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礼修身 从善养德
明礼修身,从善养德主题班会

明礼修身,从善养德主题班会
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为“明礼修身,从善养德”。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爆炸,社会变革,生活节奏快,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诱惑。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礼”和“德”的含义。
礼是指人们在交往中遵守的规范,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而德则是指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规范。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明礼修身、从善养德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心怀感恩、心系社会、心怀大爱。
最后,我们要强调,明礼修身、从善养德是一种长期的修行和追求。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努力成为一个仁爱、宽容、有担当的人。
总之,明礼修身、从善养德是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方面。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努力,倡导美好的品德和道德规范,传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做一个有品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 1 -。
修身养德_精品文档

修身养德修身养德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培养,旨在建立一个和谐、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
在现代社会中,修身养德也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面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问题时。
首先,修身养德强调了个人品德的培养。
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具备一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始终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真理和正义。
此外,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如尊重他人、坚持公平正义等。
这些道德准则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至关重要。
其次,修身养德也强调了个人精神与内心的培养。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经常面对各种压力、竞争和欲望的考验。
因此,培养内心的坚韧和平和才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修身养德的实践,一个人可以培养出自律、毅力和适应力等优秀的品质。
同时,修身养德也提倡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心灵的力量来应对生活的挑战。
此外,修身养德也关注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发展,还要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修身养德强调了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通过行动表达对社会的承诺和奉献,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修身养德也强调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全球变暖、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严峻问题。
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努力采取行动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通过修身养德的实践,一个人可以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总之,修身养德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个人和社会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考验,而修身养德正是我们应对这些问题的良好方式。
只有通过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我们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修身养德的实践,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中,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明礼修身,从善养德主题班会

明礼修身,从善养德主题班会尊敬的班主任、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了一次以“明礼修身,从善养德”为主题的班会,这是一次良好的机会,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深入了解并强化我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明礼修身,从善养德是我们国家传承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蕴含着生活的智慧,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秉持和践行的基本准则。
众所周知,文化礼仪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礼仪的背后,是一种民族精神,也是人伦关系的一种表现。
由于文化礼仪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所以,明礼修身也成为了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举止言谈,处事方式以及社交礼仪的表现都代表着我们的修养和素质。
学会一些基本的礼节,包括微笑、问候、道谢、请安等等,是我们必须要学会的。
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修养的塑造。
比如,我们可以在上课之前向老师致意,做好自己的座位,不要离开座位,以免打扰到周围的同学和老师。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还要学会说“请”和“谢谢”,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更是一种文化习惯。
通过这些简单而常见的礼节,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和修养。
另外,从善养德更是达到成人之后走上社会必须要遵守的原则,从小我们就要养成从善如流的品质,我们会在很多时候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情,这时候我们应该要有一颗从善如流的心,帮助别人,做好自己所能做的一切,贡献社会。
养德方面,除了从善养德之外,更要注重道德养成。
养德是以一种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支柱,培养人们的心灵,并帮助我们表现得充分自信和内心强大。
当我们养成一种良好的价值观,我们的行为必然会保持一种长期的良性循环,每一天都更加柔和、幸福、充满愉悦。
最后,请大家也要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举止,远离不适宜的讨论、攻击性言论以及不恰当图片等不良信息。
我们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使用正确语言和信息的自觉性。
总之,明礼修身,从善养德是每个人进步和成长的必修课,它是我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修身善德,育人育心

修身善德,育人育心“明礼修身,从善养德”: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以德为先,做个师风正、师德高的的教师。
只有修身善德,方能潜心育人。
为师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道路上如何用真心、用智慧去鼓励孩子们成长,去帮助他们搭起梦想的桥梁,插上理想的翅膀?除了要求教师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外,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标签:师心;师智;师梦;求真;求实;求远一、师心求真,以爱唤醒为师者,要用师爱、师心求真,用行动践行远大的教育理想和博大的教育情怀。
我相信每一位老师的心中都愿意相信每个后进的孩子都是沉睡的天使,而教师正是唤醒天使的智者。
(一)育人剪影:“小昊的成长”我执教的班级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课室有一股臭味,同学们都议论纷纷说是小昊同学拉裤子,所以一闻到臭味,同学们就都把异样的眼光投向小昊,并责怪地说:“臭死了,这么大还拉裤子……”而小昊每次都是低着头,眼眶红红地说不是他。
那天课室又传来了臭味,我走到小昊身边,感受到了小昊的尴尬,于是伸手摸了摸他低垂的头,见他抬头紧张地看着我,我微微一笑,说:“老师要去办公室,但拿不了这么多东西,你可以帮我把作业本抱过去吗?”他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点点头站了起来,在同学们窃窃私语声中帮我把作业本抱去了办公室。
到了办公室,我把他拉到我身边,弯下腰小声地问他是不是肚子不舒服,他摇头不语。
我拉起他的小手鼓励他:“有事要大胆地告诉老师,老师才能想办法帮助你。
”可能是看着我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他才点点头,说是肚子不舒服弄脏了一点点裤子。
我找了一条校服裤给他换上,并打电话联系他家长,才知道原来小昊读幼儿园的时候做过一次手术,从那以后经常因为天气变化或者饮食不当就拉肚子,没办法控制。
知道事情的缘由后,趁着小昊回家看医生的空隙,我跟全班同学解释了小昊是由于身体的原因才出现拉脏裤子的情况,作为同学,我们应该互相关心而不是嫌弃,更不应嘲笑别人。
后来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同学们的反应已经不似原初那么无礼了,大家都顾及了小昊的心情,并对他表示关心。
文明修身,礼仪养德演讲稿

文明修身,礼仪养德现今,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对自己的品行重视起来,有的人从自己的外表上做起,比如美容美发,穿衣打扮,浓妆淡抹等;还有的人从内心和气质上做起,比如练练瑜伽,打打太极,读读经文等。
的确现代人对于行为、举止、谈吐和气质上是越加重视,这也成为了当今的一种风靡的时尚。
那么,什么是文明礼仪呢?于国家而言,它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公德水平、社会实力的体现,是凝聚国民精神的重要法宝;于社会而言,它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于个人而言,它是约束自我、尊敬他人的个人气质与素养的化身。
总之,它是展示形象的一面明镜,是改善人际的化雨春风,是创造和谐的三月暖阳,是完善自我的进步阶梯,是立身处世的坚实根基。
作为当今社会的中学生,我们不能忘记传统,应该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西方近代教育学奠基人夸美纽斯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
”的确,讲文明,懂礼仪不应只停留在喊口号、表决心的文字层面,更应该踏踏实实付出实际行动。
一声“你好”带给我们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谢谢”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一声“对不起”能化解我们剑拔弩张的冲突,一句“不要紧”给我们送来阵阵温润的春风。
俯身捡拾垃圾,净化了环境,更净化了心灵;抬手整理衣冠,端正了容颜,也端正了风气。
手下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细节之处的文明,最动人,也最暖人。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文明,文明就是有修养、懂礼貌、能自律,因为有修养能让别人感到舒服,懂礼貌能让别人得到尊重,能自律就是能用别人的眼光衡量自己的行为,总之文明就是让别人感到高尚,感到美好,感到向上。
正如古圣先贤所云“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
”同学们,青春是美好的,也请让我们的青春多一份文明与优雅,就像培根所说的:“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修身明礼,砥砺品行

修身明礼,砥砺品行
修身明礼,砥砺品行是指个人要修养自身,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首先,修身是指个人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培养。
这包括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发展自己的技能、保持身体健康等方面。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其次,明礼是指要明白应该如何端正地行为和做事。
我们要懂得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规范,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礼貌待人、谦虚有礼,不伤害他人的感情和身体。
同时,还要具备应对各种场合的礼仪知识和技巧,以展示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最后,砥砺品行是指通过对自己的品行进行磨砺,使其更加坚定和有力。
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坚守道德底线,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则和良好的品行。
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自己的品行素质。
通过修身明礼,砥砺品行,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修养,成为更好的人。
只有自身有了良好的修养和品行,才能更好地面对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明礼修身从善养德演讲稿

明礼修身从善养德演讲稿
在当今社会,明礼修身、从善养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一名演讲者,我深
信这些传统美德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明礼修身、从善养德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首先,明礼修身是我们作为个体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明礼,即是要做一个有
礼貌的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规则。
修身,即是要修养自己的品德,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他人的尊重。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往往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修养和行为举止。
只有通过明礼修身,我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其次,从善养德是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品质。
从善,即是要善良待人,乐于助人。
养德,即是要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日益紧密,只有通过从善养德,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同时,从善养德也是对社会的回馈,通过自己的善举,为社会增添正能量,推动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明礼修身、从善养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做到的。
这不仅是
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社会的责任。
只有通过明礼修身、从善养德,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也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明礼修身、从善养德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这种美德成为我们行为的基因,让社会因我们的善举而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明礼修身 道德修养课件

如何做到明礼修身
1、提高文化修养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 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 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 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文公文集》卷74“白鹿洞书院揭 示”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 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 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 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 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 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 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 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 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 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 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 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 复和发 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 “文景之治”。
古代思想家论诚信
关于道德的小故事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相传他的继母多 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 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 舜掘井时,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 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母恭顺,他的孝行 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 地,鸟代他锄草,最后被尧选中,成为中 国的五帝之一
5、追求精神境界,崇 尚道德理想。
6、重视道德实践,强 调道德修养。
讨论
1997年,广州。一家公司进行公益活动, 在全市的交通岗亭投放了三 万把雨伞,供市民
在遭遇大雨时无偿使用。条件只有一个,即市民
用完之后将雨伞在方便的时候交还给市内的任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礼修身从善养德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勤劳善良、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
荀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四书五经中《礼记•大学》也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通过自我完善为基础,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三国时期54岁的诸葛亮给他8岁儿子的《诫子书》中写道: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希望儿子修身养德。
古人强调“修身”,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每个人也要求加强文明修身.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文明礼仪包括礼貌、礼节、仪表、仪式,不但表现在对人的尊重,还表现在对社会秩序、文化秩序的尊重。
文明礼仪既是人们外在的言谈举止的表现,也反映了人们内在的气质。
拥有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作为学校的主人,我们义不容辞地要为建设和谐校园做贡献。
目前,在美丽的校园里,仍然存在着少数言不美、行不端的不良行为。
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从我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礼修身,创建和谐家园。
一、仪表整洁。
认真遵守学生仪容仪表规范:面容干净阳光,头发整洁精神,校服朴素大方。
着校服佩胸卡入校,不留怪异发型,不穿奇装异服,不戴首饰等。
二、明礼修身,语言文明,建构美好心灵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集体;团结协作,勇于创
新。
自重自律,自尊自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吸烟喝酒,不沉迷网络游戏。
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倡导使用普通话,习惯使用礼貌用语,语言文明不粗俗,杜绝脏话。
三、行为高雅,节约环保,创建和谐家园
以校为家,不破坏公共设施,不乱丢乱扔、不乱吐乱踏、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不乱攀乱折、不乱刻乱画,保护好校园的自然生态,做校园小主人。
爱护学校公共设施,不在门窗桌凳上乱踢乱打、乱涂、乱画;爱护墙体,不涂抹践踏墙壁,不在墙体上打球、随意粘贴物品。
树立节约意识,洗刷不用长流水,照明不用长明灯,进餐爱惜颗粒粮,购物珍惜分文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保护环境,不践踏草坪,不在餐厅外用餐,不乱扔垃圾,主动把纸类、塑料类、金属和玻璃及其他可回收垃圾分别储存到相应的可回收垃圾筒中,果皮、灰土等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筒。
四、珍爱生命,搭建安全平台
1.课间,不在楼梯口旁嬉戏打闹,不从楼梯扶手上滑下。
2.在上课间操时,不拥挤,有秩序的下楼,靠右慢行,不和同学揽肩或牵手下楼。
3.参加集会时,应听从老师指挥,以班级为单位,有秩序地排队进场和退场。
4.在校内上体育课时,听从体育老师的安排,按要求上好体育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不带打火机等危险物品到学校,不随意触碰教室内外的插座和开关。
6.放学、上学的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
不在马路上玩耍追逐,不跨越交通护栏,不乘坐无牌照车辆。
行走时注意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严格按红绿灯指示行走,要学会避让车辆,不与车辆抢道。
同学们,良好的行为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播种行为,收获的是习惯,播种习惯,收获的是性格,播种性格,收获的将是人生。
校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明礼修身,创建和谐家园是我们的职责。
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有修养、有尊严、有担当的大国民”!
临沂第二十中学
2015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