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节能降耗优化调整措施

合集下载

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采油生产一直是石油行业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其能源消耗较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采取节能降耗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机械节能、电力节能、采气处理节能以及信息化管理等多个方面,探讨在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一、机械节能1.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在采油生产过程中,各种泵、压缩机、发电机等设备的能耗较高。

选择高效节能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采用高效节能泵、变频调速装置、能耗低的压缩机等,可以降低设备运行时的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2. 优化设备运行方式合理安排各种设备的运行方式是降低能耗的关键。

对于泵的运行方式,采用多级泵的串联和并联方式、选择合适的泵转速等,都能有效降低泵的能耗。

3. 设备磨损监测与维护采用先进的设备磨损监测技术,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可以减少设备运行时的能耗。

通过定期更换易损件、合理调整设备参数等操作,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能耗。

二、电力节能1. 优化发电系统对于采油生产中使用的发电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的发电设备,比如采用高效燃气轮机、燃气发电机组等,能够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实现节能降耗。

2. 采用新能源发电在采油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进行发电。

这些新能源发电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发展。

3. 电力设备优化对电动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进行优化,减少电力损耗,降低电力设备的能耗。

比如采用变频调速器、高效电机等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设备运行时的能耗。

三、采气处理节能1. 优化采气处理流程对采气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采气处理的效率。

优化反应条件、改善传质过程、提高工艺设备利用率等措施,都可以降低采气处理过程中的能耗。

2. 采用新型吸附剂在采气处理中,采用吸附分离技术,可以减少分离过程中的能耗。

通过研究和应用新型吸附材料,可以提高吸附效率,降低能耗。

浅析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优化路径

浅析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优化路径

浅析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优化路径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能源的节约和环保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优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地节约电力资源,降低成本,减少碳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了油田电力管理者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从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的定义、现状和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提供一些可行性的优化方法。

一、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的定义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是指根据油田电气负荷的需求情况,合理利用各种节能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油田电力系统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主要包括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设备的合理选型、运行管理的优化、检修维护的规范及监测评估等方面内容。

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是在保证油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和成本,实现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现状当前,我国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油田电力系统的设备老化严重,能效低下,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支持,难以有效地实施节能降耗管理。

人员素质和意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节能降耗管理人才。

由于油田特殊的行业特点,油田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频繁,对节能降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的优化路径为了更好地实施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提高节能降耗管理的水平和效果,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优化路径的设计。

1. 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在油田电力系统中,应该大力推广应用各种先进的节能技术,如变频调速技术、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照明设备等。

这些先进的节能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油田电力系统的电能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合理选型设备在油田电力系统的设备选型上,应该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和效率,选择能耗低、性能稳定的设备,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采油生产是能源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它直接涉及到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和能源安全等问题的不断加剧,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愈发显得重要。

本文将介绍采油生产过程中可采用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包括优化生产方式、改进设备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管理和监测等方面。

一、优化生产方式1. 合理调整生产水平。

生产水平与能源消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科学评估油井的产能和生产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生产调整,可有效降低油田的能耗。

2. 随机调整供油线路等设施。

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供油线路的次数,将油场、油管等设施安排合理,以效率最大化来节省能源。

3. 采用节能型设备。

在确定设备的型号和规格时,要充分考虑耗能情况。

选择耗能较低的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二、改进设备技术1. 采用高效节能的混合动力技术。

例如,采用液压传动和电力传动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油气开采的能源消耗。

2. 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

在采油现场安装太阳能光电板,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资源,减少油田的用电量。

3. 优化工艺流程。

通过改进传统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强制通气蒸汽采油技术,可有效提高采油的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 安装节能设备。

例如,在采油过程中安装节能灯具和高效节能变频器等节能设备,可以减少用电量的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2. 选择高效节能的电动机。

电动机是采油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通过选择高效节能的电动机,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3. 引进环保新能源技术。

例如,采用电站能观测系统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降低能源的浪费,有效实现节能降耗。

四、加强管理和监测1. 加强节能意识。

企业应通过集中宣传教育、组织培训等方式,加强员工的节能意识,树立“尊重资源,珍惜环境”的意识。

2. 加强能源监控。

通过加强能源监测系统的建设,及时掌握能源消耗情况并进行监测和评估,有助于优化管理,降低能源消耗。

油田企业低效用电分析与降耗措施

油田企业低效用电分析与降耗措施

油田企业低效用电分析与降耗措施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石油化工等大型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之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升级,油田企业低效用电问题越来越突出。

所谓低效用电问题,就是指企业在电能消耗方面存在的损耗和浪费现象,这不仅导致企业的能源费用增加,同时也给环保造成极大的压力。

因此,如何降低油田企业的低效用电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措施。

一、加强能源管理,优化设备运行方式通过加强能源管理,优化设备运行方式来改善低效用电问题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首先,企业应该对用电设备进行全面审核,淘汰老化的设备,更换节能型设备,同时开展节能改造工程,减少电能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其次,开展定期维护和检查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合理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降低能源的损耗,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

二、加强人员培训,增强节能意识企业应该注重员工节能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能力,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促进全员参与,确保能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用电效率。

三、充分利用新能源在物质资源的有限条件下,节约能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在能源紧缺的形势下,充分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企业节能和减排的切实可行方案。

对于油田企业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和排放量。

四、建立完善的用电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用电监测系统是降低油田企业低效用电问题的关键。

通过对用电设备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用电设备的运行异常,从而及时进行处理、调整和维护,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同时,可以根据用电量的变化情况,合理制定用电计划,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

总之,降低油田企业低效用电问题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企业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能源管理,充分利用新能源,加强人员培训和建立完善的用电监测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和环境影响。

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在采油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 提高油田开采效率:通过合理的油井选择和优化完善的井网布置,减少输能损失,提高油田开采效率,降低能耗。

2. 优化注水系统:通过合理的注水井布置和注入水质量准确控制,提高注水效果,
降低注水能耗。

3. 减少人力资源浪费: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减少人工操作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能源消耗。

4. 采用低耗材料和新工艺:选用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低耗材料,采用新工艺和
新技术,降低设备能耗和维护成本。

5. 优化压缩系统:通过改进压缩系统的工艺参数,优化设备布置和运行方式,减少
能源消耗和设备损耗。

6. 引进节能设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如高效压缩机、节能电机、能量回收装置等,降低能耗。

7. 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制定能源管理方案,加强能源监测和
能耗统计,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8. 推广清洁能源:逐步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
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9. 加强能源培训:加强员工的能源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能源管理能力,促
进全员参与节能降耗工作。

10. 加强能源合作和技术交流:与其他油田进行能源合作和技术交流,共同探索节能
降耗技术,促进节能降耗水平的提高。

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采油生产是石油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节能降耗则是当前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采油生产过程中,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措施,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对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1. 节能降耗技术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在采油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占据了相当大的成本比重。

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能源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 节能降耗技术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石油勘探开发中,资源的高效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措施,能够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最大限度地保护资源,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确保可持续发展。

3. 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减少环境影响采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1. 提高采油设备的能效在采油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设备和机械设施,这些设备和机械设施的能效直接影响到能源的使用效率。

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技术,对采油设备进行优化改造,提高设备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

优化离心泵的叶轮设计,提高泵的效率,减少电能消耗;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设备的运行速度,降低能源的消耗。

2. 优化采油过程中的生产工艺采油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艺对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通过合理调整生产参数,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作业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3. 实施能源管理能源管理是采油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浅析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优化路径

浅析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优化路径

浅析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优化路径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成为了油田企业重要的课题。

油田企业在不断追求产出和效益的也不得不面临着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优化成为油田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管理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电力节能降耗管理现状目前,油田企业存在着很多电力消耗管理问题。

是由于油田企业的生产规模庞大,大量的设备运行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这就导致了高能耗的问题。

一些油田企业因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操作,也造成了电力消耗过高的问题。

一些油田企业在设备更新换代、技术改进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规划,也导致了电力消耗的浪费。

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亟需进行优化。

二、优化路径1. 设备更新换代油田企业存在的一些老旧设备,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能效较低,导致了电力消耗过高的问题。

油田企业应该及时进行设备更新换代,选择能效较高、技术先进的新设备,以降低电力消耗。

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能源浪费。

2. 环保技术应用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油田企业电力节能降耗管理的重要方面。

油田企业可以通过引进节能环保技术,如余热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强化管理与监督油田企业应加强对电力节能降耗管理的监督,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评估,发现电力消耗过高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管理水平,推动电力节能降耗管理工作的落实。

4. 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对电力消耗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油田企业可以了解各个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寻求节能降耗的优化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节能降耗方案,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油田企业低效用电分析与降耗措施

油田企业低效用电分析与降耗措施

油田企业低效用电分析与降耗措施油田企业用电低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设备老化,二是设备工艺不合理,三是用电管理不规范。

设备老化是油田企业低效用电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设备的长时间使用,设备本身的损耗会导致能耗增加,同时设备的效率也会降低。

这就需要企业进行设备的定期检修和更新,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降低能耗。

在设备的选择时,企业也应该考虑设备的能效等指标,选择具有较高能效的设备,以降低用电成本。

设备工艺不合理也是油田企业低效用电的一个重要因素。

工艺的不合理会导致能耗浪费和效率低下。

对于油田企业来说,可以通过改善工艺流程,优化设备的匹配和布局,来提高工艺效率和降低能耗。

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引进高效节能的工艺设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用电管理不规范也是油田企业低效用电的一个因素。

一方面,企业在用电安排上存在浪费、重复和冗余的现象,导致用电效率低下;企业在用电计量、监控和分析上存在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用电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用电计划和管理机制,进行用电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用电异常和问题,做到精细管理和节能降耗。

为了降低油田企业的用电成本和能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能耗监测和数据分析,通过建立能耗指标体系和能耗比对标,对企业的能耗进行监控和分析,找出能源浪费和低效用电的原因,制定合理的节能目标和措施。

二是改进设备的运行管理,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能效。

采用智能化的设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能耗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的问题。

三是优化工艺流程,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提高工艺的效率和能效。

还可以引进先进的节能工艺设备,提高工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四是加强用电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用电计划和管理机制,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和电力负荷,避免用电高峰期和电力闲置期的浪费。

加强用电计量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用电问题,定期进行用电评估和分析,找出用电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节能降耗优化调整措施
发表时间:2018-05-02T11:53:16.110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11期作者:叶世龙
[导读] 摘要:分析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地面工程系统存在剩余能力较大;外输泵运行不合理;聚驱开发引起的水质不达标;二合一加热炉损坏加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大庆油田通过实施优化调整地面系统;扩大常温集输井数;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以及采用优化注采结构等措施,保证萨北开发区特高含水期的高效开发。

摘要:分析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地面工程系统存在剩余能力较大;外输泵运行不合理;聚驱开发引起的水质不达标;二合一加热炉损坏加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大庆油田通过实施优化调整地面系统;扩大常温集输井数;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以及采用优化注采结构等措施,保证萨北开发区特高含水期的高效开发。

关键词: 老油气区高含水地面工程系统
前言
油田生产能耗主要面临 3 个不利因素,一是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原油含水率逐年上升,产油量逐年下降,开采难度加大;二是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生产中的耗能设备总数逐年增加;三是聚合物驱油大面积开展,能源消耗和采出液处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这些因素造成了生产能耗指标的大幅上升。

1 油田现状
产量形势。

根据开发预测,产油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从产量构成上看,聚驱产量基本稳定,而水驱产油量明显下降。

自耗气形势。

油田采用的掺水集输流程是生产中主要耗气部分。

通过不间断的进行加热炉、锅炉提高炉效的改进措施,积极推广提高燃烧效率的新型燃烧技术,实施常年停掺和季节性停掺的集输方式,以及应用原油流动改进剂等措施,使吨油耗气自八五以来基本稳定在九五末的 10.50 m3/t 左右。

十五期间,如果按目前的运行方式,吨油耗气将因产量下降和开采难度加大而大幅度上升,十五末将增至 15.50 m3/t。

清水消耗形势。

八五期间,油田清水消耗主要是补充注水、冷却水、生活用水和其他工业用水,清水用量不大。

2 注水系统
根据地质开发方案,中高渗透层的普通污水注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低渗透层的深度污水注水量是先升后降;总体水量平稳,但各区块受三次加密井建设影响,区块间注水量有较大变化。

按 2016 年最高注水量计算,每个注水站只运行 1 台注水泵,普通水系统开泵 14台(备用 20 台泵),即可满足普通水注水要求,但有 7 座站负荷率低于 80%,不利于经济运行;同样深度水注水站只需运行 8 台泵(备用13 台泵),即可满足深度水注水要求,有 3 座站负荷率低于 80%。

随着水驱采出液的全面含聚合物,采出污水。

处理难度越来越大自 1995 年开始注聚合物以来,大量含聚污水回注基础井网,使普通含油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和深度污水处理站逐渐含聚。

随着污水含聚浓度增高,以及污水处理站经过多年运行,部分设备、容器腐蚀老化严重,造成污水站处理能力下降,出水质量变差,给油田开发和生产管理造成一定影响。

在行的水质情况调查中, 8 座普通含油污水处理站的指标均没有达标。

其中油含量合格率为 25%;悬浮固体含量合格率为 12.5%;粒径中值合格率为37.5%;硫酸盐还原菌含量合格率为12.5%;腐生菌含量合格率为 87.5%;硫化物含量合格率为 50%。

7座深度污水处理站油含量和粒径中值全部达标,腐生菌含量合格率为87.5%;但悬浮固体含量、硫酸盐还原菌含量、硫化物含量和平均腐蚀率全部超标。

3 座聚驱污水站处理水质指标相对较好,除平均腐蚀率超标外,其它处理指标合格率均较高。

影响水质的原因一是重力式流程不适应含聚污水处理;二是采出液携砂量大,造成淤泥多,影响处理水质;三是早期建设的双向过滤罐难以适应生产需要;四是现有过滤器滤料级配难以满足水处理要求;五是现有絮凝剂不适合含聚污水处理;六是未投加杀菌剂影响水质达标。

3地面设施老化严重,使改造资金更加紧张
原油物性较差,蜡含量、含胶质量及携砂量较大。

又由于地势低洼,土壤碱含量偏高,腐蚀性较强,待修站所、设施数量逐年增加。

全区主要机泵运行 10 年以上的占26.2%;容器占 40.6%,埋地金属管线占 52.5%。

由于每年老油田改造资金投入的相对不足,部分老化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改造,造成设备、容器、管线的老化问题逐年积累,欠帐较多。

对于水、聚驱主体分开处理、局部负荷率过低及聚合物浓度对水驱系统影响不大的水、聚驱站实行合并调整;对于规模较小的转油站采取优化调整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与附近规模较大的转油站进行合并;对于负荷率较低、集油半径较大的站,结合对老旧设施的技术改造,实现站内工艺简化调整和能力核减。

由于 8 座脱水站中 7 座站的二段负荷率一直低于 30%,可将外输油量过低,外输温降大,能耗高的脱水站改为放水站;减少管理站点和运行费用,节约脱水成本,保证安全生产。

在详细调查论证注水能力、经济注水半径的前提下,综合注水泵、注水电机和注水管网的优化运行,停运 2 座中心注水站;对于距离较近的 2 座不同水质的注水站,综合考虑注水剩余能力、站所建设运行状况,将其中 1 座注水站流程及站外管网改造注双水质,另 1 座注水站停运。

使该系统处在经济合理的运行状态。

依据地质规划方案,充分核实现状,将重力式流程逐步进行改建。

在改造时,将部分污水站的处理规模进行调整,减小污水处理总能力,提高污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4总结
1 优化注采结构,控制无效注水,以精细地质研究为基础,以剩余油量化分析为指导,减少高含水层段的注水量,加强低含水层段的注水量,扩大注入水的波及体积,优化注采结构调整,控制注水量,提高注入水的效率。

主要措施一是通过合理油水井数比的研究,实施更新、转注等措施,完善注采系统,增加可采储量;二是加强注水井方案调整优化注水结构研究。

通过研究,合理调整各油层注水强度,控制无效注水,进行注水。

2根据油田及工艺技术发展 ,调整设计技术界限,达到优化运行.随着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地面工程运行条件与中低含水期相比发生了从量到质的变化 ,同时由于油田节能降耗、降低原油生产成本的趋势及近年低能耗工艺技术的发展 ,为了达到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全系统优化运行的目的, 需要进一步调整有关主要设计技术界限(包括工艺参数):油井出油温度预测方法;集油温度界限 ;集油方式的技术界限 ;游离水脱除的技术界限 ;与投加化学助剂相关的技术界限。

3 优化低负荷系统运行方案 ,降低系统运行能耗。

在与产油量有关的各系统面临低负荷运行时期到来之前 ,应认真考虑好系统调整改造方案, 以利于系统高效运行。

这一方案必须按大区进行各系统的能力测算 ,因此必须开发原油集输、处理、外输及油田气系统的优化运行软件,
才能科学实际地开展评价及确定系统改造方案。

软件应具有流程仿真、测算不同生产规模下系统技术经济适应能力及在给定的系统条件下优化运行方式的功能。

4 全面实施注水系统装置节能型配置及优化。

运行 ,降低用电单耗 ,实现高效生产运行在今后注水量增加的情况下 ,要有效的控制注水耗电 ,就需要采取降低注水单耗的有效措施。

要降低注水单耗 , 必须提高注水系统效率。

注水系统能量损耗,主要由电机损耗、注水泵损耗及管网损耗三部分组成, 其乘积即为注水系统效率。

分析影响注水系统效率的这三个因素 ,电机效率的变化幅度很小。

因此, 影响注水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注水泵效率及管网效率, 而影响注水泵效率及管网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注水系统的运行方案和注水泵的性能。

因此 ,要在注水系统运行优化及注水泵性能改进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瑞泉.含水油出油温度的调查及预测方法.油田设计, 1981
2 张新慧 .持续高效地搞好油气集输 .油田地面工程,1989
3 罗荣升.大庆萨南油田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实践.油田地面工程, 1991
4 胡亚范等.热泵节能技术及其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国外油田工程, 1999
5 姜衍智等.油田配电网节能降耗决策支持系统.油田地面工程, 1999
6 孙伯英译.井下油水分离器可降低采出水处理费用.国外油田工程, 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