好在哪里,这个就是榜样。《弟子规》的学习者就是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还有财务问题上出现小小的疏漏后果就不堪设想,有的大公司就是财务上出问题,有人把企业的资金拿去做生意结果企业亏损。我们各部门的负责人对各部门的员工也要相互体谅,有时不知不觉的因为一些小脸色,小事情,小语气伤到员工的心,上级本来无意,但容易触及到员工的感情,相互理解换位思考,体谅员工这个身份的难处,各级有各级的难处。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六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这里讲的意思就是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就是不要因为小东西而私藏,品德就会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公司的一切财产我们不要想占为己有,小到纸张大到重大资金。这就要求行政部财务部门财务备案,帐目保存,收条发票系统化、制度化、明晰化,如果在公司内引起事故,公司脸上也无光。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父母所喜欢的我们要努力去做,孝其身不如孝其心,孝其心不如孝其志。父母现在希望我们事业有成,这就是他们现在的志。所以不管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要好好工作,父母不喜欢我们去干的事情我们就不要轻易去干。

所以公司需要我们去做什么,员工应尽力灵活去做,需要我们哪方面的知识加强我们就去完善,员工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的事认认真真办好了就是忠,行动就在此时,地方就在足下。

同理员工是企业的亲人,在企业里员工们有什么需要或者员工们出现困难,企业也应该给予帮助!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八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如果我们身体收到伤害父母就会为我们担忧,如果在道德上又所缺失,就会使父母蒙受耻辱。

我们身体有不适有损伤就不能正常的开展我们的工作,一方面公司会担心你个人的安危,一方面担心工作的进程。不要到时候我们有财富了,我们吃饭前拿一大把瓶子,里面全是黑的白的红的颗粒,吃饭这个不能吃哪个也不能吃,有样东西能吃,就是喝白开水。

如果我们言语造作、行为举止、道德思想在企业内部、在外面引起负面的影响,那么公司的形象也会收到损害。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顾及我们这个团队,特别是学习《弟子规》的朋友更加要注意。

在古代有个地方发生了件子弑父违背大伦理的事,皇帝知道了你看看怎么样,自己道歉,把巡抚(相当现在的省长)记大过,地方知府降几级,把当地的县令撤职,这个都还没算完,还把那个县城的城墙撤一个大口来羞辱全县的人,你这个地方除了这样的一个坏人是全县人的耻辱,让全县人都没脸出去见人,奇耻大辱用在这里一点也不过份。

古代还有灭十族的事件。有连坐诛族法,就是我们一个人犯了罪不要紧,还把我们的亲戚同事朋友也牵连进来。有一个人犯罪灭九族的说法,明朝还有灭十族的事就是因为有个人犯了罪被杀,然后连累九族包括自己的朋友、同事、老师、学生873人全部处死,我们听了毛骨悚然。

现在企业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的问题影响到整个企业发展的事也屡见不鲜,要警钟长鸣引以为戒。

所以在企业个人有问题要注意,但个人出现问题这个部门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把企业的形象破坏了我们是要负责任的。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九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疼爱我们的时候,我们孝顺父母并不是一件难事,父母不爱我们的时候,我们还能孝顺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孝。

公司领导对我们完成的各项工作很满意,那么我们尽职尽责不算什么难事,顺利成章。领导对我们的工作还不满意,那么这才是最好的尽忠的时候,逆境的成就往往更大,对我们的提升反而更高,我们谢谢还来不及呢,哪里找这么好的机会来严要求、来提升自己呢?现在有了,就在这里,所以机会不能错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公司有困难的时候更是体现我们忠孝的时候,这时候对企业忠更是难能可贵,听蔡老师说在亚洲金融风暴的过程中,韩国许多企业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韩国那些员工把家里的存款、私房钱更有甚至把自己的首饰卖了把钱交给领导说:老板你可千万不能倒啊,你倒我们许多家庭都倒了,钱你拿去,等企业困难过了再说,着实让人感动,君臣有义到了极点啊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十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这里说的是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该小心的劝导他们改过向善,规劝的时候要和颜悦色,语气柔缓,如果父母不听劝,就要等父母心情好点再劝,甚至哭求,受到鞭打也要没有怨恨。

我们上级的工作总有没有想到的,上级事情很多,有的不一定面面俱到,我们做员工的就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合适的场合与上级领导沟通想法。上级不高兴的时候、非常忙的时候、人多的时候我们都不要提出来,要注意分寸,对同事也是这样。

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提看法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诚心,是真心为公司好,

为企业的发展着想,要诚心善意,离开这个前提是不

对的。真心为企业好,相信领导会接受,至诚感通,这样才会出现“贞观盛世”。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十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其实这句话告诉大家的意思是当父母生病的时候,父母吃药子女要先尝,照料父母时要日夜守护在父母旁边不要离开。

一个企业都有发展的过程都有他困难的时候,东北有句话叫:三穷三富过一生。四川也有句俗语:没有三十年不翻修的瓦房(形容困难总有挺过去的一天),同样企业都有他发展的过程,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特别是在初期或者瓶颈,那么此时此刻做员工的该怎么做?

而当企业好的时候,我们在这里工作了几年或者十多年,甚至更多年,这些年为什么员工的孩子教育可以这么稳定?为什么员工的家庭可以正常运转?经济的支持,经济的稳定,谁的功劳?当然有大家的功劳,可是我们不要忘了有公司,有老板这样的缘份!员工每天在那里工作做完了,回家倒头就睡,员工睡觉的时候老板们却还要扛风险,还在为公司的钱途思考,还在为资金周转努力,还在担惊受怕。所以领导付出的不比我们少,他们吃饭经常也顾不上,为公司还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的甚至为公司累得生病,员工能不能替老板扛,而还在抱怨累抱怨这些那些不公平。。。。。。所以我们要时时念这些德,人不能没有良心,想想应不应该公司一有困难就唱反调,想想应不应该五点下班四点半就站在起跑线上。

现在有的公司一出现小小的问题,大家马上翻脸、马上跳槽换工作。很多老板们都感叹的说:“现在的人才难留啊”!其实不管在哪工作起码要做到认真负责对得起这份工资吧。

我们不要利令智昏,要君臣有义,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成就人生,成就我们忠孝之道。所以孝忠是道德的根本,是大根大本。

现在企业领导人派分管部门,分管部门再派几个年轻人去人才市场招聘人,许多都傲慢自大眼睛看天花板没正眼看过应聘者,问的第一句话是:你有几年工作经验,能为我创造多少经济价值:,问的很现实,所以答的也现实:“你能给我多少钱的工资”,当企业一有问题时他也会很现实的马上跳槽,其实不是人才难招,也不是人才难留,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感召不来有德行的人。有句话很经典“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有了人才根本其他技术、经验、财物自然回来。

所以相信只要企业是一个道德的企业就一定会感召到有德行的人才,企业一定会兴盛,就是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也会好起来的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十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做兄长的爱护弟弟,做弟弟的尊敬兄长,兄弟和睦相处,孝道自然就在其中了。

在一个企业里上级爱护下级,下级尊重上级,前辈关心晚辈,同事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一心工作,这样就把我们的忠体现了。

财务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彼此把财务看的轻一些,不贪钱财、职位,不要斤斤计较,同事朋友之间的怨恨就没有了。言语处处忍让,怨恨自然就没有了。如果我们互相都温、良、恭、俭、让,多替对方想想,忿恨就自然没有了。一人让,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员工让,一部门让,一企业兴让。一人作乱,一起遭殃!

同事与同事、朋友与朋友之间,有时候意见不一样,看法不一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是多元的社会有着多元的文化,不可能在问题上认识就很一致,应该求同存异,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同事发生点这样那样的矛盾也是很正常的,不能说南方人爱吃米饭就笑话北方人吃的面食。当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时,我们就是上面讲的换位思考,理解包容,忍让一点。

了结皆大欢喜,退而求其次,我们不能欢喜起码要把怨气压住不轻易爆发,毕竟能在一起共事也不容易。

幸福人生美好前程弟子规

人生 1.善于反省自己的人,是最高明的人 2.能征服自己,才是最伟大的人 3.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4.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诚实谦虚的态度,有智慧才能辨别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5.人在个人名利方面如不能知足就永远生活在烦恼中 6.有智慧的人就能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7.有些人常常在烦恼,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他却有意的接受8.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对不起我,将一切错误都归咎于别人和外境。念念都觉得自己没有错,而不反省自己也有满身的过失,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最大根源。每个人最大的弱点,在于他自己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 9.一个人的成败,与他的心量有很大的关系。念念都是为一切大众,决定成功;念念只想到自己的名闻利养,凡事损人利己,就注定失败 10.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智慧 德行 1.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恭敬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3.不耗时间批评别人,多花时间改善自己

4.人生最危险的敌人就是傲慢 5.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堕落 6.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 修身第一方 7.如果有人犯下错误,我们要学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 身作责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怒生气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与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不贪不争,福禄无边;争贪搅扰,罪过连城 8.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 9.人生最大的收获就是改错 10.礼的精神,不外乎自卑而尊人,在日常生活中与大众相处, 能够使别人不讨厌自己,这就是礼 现代生活十则 嘴巴甜一点脑筋活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 做事多一点理由少一点肚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 说话轻一点微笑多一点 福慧 1.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对父母感恩的孩子最有福 3.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4.为己烦恼,既愚昧又痛苦;为人着想,既明智又快乐。事 事往好处想的人,快乐奋发;处处往负面看的人,痛苦消

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集) 2005/2/21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52-116-0030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剛剛講到: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假如我們能夠在家庭經營一個很好的談話風氣,那家庭氣氛就會很好。那我們假如是一個團體,一個企業的負責人也要常常口吐蓮花,讓所有的同仁在談話當中,都可以如沐春風,可以互相鼓勵、互相肯定。我們要帶動這樣的談話風氣。那假如是一個團體領導人,是一個政府領導人,他談話的時候都是對別人的漫罵,挖人家的隱私,都是這些攻訐的言詞,雖然逞了一時之快,那流弊、往後不好的影響確實很難估算。因為小孩子沒有好壞判斷能力,看到領導人都這麼說話,那我也應該可以。所以後面的後果就很難收拾。俗話說「公門好修行」,因為處在公門影響的面都很大,一言可以興邦,一言會喪邦。所以我們當領導者不得不在言語當中,要多加謹慎、多加考量。只要我們有這個態度,相信也可以在言語當中,帶動社會的良好風氣。 『奸巧語』。這個「奸」是欺騙、是機巧。那為什麼要用奸跟巧?就是為了把自己的言語過錯,自己沒有守信用的過失掩蓋起來。所以孩子他假如用奸巧語,他就有可能是在撒謊。能撒謊的孩子聰不聰明?不聰明還撒不出謊。有一個初中生,因為跟同學常常攀比,所以都喜歡買貴的東西,母親不讓他買。有一天說要配名牌眼鏡,他媽媽不肯,說:你本來就有一副了,還配?媽媽不給他配,他就自己去,去了一會兒回來了,配好了,然後跟他媽媽說:去付錢!聰不聰明?他可以不用帶一兵一卒,不用帶什麼錢,就可以講

得讓對方相信他媽媽會來付錢。所以很多家長,小孩子反應很好,他都說:好聰明!我很怕聽到小孩子好聰明,小孩要的是樸實、是忠厚。現在的小孩聰明都用到哪?用到撒謊,用到達到他的目的。 比方說,有個小女孩跟她父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有好幾家冰店。她走在第一家冰店就稍微腳步放緩,就跟她父親說:天氣怎麼這麼熱。她父親還沒反應過來,走到第二家,小女孩說:這個時候有一支冰吃多好!走到最後一家,小女孩就說:這是最後一家。聰明都用到哪去?都沒用到聖賢教誨上去,都用到達到她的目的。所以重利輕義,當孩子的思惟都是自私自利,他的成長過程一點一滴道義都會慢慢消退掉。所以孩子的聰明是用在當孝子,當好學生,當好公民,那才是用對了地方。很多小孩在耍小聰明,大人還笑呵呵。這樣對不對?不對。 所以孩子撒謊有幾種可能我們要擅於觀察。當孩子初犯,我們要慎於開始,要很謹慎。所以孩子很可能因為要貪圖利益,撒謊,貪圖利益。有一個孩子回來跟他爸爸要兩塊人民幣,結果他父親順手拿了一張兩塊錢的錢幣給他。他說:爸爸,我不要一張,我要兩張一塊的。他爸爸很納悶,就是兩塊錢,怎麼還要分成這樣?他就跟爸爸說:爸爸,我只要拿一次錢去訓導處就可以得十分,所以你給我一張兩塊的,我只能得十分;你給我兩張一塊的,我可以拿去說我撿到的,我可以得二十分。他爸爸聽了怎麼樣?我兒子怎麼這麼聰明。結果又去講給一個教育官員聽,這教育官員全身起雞皮疙瘩。這個父親也夠沒有教育敏感度,還覺得他很聰明。孩子已經公然撒謊。所以現在家長還覺得會撒謊是本事,那可就麻煩。所以這是一種情況。 現在學校比方說有募捐的活動,我們也要適時引導小孩正確的觀念。有一次學校推出這種貧困救助,有一個孩子要捐款。他媽媽

孝德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孝德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王浩3月份集团公司开展了孝德之星的评选活动,并组织全体员工召开职工大会,听取了由各个单位推荐上来的孝德之星候选人做了事迹汇报。我感触颇深,为此我对孝德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也是延续数千年下来的一种言行与礼仪。孝狭义说是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从广义来说,就是一种感恩的情感,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在刚过去的“清明节”上坟扫墓等祭奠的活动,不但是生者对死者寄托的哀思与缅怀,更是孝道文化的内涵与具体表现。 集团公司一直把孝德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手册》中就将孝作为企业文化理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集团公司厂区内的石刻、灯箱等环境设施中,还是在组织的于丹《论语》、国学大师翟鸿燊《大智慧》讲座以及《弟子规》等各类培训中,无不提到孝德的重要性。集团公司编印的《企业文化手册》目的是要让我们学会如何做好人、如何做好事。百善孝为先,孝道是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基础和准则。因为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孝德文化是建立人际和谐、家庭和谐以及团队和谐的重要元素之一,只有公司内部和谐了,才能

更好的发展公司的自身利益。将孝道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倡孝道,构筑孝敬父母,慈爱子女;孝心爱心,和睦温馨氛围。每年三月份评选孝德模范之星,并充分利用《应理之光》、《简讯》等各种形式大力传播和弘扬孝德等事迹方面的报道,倡导树立慈父、慈母、孝子、孝女的楷模,强化全集团公司的“孝德”意识,不仅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传承弘扬,更是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集团公司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重,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不能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员工,对工作的态度也只能是敷衍了事,也不可能会对企业忠诚,更不可能回报公司、社会。不讲孝道和没有感恩意识的员工放到企业的重要岗位是不合适的,甚至会给公司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因为这样的人绝对靠不住。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技能和责任心尤为重要,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责任心,而孝心和爱心最能激发人的责任心。无论从事任何岗位,只要有了孝心和爱心,就有责任心。也只有真正的责任心才能促使员工提高技能,减少和避免工作失误,从而使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以“孝”的清流来净化员工内心世界,和谐公司内部同事之间的关系,升华同事友情,培养和维护与用户之间关系,是孝德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尽孝之人越来越可贵,做事先做人,人做对了才能做对事。弘扬孝德文化,把其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继续把孝德文化继承传承下去,使集团公司各项事业更好的发展。

弟子规考试试题及答案,可用于企业管理

公共系统中高层《弟子规》阶段性考试 一、请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每小题2分共10分) 1、《弟子规》作者。 2、《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学派的中心思想。 3、带婢仆,身贵端,虽贵端,。 4、,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5、亲所好,,亲所恶,谨为去。 二、请给下列各句经文选择正确的理解。(每小题2分共30分) 1、“弟子规,圣人训”中提到的“圣人”指的()?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李毓秀 2、是当身边的同事抱怨食堂的饭菜不可口时,你会用()来劝说他。 A、恩欲报,怨欲忘。 B、报怨短,报恩长。 C、对饮食,勿拣择。 D、食适可,勿过则。 3、请选出与“非圣书,屏勿视”相吻合的名句。() 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B、书非借不能读也。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4、父母交待我们去做的事情,我们应该做到()。 A、事虽小,勿擅为。 B、事非宜,勿轻诺。 C、父母命,行勿懒。 5、有的人认为自己的父母对他不好,所以对待父母既不尊敬,也不孝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用那句话劝戒他?() A、父母教,须静听。 B、亲憎我,孝方贤。 C、亲有过,谏使更。 6、《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生活、工作中,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身体不受伤害、不生病,是因为() A、亲有疾,药先尝。 B、身有伤,贻亲忧。 C、居有常,业无变。 7、当我们学习有疑问时,我们应该()。 A、昧理真。 B、勿慕彼。 C、就人问。 8、圣贤品德高尚,我们一般很难达到他们的精神、学识上的高度,但我们的心态应是()。 A、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完整word版)弟子规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dì zǐ guī 弟子规 zǒng xù 【总叙】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 qīn suǒ wù jǐn wèi q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shēn yǒu shāng yí qīn yōu dé yǒu shāng yí qīn xiū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qīn ài wǒ xiào hé nán qīn zēng wǒ xiào fāng xián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qīn yǒu guò jiàn shǐ gēng yí wú sè róu wú shēng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jiàn bú rù yuè fù jiàn hào qì suí tà wú yuàn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qīn yǒu jí yào xiān cháng zhòu yè shì bù lí chuáng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sāng sān nián cháng bēi yè jū chù biàn jiǔ ròu jué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sāng jìn lǐ jì jìn chéng shì sǐ zhě rú shì shēng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chū zé tì 【出则弟】 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g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cái wù qīng yuàn hé shēng yán yǔ rěn fèn zì mǐn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

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心得体会-精品文案范文

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心得体会 在阳光明媚的六月公司在五家渠青湖御园举办了中华传统文化《幸福人生》讲座",我有幸在公司的推荐下参加了这次活动,聆听了专家和爱心人士们的精彩讲座,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感动。 当我进入大厅,对面突如其来的"老师好,您辛苦了!然后一个衣着唐装、面带微笑的女士向我弯下腰来鞠了一个90度的躬,又缓缓站起。"从没感受过的礼节使一向性格外向的我脸刷的一下子红了起来,束手无策地赶忙微笑点头已算回敬。即将给我们主持、讲座的专家们,都是义工,为了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为了使更多的人行善积德,为了我们的后代生活的更加幸福,他们走南闯北,不求任何回报,一次又一次的讲中国传统文化,讲《弟子规》,讲如何为人处世。对于台上老师的动作,这在平时的教学讲座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但台下能主动跟着做得人太少太少,大多都出于种种顾虑或胆怯,但今天却没有,回头望去,满场学员老师们都在用心地做着动作,一边服务的义工们更是做得专注、到位。也许这就是气氛,现场给人的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 在三天里我们被一个个动人的场面感动着,留下了几年也比不上的感动和忏悔之泪。 我自以为自己平时为人善良,孝敬父母,工作认真,但跟他们比起来,我还相差太远太远,我也有太多的忏悔,因为我面对别人的指责做不到心平气和,总会埋怨;面对伤心的事情不能做到微笑面对,老师说的好,伤心是拿别人的缺点来惩罚自己,嫉妒是拿别人的成就来惩罚自己,可我面对这些不愉快的场合,却做不到大肚,做不到宽容,面对别人的冷言冷语,心里总会感觉难过,想想,何必呢?既然改变不了别人就要想法改变自己,要让自己开心,要让自己快乐,只有快乐才能创造更美的生活。

方太集团企业文化如何落地

方太集团企业文化如何落地? 李妙娴 2002年,33岁的茅忠群从中欧商学院读MBA归来,他心里一阵迷惑:下一个班要读什么?把忠诚、团结的本土文化精神与西方现代管理完美结合的日式管理给了他新的启发:“也许将自己的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才是未来中国企业管理的方向。” 茅忠群认为,“任何一种管理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发明的管理手段、方法,离开了文化土壤,就会无效。西方管理要在中国发挥作用并产生效果,就得跟中国的本土文化结合。”照着这样的想法,他自此开始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并一发不可收拾,钟情于儒家文化。他大胆地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引入方太,探索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制度的企业经营模式。 中学明道,西学优术 用东方文化管理企业最典型的莫过于稻盛和夫,崇尚阳明儒学的他创造了“以心为本”的经营哲学,让企业经营“围绕着怎样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牢固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这么一个中心点进行”。 稻盛和夫的成功给了茅忠群一个学习的样本。2008年,当时方太运用西方管理理念与方法已有10年之久,但他毅然决定,把儒家精神渗入方太的管理。当重视组织、绩效的彼得?德鲁克遇到“仁义礼智信”的孔子,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茅忠群采取“儒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法,以半部论语管理方太。在他看来,“这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制度化管理,这是西方管理强调的,另一条腿是价值观、信仰、教育,即儒家文化的仁义精神。” 茅忠群认为,中国企业大多处于缺乏信仰、价值观的状态,导致制度很难落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员工首先想到的是发现制度的漏洞,钻制度的空子,不像西方人会恪守制度。”没有价值观,光靠制度,管理很难落地;只有价值观,没有制度,价值观就在空中飘,必须是两者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中学明道,西学优术”,茅忠群最终希望建立一个以自律为主、制度为辅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

弟子规现代企业应用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 一、首孝弟 孝就是孝敬父母的意思,百善孝当先。入则孝应用到企业当众,表现为员工忠于企业,尊敬企业中的前辈,是下级对上级的尊重。孝也是道德的根本,是忠的前提,古代忠诚都出自孝子之门。也就是说忠诚的员工首先应会孝顺父母,在公司才必然会尊重领导,努力工作,所以我们企业招聘员工应该以德为先。 孝就是仁,而且是仁的根本,入则孝就是要老者安之,在企业里就是员工要使领导人安心。悌就是兄弟的意思。在企业中表现为企业对员工,老员工对新员工,上级对下级应该关心帮助,带动提高,培养激励,充分信任,团结礼让,让企业形成和谐的上下、同事、长幼关系。悌也是仁,也是仁的根本,是仁的又一种体现。 二、次谨信 谨是礼的行为体现。有句话说得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说企业高层对老总要认真负责,不搞小派系,时刻有危机感,应该温、良、恭、俭、让,先修己再达安人。中层要中庸变达承上启下谨用变通之度。在基层可体现为在工作中说话、办事应该谨慎,求本务实。信就是五常之一,是坦诚之心,也是儒家的道德。员工在企业工作中,企业在对外交往中,应该忠于职责,诚实守信,尊重事实反映真相,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履行义务,能做到让朋友信之。员工处事与企业经营要以“信”为原则。 三、泛爱众 就是博爱,爱就是用心去感受对方。在企业里,员工之间在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平等博爱,友爱互助。一个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兼济天下的责任观,泛爱众是后劲,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要我们企业要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美好愿景。泛爱众是仁的完美体现。

四、而亲仁 仁,形二人,意为恻隐之心。就是指在企业中应该亲近有品德、专业知识丰富的前辈和同事,员工和同事应该仁爱、合作。我们要树立以仁为 本的理念,亲仁就是“仁”,仁是义、理、智、信的核心。义、礼、智、信、忠、孝是仁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不同体现。温、良、恭、俭、让是仁、义、礼、智、信这些大义中遵行的小节。 五、有余力,则学文 余力学文就是“智”,也是仁的体现。我们工作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其他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企业中体现员工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培养,两者相辅相成,天道合一。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运用在公司里,就是领导叫员工、上级叫下级、长辈叫晚辈时,员工或者晚辈下级都要立刻答应,不要太迟缓。领导可能有几种方式呼员工,直接呼员工或者托人代言让员工去交办事情,或有可能打电话直接叫员工去。如果是打电话的话就要求我们每位员工手机不离身,以便于及时联系,发短信应该尽快回复,同时还应该保证自己的手机不停机,不关机,停机及时交费,电池没电提前晚上充电或者多准备几块电池,办公室的固定电话要经常看看接线口是否接好。 应勿缓当让是有什么事找你不要迟缓不前,答应要干脆果断。回答避免说:干什么嘛。因为领导当然是有事才找你,还有的回答:马上、快了、一会儿之类的含糊不定表意不明的语言。同时避免用打马虎眼回答领导与长辈的话,如:哦,呵~~~等,还有种情况就是我们和长辈朋友通话,如果对方一直在和我们说话,我们就要随时回答:是、对、嗯等语句对答,目的是让对方知道你还在听说话,避免长辈和你通话说半天我们一声不吭。

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兄弟朋友篇(蔡礼旭)

幸福人生讲座 --细讲《弟子规》(蔡礼旭)兄弟朋友篇

目录 第十五讲兄弟关系———兄友弟恭 (3) 第十六讲朋友关系———朋友有信 (9) 第十七讲朋友关系———交友的学问(一) (14) 第十八讲朋友关系———交友的学问(二) (202)

第十五讲兄弟关系———兄友弟恭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了"长幼有序",就是"兄友弟恭",举了一些我们古代圣贤人的例子,可以感受到圣贤人的兄弟之情非常的深厚,可以为了兄弟舍掉生命,更何况是其它的财物、其他的东西,都能够为了兄弟之情而懂得谦让,懂得放下的功夫,所以这值得我们好好来效法。有一首提到叙述兄弟之情的一个诗词,我们可以来看一看,这一段诗词很有味道,这一段提到了"兄弟连枝各自荣",我们看第一句,"兄弟连枝各自荣",兄弟是同气连枝,都是同一对父母所生,所以就好象一棵大树一样长出来很多的枝干,各自发展,各自能够延伸出来,能够枝繁叶茂。"些些言语莫伤情",就是兄弟之间的言语应该和睦一点,不要太冲,不要因为言语的不当而起了冲突。我们都知道人与人当中最容易起冲突的是什么?就是言语,所以忍耐的功夫要从哪里开始忍?慎言,谨言开始做到,所以"些些言语莫伤情"。当兄弟之间有很冲的言语出来的时候,只要有一方能够退一步,能忍一时,就会风平浪静。当你能忍得下来,等对方情绪比较缓和下来的时候,他会想到我的态度不恰当,所以转而会生起一个愧疚之心,这样整个关系就不会破裂,甚至于他会因为你时时能忍能让,兄弟之间会对你产生一种佩服恭敬之心,所以要以德服人,要以德来服我们的兄弟姐妹,所以"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我们三、四十岁以后,这个感觉就会很强烈了,每次相见可能一年见不到两、三次,每一次一见好象皱纹多一条,或者白头发多几根出来,所以岁月催人老,所以要珍惜兄弟相处友爱的机会。"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从这句话我们感受到古代的人对于兄弟之情特别珍惜。有一三兄弟,每次兄弟一聚会一定要三个兄弟睡一张床,那个亲得可能连他老婆都很嫉妒,所以这种兄弟之情很令我们羡慕。"弟兄同居忍便安",能够忍得住。我们在《弟子规》里面有提到"财物轻,怨何生",对于财物都懂得礼让的时候就不容易起冲突。我们看中国这个"财"字,财物的财,它又通另外一个含义,是木材的"材",木材够用的话,烧起来就够了,当你木材堆了很多的时候,很可能太阳照太久了会烧起来,所以你财太多了,很可能会引火自焚。所以当你时时都在搜刮财物,其实你自己的福分已经在耗损、在折褔。当你搜刮的这个动作又被你的下一代学得非常彻底,所以你这个财物留得住吗?所以人要深谋远虑。当你们上一辈就演出在那里争夺财产的样子,那下一辈一定会学得很彻底。我们说财产是五家共有,天灾要你的钱,水灾要你的钱,请问现在天灾多不多?多。水灾、火灾都属于天灾。为什么灾难那么多?我们的人心缺乏教化。所以现在有钱人自己心里面踏不踏实?也很难踏实。因为现在天灾人祸太多了,这个钱很容易就守不住,所以守住财富的方法特别重要。在民国初年,曾国藩先生的外甥聂云台先生,他在上海住了几十年的时间,而上海这个地方是人财富大起大落最明显的一个地区,聂先生把他几十年所看的这些事实真相用笔记了下来,看到很多富极一时的人到最后都破产,所以就提到如何真正能够留住财富的道理。所以我们经营一个家庭,到底怎么把我们的财富留住,这个理你不能不懂。有一位周先生他们家很富有,开钱庄的,而且开很多分店,在全国很多分店,他的财产有几百万两。他有一个分店的主管,因为当地发生天灾,所以主管拿出五百两来赈灾,五百两多不多?几百万两的人拿出五百两来。结果被这位周老板骂得狗血淋头,这钱是我的,你还给我拿去捐,这样一骂下去,以后主管敢不敢去布施?都不敢。所以他得意洋洋,都告诉别人,我这一生能够留住这么多财富的方法就是进得来、出不去,一定把它握住;就像守财奴一样,非常吝啬。结果等他去世之后,刚好那个时候进入民国时代,他的财产转换成民国的单位是三千万圆,多不多?多。三千万圆,以前一个大圆就不得了。三千万圆假如换算成现在的单位,我看是几十亿了。这么多的钱分成十份,刚好他的子孙分成十份,结果这十份分完之后,下一代在短短的几十年当中完全败光。因为他这么吝啬,他的子孙一定觉得那些钱是谁的?他的子孙绝对不会说那是要回馈社会的,他们都想那些都是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企业文化建设是有规律有程序的,并且也无法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周密谋划,认真总结,领导认可,广泛宣贯,上下认同,共同践行,不断改进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就其时间花费而言,少则一年,多至三年,才能完成。因为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必须经过企业文化目标模式的选择规划,按照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九个要素(参见舒化鲁:《为企业文化建设正本》)的内在构成完成要素构建备料,把企业文化建设所确定的复制因子集合与企业组织运行的过程进行融合施工,把企业文化规范所涉及的关系分组构成模块不断优化调整完善等四个阶段才能成形。而大声疾呼则是第二阶段的重要内容。但这种疾呼主要是对着企业组织成员疾呼,让企业组织成员,身体力行,践行所归纳、整理、提炼的企业价值观念体系和经营理论体系。企业价值观念体系和经营理论体系必须通过疾呼进行强化和宣贯,以把构成企业文化的复制因子复制传播出去,嵌入到企业组织的每个成员的大脑中去,形成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行事习惯。 企业文化建设,其实并不神秘,就是通过带有信息指令的复制因子的搜集、整理、选择、加工,强化其复制能力,使之方便于复制和传播,也让人乐于接受。这首先是提升对于企业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行事习惯要求表达的艺术性。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强调的是,话是用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志的,如果言辞缺少文采,就不足以达成准确表达的目的。话不说出来,别人就不会知道你的意志愿望,如果说话粗俗,逻辑不顺,表意不准,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志就传递不出去,也传播不远。 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行事习惯的每一个要求,都是一个复制因子。这每一个复制因子中都包含有至少一个信息指令,信息不可能自己从一个人的大脑中复制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中去,这中间需要媒介,而具有承载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能力的人,是复制因子复制传递的最重要媒介。而只有表达富有文采,才有人自愿充当传递媒介。《弟子规》既不是儒家经典,也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其理其志都在《论语》、《孟子》、《礼记》、《孝经》等经典中,而它却深入人心,其原因也仅仅在于它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而已。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培训心得

弟子规读后感 首先感谢公司以及公司的领导为我们花时间,花心血培训了《弟子规》,作为一个现代人,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面对身边发生的一切的一切,感觉我们现在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好多传统文化渐渐的被遗忘,现在的人们好像更喜欢舶来品,忘记了其实我们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传统文化。就连我自己也感觉到惭愧,自己很多都没有做到。传统文化是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其中的“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XX部 XXX 2012年2月22日星期三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弟子规与幸福人生》心得体会文档

《弟子规与幸福人生》心得体会文档Experience document of "Di Zi Gui and happy life" 编订:JinTai College

《弟子规与幸福人生》心得体会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 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对象是教师的特点展开说明,具 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 及打印。 通过这几天来对《弟子规与幸福人生》的学习,我觉得 自己做的实在太多过错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痛恨教育的缺失。看了弟子规,才知道什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让我心静下许多。我知道这些xxx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人教育我,所以有幸学习这门课,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记得第一节课播放了《跪羊图》视频,听后很感动,许 久不能平复,心中觉得亏欠父母太多太多了。就像老师书上所写的:孝中有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总算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那么心酸,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 《弟子规》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 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

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 来到部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每天打开电脑忙碌,其实我 也不知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忙碌,打开qq,和异地的旧时好友 聊天,心却靠的不那么近了。那时,写信是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想念了,疲累了,需要倾诉了,就洋洋洒洒地写下来,再塞进邮筒寄出去。在八十年代人心里,白纸黑字意味着一种承诺,拿起笔时哪怕片言只语也要字斟句酌。心境与现今看电邮时大不相同,笔尖落纸留下的每一线条都是心灵的跳动,书者的气息与体温也随之附于墨香。如今的年轻人已很难体会,那些书信寄出后甜蜜的思念和焦急的等待,还有收到久盼的书信时那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那时,我们常手持素笺,一遍一遍地细读其词句、咀嚼其内容、回味其含意,悠长的欢乐在心底儿化开去。有人说如今是一个即使爱得焦头烂额也不会静下心来写信的时代。

“弟子规”在工作中……

“弟子规”在工作中…… 新春伊始,公司领导大力倡导各员工学习《弟子规》,《弟子规》原为古代导师教授孩童的礼仪及生活规范。古代孩子都懂的礼仪、遵守的规范,而今看来,我们现代成年人都没有做到,被我们一一忽略。在学习的同时也在深深地惭愧和自我检讨。越学习《弟子规》,越明白他为什被称为“圣人训”,360句,1080个字,句句精辟、字字珠玑,就像陈文忠教授讲的,“弟子规”中任何一个字都有它的深刻含义,强调的是规矩从小养成。至此就明白了公司领导的初衷,希望我们学以致用,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工作习惯! “弟子规”是根据孔子的教诲,编写的孩童们的生活规范,但其中许多礼仪规范、学习方法,在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是我们应该遵循的。 〈入则孝〉中“出必告,反必面”文中针对的是父母亲人,但结合到工作中也是如此,我们因工作需要外出公司办事时、有私事需要外出时,出去时都知道和领导请假,但回来后大都了无音讯了。这是不符合规矩的,回来后应面见领导汇报一下,因公出去回来报告工作情况,因私出去回来告诉领导,便于领导安排工作,这是对领导的尊重更是对工作的负责。 〈出则第〉中教我们兄弟相处之道和如何对待长辈的规矩。在公司中,公司的各领导就是我们的长辈,同事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对待年长的同事要恭敬,对待年小的同事要友爱,只有同事间和睦相处,才能打造和谐的工作团队,提高工作效率。路上遇到领导要问候、领导进出门要主动开门、看到领导需要帮忙时要及时帮忙并进一步询问有没有其他需要帮忙的事情,这并不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路遇长,疾趋揖”这是孔圣人教诲,是古代孩童就知道的尊重长辈最起码的规矩! 〈谨〉中告诉我们“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意思是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这也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工作越多越复杂,我们就越要理清头绪,一项一项的把工作做完、做好、做实,而不是应付。 我对〈余力学文〉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几句感触最深,因为这也是我工作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查阅各标准资料,而且也没有及时向别人虚心请教,而是放置不管,含糊了事;领导安排的工作,总是看时间有余而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赶忙去做。这样让我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都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学习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缺点所在! “弟子规”中阐述的虽是生活规范,但如果深刻理解并“活学活用”到工作中,相信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都会更上一层楼的! -3

弟子规_下载(打印版)

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臵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感悟体会

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感悟体会 在阳光明媚的六月公司在五家渠青湖御园举办了中华传统文化《幸福人生》讲座",我有幸在公司的推荐下参加了这次活动,聆听了专家和爱心人士们的精彩讲座,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感动。 当我进入大厅,对面突如其来的"教师好,您辛苦了!然后一个穿着唐装、面带浅笑的女士向我弯下腰来鞠了一个90度的躬,又缓缓站起。"从没感受过的礼节使一向性格外向的我脸刷的一下子红了起来,束手无策地赶忙浅笑点头已算回敬。即将给我们主持、讲座的专家们,都是义工,为了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为了使更多的人行善积德,为了我们的后代生活的更加幸福,他们走南闯北,不求任何回报,一次又一次的讲中国传统文化,讲《弟子规》,讲如何为人处世。对于台上教师的动作,这在平常的教学讲座中也是不足为奇的,但台下能主动跟着做得人太少太少,大多都出于种种顾虑或害怕,但今天却没有,回头望去,满场学员教师们都在用心地做着动作,一边服务的义工们更是做得专注、到位。也许这就是气氛,现场给人的一种和谐美妙的气氛。 在三天里我们被一个个动人的场面感动着,留下了几年也比不上的感动和忏悔之泪。

我自以为自己平常为人善良,孝敬父母,工作认真,但跟他们比起来,我还相差太远太远,我也有太多的忏悔,因为我面对别人的责备做不到心平气和,总会抱怨;面对伤心的事情不能做到浅笑面对,教师说的好,伤心是拿别人的缺点来惩罚自己,嫉妒是拿别人的成就来惩罚自己,可我面对这些不愉快的场合,却做不到大肚,做不到宽容,面对别人的冷言冷语,心里总会感觉难过,想想,何必呢?既然改变不了别人就要想法改变自己,要让自己开心,要让自己快乐,只有快乐才能创造更美的生活。 第二天晚上我们用视频感受了靳雅佳教师的优美育人音乐。她的朗读打动人心,她的音乐感动人心,让我激动百倍,细细品味她的每一首歌,扣人心弦,让人流泪。看到在场的每位学员泪流满面,我也暗暗发誓以后要做一位好女儿、好母亲、好妻子、好儿媳……也把其中的《我们是一家人》《生命之河》《感恩一切》等曲子计划列入学校每周一歌的曲目中,让孩子们也感受一下感恩的教育。 短而紧促的三天的学习,让我的人生似乎有了新的希望,我会记得好好生活,快乐生活,不求回报,只求自己的付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可能语言表达很不到位,很多感动,深受的启发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出来,但我坚决的信念是不会改变的,我会努力,我会尽我所能改变我自己的不足,让家人快乐,让别人快乐,让自己快乐的!相信自己,浅笑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我一定可以的!在此我感恩我的公司给

弟子规中的企业文化精神

弟子规中的企业文化精神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修身养性的道德约束的著作很多,其中《弟子规》是流传和影响最广的儒家经典启蒙教材之一。爱维龙媒研究发现,《弟子规》共360句1080个字,看似非常短的一本小书,但它是儒家文化的集中反映和精华所在,《弟子规》里蕴藏了中国人做人处世的大智慧,是儒家文化从伦理道德转变为行为约束的最主要的载体,《弟子规》传达的精神其实是中国人行为美德的集中体现。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以文化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构建企业文化最终是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而员工自我管理实质就是“心”的管理。管理人就是要安心。但是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信仰缺失,社会道德体系没有形成合力,所以管理住员工的心是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是一付安心良汤,而《弟子规》是其中最好的企业文化管理宝典。用《弟子规》的精神建立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从人的心性本质而建立的道德行为约束体系,它是企业文化中国化的最本质特征,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根植在企业文化中最成功的实践。 《弟子规》蕴含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文化最高道德和行为的观念的集中体现。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这几句话为精神内涵编写了《训蒙文》,并以“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为组成部分;后来清朝学者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这里的弟子是指孩子、学生和一切圣贤的弟子。“规”就是规范。《弟子规》实质就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具体化、行为化和形象化的行为实践。

(完整版)《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一章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则告,反必面,居有长,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恶色,柔吴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礼尽,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第二章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第三章章谨 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捡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务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闻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明,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第四章章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宁巧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且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