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样本

合集下载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2号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2号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正文:----------------------------------------------------------------------------------------------------------------------------------------------------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按照《关于印发〈“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1号)和《关于开展重点工作联系督办的通知》(测办〔2011〕33号)要求,“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完成后,各地要组织开展本节点的服务接入测试工作,以确保实现与主节点的互联和服务聚合。

为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测试目的“天地图”主节点、省级节点(分节点)、市级节点(信息基地)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形成全国统一的“一个平台”,达到各节点间数据互相调用的目的,并确保主节点数据能够在省市级节点得到应用,需严格按照《“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的要求进行测试,以实现各级节点间高效、统一的协同服务。

二、测试要求“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主要内容包括:在线服务数据、服务接口和服务性能(详见附件)。

在实现初次接入后,各节点建设或运营单位要按照《“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的要求,对本节点的数据进行持续更新,对服务系统进行技术维护与升级。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定期组织对已接入的省市级节点服务进行复检。

存在问题的,相应省、市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修改完善。

在规定期限内达不到要求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暂停已接入的“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

“天地图”市级节点地名地址数据建设的研究

“天地图”市级节点地名地址数据建设的研究

文 章 编 号 : 7 5 6 (0 2 0 0 0 0 1 2— 8 7 2 1 )9— 19— 2 6
A s a c f t e Co s r to fAd r s n e g a h c Na e Re e r h o h n t uc i n o d e s a d G o r p i m
2 Habn C ro rp i P bi igHo s , r i 5 0 1 C ia . r i atga hc u l hn ue Habn10 8 , hn ) s
Abtat I el h o adesadgorpi nm a b i db abnL reSa ai S reigadM p igPo c ad s c : nt gt f d rs n egahc a ed t ot n yH ri ag cl B s uvyn n a p rj t n r h i a ae e c n e
过地 理编 码或 地 址 匹配 进 行 关 联 的 媒 介 与 桥梁 , 含 结 包 构化 地名 地址 描 述 、 名 地 址 代 码 、 名 地 址 坐 标 、 理 地 地 地
‘- —- -- -— - —,-—-.—------—-一 —------—--. - .u -. —- -・ --
Ke y wor s: o l a d W rdc in;d t e e g a h c n me a d a r s aa prdu to aast
0 引 言
进行“ 天地 图 ” 级 节 点 建 设 , 市 最重 要 的一 项 内容 即 为 在线 服务数 据集 建 设 。建 设 的 主要 内容 包 括 地 理实 体 数 据集 、 地名 地址 数 据集 、 划 电子 地 图数 据 集 、 像 电 线 影 子 地 图数据集 。本 文 只针对 地名地 址数 据集 进行 阐述 。

“天地图.陕西”与国情监测

“天地图.陕西”与国情监测

• 西安市综合地理国情监测 • 西安市城区居民地、交通、水域、植被、土地等重要地理要素的 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 西安市医院、学校、广场公园等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及变化分析 • 利用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提取西安市不透水面面积,统计分析相关 的环境指标
• 重大工程建设及基本地理省情信息综合监测
• • • • • • 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综合监测 全省主要交通干线“千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进展 陕南移民搬迁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重点尾矿库尾矿堆积及坝体变化监测 陕西省基本地理省情监测 突发应急事件监测
• 业务运行系统
• 空间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以及专题图制作、地理信息服务发 布等技术,完成数据分析和统计、数据展示、成果制作和服 务分发等系统的设计 • 配备所需硬件设备,完成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 信息发布平台
• 以政务网和互联网为基础,分别构建面向政府和面向公众的 地理省情信息发布平台
• 对国内外资料进行分析 • 作业指导书及标准草案 • 职能和机制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 务平台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举全行业之力,加快建设“天地图”省、 市级节点。
使用最便捷
数据最鲜活
查询最快速
百姓最信赖
功能最齐全
应用最广泛
完成本行政区域范围15-17级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 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系统建设、服务管理及与主 节点、市级节点的互联; 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 开展省级节点的日常运行维护; 开展基于“天地图”的应用与推广; 对本地区“天地图”市级节点建设与互联互通、协同服务进行指导、 协调和检查。
• 对城六区的居民地、交通、水域、植被、土地等重要地理要素的 空间分布及变化进行监测, • 分析西安市医院、学校、广场公园等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及变化; • 利用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提取建筑物的占地面积、绿地和植被覆盖、 不透水面面积等信息,结合专业资料,评估河流生态恢复水平和 城市热岛变化状况

“天地图·新疆”自治区级节点建设设计与实现

“天地图·新疆”自治区级节点建设设计与实现

分类查询功能而形成 。提供生活信息分类查询服务。
客 服 中 心栏 目
客服中心栏 目给用户提供公众服务平台的在线帮助 , 提供用户意 见反馈模块 . 泛接纳用户意见 , 广 同时在栏 目中 留下联系方式 , 有助 于 增强用户与平台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 1 应用层典型服务建设 . 5 “ 天地图 . ” 治 区级节点公共服务平台主要面 向公众提供免 新疆 自 交互功能。 费的在线地 图服务 。 自治 区级节 点建设 基于“ 天地 图” 的服务资源 和 () 1框架与模块 , 地震专题 典型服务 、 应 “ 天地图 . ” 治 区级节点地理信息公 众服务平台门户网站 的 A I应 用程序接 口)开发旅游专题典 型服务 、 新疆 自 P( 急专题典型服务 3 应用 个 栏 目设置如图 3 所示 。 1 . 旅游专题典型服务应用 .1 5 旅游专题示范应用建设 以天 “ 天地 图・ 新疆” 为基础主要提供景点 查询与搜索 、 景点旅游 线路查询 、 景点 周边的餐饮 、 宿 、 住 交通等信息 的查询功能 . 还提供包 括餐饮 、 住宿 、 交通 、 旅游等方面的详 细资讯 。 1 . 地震专题典 型服务应用 .2 5 “ 天地图 ・ 新疆 ” 地震专 题示范应 用建设 . 于“ 基 天地 图 ・ 新疆 ” 平 台。 利用地震专题数据 , 向公众发 布展示地震相关信息。 图 3 “ 地 图. 疆” 天 新 自治 区 级 节 点地 理 信 息 1 - 应急专题典型服务应 用 .3 5 公众服务平台门户网站栏 目设置 “ 天地图 ・ 新疆 ” 应急专 题示范应 用建设 . 基于“ 地图 ・ 疆” 天 新 平 台. 利用应 急专 题数据 . 在应 急事件发生是进行快 速处置和辅助领 导 () 2 模块详述 决策指挥
刘红运 , 硕士 , 男, 讲师, 河北师范 大学职业技术 学院应用信 息技 术 系教师 。 目 主要研 究方向为虚拟漫游 系统、 前 多媒体检 索 马曙光 , , 男 硕士 , 讲师, 河北师范大 学职业技术 学院应用信 息技术 系教师 。 目 前主要研 究方向为数 字媒体技术、 D建模技术、D 动画与动漫 渲染技术。 3 3 陈敬利 . 本科 , 师 。 男, 讲 河北师范大 学河北师范大 学物理 科学与信 息工程 学院教师 . 目前主要研 究方向为微伏 电压检测技术 、 智能控 制系统 。 王喜年 。 硕 士 。 男, 副教授 , 河北师 范大 学职 业技 术学 院应 用信息技术 系教 师, 目前主要研 究方向为图像 处理技 术、 软件工程 与软件 测试技 术。 马海滨 , 硕士 , 师, 男, 讲 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 学院应 用信 息技 术 系教师 . 目 前主要研 究方向为计算机 网络技 术、 数据库技术

公众版一体化建设方案.doc-自然资源部

公众版一体化建设方案.doc-自然资源部

附件“天地图”公众版一体化建设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域名管理的通知》(国办函﹝2018﹞55号)的要求,为推动“天地图”集约化建设,增强各级节点的服务合力,自2019年起,自然资源部将大力推进“天地图”公众版一体化建设,特提出如下建设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工作目标2019年底前,“天地图”国家级节点功能进一步强化,一半以上的省级节点实现统一标准基础服务、统一应用程序接口、统一域名、统一界面样式,持续深化众包在线更新,推进数据动态更新,有条件的省级节点实现统一用户管理、采用服务(瓦片)数据推送方式进行更新。

2020年,以“天地图”国家级节点为总枢纽的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更加完善,全国范围内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基本实现统一标准基础服务、统一应用程序接口、统一域名、统一界面样式、统一用户管理,众包在线更新、数据动态更新成为常态,采用服务(瓦片)数据推送方式进行更新的节点不断增加,“一站式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二)基本原则坚持全国统筹。

立足已有基础,加强资源整合。

在各地区已建省级、市(县)级节点的基础上,协同联动,不断提升建设集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便利化水平。

坚持开放共享。

以数据融合为手段,以信息共享为核心,不断提升跨地区、跨层级的协同服务能力,并推动面向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地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坚持政府网站建设要求。

“天地图”公众版作为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政府网站,必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国办发〔2017〕47号)要求,加强建设和管理。

(三)命名规则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由国家级、省级、市(县)级节点组成。

国家级节点命名为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枢纽。

省级节点按照“省级行政区域全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则命名,简称为“天地图·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如内蒙古自治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简称为“天地图·内蒙古”)。

“天地图”省市节点常见问题技术手册

“天地图”省市节点常见问题技术手册
3 运行支持环境 ................................................................................................................... 5 3.1 网络接入.................................................................................................................... 5
4 接入手续 ........................................................................................................................... 5 4.1 提交材料.................................................................................................................... 5 4.2 材料接收地址............................................................................................................ 6
修改记录
日期 20120313 20120323 20120326 20120424 20121102 20130401
修改内容 修改“服务数量”内容 注记添加“注记文字较多时考虑分行显示;”。 “2.4.4 居民地”节中修改为“建成房屋、高屋房屋等”。 修改“2.9 数据更新”节。 修改“1.3 服务规范”节,强调 GetCapabilities 返回级别。 修改 2.9 数据更新内容;增加节点接入手续内容。

省市天地图数据融合研究

省市天地图数据融合研究
道路融合处理过程中,以市级节点的道路网络为基底
数据,保持原始路网的连通模型,根据数据现势性、准
确性、空间关系性进行融合处理,融合后的道路路网
数据拓扑关系需保证正确。
居民地要素主要是以面状表达为主,通常包括房
尽可能表达出单独的房屋或构筑物等相关信息。
2. 4 境界与政区的融合
境界主要是以线状要素为主,政区则是以面状要
势性角度来看,多源数据的现势性可能存在差异,一
基底,确保水系的基本完整性,特别是节点的交汇处、
和选取的角度来看,多源数据的同名地物可能存在各
地图数据更新时,提取省级节点有名称属性的线状水
种属性值表达有差异和缺失情况,一般须按准确、现
系或面状水系,并保留标记对应的水系名称,按照电
势的原则进行属性的统一处理。
省级节点的数据存在重复的情况时,则相应地保留市
级主节点的数据,剔除省级节点的数据。 此外,如果
POI 涉及地名等信息且省市两级节点都存在重复的情
况,则保留省级节点数据,剔除市级节点的数据。
为了能面向互联网提供公开电子地图服务,需要
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处理,特别是不适合向社会公众
发布的地理位置、相关涉密信息,则按照《 公开地图内
No. 3
February,2024
植被、兴趣点( POI) 组成,如图 1 所示。
图 1 天地图矢量数据结构
从图 1 的矢量数据结构来看:( 1) 交通数据主要
行数据融合时,原则上确保基底数据优先,如果省级
包括覆盖研究区范围的各级公路和街道、大车路、道
节点或其他数据源的道路数据与居民地、河流等要素
且多级节点融合后的结果保持完全一致。
2. 5 植被的融合
植被数据的融合与境界、政区的融合类同。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捷泰政府事业部产品支持部2013年9月标题北京捷泰天域科技有限公司|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1 -概述1概述“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成果,是由国家测绘局主导建设的为公众、企业提供权威、可信、统一地理信息服务的大型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网站,旨在使测绘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

运行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网络,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向公众、企业、专业部门、政府部门提供24小时不间断“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

各类用户可以通过“天地图”的门户网站进行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浏览、查询、搜索、量算,以及路线规划等各类应用;也可以利用服务接口调用“天地图”的地理信息服务,并利用编程接口将“天地图”的服务资源嵌入到已有的各类应用系统(网站)中,并以“天地图”的服务为支撑开展各类增值服务与应用,从而有效缓解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动态更新难等突出问题。

“天地图”的目的在于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改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公众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

在各省市“天地图”的构建过程中,Esri中国(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整个平台服务的搭建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不仅形成了一套完全符合电子地图规范的地图制图模板,也提供了一套符合规范的服务接口以便于对接到天地图主节点,因此本文就整个天地图数据服务的构建提供说明。

北京捷泰天域科技有限公司 |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 2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流程2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流程3电子地图制作3.1天地图数据规范地理实体数据及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详见:《CH/Z 9010-20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 CH/Z 9011—2011》 《1:400万- 1:5万地理实体数据整合技术要求》(20100201:试行稿)3.2 电子地图配图及缓存进行电子地图制作与服务发布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前期数据处理、电子地图配图和地图服务发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 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区域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最全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

加快”天地图”的建设, 对于提供公共服务、推动信息化进程、繁荣地理信息产业、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是指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的省级节点( 分节点) 和市级节点( 信息基地) , 是”天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各省、市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

为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 以”数据最鲜活、使用最便捷、查询最快速、功能最齐全、应用最广泛、百姓最信赖”为目标, 举全行业之力, 加快建设”天地图”省、市级节点, 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建设目标
按照提供权威、鲜活、统一、高效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的要求, 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下, 遵照”天地图”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基于本地区最新地理信息资源, 经过一年的努力, 建成”天地图”省、市级节点, 实现与”天地图”主节点的服务聚合与协同服务, 并经过”天地图”门户网站向
社会公众提供免费的地理信息浏览查询等综合服务, 向企业提供增值开发标准接口。

二、主要任务
各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任务是: 完成本行政区域范围15-17级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 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系统建设、服务管理及与主节点、市级节点的互联; 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 开展省级节点的日常运行维护; 开展基于”天地图”的应用与推广。

对本地区”天地图”市级节点建设与互联互通、协同服务进行指导、协调和检查。

为统一品牌, 省级公众版平台更名为”天地图.省份名称”( 如”天地图.浙江”) 。

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任务是: 完成本市范围18-20级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 完成”天地图”市级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系统建设、服务管理及与省级节点的互联; 完成市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 开展市级节点的日常运行维护; 开展基于”天地图”的应用与推广。

为统一品牌, 市级公众版平台更名为”天地图.城市名称”( 如”天地图.抚顺”) 。

三、建设内容及要求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主要包括在线服务数据集、在线服务软件系统、运行支持环境建设、日常运行管理、典型服务, 以及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管理办法、运行服务机制等。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需要严格按照”天地图”技术标准与规范( 附件1) 进行, 并须符合”天地图”整体技术及性能要求( 附件2) 。

经测试无法达到要求的将不予接入”天地图”。

( 一) 在线服务数据集
1.建设内容。

对本地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相关专题数据进行整合、处理, 形成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线划电子地图数据、影像电子地图数据。

其中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基于最新省级地理信息资源生产15-17级在线服务数据; 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基于最新市级地理信息资源生产18-20级在线服务数据。

另外, 还应尽可能融合第三方数据资源, 增加本地兴趣点( POI) 、三维建筑物模型、街景, 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人文、交通、行政、旅游等信息。

2.现势性和详细程度要求。

各省、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保证”天地图”省、市级节点上发布数据的现势性、丰富性。

其中矢量数据〔交通、地名地址( 含兴趣点) 、行政区划、水系等〕的详细程度和现势性须优于”天地图”主节点发布的同层级线划地图( 矢量地图) 及地名地址数据; 影像数据的分辨率与现势
性须优于”天地图”主节点同层级影像地图。

在此基础上, 道路、行政区划、主要地名等重要要素应保证至少每半年更新一次。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区域的方式分批次发布相应服务, 随着本地数据资源的不断更新、丰富而逐渐实现相应层级服务的全覆盖。

3.数据处理要求。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数据须符合测绘行业标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要求, 其中的道路数据的几何表示与拓扑关系表示应尽可能遵照《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 GB/T 19711- ) 、《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 GB/T 20268- ) 要求。

所有数据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过滤、删除涉密信息内容, 降低空间精度, 形成可在非涉密网环境中使用的公开数据集, 并经地图审核后方可发布。

( 二) 在线服务软件系统
1.建设内容。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软件系统的建设, 主要包括门户网站系统、二次开发接口、在线服务基础系统、服务管理系统等。

2.功能要求。

门户网站系统应提供地理信息浏览、地名地址查找定位等基本服务。

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信息标绘、路径规划、数据提取与下载、空间信息查询分析等扩展服务, 并能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